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72.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3/10/02 11:4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高秋鳳
研究生(外文):GAO,QIU-FENG
論文名稱:天問研究
指導教授:王熙元王熙元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ANG,XI-YUAN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1
畢業學年度:7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40
中文關鍵詞:天問楚辭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4
  • 點閱點閱:49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本論文旨在運用分析、歸納、比較等方法,并參考閃有研究成果,深入探討《楚辭》
之〈天問〉篇。所據資料除與〈天問〉、《楚辭》有關著作外,尚有經、史、子、集
、文論、文學史與楚文化等論著,于近人所撰之單篇論文,亦多所取資。
全編約四十六萬字,除緒論、結論外,本論分六章十九節。首章「有關〈天問〉諸問
題」,蓋就〈天問〉之作者、寫作時地、呵壁、文義不次與錯簡、題義、篇次等問題
, 綜合前人之說,進行考辨論定。第二章「〈天問〉創作之因緣」,自時代、地理、
作者、文學四端論述〈天問〉創作之緣。第三章「〈天問〉淵源之探」,則透過實際
作品之比對,自形式、內容探討「天問」可能之淵源。第四章「〈天問〉特質之研析
」,為全文之核心,乃自內容、形式二端深入縝密分析〈天問〉,以知其特旨所在。
第五章「〈天問〉對后代文學之影響」,據〈天問〉與后代擬作之關系,及〈天問〉
與辭賦、詩歌、詞曲、散文、小說之關系,論述〈天問〉對后代文學之影響。第六章
「〈天問〉價值之研探」,主要探討〈天問〉于文學、史學、哲學之價值。
斯篇研究成果較著者有五:一,透過內容之深入探討,形式之縝密分析,乃能確知〈
天問〉特質所在。二,因明其特質,故能客觀論述〈天問〉對后代文學之影響,與正
確評估〈天問〉于文學、史學、哲學之價值。三,于歷來有爭議之諸多問題,盡可能
羅列異說,并加考辨,以求較合理之解決。四,盡量運用所收集之海內外有關〈天問
〉資料,使本文亦具文獻價值。五,所制譜表十種,可為后之研究者參考。
封面
天問研究
自序
緒論
第一章 有關<天問>諸問題
第一節 作者問題
壹、<天問>作者諸家說
貳、<天問>作者之商榷
第二節 寫作時地問題
壹、<天問>寫作時地諸說
貳、<天問>寫作時代考辨
參、<天問>寫作地點考辨
第三節 呵壁問題
壹、反對呵壁諸家之說
貳、贊成呵壁諸家之說
參、呵壁說之商榷
第四節 文義不次與錯簡問題
壹、文義不次問題
貳、錯簡問題
第五節 題義問題
壹、<天問>題義諸家說
貳、<天問>題義諸說之商榷
第六節 篇次問題
壹 、<天問>於今本、舊本之篇次
貳 、移易<天問>篇次諸家說
第二章 <天問>創作之因緣
第一節 時代因素
壹、政治局勢
貳、社會狀況
參、學術背景
第二節 地理因素
壹、自然條件
貳、風俗習慣
參、學術氛圍
肆、藝術背景
第三節 作者因素
壹、身世際遇
貳、性情人格
參、思想意識
肆、才氣學力
第四節 文學因素
壹、詩三百篇
貳、神話傳說0
參、南方民歌
肆、諸子散文
伍、歷史著作
第三章 <天問>淵源之探究
第一節 <天問>形式之淵源
壹、謀篇
貳、造句
參、遣詞
肆、押韻
第二節 <天問>內容之淵源
壹、取材
貳、思想
第四章 <天問>特質之研析
第一節 <天問>內容之研探
壹、創作動機
貳、作品主題
參、內容大要
肆、提問性質
伍、蘊含思想
陸、素材運用
第二節<天問>形式之分析
壹、謀篇
貳、安章
參、造句
肆、遣詞
伍、聲律
陸、寫作技巧
第五章 <天問>對後代文學之影響
第一節 <天問>對後代擬作之關係
壹、魏晉南北朝時期
貳、隋唐未元時期
參、明清時期
第二節 <天問>與辭賦、詩歌、詞曲、散文、小說之關係
壹、<天問>與辭賦
貳、<天問>與詩歌
參、<天問>與詞曲
肆、<天問>與散文
伍、<天問>與小說
第六章 <天問>價值之研探
第一節 <天問>之文學價值
壹、別創一格之體製
貳、宏博繁富之內容
參、奇詭雄渾之風格
肆、特出之之藝術手法
伍、神話傳說之寶庫
陸、後代文之淵藪
第二節 <天問>之史學價值
壹、保存古史珍貴材料
貳、提供古史研究資源
參、影響後代史學著作
肆、邊緣學科研究之資
第三節 <天問>之哲學價值
壹、保存先秦哲學學價值
貳、開展哲學研究課題
參、影響後代哲學論著
肆、激起哲人答注之作
伍、發揚懷疑批判精神
陸、啟迪後人思考探索
結論
附錄
附表一 <天問>各家錯簡整理表
附表二 <天問>各家篇次表
附表三 <天問>內容大要表
附表四 <天問>提問性質分析表
附表五 <天問>主錯簡說各家分段表
附表六 <天問>各家分段表
附表七 <天問>句型分析表
附表八 <天問>疑問詞、]抇稱詞分析表
附表九 <天問>虛詞分析表
附表十 <天問>韻譜
參考書目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