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任公說:「史之目的,乃為社會一般人而作,非為某權力階級或某智識階級而作」 。從這個思考角度出發,筆者認為大部份的人都有想瞭解自己的生活環境有其祖先奮 斗事蹟的欲望,因此嘗試以現在的人群為對象,作小區域的發展史研究,藉此提供社 會上對這方面的需求,同時也希望能夠達到傳播歷史知識的目的。 本文旨在以彰化縣永靖鄉作個案研究,探討臺灣鄉鎮社會之發展歷程,進而檢視其是 否適合作為一個鄉村社區的單位。 本文的研究方法有二:其一、歷史學方面,吸收臺灣史的研究成果,并搜集文獻史料 ,尤其著重地方志、分類械門及土地契約書,以此探討永靖的發展過程;其二、以人 類學田野調查的方式搜集田野史料,包括村廟、家族及口述傳說等相關資料為主,然 後以祭祀圈的概念,研究永靖地區「莊」的構成原則及其範圍。 全文共分六章、二一節,約十二萬餘言。 第一章「緒論」:旨在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目的和方法,兼及研究史的回顧。 第二章「行政區劃、沿革與生態環境」:凡分三節,主要在敘述永靖的沿革、村莊分 布及生態環境。 第三章「人群結構與人口成長過程」:凡分三節,主要在分析永靖的人群結構、居民 來源,并從人口成長過程的分析,瞭解社會發展。 第四章「永靖的開發與發展」:凡分三節,旨在探討漢人人墾永靖的年代、土地的取 得、開墾方式及發展過程。 第五章「村莊分布」:主要是以祭祀圈的觀念分析村莊的構成原則及其範圍。 第六章「結論」:據前述各章的分析、考證,對於緒論中提到的問題,提出研究結果 及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