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6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22 03:3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胡文山
研究生(外文):Wen-Shan Hu
論文名稱:台北縣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處理問題之探討
論文名稱(外文):The Disposition of Earthwork for the Constructional Engineering in Taipei County
指導教授:謝偉勳謝偉勳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華大學
系所名稱: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
學門:建築及都市規劃學門
學類:建築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1999
畢業學年度:8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28
中文關鍵詞: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土石方資源堆置場土方銀行
外文關鍵詞:Excess Construction SoilSoil Resource Dumping SiteSoil Bank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5
  • 點閱點閱:26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自1993年以來,國內社會經濟飛躍進步,建築開發案快速發展,政府六年國建計劃推動,十二項重大公共建設同時展開,產生數量龐大之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由於合法資源堆置場並無法及時配合興建,以致場地嚴重不足,容納量不夠,迄目前台北都會區僅有台北縣轄區內四處營運中之合法資源堆置場,尚餘容納量為約500萬立方米,而台北都會區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年產量約為1,000萬立方米。根據資料顯示台北縣轄區內年產量約有四分之一剩餘土石方去向未明,此等去向未明之剩餘土石方即可能是在轄區內之山谷、河流、道路、公私有空地甚至公共社施用地隨意棄置,到處亂到之廢棄土 不但影響居民生活環境,甚至妨礙排水土保持及區域排水,嚴重影響公共安全。在民眾環保意識抬頭之此刻,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問題已是報端媒體競相傳播之素材,亦為民眾對政府相關單位處理良窳觀察之焦點。
有鑑於此,本研究係針對台北縣轄區內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處理問題為研究對象,分析歸納以往處理概況及現時執行困難癥結點,參考專家學者之研究報告、國外處理案例及探討現行法令規章後研擬提出解決對策,祈能供政府相關單位及對此問題關注人士之參考,本研究章節內容如下:
第一章:闡釋研究動機、目的、範圍、內容及方法與流程。
第二章:針對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問題之相關文獻整理並對政策背景及現行法規加以分析及剩餘土石方處理、管制、資源堆置場設置加以探討對台北縣轄區內處理情形加以剖析。
第三章:闡述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對居住環境水土保持、公共安全之衝擊。
第四章:就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問題浮現之因素,參酌學者專家研究結論、國外處理範例及政府推動困難點研擬可行解決之對策。
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部份。
Since 1993, Taiwan''s social economy has made tremendous progress, construction projects developed rapidly, government promoted the six year construction project, twelve major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started concurrently, which lead to the production of exceptional amounts of excess construction soil. Due to the inability to construct legal resource dumping sites on time, drastic deficient dumping grounds and inadequate capacity were the result. Currently, the only legal resource dumping sites in Taipei metropolis are the four operating locations in Taipei County jurisdiction, with 5 million cubic meters capacity remaining. The annual production of excess construction soil in Taipei metropolis is approximately 10 million cubic meter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 whereabouts of roughly 1/4 of excess soils unknown. The whereabouts of these excess soils are in fact discarded at random in nearby valleys, rivers, roads, public and private vacant lands, and even in civil institutions. Dumping waste soils will not only afflict residential living environment but also hinder water preservation as well as drainage in the area. It impacts public safety. At this time of high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from the public, the treatment of excess construction soil has become hot-button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media, in addition to being observation focus closely watched by the public on the handling method from pertinent government bodies.
Due to the problems discussed above, this research targets the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problems of excess construction soils inside the jurisdiction of Taipei County, to analyze and sort trouble spots in past treatment circumstances as well as present execution difficulties. Expert scholar''s research reports are taken as reference, in addition to foreign and domestic treatment case studies, to discuss current law and regulations and explore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which may be as reference to relevant government bodies and caring enthusiasts. The chapter content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Chapter 1: Identify research motive, objective, parameter, content, method, and process flow.
Chapter 2: Focus on relevant document compilation of problems related to excess construction soil government background, as well as current law and regulation, to analyze and discuss surplus soil treatment, control and resource dumping facilities, thus exam and review treatment circumstances inside Taipei County''s jurisdiction.
Chapter 3: Disclose the impact to residential living condition, water/land preservation and public safety caused by excess construction soil.
Chapter 4: Base on problems regarding excess construction soil, consult conclusions drawn by scholars and research experts, foreign and domestic case studies, as well as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the government on the implementation, to explore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Chapter 5: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目 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1.1 研究動機
1.1.2 研究目的
第二節:研究範圍與內容
1.2.1 研究範圍
1.2.2 研究內容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流程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流程
第四節:名詞解釋
第二章:現況分析
第一節:文獻回顧
2.1.1 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與土石方資源堆置場管理文獻
2.1.2 土石方資源堆置場設置文獻
2.1.3 文獻整合
第二節:相關政策與法令分析
2.2.1 政策背景探討
2.2.2 相關法規分析
2.2.3 土石方資源堆置場設置步驟
2.2.4 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處理與管制
第三節:現階段處理方式之探討
2.3.1 國內目前處理概況
2.3.2 國外處理案例
2.3.3 台北縣轄區處理情形
2.3.4 台北縣轄區處理面臨之困境
第三章: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對居住環境、水土保持及公共安全之衝擊
第一節:媒體相關報導
第二節:對居住環境、水土保持及公共安全之衝擊
第三節:綜合剖析
第四章: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問題之解決對策研擬
第一節:廣闢土石方資源堆置場
4.1.1 利用建築線指示地面高程以容納鄰近之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
4.1.2 鼓勵官民合營設置土石方資源堆置場
第二節:強化管理層面組織
4.2.1 管理制度建立重要性
4.2.2 台北縣轄區剩餘土石方加強管理方向
第三節:加強違規取締功能
4.3.1 台北縣違規取締處理現況
4.3.2 聯合稽查小組成立必要性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結論
第二節: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1.內政部(1998)都市計畫法。
2.台北市(1989)"台北市建築工程施工計劃書及棄土資料報備抽查管理作 業要點"。
3.台灣省政府(1991)"台灣省非都市土地變更編定執行要點"。
4.台北市(1991)"台北市建築工程廢土加強管制執行措施"。
5.李世雄、胡國興(1992)"營建棄土場址評選方法之研究"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執行,台灣省政府建設廳委託。
6.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1993)"台灣省鼓勵民間設置營建廢土棄置場要點研究報告"節錄於台灣區域發展研究院編印,台灣省政府建設廳委託之營建廢棄土業務處理手冊(1996)P.178~P.181。
7.中華工學院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1993)"新竹市營建廢棄土棄置場規劃設計之研究"。
8.蔡錫謙、杜國正(1993)"建築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及再利用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系29屆工程班畢業報告。
9.嘉義農業專科學校土木科(1993)"山坡地設置棄土場對環境影響之研究"節錄台灣區域發展研究院編印,台灣省政府建設廳委託之營建廢棄土業務處理手冊(1996)P.181~P.182。
10.林宗敏、林明溱、許烔坤、林源富、林敬宗(1993)"營建廢棄土營置管理處赴美考察報告"。
11.台北市(1993)"台北市鼓勵民間申請設置工程廢土棄置場要點"。
12.蘇苗彬、蔡元(1993)"棄土堆積邊坡之可能破壞機制研究"中華水土保持學會第24卷2期P.39-48。
13.王敏順(1993)"美國土地成長管理制度-應用在台灣土地使用規劃之探討"營建季刊第4卷1期P.67-73。
14.連永順、林漢文(1994)"營建棄土海岸棄置技術管理規範之研究"。
15.周良惠(1994)"以棄土為填土資源之回收利用問題分析"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1卷第2期,P.237~P.247(1994.6). 。
16. 陳麗紅、曹定人(1994)"臺灣地區工程廢土管理問題之探討"臺灣土地金融季刊第31卷第3期,P.99~P.137(1994.9)。
17.行政院(1994)"水土保持法"。
18.行政院(1994)"環境影響評估法"。
19.李世雄、胡國興、李靜忠(1995)"營建棄土場管理制度之研究"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
20.中國土地經濟學會(1995)"營建棄土場土地再利用策略之研究"。
21.林建元(1995)"誘導民間設置棄土場之土地再利用策略"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第13期(1995.8)。
22.行政院環保署(1995)"環境影響評估施行細則"。
23.行政院農委會(1995)"水土保持法施行細則"。
24.內政部(1995)"海埔地開發許可審議規範"營建代誌社。(1996)
25.台北市(1996)"台北市營建棄土管理要點"。
26.王慶賢、劉永得、伍婉真(1996)"營建廢棄土處理對策之可行性研究"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27.交通部運輸研究所(1996)"都市區營建工地廢棄土之棄土場與棄土路線之規劃研究"。
28.鄭明淵、李咸亨、陳惠民(1996)"GIS/GPS「棄土管制中心」之應用工地技術"。
29.郭年雄(1996)"營建廢棄土處理方案及填海造地相關法規"營建天下第9期P.3-9。
30.內政部(1997)"都市計畫農業區變更使用審議規範"營建代誌社(1997)P.15-33。
31.林茂村(1997)"棄土戰火又見點燃"營建天下第21期P.42-46。
32.成功大學水工試驗所(1997)"台灣地區營建工程棄土填海造陸可行性專案研究"。
33.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及資源研究所(1997)"營建棄填土資訊交換計劃總報告"台灣省政府建設廳委託。
34.內政部(1997)"營建廢棄土處理方案"。
35.內政部(1997)"營建工程廢土棄置場會勘審查作業注意事項"。
36.宇泰工程顧問有限公司(1998)"八里棄土場填海造地工程可行性研究期中報告"。
37.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及資源研究所(1998)"省有新生地設置土石方資源處理場規劃與經營模式探討"台灣省新生地開發處委托。
38.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及資源研究所(1998)"土石方資源堆置場申請設置技術規範之研究"台灣省政府建設廳委託。
39.台灣省政府(1998)"都市計畫法台灣省施行細則"。
40.內政部(1998)"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
41.內政部(1998)"山坡地保育制用條例"。
42.陳全成(1998)"廢土變黃金-談廢棄土資源化"營建天下第30期P.35-37。
43.台北縣政府(1998)"台北縣現有合法砂石場收受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暫行方案"。
44.台灣省政府建設廳(1998)"台灣省營建工程剩餘土石方及資源堆置場設置管理要點"。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