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5 16:5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郭幼龍
研究生(外文):Yuo-Long Kuo
論文名稱:民眾對臺灣電影的評價與電影消費行為之關係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 Evaluations and Consumer Behaviors in Taiwan Films
指導教授:蔡美瑛蔡美瑛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研究所(含博士學位學程)
學門:傳播學門
學類:一般大眾傳播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8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05
中文關鍵詞:消費評價台灣電影影片電影消費行為
外文關鍵詞:ConsumeEvaluationFilmMovieTaiwan FilmConsumer Behavi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
  • 點閱點閱:428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2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台灣電影」在這幾年間萎縮得相當明顯,製片數量銳減,票房跌落谷底,電影市場不但由外片席捲,而且國片市場也幾乎全是港片的天下。台灣公司資金並主要由台灣工作人員製作、編、導、主演的「台灣電影」,雖然紛紛在國際間各項影展中獲獎,但是卻很少擠進十大賣座國片排行榜,顯然「叫好」和「叫座」之間,還有一些距離,而民眾對於「台灣電影」也有不同的評價。

民眾對台灣電影有怎麼樣的評價(滿意度、再度觀看之意願、口碑)?民眾對台灣電影的評價與電影消費行為之間,又存在著什麼樣的互動關係?值得從學術的角度分析剖視。

本研究合併使用「質化」和「量化」的研究方式,先以「焦點團體」(Focus Group )訪問法,深入瞭解大學生、中學生及一般民眾觀看電影行為的動機、不看電影的原因以及選擇電影的決定因素,並參考過去的相關研究,發展出一份封閉式問卷,然後採用電話訪問法,以中央通訊社民意調查部「台北縣市住宅電話電腦資料庫」為抽樣母體,經由電腦程式以多段隨機撥號抽樣方式(multistage RDD sampling)抽樣,總共抽出3,627個電話號碼,再以戶中年滿十二歲及以上,下次過生日者(next-birthday)接受訪問,總受訪人數為2,920人,結果成功訪問1,673 個有效樣本,訪問成功率為57.295%,以百分之九十五信心水準估計,抽樣誤差值為±2.396% 。

將有效問卷資料整理編碼之後,用SAS軟體在個人電腦中運算,以百分比(次數分配表)、卡方檢定(Chi-Square Test)、t 檢定(T-test)、變異數分析(Analysis of Varience /ANOVA)、多變量變異數分析(MANOVA)以及皮爾生積差相關(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1)大部份的民眾都愛看電影,只是看電影的管道有所不同。大多數人結伴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次數比較多;而去電影院觀看「台片」的,則以12~19歲、未婚、國中程度者之比例較高。不過,民眾去電影院觀看「台片」的頻次、觀看錄影帶∕影碟∕VCD「台片」的頻次、觀看電視上或第四台「台片」所花的時間,均遠比觀看「外片」或「港片」的少。民眾沒經常去電影院觀看「外片」最主要的原因是忙碌及時間的問題;沒經常去電影院觀看「港片」最主要的原因是影片本身的因素及方便省事的因素;沒經常去電影院觀看「台片」最主要的原因,則是影片本身的因素。

(2)民眾最相信的電影新資訊傳遞管道是:電視、他人推薦(口碑)、報紙、電影院預告片及影評。教育程度較高者,比較相信影評及他人推薦(口碑);教育程度愈低者,愈相信電視。另外,民眾選擇觀看某部電影最主要的決定因素是:「信任該部電影的製作水準」、「電影類型」、「他人的推薦」及「廣告的吸引」,而且教育程度愈高者愈注重「電影製作水準」、「電影類型」及「他人的推薦」,教育程度愈低者、年齡愈大者則是愈依賴廣告。

(3)電影涉入程度在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家庭狀況、職業、收入、休閒娛樂支出等變項上,有顯著的差異;但在族群別及居住地區等變項上的差異性不顯著。涉入程度在去電影院觀看「台片」的頻次、同行看電影的同伴、沒經常去電影院觀看「台片」的主因、最相信的電影新資訊傳遞管道、選擇觀看某部電影最主要的決定因素、觀看錄影帶影碟或VCD「台片」的頻次等變項上,有顯著的差異,但在觀看電視上或第四台「台片」所花的時間上,差異不顯著。

(4)去電影院觀看電影的動機在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家庭狀況、職業、收入、休閒娛樂支出等變項上,有顯著的差異;但在族群別、居住地區等變項上的差異性不顯著。另外,去電影院觀看電影的動機在不同電影消費行為上,有顯著的差異。

(5)民眾對台灣電影的評價在年齡、教育程度、家庭狀況、職業、收入、休閒娛樂支出、族群別、居住地區等變項上,有顯著差異;但在性別上的差異性不顯著。另外,民眾對台灣電影的評價在不同電影消費行為上,有顯著的差異。

(6)民眾去電影院觀看電影的各項動機因素(GSi)與台灣電影在相對應各動機因素上的滿足程度(GOi)之間,在「休閒娛樂」一項,呈現顯著負相關的關係;其他各項動機因素與其相對應的滿足程度之間,則呈現正相關的關係。

(7)整體而言,台灣電影在各項動機因素上滿足民眾的程度都不高;此外,民眾對台灣電影的滿意度低,再度觀看之意願低,口碑也不好。而台灣電影三項「評價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又非常顯著,顯示民眾對台灣電影的滿意度低,自然口碑就差,而下次再度觀看台灣電影的意願就低。

(8)去電影院觀看電影的動機和台灣電影滿意度兩者之間的平均絕對差值(Σ∣GSi-GOi∣/n),與觀看「外片」的次數有顯著的正相關關係,與觀看「台片」的次數有顯著的負相關關係。換言之,動機愈強,「台片」滿意度愈低,則去電影院觀看「台片」的次數愈少,去電影院觀看「外片」的次數愈多。

(9)「休閒娛樂」動機愈強者,其對台片之「滿意度」愈低;「放鬆心情」動機和「滿意度」間的關係不顯著;其他動機因素和評價指標之間,則呈現顯著正相關的關係。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10

第三節 名詞界定………………………………………………….11

第二章 理論探討與研究文獻……………………………….. 19

第一節 理論探討………………………………………………….19

第二節 研究文獻………………………………………………….25

第三章 研究假設與研究架構……………………………….. 37

第一節 研究假設………………………………………………….37

第二節 研究架構………………………………………………….39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對象………………………………………………….41

第二節 焦點團體訪問…………………………………………….42

第三節 問卷設計………………………………………………….46

第四節 預測……………………………………………………….55

第五節 信度與效度檢定………………………………………….56

第六節 抽樣方法………………………………………………….58

第七節 受訪者的決定…………………………………………….59

第八節 正式測驗………………………………………………….60

第九節 資料處理………………………………………………….61

第五章 統計結果與分析…………………………………… 63

第一節 受訪者基本資料分析…………………………………. 63

第二節 電影消費行為分析……………………………………. 68

第三節 人口統計變數與電影消費行為分析…………………. 87

第四節 電影涉入程度分析……………………………………. 144

第五節 人口統計變數與電影涉入程度分析…………………. 147

第六節 電影消費行為與電影涉入程度分析…………………. 163

第七節 觀看電影的動機分析…………………………………. 177

第八節 人口統計變數與觀看電影的動機分析………………. 185

第九節 電影消費行為與觀看電影的動機分析………………. 201

第十節 台灣電影評價分析……………………………………. 216

第十一節 人口統計變數與台灣電影評價分析………………. 230

第十二節 電影消費行為與台灣電影評價分析………………. 241

第十三節 涉入感與台灣電影評價指標之間的相關分析……. 255

第十四節 觀看電影的動機因素與台灣電影評價指標之間的

相關分析................................... 256

第六章 結論……………………………………………………25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259

第二節 研究限制………………………………………………. 272

第三節 建議事項……………………………………………… .273

參考書目…………………………………………………………277

壹、中文部份……………………………………………………. 277

貳、英文部份……………………………………………………. 295

附錄:問卷
壹. 中文部份:

一、書籍類:

小 野(民75),一個運動的開始。臺北:時報文化。

王 瑋(民87),敘事無能的台灣電影。載於黃寤蘭主編,當代中國電影:1995

~1997。臺北:時報文化。頁67-72。

---王 瑋(民84),當代臺灣電影觀察-尋求假想線的銀幕。臺北:萬象。

---王 瑋(民84),意義與空白:當代香港電影觀察。臺北:萬象。

王志剛‧謝文雀編譯(民84),消費者行為。臺北:華泰書局。

(Engel, James F.,Blackwell, Roger D.,& Miniard, Paul W.,1995,Consumer

Behavior,8th edition,New York:The Dryden Press.)

中華徵信所(民85),市場調查手冊。臺北:中華徵信所。

井迎瑞(民78-84),中華民國電影年鑑。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尤英夫(民83),有線電視法的理論與實務。臺北:世紀法商雜誌社。

方世榮(民83),市場調查。臺北:三民書局。

---方世榮編譯(民77),統計學(二版)。臺北:五南。

(Johnson, R.,& Bhattacharyya, G.,Statistics:Principle and Methods.)

方蘭生(民82),傳播原理(四版)。臺北:三民書局。

王嵩音譯(民82),傳播研究里程碑。臺北:遠流。

(Lowery, Shearon A.,& De Fleur, Melvin L.,1999,Mileston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Media Effects.)

司徒達賢等編著(民84),企業概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司徒明譯(民78),導演的電影藝術(二版)。臺北:志文出版社。

(Terence, St. John Marner.,Directing Motion Picture.)

宇業熒(民82),金馬星蹤三十年。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行政院新聞局(民82),全國電影會議實錄(民81.12.07. -08.)。

李再長等編著(民86),工商心理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李天鐸編(民85),當代華語電影論述。臺北:時報文化。

李顯立等譯(民85),解讀電影。臺北:遠流。

李金銓(民83),大眾傳播理論(七版)。臺北:三民書局。

李茂政(民8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二版)。臺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李茂政(民80),人類傳播行為大系通論(三版)。臺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李茂政(民79),大眾傳播新論(三版)。臺北:三民書局。

李幼蒸(民82),當代西方電影美學思想。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李幼蒸選編(民81),結構主義和符號學(二版)。臺北:桂冠。

李尚仁(民76),邁向第三電影。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李幼新(民76),威尼斯‧坎城影展(二版)。臺北:志文出版社。

---李幼新編(民75),電影‧電影人‧電影刊物。臺北:自立晚報社。

吳珮慈譯(民85),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臺北:遠流。

(Aumont, Jacques.,& Marie, Michel.,L'Analyse des Films.)

吳英偉‧陳慧玲譯(民85),休閒社會學。臺北:五南。

(Stokowski, Patricia A.,1995,Leisure in Society.)

吳其諺(民85),邊緣視角:吳其諺文集。臺北:萬象。

吳統雄(民73),電話調查-理論與方法。臺北:聯經。

汪 琪‧鍾蔚文(民83),第二代媒介-傳播革命之後。臺北:東華。

---汪 琪(民79),文化與傳播(三版)。臺北:三民書局。

呂光明發行(民83),通訊寶典(九)有線電視系統。台北:廣磁資訊公司。

呂金河(民82),變異數分析。臺北:三民書局。

余朝權(民80),現代行銷管理。臺北:五南。

杜雲之(民76),中華民國電影史(上)。臺北:行政院文建會。

---杜雲之(民76),中華民國電影史(下)。臺北:行政院文建會。

林文淇譯(民86),電影的社會實踐。臺北:遠流。

(Turner, Graeme.,1993,2nd ed., Film as Social Practice.)

林春成‧洪進業(民85),臺灣網路資源總覽。臺北:第三波。

林振春(民82),社會調查。臺北:五南出版社。

林進田(民82),抽樣調查-理論與應用。臺北:華泰書局。

林國榮(民79),有線電視系統原理(三版)。臺北:全華科技圖書公司。

林秉賢譯(民78),現代社會心理學。臺北:五洲出版社。

邱啟明譯(民85),電影概論。臺北:五南。

(Dick, Bernard F.,1990,Anatomy of Film.)

易智言等譯(民85),電影編劇新論。臺北:遠流。

(Dancyger, Ken.,& Rush, Jeff .,1991,Alternative Scriptwriting.)

施美玲(民8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Singletary, Michael. 原著,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Contemporar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洪順慶等著(民86),市場調查。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洪顯勝譯(民78),符號學要義。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Barthes, Rolond., Elements of Semiology.)

姚曉濛(民82),電影美學。臺北:五南。

高子梅譯(民85),行銷研究。臺北:桂冠。

(M. Chisnall, Peter.,1991,The Essence of Marketing Research.:Prentice-

Hall, Inc.)

翁秀琪(民8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臺北:三民書局。

迷 走.梁新華編(民80),新電影之死-從《一切為明天》到《悲情城市》。

臺北:唐山。

索緒爾(民74),普通語言學教程。臺北:弘文館出版社。

(Ferdinand de Saussur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梁 良(民87),論兩岸三地電影。臺北:茂林出版社。

陳儒修(民87),風風雨雨的台灣電影。載於黃寤蘭主編,當代中國電影:1995

~1997。臺北:時報文化。頁34-43。

---陳儒修(民84),電影帝國-另一種注視:電影文化研究。臺北:萬象。

---陳儒修.廖金鳳(民84),尋找電影中的台北。臺北:萬象圖書公司。

---陳儒修著.羅頗誠譯(民82),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臺北:萬象。

陳志寬主編(民86),中華民國電影事業概況。臺北:行政院新聞局。

陳膺強(民83),應用抽樣調查。臺北:商務印書館。

陳國富(民74),片面之言-陳國富電影文集。臺北:電影圖書館。

---陳國富譯(民72)(Andrew, Dudley著),電影理論。臺北:志文出版社。

張慧元(民87),大眾傳播理論解讀。臺北:五南。

張錦華等譯(民84),傳播符號學理論。臺北:遠流。

(Fiske, John.,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張健邦(民83),統計學。臺北:三民書局。

張覺明(民81),電影編劇。臺北:揚智。

張春興(民78),心理學(二版)。臺北:東華書局。

張華葆(民75),社會心理學(二版)。臺北:三民書局。

崔延紘(民85),企業管理。臺北:五南。

崔君衍譯(民84).Andre' Bazin著,電影是什麼? 臺北:遠流。

莊克仁(民81),傳播科技新論。臺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湯健明‧莊克仁(民83),現代有線電視。臺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黃寤蘭主編(民87),當代中國電影:1995~1997。臺北:時報文化。

---黃寤蘭(民82),當代港台電影:1993。臺北:時報文化。

---黃寤蘭(民82),當代港台電影:1988~1992(上冊)。臺北:時報文化。

---黃寤蘭(民82),當代港台電影:1988~1992(下冊)。臺北:時報文化。

黃建業(民87)台灣電影反映的荒謬亂象與新世代的文化虛無。載於黃寤蘭主

編,當代中國電影:1995~1997。臺北:時報文化。頁28-33。

---黃建業,中華民國電影年鑑(民85-87)。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黃建業(民84),楊德昌電影研究。臺北:遠流。

---黃建業(民79),人文電影的追尋。臺北:遠流。

黃深勳等編著(民85),行銷管理。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葳葳譯(民84),顛覆好萊塢:大眾文化與傳統之戰。臺北:正中書局。

(Medved, Micheal.,Hollywood vs. America:popular culture and the war on

traditional values.)

黃志文(民84),行銷管理(二版)。臺北:華泰書局。

黃 仁(民83),電影與政治宣傳。臺北:萬象。

---黃 仁(民83),悲情臺語片。臺北:萬象。

黃俊英‧林震岩(民83),SAS精析與實例。臺北:華泰書局。

黃新生譯(民81),(Berger, A.A.原著),媒介分析方法。臺北:遠流。

---黃新生(民79),媒介批評(二版)。臺北:五南。

黃安邦編譯(民80),社會心理學。臺北:五南。

(O. Sears, David.,L. Freedman, Jonathan.,& Paplau, Letitia Anne.,5th ed.,

Social Psychology.)

黃偉強(民80),市場調查實務。臺北:書泉出版社。

黃天佑等編譯(民79)(Kotler, Philip原著),行銷學原理。臺北:五南。

焦雄屏(民87),時代顯影-中西電影論述。臺北:遠流。

---焦雄屏譯(民85),認識電影。臺北:遠流。

(Giannetti, Louis D., Understanding Movies.)

曾偉禎等譯(民86),信手拈來寫影評。臺北:遠流。

(Corrigan, Timothy .,1994,A Short Guide to Writing About Film.)

---曾偉禎譯(民85),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臺北:遠流。

(Bordwell, David. & Thompson, Kristin., Film Art:An Introduction.)

曾西霸譯(民85),實用電影編劇技巧。臺北:遠流。

(Field, Syd.,1982,Screenplay:The Foundations of Screenwriting.)

---曾西霸(民77),走入電影天地。臺北:志文出版社。

程之行譯(民84),傳播理論。臺北:五南。

(Littlejohn, S.W.,1977,Theories of Communication.)

程于誠(民82),現代電影學-開啟成功票房的鑰匙。臺北:五南。

彭吉象(民81),電影:銀幕世界的魅力。臺北:淑馨出版社。

彭 芸(民80),國際傳播與科技(二版)。臺北:三民書局。

游恆山譯(民85),消費者行為心理學。臺北:五南。

(Mullen, Brain. & Johnson, Craig. ,The Psychology of Consumer Behavior.)

游惠貞‧李顯立譯(民83),電影意義的追尋。臺北:遠流。

(Bordwell, David.,1989,Making Meaning:Inference and Rhetoric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inema.)

楊志弘‧莫季雍譯(民85),傳播模式。臺北:正中書局。

(McQuail, Denis.,& Windahl, Sven.,Communication Models.)

楊國樞主編(民77),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十一版)。臺北:三民書局。

葉龍彥(民84),光復初期臺灣電影史。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榮泰生(民86),行銷管理學。臺北:五南。

齊隆壬(民81),電影符號學。臺北:書林。

---齊隆壬(民76),電影沈思集。臺北:園神出版社。

廖祥雄譯(民78),電影的奧祕(二版)。臺北:志文出版社。

---廖祥雄譯(民78),映像藝術。臺北:志文出版社。

(Zettl, Hebert. ,Sight‧Sound‧Motion-Applied Media Aesthetics.)

蔣 勳(民87),台灣電影中的階級關懷。載於黃寤蘭主編,當代中國電影:1995

~1997。臺北:時報文化。頁44-47。

劉現成(民87),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臺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劉立行(民86),電影理論與批評。臺北:五南。

---劉立行等著(民85),電影藝術。國立空中大學。

劉森堯譯(民85),電影技巧與電影表演(五版)。臺北:書林。

(Pudovkin, V.I.,Film technique,and film acting.)

---劉森堯等譯(民80),電影記號學導論。臺北:志文出版社。

(Wollen , Peter.,1969,Signs and Meaning in the Cinema.)

---劉森堯譯(民79),導演與電影(二版)。臺北:志文出版社。

---劉森堯譯(民78),電影藝術面面觀(二版)。臺北:志文出版社。

(Stephenson, Ralph. & Debrix, J.R.,The Cinema as Art.)

---劉森堯(民76),電影與批評(二版)。臺北:志文出版社。

劉幼琍(民83),有線電視經營管理與頻道規劃策略。臺北:正中書局。

劉 俐譯(民80)‧Gerard, Betton.著,電影美學。臺北:遠流。

潘邦順譯(民85),大眾傳播理論(上、下冊)。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McQuail, Denis.,1994,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鄭泰丞(民84),電影觀賞。臺北:桂冠。

鄭樹森編(民84),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臺北:麥田。

鄧坤榮‧張令慧(民82),有線電視解讀。台北:月旦出版社。

翰 林編譯(民82),大眾傳播理論:Q & A。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儲全滋(民82),抽樣方法。臺北:三民書局。

戴行鉞譯(民82),藝術觀賞之道。臺北:商務印書館。

簡政珍(民83),電影閱讀美學(二版)。臺北:書林。

簡 媜‧井迎瑞等編(民82),一曲未完電影夢-王菲林紀念文集。臺北:國

家電影資料館。

顏匯增(民81),神聖與世俗:從電影的表面結構到深層結構。臺北:遠流。

羅 浩編著(民85),媒介與社會Q & A。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羅 青(民84),羅青看電影:原形與象徵。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羅文坤(民80),行銷傳播學。臺北:三民書局。

羅學濂譯(民70),電影的語言(二版)。臺北:志文出版社。

(Mascelli, Joseph. ,The Five "c"s of Cinematography.)

蘇 蘅(民82),傳播研究調查法(二版)。臺北:三民書局。

二、論文‧專題研究類:

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民84),大台北地區民眾觀賞電影行為暨滿意度

之調查研究。

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民82),大台北地區民眾觀賞電影行為意見調查。

中華民國電影事業發展基金會(民82),大台北地區民眾觀賞電影行為焦點團體

討論報告。

王裕仁(民80),八十年代我國新電影的意識型態分析。臺北:政治作戰學校新

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小惠(民79),青少年收看電視新聞的動機、主動性及收看程度三者關聯研究。

臺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白英漢(民85),有線電視使用與滿足的研究-以成人頻道為例。臺北:銘傳管

理學院大眾傳播學系學士論文。

石安如(民85),從後結構女性主義分析珍康萍的電影-以《An Angel At My Table

》和《The Piano》為例。臺北: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學系學士論文。

甘龍強(民76),電影著作權之研究。臺北: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陳琪(民82),從影片看意識形態-試以臺語片《龍山寺之戀》為例。臺北: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學士論文。

朱邦賢(民66),雜誌讀者動機與滿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

士論文。

任 玉(民61),家庭主婦收看電視連續劇動機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

聞研究碩士論文。

呂建和(民85),國族‧神話:台灣國族認同之霸權論述。臺北:輔仁大學大眾

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岑永康(民85),電影中非語言傳播-以《愛情萬歲》為例。臺北:銘傳管理學

院大眾傳播學系學士論文。

沈雨亭(民85),侯孝賢電影研究。臺北: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學系學士論文。

李克珍(民75),大學生到電影院看電影的動機與行為。臺北:輔仁大學大眾傳

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必昌(民74),臺北市國片市場的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

論文。

宋同慶(民73),電視觀眾的行為與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杜麗芳(民73),臺灣地區民眾收看電視新聞與氣象報告的動機與行為之研究。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榮瑞(民67),中國學生電影觀賞行為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研究

碩士論文。

林彥甫(民85),觀看恐怖電影的心理機制---以「認同」分析〝半夜鬼上床〞。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福隆(民77),中共電影之研究-從理論到實際。臺北: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

究所碩士論文。

林東泰(民66),閱聽人生活方式與其使用大眾傳播媒介之關聯性。臺北:國立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倖一(民58),大眾傳播之電影。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清俊(民78),MTV視聽中心消費者使用動機與行為之研究-以北、高二市

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建輝(民75),電影市場之區隔化研究-以臺北市學生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管

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希平(民75),電影觀賞行為之研究與分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研究所

碩士論文。

邱秀貴(民73),臺北市民使用錄影機的行為與動機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

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寶厚(民80),臺灣地區錄影帶出租業經營問題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

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濟華(民71),電視觀眾區隔與電視節目偏好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企管

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哲生(民70),電視觀賞者區隔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商學所碩士論文。

徐振興(民82)閱聽人族群認同感與其對不同類型廣告偏好度之關聯性研究。臺

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佳士‧楊孝榮‧潘家慶(民64),臺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臺北:國立政

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陳慧瑛(民86),我國電影輔導金制度之研究。臺北:世界新聞傳播學院傳播研

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珠(民86),台灣電影中原住民形象之研究-論述工業下的它者圖像。臺北: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嫄姍(民85),第三者效果研究-以色情影片效果為例。臺北:銘傳管理學院

大眾傳播學系學士論文。

陳蓓芝(民80),八十年代臺灣新電影現象之社會歷史分析。臺北:輔仁大學大

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清三(民80),我國電影檢查政策之執行研究。臺北: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

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夢梅(民78),新新聞雜誌讀者使用動機與滿足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大眾

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叔光(民77),電視節目收視行為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陳以瑚(民71),臺北市民收看電視動機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

所碩士論文。

張玉佩(民85),臺灣電影再現的社會規範與價值觀-以戲劇五因分析金馬獎最

佳劇情片。臺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源齊(民78),臺北市高中、高職學生收聽FM廣播節目動機研究。臺北:輔

仁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曉琴(民72),臺灣地區民眾收看電視綜藝節目的動機與行為研究。臺北:國

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雲平(民70),閱聽人對科學消息尋求與逃避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

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惟堯(民85),艾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論初探-以電影《墮落天使》為例。臺北:

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學系學士論文。

馮幼衡(民67),武俠小說讀者心理需要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

所碩士論文。

游進忠(民85),臺北市民眾收看有線電視新聞之動機與滿足研究。臺北:國立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玉妃(民85),解析電影中的女性意涵-以《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

《我這樣過了一生》為例。臺北: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學系學士論文。

黃玉容(民83),觀眾價值觀與選看電視新聞評估因素之關聯性研究-以臺北地

區大學生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秀如(民80),台語片的興衰起落。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 萱(民77),臺北地區職業婦女觀看電視行為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自立(民82),視聽歌唱中心(KTV)消費者使用動機與行為研究。臺北:中

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賢基(民78),商業性視聽中心影片觀賞行為之研究-以臺北市青年學生為例。

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葉雲甫(民85),後現代主義文化現象-以電影《重慶森林》、《墮落天使》為

例。臺北: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學系學士論文。

鄒湘君(民82),解讀電影中之女意涵-以《菊豆》為例。臺北:輔仁大學大眾

傳播學系學士論文。

趙善意(民81),報紙企業形象與閱聽人收視行為之關聯性研究。臺北:中國文

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世凡(民80),人物言說與台灣新電影- 一項知識社會學的研究。臺北:國

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惠娥(民69),臺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收看電視益智猜謎節目動機之研究。臺

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聞天祥(民86),蔡明亮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學彥(民78),我國直播衛星用戶之分析研究-以臺北高雄兩市用戶調查為例。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貞秀(民84),有線電視新聞類型節目的使用與滿足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大

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現成(民84),一九六○年代國家機器介入臺灣電影事業之研究。臺北:輔仁

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永芷(民76),老人的收視行為與電視中的老人角色之分析研究。臺北:輔仁

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美瑛(民84),消費資訊傳散者資訊尋求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年輕消費族群

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美瑛(民81),青少年傳播行為、自我認同與其消費行為關聯性之研究。臺

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佩娟(民83),《悲情城市》的論述建構-市場行銷、類型與歷史故事。臺北: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芬(民78),電視新聞性節目觀賞者生活型態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慧仙(民82),臺灣電影國族敘事與性別政治-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臺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雅麗(民78),產品屬性對消費者偏好之影響-以臺北市市民為例。臺北:中

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瑞城‧曠湘霞(民75),臺灣地區成人收看電視的動機與行為之研究。臺北: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行政院新聞局專題研究報告。

---鄭瑞城‧陳世敏(民71),電視使用程度與使用動機之研究-以臺北市十八

歲以上成人為例。臺北:行政院新聞局專題研究報告。

鄭瀛川(民73),生活型態對職業婦女工作與休閒關係之影響。臺北:國立政治

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銓泰(民70),臺北市已婚婦女生活型態與媒體接觸行為之研究。臺北:國立

臺灣大學商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偉洪(民78),國內英文報紙讀者閱讀動機、行為及滿意度之研究。臺北:輔

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家慶‧王石番‧謝瀛春(民75),臺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臺北:國立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盧智芳(民86),「有影無影﹖」--看台灣電影產業的困境與展望。臺北:國

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 玓(民83),當前臺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1989-1993)。臺北:國

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慎姮(民76),傳播媒介作為語言學習工具的使用與滿足研究。臺北:輔仁大

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期刊‧雜誌‧報紙類:

內政部(民87),中華民國臺閩人口統計季刊。24,2,民87.09. 。

王藍亭(民85),青年學生對飲料包裝視覺設計之偏好研究-以罐裝咖啡為例。

臺南家專學報,15,民85.06.,頁321-330。

王介安(民84),音樂在電影中的位置。〈影響〉雜誌,58,民84.02.,頁169-

173。

王 瑋(民82),電影商業與藝術的迷思。〈影響〉雜誌,36,民82.04.。

王光華(民82),論片計費頻道(PPV)是有線電視的搖錢樹﹖﹗廣告雜誌,

23,民82.03.,頁71-73。

---王光華(民79),美國有線電視的崛起與影響。美國月刊,4:11=47,民79.03.,

頁110-116。

王湘茹‧李寶慧譯(民79)(Allen, Robert著),電視觀眾角色的新詮釋。〈當

代〉雜誌,51,民79.07.,頁52-69。

王菲林(民75),電影院給你爽-從自我的滿足到社會意志的統一。〈電影欣賞〉

雜誌,4:1=19,民75.01.,頁32-35。

---王菲林(民75),類型電影與類型文化。〈電影欣賞〉雜誌,23,民75.09.,

頁7-26。

---王菲林輯(民73),「作者論研究」專輯。〈電影欣賞〉雜誌,民73,2:6=11,

頁12-41。

井迎瑞譯(Gomer, Douglas 原著)(民77),電視好萊塢與「電視電影」發展史。

〈電影欣賞〉雜誌,6:4,民77.07.,頁27-30。

---井迎瑞(民77),電影電視之互動在文化上的意義。〈電影欣賞〉雜誌,6:4,

民77.07.,頁6-10。

---井迎瑞(民76),打破好萊塢神話,建立新品味-也談另一種電影,〈文星〉

雜誌,107,民76.05.,頁146-147。

尤傳莉(民77),詹宏志談電影的消費心理。長鏡頭雜誌。

司金鑾(民85),潛在消費動機的探討。經濟前瞻,11:4=46,民85.07.,頁114-

116。

田文輝(民81),傳播學上「使用與滿足」理論之實證研究-以「空中英語教室

文摘」為例。復興崗論文集,14,民81.06.,頁125-154。

丘家韜(民62),老兵已逝影響長存。〈影響〉雜誌,7,民62.10.,頁4-11。

朱耀偉(民83),她者‧中國‧影像文化-以影像文化形象為探討對象。〈當代〉

雜誌,98,民83.06.,頁120-133。

沈文英(民85),「媒體使用與需求滿足」理論之發展。廣播與電視,2:4,民

85.07.,頁45-81。

里 奧(民84),搖擺於政治、經濟、文化之間的-中國電影九十年。〈影響〉

雜誌,59,民84.03.,頁105-107。

---里 奧(民83),個人電影、類型電影與電影運動-電影評論的三大方向。〈影

響〉雜誌,51,民83.07.,頁68-73。

---里 奧(民83),蒙太奇、場面調度到電影符號-電影的視覺風貌與意義顯現。

〈影響〉雜誌,54,民83.10.,頁82-88。

李 墨(民84),心理分析理論與電影研究。〈影響〉雜誌,59,民84.03.,頁

116-117。

---李 墨(民84),電影理論‧女性批評‧符號學。〈影響〉雜誌,57,民84.01.,

頁77-80。

---李 墨(民83),性別的辯證-淺釋女性電影理論的本質說vs.反本質說。〈影

響〉雜誌,56,民83.12.,頁70-72。

李淑珍(民84),「使用與滿足」理論與體育運動電視節目的收看動機之實證研

究。臺灣體育,82,民84.12.,頁7-11。

李以莊(民81),空鏡頭不空。國文天地,8:6=90,民81.11.,頁69-70。

李坤崇(民79),滿足需求‧提高動機-從需求層次論談起。國教之友,41:4=516,

民79.05.,頁42-44。

李幼新(民76),台灣電影讓我著急的幾個問題。〈電影欣賞〉雜誌,5:2=26,

民76.03.,頁39-40。

李月華(民72),下課鐘響-大學生放學後的休閒活動。幼獅月刊,361,民72,

頁16-24。

李道明‧但漢章等(民64),宋存壽專題。〈影響〉雜誌,11,民64.07.,頁2-

27。

---李道明‧但漢章(民63),陳耀圻專題。〈影響〉雜誌,9,民63.11.,頁2-

28。

---李道明(民62),霍華赫克斯之再評價。〈影響〉雜誌,6,民62.05.,頁2-

41。

---李道明譯(民62),詩人與喜劇家。〈影響〉雜誌,7,民62.10.,頁15-21。

吳其諺(民85),邊緣視角:吳其諺文集。台北:萬象。

---吳其諺(民83),臺灣邁入作者電影的時代。〈電影欣賞〉雜誌,68,頁13-

15。

---吳其諺(民80),電影 政治 歷史 -評「新電影之死」。〈影響〉雜誌,

21,民80.10.,頁185-186。

吳萬益‧陳淑惠(民84),大學生個人特質、生活型態、休閒偏好及消費行為之

關係研究。中山管理評論,3:3,民84.09.,頁30-54。

吳翠珍(民84),對準焦距:談焦點團體訪問。傳播研究簡訊,3,民84.10.,頁

10-12。

---吳翠珍(民80),影響兒童電視觀看時間因素之分析。新聞學研究,44,民80.03.,

頁73-94。

吳若蘭(民82),美國有線電視的論片付費。衛星與有線電視雜誌,5:5=53,

民82.02.,頁11-13。

吳正桓(民75),電影經驗之一:情緒反應。〈電影欣賞〉雜誌,4:1=19,民

75.01.,頁23-27。

---吳正桓(民75),電影經驗之二:認知過程-圖模的功能及其影響。〈電影欣

賞〉雜誌,4:1=19,民75.01.,頁28-31。

吳振明(民63),導演與導向-試論當代中國導演六十八人。〈影響〉雜誌,8

,民63.07.,頁4-22。

佛 陵譯(民75),(吳正桓‧Tesser, Abraham原著),論電影的功能。〈電影

欣賞〉雜誌,4:1=19,民75.01.,頁16-22。

但漢章‧劉成漢‧震鳴‧等(民65),張徹專題。〈影響〉雜誌,13,民65.04.,

頁4-39。

---但漢章(民61),希區考克的陷阱。〈影響〉雜誌,4,民61.08.,頁1-11。

汪道沖譯(Wood, Robin著),民61,希區考克的電影。〈影響〉雜誌,4,民61.08.,

頁15-20。

汪 瑩(民61),「狂兇記」與希區考克的幽默。〈影響〉雜誌,4,民61.08.,

頁12-13。

邱伯章(民86),網路電影院時代的來臨。資訊與電腦雜誌,202,民86.05.,頁

132-133。

邱瀅憓(民83),商業廣告中的人文導演。廣告雜誌,33,民83.01,頁33-37。

邱鴻傑(民77),一位業者談電影電視之互動關係。〈電影欣賞〉雜誌,6:4,

民77.07.,頁23-24。

林素儀(民86),Internet使用人口及消費習性分析。資訊與電腦,200,民86.03.,

頁52(27)-52(32)。

林芳玫(民85),閱聽人研究-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臺北:國立政治大

學研究通訊,6,民85.02.,頁1-25。

林東泰(民83),都會地區成人及青少年休閒認知和態度研究。民意研究季刊,

188,民83.04.,頁41-94。

林文珮(民81),蔡揚名電影人生。〈電影欣賞〉雜誌,56,民81,頁12-22。

林 達譯(民67),電影的評價:根據電影組成要素來評電影。〈世界電影〉雜

誌,116,頁30-33。

易智言(民82),電影教室-再談「三幕劇」。〈影響〉雜誌,35,民82.03.,

頁160-162。

邵懿德(民77),新生代的選擇-與齊隆壬一席談:狂飆於體制內、非體制、體

制之間的電影實驗風潮。〈電影欣賞〉雜誌,6:4,民77.07.,頁27-30。

承錫康(1996),電影工業之芻議與形成過程之回顧。〈電影欣賞〉雜誌,82,

頁90-91。

周庭萱(民85),西片頻道強勢市場-緯來VS.春暉。廣電人,21,民85.09.,頁

57-60。

季潛俠(民78),電影導演對鏡頭與畫面設定之研究。復興崗學報,41,民78.06.

,頁507-524。

坤 泰譯(Sarris, Andrew著)(民62),沙瑞斯論約翰福特。〈影響〉雜誌,7

,民62.10.,頁12-14。

紅木公司媒體小組(民86),由衛星頻道節目排行看大台北地區觀眾收視行為。

衛星與有線電視雜誌,10:2=110,民86.11.,頁45-48 。

洛 楓(民83),中國當代的城市電影-一個現代主義的論述。〈當代〉雜誌,

96,民83.04.,頁10-23。

香港電影救市之道。亞洲週刊,10:18,民85.05.12.-05.11.,頁74。

胡 克(民82),從電影看社會問題。〈當代〉雜誌,86,民82.06.,頁50-63。

胡臺麗(民80),民族誌電影之投影:兼述臺灣人類學影像實驗。中央研究院民

族學研究所集刊,71,民80.09.,頁183-208。

孫曼蘋(民86),青少年新電視使用與其家庭人際關係之研究。新聞學研究,54,

民86.01.,頁211-235。

徐佳士(民85),臺灣有線電視觀眾個人因素與頻道偏好。傳播研究簡訊,8,

民85.12.,頁1-3。

徐立功(民84),徐立功談參展心得與影展策略。〈影響〉雜誌,61,民84.05.。

徐振興(民83),閱聽人族群認同感與其對不同類型廣告偏好度之關聯性研究。

民意研究季刊,190,民83.10.,頁69-130。

徐鉅昌(民81),電視鏡頭詮釋節目。視聽教育,33:6=198,民81.06.,頁33-

36。

袁叢美(民73),導演運用攝影藝術的研究。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學報,1,民73,

頁110-126。

梁 良(民86),上網看電影--中文電影資料何處尋。〈世界電影〉,344,民

86.08.,頁142-144。

---梁 良(民86),上網看電影-電影寶庫"IMDB"。〈世界電影〉雜誌,343,

民86.07.,頁190-191。

梁榮仁(民86),青少年的消費習慣研究。學生輔導通訊,52,民86.09.,頁110-

120。

梁菽芸(民85),如何代理西片。廣電人,21,民85.09.,頁55-56。

陳建銘(民86),臺灣電影喪失說故事的基本能力。新新聞週刊,530,民86.05.04.-

05.10.,頁103。

陳德愉(民86),徐立功:臺灣電影不能以在國際影展得獎為滿足。新新聞週刊,

523,民86.03.16.-03.22.,頁65-66。

---陳德愉(民85),電影輔導金這灌氧氣筒是毒藥?還是仙丹?新新聞週刊,510,

民85.12.15.-12.21.,頁91-93。

---陳德愉(民85),李天鐸:臺灣已經沒有電影工業了。新新聞週刊,507,民

85.11.24.-11.30.,頁99-100。

陳碧玉(民85),電影不景氣電影臺正當紅-力霸U1電影臺經營分析。廣電人,

21,民85.09.,頁52-54。

陳士勤(民85),熱門電影計次付費頻道。衛星與有線電視雜誌,8:6 =90,民

85.03.,頁26。

陳寶旭(民84),國際影展與臺灣電影工業面面觀。中國時報,民84.06.06.,23

版。

陳儒修(民84),九○年代臺灣電影文化生態調查報告。〈電影欣賞〉雜誌,75,

,頁98-112。

---陳儒修(民83),世紀末‧電影‧新科技。〈當代〉雜誌,103,民83.11.,頁

100-111。

---陳儒修(民82),電影研究中的後殖民論述。〈當代〉雜誌,89,民82.09.,

頁122-133。

---陳儒修(民82),歷史鏡像的回歸與幻滅-心理分析學說與《悲情城市》,〈電

影欣賞〉雜誌,62,頁68-76。

---陳儒修(民82),符號「中國」在電影中的意義。〈當代〉雜誌,87,民82.07.,

頁122-143。

陳建宏(民82),電影解剖學-如何深入閱讀一部電影。〈影響〉雜誌,37,民

82.05.,頁118-137。

陳修賢(民79),九○年代臺灣電影-誰來喊「開麥拉」?天下雜誌,113,

民79.10.,190-202。

陳清河(民77),從學校教育看電影電視之互動。〈電影欣賞〉雜誌,6:4,民

77.07.,頁16-17。

陳世敏(民74),廣播收聽動機及使用程度調查之一:一般民眾收聽廣播習慣

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陳立千(民71),電影文化-類型電影的探討。幼獅月刊,358,民71 .01.,頁

51-56。

馮際罡(民84),電影腳本的結構、鏡頭、場景、段落。〈影響〉雜誌,59,民

84.03.,頁108-115。

馮建三(民80),影像文化政經研究:一本書的聯想。新聞學研究,44,民80.03.,

頁149-154。

張紹勳(民85),電視企業形象與收視行為之研究。民意研究季刊,196,民85.04.,

頁149-178。

張錦華(民79),傳播效果理論批判。新聞學研究,42,民79.01.,頁103-121。

張春興(民72),工作‧休閒‧娛樂(上)-提升生活品質的心理探索。中國論

壇,15:9=177,民72.02.10.,頁47-51。

---張春興(民72),工作‧休閒‧娛樂(下)-提升生活品質的心理探索。中國

論壇,15:10=178,民72.02.25.,頁53-56。

郭 貞(民83),臺灣地區民眾之消費動機與習性。廣告學研究,3,民83.03.,

頁93-113。

許津橋(民76),路易‧阿圖舍:問題與線索。中國論壇,23:10=274,民76.02.25.,

頁53-64。

黃 仁(民86),展望1997臺灣電影界仍有好景。〈世界電影〉雜誌,338,民

86.02.,頁134-138。

黃櫻棻(民84),長拍運鏡之後-一個當代臺灣電影美學趨勢辯證。〈當代〉雜

誌,116,民84.12.,頁72-97。

黃建業(民81),香港電影模式的啟示。文訊月刊,44=83,民81.09.,頁8-9。

焦雄屏(民86),臺灣電影到底怎麼回事?。〈世界電影〉雜誌,344,民86.08.,

頁34。

景 翔(民82),從「角色音樂」到「音樂角色」-談「戀戀風塵」。音樂月刊,

132,民82.09.,頁141-142。

電影資料館(民81),大台北地區民眾觀影習慣問卷調查報告。中華民國電影年

鑑(1992),頁171-172。

曾壯祥(民77),電影與電視的互動關係。〈電影欣賞〉雜誌,6:4,民77.07.,

頁25-26。

楊佩瑜(民81),電影與電視的伊底帕斯小情節。〈影響〉雜誌,30,民81.07.,

頁58-61。

楊孝榮(民64),大專學生傳播媒介的評價、動機與現代化程度。臺北:廣播與

電視,27,民64.03.26,頁90-95。

---楊孝榮(民63),製作人與觀眾對電視廣告評價之研究。廣播與電視,26,民

63.09.01,頁10-14。

葉維廉(民79),殖民主義、文化工業與消費欲望。〈當代〉雜誌,52,民79.08.,

頁40-60。

Mitry, Jean.(民80),符號學的死胡同【電影研究】。〈當代〉雜誌,60,民

80.04.,頁44-65。

Minh-ha, Trinh T.(民79),裏裏外外:電影與文化霸權。〈當代〉雜誌,48,

民79.04.,頁41-43。

趙 宏(民77),電影電視與現實社會的關係。〈電影欣賞〉雜誌,6:4,民77.07.,

頁21-22。

廖金鳳(民86),一九九六臺灣電影:輓歌之前。中華民國電影年鑑。民86,頁

30-34。

---廖金鳳(民83),好萊塢電影票房與美國暢銷小說。〈影響〉雜誌,47,民83.03.,

頁143-145。

---廖金鳳(1994),李安的電影世界-一個難能可貴的商業藝術平衡。〈影響〉

雜誌,53,民83.09.,頁57-60。

聞天祥主講(張麗麗記錄)(民86),電影欣賞與解說。幼獅文藝,84:5=521,

民86.05.,頁51-5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光華(民82),論片計費頻道(PPV)是有線電視的搖錢樹﹖﹗廣告雜誌,
2. 王菲林(民75),電影院給你爽-從自我的滿足到社會意志的統一。〈電影欣賞〉
3. 司金鑾(民85),潛在消費動機的探討。經濟前瞻,11:4=46,民85.07.,頁114-
4. 朱耀偉(民83),她者‧中國‧影像文化-以影像文化形象為探討對象。〈當代〉
5. 李以莊(民81),空鏡頭不空。國文天地,8:6=90,民81.11.,頁69-70。
6. 李坤崇(民79),滿足需求‧提高動機-從需求層次論談起。國教之友,41:4=516,
7. 李幼新(民76),台灣電影讓我著急的幾個問題。〈電影欣賞〉雜誌,5:2=26,
8. 李月華(民72),下課鐘響-大學生放學後的休閒活動。幼獅月刊,361,民72,
9. 吳若蘭(民82),美國有線電視的論片付費。衛星與有線電視雜誌,5:5=53,
10. 吳正桓(民75),電影經驗之一:情緒反應。〈電影欣賞〉雜誌,4:1=19,民
11. 邱伯章(民86),網路電影院時代的來臨。資訊與電腦雜誌,202,民86.05.,頁
12. 邱瀅憓(民83),商業廣告中的人文導演。廣告雜誌,33,民83.01,頁33-37。
13. 林東泰(民83),都會地區成人及青少年休閒認知和態度研究。民意研究季刊,
14. 承錫康(1996),電影工業之芻議與形成過程之回顧。〈電影欣賞〉雜誌,82,
15. 周庭萱(民85),西片頻道強勢市場-緯來VS.春暉。廣電人,21,民85.0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