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王春展(民85)。情境學習理論及其在國小教育的應用。國教學報,8,53-71。王曉璿(民88)。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探究。菁莪季刊,10(4),7-24。王全世(民89)。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雜誌雙月刊,85,23-31。王全世(民9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施與評鑑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高雄。王文琦(民90)。國民小學四年級自然科網路教材之設計與發展。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台北。王裕德(民90)。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環境中合作學習對技職院校學生程式設計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彰化。王寀蕙(民91)。國民小學教師電腦融入教學素養及其專業成長活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台北市政府(民90)。台北市資訊教育白皮書第二期計畫。取自:90.12.06,http://www.edunet.taipei.gov.tw/it/
朱湘吉(民83)。教育科技的發展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朱耀明(民86)。網路在教育上的運用。海峽兩岸青年學者迎接高科技信息時代挑戰學術研討會。大陸南京東南大學。
李秀梅、許癸鎣(民89)。教師運用資訊網路能力調查。天下雜誌,2000年十一月,94-101。
李金銓(民79)。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吳靜怡(民89)。資訊教育決定下一輪國家競爭力。天下雜誌2000年教育特刊,36-42。
吳正己(民90)。從英特爾e教師計畫談資訊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雜誌雙月刊,85,15-21。呂聰賢(民91)。九年一貫課程運用網路資源融入教學課程設計之研究-以國小四年級社會科教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桃園。何榮桂(民91)。中華民國資訊教育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雜誌雙月刊,87,22-48。何榮桂、顏永進(民90)。資訊融入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學。教師天地,112,71-75。何榮桂、藍玉如(民89)。落實「教室電腦」教師應具備之資訊素養。資訊與教育雜誌雙月刊,77,22-28。
何金龍(民91)。資訊融入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國小簡易籃球為例。新竹縣教育研究,91-補008。
林修旭譯(民91),(原著者,陳藹彥)。新加坡運用資訊通信科技(ICT)學習與教學新趨勢。資訊與教育雜誌雙月刊,87,9-21。岳修平、林一鵬、蕭芝殷(民90)。資訊教育課程實施問題研究。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3,65-71。亞卓市夫子學院(民91)。教學計畫交換中心。取自:91.10.20,http://eduplans.educities.edu.tw/。
卓俊良(民90)。國民小學教師九年一貫課程教學資訊素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南師範學院,屏東。周倩、孫春在(民85)。遠距合作學習環境之設計與建立:CORAL經驗。教學科技與媒體,26,13-21。周宣光(民85)。教師如何因應多媒體科技所帶來的影響。教育實習輔導,2(2),33-36。邱貴發(民85)。情境學習理念與電腦輔助學習-學習社群理念探討。台北市:師大書苑。
邱瓊慧(民91)。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雜誌雙月刊,88,3-9。邱鴻麟(民91)。資訊科技融入國小環境教育課程之教學歷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台北。洪瑾琪(民91)。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之網頁式鑑賞課程與教學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屏東。施郁芬(民85)。廿一世紀的教師與電腦。中小學教學革新研討會──美好的教育新世界。台北:淡水。
施文玲(民92)。從網路學習理論的觀點談教師在科技變革中的因應之道。取自:http://140.127.47.4/wendy/peaper/learning theories.doc
胡明、蔡金寶(2002)。遠程教育快車難破磚瓦學校舊陣。取自:2002.11.04,http://education.163.com/editor_2002/021104/021104_86675.html
香港教育統籌局(1998)。與時並進善用資訊科技學習五年策略。取自:2001.11.19,http://cd.ed.gov.hk/be/content/chi/learning_2000/gist/it.htm
姜禮能(民91)。國民小學教師對於資訊融入教學之變革關注與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小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花蓮。徐新逸(民87)。情境學習對教學革新之回應。研習資訊,15(1)16-23。徐明和、黃錫培、陳信章、劉繼文(民91)。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行動研究──以一所儲備資訊種子學校為例。2002年電腦與網路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研討會,論文集。
陳怡君(民91)。國民小學職前教師電腦融入教學素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陳福利(民91)。以鄉土為主題的社會學習領域網路學習社群之設計與實施--從宜蘭縣壯圍鄉出發。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碩士班,花蓮。陳慧娟(民87)。情境學習理論的理想與現實。教育資料與研究,25,47-55。陳曼玲(民88)。楊朝祥:提早達成班班有電腦目標。中央日報網路版[線上資料]。取自http://www.cdn.com.tw/live/1999/07/16/text/880716e2.htm
陳振榮(民91)。資訊科技融入國民小學數學科教學對學童學習成就與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臺中。陳榮清(民91)。資訊科技融入國民小學視覺藝術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張國恩(民88)。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雜誌雙月刊,72,2-9。張國恩(民91)。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北縣教育,41,16-25。張慶勳、余宗樺、曾禎祥(民90)。國民小學推行資訊教育之現況與困境。國教天地,144,58-66。莊旭瑋(民91)。資訊融入校園植物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國民小學五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小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花蓮。莊淑如(民91)。資訊融入國民小學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台北。游榮祥(民91)。國民小學高年級自然科實施電子化歷程檔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臺中。游寶達、劉明宗(民91)。電子化學習之發展趨勢探討與分析。資訊與教育雜誌雙月刊,89,3∼9。黃文聖(民90)。國民小學學童在Logo學習環境中數學學習與解題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新竹。黃愛娟(民91)。國民小學五年級學生之美育電腦網頁教學研究一以中國古典詩歌教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黃明信(民91)。國小網路專題式教學模式之設計。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台北。黃世烟(民91)。多媒體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上的研究-雲林縣沿海偏遠地區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嘉義。
教育部(民89a)。資訊教育──基本理念。取自:89.11.19,http://teach.eje.edu.tw/B-list/B-main-2.htm
教育部(民89b)。「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內需方案實施作業計畫。取自:89.10.2,http://www.edu.tw/information/expand/extplan.html
教育部(民90)。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
教育部(民91a)。中小學資訊融入教學教材教案徵選活動。取自:91.10.4,http://content1.edu.tw/event/index.jsp
教育部(民91b)。鼓勵中小學教師、教師團隊購置電腦相關設備計畫。取自:91.11.4,http://www.edu.tw/moecc/information/eGeneration/teacher.htm
教育部(民92)。資訊教育。取自92.4.08,http://teach.eje.edu.tw/9CC/declare/download.php?ID=145&FILES=10497657202E1480709_01(一)資訊教育.doc
曾振富(民90)。利用網路科技輔助國小自然科「教」與「學」之研究:以台北市中正河濱公園自然生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曾建勳(民91)。前導組體與電腦視覺化模擬工具對國民小學學童機率學習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數學碩士學位班,台南。曾健評(民92)。國小學童電腦繪圖教學設計之行動研究──以高雄市坪頂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屏東。彭富源(民90)。將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的困境與因應。研習資訊,18(3),40-48。廖遠光(民88)。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學科技使用效果態度之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45,32-39。溫嘉榮、吳明榮(民88)。新時代資訊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松崗。
楊棟舜(民91)。結合網路資源融入教學之研究--以國民小學高年級自然課程(認識台灣天氣單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台北。楊龍立(民92)。建構主義教學的檢討。[線上資料]。取自http://www.socialwork.com.hk/artical/educate/hk1.htm。
趙銘(民91)。韓國教育計算機化的整體環境建構方案。資訊與教育雜誌雙月刊,87,2-8。
蔡錫濤、楊美雪(民85)。情境式學習的教學設計。教學科技與媒體,30,48-53。蔡俊男(民89)。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運用資訊設施教學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劉世雄(民89)。國民小學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策略之探討。資訊與教育雜誌雙月刊,78,60-66。劉世雄(民90a)。教師運用電腦融入教學決定歷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劉世雄(民90b)資訊科技應用教學的省思。教學科技與媒體,57,88-94。鍾仁貴(民88)。超媒體的傳播媒體理論基礎。取自:1999.09.01,http://cslsrv.ice.ntnu.edu.tw/LabNews/Minutes98/981201Jrg.html
鍾邦友(民83)。情境式電腦輔助數學學習軟體製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謝瀛春(民87)。網際網路內容的傳播理論探討──從「傳播即文化」的向度談起。取自:89.2.10,http://www.ascc.net/~cdp/project/02/5_1.htm
蕭惠君、邱貴發(民87)。歐亞地區中小學資訊教育之概況。台灣教育,572,37-45。
簡進國(民91)。國民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活動設計。取自http://www.rges.tpc.edu.tw/map1/07.htm。
饒世妙(民91)。資訊科技融入國民小學自然科教學對學習成就與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臺中。蘇琲雯(民90)。電腦融入教學對學習障礙兒童語句學習成效及其注意力行為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台北。龔建昌(民91)。資訊科技融入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英文部分
Bransford, J. D., Sherwood, R. D., Hasselbring, T. S., Kinzer, C. K., & Williams, S. (1990). Anchored instruction: Why we need it and how technology can help. In D. Nix and R. Spiro (Eds.), Cognition,education,and multimedia: Exploring ideas in high technology.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15-142.
Brown, J. S., Collins, A., & Duguid, P. (1989).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Educational Researcher, 18 (1), pp.32-42.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89).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theory and research. Edina, MN: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Hiltz, S. R. (1994). The Virtual Classroom : Learning Without Limits via Computer Networks. Norwood, NJ: Ablex.
Krajcik , J. S., Blumenfeld ,P. C., Marx ,R. W., & Soloway, E. (1994). A collaborative model for helping middle grade science teachers learn project-based instruct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4(5),483-497.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STE) (2001).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 for Teachers. Retrieved from http://cnets.iste.org/pdf/nets_teach.pdf
Jonassen, D. H., Peck, K. L., and Wilson, B.G.(1999).Learning with technology: Technologies for meaning making. Learning with technology: 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 NJ: Prentice Hall.
Jonassen,D. H. (2000). Computers as Mindtools for Schools:Engaging Critical Thinking. 2nd ed.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ice Hall.
Moersch,C.(1995). Levels of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A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classroom technology use. 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3(3), 40-42.
Seels & Richey (1994).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the definition and domains of the field.Washington, D. C: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 Technology.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1). The Facts About.21st-Century Technology. Retrieved from http://nclb.gov/start/facts/21centtech.html.
Wang, C. S. & Li, C. C. (2000). An assessment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stru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IC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ICC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2000. Taipei,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