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5 18:1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君茹
研究生(外文):Chun-Ruh Wang
論文名稱:家產繼承性別偏好的台灣經驗:族群、世代、婚姻狀況與社會結構位置
論文名稱(外文):Gender-Biased Practices of Intergenerational Transfer in Taiwan: Ethnicities, Cohorts, Marital Status, and Social Structural Locations.
指導教授:張晉芬張晉芬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n-Fen Cha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3
畢業學年度:91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3
中文關鍵詞:台灣經驗家產繼承性別偏好族群社會結構位置
外文關鍵詞:Taiwanese experiencesintergenerational inheritance practiceson-preferenceethnicitiessocial structural location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6
  • 點閱點閱:1552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0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台灣社會家產繼承性別偏好的決定因素為何,以「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的四期二次家庭組中1961個有效樣本為研究對象,探討現今的台灣社會是否仍普遍存在著偏好兒子的家產繼承方式;除了族群的因素之外,世代、婚姻狀況、社會結構位置對家產繼承性別偏好的影響如何;以及控制社會結構位置的影響之後,族群對於家產繼承性別偏好的影響力是否仍顯著。利用邏輯迴歸分析的研究結果顯示,在現今台灣社會中,家產繼承的性別偏好依然存在於家庭中,而影響台灣社會家產繼承性別偏好的因素為:世代差異、個人婚姻狀況、社會結構位置(原生家庭居住地、父親教育程度、父親所處行業、父親主要職業及家中有無兄弟)等因素。至於在過去相關的研究中被視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族群因素,在本研究中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顯示族群對於台灣家庭家產繼承性別偏好的重要性可能是一個迷思,族群對於家產繼承性別偏好的影響,可以由社會結構位置所取代。
The main focus of this article is directed at discussing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gender-biased intergenerational inheritance practice in Taiwan. The author uses "2001 Taiwanese Social Change Survey"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Firstly, is son-preference still prevalent in inheritance practice nowadays in Taiwan? Secondly, What factors would influence the gender preference of inheritance practice apart from ethnicity? And thirdly,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impact of social structure status, does the ethnicity factor still constitute a significant determinant?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the thesis finds suggests that gender-biased practices are still exist in Taiwan, and there are three main factors behind the gender-biased practices: cohorts, marital status, and social structural locations (including original family residence, father’s education level, father’s working sector, father’s occupation). The results generally indicate that the belief in importance of the role played by ethnicity might be nothing more than a myth. There is a possibility that ethnicity might be the result of social structure locations of parents. Nevertheless, it does not imply that ethnicities will not play a part in gender-biased inheritance practice at all,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social structure locations determinant. There are other ethnicity-related factors (such as social network and family pressure) that may also affect gender preference during the dividing of family assets.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家產繼承性別偏好的台灣經驗……………………………………6
第一節 父母投資策略性別偏好的相關理論 ……………………………6
第二節 台灣社會的家產繼承方式………………………………………10
第三節 家產繼承性別偏好的族群差……………………………………13
第四節 家產繼承性別偏好的世代差……………………………………22
第五節 家產繼承性別偏好的社會結構位置差…………………………23
第六節 家產繼承性別偏好與婚姻狀況之間的關………………………29
第七節 小結………………………………………………………………30
第三章 資料來源、研究方法與變項說明 ………………………………34
第一節 資料來源與研究樣本特性………………………………………34
第二節 使用變項說明……………………………………………………35
第三節 研究假設與架構…………………………………………………39
第四節 分析方法…………………………………………………………43
第四章 家中資產擁有的情況 ……………………………………………47
第一節 各主要自變項和家中資產擁有情況之關係……………………47
第二節 影響家中資產擁有情況的因素…………………………………49
第三節 討論………………………………………………………………52
第五章 家產繼承的性別偏好 ……………………………………………58
第一節 已分家產者的樣本特性及分產原因……………………………58
第二節 各主要自變項與家產繼承性別偏好的關係……………………60
第三節 家產繼承性別偏好的決定因素…………………………………61
第四節 討論………………………………………………………………6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72
參考書目 ……………………………………………………………………79
中文書目……………………………………………………………………79
英文書目……………………………………………………………………82
圖、表次
圖一 影響家中資產擁有情況的因素………………………………………41
圖二 決定家產繼承性別偏好的因素………………………………………43
表一 樣本特性………………………………………………………………45
表二 變項及操作化定義……………………………………………………46
表三 各主要自變項與家中資產擁有情況之交叉分析結果………………55
表四 決定家中資產擁有情況之邏輯迴歸分析(全部樣本)……………56
表五 決定家中資產擁有情況之邏輯迴歸分析(閩南樣本)……………57
表六 主要自變項與家中資產擁有情況之交叉分析結果…………………68
表七 受訪者族群與分家產原因之交叉分析………………………………69
表八 決定家產繼承性別偏好之邏輯迴歸分析(全部樣本)……………70
表九 決定家產繼承性別偏好之邏輯迴歸分析(閩南樣本)……………71
中文書目
Becker, Gary S.著、王文娟等譯,1997,《家庭論:貝克(Becker)的革命性經濟創見》。台北縣:立緒文化公司。
文崇一,1991,〈台灣的工業化與家庭關係的轉變〉。頁171-184,喬健主編,《中國家庭及其變遷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江文瑜編,1995a,《阿媽的故事》。台北:玉山社。
江文瑜編,1995b,《消失中的台灣阿媽》。台北:玉山社。
伊慶春,1985,〈台灣地區不同家庭型態的偏好及其含意〉。《台大社會學刊》17:1-14。
伊慶春,1997,〈都市與家庭生活〉。頁191-212,蔡勇美、章英華主編,《台灣的都市社會》。台北:巨流。
伊慶春、陳玉華,1998,〈奉養父母方式與未來奉養態度之關聯〉。《人口學刊》19:1-32,台北:台大人口研究中心。
李廣均,1996,〈從過客到定居者:戰後台灣「外省族群」形成與轉變的境況分析〉。《中大社會文化學報》3:367-390。
岳慶平,1989,《中國人的家國觀》。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
林松齡,1990,〈家庭經濟資源與婚姻品質〉。《台灣社會的婚姻與家庭─社會學的實證研究》,頁35-65,台北:五南。
林忠正、林鶴玲,1993,〈台灣地區各族群的經濟差異〉。頁101-160,收錄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
林鶴玲、李香潔,1999,〈台灣閩、客、外省族群家庭中之性別資源配置〉。《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4):475-528。
林瑋嬪,2000,〈漢人「親屬」概念重探:以一個台灣西南農村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90:1-38。
周婉窈,2003,〈「世代」概念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台灣史的研究〉。《當代》,188(70):64-77。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巨流。
胡台麗,1993,〈芋仔與蕃薯〉。頁279-325,收錄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
胡幼慧、周雅容,1997,《婆婆媽媽經:她們的語言,她們的權益》,台北:鼎言傳播。
畢恆達,1996,《尋找空間的女人》,頁23、56-61。台北:張老師文化。
章英華,1994,〈變遷社會中的家戶組成與奉養態度:台灣的例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23:1-34。
陳祥水,1994,〈分家、繼承與雙親的奉養:一個南台灣農村的個案研究〉。《清華學報》24(1):85-125。
陳肇男,1996,〈晚年離子獨居:台灣的例子〉。《台灣社會學刊》19:57-93。
陳惠雯,1999,《大稻埕查某人地圖:大稻埕婦女的活動空間近百年來的變遷》。頁50-51、98-142,台北縣:博揚文化。
黃火興、羅碧雲、李烈原,1991,《客家風情誌》,頁21-66。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
曾秋美,1998,《台灣媳婦仔的生活世界》。台北:玉山社。
曾喜城,1999,《台灣客家文化研究》。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趙彥寧,2001,〈國族想像的權力邏輯:討論五O年代流亡主體、公領域、與現代性之間的可能關係〉、〈戴著草帽到處旅行:討論中國流亡、女性主體、與記憶間的建構關係〉。《戴著草帽到處旅行:性/別、權力、國家》,頁149-245。台北:巨流。
駱明慶,2001,〈教育成就的省籍與性別差異〉。《經濟論文叢刊》29(2):117-152。
薛承泰,1996,〈影響國中教育分流的實證分析:性別、省籍、與家庭背景的差異〉。《台灣社會學刊》20:49-84。
簡炯仁,1995,《台灣開發與族群》。台北:前衛出版社。
羅香林,1933,《客家研究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Hakkas in Its Ethnic,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廣州:興寧希山書藏。
嚴祥鸞,1998,〈性別關係建構的科技職場〉。《婦女與兩性學刊》,第9期,頁187-204,台北: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
英文書目
Acker, Joan, 1990 , “Hierarchies, Jobs, Bodies: A Theory of Gendered Organizations.” Gender & Society, 4(2): 139-158.
Davies, J. B. and J. Zhang, 1995 , “Gender Bias, Investment in Children, and Beques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36(3): 795-819.
England, Paula, 1993, “The Separative Self: Androcentric Bias in Neoclassical assumptions.” In Marianne A. Farker and Julie A. Nelson (eds.), Beyond Economic Man: Feminist Theory and Econom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7-53.
Greenhalgh, Susan, 1985, “Sexual Stratification: The Other Side of ‘Growth with Equity’ in East Asi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1(2): 265-314.
Lin, Holin, 1998, “Gender Culture as Economic Determinant─ Household Recourse Allocation Strategies Among Ethnic Groups in Taiwan.”《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0(4): 611-659.
Lin, Holin, 2001, “ ‘Are Daughters Family Member?’─Ethnic Variations of Gender-Biased Inheritance Practice in Taiwan.” Presented at The Sixth Women in Asia Conference, held from September 23-26, at Canberra, Australia Canberra, Australia.
Quisumbing, Agnes R., 1994, “International Transfers in Philippine Rice Village: Gender Differences in Traditional Inheritance Custom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43: 167-195.
Scott, George M., 1990, “A Resynthesis of the Primordinal and the Circumstantial Approaches to Ethnic Group Solidarity: Toward An Explanatory Model.”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13: 147-171.
Weber, Max,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edit b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 ; translators: Ephraim Fischoff et al.
Williamson, N. E., 1976, Sons or Daughters: A Cross-Cultural Survey of Parental Preferences,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