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04: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怡靖
論文名稱:台灣地區高中多元入學與教育階層化關連性之研究
指導教授:陳密桃陳密桃引用關係黃毅志黃毅志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4
畢業學年度:9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96
中文關鍵詞:教育階層化多元入學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財務資本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89
  • 點閱點閱:181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6
摘 要
過去台灣的升學篩選是以聯考作為基礎,大多數的民眾認為聯考以匿名紙筆考試為憑據,雖存在許多弊病,但其公平、公開的精神仍為民眾所信任。教育部為改革聯考制度之弊病,在1998年公佈了「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惟這項入學制度立意雖好,但實施以來社會大眾質疑其公平性及公正性,並以為多元入學方案可能造成多「錢」入學,若果真如此,則將使得教育階層化的現象更嚴重,教育機會受到個人出身背景的影響會更明顯。對於這樣一個仍存在爭議性的教育改革措施,研究者希望能以實證資料來比較聯考與各項入學管道所存在的教育階層化現狀,並進一步找出各種入學方式各自的影響機制。
本研究因此以解釋教育階層化的三個理論: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財務資本論為基礎,初構各種多元入學管道的影響機制模型,以了解不同背景學生如何透過三個資本而影響其入學方式,並進一步探究入學方式與學生教育成就的關連。根據本研究以全國性抽樣調查「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高中學生資料作為分析樣本,總計樣本數為7466人,經過路徑分析結果顯示:
1.個人的出身背景因素會影響其社會資本、文化資本、以及財務資本之獲取程度。
2.社會資本、財務資本對於入學方式有顯著影響,而文化資本的影響則不顯著。
3.入學方式與學生的家庭社經背景好壞、教育成就高低具有連結關係。家庭社經背景好的學生,傾向以聯考進入公立高中,或是以直升進入私立明星高中,兩者成績皆較佳。而家庭社經背景不好的學生,傾向以申請或登記分發進入私立高中,成績則較差。入學方式有階層化的現象。
4.推薦甄試受家庭社經背景影響不顯著;影響推薦甄試較重要的因素是學科資優,資優班學生顯著有利於推甄入學。
5.聯考入學仍受到屬於財務資本的學科補習,以及家庭社會資本影響,補習越多、社會資本越高,越有助於通過聯考而進入公立高中。
6.直升入學受到家庭社經背景影響很大;家庭收入高、母親教育程度高的學生,傾向採用這種入學方式,而且有利於進入私立的明星高中。這顯示高社經家庭的高中生,可以直接就讀學費昂貴的私立明星學校,而可能有助於往後的升學。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2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2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1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2
第二章 理論與文獻探討
第一節 教育機會均等 ……………………………………………………28
第二節 我國高中多元入學方案 …………………………………………45
第三節 多元入學與教育機會 ……………………………………………70
第四節 社會資本與教育機會 ……………………………………………90
第五節 文化資本與教育機會 ……………………………………………114
第六節 財務資本與教育機會 ……………………………………………136
第七節 本研究的理論基礎及研究架構 …………………………………14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161
第二節 研究工具 …………………………………………………………169
第三節 研究程序 …………………………………………………………18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出身背景與入學方式的關連性分析 ……………………………190
第二節 出身背景與入學公私立高中的關連性分析 ……………………200
第三節 出身背景與學業成績平均數之差異分析 ………………………205
第四節 入學方式、公/私立高中、學業成績三者關連性之分析 ……209
第五節 出身背景對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財務資本之迴歸分析 ……215
第六節 出身背景、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財務資本與入學方式之
迴歸分析 …………………………………………………………225第七節 出身背景、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財務資本與教育成就
的迴歸分析 ………………………………………………………256
第八節 本研究各項假設檢驗結果之討論 ……………………………292
第九節 綜合討論…………………………………………………………30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334
第二節 建議 ………………………………………………………………341
參考文獻 ………………………………………………………………355
附 錄
附錄一 家庭社會資本的因素分析結果…………………………………373
附錄二 家庭文化資本的因素分析結果…………………………………375
附錄三 中介變項對於入學方式、公私立高中的百分比交叉表結果
……………………………………………………………………376
附錄四 中介變項對於學生成績的平均數差異F檢定結果……………376
附錄五 出身背景變項對於進入學科資優班的邏輯迴歸分析
結果 ……………………………………………………………376
附錄六 出身背景變項的相關分析結果 ………………………………376
附錄七 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高中/職學生問卷﹚ ……………386
附錄八 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高中/職家長問卷﹚ ……………392
參 考 文 獻
丁亞雯 (1998)。高中多元入學方案的推動-申請入學高中。高中教育,1期,37-39頁。
中央研究院﹙2004﹚。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使用手冊。﹙On-line﹚http://www.teps.sinica.edu.tw
王家通﹙1995﹚。聯考制度與升學主義。收錄於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會主編之─教改專題論壇─從聯考制度看分流教育。台北市: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會。
王震武、林文瑛﹙1994﹚。升學制度與升學症候群。收錄於台灣研究基金會主編之─台灣的教育改革。台北:前衛。
王麗雲﹙1999﹚。教育社會學的研究現況與趨勢。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之─教育學研究方法論文集,251-283頁。高雄:麗文。
方德隆﹙1994﹚。學校影響因素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學校效能的社會學分析。高雄師範大學學報,5期,41-58頁。
方德隆﹙1999﹚。班級社會體系。收錄於陳奎憙主編之─現代教育社會學,139-177頁。台北:師大書苑。
四一○教育改造聯盟 (1996)。民間教育改造藍圖─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革。台北:時報文化。
台北市教育局﹙2002a﹚。八十九、九十學年度國中畢業生升學高中管道表格。﹙On-line﹚http://www. nocsh. tpc. edu.tw9 /hentermenu/jang/升學高中管道 .htm.
台北市教育局﹙2002b﹚。八十九學年度高職免試多元入學方案。﹙On-line﹚http://www.edunet.taipei.gov.tw/edu2/2-1 /p2-1-3a.htm.
台灣省政府﹙1997﹚。台灣省高級中學試辦附設國中部應屆畢業生直升本校高中部注意事項。台灣省政府公報,16期,15-18頁。
台灣省政府﹙1998﹚。高級職業學校多元入學方案。台灣省政府公報,66期,3-9頁。
白懿淳 (1996)。代間移轉行為之探討。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教育改革委員會 (1996)。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摘要。教改通訊,27期,8-24頁。
江瑞芳 (1994)。影響嘉義地區國中學生教育機會之家庭因素分析。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敬一、載華 (1996)。教育鬆綁。台北:遠流。
朱敬先﹙1991﹚。教學心理學。台北:五南。
李亦園。(1991)。山地社會問題。收錄於楊國樞、葉啟政主編之─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巨流。
李奉儒、詹家惠 (2002)。檢視高中多元入學方案。教育研究月刊,101期,60-71頁。
李振賢﹙1998﹚。多元方式入學的高中學生學業成就與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鴻章﹙1999﹚。台灣地區背景因素對子女教育的影響之變遷─以民國73年和民國86年作比較。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22期,251-266頁。
李錫津﹙1998﹚。建國高中不同入學管道學生﹙自學、推甄、聯招生﹚之學習與生活狀況比較研究。建中學報,4期,265-174頁。
巫有鎰﹙1999﹚。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做比較。台灣師大教育研究集刊,43輯,213-242頁。
沈姍姍﹙1998﹚。教育機會均等理念之式微?―自教育改革趨勢探討。載於 主編之─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29-53頁。台北:揚智。
吳清基(1998)。高中聯考廢除後的美麗憧憬。高中教育,1期,8-11頁。
吳裕益 (2000)。多元評量與入學改變。宣讀於高雄市教育學會第五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新世紀教師的新形象學術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辦,45-54頁。
吳燕和﹙1998﹚。華人父母的權威觀念與行為:海內外華人家庭教育之比較研究。載於喬健、潘乃吉主編之─中國人的觀念與行為,471-485頁。高雄:麗文。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林大森 (1999)。台灣地區家庭背景對中等教育分流的影響─高中/高職與公立/私立差異的探討。東吳社會學報,8期,35-77頁。
林生傳 (1994)。我國高級中學階層化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2卷3期,48-69頁。
林生傳﹙1999a﹚。台灣教育改革的新趨勢:探索與評析。教育研究,7期,1-17頁。
林生傳﹙1999b﹚。性別教育機會均等的分析、檢討與實踐。教育學刊,15期,1-34頁。
林信榕﹙2001﹚。當聯考已成往事─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收錄於─教育變革分析。台北:師大學苑。
林劭仁﹙2002﹚。升高中推薦甄選與申請入學學生學業表現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10卷1期,85-108頁。
林淑華﹙1998﹚。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態度與社會適應之比較研究。台東師院學報,9期,307-346頁。
林淑玲、馬信行﹙1983﹚。家庭社經背景對學前教育機會的影響及學前教育對小學學業成績的影響。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6期,19-39頁。
林義男 (1972)。我國國中學生智能分配與學業成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義男﹙1993﹚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其學業成就的關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報,16期,157-212頁。
周裕欽、廖品蘭﹙1998﹚。出身背景、教育程度與對子女教育期望關連性之研究。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20期,313-330頁。
周麗玉﹙2001﹚。多元入學方案不等於基本學力測驗。師友月刊,2月號,15-19頁。
柯智焰 (2002)。高中高職多元入學方案實施問題之調查研究─以高雄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仁進、簡成熙、徐振邦、朱盈潔﹙1999﹚。台灣升學機制及升學競爭之簡介。教育研究資訊,7卷6期,1-20頁。
施寄青 (1998)。教育中的性別歧視。發表於婦女政策推動發展文教基金會主辦,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承辦「兩性平權跨世紀研討會」,1998年,4月3日。
高雄市政府﹙1998﹚。高雄市試辦完全中學直升實施要點。高雄市政府公報,18期,30-31頁。
馬向青 (2001)。我國高級中等學校入學制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馬信行 (1992)。台灣地區近四十年來教育資源之分配情形,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主編之─文化變遷與教育發展,17-50頁。嘉義:中正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台灣社會學刊,19期,95-139頁。
徐藝華﹙2001﹚。告別聯考,從心開始圓夢─專訪教育部李然堯司長。師友月刊,4月號,11-14頁。
章英華、薛承泰、黃毅志﹙1996﹚。教育分流與社會經濟地位--兼論:對技職教育改革的政策意涵。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張佳琳 (2000)。多元入學與多元文化─談考招分離與原住民教育選擇。原住民教育季刊,19期,124-137頁。
張怡貞﹙1998﹚。國小男女學童知覺父母對其教育關注與期望調查。台灣師大教育研究集刊,41輯,53-71頁。
張苙雲﹙2003﹚。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規劃:問卷架構、測驗編製與抽樣設計。宣讀於2003台灣與國際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東部工作坊,國科會人文處主辦,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承辦,2003年7月25-26日。6-23頁。
張建成、黃鴻文、譚光鼎 (1993)。少數教育的理論與實際。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之─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台灣書店。
張振成﹙2001﹚。高中多元入學方案的評議。師友月刊,2月號,19-22頁。
張善楠、黃毅志﹙1997﹚。「1997台灣教育長期研究」之先期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7卷4期,577-596頁。
張善楠、黃毅志﹙1999﹚。台灣原漢族群、社區與家庭對學童教育的影響。收錄於洪泉湖、吳學燕主編之─台灣原住民教育,149-178頁。台北:師大書苑。
張鈿富 (1993)。我國中央教育經費策略規劃模式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2卷1期,1-15頁。
張錫勳(1998)。從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看國民教育的改革。北縣教育,25期,32-37頁。
張碧芬 (1992)。我國大學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的需求與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木柱。(1991)。弱勢族群問題。收錄於楊國樞、葉啟政主編之─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巨流。
康宗虎﹙1998﹚。八十六學年度推薦甄選入學生學習適應與成就追蹤研究。大安高工學報,10期,57-72頁。
曹琇玲﹙2000﹚。原住民高低學業成就學生家庭教育之質化分析。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正昌 (1994)。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家庭、學校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果真 (2002)。高中職五專、技專院校、大學多元入學方案改良方案大解析。師說,169期,4-8頁。
陳怡靖﹙2001﹚。台灣地區高中/技職分流與教育機會不均等性之變遷。台灣師大教育研究集刊,47輯,253-282頁。
陳怡靖、鄭燿男﹙2000﹚。台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檢證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及財務資本論在台灣的適用性。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0卷3期,416-434頁。
陳英豪(1998)。多元入學,開創新局。高中教育,2期,8-11頁。
陳建志﹙1998﹚。族群與家庭背景對學業成績影響模式:以台東縣原漢學童作比較。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21期,85-106頁。
陳建州、劉正﹙2003﹚。從多元入學方案談教育機會均等。發表於<2003台灣社會學會年會>。2003年10月15日。
陳素貞、劉宗宏﹙1999﹚。專科學校聯招生與推甄生入學擇校態度及學習差異之調查研究。樹德學報,24期,251-270頁。
陳密桃﹙1980﹚。導師的能力與學生的期望不一致時對師生關係及學習行為的影響。教育學刊,2期,121-159頁。
陳密桃﹙1984﹚。大學生認知能力、創造思考能力及教師教學方法對學生學習行為之影響。教育學刊,5期,173-211頁。
莊勝義 (1989)。台灣地區高級中等教育教育機會均等問題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丁熒﹙1999﹚。教學。收錄於陳奎憙主編之─現代教育社會學,207-250頁。台北:師大書苑。
郭生玉(1998)。談聯考取消後。高中教育,1期,4-7頁。
教育部 (1996)。高級中等學校將採用多元入學方式。教育部公報,256期,34頁。
教育部 (1998a)。公佈自學方案綜合評估報告。教育部公報,277期,33-34頁。
教育部﹙1998b﹚。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教育部公報,283期,16-18頁。
教育部﹙2000﹚。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教育部公報,309期,6-9頁。
教育部 (2001)。九十學年度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實施手冊。台北︰作者。
教育部﹙2002﹚。1999年全國教育改革檢討會議紀錄。﹙On-line﹚http://www.edu.tw/secretary/edu/edu10.htm.
黃弘毅 (1990)。家庭背景對個人升學機會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國等人﹙2003﹚。重建教育宣言。﹙On-line﹚http://www.highqualityeducation.com/
黃政傑 (2003)。期待大學入學新方案的誕生。師友月刊,4月號,6-10頁。
黃淑馨﹙2000﹚。台北市辦理「國民中學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調查研究。台北市教育局﹙未出版﹚。
黃雅鳳﹙2003﹚。孩子的幸福不能等待。師友月刊,4月號,15-17頁。
黃毅志 (1990)。台灣地區教育機會之不平等性。思與言,28卷1期,93-125頁。
黃毅志﹙1994﹚。社經背景與地位取得過程之結構機制:教育、社會資源及文化資本。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毅志﹙1995﹚。台灣地區教育機會不平等性之變遷。中國社會學刊,18期,243-273頁。
黃毅志﹙1996﹚台灣地區民眾地位取得之因果機制:共變結構分析。東吳社會學報,5期,213-248頁。
黃毅志。(1998)。台灣地區新職業分類的建構與評估。調查研究,5期, 5-36頁。
黃毅志﹙1999﹚。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台北:巨流。
黃毅志﹙2002﹚。林南﹙Nan Lin﹚的「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理論對於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之啟發。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卷2期,153-163頁。
黃毅志﹙2003﹚。「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台灣師大教育研究集刊,49卷4期,1-31頁。
鄒浮安、王淑麗、張麗鳳、李興源﹙1995﹚。高雄市首屆高中自學方案入學生與普通生心理特質與學業成績之比較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7期, 14-17頁。
楊思偉 (2001)。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的再檢視。師友月刊,1月號,5-14頁。
楊瑩﹙1988﹚。台灣地區教育擴展過程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機會差異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瑩 (1995)。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楊瑩 (1998)。當前台灣地區教育機會均等問題的探討。收錄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主編之─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1-28頁。台北:揚智。
廖進發、鄒浮安﹙1999﹚。多元入學的高中學生之大學聯考成績與高中學業成績之追蹤研究─以高雄中學為例。雄中學報,2期,365-405頁。
劉正、紀金山 (2003)。多元入學,誰的多元?宣讀於台灣與國際長期追蹤資料庫中南部工作坊,國科會人文處主辦,東海大學、台中師院承辦,2003年7月22-23日。55-70頁。
劉秀滿 (1999)。高級中學多元入學方案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淑鈴﹙1988﹚。社會地位取得:山地、閩客及外省之比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之20,1-44頁。
蔡淑鈴、瞿海源﹙1988﹚。性別與教育成就抱負:以台大學生為例。中國社會學刊,12期,135-168頁。
蔡淑鈴、瞿海源﹙1992﹚。台灣教育階層化的變遷。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2卷1期,98-118頁。
鄭勝耀﹙2002﹚。教育改革的願景─一個考試社會學的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0卷2期,165-182頁。
鄭燿男、陳怡靖 (2000)。台灣地區家庭背景對就讀公/私立學校與受教育年數的影響:並檢證文化資本論財務資本論社會資本論之適用性。國民教育研究學報,6期,103-140頁。
薛承泰﹙1996﹚。影響國初中後教育分流的實証分析:性別、省籍與家庭背景的差異。台灣社會學刊,20期,49-84頁。
薛承泰﹙2003﹚。重建連線-萬言書始末。刊登於中國時報2003年7月21日A15版。
謝小芩﹙1992﹚。性別與教育機會─以二所北市國中為例。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2卷2期,179-201頁。
謝孟穎﹙2003﹚。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台灣師大教育研究集刊,49輯2期,255-287頁。
簡成熙 (1999)。我國升學競爭的機制與變革:以近年來高中入學制度為例。教育研究資訊,7卷6期,61-84頁。
瞿海源﹙1982﹚。勞力市場與出身對成就之影響。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3期,133-153頁。
譚光鼎 (1992)。台灣地區國中升學狀況之研究─中等教育選擇功能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蘇峰山﹙2001﹚。象徵暴力與文化再製─布爾迪厄之反思。宣讀於教育社會學理論研討會「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的觀點」,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主辦,90年3月17、18日。1-27頁。
Alwin, D. F., & Thornton, A. (1984). Family origins and the schooling process:Early versus late influence of parental characteristic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49, 784-802.
Aschaffenburg, K., & Maas, I. (1997).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careers:The dynamics of social reproduc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62, 573-587.
Astone, N. M., & McLanahan, S. (1991). Family structure, parental practices, and high school comple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56, 309-320.
Block, J. (1983). Differential premises arising from differential socialization of sexes:Some conceptualizations. Child Development, 54, 1335-1354.
Bourdieu, P. (1973). Culture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R. B. Brown (Ed.),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culture change, (pp100-104). London:Tavistock.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 Wacquant, L.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ourdieu, P., & Passeron, J. C. (1977).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Beverly Hills:Califi Sage.
Chen, K., & Hsiu-Jen, Y. (1998). Social structure at work:The effects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n educational mobility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Newly Industrializing Economics Compared. Taipei, January 7-9.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Coleman, J. S. (1990). 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nley, D. (2001). Capital for college:Parental assets and postsecondary schooling.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4, 59-72.
De Graaf, N. D., De Graaf, P. M., & Kraaykamp, G. (2000). Parental cultural capital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Netherlands:A refinement of the cultural capital perspectiv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3, 92-111.
De Graaf, P. M. (1986).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Netherland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59, 237-246.
DiMaggio, P. (1982). Cultural capital and school success:The impact of status culture participation on the grades of U.S. high school studen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7, 189-201.
DiMaggio, P., & Mohr, J. (1985). Cultural capital,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marital sele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0, 1231-1261.
Downey, D. B. (1995). When bigger is better:Family size parental resouses and children''''s education performan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0, 746-761.
Dumais, S. A. (2002). Cultural capital, gender, and school success:The role of habitu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5, 44-68.
Farkas, G. (1996). Human capital or cultural capital? Ethnicity and poverty groups in an urban school district. 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
Farkas, G., Robert, P., Sheehan, D., & Shuan, Y. (1990). Cultural resources and school success:Gender, ethnicity, and poverty groups within an urban school distric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5, 127-142.
Fejgin, N. (1995). Factors contribulting to the academic excellence of American jewish and Asian students.Sociology of Education, 68, 18-30.
Fligstein, N., & Fernandez, R. M. (1985). Educational transitions of whites and mexican-Americans. In G. Borjas & M. Tienda(Eds.), Hispanics in the U.S. economy (pp161-192). Orlando, FL:Academic Press.
Furstenberg, F. F., & Hughes, M. E. (1995). Social capital and successful development among at-risk youth.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7, 580-592.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New York:Basic Books.
Gartman, D. (1991). Culture as class symbolization or mass reification? A critique of Bourdieus distin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7(2), 421-447.
Ganzeboom, B. G. (1982). Explaining differential participation in high-cultural activities:A confrontation of information-processing and status-seeking theories. In W. Raub (Ed.), Theoretical models and empirical analyses ( pp.186-205). Utrecht:E.S.-Publications.
Gerber, T. P., & Hout, M. (1995). 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 in Russia during the soviet period.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3), 611-660.
Guo, G., Brooks-Gunn, J., & Harvis, K. M. (1996). Parents’ labor force attachment and grade retention among urban black childre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9, 217-236.
Hagan, J., MacMillan, R., & Wheaton, B. (1996). New Kid in Town:Social Capital and Life Course effects of Family Migration on Childre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 368-385.
Hao, L., & Bonstead-Bruns, M. (1998). Parent-Child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immigrant and native student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1, 175-198.
Hearn, J. C. (1984). The relative roles of Academic, Ascribed, and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in college destination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57, 22-30.
Hofferth, S. L., Boisjoly, J., & Duncan, G. J. (1998). Parents’extrafamilial resources and children’s school attainment.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1, 246-268.
Kalmijn, M., & Kraaykamp, G. (1996). Race, cultural capital, and schooling:An analysis of trends in The United State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9, 22-34.
Katsillis, J., & Rubinsion, R. (1990). Cultural capital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educational reproduction :The case of Gree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5, 270-279.
Krymkowski, D. H. (1991). The process of status attainment among men in Poland, U. S., and West German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6, 46-59.
Lareau, A. (2002). Invisible inequality:Social class and childrearing in black families and white famil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7, 747-776.
Lareau, A., & Horvat, E. M. (1999). Moments of social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race, class, and cultural capital in family-school relationship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2, 37-53.
Lin, N. (1997). Persistence and erosion of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capital: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in Taiwan. In L. Y. Chang, Y. H. Lu., & F. C. Wang (Eds.), Taiwanese Society in 1990s:Taiwan Social Chang Survey Symposium Series Ⅱ ( pp103-145).
Lin, N. (2001). 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ckheed, M. E., Fuller, B., & Nyirongo, R. (1989). Family effects on students'''' achievement in Thailand and Malawi.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2, 239-256.
Lucas, S. R. (2001). Effectively maintained inequality:Education transitions, track mobility, and social background effect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6(6), 1642-1690.
Lucas, S. R., & Berends, M. (2002). Sociodemographic diversity,correlated achievement, and de facto tracking.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5, 328-348.
Manaster, G. J., Jason, C. C., & Randy, S. (1992). Mexican-American migrant students’academic success:Soc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acculturation. Adolescence, 27, 123-136.
Mussoline, L. J., & Shouse, R. C. (2001). School restructuring as a policy agenda:Why one size may not fit all.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4, 44-58.
Palloni, A., Massey, D. S., Ceballos, M., Espinosa, K., & Spittel, M. (2001). Social capital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A test using information on family network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6(5), 1262-1298.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瞿海源﹙1982﹚。勞力市場與出身對成就之影響。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3期,133-153頁。
2. 簡成熙 (1999)。我國升學競爭的機制與變革:以近年來高中入學制度為例。教育研究資訊,7卷6期,61-84頁。
3. 謝孟穎﹙2003﹚。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台灣師大教育研究集刊,49輯2期,255-287頁。
4. 鄭燿男、陳怡靖 (2000)。台灣地區家庭背景對就讀公/私立學校與受教育年數的影響:並檢證文化資本論財務資本論社會資本論之適用性。國民教育研究學報,6期,103-140頁。
5. 鄭勝耀﹙2002﹚。教育改革的願景─一個考試社會學的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0卷2期,165-182頁。
6. 蔡淑鈴、瞿海源﹙1988﹚。性別與教育成就抱負:以台大學生為例。中國社會學刊,12期,135-168頁。
7. 廖進發、鄒浮安﹙1999﹚。多元入學的高中學生之大學聯考成績與高中學業成績之追蹤研究─以高雄中學為例。雄中學報,2期,365-405頁。
8. 楊思偉 (2001)。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的再檢視。師友月刊,1月號,5-14頁。
9. 鄒浮安、王淑麗、張麗鳳、李興源﹙1995﹚。高雄市首屆高中自學方案入學生與普通生心理特質與學業成績之比較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7期, 14-17頁。
10. 黃毅志﹙2003﹚。「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台灣師大教育研究集刊,49卷4期,1-31頁。
11. 黃毅志。(1998)。台灣地區新職業分類的建構與評估。調查研究,5期, 5-36頁。
12. 黃毅志﹙1996﹚台灣地區民眾地位取得之因果機制:共變結構分析。東吳社會學報,5期,213-248頁。
13. 黃毅志﹙1995﹚。台灣地區教育機會不平等性之變遷。中國社會學刊,18期,243-273頁。
14. 黃毅志 (1990)。台灣地區教育機會之不平等性。思與言,28卷1期,93-125頁。
15. 黃雅鳳﹙2003﹚。孩子的幸福不能等待。師友月刊,4月號,15-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