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天下雜誌編輯(民83)。前瞻台灣新教育。台北:天下。
王文中、呂金燮、吳毓瑩、張郁雯、張淑慧(民88)。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台北:五南。
王文裕(民92)。新竹縣國民小學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現況、意願及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王全世(民9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施與評鑑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王萬清(民86)。電腦輔助問題解決課程對兒童問題解決能又及程序思考能力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王靖璇(民89)。專題導向科學學習之教學研究--以國中學生學習「彩虹」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甘漢銧、熊召弟、鍾聖校(民85)。小學自然科教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田耐青(民91)。統整多元智慧與學習風格--把每位學生帶上來。台北:遠流。
朱柏州(民91)。合作學習在網路教學上對問題解決能力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朱國光(民86)。我把世界變小了-電腦網路於國小的應用研究。國教之友,49(1),42-46。朱韻婷(民90)。應用網路專題導向式學習於國小課程統整之行動研究。私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江火明、林惠倫、鄭芳怡、顏芳(民89)。專題學習的迷思概念層狀測驗設計示例。發展小班教學精神宣導專書(5)-「新世紀優質學習的經營」研討會論文集,53-61。台北:教育部。
何榮桂、藍玉如(民89)。落實「教室電腦」教師應具備之資訊素養。資訊與教育雜誌雙月刊,77,22-28。
吳佳玲(民90)影響高一學生地球科學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變項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孟璋(民92)。網路專題學習歷程中各項功能使用時間與專題學習成果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金一(民90)。網路專題學習環境中不同學習成就能力分組對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吳英璋(民91)。教育願景與一般教育問題。 第一次全國科學教育會議議題。[on line]:http://www.nsc.gov.tw/sci/Discuss/conference.htm (91.12.29)
李平譯(民86)。經營多元智慧。台北:遠流。
李光烈(民89)。國小自然科教師應用創造性問題解決的教學策略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坤崇(民88)。多元化評量。台北:心理。
李昭憲(民92)。國小實驗課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李遠哲(民89)。我對中小學科學教育的看法。科學教育月刊,231,5-11。李德高(民80)。創造心理學。台北:五南。
李震甌(民91)。高低學習成就學童科學問題解決能力之比較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汪靜明、楊冠政、戴文雄(民79)。環境教育資料庫之規劃與建立。台北: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周昌弘(民87)。生態系的觀念。載於於幼華(主編),環境與人,72-75。台北:遠流。
林生傳(民79)。新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五南。
林佩璇、周珮儀譯(民89) 。課程統整。台北:學富。
林建仲、鄭宗文(民90)。合作式學習與問題解決─培養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網路合作學習。資訊與教育雜誌雙月刊,85,55-62。林清山譯(民83)。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遠流。
林達森(民88)。論析統整性課程及其對九年一貫課程的啟示。教育研究資訊,7(4),97-116。邱貴發(民87)。網路世界中的學習--理念與發展。教育研究資訊,6(1),26-27。邱貴發、鍾邦友(民82)。情境學習理論與電腦輔助學習軟體設計。台灣教育,510,23-29。
邱鴻麟(民91)。資訊科技融入國小環境教育課程之教學歷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邱瓊慧(民91)。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雜誌雙月刊,88,3-9。施惠(民86)。自然科師資培育教材教法研究。台北:五南。
洪文東(民90)。從問題解決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化學學習活動模組與教學活動設計。行政院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SC87-2511-S-153-006。
洪金洲(民92)。專題本位的教學與學習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科學創造力之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洪儀玲(民91)。網路合作式專題學習對學業低成就學生之影響。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苗宗忻(民90)。我國中小學資訊教育的現況與展望。教師天地,112,30-36。徐兆正(民91)。以概念構圖教學策略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態概念的概念學習研究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徐新逸(民84a)。如何借重電腦科技來提昇問題解決的能力?-談「錨式情境教學法」之理論基礎與實例應用(上)。教學科技與媒體,20,25-30。徐新逸(民84b)。如何借重電腦科技來提昇問題解決的能力?-談「錨式情境教學法」之理論基礎與實例應用(下)。教學科技與媒體,21,47-51。徐新逸(民90)。如何利用網路幫助孩子成為研究高手?網路專題式學習與教學創新。台灣教育,607,25-34。
翁玉華(民87)問題解決能力與科學過程技能之相關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汶旭(民92)。專題本位的教學與學習對國小學童進行科學展覽活動之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翠霞(民87)。主題式教學的理念──國小實施課程統整的可行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25,[on line]:http://www.nioerar.edu.tw/basis3/25/gz3.htm (92.8.18)張世忠(民89)。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張怡貞、簡淑貞(民87)。校園數學步道在啟蒙數學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研究雙月刊,64,10-24。張春興(民80)。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民84)。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民74)。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美玉(民89)。歷程檔案評量的理念與實施。科學教育月刊,231,58-63。張美玲(民89)。以專題為基礎之教學與學習對國小學生自然科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振松(民91)。自然科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之研。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張國恩(民88)。資訊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雜誌雙月刊,72,2-9。張基成(民86)。電子績效支援系統之建構。視聽教育雙月刊,38(7),20-27。教育部(民82)。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0)。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91)。鼓勵中小學教師、教師團隊購置電腦相關設備計畫。[on line]:http://www.edu.tw/moecc/information/eGeneration/teacher.htm(91.11.4)
許素(民91)。專題導向教學在國小六年級自然科實施之行動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許瑛玿、廖桂菁(民91)。情境式網路輔助學習環境之研發與實踐。科學教育學刊,10(2),157-178。郭有遹(民83)。創造性的問題解決法。台北:心理。
郭重吉、許玫理(民81)。從科學哲學觀點的演變探討科學教育的過去與未來。彰化師範大學學報,3,531-561。陳文典(民81)。自然科的評量要怎麼做。國教天地,38,(5.6),18-20。
陳文典(民89)。實作評量的理念與實施。科學教育月刊,231,64-66。陳杉吉(民91)。國小學童在網際網路專題導向式學習環境中行為歷程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陳沅(民91)。國小數學專題學習活動發展與應用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數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陳怡琪(民88)。國小高年級學童實施問題解決教學之實驗研究─以家庭垃圾清理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英豪、葉懋坤、李坤崇、李明淑、邱美華(民80)。國小學生科學態度量表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南師院學報,24,1-26。陳嘉成(民90)。以動態評量AIMS模式探究國小學童光合作用概念之改變。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陳嘉成、朱惠芳(民87)。指導兒童科學專題研究的教學。研習資訊,15(3),35-39。陳龍安(民90)。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
黃台珠、熊召弟、王美芬、佘曉清、靳知勤、段曉林、熊同鑫譯(民91)。促進埋解之科學教學─人本建構取向觀點。台北:心理。
黃明信(民91)。國小網路專題本位教學與學習模式之設計。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黃明信、徐新逸(民90)。國小實施網路專題式學習之成效與發展。研習資訊,18(6),29-44。黃炳煌(民90)。「談課程統整」--以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為例。教育研究月刊,85,4-7。
黃萬居譯(民91) 。自然科學教育--以發現為基礎的教材教法。台北:學富文化。
楊世麒(民91)。以概念構圖作為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童水循環概念的概念改變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楊司維(民92)。資訊融入以專題為基礎之教學與學習對批判思考能力與意向影響之研究-以國小六年級自然科教學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葉安琦(民89)。促進國小學童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的個案研究──發展問題表徵。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鄒慧英(民89)。專題學習的概念介紹與評量設計示例。發展小班教學精神宣導專書(5)-「新世紀優質學習的經營」研討會論文集,35-52。台北:教育部。
鄒慧英(民90)。課程、教學、評量三位一體的專題學習。台南師院學報,34,155-194。
廖宜瑤(民88)。國小四年級學生運用電腦網路科技進行主題式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師範大學(民92)。國中生物教學資料庫。[on line]:
http://pck.bio.ncue.edu.tw/pckweb/database/data/content/ch11/supply/ecol-2.htm( 92.1.2)
熊召弟(民84)。學童的生物觀。台北:心理。
劉世雄(民89)。國民小學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策略之探討。資訊與教育雜誌雙月刊,78,60-66。歐用生(民87)。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1-22鄭夙珍(民91)。小組探究教學結合網路學習成效初探。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10(5),111-136。鄭晉昌(民82)。自「情境學習」的認知觀點探討電腦輔助教學中教材內容的設計。教育科技與媒體,12,3-14。
盧雪梅(民87)。實作評量的應許、難題和挑戰。教育資料與研究,20,1-5。賴慶三(民91)。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專題本位教學之探討。國民教育,43(1),59-64。謝佩靜(民89)。國小學童生態平衡概念與環境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謝蕙蓮、陳章波、林耀源(民91)。台灣西海岸溼地保育軸經營管理之規劃。棲地零碎化、生態廊道及棲地網研討會論文集,90-109。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魏本洲(民90)。網路專題式合作學習的態度與成效之研究-以鄉土教學活動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魏明通(民86)。科學教育。台北:五南。
蘇家德(民92)。國小學童在網路專題學習環境中溝通網絡及討論問題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龔建昌(民91)。資訊科技融入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二、外文部分
Airasian, P. W. (1991). Classroom assessment. New York:McGraw-Hill.
Cherrett, J. M. (1989). Key concepts: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our members’ opinions. In J. M. Cherrett(Ed.), Ecological concepts. Oxford: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Dewey, J. (1933). How we think. Boston : P.C. Heath.
Ericsson, K. A. & Simon, H. A. (1984). Protocol analysis. Cambridge, MA : M.I.T. Press.
Gagne, E. D. ,Yekovich, C. W. & Yekovich, F. R. (1993). The cognitive psychoiogy of school learning. New York: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Jonassen, D. H. (2000). Computers as Mindtools for Schools:Engaging Critical Thinking. 2n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ice Hall.
Moersch, C. (1995). Levels of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A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classroom technology use. 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3(3), 40-42.
Morgan, A. (1983). Theoretical aspects of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4(1), 66-78.
Munson, B. H. (1994). Ecological Misconception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5(4), 30-34.
Shepardson, D. P. (1991). Relationships among problem solving,student interactions,and thinking skills.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Lake Geneva, WI, April 7-10, 1991.
Slater, T. F. ,Ryan, J. M. , & Samson, S. L. (1997). lmpact and dynamics of portfolio assessment and traditional assessment in a college physics cours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4 (3), 255-271.
Smith, M. U. (1991).Toward a unified theory of problem solving. NJ: LEA
Suchman, L. A. (1987). Plans and situated action: The problem of humanmachine communica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