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49.72)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2 13:57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常斌
研究生(外文):Tsai Chang Pin
論文名稱:寺廟組織與平安燈文化的建構:制度與網絡的機制
論文名稱(外文):Temple Organization and Ping An Deng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Mechanisms of Institution and Network.
指導教授:熊瑞梅熊瑞梅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sung Ray-May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0
中文關鍵詞:寺廟組織平安燈文化社會資本位置網絡資源網絡。
外文關鍵詞:temple organizationping-an-deng culturesocial capitalposition generatorresource generat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89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42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3
平安燈是民間信仰中在寺廟常見的宗教儀式。本論文研究影響平安燈信仰的制度與網絡機制,透過位置網絡與資源網絡的測量,主要的研究焦點為社區信徒個人網絡與寺廟權力位置的關聯,藉以了解在平安燈信仰中,經由信徒與寺廟委員的互動社會網絡所潛在的社會資本。另一方面,透過信徒個人對安燈的認知,以及信徒自己與家人的安燈情況,了解平安燈的宗教意義以及家人安燈多寡對信徒的影響情況。

本論文發現平安燈的制度演變,因應信徒要求與其他寺廟等外在環境的壓力,使各個寺廟平安燈的制度運作規則越來越趨於一致。在信徒安燈方面,從研究資料顯示,信徒家人安燈的多寡,對信徒本身有正面且顯著的影響,顯示信徒安燈行為明顯受到家庭化的影響,家人安燈的類型越多,個人的安燈類型也偏多。

本論文使用網絡測量方法,探究在社區公廟中委員和信徒的社會資本,研究顯示,位置網絡和資源網絡等網絡機制,對於地方公廟信徒的安燈多寡(公廟主要收入來源)和活動的參與有著正面的影響。這個網絡機制的顯著影響和作用,說明了一般信徒與社區居民和社區公廟中權力位置的連結關係,有助於地方的權力菁英,藉著在公廟的位置和信徒間的連結,取得資源動員(更多的安燈數量和更多的信徒參與寺廟活動)的能力,而透過這些權力位置與資源動員,進而使社區信徒與公廟權力位置的網絡連結,成為社區公廟組織有利的社會資本。
第一章 研究動機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理論回顧

第一節 平安燈制度機制與轉變
一、平安燈的信仰
二、平安燈的運作機制
三、平安燈運作機制的轉變
四、平安燈的宗教意義

第二節 個人社會網絡與寺廟組織參與
一、個人網絡與宗教行為
二、個人網絡與社會資本
三、個人網絡與寺廟組織參與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資料

第一節 研究架構圖

第二節 量化問卷設計
一、既有大型調查與平安燈相關問題的演變
二、自己與家人參與平安燈的安燈行動
三、安燈的意義與安燈的原因
四、寺廟相關活動參與與義工群
五、平安燈信徒與社區或寺廟組織成員的連結:位置網絡
六、平安燈信徒與社區資源互動:資源網絡

第三節 質化研究設計

第四節 資料蒐集

第四章 平安燈及寺廟活動參與

第一節 平安燈問卷統計分析

一、協助安燈與安燈資訊來源
二、自己與家人安燈的情況
三、安燈意義與到紫雲巖安燈的原因
四、官方活動參與與私人祭解

第二節 位置網絡分析

第三節 資源網絡分析

第四節 安燈原因的因素分析

第五節 影響安燈類型與活動參與多寡的相關係數矩陣

第六節 影響「94安燈類型多寡」的迴歸分析

第七節 影響「94活動參與多寡」的迴歸分析

第五章 安燈行為的功能

第一節 安燈的社會行動意義

第二節 安燈、寺廟組織與地方社區
一、信徒安奉平安燈與寺廟組織運作
二、地方政治與宗教信仰的結合

第六章 結 論

第一節 研究總結

第二節 研究的貢獻與限制

參考文獻

附錄一:清水紫雲巖善信參加94年度安燈資料登記表

附錄二:平安燈問卷
參考文獻

王順民 (1999) 宗教福利。台北:亞太圖書。

王順民 (2000) 當代台灣地區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轉型與發展。台北:洪葉文化。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2004) 「社會資本的建構與效應」研究問卷。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西美爾(Georg Simmel)著、曹衛東譯 (2003) 宗教社會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西美爾(Georg Simmel)著、曹衛東等譯 (1997) 現代人與宗教。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林 南著、張磊譯 (2005) 社會資本——關於社會結構與行動的理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本炫 (1999) 社會網絡在個人宗教信仰變遷的作用。思與言37(2): 173-208。

林本炫、何明修編 (2004) 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林美容 (1996) 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見張炎憲等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頁289-319。台北:玉山社。

彼得‧伯格(Peter L. Berger)著、蕭羨一譯 (2003) 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台北:商周。

張茂桂、林本炫 (1993) 宗教的社會意像——一個知識社會學的課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 95-123。

張 珣 (2003) 打破圈圈:從「祭祀圈」到「後祭祀圈」,見張珣、江燦騰合編,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頁63-107。台北:南天。

張 珣、江燦騰合編 (2003) 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台北:南天。

清水鎮志編輯委員會編,
—— (1988),清水鎮志。清水鎮公所自印。
—— (1998),清水鎮志(增編本)。清水鎮公所自印。

清水紫雲巖管理委員會編,
—— (1996),清水紫雲巖大事記——八十四年度(1995)。清水紫雲巖自印。
—— (1997),清水紫雲巖大事記——八十五年度(1996)。清水紫雲巖自印。
—— (1998),清水紫雲巖大事記——八十六年度(1997)。清水紫雲巖自印。
—— (2000),清水紫雲巖大事記——八十八年度(1999)。清水紫雲巖自印。
—— (2001),清水紫雲巖大事記——八十九年度(2000)。清水紫雲巖自印。
—— (2002),清水紫雲巖大事記——九 十年度(2001)。清水紫雲巖自印。
—— (2003),清水紫雲巖大事記——九十一年度(2002)。清水紫雲巖自印。
—— (2004),清水紫雲巖大事記——九十二年度(2003)。清水紫雲巖自印。
—— (2005),清水紫雲巖大事記——九十三年度(2004)。清水紫雲巖自印。

齊美爾(Georg Simmel)著、曹衛東等譯 (2005) 現代性、現代人與宗教。台北:商周。

涂爾幹著,芮傳明、趙學元譯 (1994)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冠。

羅德尼‧斯達克、羅杰爾‧芬克(Stark, Rodney and Roger Finke)著、楊鳳崗譯 (2003)信仰的法則:解釋宗教之人的方面。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盧蕙馨 (1997) 性別、家庭與佛教——以佛教慈濟功德會為例。見李豐楙、朱榮貴編,性別、神格與台灣宗教論述,頁97-120。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鄭志明 (1999) 台灣新興宗教現象(傳統信仰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董芳苑 (1996) 探討台灣民間信仰。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

黎志添 (2003) 宗教研究與詮釋學:宗教學建立的思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謝宗榮 (2003) 台灣傳統宗教文化。台中:晨星。

謝國雄 (2003) 茶鄉社會誌:工資、政府與政體社會範疇。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章英華、傅仰止主編 (2000) 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四期第一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傅仰止 (2005) 社會資本的概念化與運作:論家人重疊網絡中的「時間投資」機制,台灣社會學 9: 165-203。

盧克曼(Luckmann)著、覃方明譯 (1995) 無形的宗教——現代社會中的宗教問題。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瞿海源 (1997) 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台北:桂冠。

Bekkers, Rene. (2004) Participation in voluntary associations: relations with resources, personality, and political values. Political Psychology. (forthcoming.).

Bian, Yanjie. (2001) Guanxi Capital and Social Eating in Chinese Citie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Empirical Analyses. Pp.275-295 in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Research (Sociology and Economic (Paper)), edited by Nan, Lin., & Cook, Karen S., & Burt, Ronald S. Aldine.

Gaag, Martin Van Der., Tom A. B. Snijders, and Henk D. Flap. (2004a) Position Generator measur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other Social Capital measures. Contribution to Lin, N. & Erickson, B. (eds.) Social capital: advances in research (forthcom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XXIII Sunbelt international Social Networks Conference; February 12-16, Cancún, Mexico.

Gaag, Martin Van Der, M.P.J. and Snijders, T.A.B. (2004b) The Resource Generator: measurement of individual social capital with concrete items. submitted to Social Network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XXII Sunbelt international Social Networks Conference; February 13-17, New Orleans, US.

Ikeda, Ken’ichi. and Tetsuro Kobayashi. (2004) Making democracy work via functioning of heterogeneous personal networks: Empirical analyses based on Japanese election stud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Capital: Communities, Classes,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Networks., December 13-14, Tunghai University, Taiwan.

Krause, Neal., & Ellison, Christopher G., & Shaw, Benjamin A., & Marcum, John P., & Boardman, Jason D. (2001) Church-Based Social Support and Religious Coping.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40 (4): 637-656.

Lin, Nan. (1994) Action, Social resource, &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structure: A rational choice theory. Advanced in Group Process 11:67-85.

Lin, Nan. (2000) Social networks and status attain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5: 467-487.

Lin, Nan. (2001)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n, Nan., Yang-chih Fu, and Ray-May Hsung. (2001) The Position Generator: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Investigations of Social Capital. Pp.57-81 in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Research. Edited by Nan Lin, Karen Cook, Ronald S. Burt edited.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McGuire, Meredith B. (2002) Religion, The Social Context. 5th ed. Wadsworth Group.

Hsung, Ray-May. and Ronald L. Breiger. (2004) Position Generators, Affiliations, and the Institutional Logics of Social Capital: A Study of Taiwan Firms and Individual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Capital: Communities, Classes,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Networks. December 13-14, Tunghai University, Taiwan.

Hsung, Ray-May. and Lin Yih-Jr. (2005) Social Capital of Personnel Managers: the Cause and Return of Position-Generated Networks and the Participation in Voluntary Associations. in Social Capital: Advances in Research (forthcoming).Edited by Nan Lin and Bonnie Erickson.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Putnam, Robert D.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