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72.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3/10/02 12:2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盈慈
研究生(外文):Yin-Yzu Chen
論文名稱:工業設計系學生學習風格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n Learning Style of Industrail Design Department Students
指導教授:蔡登傳蔡登傳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Dengchuan C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工業設計系碩士班
學門:設計學門
學類:產品設計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5
畢業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6
中文關鍵詞:學習風格學習成效設計課程設計能力
外文關鍵詞:learning styledesign abilitylearning performancedesign cours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8
  • 點閱點閱:98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1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工業設計系學生的學習風格與學習成效的關係。本研究包括三個部分,首先以改編自Kolb編製的Learning Style Inventory,進行預試、項目分析及信度分析、正式施測,將學習者的學習風格分為分散者、適應者、聚斂者及同化者,以瞭解學習者的學習風格;其次,進行學業成績與學習風格之比較,彙集學習者在大學中所修習設計相關課程之學業成績,作為學習成效的標準,與學習風格進行相關比對;最後進行快速設計,所發展之構想由專家進行評分,所得成績作為學習成效的標準,與學習風格比對,並與第二部分之結果相比較。研究結果發現:1) 工業設計系學生的學習風格為以適應者居多;2) 男性較傾向抽象概念,而女性較傾向具體經驗;3) 高中背景者較傾向抽象概念,非高中背景者較傾向具體經驗;4) 分散者具有較佳的設計技能能力,同化者具有較佳的設計知識能力,聚斂者具有較佳的問題解決能力,適應者具有較佳的設計創意能力;5) 學習風格應用在教育上,教師可配合學生的學習風格改變教學方法,使學生容易接受及處理新資訊。學生可修習與自己學習風格性質相近的課程,以較佳的速率及方式進行接收及處理,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成效;亦可選修自己學習風格不擅長的課程,加強較弱之學習方式,以兼具多方風格,增長他方知識及能力。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learing styles and learining perfoemance of Industrail Design students. There are three parts included in this study. First, re-edited the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to divided the learners into four kinds: diverger, accommodator, coverger, and assimilator. Second, compared the learner’s learning styles with the grades of the semesters. Third, compared the learners’ learning styles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rapid desig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showed as follows. 1) The most learning style of the industrial design students is ‘accommodator’. 2) Male has the trend of receiving the information by ‘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 female has the trend of receiving the information by ‘concrete experience’. 3) The students with high school background have the trend of receiving the information by ‘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 those without high school background have the trend of receiving the information by ‘concrete experience’. 4) The diverger has better ‘design skill ability’ than other learners; the assimilator has better ‘design knowledge ability’; the coverger has better ‘ability of problem solving’; the accommodator has better ‘design creativity ability’. 5) Applying the Learning Style Thesis into design education, the students can learn more effectively by the teaching stratges or the chosen courses fitting their learning styles; or they can learn more by choosing the courses opposite with their learning styles.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誌謝……………………………………………………………………………………iii
目錄……………………………………………………………………………………iv
表目錄…………………………………………………………………………………vii
圖目錄…………………………………………………………………………………ix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架構………………………………………………………3

第二章 文獻探討……………………………………………………………………4
第一節 學習風格………………………………………………………………4
2.1.1. 學習……………………………………………………………………4
2.1.2. 學習風格源起…………………………………………………………5
2.1.3. 學習風格意義…………………………………………………………6
2.1.4. 學習風格的模式與內涵..……………………………………………9
2.1.5. 學習風格評量工具…………………………………………………11
2.1.6. Kolb學習風格理論…………………………………………………12
2.1.7. 小結…………………………………………………………………15
第二節 設計能力………………………………………………………………16
2.2.1. 工業設計師應具備的能力...………………………………………16
2.2.2. 設計課程規劃的現況………………………………………………18
2.2.3. 設計是什麼…………………………………………………………19
2.2.4. 小結…………………………………………………………………22
第三節 結語……………………………………………………………………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25

第一節 學習風格量表編製與量測……………………………………………25
3.1.1. 量表編製步驟………………………………………………………25
3.1.2. 學習風格理論及量表的收集………………………………………26
3.1.3. 預試量表的編製與施測……………………………………………29
3.1.4. 預試量表的項目分析與信度分析…………………………………29
3.1.5. 正式量表的建立與施測……………………………………………32
第二節 設計課程學業成績彙整………………………………………………34
3.2.1. 受測者條件…………………………………………………………34
3.2.2. 學業成績統計分析…………………………………………………34
第三節 快速設計與評估………………………………………………………36
3.3.1.受測者條件……………………………………………………………36
3.3.2. 快速設計規範限制…………………………………………………36
3.3.3. 快速設計評分方法…………………………………………………3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38
第一節 研究樣本背景資料……………………………………………………39
4.1.1. 學習風格研究樣本…………………………………………………39
4.1.2. 學業成績研究樣本…………………………………………………40
4.1.3. 快速設計研究樣本…………………………………………………40
第二節 學習風格、學業成績及快速設計的描述分析………………………42
4.2.1. 學習風格的描述分析………………………………………………42
4.2.2. 學業成績的描述分析………………………………………………47
4.2.3. 快速設計的描述分析………………………………………………49
4.2.4. 學習風格、學習風格、學業成績及快速設計的相關分析…………50
第三節 受測者資料變項在學習風格、學業成績及快速設計的差異比較…51
4.3.1. 受測者資料變項在學習風格上的差異……………………………51
4.3.2. 學習風格在學業成績及快速設計上的差異………………………57
第四節 結果說明與討論………………………………………………………61
4.4.1. 研究結果說明………………………………………………………61
4.4.2. 研究討論……………………………………………………………62
4.4.3. 建議…………………………………………………………………6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65
第一節 結論……………………………………………………………………65
第二節 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66

參考文獻………………………………………………………………………………67

附錄……………………………………………………………………………………70
附錄一 Kolb學習風格量表……………………………………………………70
附錄二 學習風格預試量表……………………………………………………73
附錄三 學習風格正式量表……………………………………………………77
附錄四 申請成績單授權書……………………………………………………80
附錄五 實驗說明-快速設計……………………………………………………82
附錄六 快速設計評分表………………………………………………………84
Ayersman, David J., 1993,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on learning styles and hypermedia environment, Easter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learwater Beach, Florida.
Ferguson, E S. 1992, Engineering and the mind’s eye,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
ICSID, 1990, World Directory of Schools offering Design Education.
Keefe, J. W., 1982, Assessing student learning styles: An overview of learning style and cognitive style inquiry,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Reston, Virginia.
Kolb, 1984, D. A.,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Meniru, K., Rivard H. and Bedard, C., 2003, Specifications for computer-aided conceptual building design, Design Studies, Vol. 24, No. 1, pp. 51-71.
Owen, Charles, 1990, Desig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or the 21st century, Design studies, Vol.11, No.4, pp.202-206.
Rodger, P. A., Green, G. and McGrown, A, 2000, Using concept sketch to track design process, Design studies, Vol. 21, No. 5, pp. 451-464.
Tovey, M., Porter, S. and Newman, R, 2003, Sketching, concept development and automotive design, Design studies, Vol. 24, No. 2, pp. 135-153.
丁凡 譯, Thomas Armstrong著, 1998, 因材施教, 遠流出版社, 台北.
田耐青, 2003, 運用學習風格理論培養學生「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的能力, 教師天地, 第126期,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pp.12-17.
伍賢龍, 2001, 國小兒童學習風格與多元智能及相關教學現況之研究,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湘吉, 1993, 教學設計的學習理論基礎研究, 社會科學學報(空大), 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系, pp. 1-29.
朱耀明, 1996, 設計在科技教育的教學模式, 設計:教育、文化、科技-工業設計, 中華民國設計學會, pp. 237- 242.
何明泉、賴明茂、張仲夫, 1997, 合作參與式之設計教育-設計研究中在專業設計人才培育之角色扮演, 專業設計人才培育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雲林技術學院, pp. 183-187.
吳天方, 1997, 我國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生學習風格之相關研究, 教育研究資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第5卷, 第5期, pp. 114-132.
李永輝, 1992, 我國工業設計人力現況暨未來需求調查報告, 中華民國設計協會.
李金泉, 2000, 非同步式網路輔助教學之研究─以技職校院工業安全課程為例, 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官政能, 1991, 主導造形風格變遷因素之層層關係研究, 工業設計技術研討會,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pp. 75-84.
官政能, 1995, 產品物徑:設計創意之生成、發展與應用, 藝術家出版社, 藝術圖書公司, 台北.
林達森, 2000, 合作建構教學與認知風格對國中學生生物能量概念學習之效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文雄, 1995, 我國專業設計人才培育模式之研究-以專業實務設計能力為導向的設計教育:課程模式研究, 行政月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工業設計技術系.
張文雄, 賴明茂, 湯永成, 趙鴻哲, 王秀如, 1996, 設計中心式的專業設計人才培育模式研究, 中日設計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雲林技術學院, pp. 25- 34.
張建成 譯, 1995, N. F. M. Roozenburg & J. Eekels, 產品設計-設計基礎和方法論, 六合出版社, 台北.
張建成 譯, 2002, John Morrison & John Twyford 著, 設計能力與設計意識, 六合出版社, 台北.
張建成譯, 1992, Vellohubel•Diedra B. Lussow著, 基本設計概論, 六合出版社, 台北.
張春興, 1996,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東華書局, 台北.
郭重吉, 1987, 英美等國晚近對學生學習風格之研究, 第22期, 資優教育季刊,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pp. 2-8.
陳志欣, 2003, 應用適性化技術與學習風格改善影片教學:以材料力學為例,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李綢, 1992, 認知發展與輔導, 心理出版社, 台北.
陳俊宏, 1994, 技職教育體系設計相關領域類科專業基礎課程整合之研究, 教育部技職司研究案報告.
游政男, 2001, 學習風格與超媒體網頁架構方式對學習鐘擺週期之影響,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萬來, 宋同正譯, 1998, Rachel Cooper & Mike Press著, 設計進程-成功設計管理的指引, 六合出版社, 台北.
鈕文英, 1994, 學習障礙學生的學習風格與教學, 教育研究, 第37期, 元照出版社, 台北.
黃玉枝, 1991, 國中資優生學生與普通學生學習風格及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英修, 1999, 設計早期階段構想發展的認知行為及電腦模擬之研究,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碩士論文.
黃啟梧, 游萬來, 1984, 我國工業設計教育現況調查, 第16期, 工業設計, pp. 26- 29.
楊坤堂, 1996, 學習風格教學, 特教園丁, 第十二卷, 第二期,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pp. 5-8.
楊敏英, 游萬來, 林盛宏, 2003, 工業設計系學生學習狀況及生涯相關議題研究的初探, 設計學報, 第八卷, 第三期, 中華民國設計學會, pp. 75-90
楊裕富, 2000, 創意活力:產品設計方法論,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台北.
熊明禮, 1999, 專科學校學生體育課學習風格量表之編製研究, 復興學報, 復興工商專科學校, pp. 457-465.
鄭源錦, 1997, 以專業設計能力為導向之設計教育, 設計, 第75期,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協會, pp. 48-5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