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
recordfocus
|
|
Ayersman, David J., 1993,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on learning styles and hypermedia environment, Easter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learwater Beach, Florida. Ferguson, E S. 1992, Engineering and the mind’s eye,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 ICSID, 1990, World Directory of Schools offering Design Education. Keefe, J. W., 1982, Assessing student learning styles: An overview of learning style and cognitive style inquiry,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Reston, Virginia. Kolb, 1984, D. A.,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Meniru, K., Rivard H. and Bedard, C., 2003, Specifications for computer-aided conceptual building design, Design Studies, Vol. 24, No. 1, pp. 51-71. Owen, Charles, 1990, Desig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or the 21st century, Design studies, Vol.11, No.4, pp.202-206. Rodger, P. A., Green, G. and McGrown, A, 2000, Using concept sketch to track design process, Design studies, Vol. 21, No. 5, pp. 451-464. Tovey, M., Porter, S. and Newman, R, 2003, Sketching, concept development and automotive design, Design studies, Vol. 24, No. 2, pp. 135-153. 丁凡 譯, Thomas Armstrong著, 1998, 因材施教, 遠流出版社, 台北. 田耐青, 2003, 運用學習風格理論培養學生「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的能力, 教師天地, 第126期,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pp.12-17.伍賢龍, 2001, 國小兒童學習風格與多元智能及相關教學現況之研究,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朱湘吉, 1993, 教學設計的學習理論基礎研究, 社會科學學報(空大), 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系, pp. 1-29. 朱耀明, 1996, 設計在科技教育的教學模式, 設計:教育、文化、科技-工業設計, 中華民國設計學會, pp. 237- 242. 何明泉、賴明茂、張仲夫, 1997, 合作參與式之設計教育-設計研究中在專業設計人才培育之角色扮演, 專業設計人才培育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雲林技術學院, pp. 183-187. 吳天方, 1997, 我國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生學習風格之相關研究, 教育研究資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第5卷, 第5期, pp. 114-132.李永輝, 1992, 我國工業設計人力現況暨未來需求調查報告, 中華民國設計協會. 李金泉, 2000, 非同步式網路輔助教學之研究─以技職校院工業安全課程為例, 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官政能, 1991, 主導造形風格變遷因素之層層關係研究, 工業設計技術研討會, 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pp. 75-84. 官政能, 1995, 產品物徑:設計創意之生成、發展與應用, 藝術家出版社, 藝術圖書公司, 台北. 林達森, 2000, 合作建構教學與認知風格對國中學生生物能量概念學習之效應,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張文雄, 1995, 我國專業設計人才培育模式之研究-以專業實務設計能力為導向的設計教育:課程模式研究, 行政月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工業設計技術系. 張文雄, 賴明茂, 湯永成, 趙鴻哲, 王秀如, 1996, 設計中心式的專業設計人才培育模式研究, 中日設計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國立雲林技術學院, pp. 25- 34. 張建成 譯, 1995, N. F. M. Roozenburg & J. Eekels, 產品設計-設計基礎和方法論, 六合出版社, 台北. 張建成 譯, 2002, John Morrison & John Twyford 著, 設計能力與設計意識, 六合出版社, 台北. 張建成譯, 1992, Vellohubel•Diedra B. Lussow著, 基本設計概論, 六合出版社, 台北. 張春興, 1996,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 東華書局, 台北. 郭重吉, 1987, 英美等國晚近對學生學習風格之研究, 第22期, 資優教育季刊,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pp. 2-8.陳志欣, 2003, 應用適性化技術與學習風格改善影片教學:以材料力學為例,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李綢, 1992, 認知發展與輔導, 心理出版社, 台北. 陳俊宏, 1994, 技職教育體系設計相關領域類科專業基礎課程整合之研究, 教育部技職司研究案報告. 游政男, 2001, 學習風格與超媒體網頁架構方式對學習鐘擺週期之影響,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游萬來, 宋同正譯, 1998, Rachel Cooper & Mike Press著, 設計進程-成功設計管理的指引, 六合出版社, 台北. 鈕文英, 1994, 學習障礙學生的學習風格與教學, 教育研究, 第37期, 元照出版社, 台北.黃玉枝, 1991, 國中資優生學生與普通學生學習風格及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黃英修, 1999, 設計早期階段構想發展的認知行為及電腦模擬之研究, 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碩士論文.黃啟梧, 游萬來, 1984, 我國工業設計教育現況調查, 第16期, 工業設計, pp. 26- 29. 楊坤堂, 1996, 學習風格教學, 特教園丁, 第十二卷, 第二期,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pp. 5-8.楊敏英, 游萬來, 林盛宏, 2003, 工業設計系學生學習狀況及生涯相關議題研究的初探, 設計學報, 第八卷, 第三期, 中華民國設計學會, pp. 75-90楊裕富, 2000, 創意活力:產品設計方法論,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台北. 熊明禮, 1999, 專科學校學生體育課學習風格量表之編製研究, 復興學報, 復興工商專科學校, pp. 457-465.鄭源錦, 1997, 以專業設計能力為導向之設計教育, 設計, 第75期,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協會, pp. 48-53. |
| |
|
|
|
|
|
1. |
鄭源錦, 1997, 以專業設計能力為導向之設計教育, 設計, 第75期,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協會, pp. 48-53. |
2. |
熊明禮, 1999, 專科學校學生體育課學習風格量表之編製研究, 復興學報, 復興工商專科學校, pp. 457-465. |
3. |
楊敏英, 游萬來, 林盛宏, 2003, 工業設計系學生學習狀況及生涯相關議題研究的初探, 設計學報, 第八卷, 第三期, 中華民國設計學會, pp. 75-90 |
4. |
楊坤堂, 1996, 學習風格教學, 特教園丁, 第十二卷, 第二期,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pp. 5-8. |
5. |
鈕文英, 1994, 學習障礙學生的學習風格與教學, 教育研究, 第37期, 元照出版社, 台北. |
6. |
郭重吉, 1987, 英美等國晚近對學生學習風格之研究, 第22期, 資優教育季刊,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pp. 2-8. |
7. |
吳天方, 1997, 我國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生學習風格之相關研究, 教育研究資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第5卷, 第5期, pp. 114-132. |
8. |
田耐青, 2003, 運用學習風格理論培養學生「瞭解自我與發展潛能」的能力, 教師天地, 第126期, 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pp.12-17. |
9. |
3.楊瑪利、陳雅慧、洪震宇等著,養不起的未來如何儲蓄未來,台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第一版第一次印行,200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