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
首頁
|
關於本站
|
聯絡我們
|
國圖首頁
|
常見問題
|
操作說明
English
|
FB 專頁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
註冊
切換版面粉紅色
切換版面綠色
切換版面橘色
切換版面淡藍色
切換版面黃色
切換版面藍色
功能切換導覽列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5 10:52
字體大小:
字級大小SCRIPT,如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如為IE7或Firefoxy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字體大小變更功能,需開啟瀏覽器的JAVASCRIPT功能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 1 筆 / 共 1 筆
/1
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 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
複製永久網址
Twitter
研究生:
王桂鶯
研究生(外文):
Wang Kuei Ying
論文名稱:
都市原住民母親的親職壓力與社會支持 : 以排灣族家庭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
Urban Aboriginal Mothers’ Parenting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Taipei County and City Paiwan Tribe Families as Examples
指導教授:
鄭穆熙
指導教授(外文):
Fr. James yathappan
學位類別:
碩士
校院名稱:
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
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班
學門:
社會服務學門
學類:
兒童保育學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3
中文關鍵詞:
都市原住民
、
親職壓力
、
社會支持
外文關鍵詞:
urban aboriginal people
、
parenting stress
、
social support
相關次數:
被引用:
6
點閱:1624
評分:
下載:0
書目收藏:4
摘 要
論文題目:都市原住民母親的親職壓力與社會支持
─以排灣族家庭為例
校院系所名稱:輔仁大學民生學院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本研究旨在探討都市原住民母親的觀點瞭解親職壓力困境以及其親職壓力的調適方式,並且探討社會支持對原住民母親的幫助之相關研究。
本研究的對象為居住在台北縣市都會區的都市原住民母親,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式,以「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為主要的研究方法,透過訪問大綱的輔助,並運用觀察法進行觀察晤談的原住民家庭、研究者的訪談日誌與省思筆記、以及相關文獻收集等方法來蒐集本研究資源。在與受訪者建立互為主體的關係下,深入訪談九位家長所得錄音訪談之資料,一一寫成逐字稿,再進行分析以了解都市原住民母親的親職壓力困境、親職壓力調適方式、社會支持系統的情形。
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都市原住民母親感受較大的親職壓力事件有以下四大項,子女教養、子女人身安全、子女身心健康狀況、子女族群互動的親職壓力,前三項和一般文獻報導相似,和漢人母親有相似的親職壓力,而其中子女與同儕之間的相處互動關係,造成子女的自我認同與族群互動的挫折,所以都市原住民母親在子女族群互動的親職壓力這一項,是和漢人母親的親職壓力有所不同。
二、都市原住民母親遇到親職壓力,調適方法有虔誠的信仰、主動尋求親友支持、飲酒歡唱等方式,而多數都市原住民母親多有自己宗教信仰,虔誠宗教生活與誠心的禱告是他們生活的重心,也是都市原住民母親主要的調適方式。
三、都市原住民母親的社會支持系統為教會資源、教會教友的支持、同族親友、另一半相挺相助、社政機關單位等等,都市原住民母親若遇有生活困惑、或是子女需要協助照顧,運用教會資源是多數都市原住民母親平時可以倚靠的社會支持系統。
研究者據此研究結果,提出輔導策略與建議,以提供研究者針對上述的研究結果與發現,並據以對政府單位、家庭及未來研究者做參考資料。
關鍵字:都市原住民、 親職壓力、社會支持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look into parenting stres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urban aboriginal mothers, find out how parenting stress is managed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existing social support system on aboriginal mothers.
The research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re urban aboriginal mothers living in the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 covering both Taipei City and Taipei County. The research is conducted based on a series of in-depth qualitative interviews. The outlines of the interviews, face-to-face observations on the aboriginal families interviewed, interview diary and notes compiled by the researcher and the collection of relevant literatures are the building blocks of the research data of this study.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r-subje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viewer and interviewee, an in-depth interview is conducted on each of the selected nine parents. All interviews are recorded and transcribed to allow the researcher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evels of parenting stress that urban aboriginal mothers suffer, how stress is managed among them and the availability and effect of the existing social support mechanisms.
The results and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 Urban aboriginal mothers feel the highest level of parenting stress on issues in the following four areas: child education, child safety, child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children’s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peers. On the first three categories, relevant literatures showing the presence of parenting stress are available and suggest that aboriginal mothers are under the same level of parenting stress that Han-Chinese mothers encounter. But among the four categories, children’s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peers in some cases lead to children’s frustrations over their ethnic identity and cross-ethnical communication. Therefore, on this category, urban aboriginal mothers do not share the same levels of parenting stress with Han-Chinese mothers.
2. In the face of parenting stress, urban aboriginal mothers may choose to manage it through religious support, by seeking help from friends and relatives or by relaxing themselves through drinking and participating in group activities. Most of the city-dwelling aboriginal mothers have religious belief. For them, faith-based ways of living serve as their primary means to cope with stress.
3. Urban aboriginal mothers seek social support mainly in churches, from church friends, among relatives or friends of the same tribe, from their husband and government-run agencies. When encountering confusion in their life or the need to find others to share with them the responsibility to look after their children, church and their husband are the two components within the existing social support system that most of the urban aboriginal mothers usually rely on.
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findings, the researcher formulates strategies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which should serve as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agencies, families and future studies.
Key words: urban aboriginal people, parenting stress, social support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問題…………………………………………… 8
第四節 名詞解釋……………………………………………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0
第一節 都市原住民................................ 10
第二節 原住民家庭的變遷.......................... 15
第三節 親職壓力的涵義…………………………………… 18
第四節 社會支持…………………………………………… 23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6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1
第四節 研究實施過程……………………………………… 33
第四章 研究內容分析…………………………………… 38
第一節 都市原住民母親的親職壓力困境………………… 39
第二節 都市原住民母親的親職壓力調適與態度 73
第三節 都市原住民母親的精神依靠─社會支持………… 82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2
第一節 研究結果………………………………………… 93
第二節 研究討論…………………………………………… 98
第三節 研究者之省思……………………………………… 101
第四節 建議………………………………………………… 106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109
二、英文部份……………………………………………………… 116
附錄
附錄一 受訪者基本資料………………………………………… 118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19
附錄三 訪談同意書……………………………………………… 120
附錄四 基本資料………………………………………………… 121
附錄五 受訪者個人與家庭基本資料 123
表次
表一:台灣地區原住民人口數…………………………………… 3
表二:台閩地區現在原住民人口數按族別區分 4
表三:國內外的有關親職壓力的定義…………………………… 18
表四:不同背景的都市原住民母親在教養上的親職壓力…… 49
表五:受訪者因應親職壓力的調適方式………………………… 80
表六:受訪者所感受到的支持來源與支持項目表……………… 90
圖次
圖一:Hill,R. (1956,February) 家庭壓力ABC-X 模式……… 21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份
王天佑(2000)。原住民女性教育地位取得研究。中大社會文化學報,11,81~110。
王蘭君(2002)。責任與家庭──東部地區原住民婦女婚姻維繫過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尹蘊華 (1970)。家庭教育。台北:一善。
尤希‧達袞‧孔文吉 (1993)。讓我的同胞知道。台北:星辰。
朱慧清 (2000)。從原住民學童的學校成就談家庭文化的衝擊。原住民
教育季刊,19,41-49。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07)。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資料。2007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apc.gov.tw/chinese/ 。
任文香(1995)。幼兒母親親職壓力、因應策略與親子關係滿意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亦園、歐用生 (1992)。我國山胞教育之方向定位與課程內容設計研究。 台北:教育教研會。
李亦園 (1998)。宗教與神話論集。台北:立緒文化。
李德勝 (1999)。如何與原住民學生的家長溝通。原住民教育季刊,13,103-107。
李方如(2001)。新好男人──雙生涯家庭男性家務分擔經驗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汪俐君(2003)。學前身心障礙子女母親親職壓力與社會支持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淑華 (1998)。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態度與社會適應之比較研究──以台東縣為例。臺東師院學報,9(1),307-345。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吳豪哲(1988)。阿美族山胞城鄉遷移與生活調適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天泰 (1996)。泰雅父母對子女教育的看法。原住民教育季刊,4,22-34。
吳天泰、吳家瑩等 (1995)。原住民國小之教育革新──娑婆礑國小個案研究。 台北:教育部。
范麗娟 (1994)。深度訪談簡介。外遊憩研究,7(2),25-35。
胡幼慧 (1995)。三代同黨──迷思與陷阱。台北:遠流。
邱怡薇(1997)。都市原住民青少年之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以台北縣阿美族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久賢、郭筱雯(2001)。都市原住民家庭實驗方案──以汐止山光社區為例。原住民教育季刊,22,4-31。
洪榮正(2004)。職婦女親職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徐玫綺(1998)。弱勢族群與學校教育──長庚護專的原住民少女。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徐綺穗 (1998)。親職壓力之探討。台南師範初等教育學報,11,
179-198。
高正儀 (1981)。當代山地知識份子困境與趨向。中國論壇,12(7),13-15。
浦忠成 (1996)。原住民教育改革的思考前提。原住民教育季刊,1,62-68。
翁毓秀 (1999 )。親職壓力與兒童虐待──兼論兒童虐待的預防。社區發展季刊,86,262-279。
唐璽惠、王財印、何金針、徐仲欣 (2005)。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 台北:心理。
陳秋瑩(1991)。臺北市已婚婦女的角色壓力,社會支持與憂鬱及焦慮症狀之研究。國立陽明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皎眉(1988)。婦女的生活壓力、支持系統與家庭及婚姻健康滿足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教育研究所研究報告。行政院國科會。
莊啟文 (2001) 都市原住民家長教育價值觀其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以四個排灣族家庭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枝烈 (1997) 。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枝烈、王儷靜、達努巴克(2006)。原住民族性別教育規劃案成果報告書。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專案研究計畫案。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系。
陳若琳 (2002)。母親親職壓力與教養品質對幼兒社會能力影響之探討。輔仁學誌:法/管理學院之部,35,51-78。
陳麗欣、翁福元、林志忠、許維素(1999)。隔代教養學習型家庭方案推動策略。臺北:教育部。
陳昭帆(2001)。社會變遷與弱勢族群──原住民的遷徒、就業與歧視問題。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皎眉、藍采風(1992)。每日需求,社會支持及健康:職業婦女與家庭主婦的比較研究。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 2(1),119-127。
楊國樞(1993)。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本土心理學研究,1,96-88。
黃美英 (1985)。都市山胞與都市人類學──台灣土著族群都市移民的初步探討。思與言,23(2),194-219。
黃文卿、林晏州 (1998)。深度訪談的理論與技巧──以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園專員推動為例。國家公園學力,8 (2),166-178。
黃森泉 (2000)。原住民教育之理論與實際。台北:揚智。
黃正璋(2000)。一個深山部落面對現代化處境的生存策略。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黃薇靜(2000)。都市原住民青少年的生涯建構以大台北地區阿美族青少年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瑞琴 (1991) 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傅仰止(1992)。都市阿美族的聚居生活型態──以西美社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163-214。
傅仰止 (1985)。都市社會的特質與移民研究。思與言,23(3),321-343。
張耐 魏春枝 (2000)。都市原住民親職態度與子女管教之探討。師友,391,50-53。
游淑芬(1993)。母親親職壓力與兒童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一般和先天性心藏病兒童的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照順 (1999)。生活壓力與輔導。台北:心理。
鄭維瑄、楊康臨、黃郁婷合譯 (2004)。家庭壓力。台北:五南。
潘淑滿 (2005) 。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劉祐彰 (2001)。都市原住民學童的學習適應問題──傾聽弱勢族群孩
子的聲音。國教天地,144,34-44
劉春榮、吳青山、陳明終 (1995)。都市原住民兒童生活適應與學習適應及其關聯研究。台北師範初等教育學刊,4,147-180。。
劉若蘭 (1998) 。原住民家庭特質與親職教育之探討。學生輔導,59,44-49。
劉修吉 (1979)。零歲教育的秘訣。台中 : 青峰。
謝高橋 (1991)。台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簡馨籬 (1989) 教育研究法──晤談法。高雄:復文。
羅國英 (2000)。青少年家庭中的親職壓力與親子衝突。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譚光鼎 (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譚光鼎 (2002)。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文
網路書籤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網路書籤
推薦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推薦
評分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評分
引用網址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引用網址
轉寄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按︰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
2.
幼兒母親親職壓力、因應策略與親子關係滿意之關係研究
3.
學前身心障礙子女母親親職壓力與社會支持相關因素之探討
4.
母親親職壓力與兒童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一般兒童和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的比較
5.
都市原住民家長教育價值觀與其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以四個都市排灣族家庭為例
6.
都市原住民青少年之社會支持與學習適應---以台北縣市阿美族為例
7.
社會變遷與弱勢族群---原住民的遷徙、就業與歧視問題
8.
都市原住民青少年的生涯建構--以大台北地區阿美族青少年為例
9.
弱勢族群與學校教育-長庚護專的原住民少女
10.
阿美族山胞城鄉遷移與生活調適之研究:以原住地東部富田社區及移住地臺北近郊山光社區為例
11.
新竹市國民中小學家長親職壓力之研究
12.
一個深山部落面對現代化處境的生存策略
13.
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親職壓力與教養方式之研究
14.
母親與兒童遊戲治療師合作關係之探討
15.
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兒童家庭福利需求滿意度、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之相關性研究
1.
王天佑(2000)。原住民女性教育地位取得研究。中大社會文化學報,11,81~110。
2.
李德勝 (1999)。如何與原住民學生的家長溝通。原住民教育季刊,13,103-107。
3.
林淑華 (1998)。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態度與社會適應之比較研究──以台東縣為例。臺東師院學報,9(1),307-345。
4.
吳天泰 (1996)。泰雅父母對子女教育的看法。原住民教育季刊,4,22-34。
5.
洪久賢、郭筱雯(2001)。都市原住民家庭實驗方案──以汐止山光社區為例。原住民教育季刊,22,4-31。
6.
浦忠成 (1996)。原住民教育改革的思考前提。原住民教育季刊,1,62-68。
7.
楊國樞(1993)。我們為什麼要建立中國人的本土心理學。本土心理學研究,1,96-88。
8.
黃美英 (1985)。都市山胞與都市人類學──台灣土著族群都市移民的初步探討。思與言,23(2),194-219。
9.
傅仰止(1992)。都市阿美族的聚居生活型態──以西美社區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163-214。
10.
傅仰止 (1985)。都市社會的特質與移民研究。思與言,23(3),321-343。
11.
劉若蘭 (1998) 。原住民家庭特質與親職教育之探討。學生輔導,59,44-49。
1.
都市原住民後代的族群認同-以十二位都市原住民後代為例
2.
都市原住民生涯歷程與教育觀點之研究 —以六位布農族都市原住民為例
3.
排灣族maljeveq祭典的文化性質與祭祀意涵以東排灣族pacalinuk頭目家祭祀為例
4.
都市原住民家長教育價值觀與其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以四個都市排灣族家庭為例
5.
「誰不希望好?」: 第二代都市原住民男性的勞動生命流轉
6.
不同家庭類型的共親職與親職壓力之研究
7.
排灣族琉璃珠的研究--兼論排灣族傳統物質文化的二元性
8.
都市原住民移入國宅的遷移經驗-以阿美族三鶯部落為例
9.
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家長親職壓力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
10.
漂流後的重新掌舵- 一個都市原住民族的族群認同歷程之自我敘說
11.
跨界「原」夢-都市原住民的遷徙與教育投資
12.
北臺灣都市原住民青少年的自我價值與學校歸屬感
13.
工作社會支持、家庭社會支持、工作-家庭衝突與生涯滿意度關聯性之研究
14.
國小特教班學生主要照顧者親職壓力與社會支持之研究
15.
女性勞工的社會支持與親職壓力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某加工區為例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