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72.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3/10/02 13:3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胡意剛
研究生(外文):YIH-GANG HWU
論文名稱:從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論我國海域二法法制與實踐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n the Legal Regime and Practice for Taiwan’s Law of the Sea under UNCLOS
指導教授:陳荔彤陳荔彤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h-Torng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系所名稱:海洋法律研究所
學門:法律學門
學類:專業法律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6
畢業學年度:9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53
中文關鍵詞:內水領海鄰接區專屬經濟區大陸礁層管轄權
外文關鍵詞:Internal WatersTerritorial SeaContiguous ZoneExclusive Economic ZoneContinental ShelfJurisdi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3
  • 點閱點閱:182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4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8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於1994年11月16日生效後,各國莫不戮力發展海洋事務,爭取海洋資源。我國於1998年1月21 日公布了「中國領海及鄰接區法」,1999年2月10日公告「中華民國第一批領海基線、領海及鄰接區外界線」,有關內水、領海、鄰接區內之面積約106,804平方公里(未含金、馬及南沙群島),約領土之2.97倍,由最北基點「釣魚台列嶼」向北200浬,專屬經濟海域可達北緯29度18分,向東200浬至東經128度20分,若以暫定執法線計算,面積約達548,898平方公里。抑有進者,我國之海域,除本島及外、離島外,尚包括東沙、南沙群島。東沙群島距高雄240浬(約438公里),南沙群島更遠達860浬(約1,600公里),我國之海洋藍色國土可謂浩瀚廣濶。
  近年來,臺灣週邊海域情勢複雜,與鄰近國家之海域重叠,海洋主權及資源爭議不斷,凡此種種均與國際海洋法規範及國內法之執行有莫大關係及扞格。如:春曉油田之爭白熱化;釣魚台主權之爭難解;中國大陸海測船出沒週邊海域;大陸漁船越界捕魚嚴重;東沙海域生態破壞;南海風雲詭譎;台日、台菲漁場嚴重重叠魚事糾紛頻繁。
  我國兩部海洋基本法公佈施行至令已7年,其間國際上及國內相繼發生海洋之重大事件,顯示海洋事務對社會的影響日益重大。在我國宣示海洋立國為施政重點之際,為配合政策執行的同時,國內法制上如何對應,實有檢視之必要。
  本論主要分為八章:
第一章探討國際公約之領海及鄰接區規範,從沿革發展、範圍與劃界制度、管轄權內涵至爭端解決;
第二章討論我國領海的法律制度,從基線劃設、劃界原則、管轄權內涵及有關無害通過制度至相關法制與實踐;
第三章探討我國鄰接區的法律制度,從管轄權內涵至有關歷史文物與遺蹟歸屬、緊追與登臨至法制與實踐;
第四章探討國際公約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規範,從沿革發展、範圍與劃界制度、管轄權內涵至爭端之解決;
第五章探討我國專屬經濟海域的法律制度,從劃界原則、管轄權內涵、海洋科技、環境污染、暫定執法線至法制與實踐;
第六章探討我國大陸礁層的法律制度,從劃界原則、管轄權內涵至法制與實踐;
第七章探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其施行細則之海域規範特別立法,從立法背景與沿革、法律地位、適用範圍至法制與實踐;
第八章探討我國海域二法法制未來修法方向,從現行海域二法之修訂至其他相關法制未來修法方向,試圖能嚴謹我國海洋法律而與國際接軌,進而爭取我國海洋權益。


關鍵字:內水、領海、鄰接區、專屬經濟區、大陸礁層、管轄權、主權權利、衡平原則、臨時性安排、等距原則、特殊情勢、協議、正常基線、直線基線
“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became effective after November 16, 1994. Thereafter all nations have made great efforts to develop maritime affair and strove for the marine resources. Our country announced “Law of Chinese Territorial Waters and Contiguous Zone” in January 21, 1998, and, on February 10, 1999 announced “The first batch of territorial waters baseline, the territorial waters and the external line of the contiguous area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internal waters, territorial sea, and the contiguous zone is about 106,804 square kilometers in area (not to contain Jinmen, Mazu and the Nansha Islands) , and is approximately 2.97 times of territory, from the basic point “a Senkaku Islands row islet” to the northern 200 nautical miles, the exclusive economical sea area may reach to approximately north latitude for 29 ' 18 '', to east 200 nautical miles to east longitude 128 ' 20 '', if established provisionally holds the normal computation, the area amounts to 548,898 square kilometers approximately. Furthermore, sea area of our country, besides the main island and the off-shore islands, still included the Taungtha and the Nansha Islands. The Dongsha Islands is apart from Gaoxiong 240 nautical miles (approximately 438 kilometers), the Nansha Islands are farther amount to 860 nautical miles (approximately 1,600 kilometers), i.e. the territory of our country’s blue water is extremely broad.
Recently the Taiwan peripheral sea area circumstance was very complex, overlapped with the neighbor countries; hence the sea sovereignty and the resources dispute was unceasing. All these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law of the sea and the national law execution. For example, the competition for Chunxiao oil field turning white-hot; the disputation of the Senkaku Islands sovereignty; the Chinese exploration ships haunting the peripheral sea area; the mainland fishing boats crossing the border; Taungtha sea area ecology destruction; the disputations in South China Sea; Taiwan sea area being overlapped with Japan and Philippines and causing serious dispute frequently.
The two sea fundamental laws has been announced and executed for 7 years, during which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ea affairs has happened unceasingly, revealing the influence of maritime affair to be increasing day by day. At this critical moment, it is necessary to inspect how the domestic legal system corresponds.
This discusses mainly divides into eight chapters:
Chapter one discusses the regulations about territorial waters and the contiguous zon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covering historical development, scope, boundary marking system, jurisdiction and the disputation settlement.
Chapter two discusses our country territorial waters legal system, delimits from the baseline supposes, marks off principle, the jurisdiction connotation, innocent passage system, and practice of the correlation legal system.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legal system of our contiguous zone, covering jurisdiction connotation, the related historical relics and the vestige ownership, tightly pursue and boarding, and the legal system and the practice.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regulations about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and Continental Shelf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covering historical development, scope, boundary marking system, jurisdiction and the disputation settlement.
Chapter five discusses the legal system of our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covering marks off principle, the jurisdiction connotation, the maritim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provisional law enforcement line, and the practice of legal system.
Chapter six discusses the legal system of our continental shelf, covering the marks off principle, the jurisdiction connotation, and he practice of legal system.
Chapter seven discusses cross-strait people relationship regulation and its bylaw about the special legislation of sea area standard, from legislation background and evolution, legal status, applicable scope to legal system and practice.
Chapter eight discusses the future revision direction of our two sea area laws, from the present amendment to the other correlation legal systems, for the purpose of refining our country sea law to coincide with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furthermore striving for our country sea rights and interests.

Keyword: Internal Waters, Territorial Sea, Contiguous Zone,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Continental Shelf, Jurisdiction, equitable principle, provisional arrangement, equidistance principle, special circumstance, agreement, Normal baseline, Straight baseline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5
三、研究方法 8
四、研究範圍 9
本論 11
第一章 國際公約之領海及鄰接區規範 11
 第一節 沿革與發展 11
  第一項 領海概念之演進 11
第二項 鄰接區概念之演進 13
第二節 範圍與劃界制度 14
  第一項 領海範圍與劃界制度 14
第二項 鄰接區範圍與劃界制度 22
第三節 管轄權內涵 26
  第一項 領海管轄權 26
第二項 鄰接區管轄權 37
第四節 爭端解決-1958年以後領海劃界國際實踐 42
第一項 美國與墨西哥 42
第二項 印度與斯里蘭卡 42
第三項 印尼與新加坡 42
第四項 泰國與緬甸 43
第五項 泰國與馬來西亞 43
第六項 緬甸關於"領海內島嶼"的建議 44
第五節 結語 44
第二章 我國領海的法律制度 47
第一節 基線劃設 47
第一項 基線的定義 48
  第二項 基線的劃定方法 49
第三項 我國領海基線之劃定 59
第二節 劃界原則 63
第一項 領海劃界方式 63
  第二項 我國領海劃界原則 66
第三節 管轄權內涵 67
  第一項 國際公約之規範 68
第二項 我國國內法之規定 70
第四節 無害通過制度 71
  第一項 無害通過之內涵 71
第二項 影響無害通過之考量 73
第五節 法制與實踐 77
第一項 我國領海基點基線之探討 77
第二項 我國領海基線性質之探討 78
第三項 論「新華輪」的管轄權爭議 79
第四項 南韓籍「SAMHO BROTHER」化學船在我國
領海遭碰撞案之探討 86
第六節 結語 91
第三章 我國鄰接區的法律制度 93
第一節 管轄權內涵 93
  第一項 國際法之規定 93
第二項 我國國內法之規定 94
第三項 法律地位 95
第二節 歷史文物與遺蹟歸屬 98
  第一項 國際法之規定 98
第二項 我國國內法之規定 102
第三節 緊追與登臨 103
  第一項 緊追權 103
第二項 登臨權 105
第四節 法制與實踐 109
第一項 對大陸船舶緊追權之適用 109
第二項 漁業法對大陸船舶之適用 110
第五節 結語 112
第四章 國際公約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規範 115
第一節 沿革與發展 115
  第一項 專屬經濟區 115
第二項 大陸礁層 117
第二節 範圍與劃界制度 117
  第一項 專屬經濟區 117
第二項 大陸礁層 120
第三節 管轄權內涵 124
  第一項 專屬經濟區 124
第二項 大陸礁層 128
第四節 爭端解決 130
第一項 海域劃界問題 130
第二項 爭端案例 131
第五節 結語 144
第五章 我國專屬經濟海域的法律制度 145
 第一節 劃界原則 145
第一項 衡平原則內涵  145
第二項 臨時性安排 147
第二節 管轄權內涵 148
第一項 主權權利 148
  第二項 管轄權 150
第三節 海洋科技 154
  第一項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之海洋科學研究 155
第二項 我國有關海洋科學研究 156
第四節 環境污染 157
  第一項 國際公約有關海洋環境汙染之規範 157
第二項 我國有關海洋污染之規範 160
第五節 我國專屬經濟海域暫定執法線 165
第一項 暫定執法線之緣由 165
第二項 制定「暫定執法線」之考量因素 166
第三項 暫定執法線之劃界方式檢討 168
第四項 暫定執法線之法律意涵 173
第五項 暫定執法線法律性質探討 174
第六節 法制與實踐 181
第一項 法制層面 181
第二項 實務探討 182
第七節 結語 193
第六章 我國大陸礁層的法律制度 195
第一節 劃界原則 195
  第一項 國際公約之規範 195
第二項 我國大陸礁層之規範 196
第二節 管轄權內涵 197
  第一項 主權權利 197
第二項 管轄權 198
第三節 法制與實踐 200
第一項 法制層面 200
第二項 東海春曉油田之爭端案例探討 201
第四節 結語 208
第七章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其施行細則之海域
規範特海域規範特別立法 211
第一節 立法背景與沿革 211
第一項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立法背景  218
第二項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立法沿革 228
第二節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法律地位 228
  第一項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係國內法 231
第二項 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係特別法 234
第三節 適用範圍(禁、限制水域) 234
  第一項 設置「限制水域」及「禁止水域」之目的234
第二項 「限制水域」及「禁止水域」之範圍 235
第三項 大陸船舶非法進入「限制水域」或「禁
止水域」之處置 241
第四節 法制與實踐 262
第一項 大陸地區人民非法入境之法律規範 262
第二項 大陸船舶走私適法性之探討 266
第三項 大陸漁船越界捕魚適法性之探討 273
第五節 結語 276
第八章 我國海域二法制未來修法方向 279
 第一節 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 280
第二節 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 284
 第三節 未來修法方向 286
第一項 增訂法規部分 286
第二項 修訂法規部分 291
第三項 與其他法規之關連 297
第四節 結語 299
結論 303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兆鵬,搜索扣押與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臺北:翰盧圖書,2000年9月。
王鐵崖,國際法,臺北:法律出版社,2002年4月。
江國青,演變中的國際法問題,臺北:法律出版社,2002年1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大陸工作法規彙編,臺北:1991年。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94年勤務案例彙編」。
吳嘉生,國際法原理,臺北:五南圖書,2000年9月。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臺北:作者自版,2003年9月。
邵宗海,「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臺北:華泰書局,1994年。
姜皇池,國際海洋法總論,臺北:學林文化,2001年9月。
姚忠義等著,「研訂海上交通安全法必要性研究」,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委託,九茹印刷,2005年3月。
胡念祖、王冠雄,「我國海域相關法規增修訂策略規劃」,內政部委託研究計畫,1997年11月30日。
高偉濃,國際海洋法與太平洋地區海洋管轄權,廣東:高等教育,1998年5月。
許水德,「我國領海及專屬經濟區劃界情形專案報告」,立法院第83會期外交委員第3次全體委員會會議,1989年3月。
陳荔彤,海洋法論,臺北:元照,2002年7月。
陳國勝,「台日東海經濟海域重叠與護魚座談會實錄」,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法律研究所編印,2005年10月。
陳隆志,當代國際法引論, 1999年。
陳隆志、許慶雄、李明峻編著,當代國際法文獻選集,前衛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一刷。
黃異,國際海洋法,臺北:渤海堂文化公司,國立編譯館主編,2002年12月,一版六刷。
傳崑成,國際海洋法衡平劃界論,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初版。
劉楠來、周子亞等著,國際海洋法,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年。
聯合國文件,基隆: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編印,2003年6月。
魏敏,海洋法,臺北:法律出版社,1990年6月。
魏靜芬、徐克銘,國際海洋法與海域執法,臺北:神州圖書,2001年。
魏靜芬、徐克銘,國際海洋法與海域執法,臺北:神州圖書,2002年3月,二版。
邊子光,海岸巡防理論與實務,桃園:中央警察大學,2005年2月。
蘇嘉宏,法學緒論,臺北:永然文化,1995年。
(二)論文
孔祥邦,「台灣週邊海域礦區及未來發展策略」,台灣週邊海域情勢及對策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05年7月。
王冠雄,「兩部海域法修正方向與內涵」,海域管理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彙編,2003年8月。
王冠雄,「國際海洋法中無害通過之理論與實踐-兼論我國應有之作為」,王冠雄副教授論文集,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2005年4月。
王寬弘,「國境洽走私處罰之研究」,國境安全與刑事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中央警察大學主辦,2003年6月。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洋事務研討會,2005年6月。
吳奎新,「台灣涉陸與大陸涉台法制之研究」,銘傳大學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志宏,「我國海上警察權實施之研究」,國立海洋大學法律研究所論文,2003年。
林珈如,「從國際海洋法論當前台海兩岸海域競合之劃分」,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12月。
林肇成,「海巡署在我國專屬經濟海域之執法行為」,台灣週邊海域情勢及對策研討會論文集及會議實錄,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主編,2005年7月。
邱文彥,「我國海域利用體制建立:兼論中國大陸相關立法」,海域管理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2003年8月。
姜皇池,「大陸船舶執法相關問題」,兩岸三通與海域執法學術研討會,海巡署與警察專科學校海洋巡防科合辦,2002年12月。
姜皇池,「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有關無害通過規定之商確與建議」,海域管理研討會實錄,國立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彙編,2002年10月。
姜皇池,「論海域劃界」,第10屆水上警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央警察大學,2003年10月。
姜皇池,第10屆水上警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央警察大學,2003年10月。
洪孟宏,「我國海域管理法制與執法機關之研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6月。
胡念祖,「當前兩部海域立法之缺失與可能之修正方向」,海域管理研討會實錄,國立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2002年10月。
范君凱,「國際法上文化資產之保護與返還」,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楊四猛,「我國海域執法相關法制之探討」,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詹旺樺,「國際間對文化資產保護之法規範困境與解決途徑」,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鄭善印,「海岸巡防機關人員職務執行法(草案)相關問題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學術研討, 2002年12月。
謝宗甫,「從國際法論我國海域管轄權行使之相關國內法制」,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碩士論文,1998年6月。
謝漢卿,「我國海上出境之定義及法規範」,國立海洋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魏靜芬,「海洋科學研究之國際法及國內法相關問題之研究」,第12屆水上警察學術論文集,中央警察大學,2005年。
魏靜芬,「海域二法修法建議」,海域管理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中心彙編,2003年8月。
羅聖宗,「從最近東海油田主權的爭端,看海洋科技發展的重要性」,第12屆水上警察學術論文集,中央警察大學水上警察學系,2005年12月。
(三)期刊
王人傑,「『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暨『中華民國領海及鄰接區法』評述」,法令月刊,第49卷3期,1998年3月。
王兆鵬,「警察盤查之權限」,刑事法雜誌,第45卷第1期,2001年2月。
立法院公報,第59卷第64期,1970年8月。
立法院院會紀錄,立法院公報,第81卷第51期。
吳巡龍,「相當理由與合理懷疑之區別」,刑事法雜誌,第46卷第4期,2002年8月。
宋燕輝,「領海直線基線劃定之爭議-United State v. ALASKA—案例之解析」,歐美研究,第33卷第3期,2003年9月。
李劍青,「國際海洋法與我國應用之研析—國家安全與國防之政軍觀點」,軍法專刊,第50卷第5期,2004年5 月。
汪威錞,「宣布200浬經濟海域之分析」,工商月刊,第27卷第7-12期,1979年12月。
林俊益,「臨檢與搜索」,月旦法學雜誌,第81期,2002年2月。
俞寬賜,「沿海國家間的海域劃界法制之研究」,台大法學論叢,第29第2期, 2000年1月。
陳瑞仁,「警察臨檢行為法制化」,月旦法學雜誌,第81期,2002年2月。
陳鴻瑜,「國際海洋法發展趨勢對我國的影響」,研考雙月刊,24卷,2000年12月。
黃忠成,「關於潛水艇之無害通過」,軍法專刊,第50卷第1期,2004年1月。
黃異,「限制水域及禁止水域的意義」,海軍學術月刊,第34卷第5期,2000年。
黃異,「限制海域及禁止海域之意義」,軍法專刊,第46卷第1期,2000年1月。
黃異,「海域入出境管制的法律制度」,中正法學集刊,第2期。
黃異,「海域入出境管制的法律問題」,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3期。
蔡聰明,「海上行政檢查與刑事搜索」,台灣海洋法學報,第1卷第2期,2002年12月。
鄭裕民,「行政院公告『中華民國第一批專屬經濟海域暫定執法線』之意涵淺析」,海巡雙月刊,第018期,2005年12月。
龔光宇、 林大靖、 吳嘉新著,「台灣週遭海域大陸漁船越區捕魚現況暨因應對策之探討」,中華海運研究協會,船舶與海運通訊,第11期。
(四)其他
1958年日內瓦領海及鄰接區公約。
http://www.soa.gov.cn/law/10593b.htm,查訪日期:2006年4月3日。
中央日報,1969年7月18日,第1版。
內政部台內警字第09300028692號令。
王冠雄,「南海與釣魚台主權」,第2期海洋法規研習會進階班講義,國立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室彙編,1999年1月。
王冠雄,「專屬經濟海域與大陸礁層劃界原則與實務」,海域劃界研習會議義,國立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室,2000年3月。
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施行細則。
刑事訴訟法。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中共海洋科學研究調查船識別圖,2005年12月。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網站,http://www.cga.gov.tw/Q_A/(95.5.2)。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護漁標準作業程序,2005年8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組織條例。
杜文苓,台灣參與地球高峰會的意義與策略。http://tean.formosa.org/ pub/wssd-2002/wssd-article/ article-tu-ngo-earth%20 su- mmit I.htm,查訪日期:2006年6月23日。
法務部法(82)律字第26590號函。
法國「Marion-dufresne」研究船經我國核准,合法進入我國海域實施海洋科學研究,2005年5月。
邱文彥,「兩部海域基本法及海洋污染防治法下之海洋污染防治工作(一)應然面」,國家海域管理研習會講義,國立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所,2002年1月。
胡念祖,「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國家的權利與義務」,海域劃界研習會講義,國立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室,2000年3月。
胡念祖,海域劃界研習會講義,國立中山大學海洋政策研究室,2000年3月。
原子能法。
海洋法公約。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網站,網址:http://www.sef.org.tw/www。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網站,網址:http://www.sef.org.tw/www。
國防部 (93)猛獅字第0930001493號公告。
漁業署,「台灣政府提昇暫定執法線週邊水域護漁頻度」,http://www.2to1 agri.com/apagri/ Realtime.nsf/ByUNID/81703FFCDCF825EE48257 139003138BA?opendocumnet(95年5月22日)。
福建金門地方法院刑事判決94年度簡上字第14號。
聯合國海洋公約。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中國大陸譯本用語。網址:http://www.un.org/ De- pts/los/convention_agreements/texts/unclos/unclos_c.pdf
二、外文部分
(一)書籍
E. D. Brown, The International Law of the Sea, Vol.1 (Dartmouth: Aldershot, UK, 1994),pp312-313.
Ian Brownlie,Principle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5th Edi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8),pp223-224.
Libya-Malta Case,ICJ Reports 1985, para 34.
North Sea Continental Shelf Case, ICJ Reports, 1969,para 101(D).
R. R. Churchill and A.V. Lowe, The Law of the sea, 3th ed. (Manchester University, 1999),p71、p74、pp82-83.
Rainer Lagoni,“Interim Measures Pending Maritime Delimit- ation Agreem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78:2(19 84),p354.
(二)其他
French Prefectual Order No. 1/93, Prohibiting the movement in the Bouches de Bonifacio of tankers carrying oil and ships carrying dangerous or toxic substances, 15 February 1993.Buhu UN, Current Developments in the State Practice, No. IV (UN New York, 1995),pp54-55.
http://com.niceshipping.com/SHN/(查詢日期2006.4.20).
http://www.ncn.org/htm1/zwginfo/9908b/38-216b.htm(查詢日期2006.4.20).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105051600110,查訪日期:2006年6月23日。
UN Doc. ACONF. 62/C. 2/L. 14, 1974.
UN Doc. ACONF. 62/WP. 10, Art. 74,para 3.
UN Doc. ACONF. 62/WP. 8/Rev 1/PartⅡ, Art. 62,para 3.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