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尹玫君(2000)。國小教師的網路教學素養與培育。資訊與教育,79,13-19。王文玲(2003)。國小教師資訊融入視覺藝術教學網路進修需求調查~以台中縣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王宜珍(1999)。應用網路資源於國中地理科教學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全世(2000)。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義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王全世(2001)。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施與評鑑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王美鴻(1995)。Internet的學術研究資源。教育部學術研究資訊服務網路應用暨套裝軟體研討會。
王筱涵(2004)。台北市國民小學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曉璿(1998)。網路環境與教學應用。教師之友,39(1),7-13。王曉璿(1999)。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研究。菁莪季刊,10(4),7-24。王曉璿(2000)。電腦融入音樂科教學模式探究。教育部臺灣省中等學校教師研習會八十九年度研究計畫。民92年1月20日,取自教育部臺灣省中等學校教師研習會網頁:http://www.isst.edu.tw/s44/89/hswang/table.htm
江榮義(2004)。高級中等學校教師資訊素養與資訊融入教學之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何貴良(1996)。電腦科技在音樂教育之應用研究。台北:旗標出版。
何貴良(1999)。全球資訊網上Web/CD Title 製作及其在國小教學應用之研究。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何榮桂(2000)。電腦教師v.s.教室電腦。資訊與教育,77,1-2。
何榮桂(2001)。資訊教育的發展趨勢。資訊與教育,85,1-4。
何榮桂(2002a)。台灣資訊教育的現況與發展—兼論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87,22-48。何榮桂(2002b)。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與策略。資訊與教育,88,1-2。
何榮桂、籃玉如(2000)。落實「教室電腦」教師應具備之資訊素養。資訊與教育,77,22-28。吳正己(2001a)。資訊融入教學活動設計:電腦融入教學。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15-21。
吳正己(2001b)。從英特爾e教師計畫談資訊教育融入教學。資訊與教育,85,15-21。吳沂木(1999)。淺談資訊教育融入學科教學。班級經營,4(1),47-52。吳明隆(1999)。新時代資訊科技的教學應用與行政支援。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8(6),16-32。吳明德、陳世娟、謝孟君(2005)。小學教師網際網路教學資源尋求及使用行為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2(4),481-498。吳青蓉(1999)。跨世紀的教學革命: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竹縣文教,19,16-26。吳聲毅(2004)。建構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層級之預測模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呂燕卿(1999)。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課程綱要及實施原則。台北:現代教育論壇。
李怡蓉(2003)。互動式樂理教學系統。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李鴻亮(2000)。數位媒體與教材教法的結合(上)。教學科技與媒體,50,37-41。卓俊良(2001)。國民小學教師九年一貫課程教學資訊素養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林幼雄(1995)。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中影像呈現速度對音樂繪譜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林幼雄(1999)。電腦輔助音樂教學網際網路學習環境之建構與應用。迎向千禧年新世紀中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
林幼雄(2000)。台灣音樂園區-合作生活電腦輔助音樂教學網行動研究。Tanet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
林勇成(2002)。網路虛擬實驗室在國小自然領域教學之學習成效影響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資訊碩士論文。林品岑(2004)。高雄市國民小學音樂教師將資訊科技融入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之調查研究。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屏東市。林珍瑩(2001)。電腦網路與科技學習。生活科技教育,34(11),16-21。
林雅萍(2005)。國小音樂教學應用『多元智能』增進學童音樂能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紀達(2004)。資訊融入國語文教學對學生學習態度與成就影響之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林傳傑(2004)。資訊融入教學與評量-以『地球運動』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林煌凱(2002)。國中教師教學創新接受度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關注階層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林錦雪(1995)。CAI與傳統教學對不同學習風格之國小學生學習自然科學成就和態度之影響。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周學政、王宜珍、黃士訪(1999)。全球資訊網在國中地理科教學上應用之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31,31-46。
邱志忠(2002)。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策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邱貴發(1996a)。情境學習理念與電腦輔助學習-學習社群理念探討。台北:師大書苑。
邱貴發(1996b)。網路學習研究:教育研究的另類空間。中華民國第十二屆科學教育研討會。
邱貴發(1990)。電腦整合教學的概念與方法。台灣教育,479,1-8。
邱廣興(2002)。探究教學在資訊融入自然學習領域之研究。嘉義大學教育科技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邱瓊慧(2002)。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88,3-9。邱藍慧(2002)。國小自然科植物教材園資料庫融入教學成效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姜禮能(2002)。國小教師對於資訊融入教學之變革關注與相關因素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洪榮昭(1992)。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洪瑾琪(2002)。國小「藝術與人文」領域之網頁式鑑賞課程與教學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洪麗珍(2003)。資訊融入教學對國中生國文科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苗栗縣政府教育局(2001)。藝術與人文領域。苗栗縣九年一貫課程教師研習手冊。
施吉安(2002)。資訊融入國民小學自然科教學可行性之研究─以桃園縣新路國小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孫德珍(1995)。幼兒音樂創作教學之電腦學習環境之發展與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徐明和、陳信章、黃錫培、劉繼文(2002)。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行動研究:以一所儲備資訊種子學校為例。2002年電腦與網路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研討會論文集。
徐新逸、吳佩謹(2002)。資訊融入教學的現代意義與具體行為。教育科技與媒體,59,63-73。
徐新逸、林燕珍(2004)。中小學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發展模式及檢核工具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0(1),176-203。徐照麗(1999)。教學媒體:系統化的設計、製作與運作。台北:五南出版社。
連玟雯(2005)。電腦輔助國小音樂班音感教學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郭閔然(2002)。中等學校教師資訊素養與資訊融入教學之研究─以大高雄地區為例。義守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夏如春(2002)。國小課程使用資訊科技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從資訊教師的觀點。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康嫻純(2005)。運用作曲軟體創作音樂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文嘉(2003)。學校環境與教師個人背景對資訊融入教學之影響研究-以南投縣國中為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張恒愷(2001)。國小學生音樂欣賞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張春興(1991)。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國恩(1999)。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之內涵與實施。資訊與教育,72,2-9。張國恩(2002)。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北縣教育,41,16-25。張盡梅、潘慧如、施宏瑜(2003)。國民小學實施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內容概要【公告】。台北市:教育局。取自http://www.edu.tw/information/infpln/bascont.htm
教育部(2001a)。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b)。國民中小學成績成績評量準則。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c)。學習加油站網站。90.11.23擷取自http://content.edu.tw/primar/music/tp_ck/main.htm.
教育部(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計畫。http://2008.gio.gov.tw。
許瀚濃(1997)。國中生多媒體電腦輔助學習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陳文欽(2002)。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學習成效影響之實證研究及教學平台建構- 以高級中等學校會計學為例。逢甲大學會計與財稅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陳玉玫(2002)。應用電腦輔助國小音樂教學之探討。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陳育民(2003)。學習風格與學習模式對中學生電子化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陳志偉(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資訊教育實施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佳伶(2003)。幼教老師之電腦素養與電腦使用現況分析研究-以高雄市公立園所為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陳盈潔(2001)。網路合作學習環境之成效探討—實地實驗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陳茂萱(1991)。複拍子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茂萱、王穎(1993)。複節拍教學策略之發展—電腦輔助教學軟體之設計(Ⅱ)。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茂萱、洪榮昭(1987)。大專音樂理論課程電腦輔助教學之研究-對位法。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建安(2002)。國小三年級學生運用電腦教學軟體學習「分數和小數」成效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陳振榮(2002)。資訊科技融入國小數學科教學對學童學習成就與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陳真明(1987)。師專音樂科音感教學與電腦輔助教學研究。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陳莉蓉(1998)。數位鋼琴應用於國中音樂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陳裕隆(2000)。電腦融入教學面臨的困難與挑戰。資訊與教育,77,29-35。陳榮清(2001)。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視覺藝術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台北市。陳藍谷(1986)。電腦輔助音樂教學軟體之設計與發展(I)。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藍谷(1987)。電腦輔助音樂教學軟體之設計與發展(II)。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藍谷(1988)。電腦輔助音樂教學軟體之設計與發展(III)。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麗紅(2004)。資訊科技融入社會科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傅賓瀅(1990)。音樂讀譜策略(MRS)軟體之發展:CAI於國小音符與休止符實質與名稱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富源(2001)。將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的困境與因應。研習資訊,18(3),40-48。曾佩宜(2003)。應用資訊科技融入音樂科教學設計之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政傑、李隆盛等(1996)。中小學基本學力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台北:教育部。
黃武元、林士甫(2002)。資訊科技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以透鏡成像與光學儀器的對話為例。資訊與教育,88,10-20。黃信銘(2003)。資訊科技融入國中國文教學新探。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黃富暖(2002)。高中音樂欣賞課程應用網路教學資源學習之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冠達(2004)。資訊科技融入社會領域之教學成效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曉婷(2000)。國民小學教師網路教學素養之調查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黃嘉勝(2003)。資訊科技媒體融入及應用於我國藝術教育之探討。國教輔導,43,14-23。楊文貴(1987)。電腦輔助基礎樂理教學研究。台灣區師範專科學校藝能科學術研討會論文。
楊仁興(2001)。國民小學教師科技及資訊素養基本能力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2,75-105。楊淑茹(2002)。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國中音樂直笛教學自製教具之實徵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楊雅惠(1992):運用電腦輔助之曲調創作教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楊麗雪(2003)。運用電腦輔助直笛合奏教學之實徵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溫明正(2000)。E世代資訊變革對校園生態的影響。資訊與教育,79,21-30。溫嘉榮(2003)。教師如何將資訊融入學科成為教學工具。教育研究月刊,105,75-105。詹慧齡(2002)。以學習環為基礎將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花蓮市。廖明玲(2002)。概念化網路統整課程在國中「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發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音樂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廖癸欽(1999)。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90(1),1-15。
鄧美湘(2004)。台北縣國小英語教師資訊融入教學之現況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劉世雄(2000)。國小教師運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策略之探討。資訊與教育,78,60-62。劉世雄(2001)。教師運用電腦融入教學決定歷程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劉世雄(2001)。資訊科技應用教學的省思。教學科技與媒體,57,88-94。劉憲雯(1991)。電腦輔助節奏教學在反覆練習中之成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潘世姬(1995)。電腦輔助音樂教學之音源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蔡文山(2003)。知識經濟時代學校教育的新思維。教育資料與研究,52,36-42。蔡文山(2005)。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理念與應用。研習資訊,22(2),48-55。蔡文煉(1995)。多媒體電腦輔助數學學障生減法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蔡佳蓁(2004)。雲林縣國民小學資訊教育推動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蔡筑君(2000)。網路輔助自然科學習對國小學生學習成就及態度影響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蔡俊男(2000)。高雄市國小教師用資訊設施教學意願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蔡菊花(2004)。應用電腦對於國小音樂課兩聲部歌唱教學輔助功能之行動研究─以國小五年級之教學為例。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音樂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盧建勳(2002)。資訊科技融入社會科主題式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盧秀琴、姚乃丹(2002)。資訊教育融入國小課程的應用與省思。國民教育,42(6),19-24。賴文智(2002)。資訊時代的著作權保護與限制—以公開傳輸權為主。 http://www.is-law.com/Our Documents/CROO45LA.pdf
賴美玲(1992)。電腦輔助音感教學軟體之設計與發展。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賴美玲(1993)。音樂科教學新途徑--電腦輔助音感教學的研究。台北:東和音樂出版社。
賴美玲(1994)。電腦輔助音感教學軟體之設計與發展。國立台北師院學報,7,657-707。
謝佩君(2003)。職前教師進行資訊科技融入專題導向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謝苑玫(1986)。電腦輔助音樂教學研究-音符與休止符認知教學之成效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謝苑玫(2000)。音樂教學評量的反省與前瞻。測驗與輔導雙月刊,159,3325-3329。謝苑玫、陳虹百(1993)。資訊科技融入音樂科教學的實施策略。國教輔導,43(6),13-17 。謝清俊(1997)。談資訊的定義與特質。1997年網際網路技術與應用研討會。台北:資訊工業策進會。
韓善民(1998)。資訊教育基礎建設—加速篇。資訊與教育,68,14-16。簡綜男(2000)。互動式多媒體輔助教材在電腦教學之學習成效影響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顏永進(2002)。資訊科技融入語文學習領域。資訊與教育,88,47-55。顏永進、何榮桂(2001b)。資訊融入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學。教師天地,112,71-75。顏龍源(2000)。主題化的電腦融入課程概念。資訊與教育,80,33-39。顏膺修(2002)。應用網際網路於社會領域主題統整之行動研究—以新莊老街再造議題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羅豪章(1998)。設計具有自我建構特徵的互動式電腦輔助學習軟體。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饒桂香(2002)。音樂科網路學習社群之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饒桂香(2003)。資訊科技融入音樂教學之相關探究與應用。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基礎研習手冊,258-274。
饒世妙(2002)。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自然科教學對學習成就與態度影響之研究。台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二、西文部份
Allonso, S., Appleton, J. H.,& Jones, C. (1975). A special purpose digital system for the instruction, com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of music.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Arenson, M. A. (1982). The effect of a competency-based computer program on the learning of fundamental skills in a music theory course for non-majors. Journal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9(2), 55-58.
Bangert-Drowns, R. L., & Kulik, J. A. & Kulik, C-L. C. (1985).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based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Journal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12, 59-68.
Boody, C. G. (1992). New tools for music education. Music Educator Journal, 79(3), 26-29.
Burns, P. K., & Bozeman, W. C. (1981).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and mathematics achievement:Is there a relationship?Educational Technology, 21(10), 32-39.
Claire M. F., & Gratt, B. (1995). The efficacy of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2(3), 219-242.
Dexter, S. L., Anderson, R. E., & Becker, H. J. (1999). Teachers’ views of computers as catalysts for changes in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31(3), 221-239.
Dias, L. B. (1999). Integrating technology:Some things you should know.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7(3), 10-13,21.
Diehl, N. C. (1971).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and instrumental music: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19(3), 299-306. Donald, L. J. & Deborah, D. L. (1999). Science: Using the Internet to Support Scientific Thinking. Teaching with the Internet: Lessons form the Classroom, 201-204.
Dorn, M. J. J. (1993). The Effect of an Interactive, Problem-Based Hyper-card Modular Instruction on Statistical Reasoning.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at Carbondale, Ph.D. AAC 9505353.
Ertmer, P, A., Addison, P., Lane, M., Ross, E., & Woods, D. (1999). Examining teachers’ beliefs about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the elementary classroom.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32(1), 54-72.
Ester, D. P. (1999). CAI, lecture, and student learning style: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instructional method.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er in Education, 27, 129- 141.
Forte, A. (1973). The structure of atonal music. New Haven,NJ: Yale University Press.
Franklin, S & Strudle, N (1989). Computer Integrated Instruction Inservive Notebook Elementary School.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ve No.ED325105)
Gadzzella, B. M. (1982).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on study skil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22.
Hagen, S.L. (2001). The effects of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and cognitive style on sight playing among university group piano student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2(05), 1767A.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 AAT30-16045)
Hall, G. E., & Jones H. L. (1976). 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 A process for the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Heinich, R. (1989). Instructional and the new technologies of instruction (3rd ed). New York: Macmillan.
Hesser, L. A. (1988). Effectiveness of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in developing music reading skills at the elementary level.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9(03), 419A.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 AAT88-06665)Hofstetter, F. T. (1975). GUDIO:An interactive computer-based system for improvement of instruction and research in ear-training. Journal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1, 100-106.
Hudson , M.E. (1996). The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computer-assisted music instruction program as an aid to score study for the undergraduate wind band cinducting studen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7(09), 3866A.
Humphries, J. A. (1980). The effects of computer-assisted aural drill time on achievement in musical interval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6, 91-98.
Jonassen, D. H. (1996). Computers in classroom: Mind tools for critical thinking.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Kuhn,W. (1974).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in Music: Drill and practices in ear-training. College Music Symposium, 14, 89-101.
Mehlinger, H. D. (1996). School reform in the information age. Phi Delta Kappan, 77(6), 400-407.
Moursund, D. (1992). The technology coordinator. Eugene, Oreg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Moersch, C. (1995). Levels of 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A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classroom technology use. 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3(2), 40-42.
Morton, C. (1996). The modern land of Laputa. Phi Delta Kappan, 77(6), 400-407.
Newcomb,S.R., Weage, B. K., & Spencer, P. (1981). MEDICI: Tutorial in melodic dictation. Journal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7, 63-69.
Park, O. & Gittelman, S. (1992). Selective use of animation and feedback in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ed, 42(4), 27- 38.
Peter, G. D. (1975).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materials for use in the teaching of instrumental music via PLATO Ⅳ final report. Undergraduate Instructional Award,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eter W. (2002). Historycal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y and Music. Music Educater Journal, 39-54.
Rieber, Lloyd & Welliver Paul. (1989). Infus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Mainstream Educational Comput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Media, 16(1), 21-32.
Roblyer, M. D., & Castine, W. H., & King, F. J. (1988).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Computers in the Schools, 5, 1-149.
Schachter, B.N. (1999).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y for piano instruction in a structured learning environmen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0(07), 2422A.
Schwartz, R. (1984). Roll over, Schoenberg : A Computer generated tone row.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70(8), 46-47.
Sherwood, S. (1999). From computer lab to technology class: A formula for transformation.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7(3), 28-31.
Sprague, D. & Dede, C. (1999). If I teach this way, am I doing my job? Constructivism in the classroom .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7(1), 6-9, 16-17.
Shoemaker, B. (1991). Education 2000: Integrated Curriculum. Phi Delta Kappan, 6, 793-797.
Upitis, R. (1982). A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approach to music for junior-age children: Using ALF for teaching music compositio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uter Music Conference.
Wang, C.S. & Li, C.C. (2000). An assessment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stru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ICC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 ICC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2000. Taipei, Taiwan.
Wang, W., Tzeng. Y. & Chen, Y. (200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pplying internet on cooperative and traditional learning. Paper presented at ICCC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in Education ) /ICCAI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2000. Taipei, Taiwan.
Weeks, D. G. (1987).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with beginning trumpet student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4(06), 1740A.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 AAT87-15437)
Wittlich, G. E. (1980). Developments in computer based music instruction and research at Indiana University. Journal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6, 62-71.
Walker, D. (2000). Teaching young children compositional concepts to enhance music learning in a computer learning environmen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31(12), 15-46.
William, K. (1998). The development of melodic concepts in elementary school age children using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as a supplemental tool.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5(60), 15-68.
Zifer, T. (2000). The use of computer based instruction in the teaching of music fundamental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26(32), 2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