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5 12: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許惠玟
研究生(外文):Hui-Wen Hsu
論文名稱:道咸同時期(1821~1874)臺灣本土文人詩作研究
指導教授:龔顯宗龔顯宗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7
畢業學年度:95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608
中文關鍵詞:詩作研究清代臺灣臺灣古典詩本土文人道咸同時期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4
  • 點閱點閱:216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1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6
本論文主要以道咸同時期臺灣本土文人的詩作作為研究對象,嘗試藉由本土文人與本土文人、本土文人與遊宦文人間的比較,去歸納凸顯屬於本土文人的寫作特色,並進而論證其作品中潛在的「在地」性格與關懷。從本土文人書寫的內容來看,約略可以分成幾大類型:植物書寫、居住空間書寫、行旅書寫、現實民生關懷,以及詠懷之作,因此本論文主要依循這幾類分別討論。
論文第二章主要進行寫作背景陳述。第三章「本土文人植物書寫的特色」中,我們認為遊宦文人與本土文人對於臺地特有植物的書寫,呈現二個截然不同的面向。本土文人對於遊宦文人亟力書寫的內容,是「漠視」而「不參與」的。但他們在老來嬌(Amaranthus tricolor L.)、一丈紅(Alcea rosea L.;Althaea rosea(L.)Cav.)、佛手柑(Citrus bergamia)這幾類本土植物的書寫上,或許可以窺知其想要擺脫傳統文學束縛,嘗試建立臺地文學傳統的渴望,當本土文人以這幾種缺乏中國文學書寫傳統的臺地常見植物作為對象,反而對於蘭、蓮這些植物興致缺缺時,也表示他們的視野正慢慢從中國拉回臺灣,他們找尋自己認為最能代表臺地風骨的植物進行書寫,賦予它新的文學意義。
第四章「臺地生活空間的書寫與臺灣意象的認知」可以看出本土文人嘗試在臺地空間的書寫上,去奪回原本就應該屬於本土文人書寫及命名的權利,本土文人在書寫標誌他們重要生命歷程的庭園時有許多細緻的描述。庭園的所在位置、樓閣的分佈,在園中進行的種種活動,都是本土文人藉以認知臺灣這塊土地的線索,這是因為他們居住樓閣的所在位置都是「臺灣」,以這些生活空間作為定點,文人可以在空間之內進行交流與潛居,也可以走出空間,到其他地方進行活動式的遊覽旅行,進一步擴大對臺灣土地的認識。而本土文人對於臺地空間的「再現」,是先由自己生活空間開始,寫住宅庭園,寫庭園所在的家鄉,寫家鄉所在的臺灣,最後寫到臺灣所在的清國。這種向外放射性的書寫順序,都先源於對這塊土地的重視。相對於臺地空間書寫,本土文人的「西行」經驗,和遊宦文人的「東渡」有著根本差異,因此我們在第五章「從「東渡」到「西行」--本土文人書寫空間的轉化」主要即在探討二大文人社群在同一旅遊書寫議題上,心態與書寫上的明顯差異。
第六章「本土文人的風俗民生觀察角度」中,我們嘗試由本土文人的采風之作,去檢視他們關注臺灣的面向與角度,他們以長期居住臺地的經驗,從臺地各方面去探討這塊土地的缺憾、並從中挖掘可改正的地方,以圖這塊土地有改善進步的空間。本土文人對於臺地現實民生的關懷,也許不如遊宦文人全面,卻更為深刻。當他們經過思考而挑選出來呈現的臺灣圖象,其實更具有在地性格。
第七章「本土文人的災難書寫與觀察位置」提到,本土文人對於分類械鬥、戴潮春事件甚至是太平天國事件的態度都是站在官方角度去看待批判每一個起事者,這或許緣於他們的「知識份子」身份,而有著不得不然的侷限。但也因為這些文人的身份不同,而得以讓我們看到不同「位置」的文人,所記錄的不同庶民生活。至於災難書寫上,仍要以本土文人最為關心自己土地上的災難。
第八章「臺灣本土文人的陶淵明書寫」,我們主要討論本土文人對於陶淵明的接受,我們認為盛行於整個清代的「陶淵明研究」,在臺灣的遊宦文人作品中雖然被忽略,卻反而在本土文人集團中形成自己的書寫傳統。這一書寫傳統表面上是遙相呼應彼岸那一方的潮流,但事實上,不同於彼岸的呈現方式,清代本土文人用屬於自己的角度與方式詮釋再現陶淵明,而成為具有本土色彩的文學現象。
第九章為本論文結論與研究價值。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範圍•••••••••••••••••••••••••••••2
第三節 研究方法•••••••••••••••••••••••••••••9
第四節 文獻檢討 ••••••••••••••••••••••••••••13

第二章 清廷治臺政策與社會背景•••••••••••••••••••••27
第一節 清廷治臺政策•••••••••••••••••••••••••••27
一、消極治臺的政策 •••••••••••••••••••••••••••27
二、吏治良窳 ••••••••••••••••••••••••••••••29
三、班兵制度與流弊 •••••••••••••••••••••••••••35
第二節 清代臺灣本土文人的社經地位••••••••••••••••••••36
第三節 道、咸、同時期清廷政治背景 •••••••••••••••••••42

第三章 在地性與外地性的共存¬—本土文人植物書寫的特色••••••••••47
第一節 臺灣在地與非在地植物的認定••••••••••••••••••••51
第二節 本土文人植物書寫的共相••••••••••••••••••••••62
一、在地植物•••••••••••••••••••••••••••••••65
(一)不是名花作意紅,老來顏色傲春風—老來嬌•••••••••••••••65
(二)綠葉扶疎襯曉霞,紅妝搖曳映輕紗—一丈紅•••••••••••••••70
(三)潔白雅宜高士品,嬌黃暈醉美人心—水仙••••••••••••••••72
(四)掌承仙子金莖豔,爪擘麻姑玉瓣甘—佛手柑•••••••••••••••75
(五)清奇已自超凡卉,何獨開時冠百花—梅•••••••••••••••••78
(六)有莿莫嫌難近狎,須知直節且虛心—竹•••••••••••••••••83
(七)繫得離愁千萬縷,無情楊柳有情人—柳•••••••••••••••••88
二、外來植物•••••••••••••••••••••••••••••••93
(一) 牡丹••••••••••••••••••••••••••••••••94
(二)臺地罕見菊種與菊花書寫•••••••••••••••••••••••95
1、玉兔耳••••••••••••••••••••••••••••••96
2、金孔雀••••••••••••••••••••••••••••••97
3、虞美人••••••••••••••••••••••••••••••97
4、武陵桃••••••••••••••••••••••••••••••99
5、虎爪黃••••••••••••••••••••••••••••••100
6、醉西施••••••••••••••••••••••••••••••101
7、粉褒姒••••••••••••••••••••••••••••••102
8、金丹鳳••••••••••••••••••••••••••••••103
9、紫狀元••••••••••••••••••••••••••••••103

第三節 本土文人植物書寫的殊相••••••••••••••••••••••106
一、外地與本地植物均寫的鄭用鑑••••••••••••••••••••••108
二、中國傳統論述底下的植物書寫—施瓊芳••••••••••••••••••110
三、林占梅的植物「功用性」書寫••••••••••••••••••••••113
四、其他本土文人的臺灣在地植物書寫••••••••••••••••••••114
小 結 清代臺灣的亞熱帶植物群落真的失落了嗎?•••••••••••••117

第四章 臺地生活空間的書寫與臺灣意象的認知•••••••••••••••121
第一節 本土文人日常生活空間的即地書寫••••••••••••••••••122
一、日常生活空間記錄•••••••••••••••••••••••••••122
(一)鄭用錫與「北郭園」•••••••••••••••••••••••••123
(二)陳肇興與「古香樓」••••••••••••••••••••••••••125
(三)李逢時與「棲雲別墅」•••••••••••••••••••••••••127
(四)陳維英與「太古巢」••••••••••••••••••••••••••128
(五)黃敬與「觀潮齋」•••••••••••••••••••••••••••131
(六)林占梅與「潛園」•••••••••••••••••••••••••••132
二、 台灣本土文人的生活地標••••••••••••••••••••••••133
(一)臺灣東部的「噶瑪蘭」•••••••••••••••••••••••••133
(1)本土文人的「三貂」印象 (2)李逢時與「蘭江」
(二)臺灣北部的「西(栖)雲巖」•••••••••••••••••••••••141
(1)陳維英與「西雲巖」 (2)林占梅與「栖雲巖」

第二節 走出故鄉--臺地遊歷空間書寫••••••••••••••••••••148
一、本土文人的臺地空間書寫••••••••••••••••••••••••149
(一)八景詩書寫的再檢討•••••••••••••••••••••••••150
(二)本土文人的「區域性八景」書寫••••••••••••••••••••157
(三)李逢時的「雞籠八景」詩•••••••••••••••••••••••161
二、本土文人的臺灣旅行詩•••••••••••••••••••••••••164

第三節 遊歷空間與文學的結合--本土文人的題壁詩••••••••••••••188
一、焦點不在山水的山水題壁之作••••••••••••••••••••••191
二、題壁的熱門場所--劍潭古寺•••••••••••••••••••••••193
三、公告天下/ 歸隱的矛盾•••••••••••••••••••••••••195
四、讀書不為求功名--題書齋壁的省思••••••••••••••••••••199
五、李逢時對府城的風土記述••••••••••••••••••••••••201
六、我是退堂僧寂寞,只應兀坐到斜暉—用錫題壁詩的真實性格•••••••••201
七、本土文人題壁數量之冠--林占梅•••••••••••••••••••••203
小 結 漠視或重視?本土文人如何「再現」臺地空間?••••••••••••208

第五章 從東渡到西行--本土文人書寫空間的轉化•••••••••••••••211
第一節 清代制度對於臺灣士子的影響••••••••••••••••••••211
第二節 走出臺灣—本土文人的西渡經驗•••••••••••••••••••216
一、台灣詩人的旅遊之路••••••••••••••••••••••••••218
二、台灣詩人的科舉之路••••••••••••••••••••••••••229
三、台灣詩人的為官之路••••••••••••••••••••••••••234
小 結•••••••••••••••••••••••••••••••••••253

第六章 本土文人的風俗民生觀察•••••••••••••••••••••255
第一節 本土文人竹枝及采風之作所反映出的臺灣社會••••••••••••259
一、竹枝詞所反映的臺灣社會••••••••••••••••••••••259
二、采風之作所反映的臺灣社會•••••••••••••••••••••265
第二節 臺灣本土文人的中元普渡書寫•••••••••••••••••••273
第三節 可憐毒鴆沿中土,竟為漏巵鑄鐵錢—是全國也是全臺的鴉片問題••••279
第四節 現實民風的批判••••••••••••••••••••••••••283
第五節 一紙揮毫同畫券,千金論價只輸財—臺地文風衰落與不振•••••••286
第六節 本土文人隱微的吏治批判•••••••••••••••••••••292
小 結••••••••••••••••••••••••••••••••••298

第七章 民變與災變—本土文人的災難書寫與觀察位置••••••••••••301
第一節 本土詩人眼中的臺灣民變、外患與中國內亂••••••••••••••301
一、仙拼仙,拼死猴齊天—本土與遊宦文人眼中的分類械鬥•••••••••••302
二、官逼民反?—本土文人看待林恭案及戴潮春事件的觀察視野•••••••••317
三、外患—本土文人面對入侵者的反應••••••••••••••••••••331
四、本土文人眼中的太平天國之亂••••••••••••••••••••••332
小 結••••••••••••••••••••••••••••••••••344

第二節 本土詩人眼中的臺地災難書寫••••••••••••••••••••346
一、頃刻金甑相傾碎,霎時身體若籠篩—文人的地震書寫••••••••••••346
二、苦雨或不雨—文人的水旱災書寫•••••••••••••••••••••352
三、本土文人不怕黑水溝—風災書寫•••••••••••••••••••••357
四、本土/遊宦--臺地自然災難的關注者••••••••••••••••••••360
五、澎湖地區的饑荒書寫••••••••••••••••••••••••••364
六、自然災害書寫的統一思維••••••••••••••••••••••••371
七、區域性氣候特徵的標舉•••••••••••••••••••••••••373
小 結••••••••••••••••••••••••••••••••••376

第八章 理想空間的型塑與崩毀—臺灣本土文人的陶淵明書寫•••••••••379
第一節 清代臺灣「陶淵明接受史」的重新建構••••••••••••••••379
第二節 本土文人如何呈現陶淵明現象••••••••••••••••••••383
第三節 本土文人的陶淵明情結•••••••••••••••••••••••390
一、北郭園裡的隱逸之士—鄭用錫、鄭用鑑與鄭如蘭••••••••••••••391
二、積極用世與逃避隱遁的糾結—林占梅•••••••••••••••••••399
三、隱於花叢間¬的淡北文人—陳維英、曹敬與黃敬對陶淵明的接受••••••••403
四、尋找避世的桃花源—陳肇興、李逢時•••••••••••••••••••409
五、故鄉即是小桃源—李望洋••••••••••••••••••••••••411
六、繼續尋找避世的桃花源—許南英•••••••••••••••••••••412
七、因慕蘇而愛陶—施士洁的詠陶詩•••••••••••••••••••••415
第四節 理想空間的型塑與崩毀•••••••••••••••••••••••420
小 結•••••••••••••••••••••••••••••••••427

第九章 結論••••••••••••••••••••••••••••••429

參考書目••••••••••••••••••••••••••••••••465

附表•••••••••••••••••••••••••••••••••1~117
附表一 清代臺灣本土文人一覽表••••••••••••••••••••••1
附表二 道咸同時期臺灣大事年表••••••••••••••••••••••81
附表三 清代臺灣古典文學中的陶淵明書寫••••••••••••••••••107
參考書目
原典
一、詩文別集與總集(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王松《臺陽詩話》,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王凱泰等著,《臺灣雜詠合刻》,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李望洋,《西行吟草》,臺北市:龍文,1992年。
李逢時,《泰階詩稿》,臺北縣:龍文出版,2001年。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臺灣分館藏。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3年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徐慧鈺編,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4年6月
林豪,《誦清堂詩集》,龍文出版社,2006年5月。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年。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臺北市:龍文,1992年。
施瓊芳,《石蘭山館遺稿》,收於《臺南文化》八卷一期,1965年6月15日。
施瓊芳,《石蘭山館遺稿》,臺北市:龍文,1992年。
章甫,《半崧集簡編》,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章甫,《半崧集》,日治時期大正六年(1917)據嘉慶二十一年(1816)騰錄的抄本。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2年。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市:龍文,1992年。
曹敬,《曹敬詩集手稿》
曹敬,《曹敬詩文略集》,陳鐓厚錄,《台北文獻》直字15、16期,1971年6月30日。
陳維英,《偷閒集》,《臺北文物》2卷2期,1953年8月15日;2卷4期,1954年1月20日;3卷1期,1954年5月1日;3卷4期,1955年3月;
陳維英,《太古巢聯集》,陳鐓厚、田大熊編,無聊齋發行,1937年10月30日。
陳維英、陳宗賦,《太古巢聯集、篇竹遺藝》,臺北縣:龍文出版,2006年。
陳璸,《陳清端公(璸)詩集》,文海出版社,1973年6月。
陳肇興,《陶村詩稿》,臺北市:龍文,1992年。
陳肇興,《陶村詩稿》,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黃敬,《觀潮齋詩集》,陳鐓厚編,芸香齋藏書。
鄭用錫,《北郭園詩鈔》稿本
鄭用錫,《北郭園全集》,楊浚編,臺北市:龍文,1992年
鄭用錫,《北郭園詩鈔》,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9年
鄭用鑑,《靜遠堂詩文鈔》,新竹市:新竹市政府出版,2001年
鄭如蘭,《偏遠堂吟草》,王松輯,臺北市:龍文,1992年。
《百壽詩錄》,收於《台北文獻》直字36期,1976年6月15日。
施懿琳等編,《全臺詩》一至五冊,遠流出版公司,2004年。


二、方志(依成書時間先後排列)
蔣毓英,《臺灣府志》,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重印,康熙廿四年(1685)
林謙光,《澎湖臺灣紀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04種,康熙廿四年(1685)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康熙三十五年(1696)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康熙五十五年(1716)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66種,康熙五十七年(1718)
李丕煜,《鳳山縣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24種,康熙五十八年(1719)
王禮,《臺灣縣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03種,康熙五十八年(1719)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46種,乾隆二年(1737)
杜臻,《澎湖臺灣紀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04種,乾隆五年(1740)
劉良璧,《重修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74種,乾隆七年(1742)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乾隆十二年(1747)
魯鼎梅,《重修臺灣縣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13種,乾隆十七年(1752)
胡建偉,《澎湖紀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09種,乾隆三十六年(1771)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乾隆三十九年(1774)
薛志亮,《續修臺灣縣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40種,嘉慶十二年(1807)
陳國瑛,《臺灣采訪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55種,道光九年(1829)
孫爾準,《重纂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84種,道光九年(1829)
薩廉,《噶瑪蘭廳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06種,道光十二年(1832)
蔣鏞,《澎湖續編》,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15種,道光十二年(1832)
周凱,《廈門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95種,道光十二年(1832)
李元春,《臺灣志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8種,道光十五年(1835)
柯培元,《噶瑪蘭志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92種,道光十五年(1835)
周璽,《彰化縣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道光十五年(1835)
穆彰阿,《清一統志臺灣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68種,道光廿二年(1842)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同治九年(1866)
林焜熿,《金門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80種,光緒八年(1882)
林豪,《澎湖廳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64種,光緒十九年(1893)
鄭鵬雲,《新竹縣志初稿》,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61種,光緒十九年(1893)
沈茂蔭,《苗栗縣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59種,光緒十九年(1952)
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45種,光緒十九年(1893)
胡傳,《臺東州采訪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81種,光緒二十年(1894)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37種,光緒二十年(1894)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73種,光緒二十年 (1894)
陳文煒,《恆春縣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75種,光緒二十年(1894)
蔣師轍,《臺灣通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30種,光緒二十一年(1895)
不著傳人,《嘉義管內采訪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58種,明治三十年(1897)
蔡振豐,《苑�塈荂n,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48種,明治三十年(1897)
林百川,《樹杞林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63種,明治三十一年(1898)
朱仲西、陳正祥編,《基隆市志》,〈文物篇〉,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3月
三、其他(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王先謙,《東華錄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年
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朱仕玠,《小琉球漫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李元春,《臺灣志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吳德功,《戴施兩案紀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周凱,《內自訟齋文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林豪,《東瀛紀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郁永河,《裨海記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姚瑩,《東槎紀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姚瑩,《東溟奏稿》,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姚瑩,《中復堂選集》,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徐宗幹,《斯未信齋文編》,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徐宗幹,《斯未信齋雜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連橫,《臺灣詩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連橫,《臺灣通史》,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獻通考》,臺北市:臺灣商務,1987年。
許天奎《鐵峰山房唱和集•鐵峰詩話》
陳衍,《臺灣通紀》,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陳盛韶,《問俗錄》,北京•書目文獻,1983年12月,一版一刷。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黃逢昶,《臺灣生熟番紀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董天工,《臺海見聞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出版,1977年
翟灝,《臺陽筆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蔣師轍,《臺游日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蔡廷蘭,《海南雜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蔡青筠,《戴案紀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藍鼎元,《東征集》,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藍鼎元,《平臺紀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鄭兼才,《六亭文選》,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羅大經,《鶴林玉露》,臺北:中華書局,1997年。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八冊「清時期」,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地圖出版社出版,1987年4月


(依書名筆畫順序排列)
《東華續錄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年
《軍機處月摺包奏摺副錄》
《清代臺灣職官印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清職貢圖選》,「臺灣文獻叢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清高宗實錄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清仁宗實錄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清世宗實錄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清宣宗實錄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清文宗實錄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年
《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年。
《清經世文編選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
《清會典臺灣事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
《清穆宗實錄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清朝史話》,木鐸出版社,1988年9月。
《欽定重修六部處分則例》
《新校漢書集注》,台北:世界書局1973年3月。
《福建省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年
《臺案彙錄甲集》,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臺案彙錄乙集》,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臺案彙錄丙集》,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臺案彙錄丁集》,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臺案彙錄戊集》,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臺案彙錄己集》,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臺案彙錄庚集》,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臺案彙錄辛集》,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臺案彙錄壬集》,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
《臺案彙錄癸集》,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
《臺灣府輿圖纂要》,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臺灣地輿全圖》,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臺灣詩薈雜文鈔》,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
《臺灣詩鈔》,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0年
《臺灣關係文獻集零》,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
《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
(梁)蕭子顯,《南齊書》,臺北市:臺灣商務,1988年。
《陶淵明研究資料彙編》,明倫出版社,

學位論文(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丁鳳珍,《「歌仔冊」中的臺灣歷史詮釋:以張丙、戴潮春起義事件敘事歌為研究對象》,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
王幼華,《清代臺灣漢語文獻原住民記述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
王秀玲,《清代臺灣盜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王春美,《姚瑩的生平與思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年。
王惠琛,《清代台灣科舉制度的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王俊勝,《清代臺灣鳳山縣詩歌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王嘉弘,《清代臺灣賦的發展》,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朱瑪瓏,《近代颱風知識的轉變:以臺灣為中心的探討》,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何培夫,《楊廷理臺灣治績考》,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李毓嵐,《徐宗幹在台施政之研究(1848∼1854)》,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吳青霞,《台灣三大民變書寫研究—以古典詩文為主》,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吳玲瑛,《孫元衡及其《赤嵌集》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2年。
吳盈靜,《清代臺灣紅學初探》,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吳賢妃,《唐詩中桃源意象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吳毓琪,《康熙時期臺灣宦遊詩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6月。
吳麗珠,《《四庫全書》收錄臺灣文史資料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林丁國,《清代台灣游民研究:以羅漢腳為中心的探討(1684-1874)》,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林孟輝,《清代臺灣學校教育與儒學教化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林淑慧,《黃叔璥及其《臺海使槎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林淑慧,《台灣清治時期散文發展與文化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林煜真,《沈光文及其文學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周滿枝,《清代臺灣流寓詩人及其詩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施志汶,《清康雍乾三朝的治台政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施懿琳,《清代臺灣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涂一卿,《清代台灣社會變遷與地方領導精英-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之比較》,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碩士論文,1987年。
徐慧鈺,《林占梅先生年譜》,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徐慧鈺,《林占梅園林生活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郭侑欣,《憂鬱的亞熱帶:郁永河《裨海紀遊》中的臺灣圖像及其衍異》,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陳佳妏,《清代臺灣記遊文學中的海洋》,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陳貞俐,《蘇軾詠花詩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張啟豐,《清代臺灣戲曲活動與發展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
張惠喬,《北宋題壁詩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張鈺翎,《清代臺灣方志中藝文志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許玉青,《清代臺灣古典詩之地理書寫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許毓良,《清代臺灣的軍事與社會─以武力控制為核心的討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連慧珠,《「萬生反」--十九世紀後期台灣民間文化之歷史觀察》,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黃昭仁,《清代台灣知府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98年。
黃淑華,《劉家謀宦臺詩歌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楊添發,《陳維英及其文學研究》,私立銘傳大學應用語文研究所中國文學組碩士論文,2006年2月。
曾學奎,《臺灣客家〈渡台悲歌〉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曾蕙雯,《清代台灣啟蒙教育研究(1684-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塗怡萱,《清代邊疆輿地賦研究》,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葉連鵬,《澎湖文學發展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葉憲峻,《清代臺灣教育之建置與發展》,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蔡玉滿,《林占梅詩形賞析》,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蔣淑如,《清代台灣的檳榔文化》,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蔡淵洯,《清代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1684-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歐麗娟,《唐詩中的樂園意識》,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6年。
蔡寶琴,《海音詩俗語典故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盧胡彬,《清代台灣方志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戴文鋒,《清代臺灣的社會救濟事業》,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謝宏武,《清代台灣義民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謝志賜,《道咸同時期淡水廳文人及其詩文研究—以鄭用錫、陳維英、林占梅為對象》,國立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謝宜蓉,《清代臺灣民變與宗教關係的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謝碧菁《陳維英生平及其詩歌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1月。
薛建蓉,《清代台灣士紳角色扮演及在地意識研究 --以竹塹文人鄭用錫與林占梅為探討對象》,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戴雅芬,《臺灣天然災害類古典詩歌研究-清代至日據時代》,國立政治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1年。
顧敏耀,《陳肇興及其《陶村詩稿》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羅士傑,《清代台灣的地方菁英與地方社會:以同治年間的戴潮春事件為討論中心(1862-1868)》,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嚴紀華,《唐人題壁詩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專書(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一、文學史
江寶釵,《嘉義地區古典文學發展史》,嘉義市立文化中心,1998年6月。
施懿琳、鍾美芳、楊翠著,《臺中縣文學發展史:田野調查報告書》,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年。
施懿琳、許俊雅、楊翠著,《臺中縣文學發展史》,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施懿琳、楊翠著,《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7年。
莫渝、王幼華,《苗栗縣文學史》,苗栗縣政府,2000年1月。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文學界,1993年9月再版。
劉登翰,汪毅夫,《臺灣文學史》,海峽文藝出版社,1991年6月。
龔顯宗,《安平區志》藝文志,臺南市安平區公所,1998年6月。
龔顯宗,《臺南縣文學史》,臺南縣文化局,2007年。

二、會議論文集
江寶釵, 施懿琳, 曾珍珍編,《臺灣的文學與環境》,麗文出版社,1996年。
李豐楙、劉苑如主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輯,《臺灣古典文學與文獻》,文津出版社,1999年。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輯,《旅遊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文津出版社,2000年。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輯,《明清時期的臺灣傳統文學論文集》,文津出版社,2002年。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輯,《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論文集》,文津出版社,2003年。
夏黎明、呂理政主編,《族群、歷史與空間—東臺灣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研究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2000年3月。
劉昭明主編,《旅行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2月。

三、其他
Leslie Kanes Weisman,《設計的歧視:「男造」環境的女性主義批判》,巨流出版社,1997年。
Yi-Fu Tuan,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國立編譯館 : 正中書局經銷,1998年。
(德)H. R. 姚斯, (美)R. C. 霍拉勃,《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丁成泉,《中國山水詩史》,文津出版社,1995年8月。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1991-1997論文選》,田園城市文化出版社,1998年。
王志弘,《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the experiences of Taiwan》,田園城市文化,2000年。
王國璠、邱勝安,《三百年來臺灣作家與作品》,臺灣時報社,1977年8月。
王國璠,《臺灣先賢著作提要》,臺灣省立新竹社會教育館,1974年6月。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6年7月。
王詩琅,《臺灣人物表論》,德馨室出版社,1979年10月。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79年。
王衛平,《接受美學與中國現代文學》,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
王德威,《臺灣—從文學看歷史》,麥田出版社,2005年9月。
孔慶萊等編,《植物學大辭典》,新亞書店,1956年2月。
艾永明,《清朝文官制度》,商務印書館,2005年4月。
布萊恩•勞森著,楊青娟、韓效、盧芳、李翔譯,《空間的語言》,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年12月。
丘逸民,《清代臺灣詩歌的氣候識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2005年。
朱立元著,《接受美學》,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朱雙一,《閩臺文學的文化親緣》,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朱雙一,《臺灣文學思潮與淵源》,海峽學術,2005年。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空間詩學》,張老師,2003年。
江慶林等譯,《台灣文化志》,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年。
呂宗力、欒保群,《中國民間諸神》,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聯經出版社,1987年8月。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遠流出版公司,2000年9月。
汪毅夫,《臺灣近代詩人在福建》,幼獅出版社,1998年。
李劍峰,《元前陶淵明接受史》,齊魯書社,2002年9月。
金明求,《虛實空間的移轉與流動—宋元話本小說的空間探討》,大安出版社,2004年2月。
林文龍,《臺灣的書院與科舉》,常民文化,1999年9月,
林翠鳳,《陳肇興及其《陶村詩稿》之研究》,台中:弘祥,1999年。
林偉盛,《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年3月。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所籌備處出版,2001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麥田出版 : 城邦文化發行,2000年。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 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春暉出版社,2000年。
施懿琳,《跨語、漂泊、釘根》,春暉出版社,2000年。
徐泓,《清代臺灣天然災害史料彙編》,行政院國科會,1983年。
徐復觀,《徐復觀文錄選粹》,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
徐復觀,《徐復觀文錄》(二),環宇出版社,1971年。
翁聖峰,《清代臺灣竹枝詞之研究》,文津出版社,1996年。
高賢治、劉燕儷編,《臺灣地區文獻會期刊總索引》,臺北巿:龍文出版社,1989年。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明文出版社,1994年。
夏鑄九,《空間,歷史與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叢刊103,1995年二版。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像》,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
郭伶芬,《清代臺灣知識份子社會參與之研究》,必中出版社,1994年。
莊吉發,《清代臺灣會黨史研究》,南天出版社,1999年。,
陳孔立,《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 : 福建省新華書店發行, 1990年。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允晨出版社,1989年。
陳香,《臺灣竹枝詞選集》,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陳昭瑛,《臺灣詩選注》,正中書局,1996年2月
陳昭瑛,《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正中出版社,1998年。
陳昭瑛,《臺灣儒學 : 起源、發展與轉化》,正中出版社,2000年。
陳昭瑛,《 臺灣儒學的當代課題:本土性與現代性》,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陳昭瑛,《臺灣與傳統文化》,臺灣書店出版,1999年。
陳益源,《蔡廷蘭及其《海南雜著》》,里仁書局,2006年12月。
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學生書局,1996年8月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心靈工坊文化出版 : 大和書報總經銷,2001年。
畢恆達,《空間就是性別》,心靈工坊文化出版 : 大和書報總經銷,2004年。
許東海,《另一種鄉愁:山水田園詩賦與士人心靈圖景》,新文豐出版社,2004年1月。
許雪姬等撰,《臺灣歷史辭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5月。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cultural visions and literary imagination of tradional Taiwanese literati under Japanese rule》,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4年。
董仲舒《春秋繁露》,台北中華書局,1966年3月。
楊念群主編,《空間•記憶•社會轉型—「新社會史」研究論文精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
楊文雄,《李白詩歌接受史》,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3月
楊國楨,《閩在海中:追尋福建海洋發展史》,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楊雲萍,《臺灣史上的人物》,成文出版社,1981 年。
蔡振念,《杜詩唐宋接受史》,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2月,
潘富俊,《紅樓夢植物圖鑑》,貓頭鷹出版社,2004年。
潘朝陽,《明清臺灣儒學論》,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劉純編,《旅遊心理學》,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7月。
劉麗卿,《清代臺灣八景與八景詩》,文津出版社,2002年。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月。
盧嘉興,《臺灣文化集刊》,三冊,古亭書屋編。
鄭武燦,《台灣植物圖鑑》上下,國立編譯館,2000年2月。
蕭翠霞,《南宋四大家詠花詩研究》,文津出版社,1994年5月。
蕭瓊瑞,《認同與鄉愁—臺灣方志八景圖研究》,典藏藝術家庭,2006年5月。
錢鍾書,《談藝錄》,《錢鍾書作品集一》,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8年11月
謝國興,《官逼民反:清代臺灣三大民變》,自立晚報出版,1993年。
謝崇耀,《清代臺灣宦遊文學研究》, 蘭臺出版:成信總經銷,2002年。
薛聰賢編著,《木本花卉195種》,臺灣普綠出版社,1998年。
薛聰賢編著,《木本花卉196種》,臺灣普綠出版社,1999年。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聯經出版社,1979年。
戴寶村,《帝國的入侵—牡丹社事件》,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年3月。
魏秀梅,《 清代之迴避制度》,中研院近史所,1992年。
龔顯宗,《臺灣文學研究》,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9月。




期刊論文(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丁亞傑,〈從桐城到臺灣--姚瑩與臺灣的淵源〉,《元培學報》8 期 ,2001年6 月,頁83~103。
丁鳳珍〈用誰的語言?解釋啥人的歷史?──「台灣歌仔」與台灣知識份子對「戴潮春抗清事件」論述的比較〉,http://iug.csie.dahan.edu.tw/giankiu/GTH/2004/LanguageRights/lunbun/3B03-hongtin.pdf#search=''%E6%88%B4%E6%BD%AE%E6%98%A5
王幼華,〈清代臺灣文學中的民變與動亂〉,《臺灣文藝(新生版)》183期 ,2002年8 月,頁77~101。
王見川,〈李望洋與新民堂--兼論宜蘭早期的鸞堂〉,《宜蘭文獻》15期,1995年5月。
王建國,〈施士洁《後蘇龕詩鈔》之鄉愁書寫〉,《文學台灣》43期,2002年7月,頁244~274。
王國瓔,〈史傳中的陶淵明〉,《臺大中文學報》12期,2000年5月,頁193~228。
方瑜,〈空間 圖像 靈光 李賀詩中的女性圖像¬—以鬼神二首為例〉,《臺大中文學報》19期,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3年12月。
方瑜,〈抉擇、自由、創造—試論蘇東坡筆下的陶淵明〉,《臺大中文學報》,12期,2000年5月。
田啟文,〈修補族群的傷口--鄭用錫〈勸和論〉試析〉,《靜宜語文論叢》1卷2期,2005年12月,頁139~160。
田啟文,〈文章與人品並臻--鄭用鑑散文的道德理念與實踐〉,《興國學報》5期,2006年1月,頁279~295。
田靜逸,〈清代竹塹開啟民智的教育家--鄭氏一門三傑〉,《實中學刊》12期,1998年8月,頁40~50。
江日新,〈文昌崇祀與臺灣的書院和道德勸化研究之一〉,收入李豐楙、朱榮貴主編《儀式、廟會與社區¬—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所籌備處,1996年,頁49~66。
池永歆,〈清初詩文所描述的台灣地理景觀—以《諸羅縣志》阮蔡文詩為例(上)〉,《鵝湖月刊》24卷10期=286期,1999年4月,頁39~46。
池永歆,〈清初詩文所描述的台灣地理景觀—以《諸羅縣志》阮蔡文詩為例(下)〉,《鵝湖月刊》24卷11期=287期,1999年5月,頁41~48。
向麗頻,〈清代臺南詩人施瓊芳近體詩用韻考察〉,《東海中文學報》13期,2001年7月,頁183~194。
江寶釵,〈戀戀鄉城--「區域文學史」撰述經驗談〉,《文訊》174期,2000年4月,頁45~47。
李文良,〈清初臺灣方志的「客家」書寫與社會相〉,《臺大歷史學報》31期,2004年6月,頁141~168。
李友煌,〈失落的亞熱帶植物群落—清代鳳山縣志植物書寫初探〉,收於《島嶼•島語》,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第二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2003年12月6日。
李冊,〈新竹老人〉,《史聯雜誌》6期,頁7~12。
余育婷,〈臺南詩人施瓊芳詩歌中所反殃的臺灣風土面貌〉,《東方人文學誌》5期3卷,2005年7月,頁107~124。
余育婷,〈從鄭用錫、陳維英、施瓊芳看清代道咸時期臺灣詩人的傳承與發展〉,《國文天地》21卷10期=250期,2006年3月,頁87~91。
余育婷,〈施瓊芳題畫詩探析〉,《東方人文學誌》4卷2期,2005年6月,頁197~211。
余美玲,〈海東進士施士洁的詩情與世情〉,《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期,2000年11月,頁33~54。
何晉勳,〈「旗尾秋蒐」與「珠潭浮嶼」--清代臺灣八景圖的異族紀念 〉,《臺灣人文生態研究》7卷1期,2005年1月,頁1~17。
何晉勳,〈論清人對玉山的認知〉,《漢學研究》22卷1期,2004年6月,頁281~297。
吳密察,〈清代台灣的「羅漢腳」〉,《歷史月刊》7期,1988年8月,頁66~69。
吳毓琪,〈臺南詩人施瓊芳作品中的臺灣社會面相〉,《文學臺灣》36期,2000年10月,頁114~143。
吳嘉苓,〈空間、規訓與生產政治〉,《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29期,2001年2月,頁1~58。
李美燕,〈林占梅琴詩中的遊藝生活及美感意境〉,《中國學術年刊》24 期,2004年6月,頁325~342+394~395。
武文瑛,〈全球化與在地化概念辯證、分析與省思〉,《教育學苑》7 期,2004年7月,頁43~57。
林丁國,〈清代臺灣羅漢腳存在因素之探討〉,《臺灣史料研究》,14 期,1999年12月,頁33~57。
林文龍,〈淡水廳林占梅被控傳說與新史料〉,《台北文獻》直字105期,1993年9月,頁83~95。
林淑慧,〈臺灣清治中期淡北文人曹敬及其手稿的詮釋〉,《臺北文獻直字》152 期,2005年6月,頁59~94。
林淑慧,〈竹塹文人鄭用錫、鄭用鑑散文的文化意涵及其題材特色〉,《中國學術年刊》26 期,2004年9月,頁173~204+238。
林富士,〈清代臺灣的巫覡與巫俗—以《臺灣文獻叢刊》為主要材料的初步探討〉,《新史學》16卷3期,2005年9月,頁23~99。
林翠鳳〈從《陶村詩稿•咄咄吟》看陳肇興之儒士性格表現〉,《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一期,2000年6月,頁17~38。
林耀潾,〈清臺灣縣學教諭鄭兼才的儒學思想與實踐〉,《成大中文學報》6期,1998年5月,頁129-148。
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13期,2005年12月,頁195-213。
周榮杰,〈從臺灣諺語來談分類械鬥〉,《史聯雜誌》15期,頁35~36。
施士洁,〈後蘇龕泉廈日記〉,《台南文化》8卷2期,1965年6月,頁68~95。
施志汶,〈臺灣史研究的史料運用問題:以清代渡臺禁令為例〉,《臺灣史蹟》36期,2000年6月,頁148~189。
施懿琳,〈臺南府城古典文學概述 -上-〉,《國文天地》16卷7期=187期,2000年12月,頁56~60。
施懿琳,〈臺南府城古典文學概述 –下-〉,《國文天地》16卷8期=188期,2001年1月,頁57~61。
施懿琳,〈撰寫區域文學史的幾點感想〉,《文訊》174 期,2000年4月,頁40~41。
高志彬〈李望洋研究的課題與文獻〉,《宜蘭文獻》12期,1994年11月。
高志彬,〈臺灣方志之纂修及其體例流變述略 〉,《臺灣文獻》49卷3期,1998年9月,頁187~205。
高建新,〈陶淵明在元明清及近代的地位及影響〉,《零陵學院學報》24卷3期,2003年5月,頁42~45。
高建新,〈陶淵明在元明清及近代的地位及影響〉,《零陵學院學報》24卷3期,2003年5月,頁44。
侯迺慧,〈從西湖看宋人的造園與遊園活動—以文學範疇為主(上)〉,《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9期,1994年6月,頁47~87。
洪健榮,〈清修臺灣方志「風俗」門類的理論基礎及論述取向〉,《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2期,2000年7月,頁119+121~152+154。
翁聖峰〈劉家謀的《觀海集》〉,《臺灣文獻》47卷4期,1996年12月,頁181~189。
徐慧鈺,〈吟四座互飛觴─話潛園詩酒盛會〉,《竹塹文獻》6 期,1998年,頁 88~103。
徐慧鈺,「構得潛園堪寄跡,十年樂趣在林泉」─談林占梅的園林生活〉,《竹塹文獻雜誌》13期,1999年,頁 60~75。
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一~四,《中國語文》92卷1期=547期、92卷2期=548期、92卷3期=549期、92卷4期=550期,2004年1月、2004年2月、2004年3月、2004年4月,頁102~114、頁103~114、頁101~114、頁102~114。
徐麗霞,〈劉家謀詩作的澎湖庶民圖象〉(上) (下),《中國語文》96卷6期=576期、97卷2期=578期,2005年6月、2005年8月,頁103~114、頁102~114。
徐麗霞,〈姚瑩「臺灣班兵議」論述〉,《中國語文》95卷2期=566期 、95卷3期=567期、 95卷4期=568期 ,2004年8月、2004年9月 、2004年10月,頁102~114、頁102~114、頁100~114。
陳正榮,〈鄭用鑑〈地震行〉與林占梅〈地震歌有序〉辨析〉,《竹塹文獻雜誌》33期,2005年4月,頁102~117。
陳世榮,〈近年來國內學者對「械鬥」問題之研究--兼論清代桃園地區械鬥與區域發展之關係〉,《史匯》3期,1999年4月,頁1~34。
陳其南,〈清代台灣社會的結構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9期,1980年,頁 115~147。
陳佳妏,〈滾滾波濤聲不息,斐然有緒煥文章──論清代台灣八景詩中的自然景觀書寫〉,台灣生態文化研討會會議論文。
陳益源,〈澎湖蔡進士的史料與傳說〉,發表於「澎湖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2001年5月18~20日。
陳浩然、陳培璥《登瀛文瀾渡臺始祖族譜》,1953年,長房前4~6頁。
陳國揚,〈清代竹塹開發與信仰、文教之開展〉,《中興史學》1期,1994年,頁 87~151。
陳培漢,〈先曾叔祖維英公事蹟〉,《臺北文物》2卷2期,1953年8月15日。
陳漢光〈李望洋先生文獻選輯〉,《臺灣文獻》17卷4期,1966年12月27日。
陳漢光,〈林豪先生傳記及其詩文〉,《文獻》18卷2期,1967年,頁 114~118。
陳運棟,〈鄭用錫進士取進入學的一篇八股文〉,《台北文獻》直字77期,1986年9月,頁319~331。莊吉發,〈清代臺灣自然災害及賑災措施〉,《臺灣文獻》51卷1期,2000年3月。
許惠玟,〈清代臺灣詩中儒學傳承與文昌信仰的關係〉,《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6卷,2005年7月。
許聖倫、夏鑄九、翁註重,〈傳統廚房爐灶的空間、性別與權力〉,《婦研縱橫》72期,1967年10月,頁50~65。
張炎憲,〈開台第一位進士鄭用錫〉,《國文天地》5卷11期,1990年4月,頁52~58,
張炎憲,〈台灣新竹鄭氏家族的發展型態〉。收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二)》,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6年,頁 199~217。
張菼,〈同姓械鬥的吳阿來事件〉,《台灣文獻》20卷4期,1069年12月,頁118~136。
張德南,〈學界山斗鄭用鑑〉,《台北文獻》直字93期,1990年9月,頁131~139。
曹如秀,〈初探清代閩粵械鬥及其空間分布演變--以道光朝李通事件為例〉,《竹塹文獻雜誌》27期,2004年8月,頁48~59。
郭伶芬,〈清代臺灣中部望族的對立與聯合--從戴潮春事件的觀察〉,《臺灣人文生態研究》4卷1期,2002年1月,頁19~50。
梁其姿,〈清代的惜字會〉,《新史學》5卷2期,1994年6月。
盛清沂,〈清代本省之災荒救濟事業〉,《臺灣文獻》22卷1期,1971年3月,頁123~143。
康培德,〈清代「後山」地理空間的論述與想像〉,《台大文史哲學報》61期,2004年11月,
程俊南,〈清代臺灣方志在社會人類學的材料--以「臺灣府志」與「諸羅縣志」有關1717年以前的平埔族風俗紀錄為例〉,《臺灣風物》49卷2期,1999年6月,頁65~88。
黃美娥,〈一種新史料的發現--談鄭用錫「北郭園詩文鈔」稿本的意義與價值 〉,《竹塹文獻雜誌》4期,1997年7月,頁31~56。
黃美娥,〈明志書院的教育家--鄭用鑑 〉,《竹塹文獻雜誌》5 期,1997年10月,頁53~74。
黃美娥,〈「心遠由來地亦偏,柴桑風格想當年」─竹塹詩人鄭如蘭及其《偏遠堂吟草》〉,《竹塹文獻》13期,1999年,頁 39~59。
黃美娥,〈日治時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風物》47卷3期,1997年,頁 43~88。
黃美娥,〈一種新史料的發現──談鄭用錫《北郭園詩文鈔》稿本的意義與價值〉,《竹塹文獻》4期,1997年,頁 31~56。
黃美娥,〈清代竹塹地區文學的發展與特色〉,《竹塹城學術研討會》,新竹市﹕新竹文化中心,1999 年。
黃美娥,〈北臺文學之冠--清代竹塹地區的文人及其文學活動〉,《臺灣史研究》5卷1期,1999年11月,頁91~139。
黃美娥,〈北臺灣傳統文學發展概述--清代至日治時代 -上-〉,《國文天地》16卷9期=189期,2001年2月,頁61~68。
黃美娥,〈北臺灣傳統文學發展概述--清代至日治時代 –下-〉,《國文天地》16卷10期=190期,2001年3月,頁59~66。
黃美娥,〈臺灣古典文學史概說(一六五一∼一九四五)〉,《臺北文獻直字》151期,2005年3月,頁215~269。
黃美娥,〈清代流寓文人楊浚在臺活動及其作品〉,《臺北文獻直字》127 期,1999年3月,頁73~122。
黃美娥,〈「心遠由來地亦偏,柴桑風格想當年」--竹塹詩人鄭如蘭及其「偏遠堂吟草」〉,《竹塹文獻雜誌》13期,1999年11月,頁39~59。
黃美娥,〈笑看人生 麗句寫愁--清代竹塹地區流寓文人查元鼎及其詩作〉,《竹塹文獻雜誌》18期,2001年1月,頁6~31。
黃美娥,〈開啟臺灣文學研究的另一扇窗〉,《文訊》174期,2000年4月,頁48~50。
黃美娥,〈臺灣古典文學史概說(一六五一∼一九四五)〉,《臺北文獻直字》151,2005年3月,頁215~269。
黃憲作,〈花蓮地區的傳統文學 -上-〉,《國文天地》16卷12期=192期,2001年5月,頁77~81。
黃憲作,〈花蓮地區的傳統文學 –下-〉,《國文天地》17卷1期=193期,2001年6月, 頁86~89。
曾慶豹,〈解構巴別塔:空間、權力與上帝〉,《中外文學》32卷5期=377期,2004年10月,頁125~149。
葉英,〈徐宗幹事略〉,《台南文化》新5期,1978年5月,頁135~159。
楊書濠,〈清代臺灣文官養廉銀與行政規費研究〉,《中興史學》9期,2004年4月,頁41~63。
趙文榮,〈清代臺南地區漢人社會的動亂與分析〉,《臺南文化》51期,2001年9月,頁23~46。
廖振富,〈臺灣中部地區的古典詩人及其作品 -上-〉,《國文天地》16卷8期=188 期,2001年1月,頁62~67。
廖振富,〈臺灣中部地區的古典詩人及其作品 –下-〉,《國文天地》16卷9期=189 期,2001年2月,頁56~60。
廖振富,〈清代台灣古典詩中的渡海經驗〉,《航向世界的臺北:探尋華人的海洋文化—第二屆「臺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政府,2006年5月6、7日。
廖漢臣,〈巢名太古尋遺跡—記迂谷陳維英〉,《台北文物》2卷2期,1953年8月15日,頁356~357。
廖藤葉,〈臺灣古典詩中有關中元普度主題析論〉,《臺中技術學院學報》第三期,2002年6月,頁1~19。
潘朝陽,〈空間•地方觀與『大地具現』暨『經典訴說』的宗教性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卷3期,2000年9月。
劉平,〈拜把結會、分類械鬥與林爽文起義〉,《史聯雜誌》35 期,1999年11月,頁93~118。
蔡玉滿,〈林占梅傳統詩的結構賞析〉,《竹塹文獻雜誌》28期,2004年12月,頁99~115。
蔡懋棠,〈林占梅軼事〉,《台灣風物》25卷4期,1975年12月,頁74。
程玉凰,〈林占梅與「萬壑松」唐琴之謎〉,《竹塹文獻雜誌》30 期,2004年7月,頁74~96。
鄭吉雄,〈中國方志學的跨世紀展望〉,第二屆中華文明的二十一世紀新意義學術研討會,美國.史丹福大學: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史丹福大學亞洲語言文學系,2001年3月。
鄭喜夫〈李靜齋先生年譜初稿〉,《臺灣文獻》28卷2期,1977年6月30日。
賴明珠,〈林占梅的書畫藝術世界--以「潛園琴餘草」為主要分析依據〉,《臺灣史研究》7卷1期,2001年4月,頁27~79。
盧嘉興,〈開臺唯一父子進士施瓊芳與施士洁〉,《臺灣研究彙集》1。
盧嘉興〈澎湖唯一的進士蔡廷蘭〉,《臺灣研就彙集》1,《現代學苑》32期抽印,1966年12月10日。
盧嘉興,〈清季流寓臺灣的大詩人楊浚〉,《古今談》24期,1967年2月,頁12~21。
鍾述之,〈台北名儒—陳維英〉,《古今談》28期,1967年6月25日。
薛順雄,〈台灣清代〈竹枝詞〉價值研討〉,引自http://www.nchu.edu.tw/~chinese/EO12.HTML。
戴順發、陳東鐘,〈茄子品種介紹及栽培技術改進〉,《高雄區農技報導》第17期。
賴麗娟,〈「海音詩」觀風問俗析論〉,《成大中文學報》9 期,2001年9月,頁99~134。
蕭瓊瑞,〈從「臺灣八景」到「澎湖八景」〉,《西瀛風物》9期,2004年12月,頁97~108。
謝貴文,〈清代臺灣循吏姚瑩的番政主張〉,《臺北文獻直字》152期,2005年6月,頁95~113。
謝貴文,〈清代臺灣循吏姚瑩的治安事功〉,《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4期(下),2006年3月,頁413~444。
謝貴文,〈清代臺灣循吏姚瑩的治軍思想〉,《國文學報(高師大)》1期,2004年12月,頁229~240。
謝崇耀,〈劉家謀在臺之詩作初探〉,《臺灣文獻》52卷4期,2001年12月,頁403~416。
謝碧菁,〈陳維英詩歌反映之臺灣自然與人文〉,《臺灣文學評論》5卷4期,2005年10月,頁65~87。
謝碧連,〈府城臺南父子雙進士--施瓊芳、施士洁〉,《臺南文化》53期,2002年10月,頁43~63。
羅肇錦,〈「漳泉鬥」的閩客情結初探〉,《臺灣文獻》49卷4 期,1998年12月,頁173~185。
羅肇錦,〈漳泉鬥的閩客情結再探〉,《臺灣文獻》54卷1期,2004年3月,105~132。
蘇子建,〈林占梅潛園琴餘草校勘記—從東門城的詩壁說起〉,《竹塹文獻》34期,2005年8月,頁106~115。
顧敏耀在〈仙拚仙,拚死猴齊天——以分類械鬥為主題的台灣古典詩文作品比較〉, http://www.fgu.edu.tw/~wclrc/drafts/Taiwan/gu-min-yao/gu-min-yao_02.htm。
龔顯宗,〈李望洋宦遊西北〉,《鄉城生活雜誌》44 期,1997年9月,頁37~42。
龔顯宗,〈不為功名亦讀書—論鄭用錫詩的題材多樣與風格統一〉,《第五屆清代學術研討會》,1997 年,11.15~16,頁 347~360。






























大陸學者(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何海燕,〈論宋代文人對陶淵明的接受〉,《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期,2004年。
李劍鋒,〈陶淵明接受史新局面的開創者梅堯臣〉,《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5期,1997年。
李劍鋒,〈論唐代人接受陶淵明的原因和條件〉,《文史哲》,3期,1999年。
李劍鋒,〈論蕭統對陶淵明的接受〉,《山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期,1997年。
李劍鋒,〈論江淹在陶淵明接受史上的貢獻〉,《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3期,1997年。
李劍鋒,〈加強陶淵明接受史研究〉,《九江師專學報》3期,2000年。
李劍鋒,〈隋唐五代陶淵明接受史概論〉,《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3期,2001年。
汪毅夫,〈從劉家謀詩看道咸年間台灣社會之狀況——記劉家謀及其《觀海集》和《海音詩》〉,《台灣研究集刊 》4期,2002年,頁76~83。
汪毅夫,〈台灣內渡文人与清末民初社會變遷和社會問題——以台灣進士許南英、丘逢甲和汪春源為例〉,《台灣研究集刊》1期,2006年,頁67~73。
汪毅夫,〈從“福建台灣府”到“福建台灣省”──台灣建省初期閩、台關系的一個側面〉,《福建論壇(文史哲版) 》1期,2000年,頁26~29。
汪毅夫,〈近代台灣詩人的抗英事跡和愛國詩文〉,《台聲》12期,1997年,頁36~37。
汪毅夫,〈清代台灣的幕友〉,《東南學術》1期, 2004年,頁125~131。
汪毅夫,〈地域歷史人群研究:台灣進士〉,《東南學術》3期, 2003年,頁120~127。
汪毅夫,〈林樹梅作品里的閩台地方史料〉,《台灣研究集刊》1期, 2004年,頁66~67。
季云飛,〈清代台灣民間械斗与清政府的對策〉,《社會科學輯刊》4期, 1998年,頁112~118。
陳曉紅,〈試論陶淵明在文學史上的被忽視與被重視〉,《懷化學院學報》23卷3期,2004年6月,頁75~78。
陳支平,〈從碑刻、民間文書等資料看福建与台灣的鄉族關系〉,《台灣研究集刊》1期,2004年,頁57~65。
趙山林,〈古代文人的桃源情結〉,《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3期,2001年,頁3~10。
盧佑誠,〈錢鍾書的陶淵明接受史研究〉,《皖西學院學報》第19卷1期,2003年2月,頁101~104。
戴可來. 于向東,〈蔡廷蘭《海南雜著》中所記越南華僑華人〉,《華僑華人歷史研究》1期,1997年,頁40~50。
魏章柱,〈清代台灣自然災害對社會發展的影響〉,《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期, 2002年,頁121~124。
顏章炮,〈清代台灣民間的守護神信仰和分類械斗〉,《清史研究》4期,1998年,頁48~54。

網路資料
http://www.sinica.edu.tw/~pingpu/library/fulltext/npmdatabase/xian001.htm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徐麗霞,〈姚瑩「臺灣班兵議」論述〉,《中國語文》95卷2期=566期 、95卷3期=567期、 95卷4期=568期 ,2004年8月、2004年9月 、2004年10月,頁102~114、頁102~114、頁100~114。
2. 徐麗霞,〈劉家謀詩作的澎湖庶民圖象〉(上) (下),《中國語文》96卷6期=576期、97卷2期=578期,2005年6月、2005年8月,頁103~114、頁102~114。
3. 徐麗霞,〈陳維英之別業:太古巢與棲野巢〉一~四,《中國語文》92卷1期=547期、92卷2期=548期、92卷3期=549期、92卷4期=550期,2004年1月、2004年2月、2004年3月、2004年4月,頁102~114、頁103~114、頁101~114、頁102~114。
4. 徐慧鈺,「構得潛園堪寄跡,十年樂趣在林泉」─談林占梅的園林生活〉,《竹塹文獻雜誌》13期,1999年,頁 60~75。
5. 翁聖峰〈劉家謀的《觀海集》〉,《臺灣文獻》47卷4期,1996年12月,頁181~189。
6. 洪健榮,〈清修臺灣方志「風俗」門類的理論基礎及論述取向〉,《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2期,2000年7月,頁119+121~152+154。
7. 侯迺慧,〈從西湖看宋人的造園與遊園活動—以文學範疇為主(上)〉,《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9期,1994年6月,頁47~87。
8. 高志彬,〈臺灣方志之纂修及其體例流變述略 〉,《臺灣文獻》49卷3期,1998年9月,頁187~205。
9. 施懿琳,〈撰寫區域文學史的幾點感想〉,《文訊》174 期,2000年4月,頁40~41。
10. 施懿琳,〈臺南府城古典文學概述 –下-〉,《國文天地》16卷8期=188期,2001年1月,頁57~61。
11. 施懿琳,〈臺南府城古典文學概述 -上-〉,《國文天地》16卷7期=187期,2000年12月,頁56~60。
12. 施志汶,〈臺灣史研究的史料運用問題:以清代渡臺禁令為例〉,《臺灣史蹟》36期,2000年6月,頁148~189。
13. 周榮杰,〈從臺灣諺語來談分類械鬥〉,《史聯雜誌》15期,頁35~36。
14. 林耀潾,〈在邊緣的邊緣實踐--以清代臺灣澎湖文石書院山長林豪為例的研究〉,《成大中文學報》13期,2005年12月,頁195-213。
15. 林耀潾,〈清臺灣縣學教諭鄭兼才的儒學思想與實踐〉,《成大中文學報》6期,1998年5月,頁12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