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一、網路部分:
內政部統計處(2007)。《現住人口婚姻狀況》。取得日期:2007.10。網址: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8)。《民法》。取得日期:2008.06。網址: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B0000001
社會發展趨勢調查網站(2007)。《家庭生活》。取得日期:2007.10。網址:http://www129.tpg.gov.tw/mbas/society/index.html
教育部統計處(2007)。《性別統計指標》。取得日期:2007.10。網址: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20001/gender/index1.htm
教育部統計處(2008)。《重要統計資訊》。取得日期:2008.06。網址: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overview03.xls
二、中文部分:
王雅各(2004)。〈質性研究導論〉。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1-56。台北:心理。
伊慶春、熊瑞梅(1994)。〈擇偶過程之網絡與婚姻關係:對介紹人、婚姻配對、和婚姻滿意度之分析〉。載於伊慶春主編,《臺灣社會的民眾意向:社會科學分析》,頁135-177。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吳佾其(2007)。〈台灣高等教育擴張的影響與突破〉,《網路社會學通訊》,62。
吳明燁(1999)。〈擇偶〉。載於周麗瑞、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合編,《婚姻與家人關係》,頁88-107。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明燁、伊慶春(2003)。〈婚姻其實不只是婚姻:家庭因素對於婚姻滿意度的影響〉。《人口學刊》,26,頁71-95。宋鎮照(1997)。《社會學》。台北:五南。
巫麗雪、蔡瑞明(2006)。〈跨越族群的藩籬:從機會供給觀點分析台灣的族群通婚〉。《人口學刊》,32,頁1-41。李金桐(1989)。〈高等教育與經濟發展〉。載於 21世紀基金會主編 ,《21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體制、弁鉬P學校組織 》,頁18-54。臺北: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卓紋君(2000a)。〈從兩性關係發展模式談兩性親密關係的分與合(上)〉。《諮商與輔導》,175,頁19-23。卓紋君(2000b)。〈台灣人愛情發展的歷程初探兼論兩性輔導之重點〉。《諮商輔導文粹》,5,頁1-30。卓紋君、饒夢霞(1998)。〈台灣人愛情關係的發展與分析-以一百個愛情故事為例〉。《1998年世界心理衛生與輔導會議論文集》,3,頁251-266。
周麗瑞、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秋萍(2001)。《未婚青年擇偶偏好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性、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200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81-126。台北: 心理。
孫慧玲(2006)。〈淺談夫妻間性別角色之改變〉。《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 55。
徐光國(2003)。《婚姻與家庭》。台北:揚智。
徐安琪.(2000)。〈擇偶標準:五十年變遷及其原因分析〉。《社會學研究》, 6,頁 18-30。
徐宗國(1996)。〈紮根理論研究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意涵〉。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47-74。台北:巨流。
秦慧珠(1987)。〈低學歷、小丈夫的現實與內涵〉。載於秦慧珠主編,《開放的婚姻市場-現代夫妻的新象》,頁207-219。台北:聯經。
高淑貴(1991)。《家庭社會學》。台北:黎明。
張思嘉(2001)。〈擇偶歷程與婚前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4(4),頁1-29。張清溪、章霽氶B劉鶯釧、吳聰敏(2000)。《經濟學理論與實際(第四版,上冊)〉。台北:翰蘆圖書.。
張榮富(2006)。〈年齡對擇偶年齡與身高偏好門檻的影響〉。《中華心理學刊》中,48(3),頁275-289。張蕙雯(2006)。《公主獨睡雙人床-「五年級」未婚女性婚姻觀與生涯發展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莊耀嘉(2002)。〈擇偶條件與性心理之性別差異:演化論的檢驗〉。《中華心理學刊》,44(1),頁75-93。釧y萍(2007)。〈從父權資本雙系統理論看台灣新女性單身現象〉。論文發表於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台灣社會學會主辦,「2007台灣社會學年會:台灣與東亞社會的比較研究」(11月24-25日)。舉辦地點:國立台灣大學。
陳玉華(2007)。〈婚育態度與行為的世代差異〉。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家庭價值、行為與態度: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九次研討會」(11月3日)。舉辦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
陳信木、陳雅琪(2007)。〈教育對於結婚的影響:教育程度別女性初婚年齡分佈模式〉。論文發表於台灣人口學會主辦,「台灣人口新情勢與對策:國民健康與社會安全」(4月27-28日)。舉辦地點:國立政治大學。
陳美如(2006)。《妻子擁有較丈夫更高學歷之婚姻生活經驗》。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雅琪、陳信木、郭蕙如(2008)。〈台灣地區初婚率趨勢:兼論初婚步調與教育影響〉。論文發表於台灣人口學主辦,「少子女化與高齡化社會的人口挑戰—人口政策與人口發展課題」臺灣人口學會2008年學術研討會(2月29日、3月1日)。舉辦地點:台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
章英華、傅仰止(2002)。《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報告:第四期第二次》。 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彭偉庭(2007)。〈從兩性觀點看擇偶歷程到婚姻關係之歧異〉。《網路社會學通訊》,61。
彭莉惠、張豐彬、熊瑞梅(2007)。〈誰比較有機會接受教育訓練?性別、教育程度、世代與省籍分析〉。論文發表於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台灣社會學會主辦,「2007台灣社會學年會:台灣與東亞社會的比較研究」(11月24-25日)。舉辦地點:國立台灣大學。
彭懷真(1998)。《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楊靜利、李大正(2007)。〈台灣婚姻機會成本之變遷〉。論文發表於台灣社會福利學會主辦,「建立永續發展的家庭、人口、健康、社區與勞動保障體系:公民權利契約觀點(5月26-27日)。舉辦地點:國立台北大學。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2006)。〈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婚姻行為之變遷〉。《人口學刊》,33,頁1-32.葉肅科(2000)。《一樣的婚姻,多樣的家庭》。台北: 學富。
趙淑珠(2003)。〈未婚單身女性生活經驗之研究:婚姻意義的反思〉。《教育心理學報》,34(2),頁221-246。劉正、陳建州(2005)。〈教育取得之性別差異與流變〉。論文發表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主辦。「2005台灣社會學會年會台灣社會與社會學的反思學術研討會暨90-92 社會學門宏觀社會學專題計畫成果發表會」(11月19-20日)。舉辦地點:國立台北大學。
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21-140。台北:巨流。
蔡文輝(1998)。《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蔡淑玲(1994)。〈台灣之婚姻配對模式〉。《人文及社會學集刊》,6(2),頁335-371。
蔡淑玲(2004)。〈高等教育的擴展對教育機會分配的影響〉。《台灣社會學刊》,7,頁47-88。
駱明慶(2001)。〈教育成就的省籍與性別差異〉。《經濟論文叢刊》,29(2),頁117-152。駱明慶(2006)。〈教育成就的性別差異與國際通婚〉。《經濟論文叢刊》,34(1),頁79-115。謝小芩(1998)。〈性別與教育期望〉。《婦女與兩性學刊》,9,頁205-231。謝文宜(2006)。〈為什麼結婚:國內將婚伴侶婚姻承諾考量因素之探討〉。《中華輔導學報》,20,頁51-82。謝臥龍主編(2004)。《質性研究》。台北:心理。
簡文吟、伊慶春(2004)。〈共識與歧見:夫妻配對研究的重要性〉。《台灣社會學刊》,7,頁89-122。
三、外文部分:
Babbie, E.(原著),邱泯科、陳佳穎、蔡毓智、姜馨彥合譯(2004)。《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台北:雙葉。
Becker, G. S. (1973). A Theory of Marriage: Part I.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1(4), 813-846.
Becker, G. S. (1974). A Theory of Marriage: Part II.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2(2), S11-S26. .
Becker, G. S. (1991). 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oodman, N.(原著),陽琪、陽琬合譯(1995)。《婚姻與家庭》。台北:桂冠。
Kerckhoff, A. C., & Davis., K. E. (1962). Value Consensus and Need Complementarity in Mate Selection. American Soiological Review, 27(3), 295-303.
Knox, D.(1975). Marriage: who? when? wh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umar, R.(原著),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合譯(2005)。《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學富。
Lamanna, M. A.& Riedmann, A.(原著),李紹嶸、蔡文輝合譯(1987)。《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Leigh, G. K., Holman, T. B., & Burr, W. R. (1984). An Empirical Test of Sequence in Murstein''s SVR Theory of Mate Selection. Family Relations, 33(2), 225-231.
Levinger, G., Senn, D. J., & Jorgensen, B. W. (1970). Progress Toward Permanence in Courtship: A Test of the Kerckhoff-Davis Hypotheses. Sociometry, 33(4), 427-443.
Mare, R. D. (1991). Five Decades of Educational Assotative Mating. American Soiological Review, 56(1), 15-32.
Marshall, C. & Rossmanm, G. B.(原著),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五南。
Murstein, B. I. (1967). Empirical Tests of Role, Complementary Needs, and Homogamy Theories of Marital Choic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29(4), 689-696.
Murstein, B. I. (1970). Stimulus. Value. Role :A Thery of Marital Choic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2(3), 465-481.
Neuman,W. L.(原著),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合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
Qian, Z. (1998). Changes in Assorttative Mating:The Impact of Age and Education,1970-1990. Demography, 35(3), 279-292.
Schellenberg, J. A., & Bee, L. S. (1960). A Re-Examination of the Theory of Complementary Needs in Mate Selection. Marriage and Family Living, 22(3), 227-232.
Smits, J. (2003). Social closure among the higher educated:trends in educational homogamy in 55 countries.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2, 251-277.
Strauss, A.&Corbin, J.(原著)吳芝儀、廖梅花合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市:濤石文化。
Strauss, A. & Corbin, J(原著),徐宗國譯 (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Tsai, S. L. (1984). Sex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 A Review of Literature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8, 223-239.
Tsai, Shu-Ling (1996).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thnicity and Education in Taiwan''s Changing Marriage Market.Proceedings of the NSC, Part C: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國科會研究彙刊:人文與社會科學》 6(3), 301-313.
Tsay, Ruey-Ming.(1996) Who Marries Whom?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Wives'' and Husband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Class in Taiwan. Proceedings of the NSC, Part C: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國科會研究彙刊:人文與社會科學》, 6, 258-277.
Tsay, Ruey-Ming & Wu, Li-hsueh.(2003)Marrying Someone From a Different Group: An Analysis of Boundary-Crossing Marriages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conference on “The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in Families’ Life Course.” Co-Sponsored by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nd RC06, International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Taipei: Academia Sinica. March 12-14, 2003.
Winch, R. F. (1955a). The Theory of Complementary Needs in Mate-Selection:A Test of One Kind of Complementariness. American Soiological Review, 20(1), 52-56.
Winch, R. F. (1955b). The Theory of Complementary Needs in Mate-Selection:Final Results on the Test of the General Hypothesis. American Soiological Review, 20(5), 552-555.
Winch, R. F. (1967). Another Look at the theory of Complementary Needs in Mate-Selectio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29(4), 756-762.
Winch, R. F., Ktsanes, T., & Ktsanes, V. (1954). The Theory of Complementary Needs in Mate-Selection:An Analytic and Descriptive Study. American Soiological Review, 19(3), 241-249.
Yi, Chin-Chun, & Chan, Chao-Wen (2007). The Social Basis of Mate Selection inTaiwan : Its Possible Linkage to Marital Satisfa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家庭價值、行為與態度: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九次研討會」(11月3日)。舉辦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