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34.204.176.71) 您好!臺灣時間:2024/11/14 12:02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陳惠珊
研究生(外文):Huei-Shan Chen
論文名稱:施叔青鬼魅書寫研究
指導教授:須文蔚須文蔚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in-Way Xu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51
中文關鍵詞:施叔青鬼魅書寫現代主義女性主義魔幻現實主義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9
  • 點閱點閱:116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31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當代女性文學自五○年代即質量俱佳,八○年代女作家更可謂形成一股縱橫文壇的特殊文學現象。然相關女性文學史卻相當貧瘠,直至九○年代後才形成一股建構戰後台灣女性文學史的學術企圖。施叔青生於戰後嬰兒潮,創作起於六○年代台灣現代主義勃興時期,不僅小說創作迭有佳作,且隱然與台灣六○年代迄今的文學潮流與社會關懷暗合。
  本論特以施叔青創作中所具有鮮明的鬼魅書寫作為研究對象,以現代主義、女性主義、魔幻現實主義論述中的鬼魅美學作為理論框架,藉以析論施叔青鬼魅書寫中所呈現的鬼魅意象、鬼魅意涵以及鬼魅美學特色等。並且,作家基於不同的創作關懷所呈現鬼魅意象如孤魂野鬼、亡魂、活死人、女妖、女鬼、女屍、女巫……等等也有了不同的文學意涵。透過鬼魅形式特徵、鬼魅意象、鬼魅意涵的層層推進,揭露作者創作中顯露的自我存在意識、女性意識與歷史意識,是隨著作家個人生命情境與整體社會時代變遷而有所改變。從文學社會學的角度,施叔青貼合時代的創作關懷,也可進一步藉由鬼魅書寫的意涵反映出該歷史階段的社會時代脈絡。
  總結對施叔青鬼魅書寫的探究,在自我存在意識方面,鬼魅意象給人的恐怖顫慄反映人類潛意識對死亡、生存、人生的焦慮,並且作為現代人精神荒原、現實世界異化的投射、批判。從女性意識來看,鬼魅的艷異妖魅或慘白、喪失生命力,實是女性不同心理情狀的曲折反射,也為女性╱女作家作為瓦解父權╱陽性歷史的手段策略。而深究作家的歷史意識,受到時局變遷異動的影響,作家特以書寫召喚歷史的幽魅,趕在人們遺忘上一個世紀歷史時,重現歷史記憶並藉此梳理國族歷史、紓解歷史創傷,以重構歷史的主體性。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施叔青小說文獻探討 3
壹、前人研究成果彙整 4
貳、研究文獻評述 9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3
第四節 「鬼魅」書寫概念界定 15
壹、鬼魅釋義 15
貳、古典鬼魅書寫傳統概述 16
參、鬼魅書寫研究論述 18
肆、範圍界定 22
第五節 章節架構 23
第二章 施叔青鬼魅美學接受的影響型態論 25
第一節 前言 25
第二節 現代主義中的鬼魅美學 26
壹、社會背景 26
貳、思想意涵 27
一、潛意識、心理分析 27
二、存在哲學 29
參、現代主義美學特色 30
一、凸顯異化感、反傳統 31
二、大量運用象徵與隱喻 31
三、意識流 31
四、凸顯荒謬 32
肆、鬼魅意象 33
第三節 女性主義中的鬼魅美學 34
壹、社會背景 35
貳、思想意涵 36
參、女性主義美學特色 38
一、挖掘女性意識、強調女性主體性 38
二、具強烈自傳色彩 39
三、陰性書寫(écriture féminine) 40
四、呈現解構、斷裂、不確定的特質 40
肆、鬼魅意象 41
第四節 魔幻現實主義中的鬼魅美學 42
壹、社會背景 43
貳、思想意涵 43
參、魔幻現實主義美學特色 45
一、現實與虛幻的並存 45
二、時空的並置、錯綜 46
三、歷史和神話傳說的融合 46
四、運用荒謬、象徵、隱喻等藝術手法 47
肆、鬼魅意象 47
第五節 小結 48
第三章 施叔青以現代主義美學建構之鬼魅書寫 51
第一節 前言 51
第二節 施叔青以現代主義建構之鬼魅形式特徵 54
壹、超現實語言 54
貳、意識流 56
參、異常為的病態書寫 58
第三節 施叔青以現代主義建構之鬼魅意涵 59
壹、心魔:人性的心中有鬼 60
貳、心理的精神荒原 63
參、現實世界的畸零狀態 66
第四節 小結 69
第四章 施叔青以女性主義美學建構之鬼魅書寫 73
第一節 前言 73
第二節 施叔青以女性主義建構之鬼魅形式特徵 76
壹、性與恐怖意象連結 76
貳、女性如同鬼魅 78
參、狂女瘋婦的女性怪誕文體 79
第三節 施叔青以女性主義建構之鬼魅意涵 80
壹、女鬼:女性的黑暗之心 80
貳、殖民或後殖民處境下的女性他者 84
參、顛覆父權的反抗策略 87
肆、書寫女史 92
第四節 小結 94
第五章 施叔青以魔幻現實主義美學建構之鬼魅書寫 97
第一節 前言 97
第二節 施叔青以魔幻現實主義建構之鬼魅形式特徵 100
壹、現實與虛幻的想像結合 100
貳、鄉野民俗與歷史的融合 104
參、時空的並置、穿越與對話 107
第三節 施叔青以魔幻現實主義建構之鬼魅意涵 107
壹、國魅:殖民歷史的老靈魂 108
貳、後殖民的反抗策略 112
參、重構歷史記憶與國族認同 114
第四節 小結 119
第六章 結論 12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21
壹、施叔青以現代主義美學建構之鬼魅書寫特徵、意涵 121
貳、施叔青以女性主義美學建構之鬼魅書寫特徵、意涵 124
參、施叔青以魔幻現實主義美學建構之鬼魅書寫特徵、意涵 127
第二節 研究侷限 132
附錄 134
參考書目 137
參考書目
(皆按照筆劃排序)

一、專書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三十六(上海:上海書店,2001年)。
【清】蒲松齡著、張友鶴輯校:《聊齋誌異三會本》(台北:里仁,1991年)。
【漢】應劭:〈自序〉,《風俗通義》收錄於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再版(台北:明文,1982年),頁1-17。
Asturias, Miguel Angel著、劉習良與笋季英譯:《玉米人》(台北:桂冠,1994年)。
Benjamin, Walter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88年)。
Boehmer, Elleke著、盛寧譯:《殖民與後殖民文學》(瀋陽:遼寧教育,1998年)。
Camus, Albert著、莫渝譯:《異鄉人》(台北:桂冠,2001年)。
Carpentier, Alejo著、陳眾議譯:《這個世界的王國序》(台北:淑馨,1990年)。
Eliot, T. S.著、杜若川譯:《荒原》(台北:志文,1985年)。
Freud, Sigmund著,汪鳳炎、郭本禹等譯:《精神分析引論》(台北:知書房,2000年)。
Freud, Sigmund著、楊韶剛等譯:《超越快樂原則》(台北:知書房,2000年)。
Joyce, James著、蕭乾和文潔若譯:《尤利西斯》(台北:時報,1995年)。
Kafka, Franz著、金溟若譯:《蛻變》(台北:長榮,1969年)。
Kristeva, Julia著、彭仁郁譯:《恐怖的力量》(台北:桂冠,2003年)。
Márquez, Gabriel García著、楊耐冬譯:《百年孤寂》再版(台北:志文,1999年)。
Márquez, Gabriel García著、楊耐冬譯:《馬奎斯小說傑作集》(台北:志文,1983年)。
Millet, Kate. Sexual Politics.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70.
Morrison, Toni著、何文敬譯:《寵兒》(台北:台灣商務,2003年)。
Rabaté, Jean-Michel. The Ghosts of Modernity. Gainesville: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1996.
Showalter, Elaine.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British Women Novelist from Bront to Lessing. Princeton: Princeton UP, 1977.
方群、孟樊、須文蔚主編:《現代詩讀本》(台北:揚智文化,2004年)。
王文興:《家變》第二十五版(台北:洪範,1993年)。
王雅各:《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遠流,1999年)。
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下)--性別與文化、再現》(台北:心理,1999年)。
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1999年)。
王德威:《現代中國小說十講》(上海:復旦,2003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1988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評點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1年)。
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台北:麥田,2003年)。
王德威:《跨世界風華:當代小說20家》(台北:麥田,2002年)。
白先勇:《台北人》(台北:晨鐘,1971年)。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台北:爾雅,1995年)。
伍寶珠:《從反思到反叛-八、九零年代台灣女性主義小說探究》(台北:大安,2001年)。
任一鳴:《女性文學與美學》(新疆:新疆人民,1995年)。
朱立元主編:《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上海:復旦大學,2000年)。
朱立元主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7年)。
老高放:《超現實主義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7年)。
西慧玲:《西方女性主義與中國女作家批評》(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3年)。
余繩武、劉存寬主編:《十九世紀的香港》(北京:中華,1994年)。
吳達芸主編:《台灣當代小說論評》(高雄:春暉,1999年)。
呂正惠:〈現代主義在台灣-從文藝社會學的角度來考察〉,《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1995年),頁3-42。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1995年)。
宋澤萊:《血色蝙蝠降臨的城市》(台北:草根,1996年)。
宋澤萊:《熱帶魔界》(台北:草根,2001年)。
李仕芬:《愛情與婚姻:台灣當代女作家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1996年)。
李昂:《自傳の小說》(台北:皇冠,1999年)。
李昂:《看得見的鬼》(台北:聯合文學,2004年)。
李昂:《殺夫》(台北:聯經,1983年)。
李英明:《全球化的後殖民省思》(台北:生智,2003年)。
李喬:《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1996年)。
周芬伶:《聖與魔:台灣戰後小說的心靈圖像(1945∼2006)》(台北縣:INK印刻,2007年)。
孟樊、林燿德主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1990年)。
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重讀張愛玲》(台北:麥田,2000年)。
林燿德:《一九七四高砂百合》(台北:聯合文學,1990年)。
邱妙津:《鱷魚手記》(台北:時報,1994年)。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1997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2003年)。
姜飛:《跨文化傳播的後殖民語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施叔青:《回家,真好-原鄉的變調》(台北:皇冠,1997年)。
施叔青:《她名叫蝴蝶》(台北:洪範,1993年)。
施叔青:《行過洛津》(台北:時報,2003年)。
施叔青:《完美的丈夫》(台北:洪範,1985年)。
施叔青:《那些不毛的日子》(台北:洪範,1988年)。
施叔青:《兩個芙烈達.卡蘿》(台北:時報,2001年)。
施叔青:《約伯的末裔》(台北:大林,1973年)。
施叔青:《風前塵埃》(台北:聯合文學,2007年)。
施叔青:《寂寞雲園》(台北:洪範,1997年)。
施叔青:《情探》(台北:洪範,1986年)。
施叔青:《微醺彩妝》(台北:麥田,1999年)。
施叔青:《遍山洋紫荊》(台北:洪範,1995年)。
施叔青:《愫細怨》(台北:洪範,1984年)。
施叔青:《維多利亞俱樂部》(台北:聯合文學,1993年)。
施叔青:《驅魔》(台北:聯合文學,2005年)。
柏棣:《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理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年)。
段若川:《安第斯山上的神鷹-諾貝爾獎與魔幻寫實主義》(台北縣:世潮,2003年)。
范銘如:《眾�奡M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2002年)。
夏祖焯:《近代外國文學思潮》(台北:聯合文學,2007年)。
徐曙玉、邊國恩等編:《20世紀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天津:百花文藝,2000年)。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四卷(北京:高等教育,1999年)。
郝譽翔:《情慾世紀末-當代台灣女性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
張大春:〈將軍碑〉,《四喜憂國》(台北:遠流,1988年),頁11-31。
張大春:《文學不安—張大春的小說意見》(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
張岩冰:《女權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1998年)。
張法:《20世紀西方美學史》(成都:四川人民,2003年)。
張素貞:《細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1986年)。
張淑英:《拉丁美洲研究》(台北:五南,2001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2004年)。
梅家玲:《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2000年)。
許琇禎:《台灣當代小說縱論(1977-1997)》(台北:五南,2001年)。
許極燉:《臺灣近代發展史》(台北:前衛,19998年)。
陳水源:《臺灣歷史的軌跡(下)》(台北:晨星,2000年)。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1994年)。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年)。
彭小妍:〈歷史、寫實、寓言:解嚴後的歷史寓言小說〉,《歷史很多漏洞-從張我軍到李昂》(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頁115-135。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台北:自由晚報,1991年)。
彭懷恩:《臺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7年)。
賀安慰:《台灣當代短篇小說中的女性描寫》(台北:文史哲,1989年)。
楊照:〈從「鄉土寫實」到「超越寫實」〉,《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頁179-197。
葉子啟:《拉丁美洲短篇小說精選》(台北,圓神,1988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再版(高雄:春暉,1998年)。
葉石濤:《展望台灣文學》(台北:九歌,1994年)。
廖玉蕙:〈夢裡不知身是客〉,《走訪捕蝶人-赴美與文學耕耘者對話》(台北:九歌,2002年),頁45-68。
廖炳惠:《另類現代情》(台北:允晨,2001年)。
廖炳惠:《臺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台北:聯合文學,2006年)。
廖炳惠主編:《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2003年)。
蒲慕州主編:《鬼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側寫》(台北:麥田,2005年)。
齊邦媛:〈閨怨之外-以實力論臺灣女作家的小說〉,《千年之淚》(台北:爾雅,1990年),頁109-147。
劉心皇編選:《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1981年)。
劉登翰:《台灣文學隔海觀-文學香火的傳承與變異》(台北:風雲時代,1995年)。
劉載福:《存在主義哲學與文學》(台中:普天文庫,1969年)。
樊洛平:《當代台灣女性小說史論》(台北:台灣商務,2006年)。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1993年)。
鄭樹森:《當代拉丁美洲小說集》(台北:聯經,1987年)。
魯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中國小說史略及其他》(台北:里仁,1992年)。
龍應台:〈繭裡的女人:評施叔青的《愫細怨》〉,《龍應台評小說》(台北:爾雅,1985年),頁71-75。
聶華苓:《桑青與桃紅》(台北:時報,1997年)。
蘇偉貞:《沉默之島》(台北:時報,1994年)。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文學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台北:女書,1999年)。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1996年)。

二、專書論文
王德威:〈從傳奇到志怪--評施叔青的《韭菜命的人》〉,收錄於施叔青:《施叔青集》(台北:前衛,1993年),頁289-292。
史書美:〈離散文化的女性主義書寫〉,收錄於簡瑛瑛主編:《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台北:立緒文化,1997年),頁87-108。
白先勇:〈施叔青的「約伯的末裔」〉,收錄於葉維廉主編:《中國現代作家論》(台北:聯經,1976年),頁533-540。
白先勇:〈香港傳奇--讀施叔青的「香港的故事」〉,收錄於施叔青:《韭菜命的人》(台北:洪範,1988年),頁1-8。
朱雙一:〈《自由中國》與臺灣自由人文主義文學脈流〉,收錄於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刊研討論文集》(台北:文建會,2000年),頁75-106。
何春蕤、丁乃非、甯應斌主講:〈近年台灣重大性╱別事件〉,收錄於何春蕤、丁乃非、甯應斌主講:《性政治入門:台灣性運演講集》(桃園縣: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05年),頁41-98。
李小良:〈「我的香港」-施叔青的香港殖民史〉,收錄於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台北:麥田,1997年),頁181-208。
李小良:〈香港後殖民論述-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收錄於鄭振偉主編:《女性與文學-女性主義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嶺南書院,1996年),頁31-39。
林谷靜:〈觀閱她史 書寫自我-論《兩個芙列達.卡蘿》與《漂流之旅》重構她史的書寫策略〉,《全國研究生文學社會學研討會論文集》第四屆(嘉義縣: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2006年),頁195-215。
林芳玫:〈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自由、理性、與平等的追求〉,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1996年),頁1-25。
林富士:〈釋「魅」-以先秦至六朝時期的文獻資料為主的考察〉,收錄於蒲慕州主編:《鬼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側寫》(台北:麥田,2005年),頁109-134。
林燿德:〈小說迷宮中的政治迴路〉,收錄於鄭明娳編:《當代台灣政治論》(台北:時報,1994年),頁135-199。
南方朔:〈透過歷史天使悲傷之眼〉,收錄於施叔青:《風前塵埃》(台北:聯合文學,2007年),頁5-10。
施叔青:〈追逐成長〉,收入於楊澤主編:《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台北:時報,1994年),頁178-179。
施淑:〈歎世界-《愫細怨》代序〉,收錄於施叔青:《愫細怨》(台北:洪範,1984年),頁1-9。
施淑:〈論施叔青早期小說的禁錮與顛覆意識〉,收錄於施叔青:《施叔青集》(台北:前衛,1993年),頁271-287。
施淑:〈講評意見〉,收錄於孟樊、林燿德主編:《世紀末偏航-八○年代台灣文學論》(台北:時報,1990年),頁292-295。
張小虹:〈祖母臉上的大蝙蝠:從鹿港到香港〉,收錄於楊澤主編:《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台北:時報,1994年),頁183-189。
張靜倫:〈台灣的婦運議題與國家的性別政策:訴求與回應〉,收錄於蕭新煌、林國明主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台北:巨流,2000年),頁367-388。
曹世耘:〈《行過洛津》-小說與戲曲《荔鏡記》的互涉書寫〉,收錄於封德屏主編:《異同、影響與轉換:文學越界學術研討會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 2005》(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年),頁69-91。
梅子:〈「騷動不安」的新產物:評施叔青「香港的故事」〉,收錄於施叔青:《情探》(台北:洪範,1986年),頁205-222。
陳芳明:〈情慾優伶與歷史幽靈-寫在施叔青《行過洛津》書前〉,收錄於施叔青:《行過洛津》(台北:時報,2003年),頁11-16。
陳眾議:〈論魔幻現實主義的民族淵源〉,收錄於柳鳴九主編:《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台北:淑馨,1990年),頁382-413。
彭瑞金:〈是顛覆?還是追逐?-施叔青集序〉,收錄於施叔青:《施叔青集》(台北:前衛,1993年),頁9-13。
須文蔚:〈六○∼七○年代文學評論、傳播與社會〉,《苦悶與蛻變:六○、七○年代台灣文學與社會》(台北:文津,2007年),頁153-190。
楊亦軍:〈悲劇與人道精神-兼談存在主義文學的人道精神〉,收錄於柳鳴九主編:《「存在」文學與文學中的「存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7年),頁115-131。
楊劍:〈存在主義的哲理與審美之間的關係〉,收錄於柳鳴九主編:《「存在」文學與文學中的「存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1997年),頁1-14。
詹宏志:〈幾種語言監獄-讀張大春的小說近作〉,收錄於張大春:《四喜憂國》(台北:遠流,1988年),頁5-10。
遠浩一:〈現實主義的新發展-讀拉美魔幻現實主義小說有感〉,收錄於柳鳴九主編:《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台北:淑馨,1990年),頁429-442。
劉淑芬:〈中古僧人的「伐魔文書」〉,收錄於蒲慕州主編:《鬼魅神魔》(台北:麥田,2005年),頁135-151。
劉登翰:〈在兩種文化衝撞之中:論施叔青早期的小說〉,收錄於施叔青:《那些不毛的日子》(台北:洪範,1988年),頁1-12。
鄭至慧:〈我們「自己的房間」還未打造完成〉,收錄於張秀亞:《張秀亞全集》十二(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年),頁623-628。
戴天:〈九曲橋感受〉,收錄於施叔青:《愫細怨》(台北:洪範,1984年),頁224-226。
戴天:〈柯麗娜和愫細怨〉,收錄於施叔青:《愫細怨》(台北:洪範,1984年),頁221-223。
戴天:〈關於施叔青〉,收錄於施叔青:《約伯的末裔》(台北:大林,1973年),頁1-2。

三、期刊論文
Showalter, Elaine著、張小虹譯:〈荒野中的女性主義批評〉,《中外文學》第14卷第10期(1986年3月),頁77-114。譯自Showalter, Elaine. “Feminist Criticism in the Wilderness.” The New Feminist Criticism: Essays on Women, Literature and Theory.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5:9-35.
Spivak, Gayatri著、邱彥彬、李翠芬譯:〈從屬階級能發言嗎?〉,《中外文學》第24卷第6期(1995年11月),頁94-123。
王德威:〈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施叔青香港世紀末寓言〉,《聯合文學》第9卷第4期(1993年2月),頁102-105。
王德威:〈殖民世界的性與政治:評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之二「遍山洋紫荊」〉,《讀書人》第11期(1996年1月),頁24-25。
王德威:〈魂兮歸來-歷史迷魅與小說記憶(下)〉,《聯合文學》第18卷第12期(2002年10月),頁70-77。
王德威:〈魂兮歸來-歷史迷魅與小說記憶(上)〉,《聯合文學》第18卷第11期(2002年9月),頁80-89。
朱崇儀:〈女性自傳:透過性別來重讀╱重塑文類〉,《中外文學》第26卷第4期(1997年9月),頁133-150。
朱崇儀:〈伊希迦黑與她的新文體:另一種(理論)書寫╱實踐〉,《中外文學》第24卷第11期(1996年4月),頁40-55。
朱景冬:〈魔幻現實主義是什麼?〉,《聯合文學》107期,(1993年9月),頁178-179。
羊子喬:〈從性別認同到土地認同--試析施叔青《行過洛津》的文化拼貼〉,《文學臺灣》第62卷(2007年4月),頁214-220。
聿戈:〈我讀施叔青《拾掇那些日子》〉,《書評書目》第19期(1974年11月),頁90-95。
吳夙珍:〈試探施叔青早期創作中「夢」的意象〉,《台灣文藝》第167期(1999年1月),頁104-112。
李令儀:〈原鄉與自我的追尋-施叔青&李昂談近作〉,《聯合文學》第19卷第12期(2003年10月),頁40-43。
李宜芳:〈施叔青的文學疆界〉,《明志學報》第37卷第1期(2005年6月),頁19-32。
李欣倫:〈「聖」與「狂」之辯--以施叔青、王幼華的作品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第8期(2002年6月),頁109-124。
李紫琳:〈地理環境的歷史書寫:從地貌及聚落空間解讀《行過洛津》〉,《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4期(2006年9月),頁171-198。
李瑞騰:〈台灣女作家知多少〉,《文訊》149期(1988年3月),頁41-42。
周英雄:〈九七陰影下的英國殖民地俱樂部〉,《聯合文學》第9卷第4期(1993年2月),頁100-101。

林幸謙:〈張愛玲的「閨閣政治論述」:女性身體、慾望與權力的文本〉,《文史哲學報》第47期(1997年12月),頁43-76。
林柏燕:〈評介施叔青《約伯的末裔》〉,《幼獅文藝》第33卷第12期(1970年12月),頁131-149。
林燿德:〈在歷史的轉機地開闢小說和人生的出入境口:評施叔青「遍山洋紫荊」〉,《文訊》第123期(1996年1月),頁14-15。
洪珊慧:〈文學╱藝術的鬼迷心竅--評《驅魔》〉,《幼獅文藝》第638卷(2007年2月),頁88-89。
孫遲:〈揭開象徵的面具-施叔青的〈安崎坑〉評介序曲〉,《幼獅文藝》第33卷第12期(1970年12月),頁253-263。
徐文娟:〈施叔青與嚴歌苓小說中的女性書寫〉,《雲漢學刊》第7期(2000年6月),頁107-142。
郝譽翔:〈關於告別的,瓦解的,與正在誕生的……2000∼2004年的台灣小說〉,《文訊月刊》第228期(2004年10月),頁36-42。
張小虹:〈施叔青,不只是一段驅魔的奇幻旅程導讀:魔在心中坐〉,《聯合文學》第21卷第9期(2005年7月),頁82-85。
張淑麗:〈「蝴蝶,我的黃翅粉蝶,我的香港」:施叔青的「寂寞雲園」與她的蝴蝶之戀 〉,《中外文學》第29卷第8期(2001年1月),頁176-201。
張雪媃:〈原鄉何在 施叔青戲說蝴蝶王國--讀《香港三部曲》〉,《當代》第211期(2005年3月),頁124-143。
張瑞芬:〈行過歷史的紅氍--讀施叔青《行過洛津》〉,《文訊》第219期(2004年1月),頁21-23。
張瑞芬:〈國族.家族.女性--陳玉慧、施叔青、鍾文音近期文本中的國族╱家族寓意〉,《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0期(2005年6月),頁1-29。
張瑞芬:〈遷徙到他方--施叔青〈兩個芙烈達.卡蘿〉、張墀言〈窄門之外〉、林玉玲〈月白的臉〉三書評論〉,《明道文藝》第308期(2001年11月),頁10-21。
張靜茹:〈殖民地的浮世繪:施叔青「香港的故事」系列中的人性物化現象〉,《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5期(1999年9月),頁402-426。
梁一萍:〈女性╱地圖╱帝國:聶華苓、綢仔絲、玳咪圖文跨界〉,《中外文學》第27卷第5期(1998年10月),頁63-98。
梅家玲:〈施叔青〈常滿姨的一日〉導讀〉,《文學台灣》第37期(2001年1月),頁82-85。
郭士行:〈屬性建構的書寫與政治隱喻〉,《中外文學》第25卷第6期(1996年12月),頁55-74。
陳芳明:〈薩依德與臺灣文學研究〉,《文訊》第219期(2004年1月),頁10-12。
陳淑卿:〈書寫原住民歷史災難:《倒風內海》的空間歷史與《一九四七高砂百合》的歷史空間〉,《中外文學》第309期(2002年2月),頁55-85。
陳燕遐:〈書寫香港--王安憶、施叔青、西西的香港故事〉,《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2卷第2期(1999年1月),頁91-117。
曾長生:〈原始美學中的野性思維-探拉丁美洲魔幻現實的根源〉,《藝術欣賞》第1卷第10期(2005年10月),頁48-53。
黃英哲:〈香港文學或是臺灣文學:論「香港三部曲」之敘述視野〉,《中外文學》第33卷第7期(2004年12月),頁129-152。
黃啟峰:〈《行過洛津》的歷史書寫研究--從小說人物看後殖民現象中的權力運作〉,《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第10期(2005年7月),頁95-107。
黃鳳鈴:〈與施叔青談閱讀與寫作〉,《明道文藝》第259期(1997年10月),頁16-20。
楊艾俐:〈施叔青--學習寬恕歷史〉,《天下雜誌》第294期(2004年3月),頁172-177。
楊照:〈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千般故事〉,《聯合文學》第12卷3期(1996年1月),頁150-152。
廖炳惠:〈「與污塵為伍的奇異種族」:身體、疆界與不純淨〉,《中外文學》第27卷第3期(1998年8月),頁82-96。
廖炳惠:〈回歸與從良〉,《聯合文學》第12卷第3期(1996年1月),頁148-150。
廖炳惠:〈從蝴蝶到洋紫荊──管窺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之一、二〉,《聯合文學》第24卷第12期(1996年5月),頁91-104。
廖炳惠:〈殖民主義與法律:匯評「維多利亞俱樂部」〉,《聯合文學》第12卷3期,頁147-149。
趙綺娜:〈美國政府在台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一九五一至一九七○)〉,《歐美研究》第31卷第1期(2001年3月),頁79-127。
劉亮雅:〈後現代,還是後殖民?:《微醺彩妝》中的景觀、歷史書寫以及跨國與本土的辯證〉,《中外文學》第33卷第7期(2004年12月),頁78-101。
劉亮雅:〈鬼魅書寫:台灣女同性戀小說中的創傷與怪胎展演〉,《中外文學》第33卷第1期(2004年6月),頁165-183。
劉亮雅:〈第二波女性主義與性意識〉,《聯合文學》第15卷第4期(1999年2月),頁102-104。
潘秀宜:〈迷路的導遊-論施叔青《兩個芙烈達.卡蘿》〉,《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學刊》第6期(2003年5月),頁68-85。
潘亞暾:〈馬森與馬奎斯〉,《聯合文學》6卷12期(1990年10月),頁156-161。
鄧鴻樹:〈當施叔青的水牛遇上歐威爾的大象-複製〈射殺大象〉的《遍山洋紫荊》〉,《當代》第137期(1999年1月),頁136-140。
蕭阿勤:〈世紀認同與歷史敘事:台灣一九七○年代「回歸現實」世代的形成〉,《台灣社會學》第9期(2005年6月),頁1-58。
蕭嫣嫣:〈我書寫故我在-論西蘇的陰性書寫〉,《中外文學》第24卷第11期(1996年4月),頁56-68。
錢南秀:〈在鹿港發現歷史:施叔青《行過洛津》讀後〉,《聯合文學》第22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141-144。
鍾文音:〈有界無世,藉藝驅魔的旅程--讀施叔青《驅魔》〉,《文訊》第243期(2006年1月),頁90-91。
簡瑛瑛:〈女性心靈的圖像:與施叔青對談文學╱藝術與宗教〉,《女性文學╱藝術與文化論述專輯(2)》第7卷第11期(1999年4月),頁119-137。
關詩珮:〈從屬能否發言?-施叔青「香港三部曲」的收編過程〉,《二十一世紀》第59期(2000年6月),頁105-113。
黄心雅:〈創傷、記憶與美洲歷史之再現:閱讀席爾珂《沙丘花園》與荷岡《靈力》〉,《中外文學》第33卷第8期(2005年1月),頁69-105。

四、學位論文
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1994年)。
李欣倫:《戰後台灣疾病書寫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辛延彥:《兩性角色與殖民論述-「香港三部曲」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邱幗婷:《魔幻現實主義與當代台灣小說-以宋澤萊為例》(淡江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碩士論文,2002年)。
張琬貽:《台灣當代女性小說中的鬼魅書寫(1980-2004)》(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梁金群:《施叔青小說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陳正芳:《台灣魔幻現實現象之「本土化」》(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黃郁文:《鹿港寺廟空間研究─俗民文化與空間形式探微》(東海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黃恩慈:《女子有行-論施叔青、鍾文音女遊書寫中的旅行結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廖苙妘:《施叔青小說中香港故事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蕭義玲:《臺灣當代小說的世紀末圖像研究-以解嚴後十年(1987-1997)為觀察對象》(臺灣師範大學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魏文瑜:《施叔青小說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五、報紙
王德威:〈從除魅到招魂-一百年中文小說的倫理意義〉,《聯合報.副刊》E7版(2003年11月28日-11月29日)。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德威:〈殖民世界的性與政治:評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之二「遍山洋紫荊」〉,《讀書人》第11期(1996年1月),頁24-25。
2. 王德威:〈魂兮歸來-歷史迷魅與小說記憶(下)〉,《聯合文學》第18卷第12期(2002年10月),頁70-77。
3. 王德威:〈魂兮歸來-歷史迷魅與小說記憶(上)〉,《聯合文學》第18卷第11期(2002年9月),頁80-89。
4. 朱崇儀:〈女性自傳:透過性別來重讀╱重塑文類〉,《中外文學》第26卷第4期(1997年9月),頁133-150。
5. 朱崇儀:〈伊希迦黑與她的新文體:另一種(理論)書寫╱實踐〉,《中外文學》第24卷第11期(1996年4月),頁40-55。
6. 羊子喬:〈從性別認同到土地認同--試析施叔青《行過洛津》的文化拼貼〉,《文學臺灣》第62卷(2007年4月),頁214-220。
7. 聿戈:〈我讀施叔青《拾掇那些日子》〉,《書評書目》第19期(1974年11月),頁90-95。
8. 李令儀:〈原鄉與自我的追尋-施叔青&李昂談近作〉,《聯合文學》第19卷第12期(2003年10月),頁40-43。
9. 李宜芳:〈施叔青的文學疆界〉,《明志學報》第37卷第1期(2005年6月),頁19-32。
10. 李欣倫:〈「聖」與「狂」之辯--以施叔青、王幼華的作品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論文集刊》第8期(2002年6月),頁109-124。
11. 李紫琳:〈地理環境的歷史書寫:從地貌及聚落空間解讀《行過洛津》〉,《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4期(2006年9月),頁171-198。
12. 林柏燕:〈評介施叔青《約伯的末裔》〉,《幼獅文藝》第33卷第12期(1970年12月),頁131-149。
13. 林燿德:〈在歷史的轉機地開闢小說和人生的出入境口:評施叔青「遍山洋紫荊」〉,《文訊》第123期(1996年1月),頁14-15。
14. 孫遲:〈揭開象徵的面具-施叔青的〈安崎坑〉評介序曲〉,《幼獅文藝》第33卷第12期(1970年12月),頁253-263。
15. 徐文娟:〈施叔青與嚴歌苓小說中的女性書寫〉,《雲漢學刊》第7期(2000年6月),頁10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