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份
王文科(民86)。學校需要另一種補充的課程: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 學會。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鑑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學會主編,課程改革的國際比較:中日觀點(67-85)。台北:師大書苑。
王文科編譯(民89)。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全世(民89)。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施與內涵。資訊與教育,80,23-31。王淑芬(民90)。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特色之探討。翰林文教雜誌,21,8-14。內政部(民84)。臺灣地區社區建設與活動調查提要報告。臺北:內政部。
內政部(民80)。社區發展工作綱要。臺北:內政部。
白雲霞(民90)。渾沌理論對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啟示--從學校行政
的觀點。教育研究月刊,88,45-54。
吳清山、蔡菁芝(民91)。國民中小學學校社區化的重要理念與實施策略,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出版,教育資料集刊:27輯,157-170。李曉媛(民92)。媒體素養融入國小高年級社會科之合作行動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李端華(民93)。資訊融入國小社會學習領域之教學方法探究—以社區參與取向教學法為例。台北:淡江大學教育科技所碩士論文。邱瓊慧(民91)。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雜誌,88,3-9。周淑卿(民89)。中小學鄉土教育的問題與展望。課程與教學,3卷3期,99-100。胡幼慧、姚美華(民90)。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台北:巨流。
陳麗華(民91)。教學特性與策略。載於黃炳煌(主編),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193-256)。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陳麗華、彭增龍(民93)。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的教學。載於單文經(主編),課程與教學新論 (328-355)。台北:心理出版社。
陳麗紅(民93)。資訊科技融入社會科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徐宗國(譯)(民86)。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Strauss, A.&Corbin, and J, 1991)。
徐新逸(民90)。如何利用網路幫助孩子成為研究高手?網路專題式學習與教學創新。台灣教育,607,25-34。
張春興(民92)。心理學原理。台北:東華書局。
張霄亭等(譯)(民91)。教學媒體與學習科技。台北:雙葉書廊。(Heinich, R., 2002)。
張嘉育(民87)。認識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編:國民教育與行政學術研討會實錄。台北:編者。
黃政傑(民74)。課程改革。台北:漢文書局。
黃瑞琴(民83)。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文卿、林晏州(民87)。深度訪談之理論與技巧--以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園專車
推動為例。國家公園學報,8卷2期,166-178。
教育部(民9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
國立教育資料館(民92)。鄉土教育。
董素芬(民95)。E化潮流下走入社區的非常學習—以參與「學校網界博覽會」為例。教師天地,145,58-64。劉世雄(民90)。資訊科技應用教學的省思。教學科技與媒體,57,88-94。穆佩芬(民85)。現象學研究法。護理研究,4卷2期,195-202。魏本洲(民91)。網路專題式合作學習的態度與成效之研究-以鄉土教學活動為例。雲林: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盧建勳(民92)。資訊科技融入社會科主題式教學之行動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英文部分
Brady, L. (1987).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ydney: Prentice Hall.
Dias, L. B. (1999). Integratingtechnolog: somethings you should know. Learning & Leadingwith Technology, 27(3), 10-13, 21.
Jonassen, D. H. (2000). Computers as mindtools for school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Kvale, S. (1996). Inter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Thousand Oaks, CA: Sage.
Marsh, C., Day, C. Hannay, L. & McCutchen, G. (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The Falmer.
Nielsen, J. (1999). User Interface Directions for the Web,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2(1), 65-72.
Rinehart, & Winston, Inc. Stover, M. & S. D. Zink (1996). World Wide Web Home Page Design: Patterns and Anomalies of Higher Education Library Home Pages. RSR: 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 24 (3), 7-20.
Roblyer, M. D. & Edwards, J., (2000).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 (2nd ed). USA: Prentice-Hill.
Social Studies Center for Educator Development (SSCED). Strategies to teach
social studies. (n. d.). Retrieved March 28, 2003, from
http://socialstudies.tea.state.tx.us/downloads/toolkits/SharedSections/Resources
/Strategies/St-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