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中文文獻
於德林,2005,〈台灣民眾對外來配偶移民政策的態度〉。《台灣社會學刊》10:95-148。
朱明若、李姣姿,2001,〈全球化之下工作壓力對職工身心健康之影響及整合性的對策〉。《台灣衛誌》20(6):413-422。
吳明隆,2006,三版,《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市:知城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吳惠玲,2004,《失業者的尋職過程與工作期待》。台北:台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宏 明,2004,〈佛教在香港社會整合中的角色及其作用〉。《香港佛教》524:10-13。
李 強,2006,〈職業共同體:今日中國社會整合之基礎—論」杜爾克姆主義」的相關理論〉。《學術界》3。
李盈慧,2006 ,《女性心理健康之初探》。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精神衛生護理組碩士論文。李美玲,1994,〈二十世紀以來台灣人口婚姻狀況的變遷〉。《人口學刊》16:1-16。林松齡,1997,〈家庭經濟資源的多寡與穩定對婚姻品質的影響:以臺中地區為例〉。《臺灣銀行季刊》48(2):347-363。周皓、章寧,2003,〈流動兒童與社會的整合〉。《中國人口科學》第4期。
周玉慧、楊文山、莊義利,1998,〈晚年生活壓力、社會支援與老人身心健康〉。頁227-265,收錄於《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徐國慶,2000,〈塗爾幹論職業團體與市民社會〉。《教育社會學通訊》24:11-24。
郭景萍,2006,〈塗爾幹:整合社會的集體感情研究〉。《學術論壇》3。社會學人類學中國網www.sachina.edu.cn
章英華,1997,〈都市化、階層化與生活型態〉。頁229-263,收錄於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九O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
章英華、傅仰止,2002,《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第四期第二次調查計劃執行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陳美吟,2004,《國營事業中年員工生命轉折:面臨民營化組織變革的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許雅雯,2004,《不同年齡組未婚單身女性的心理健康:驗證此問題柯氏心理衛生程式之可用性?》。台南: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樹仁,2002,〈臺灣都市化程度析疑〉。《台灣社會學刊》27:163-205。
黃仁峰,2004,《老榮民鄰里社區網路支援、社區意識與台灣地區意識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市為例》。 嘉義: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張春興,1993,《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董智慧 趙淑珠,1998,〈單身類型、社會支援與心理健康之分析研究〉。《中華輔導學報》6:267-304。傅仰止,1997,〈夜間活動人口的型態與特質〉。頁311-357,收錄於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九O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研究所。
趙幼蘭,2004,《台灣失業勞工的生活困境與社會排斥之探討》。台北:台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趙淑珠,2003,〈未婚單身女性生活經驗之研究:婚姻意義的反思〉。《教育心理學報》34(2):221-246。鄒浮安,1997,《著名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蕭英玲,2005,〈台灣的家務分工:經濟依賴及性別的影響〉。《台灣社會學刊》34:115-145。
廖成敏,1999,〈台灣民眾個人背景變項、道德觀念與心理健康之關連性探討〉。《台灣教育》587:51-59。
劉敏珍,2000,《老年人之人際親密、依附風格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蔡明璋,2004,〈台灣夫妻的家務工作時間:親密關係的影響〉。《台灣社會學刊》8:99-131。
蔡文輝,1990,《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
謝淑萍,2004,《當代台灣女性外遇發展之社會學研究》。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鍾文慎、張新儀、石曜堂、溫啟邦,2003,〈國人自覺心理健康:2001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台灣衛誌》22(6):465-473。
戴維.賈裡、朱莉婭.賈裡原著、周業謙、周光淦譯,2005,二版,《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
羅凱南,2000,《社會支援、人格特質、個人屬性對老年人心理幸福滿足感影響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楊靜利,2004,〈同居的生育意涵與台灣同居人數估計〉。《台灣社會學刊》32:189-213。
英文文獻
Arling、Greg ,1976,「The Elderly Widow and Her Family、Neighbors and Friend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8(4):757-768.
Aronson,Elliot、Timothy D. Wilson and Robin M. Akert著、李茂興、余伯泉譯,1995,《社會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
Blau、Peter M.,1960、「A Theory of Sociqal Integra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5(6):545-556.
Calhoun、Craig、Donald Light and Suzanne Keller著、林瑞穗譯,2002,《社會學》。台北:麥格羅希爾。
Cohen、Philip N.,2001、「 Review :The Ties That Bind: Perspectives on 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 by Linda J. Waite; Christine Bachrach; Michelle Hindin; Elizabeth Thomson; Arland Thornton.」 Contemporary Sociology 30(3):241-242.
Cuff、E.C.、W.W. Sharrock and D.W.Francis著、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 譯,2003,《最新社會學的理論觀點》。台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
Durkheim、Emile原著、芮傳明、趙學元譯,199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冠。
Durkheim、Emile原著、黃丘隆譯,1989,《自殺論》。台北市:結構出版群發行。
Durkheim、Emile原著、渠 東譯,2006,《社會分工論》。台北市新店市:左岸文化出版。
Felmlee、D. and Sprecher,S.,2000,「Close Relationships and Social Psychology: Intersections and Future Paths.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3(4):365-376.
Hughes、Michael and Walter R.Gove ,1981、「Living Alone、Social Integration、and Mental Health.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7(1):48-74.
Jamieson、Lynn著、蔡明璋譯,2002,《親密關係 現代社會的私人關係》。台北:群學出版社。
Lee、Yean-Ju、William L. Parish and Robert J.Willis,1994、「Sons、Daughters、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in Taiwa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9(4):1010-1041.
Simmel、Georg著、曹衛東、王志敏、刁承俊譯,2005,《現代性、現代人與宗教》。台北:商周出版社。
Smelser、Neil原著、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譯,1991,《社會學》台北:桂冠。
Tigges、Leann M.、Irene Browne and Gary Green,1998、「Social Isolation of the Urban Poor: Race、Class、and Neighborhood Effects on Social Resources. 」 Sociological Quarterly 39: 53-77.
Tsai、Ming-Chang,2006、「Sociable Resources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Intimate Relatives and Friends in Taiwan. 」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3(1):151-169.
Wade、Terrance J. and David J. Pevalin 、2004、「Marital Transitions and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45(2):155-170.
Waite、Linda J.,1995,「 Does Marriage Matter?」 Demography 32(4):48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