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4 04:0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郭智晉
研究生(外文):Chih-Chin Kuo
論文名稱:影響高中學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相關因素之關係研究-以2005TEPS資料庫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factor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s and ability performance : Using the Empirical Data of the 2005 TEPS
指導教授:陳嘉彌陳嘉彌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Jia-Mi Che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東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6
中文關鍵詞:學習態度能力表現高中結構方程模型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調查資料庫
外文關鍵詞:learning attitudesability performancesenior high school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3
  • 點閱點閱:124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究影響台灣地區高中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的可能機制。依據所探討的文獻,對於「師生教學互動」、「同儕讀書氣氛」、「家庭社經地位」、「自我教育期望」、「學習態度」與「學生能力表現」等六個潛在變項彼此之間的關聯,提出五個假設與潛在變項關係模型。本研究以第三波「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調查資料庫」(TEPS)的全國大樣本高中階段資料為分析對象,藉以建構與檢定影響高中生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的可能機制。在資料分析上,運用了描述性統計、單因子多變量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型統計技術來檢驗本研究所提出的假設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高中生學習態度對其能力表現有直接正向的影響;師生教學互動、同儕讀書氣氛、學生自我教育期望對學生學習態度有直接正向的影響;家庭社經地位對學習態度有直接負向影響,但影響力不大。師生教學互動、同儕讀書氣氛、學生自我教育期望與家庭社經地位對學生能力表現有直接正向的影響。公私立高中生在家庭社經地位對學習態度與自我教育期望上有顯著差異,而不論公私立高中生在學習態度對能力表現上均呈現直接正向關係。
最後,依據研究發現對教育實務與後續研究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家長、教育工作人員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mechanism affect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s and ability performance in Taiwan.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review, we identified six constructs: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 in teaching, classroom atmosphere,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SES), stud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learning attitudes and ability performance. Five hypotheses and a set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re developed based on above interrelationship sequentially. We employed the national samples of senior high schools involved of the Third Wave of 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TEPS)as empirical data. Then,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re applied to examine our hypotheses.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learning attitudes have direct and positive effects on ability performance,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 in teaching, classroom atmosphere, stud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have direct and positive effects on learning attitudes, while SES has insignificantly direct negative effects on learning attitudes.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 in teaching, stud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SES have direct and positive effects on ability performance. SES show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learning attitudes and stud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of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high school students. No matter public or private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re is a direct and positive relationship among learning attitudes and ability performance.
Finally, suggestions are made regarding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further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學習態度 10
第二節 能力表現 14
第三節 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3
第二節 資料來源 26
第三節 變項測量 33
第四節 分析方法 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0
第一節 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現況分析 40
第二節 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模型之相關分析 47
第三節 公私立高中學生在學習態度與能力表現上的差異 63
第四節 公私立高中整體模型檢定之比較 68
第五節 綜合討論 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0
第一節 結論 90
第二節 建議 93
參考文獻 98
一、中文部份 98
二、西文部份 104
附錄 1測量變項因素分析 106
附錄 2測量變項相關分析 108
附錄 3 TEPS 2005第三波高中問卷資料(家長問卷) 112
附錄 4 TEPS 2005第三波高中問卷資料(學生問卷) 123
一、中文部份
中研院(2007)。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使用手冊。2007年12月11日,取自http://www.teps.sinica.edu.tw。
方德隆(1999)。班級社會體系。載於陳奎熹(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139-178)。台北:師大書苑。
王克先 (1996)。學習心理學。台北:桂冠。
王明仁(2005)。教師養成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的關聯性之研究:以台東縣國小五年級為例。台東大學學報,16(1),35-68。
王財印(2000)。國民中學學生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林輝(1997)。學生學業表現。載於有效能的學校(頁65-84)。台北:教育資料館。
吳武典(1985)。青少年問題與對策。台北:張老師。
吳泓泰(2006)。國中生學習風格,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裕益(2004)。線性理論模式的理論與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線性理論模式上課講義,高雄。
吳瓊如(1998)。國中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巫有鎰(2007)。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臺東縣原、漢國小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29-67。
李坤崇(1992)。國小學生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後續研究。台南師院學報,25, 83-122。
李茂能(2003)。圖解式結構方程模式軟體AMOS之簡介與應用。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1,1-40。
李清榮(2005)。高雄市國小教師領導類型、班級氣氛與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周佳樺(2005)。國中學生國語文學習態度、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官淑如(1997)。綜合高中學生學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生傳(1999)。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林俊瑩(2007)。檢視個人與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以SEM與HLM分析我國國中教育階段機會均等及相關問題。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俊瑩、吳裕益(2007)。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階層線性模式的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3(4),107-144。
林俊瑩、黃毅志(2008)。影響台灣地區學生學業成就的可能機制:結構方程模式的探究。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45-88。
林美智(2000)。空中大學生師生教學互動與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慧玉(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物慾觀、學習態度、成就動機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兼論性別差異。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寶貴、錡寶香(1992)。高職階段聽障學生學習態度、成就動機及其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8,17-32。
花敬凱(2000)。自我效能理論對資優障礙學生生涯發展的啟示。資優教育季刊,75,19-25。
邱皓政(2003)。結構方程模式:LISREL的理論技術與應用。台北:雙葉書廊。
姚如芬(1993)。高雄地區高中一年級學生數學生活管理能力與其數學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洪寶蓮(1987)。國中學生個人與環境因素對其學習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1,171-187。
洪寶蓮(1990)。學習策略之探討與應用。諮商與輔導,81,19-21。
唐璽惠(1989)。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態度、師生教學互動、親子關係與英語科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刊,8,17-48。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台灣社會學刊,19,95-139。
徐新逸、黃麗玲(1999)。學業成就自我效能影響因素之探討。諮商與輔導,160,2-5。
徐澤佼(2005)。高級職業學校學生音樂科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地區學校為例。私立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秦夢群(1992)。高中教師管理心態、學生內外控與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之關係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5,129-172。
高淑芳(1998)。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國小學童的推理表現差異性之分析。原住民教育季刊,10,1-27。
張志銨(2002)。台北市試辦學年學分制高職學生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苙雲(2003,7月)。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規劃:問卷架構、測驗編製與抽樣設計。載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人文處、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聯合舉辦之「2003臺灣與國際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東部工作坊」論文集(頁6-23),臺東。
張善楠、黃毅志(1999)。台灣原漢族別、社區與家庭對學童教育的影響。載於洪泉湖、吳學燕(主編),台灣原住民教育(頁149-178)。台北:師大書苑。
張楓明(2006)。親子、師生及同儕關係對國中學生初次偏差行為影響之動態分析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張瑞村(1994)。高級職業進修補習學校學生學習技巧與學業成績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7,233-262。
許錫珍(1979)。教師期待與師生社會互動及學生個人品質之關係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2,183-194。
郭生玉(1980)。國中教師期望的形成有關因素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4,161-172。
陳正昌(1994)。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家庭、學校與國小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03)。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用。台北:五南。
陳怡君(1994)。台北區公立高中學生學習策略、學業興趣及性向與英、數兩科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怡靖(2004)。台灣地區高中多元入學與教育階層化關聯性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怡靖、鄭耀男(2000)。台灣地區家庭背景對就讀公/私立學校與受教年數的影響—並檢證文化資本論財務資本論社會資本論之適用性。國民教育研究學報,6,103-140。
陳麗娟(1994)。我國國民補習學校班級氣氛及其成人學生學習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單文經(1994)。班級經營策略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曾淑惠(2008)。職業類科教師有效教學的關鍵。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2),205-230。
黃綺君(2006)。新竹市國民小學新移民子女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毅志(2002)。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台灣地區不公平的社會階層體系之延續(二版)。台北:巨流。
楊惠芳(2008,1月7日)。教師素質是學生優秀因素。國語日報,1版。
葉麗珠(2006)。國中生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統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賈馥茗等(1995)。教育心理學。台北:空中大學。
榮泰生(2007)。AMOS與研究方法。台北:五南。
劉燕饒(2001)。國民中學資優學生時間管理、學習態度、學業成就與生活適應關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鄭湧涇、楊坤原(1998)。國中學生對生物學的態度。師大學報:科學教育類,43(2),37-54。
鄭翠娟(1997)。國小學童學習適應、焦慮人格特質及其相關背景變項之研究。嘉義師範學院學報,11,119-156。
盧美貴(1990)。班級氣氛與學習。載於吳清山等人(主編),班級經營(頁435-466)。台北:心理。
蕭惠蘭(2004)。高中女生性別意識、教育期望、科學成就對升大學選擇科系之影響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賴鑫城(1995)。高職學生學校態度之調查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14,16-34。
謝小苓(1998)。性別與教育期望。婦女與兩性學刊,9,205-231。
謝孟穎(2003)。家庭社經地位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台灣師大教育研究集刊,49(2),255-287。
謝敏青(2006)。國中校外英語補習經驗、學校英語學習態度與英語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屏東縣中正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簡紅珠(1988)。教學研究的趨勢。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頁423-449)。台北:師大書苑。
簡茂發(1984)。高級中學學生家庭社經背景、教師期望與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6,1-97。

二、西文部份
Begum, F. (1985). Factors related to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 education. Indian Psychological Review, 28(6), 7-16.
Bosworth, D. (1994). Truancy and pupil performance. Education Economics, 2(3), 243-264.
Brophy, J. E. (1987).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strategies for motivation students to learn. Education leadership, 45, 40-48.
Caldas, S. J. (1993). Reexamination of input and process factor effect on public school achiev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6(4), 206-214.
Coleman, J. S. (1969). Equal education opportunity.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Hakkinen, I., Kirjavainen, T., & Uusitalo, R. (2003). School resource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revisited: new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2(3), 329-335.
Kaplan, D. (2000).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Foundations and extens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Kline, R. B. (1998).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Marjoribanks, K. (1985). Ethnicity, family environment and adolescents’ aspirations: gender-related difference.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0, 329-341.
Marybeth, W. (1997). College and class status: The effect of social class background on college impact and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IL, March 24-28, 1997.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8885)
Orr, A. J. (2003). Black-White differences in achievement: The importance of wealth.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6, 281-304.
Stevenson, D. L., & Baker, D. P. (1992). Shadow education and allocation in formal schooling: transition to university in Japa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7(6), 1639-1657.
Teachman, J. D., Paasch, K., & Carver, K. (1997). Social capital the generation of human capital. Social Forces, 75(4), 1343-135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巫有鎰(2007)。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臺東縣原、漢國小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29-67。
2. 李茂能(2003)。圖解式結構方程模式軟體AMOS之簡介與應用。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1,1-40。
3. 林俊瑩、吳裕益(2007)。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階層線性模式的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3(4),107-144。
4. 林寶貴、錡寶香(1992)。高職階段聽障學生學習態度、成就動機及其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8,17-32。
5. 花敬凱(2000)。自我效能理論對資優障礙學生生涯發展的啟示。資優教育季刊,75,19-25。
6. 洪寶蓮(1990)。學習策略之探討與應用。諮商與輔導,81,19-21。
7. 唐璽惠(1989)。高中生英語學習動機、態度、師生教學互動、親子關係與英語科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刊,8,17-48。
8. 徐新逸、黃麗玲(1999)。學業成就自我效能影響因素之探討。諮商與輔導,160,2-5。
9. 秦夢群(1992)。高中教師管理心態、學生內外控與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之關係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5,129-172。
10. 張瑞村(1994)。高級職業進修補習學校學生學習技巧與學業成績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7,233-262。
11. 許錫珍(1979)。教師期待與師生社會互動及學生個人品質之關係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2,183-194。
12. 郭生玉(1980)。國中教師期望的形成有關因素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4,161-172。
13. 曾淑惠(2008)。職業類科教師有效教學的關鍵。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2),205-230。
14. 賴鑫城(1995)。高職學生學校態度之調查研究。教育資料文摘,214,16-34。
15. 謝孟穎(2003)。家庭社經地位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台灣師大教育研究集刊,49(2),25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