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構思:
對我來說,「參考文獻」的意義是,在我書寫論文過程中曾經協助與豐富我的思考、我的書寫,就是我的參考文獻。只是,我們對於「文獻」的定義太過於窄化,總以為是那些成文的、發表過的才算數,卻忘了「文本」有著各種豐富的形式。即便是電影、戲劇、雕塑…,甚至是「人」,都是可閱讀的、可參考的、有豐富意義的文本,都可以是「參考文獻」。從這個意義來說,對發現地心引力的牛頓來說,或許「蘋果」應該才是最重要的「文獻」。
在我的書寫過程中,有不同的型式的「文獻」穿插交涉進入。一種是活生生的人,用活生生的生命與我交涉、對話,豐富我的內容,對我來說這毋寧是一種最重要的「文獻」。而作為知識的創造者以及相互交涉者,這些人不應該在知識生產過程中隱身。另一種則是既有的成文化的文本,總是不斷透過我的閱讀過程才能賦予這些文本生命。於是我將我的參考文獻分為這兩種對我有意義的類別。
原本我將這樣的分類分為「活的」(人)與「死的」(成文的)。但是在口試的場合,小陶建議可以改為「活著的」與「活過的」,更能顯出與「人」交涉過程中的意義交涉。一方面我覺得他的建議更能表達出我的意思,我欣然接受並修改,另一方面,這個過程不也正是一種「人」作為「文獻」的意義展演。
活著的
王增勇 我的指導老師。他提供給我在一個身心安頓的狀態下,放心地我的人生探索以及書寫。而在課堂上他提供了一個讓我安心的敘說空間,讓這本論文在經過許多曲折後可以順利的生產。
李宥樓 綽號小妹,是我在中央大學的學姐。她培養我在大學時期養成的自我學習的習慣,而這個習慣我一直帶在身上。在這個論文中也提供了一開始的諮詢意見。
林秀容 我的結拜姊妹,也是我在中央大學「搞運動」時的伙伴。比我小一歲,但是她是姊姊,我是妹妹。在這個論文的書寫過程中很常與我對話,也提供了她的生活經驗供我參考。
倪淑英 我的伴侶,也是我的身體「導師」。在我們相處的生活中,用她的生活以及身體,開發了我的經驗,挑戰很多我過去自以為的刻板想法與成見。在這個論文中提供相當豐富的資料,同時也照顧我的生活。
陶蕃瀛 人稱小陶,我的口試委員。剛轉學進社工系的時候,本來覺得課程無趣一度想要再轉走,還好發現這個「怪咖」,開啟了我對社會工作不同的視野,也讓我繼續留下來。從這個論文一開始的書寫到口試場合,他都提供了很好的建議。
程雅芬 我的好朋友,也是曾經跟我「相依為命」的社工系轉學生。她「中途致胖」的經驗,讓我更清楚那個因為身體形象的轉變所帶來的不同的對待關係。最近正碰到人生的大關卡,希望她可以順利渡過。
趙彥寧 我的口試委員。我一直覺得她是一個有趣的人,大學時期就曾經邀請她講有關「男性解放」的東西。從邀請她當口試委員,她就盡力提供建議,也提醒我女性與男性的經驗差別,這個提醒讓我更沒有包袱地去書寫我這個胖子男性的經驗。
羅麗慧 我的媽媽。在我過去的生活中用她的生命展現了豐富的意義,並提供我相當多的思考與學習機會。在這個論文中,提供了相當豐富且具有參考價值的資料,幫助我的書寫順利。除此之外,在最後這個寫論文的密集的一個月裡,還負責每個禮拜打電話提醒我要通過口試。
活過的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著,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心理。
Corey, Gerald著,李茂興譯,1998,「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
Denzin, N. K.著,張君玫譯,2000,「解釋性互動論」。台北:弘智文化。
Ezzy, Douglas,2002, 「Qualitative Analysis--Practice and Innovation」。Australia:Routledge。
Fisher, Robert著,王石珍譯,2000,「為自己出征」。台北:方智。
Gray, Ann著,許夢芸譯,2008,「文化研究:民族誌方法與生活文化」。台北:韋伯文化。
Grogan, Sarah著,黎士鳴譯,2001,「身體意象」。台北:弘智文化。
Harris, Marvin著,葉舒憲、戶曉輝譯,2004,「Food to Eat:食物與文化之謎」。台北:書林。
Jamieson, Lynn著,蔡明璋譯,2002,「親密關係:現代社會的私人關係」。台北:群學。
Macdonell, Diane著,陳墇津譯,1995,「言說的理論」。台北,遠流。
Rogers, Carl著,宋文里譯,1989,「成為一個人」。台北,桂冠出版。
Schön, D. A.主編,夏林清、洪雯柔、謝斐敦譯,2003,「反映回觀-教育實踐的個案研究」。台北:遠流。
Woodward, Kathryn著,林文琪譯,2004,「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台北:韋伯文化。
尤格•布雷希著,張志成譯,2004,「發明疾病的人-現代醫療產業如何賣掉我們的健康?」。台北:左岸文化。
王浩威,1998,「台灣查甫人」。台北,聯合文學。
弗朗茲•法農著,陳瑞樺譯,2005,「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
吉兒•佛瑞德門、金恩•康姆斯著,易之新譯,2002,「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台北:張老師文化。
朱元鴻,1996,「從病理到政略:搞歪一個社會學典範」,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4期。台北:唐山。
艾爾斯著,江麗美譯,1999,「幼教典範:六個傑出的幼教老師」。台北:桂冠。
亨利•克羅斯著,劉小菁譯,2002,「故事與心理治療」。台北:張老師文化。
快樂蘇珊著,藍曉于譯,2006,「那個叫小胖子的我,掰掰!」。台北:木馬。
林盈秀,2004,「減肥的身體的我—歷史與性別的觀點」,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紀登思著,周素鳳譯,2001,「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台北:巨流。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期。台北:五南。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郭淑惠,2002,「左手與我的故事-一個生命教育的自我探索」。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惠萍,2003,「常體之外-『殘障』的身體社會學思考」。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麥克•懷特、大衛•艾普斯頓著,廖世德譯,2002,「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台北:心靈工坊。
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司托著,韓良憶譯,2005,「食物的歷史-透視人類的飲食與文明」。台北:左岸文化。
黃惠如,2007,「『壞』食物大翻身」。康健雜誌,100期,P.36~P.57。台北:天下生活文化。楊偉勛,2001,「人類肥胖基因之研究」。台北: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楊儒賓、何乏筆編,2004,「身體與社會」。台北:唐山。
溫蒂•仙克著,陳雅汝譯,2007,「我不瘦,我有話要說」。台北:商周。
葛羅莉亞•史坦能著,羅勒譯,1992,「內在革命:一本關於自尊的書」。台北:正中。
潔西卡•韋納著,何佳芬譯,2007,「我看起來胖嗎?」。台北:高寶國際。
蔡培元的國中同學,1987,「國中畢業紀念冊」。未出版。
鄧景衡,2002,「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化系譜(上)」。台北:田園城市。
鄧景衡,2003,「符號、意象、奇觀-台灣飲食文化系譜(下)」。台北:田園城市。
謝寒琪,2003,「一個肥胖兒童的故事—肥胖兒童的人際關係與自我認同」,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龔卓軍,2007,「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心靈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