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04: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蔡本元
研究生(外文):Pen-Yuan Tsai
論文名稱:城鄉差異對國中學生學業成就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Influence of Urban-Rural Differentials on AcademicPerforman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李俊豪李俊豪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元智大學
系所名稱:資訊社會學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社會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6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83
中文關鍵詞:城鄉差異偏遠學校學業成就社經地位TEPS
外文關鍵詞:urban-rural differentialsremote schoolacademic performanceSESTEP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7
  • 點閱點閱:163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7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學業成就存在著城鄉差異的現象由來已久,學界在討論影響學業成就的因素時,城鄉差異也常成為一個重要的變項被納入討論。然而這樣重要的變項長期以來欠缺專文討論,甚至城鄉的定義也沒有一致的標準。因此本研究將採用TEPS全國性的樣本資料,探討都市、城鎮、鄉村以及偏遠學校因素對於台灣地區國中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此外本研究也會將社經地位納入討論,對影響學業成就的因素做更全面的討論。研究結果顯示就城鄉變項而言,呈現都市學業成就高於城鎮,城鎮學業成就又高於鄉村的現象。就偏遠學校變項而言,呈現非偏遠學校學業成就優於偏遠學校的現象。如果將兩者合併討論,發現就非偏遠學校而言,仍就呈現都市學業成就高於城鎮,城鎮學業成就又高於鄉村的現象。然而非偏遠鄉村學校與偏遠城鄉學校間,學業成就的差異就會因為學業成就指標的不同而有差異,在一般分析能力上沒有差異,然而在數學能力上的差異就非常顯著。就社經地位而言,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都會影響學業成就,其影響力因城鄉與偏遠學校而不同。
Urban-rural differentials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has existed for a long period and it is an important variable when it comes into discussion of influence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academic. However, this important variable has no study focused on it and there is no unified standard to define urban-rural. Therefore this study takes TEPS of Taiwan as sampling data to probe influence of academic performance among urban, city, rural and remote schools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area. SES has also been included in this study as factor for a more complete discussion. As a result of urban-rural variable, it shows a better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urban schools than in city schools; city schools are better than rural schools. In term of remote school variable, it shows a better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non-remote schools than in remote schools. When discussing these 2 variables together, it shows a better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urban schools than in city schools; city schools are better than rural schools in non-remote area. However, academic performance indexes differ academic performance difference in term of remote / non-remote schools.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general analytical ability but a great difference on mathematical ability. In term of SES,father’s educational degree, mother’s educational degree, family monthly income all effect academic performance.This influence is difference on urban-rural areas.
目錄
書名頁 i
論文口試委員審定書 ii
授權書 iii
中文摘要 iv
英文摘要 v
誌謝 vi
目錄 vii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影響學業成就的因素 7
第二節 社經地位對學業成就的影響 14
第三節 城鄉差異對學業成就的影響 17
第四節 弱勢族群對學業成就的影響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6
第一節: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36
第二節 資料來源 39
第三節 變項測量 41
第四節 資料處理 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7
第一節 樣本特性 47
第二節 家庭社經地位與學業成就變異數分析 53
第三節 城鄉及偏遠學校變項與學生學業成就變異數分析 57
第四節 社經地位、城鄉、偏遠學校變項與學業成就多元迴歸分析 6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7
第一節 結論 67
第二節 討論 70
第三節 建議與研究限制 74
參考文獻: 76
附錄 81

表目錄
表2-1:台灣教育優先區歷年指標 11
表2-2:一般國中與偏遠國中弱勢學生比率 13
表2-3:台灣地區國小五、六年級學生成就測驗結果比較 18
表2-4:自編測驗對於台北市與台東縣學業成就比較 19
表2-5:八十八學年度高中聯招錄取學生各科平均分數28
表2-6:八十八學年度高中聯招錄取原住民學生與非原住民學生成績比較 28
表2-7:八十八學年度高中聯招未錄取學生各科平均分數 28
表2-8:八十八學年度高中聯招未錄取原住民學生與非原住民學生成績比較 28
表2-9:臺東各地區學校班級平均人數 30
表2-10:父親出生地情形之學生通過機率統計描述表 32
表2-11:母親出生地情形之學生通過機率統計描述表 33
表3-1:TEPS第一梯次全班調查統計表 45
表4-1-1:都市、城鎮、鄉村與偏遠、非偏遠學校學生人數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47
表4-1-2:非偏遠都市、城鎮、鄉村學校學生父親教育程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48
表4-1-3:非偏遠都市、城鎮、鄉村學校學生母親教育程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49
表4-1-4:偏遠都市、城鎮、鄉村學校學生父親教育程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49
表4-1-5:偏遠都市、城鎮、鄉村學校學生母親教育程度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50
表4-1-6:非偏遠都市、城鎮、鄉村學校學生家庭月收入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50
表4-1-7:偏遠都市、城鎮、鄉村學校學生家庭月收入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51
表4-1-8:學生能力一般分析能力測驗、數學或數字能力測驗(29題)、數學或數字能力測驗(20題)、綜合分析能力測驗IRT3-P模式能力估算值之測驗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52
表4-2-1:家長教育程度一般分析能力測驗變異數分析 53
表4-2-2:家長教育程度數學或數字能力測驗(29題)變異數分析 53
表4-2-3:家長教育程度數學或數字能力測驗(20題)變異數分析 54
表4-2-4:家長教育程度綜合分析能力測驗變異數分析 54
表4-2-5:家庭月收入一般分析能力測驗、數學或數字能力測驗(29 題、數學或數字能力測驗(20題)、綜合分析能力測驗IRT3-P模式能力估算值之比較 55
表4-3-1:都市、城鎮、鄉村學生一般分析能力測驗、數學或數字能力測驗(29 題)、數學或數字能力測驗(20題)、綜合分析能力測驗IRT3-P模式能力估算值之比較 57
表4-3-2:偏遠與非偏遠學校學生一般分析能力測驗、數學或數字能力測驗(29 題)、數學或數字能力測驗(20題)、綜合分析能力測驗IRT3-P模式能力估算值之比較 59
表4-3-3:城鄉一般分析能力測驗、數學或數字能力測驗(29題)、數學或數字能力測驗(20題)、綜合分析能力測驗IRT3-P模式能力估算值之比較 61
表4-4-1:家庭社經地位、城鄉、一般分析能力測驗測驗IRT3-P模式能力估算值之多元迴歸預測力分析 63
表4-4-2:家庭社經地位、城鄉、數學或數字能力測驗(29 題)之多元迴歸預測力分析 64
表4-4-3:家庭社經地位、城鄉、數學或數字能力測驗(29 題)之多元迴歸預測力分析 64
表4-4-4:家庭社經地位、城鄉、綜合分析能力測驗測驗IRT3-P模式能力估算值之多元迴歸預測力分析 65

圖目錄
圖2-1 影響偏遠地區學生發展的因素 25
圖3-1 城鄉差異對學業成就影響架構圖 37
中文部份:
王文玉(2006)《外籍配偶子女與本地子女學習狀況之比較》,台彎大學經濟系碩士論文。
尤淑純、蔡玉瑟(1998)〈城鄉兒童學習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2,頁55-100。
中研院(2007)〈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資料使用常見問題集〉,《學術調查資料庫通訊》,21,頁14-19。
中研院(2008)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使用手冊,取自資料庫光碟。
巫有鎰(1997)《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市做比較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巫有鎰(2004)《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台東縣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結合教育機會均等與學校效能研究的分析模式》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
余啟名(1994)《國小單親學同期學業成就、自我觀念與生活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台中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敦仁、余民寧(2005)〈社經地位、手足數目、家庭教育資源與教育成就結構關係模式之驗證:以TEPS資料庫為例〉,《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2),頁1-47。
吳裕益(1993)〈台灣地區國民小學學業成就調查分析〉,《台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報》,6,頁1-31
李隆安(2004)〈台灣地區羅啟宏分層的各個分層都市化程度等級的排序研究〉,《調查研究》,15,頁5-30。
林文達(1983)〈教育機會公平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48,頁87-115。
林松齡(1999)〈母親對子女學業成的影響:文化資本、經濟資源、與監督角色的比較〉,《台大社會學刊》,27,頁71-105。
林俊瑩(2006)《檢視個人與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以SEM與HLM分析我國國中教育階段機會均等及相關問題》,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吳政達(2007)《教育政策分析新論》。台北,頁190-191。
周新富(1999)《國中生家庭背景、家庭文化資源、學校經驗與學習結果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
胡玉鳳(2005)《國小高年級隔代教養家庭學童學業成就、人際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信行(1990)〈1990年台灣人口普查中教育資料之分析與詮釋〉,載於國科會人文與社會科學發展處編《國科會教育學門研究計畫成果發表論文彙編》。
范麗娟(2007)〈台灣弱勢者教育的現況分析與未來展望〉,《教育資料與研究專刊》,12,頁77-90。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台灣社會學刊》,19,頁95-139。
高淑芳(2000)《八十八學年度原住民教育調查統計報告》,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陳正昌(1994)《從教育機會均等觀點探討家庭、學校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陳建州(2000),《重探學校教育功能--家庭背景因素影響力變化之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志(1998),〈族群及家庭背景對學業成績之影響模式-以台東縣原、漢學童作比較〉《教育與心理研究》,21,頁85-106 。
陳家如(2006),《學校因素對學業成就的影響》,台北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
陳奎熹(2006)《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增訂二版一刷,頁129。
張善楠等(1997),張善楠、洪天來、張麟偉、張建盛、劉大瑋,〈社區、族群、家庭因素與國小學童學業成就之關係〉,《台東師院學報》,8,頁25-52。
張善楠、黃毅志(1999)〈原漢族別社區與學童學業成績關連性之因果機制〉。 載於洪泉湖、吳學燕主編《台灣原住民教育》,149-178。台北:師大書苑。
許崇憲(2002)〈家庭背景因素與子女學業成就之關係:台灣樣本的後設分析〉,《中正教育研究》,1(2),頁25-62。
黃毅志(1997)〈社會科學與教育研究本土化:台灣地區社經地位(SES)測量之重新考量〉,《85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3,頁189-215。
甄曉蘭(2007)〈偏遠國中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與相關教育政策初探〉,《教育研究集刊》,53(3),頁1-35。
廖仁藝(2001)《高學業成就原住民兒童家庭因素之分析-以巴拉腦社區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翟本瑞(2002)〈家庭文化資本對學校教育之影響:以農業縣山區小學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4,頁181-195。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5)《臺北市94年度國民小學國語文領域基本學力檢測計畫成果報告書》。
鄭世仁(1990)《教育社會學導論》台北:五南,初版,頁219-223。
駱明慶(2001)〈教育成就的省籍與性別差異〉,《經濟論文叢刊》,29(2),頁117-152。
駱明慶(2004)〈升學機會與家庭背景〉,《經濟論文叢刊》,32(4),頁417-445。
蔡清中(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習適應及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謝敏鈴(2002)《台灣偏遠地區教育發展-從基層教師的觀點談起》,台彎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
謬敏志(1990)《單親兒童學業成就、自我觀念與生活適應相關因素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羅啟宏(1992),〈台灣省城鄉發展類型之研究〉,《台灣經濟月刊》,190,頁41-68。



英文部分:
Blau, P. M. & Duncan, O. D. (1967).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New York:John Wiley.
Chang, C. H. (1992) “Historical trends in the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in Taiwan”, Taiwan Economic Review, 20(1): 23-50.
Coleman, James S. (1966)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Washington, D.C.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Coleman, James S. (1968) “The Concept of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38(1): 7-22.
Garner, Catherine L., and Stephen W. Raudenbush. (1991). “Neighborhood effect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 Multilevel Analysi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64(4): 251-262.
Halsey, A. H. (1972) Educational Priority:EPA problems and policies(Vol.1). London:HMSO.
Hillman, J. (1996) The challenge of disadvantaged. In National Commission on Education(Ed)Suuccess Aainst the Odds. London : Routeledge.
Plowden, Bridget(The Plowden Report)(1967)Children and Their Primary School:A Report of the Central Advisory Council for Education(Vol. 2). London: HMSO.
Sarah Archibald (2006) “Narrowing in on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at Do Affect Student Achievement.”, Peabodyjournal of Education, 81(4): 23-42.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