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14: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燕玲
研究生(外文):Yen-Lin Li
論文名稱:高中職學生身體意象、社經地位和憂鬱情緒之關聯性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Impact of Body Image and Social Economical Status on Depressive Mood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董旭英董旭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Yuk-Ying Tu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08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94
中文關鍵詞:身體意象社經地位憂鬱情緒
外文關鍵詞:body imagedepressive moodsocial economical statu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5
  • 點閱點閱:1557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1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1)了解高中職學生之憂鬱情緒的情形;(2) 探討高中職學生之身體意象和憂鬱情緒的關聯;(3)探討高中職學生之社經地位和憂鬱情緒的關聯;(4)探討高中職學生之性別不同,其身體意象與憂鬱情緒的情形。研究的資料來自「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之第三波學生與家長問卷,研究對象為台灣地區94 學年度就讀高中/高職二年級學生,研究調查期間為2005/10/01∼2006/01/31,經多階段分層抽樣,樣本數共為14,083人,將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皮爾遜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之巢式迴歸模型技術等統計方法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1) 高中職生知覺身高太矮、知覺體重太輕、知覺體重太重、外貌長相滿意度是影響高中職生憂鬱情緒的因素,而知覺身高太高對高中職生憂鬱情緒則沒有影響;然而同時考量知覺體重太重與外貌長相滿意度時,其對高中職生憂鬱情緒的影響會消失;(2) 同時考量父母社經地位—包含母親教育程度、父親教育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母親職業聲望、父親職業聲望,此五項不是影響高中職生憂鬱情緒的重要因素;(3) 高中職女生的憂鬱情緒比男生的憂鬱情緒程度為高;(4) 知覺體重太輕的高中職男生,與憂鬱情緒有統計上之顯著影響;女生則無。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a) the situation of depressive mood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b)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image and depressive mood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economical status and depressive mood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data of this study was from 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2005~2006. The sample size consisted of 14083 high school students by using a multistage stratified sampling.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high school students feel too short, too light, too heavy and appearance satisfaction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on depressive mood; (b) high school students feel too high h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depressive mood; (c) there wa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feeling too heavy and depressive mood when controlling the effect of appearance satisfaction; (d) social economical status have no relation with depressive mood; (e) depressive mood of female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male students; (f) feeling too thin for male students h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depressive mood.
目 次
中文摘要……………………………………………………....I
目次……………………………………………………………III
表目次…………………………………………………………Ⅴ
圖目次…………………………………………………………Ⅶ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03
第三節 名詞釋義……………………………………………..0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憂鬱的探討…………………………………………..06
第二節 身體意象的探討……………………………………..27
第三節 性別、身體意象與憂鬱情緒之關聯性……………..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分析架構………………………………………..42
第二節 研究假設……………………………………………..44
第三節 研究資料來源………………………………………..45
第四節 測量變項……………………………………….…….46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4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變項之描述統計分析………………………………..51
第二節 身體意象、社經地位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情形……..60
第三節 高中生憂鬱情緒相關因素探討……………………..62
第四節 綜合討論……………………………………………..73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討論……………………………………………..81
第二節 研究建議……………………………………………..83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87
英文部份………………………………………………………92



表目次
表2-1-1 憂鬱名詞釋義彙整表……………………………………………………06
表2-1-2 憂鬱分類彙整表…………………………………………………………12
表2-2-1 國內身體意象名詞釋義彙整……………………………………………28
表2-2-2 國外身體意象名詞釋義彙整……………………………………………29
表4-1-1 高中職生憂鬱情緒之描述統計…………………………………………52
表4-1-2 高中職生憂鬱情緒反應程度之百分比分佈表…………………………53
表4-1-3 「身高」、「體重」兩變項之描述統計摘要表…………………………52
表4-1-4 「外貌長相滿意度」之描述統計摘要表………………………………55
表4-1-5 高中職生外貌長相滿意度之次數分配表……………………………..55
表4-1-6 「家長職業類別」之描述統計摘要……………………………………57
表4-1-7 「五等社經地位」之描述統計摘要……………………………………57
表4-1-8 「教育程度」之描述統計摘要…………………………………………58
表4-1-9 「家庭收入」之描述統計摘要…………………………………………58
表4-1-10 「性別」之次數分配表…………………………………………………59
表4-2-1 自變項與依變項之相關係數矩陣………………………………………60
表4-3-1 身體意象與憂鬱情緒關聯性之巢式迴歸分析摘要表…………………63
表4-3-2 身體意象與憂鬱情緒關聯性之未標準化係數與顯著情形……………64
表4-3-3 父母社經地位與憂鬱情緒關聯性之巢式迴歸分析摘要表……………65
表4-3-4 身體意象、社經地位與憂鬱情緒關聯性之巢式迴歸分析摘要表……68
表4-3-5 父母社經地位、憂鬱情緒關聯性巢式迴歸之未標準化係數與顯著情形
……………………………………………………………………………69
表4-3-6 性別、身體意象與憂鬱情緒關聯性之巢式迴歸分析摘要表…………71

表4-3-7 性別、身體意象與憂鬱情緒交互作用之巢式迴歸未標準化係數與顯著情形………………………………………………………………..………72
表4-4-1 高中職生憂鬱情緒巢式迴歸模型之原始迴歸係數與顯著情形………80


圖目次
圖3-1-1 研究分析架構圖……………………………………………………….…42
一、中文部分
文星蘭、黃奕清(2004)。高中職學生身體意象與減重意圖之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2,157-175。
文星蘭、黃奕清(2004)。高中職學生身體意象與減重意圖之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2,157-175。
尤嫣嫣(2001)。由身體意象觀點談體重控制計畫。學校衛生,38,56-69。
王正松、王建興(2004)。中文版的多向度自我身體關係問卷修訂研究。台灣運動心理學報,5,101-126。
王玉梅(2004)。高職生家庭功能、依附風格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王智睿(2000)。家庭因素、負向特質與自殺危險性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麗瓊(2001)。國中生身體意象之相關因素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艷萍(2000)。女性憂鬱症患者生病及復原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古琪雯(2003)。青少女體型不滿意、社會體型焦慮與飲食異常傾向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江佩真(1995)。青少年自殺企圖的影響因素及發展脈絡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行政院青輔會(2001)。台灣地區青少年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市:行政院青輔會。
行政院衛生署(2002)。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定義與處理原則。2007年1月1日,取自:http://www.doh.gov.tw/cht2006/index_populace.aspx
行政院衛生署(2004)。中華民國93年衛生統計,三,生命統計。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
巫珍宜(1991)。青少年死亡態度之研究。彰化:彰師大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宋秋蓉(1992)。青少年生命意義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李明禹(1999)。台灣地區13-17歲青少年飲食型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毓貞(2004)。高中資優學生憂鬱傾向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岳玉玲(2004)。生命教育對中途之家不幸少女生命意義感影響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宜親、林薇(2000)。青少女體型意識與節制飲食行為之研究。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9(1),33-41。
林憲(1986)。自殺及其預防。台北:水牛圖書。
林憲正(1999)。提防自殺。台北:新苗出版社。
林薇、林宜親(2004)。台灣地區青少年節制飲食行為及其影響因素初探。家政教育學報,6,1-21。
邱一峰(1996)。國中生憂鬱傾向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性別、年級、家庭狀況、鬱卒、憂鬱與尋求幫助、自殺傾向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姚元青(1993)。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生飲食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姜忠信、洪福建譯(2000)。認知治療的實務手冊_以處理憂鬱與焦慮為例。台北:楊智文化。
洪建德、鄭淑惠(1992)。台北地區女學生的身體形象和飲食行為。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1(4),316-327。
洪莉竹(1996)。憂鬱個案及輔導策略之探討。諮商與輔導,121,13-17。
胡幼惠(1990)。性別、社會角色與憂鬱症狀。婦女與兩性學刊,2,1-18。
胡淑媛(1992)。青少年自殺傾向相關因素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徐世杰(2003)。青少年憂鬱與社會畏懼、雙親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高源令(1992)。國小學生日常生活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莊文芳(1998)。影響台北市青少年對身體意象認知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文耀、呂嘉寧(1998)。情緒自主、依附型態與自殺危險性關係。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1(2),59-81。
許玉雲、陳彰惠(1999)。身體心像概念分析。護理雜誌,46(6),103-109。
陳文卿(1998)。青少年自殺意念與家庭功能、無望感之相關研究。彰師大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陸汝斌(1990)。憂鬱症總論。台北:現代人的憂鬱學術研討會。
郭志通(2001)。憂鬱症之診斷標準與協助治療策略。諮商與輔導,181,14-18。
陳杏容(2001)。青少年因應壓力行為之探討-憂鬱情緒與偏差行為。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怡靖 鄭燿男(1999)。青少年自殺整體性成因之探討。教育資料文摘,44,(1),143-156。
陳映雪(1988)。青少年的憂鬱與自殺。諮商與輔導,28,2-6。
陳柏齡(2000)。青少年生活壓力、失敗容忍力與憂鬱傾向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珍德(1995)。癌症病人生命意義的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陳素真(1988)。青少年自殺的影響因素及防範之道。社區發展季刊,42,86-91。
陳惠萍(1994)。高中學生適應情形、制握信念與自殺傾向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黃秀蓮(2005)。技職校院學生生活壓力、生命意義與自殺意念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毓文(2001)。青少年自傷行為分析及其因應對策。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研究。
陳瑞珠(1994)。台北市高中生的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死亡教育需求之研究。台北師大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彰惠(1997)。女性與憂鬱。護理雜誌,44(3),5-9。
陳錫銘(1992)。憂鬱的主要任務之行為理論。諮商與輔導,81,6-10。
郭靜靜(2004)。青少年憂鬱傾向、生活壓力、冒險行為對其婚前性行為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科學應用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單延愷(1995)。青少年自殺行為危險因子與危險警訊之探討。中原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
曾美娟、高毓秀、李裕菽(2007)。桃園縣國中生外表取向、身體滿意度與飲食行為。衛生教育學報,27, 1-26。
黃淑貞、姚元清(1999)。大學生的健康信念、飲食相關自我效能與飲食行為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4(1/2),43-53。
黃雅婷(2000)。國中女生早晚熟與身體意象、自尊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楊妙芬(1995)。單親兒童非理性信念、父母管教態度、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8,71-110。
楊順南(1996)。憂鬱理論的整合研究_認知取向。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董氏基金會(2000),國人體型意識調查, 民生報, 民國89 年3 月9 日。
葉英堃(2000)。從「焦慮症」到「憂鬱症」:觀念的演變與其臨床意義。台灣精神醫學,14(3),1-2。
賈文玲(2001)。青少年身體意象與自尊、社會因素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詹淑敏(2005)。不同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身體心像相關性之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向援(1985)。接受乳房根除手術之乳癌婦女於住院時間有關身體心像改變與調適行為之探討。國防管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蔡季蓉(1990),台北市國中生體型意識滿意度與健康知識、健康行為相關性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嘉惠(1998)。國中生組織結構、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二、英文部分
Abramson L.Y.,Alloy,L.B., & Metalsky,G.I(. 1988). Hopelessness depression:An empirical search for a theory-based subtype.In R.E.Ingram(Eds.),Contemporary psychological Approaches to Depression(pp.37-58).New York:Plenum Press.
Anderson, D. N.(2001). Treating depression in old age: The reasons to be positive. Age and Ageing, 30, 13-17.
Battle, J.(1980).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depression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51(1), 157-158.
Beck, A. T., Rush, A. J., Shaw, B. F., &Emery, G.(1979). Cognitive therapy of depression. New York:Guilford.
Blatt, S. J. (1974). Levels of object representation in anaclitic and introjective depression.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29, 107-157.
Burge, D., & Hammen, C. (1991). Maternal communication: Predictors of outcome at follow-up in a sample of children at high and low risk for depress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0(2), 174-180.
Cash, T. F. (1990). The psychology of physical appearance aesthetics, attributes, and images, in Cash,T. and Pruzinsky, T. (Ed.), Body images development, deviance and chang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Cash, T. F. (2005). Body Image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Retrieved January 1, 2007,from http://www.body-images.com/research/journal.html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2002).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 ---United States, 2001. Morbidity and mor tality weekly report, 51, Retrieved January 1, 2007, fromhttp://www.cdc.gov./mmwr/
Erickson, E. H.(1968).Identity: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Norton.
Eri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2nd). New York : Norton.
Franzoi, S. L. (1995). The body-as-object-as-process : Gender differences and gender considerations.
Jacobsen, R. H., Lahey, B. B. & Strauss, C. C.(1983). Correlates of depressed mood in normal children.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11, 29-39.
Kashani, J. H.(1989). Levels of hopeles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7(4), 496~499.
Klass. D. J. K(1997). The experience of depression,meaning in life and self-transcendence in two groups of elders(Spiritual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58/02B,1006.
Kranz, S., Smiciklas-Wright, H., Siega-Riz, A. M., & Mitchell, D. (2005). Adverse effect of high added suger consumption on dietary intake in American preschoolers. Journal of Pediatrics,146(1), 105-111.
Lester, D. & Gatto,J.(1991).Self-destructive tendencies and depression as predictors of suicidal ideation in Teenagers.Journal of Adollescence,12,221-223.
Peters, L. J.(1985). Teenage Suicide:Identification, Intervention and Prevention. ERIC Digest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26338).
Petersen, A. C., Sarigiani, A., & Kennedy, R. E. (1991). Adolescent depression: why more girls? Journal of Youth & Adolescence, 20, 247-271.
Petersen, A.C., Compas, B.E., Brooks-Gunn, J., Stemmler, M., Ey, S., & Grant, K.E., (1993).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48(2), 155-168.
Peterson, C., & Seligman, M. E. P. (1984). Casual explanations as a risk factor for depression: Theory and evide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91, 347-374.
Polit, F. P. & Hungler, P. H. (1999). Nursing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methods (6th. Ed. ). New York: Lippincott.
Rutter, M.(1986).Depressive feelings, cognitions, and disorders: A research postscript. In M. Rutter, C. E. Izard & P.B. Read(Eds.), Depression in Young People135-248.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Sex Roles, 33(5/6), 417-437.
Sheryl, A. M. & Marita, P. M. (1997). The influence of societal factors on female body image.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7(6), 708-727.
Simons, R.L.,& Miller, G.M.(1987). Adolescent Depression: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Negative Cognitions and Socioevironmental Prombles. Social Work, (July-August),326-330.
Stivers, P.L.(1990)Depression, cognitive style , and family functioning in the adolescent suicide attempter. Doctoral dissertation abstract. California school of professional psychology-Berkeley/Alameda.DAI 51-6.
Utter, J., Scragg, R., & Schaaf, D. (2006). Associations between television viewing and consumption of commonly advertised foods among New Zealand children and young adolescents. Public Health Nutrition, 9(5), 606-12.
Welsh, J. A., Cogswell, M. E., Rogers, S., Rockett, H., Mei, Z., & Grummer-Strawn, L.M. (2005).Overweight among low-income preschool children associated with the consumption of sweet drinks: Missouri, 1999-2002. Pediatrics, 115, e223-229.
Worchel,F., Nolan, B., & Willon, V. ( 1987). New perspectives on child and adolescent depression.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25, 411-414.
Yalom,I﹒D.(1980).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New York:Basic Books﹒Zika, S., & Chamberlain, K. (1992).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eaning in lif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83, 133-145.
Yanish, D. L., and J. Battle. (1985).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depression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among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Reports. 57,331-334.
Yau, J., Restrepo, A., Braeges, J. (1991). Conflict and adaptation in adolescence:Adolescent-parent conflict. In M. Coten & S. Gore(Eds.), Adolescent stres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227-232.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Yeates, J.W.(1968). Th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 of The Logotherapy of Viktor E. Frankl.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 Abstracts, No. AAT 6814356
Zika,S.,& Chamberlian,K.(1987). Relation of hassles and personality to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3(1),155- 162.
Zubin, J.(1974). Observations on nosological issues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suicidal behavior.In A.T.Beck,H.L.P.Resnik, & D.J.Lettier(Eds.), The prediction of suicide (pp.3-25).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The Charles Press.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文星蘭、黃奕清(2004)。高中職學生身體意象與減重意圖之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2,157-175。
2. 文星蘭、黃奕清(2004)。高中職學生身體意象與減重意圖之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2,157-175。
3. 巫珍宜(1991)。青少年死亡態度之研究。彰化:彰師大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4. 林宜親、林薇(2000)。青少女體型意識與節制飲食行為之研究。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9(1),33-41。
5. 林薇、林宜親(2004)。台灣地區青少年節制飲食行為及其影響因素初探。家政教育學報,6,1-21。
6. 洪莉竹(1996)。憂鬱個案及輔導策略之探討。諮商與輔導,121,13-17。
7. 許文耀、呂嘉寧(1998)。情緒自主、依附型態與自殺危險性關係。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1(2),59-81。
8. 許玉雲、陳彰惠(1999)。身體心像概念分析。護理雜誌,46(6),103-109。
9. 陸汝斌(1990)。憂鬱症總論。台北:現代人的憂鬱學術研討會。
10. 郭志通(2001)。憂鬱症之診斷標準與協助治療策略。諮商與輔導,181,14-18。
11. 陳怡靖 鄭燿男(1999)。青少年自殺整體性成因之探討。教育資料文摘,44,(1),143-156。
12. 陳映雪(1988)。青少年的憂鬱與自殺。諮商與輔導,28,2-6。
13. 陳珍德(1995)。癌症病人生命意義的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14. 陳黃秀蓮(2005)。技職校院學生生活壓力、生命意義與自殺意念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15. 陳彰惠(1997)。女性與憂鬱。護理雜誌,4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