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3/19 21:08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伯祥
研究生(外文):Wu Po-Hsiang
論文名稱:國民小學體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壓力因應對工作倦怠影響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he Study of Relationships among Teacher's Job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and Burnout --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Teachers in CHIAYI County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林房儹林房儹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Lin Fang-Tsan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體育大學
系所名稱:運動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門:民生學門
學類:運動休閒及休閒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畢業學年度:97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5
中文關鍵詞:工作壓力壓力因應工作倦怠
外文關鍵詞:work stressstress responsejob burnout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2
  • 點閱點閱:61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61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國民小學體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壓力因應對工作倦怠之影響。本研究以「國小體育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與工作倦怠問卷」為研究工具,分析不同背景變項在工作壓力及工作倦怠二個變項上之差異,並以壓力因應為調節變項,比較不同工作壓力群之壓力因應方式影響工作倦怠感情形。利用分層隨機抽樣調查嘉義縣128所公立國小教師,總計發出5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為38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77.6%。回收資料以統計套裝軟體SPSS 12.0中文版執行,採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多變量及Scheffe事後比較、迴歸分析、K-means集群分析等統計分析後獲得以下結果:(一) 性別、不同規模學校、擔任不同職務、有無專業背景及是否指導體育團隊或代表隊等五個不同背景變項之國小體育教師在工作壓力上達顯著差異。(二) 擔任不同職務及有無專業背景之變項的國小體育教師在工作倦怠上達顯著差異。 (三) 國小體育教師工作壓力和工作倦怠呈現顯著正相關。 (四) 不同工作壓力群之壓力因應對工作倦怠感具有顯著地調節作用。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work of element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o deal with stress and pressure due to the impact of job burnout. In this study, "Elementar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work pressure and pressure in response to the questionnaire and job burnout" as a research tool, to analysis of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ork stress and job burnout on the backgrounds variables and pressure in response as a regulation variables, compare work stress of different pressure groups ways in response to a sense of where the impact of job burnout. The research covered 128 elementary schools in CHIAYI County. There were 500 questionnaires spread out and 388 were valid questionnaires, with the rate was 77.6%. The data analyzed by SPSS 12.0, an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 t-test , MANOVA and SCHEFFE comparative method, Regression analysis, K-means statistical analysis were applied.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a) Gender, schools of different sizes, held various positions, whether there are any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and the guidance team or team sports such as five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elementar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workplac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work pressure.
(b) Held various positions and whether there are any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the elementar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workplac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job burnout.
(c) Elementar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work stress and job burnout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d) The pressure of different working group to deal with the pressure of work
due to fatigue has a significant regulatory role.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everal suggestions were offered to 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s and school.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may benefit all
element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中文部分:
王秀慧(1999)。高職教師工作壓力來源、影響與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王蓁蓁(2000)。台北縣國中生之壓力源、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王念騏(2002)。國民小學教師參與九年一貫課程試辦之工作壓力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王嬋媚(2004)。高中職轉型為綜合高中組織變革、教師角色壓力與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 以社會支持為干擾變項。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江鴻鈞(1995)。台灣省國民小學初任校長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吳明順(2002)。國民中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吳榮福(2002)。台南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吳政融(2002)。大學體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宗立(1996)。國中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教學報,8,99-131。
吳宗立、林保豐(2003)。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教學報,15,193-230。
吳楦晴(2005)。大學校院課外活動組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金泉(1994)。SAS/PC實務與應用統計分析。台北:松崗。
李隆祥(1994)。壓力與因應。學生輔導月刊,34,51-53。
李坤崇(1995)。國小教師心理需求困擾與因應策略之關係和理論模式驗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李明宗(2000)。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工作壓力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李玉惠(1998)。國民小學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李彥君(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情緒管理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宋禮彰(2002)。組織變革中國民小學行政人員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何郁玲(1998)。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教師效能與生命意義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呂秀華(1997)。國民中學教師背景變項、工作壓力、行動控制與工作倦怠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周立勳(1986)。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控制信念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周天賜(1991)。工作壓力工作倦怠歷程的文獻分析。台北師院學報,4,339-358。
周元璋(2003)。彰化縣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周文欽、孫敏華、張德聰編著(2004)。壓力與生活。空大,台北市。
林幸台(1986)。國民中學輔導人員工作壓力之調查研究。台灣教育輔導學報,9 ,205-238。
林炎旦(1995)。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倦怠之研究。國民教育學報,1 ,57-84。
林純文(1996)。國民小學組織氣候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林志鴻(1998)。資訊人員工作倦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林昭男(2001)。國小初任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保豊(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林玉鳳(2003)。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林靜怡(2003)。台灣地區公立高中舞蹈班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范熾文(1993)。國民中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洪朱璋(2004)。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運動參與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邱憲義(1996)。國民小學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邱義烜(2002)。國民小學教師知覺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邱從益(2004)。高雄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施淑芬(1990)。大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之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施耀昇(1991)。教師工作倦怠研究的理論模式及實徵研究之探討。嘉義師院學報,5 ,89-122。
柳敏秀(2004)。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院學院,屏東市。
梁玉秋(2002)。國民中學棒球教練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縣。
翁志成(1994)。學校運動團隊組訓理念與影響因素。國民體育季刊,23(2),55-62。
唐文儀(1998)。花蓮縣國民小學學生教室行為與教師工作倦怠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郭生玉(1989)。教學的人本心理學基礎,有效教育研究。台北:台灣。
郭生玉(1995)。教師的工作壓力對工作心厭的影響。測驗與輔導,130,2664-2666。
郭泰平(2001)。國民中學教師對教育改革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郭耀輝(2004)。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許瓊云(1992)。台北市國中體育教師背景因素、控制信念、工作情境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體育,桃園縣。
許義雄等(1999)。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台北市: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許立宏(2005)。運動哲學教育。台北市:冠學文化。
張曉春(1983)。專業人員工作疲乏研究模式- 以社會工作員為例(上)。思與言,21 (1),66-79。
張淑雲(2002)。國小教師面對九年一貫課程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張瑞芬(1989)。特殊教育教師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聖芳(1999)。台東地區國中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台東市。
陳怡錚(2000)。國中女教師生涯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文俊(2001)。國民小學實習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青勇(2001)。國民小學兼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
陳淑娟(2002)。組織變革下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陳榮茂(2002)。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院,台中市。
陳廷楷(2003)。國小教務主任在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下之工作壓力與因應對策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玉賢(2005)。國民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因應。教師之友,46(2),90-97。
陳佳瑩(2005)。國中體育教師工作壓力、壓力因應與工作倦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
程一民(1996)。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
葉龍源(1998)。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葉重新(1995)。臺灣中部地區國小初任校長工作壓力之研究。台北市:心理。
黃正鵠、鄭英耀(1989)。國民中學老師工作壓力、成就動機與職業倦怠之研究。教育學刊,8,133-176。
曾吉雄(2000)。國小教師參與開放教育之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曾瀞瑤(2004)。醫學中心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廖貴鋒(1986)。國中教師角色衝突、角色不明確與工作倦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廖光榮(2002)。國中資源班教師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鄧柑謀(1991)。國民中學訓輔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先口(1985)。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和專業態度的關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蔡孟珍(2001)。國民小學教師參與試辦九年一貫課程之工作壓力及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澍勳(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趙傑夫(1988)。我國台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的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賴姿璇(2004)。輔導人員工作壓力、控制信念、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之研究--以台北市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濮世鍏(1997)。國小校長轉型領導、教師制控信念與教師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鄭麗芬(1993)。國中輔導人員工作環境、專業心理需求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劉淑慧(1987)。助人工作者職業倦怠量表之編制與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英文部分:
Billings, A. G., & Moos, R. H.(1984). Coping, stress and socialresources among adults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Journal of Personalitve and Social Psychology,46(4), 877-891.
Benz,J.C.(1987).An analysis of the stress, strain and coping levels of public school teacher of seriouse motionally disturbed students.(DAO NO.AAC8718986)Callahan,R.E.,Fleenor,C.P.,& Kundson,H. R.(1986).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 A managerial viewpoint. Columbus : Carles E.Mirrill Pub. Co. Stress and job satiafaction:a study of English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psychology,15,473-489.
Cannon, W. B.(1932). The wisdom of the body.(2nd ed).New York: Norton.
Carver,C.S.,& Scheier,M.F.(1989). Social support as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300-314.
Crane,S.,& Iwanicki,E.F.(1986). The effect of role conflict and role ambiguity on perceived levels of burnout among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 ED235631).
Cummings, T. & Cooper, C.(1979). A cybernetic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occupational stress. Haman Relation,32, 395.
DeFrank,R.S., & Stroup,C.A.(1989). Teacher stress and Health ; examination of a model.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Etzion,D.(1984).Moderating effect of social support on stress burnout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 69(4),615-622.
Everly,G.S.Jr., & Rosenfeld,R.(1981). The nature and treatment of the stress response. New York : Plenum Press.
Evers,W.J.G. Gerrichhauzen , J.,&Tomic, W.(2000). The Prevention and Mending of burnout among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Technical Repor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39091).
Finlayson(2002)Teacher stress in Scotland.Education journal,83,7.
Folkman,S.(1984). Personal control and stress and coping processes: A the oretical analy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6 (4), 839-852.
Forney,D.S.,Wallace.S.,&Wiggers,T.T.(1984). Burnout among Career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s:Preliminary Finding and Implications.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60 (7) ,435-439.
Freudenberger,H.J.(1974). Staff Burnou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30(1),159
Friesen,D., & Williams,M.J.(1985). Organizational stress among teachers. 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0(1),13-34.
Gonzalez (1997).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6ed).Englewood Cliffs,NY:Prentice Hall.
Greenberg, J. S.(1996). Comprehensive stress management. Dubuque: Wm.C. Brown & Benchmark.
Greenglass, E. R., & Burke, R. J.(1988).Work and family precursors of burnount in teachers:Sex difference. Sex Roles, 18, p3-4.
Gmelch,W.H.(1983).Stress for success: How to optimize your performance. Theory into Practice,22(1),7-14.
Hamilton,V.(1979). Personality and stress. In V. Hamilton & D.M. Warburton(Eds.), Human stress and cognition :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 New York:John Wileyandsons.
Justice,B.(1988). Stress, coping, and health outcomes. In M.L. Russel (Eds.), Stress management for chronic disease.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Kyriacou,C., & Sutcliffe,J.(1978). Teacher stress and psychoneurotic symptoms. British Journal Education Psychology, 55,61-64.
Kyriacou (2001)Teacher stress: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Educational Review,53(1),27-35.
Lazarus, R. S.(1966).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the coping process.
Lazarus,R.S.(1976). Pattern of adjustment. New York : McGraw-hill.
Lazarus,R.S., & Launier,R.(1978). Stress related transactions between person and environment. In L. A. Pervin & M. Lewis (Eds.), Perspectivesin international
psychology.New York: Plenum.
Lazarus,R.S., & Folkman,S.(1984). Stress,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Lynch(1979). Dancing on quicksand: the role of the ICT coordinator in the primary school.Search in Education ,62,32-40.
Manthei,R., & Sloman,R.(1988). Teacher stress and negative outcomes in Canter burystate schools. New Zealand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23(2),145-163 .
Maslach,C.,& Pines, A.(1977). The Burnout-out Syndrome in the Day Care Setting. Child Care Quarterly, 6,100-113.
Maslach,C. & Jackson,S.E.(1979). Burned-outcops and their families. Psychological Today, 12, 59-62.
Maslach,C. & Jackson,S.E.(1981). MBI manual. Consulting Psychologist Press.
Maslach,C.(1982). Burnout: The Costofcaring. Englewood Cliff.N J: Prentice-Hall.
McCormick,J.(1997). Occupational stress of teachers:Biographical differences in large School system. Jou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5(1), 18-38.
Moracco,J.C.(1982). The coun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The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49-552.
Nelson, F.E., & Elsberry,N.(1992). Levels of burnout among university employees. Journal of Health and Human Resources Administration, 14(4), 402-423.
Pealin, L. L., & Schooler, G.(1978). The structure of coping. Journalof Health and Social Bevavior, 19,2-21.
Pines,A. & Aronson, E.(1981). Burnout: From Tedium to Personal Growth. New York:Free Press.
Pithers,R.T., & Fogarty,G.J. (1995). Symposiumon teacher stress: 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 vocational teachers.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5, 3-14.
Potter,B.A.(1985). Beating Job Burnout: how to transform work pressure into productivity. Berkeley: Ronin.
Roesch(1980).A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degree of stress and coping Dissertation.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 Preferences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rincipals. Unpublished Doctroal.
Russell,D.W.(1987). Job-related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burnout among classroom teacher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2(2), 269-274.
Salo,K.(1995). Teacher-stress process:How can they be explained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39 (3), 205-222.
Selye.H.(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ew York:McGraw- Hill Company.
Veninga,R.L., & Spradley,T.P.(1981). The work stress connection:How to cope with job burnout. New York:Ballantine Booket.
Weiten,E.(1986). Psychology applied to modernlife,(2nded.).CA:Brooks / Cole.
Zeidner,M.(1997).Cross-cultural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in test anxiety. World Psychology ,3(1-2),143-175.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蓁蓁(2000)。台北縣國中生之壓力源、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2. 李隆祥(1994)。壓力與因應。學生輔導月刊,34,51-53。
3. 范熾文(1993)。國民中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4. 邱從益(2004)。高雄市國民中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5. 施耀昇(1991)。教師工作倦怠研究的理論模式及實徵研究之探討。嘉義師院學報,5 ,89-122。
6. 翁志成(1994)。學校運動團隊組訓理念與影響因素。國民體育季刊,23(2),55-62。
7. 郭生玉(1989)。教學的人本心理學基礎,有效教育研究。台北:台灣。
8. 郭生玉(1995)。教師的工作壓力對工作心厭的影響。測驗與輔導,130,2664-2666。
9. 許瓊云(1992)。台北市國中體育教師背景因素、控制信念、工作情境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體育,桃園縣。
10. 張曉春(1983)。專業人員工作疲乏研究模式- 以社會工作員為例(上)。思與言,21 (1),66-79。
11. 陳玉賢(2005)。國民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與因應。教師之友,46(2),90-97。
12. 黃正鵠、鄭英耀(1989)。國民中學老師工作壓力、成就動機與職業倦怠之研究。教育學刊,8,133-176。
13. 廖貴鋒(1986)。國中教師角色衝突、角色不明確與工作倦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14. 蔡先口(1985)。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和專業態度的關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