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中研院社會所,1990,1995,2000,2005。「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
王鍾和(198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博士論文,台北。尤詒君(1996)。雙工作家庭的家務分工-一個質化的分析觀點。國立台灣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田英輝(1989)。兒童家庭概念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呂玉瑕、伊慶春(1998)。社會變遷中婦女就業與家庭地位-以家務分工為例。
中國家庭與倫理研討會。台北:漢學研究中心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
金會。
李秀靜(1998)。國中學生家務分工態度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
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李思亮(2001)。已婚男性婚姻品質相關之研究--以育有學齡子女父親為對象。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李星雲(1998)。父毋親對子女家務工作分派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
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李美玲、楊亞潔與伊慶春(2000)。家務分工:就業現實還是平等理念?台灣
社會學刊,24,59-88。
周業謙 、周光淦(譯)(2005)。David Jary及Juila Jary著。社會學辭典。台
北:貓頭鷹。(原著出版年︰1995)。
林生傳(1996)。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林淑玲(2003)。家庭教育學。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嘉義。
林淑華(1997)。原住民與非原住民學童父母管教態度與社會適應之比較研究。
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未出版碩士論文,台東。
洪毓璟(2004)。青少年家庭概念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
洪惠芬、胡志強、陳素秋譯,原著John Muncie等編(2003)。家庭社會學。台
北:韋伯文化。
唐先梅(1996a)。什麼是家務工作? 家務工作本質之初探。空大生活科學報,2,
209-236。
唐先梅(1996b)。家庭生命週期與丈夫參與家務工作之研究。當前臺灣社會與
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57-80。1996年4月13日。國立中央大學共
同學科會議廳。
唐先梅(1998)。從家庭發展觀點探討雙薪家庭兩性工作、家事及休閒時間之分
配。社會文化學報,6,75-111。
唐先梅(1999a)。家庭發展與家人關係。載於周麗端、吳明樺、唐先梅、李淑
娟編著,婚姻與家人關係,(頁127-236)。台北;空大。
唐先梅(1999b)。從雙薪家庭的父母觀點看子女參與家務工作之情形。青少年
兒童福利學刊,21,51-59。
唐先梅(2001)。家事分工。載於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和陳芳如合著,家
庭教育概論 (頁164-171)。台北:空中大學。
唐先梅(2002)。雙薪家庭夫妻家務工作公平觀念差異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32:59-73。
陶百川(2002)。六法全書。台北:三民書局。
許美瑞(1998)。 國中學生的家庭概念分析。家政教育學報,1,21-41頁。梁鳳儀(2003)。再婚者對離婚的反省實踐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
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
黃光明(1983)。社經地位.產序、家庭氣氛與高職學生自我概念的關係。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
黃馨慧(1996)。家庭生命週期。載於黃迺毓、黃馨慧、蘇雪玉、唐先梅、李淑
娟編著,家庭概論。台北:空大。
黃迺毓(2001)。家庭的意義與功能。輯於黃迺毓、林如萍、唐先梅、陳芳如,
家庭概論。台北:空大。
翁雅屏(2004)。國小學童家庭價值觀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
陳代真(2003)。國中青少年家庭休閒活動與家庭凝聚力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
大直地區為例。私立東吳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高淑清(2000)。雙薪家庭:角色分擔的開始。載於家庭教育學,131-154。台
北:師大學苑。
莫黎黎(1997)。已婚男性家庭事務分工態度之研究 。東吳社會工作徐學報,3,
117-156。
曾瑞真(1993)。家庭功能。諮商與輔導。第91期,16-21頁。
曾瑞真(2005)。弱勢兒童的關懷與輔導。教師天地。137,(頁28-33)。
張高賓(1998)。單親兒童父母教養方式、家庭環境與情緒穩定之關係研究。國
立屏東師範學院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
張昭琴(2007)。雙薪家庭家務分工與婚姻工作關係之研究-以碩士在職進修之中等教師為例。台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
南。
楊自強(1985)。國中生價值觀念與父母教養方式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楊淑芳(2002)。國中學生家務參與現況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
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廖若君(2003)。單親家庭青少年家務參與-以台北縣市中等學校學生為例。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劉錦添、江錫九(1997)。台灣有偶婦女時間分配型態之實證研究。人文及社會
科學集刊,9,1-29。
賴爾柔、黃馨慧(1995)。已婚男性參與家務分工之研究。大型社會調查研究經
驗交流暨變遷中的台灣社會研討會,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
熊瑞梅、周顏玲(1998)。台灣已婚勞工家務分工不平等的影響因素與意涵。論
文發表於「跨世紀台灣的人口與相關現象」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大
學人口研究中心。
戴麗娟(2003)。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務參與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未出版
碩士論文,台北。
謝志龍(2003)。手足團體、家庭資源與教育成就。東海大學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
顏 蔭(1994)。國小學童繼親家庭概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碩士
論文,台北。
羅瑞玉(2000)。青少年性別角色態度量表初探。學生輔導,70,132--151。蘇芳瑩、許美瑞(2003)。台灣報紙的家庭概念(1988-1999):以家庭功能、家
人關係為例。中華家政學刊,第33期,85-102頁。
西文部分
Cogle﹐F.L&Tasker﹐G.E.(1982). Children and housework. Family Relations,31﹐451,-455.
Hilton, J. M.& Haldeman, V. A. (1991).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performance of household tasks by adults and children in single-parent and two-parent, two-earner families. Journal of Famil Issues,12,114-130.
Mank, B. Seery, B. L, Crouter, A. C. & McHale, S. M. (1994). The three comers of domestic labor: mothers', fathers', and children's weekday and weekend.housework﹐Journal of Family Issues,12,114-130.
Rexraot, Cynthia, & Lonstance Shehan. (1987). The family life cycle and spouses'time in house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9,737-750.
Spitze, G. and Ward, R.,1995, “Household labor in intergenerational househol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7:355-361.
期刊雜誌報紙網站部分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08)。國中畢業生升學率。2008.10.17 查詢。取自
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5423&CtNode=3635
內政部統計處資訊網(2006)年婦女生活狀況調查結果摘要分析,2009.03.07 查詢。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survey.aspx
行政院主計處(2002)。台灣家庭類型。2008.04.03查詢。取自
http://www.dgbas.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