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02:2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我願授權國圖
: 
twitterline
研究生:江明慧
研究生(外文):Ming-HuiChiang
論文名稱:教師負面評價、同儕關係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Negativ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and Peer Relationships on Impact of Juvenile Deviant Behaviors
指導教授:董旭英董旭英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Tung Hs? Ying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研究所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72
中文關鍵詞:教師負面評價同儕關係偏差行為
外文關鍵詞:the negative evaluation of teachersthe peer relationshipsjuvenile deviant behavior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35
  • 點閱點閱:226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研究旨在探討教師負面評價及同儕關係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影響情形。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有四點:(一)探討青少年偏差行為之現況;(二)探討教師負面評價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影響;(三)探討同儕關係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影響;(四)加入控制變項後,探討教師負面評價、同儕關係對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影響。
本研究資料來自「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之第三波學生、老師及家長問卷,研究對象為台灣地區94學年度就讀高中、職二年級的學生,經「多階段分層抽樣」,樣本為8,624人,並將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及巢式回歸模式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一)教師負面評價越高,青少年偏差行為越多。(二)接觸一般同儕越多,青少年偏差行為越少。(三)接觸偏差同儕越多,青少年偏差行為越多。(四)在考量同儕關係後,教師負面評價與偏差行為之正向關係仍存在;而在考量教師負面評價後,接觸一般同儕與偏差行為之負向關係仍存在,接觸偏差同儕與偏差之正向關係仍存在。(五)再納入性別、學制、城鄉、父母教育程度、家庭總收入、父母職業等級之控制變項後發現,教師負面評價與偏差行為之正向關係仍存在;接觸一般同儕與偏差行為之負向關係仍存在;接觸偏差同儕與偏差之正向關係仍存在。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研究建議,以供學校、家庭及未來研究作參考。

In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negativ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and peer relationships on the impact of juvenile deviant behavior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four points: (a) to explore the status of juvenile deviant behavior; (b) to explore the negativ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on the impact of juvenile deviant behaviors; (c) to explore peer relationships on the impact of juvenile deviant behaviors; ( 4) by adding control variables, the negative evaluation of teacgers and peer relationships on the impact of juvenile deviant behaviors.
The sample in this study which consisted of 8,624 sophomores were drawn from a large national data base,the Taiwan Education Panel Study in 2005.The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filled out by the sophomores ,their parents and their teacher.In this study,statistical analysis includ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correlation analysis,and regression model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a) the higher the negativ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juvenile more deviant behaviors; (b) contacts with more general peers have less deviant behaviors; (c) contacts with more deviation of peers have more deviant behaviors; (d) after 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peer relationships, the negativ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and deviant behaviors are still significant; and 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the negativ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the peer relationships and deviant behaviors are still significant ; (e) by adding control variables of gender, school system, urban and rural areas, parental education, household income,and parental occupational level.Then,this study found the the negativ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and deviant behaviors is still significant; contacts with the general peers and the deviant behaviors of peers is still significant.
Finally,based on findings, this study would propose some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the teachers ,schools, parents, and researcher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定義與分類 5
第二節 教師負面評價與偏差行為 8
第三節 同儕關係與偏差行為 14
第四節 控制變項與偏差行為 20
第五節 文獻總結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6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28
第三節 研究資料來源及處理程序 29
第四節 研究工具及測量變項 32
第五節 資料處理方式與統計方法 3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7
第一節 變項之描述統計分析 37
第二節 青少年偏差行為與自變項、控制變項之相關情形 44
第三節 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因素探討 46
第四節 綜合討論 5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6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6
第二節 研究建議 58
參考文獻 60
一、中文部分 60
二、英文部分 65
三、網路部分 66
附錄 67






















表目次
表3-5-1 巢氏回歸各模型變項表 36
表4-1-1 青少年偏差行為之描述性統計 38
表4-1-2 自變項之描述性統計 39
表4-1-3 性別之次數分配表 39
表4-1-4 學制之次數分配表 40
表4-1-5 城鄉之次數分配表 40
表4-1-6 家庭總收入之次數分配表 41
表4-1-7 父母教育程度之次數分配表 41
表4-1-8 父母職業等級分類 42
表4-1-9 父母職業等級之次數分配表 43
表4-2-1 各變項與青少年LOG偏差行為之相關係數矩陣 44
表4-3-1 教師負面評價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聯性之巢式迴歸分析摘要表 46
表4-3-2 同儕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聯性之巢式迴歸分析摘要表 47
表4-3-3 同儕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聯性之未標準化係數與顯著情形 48
表4-3-4 控制變項與青少年偏差行為關聯性之巢式迴歸分析摘要表 49
表4-3-5 教師負面評價、同儕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巢式迴歸分析摘要表 50
表4-3-6 教師負面評價、同儕關係、控制變項對青少年偏差行為關聯性之巢式迴歸分析摘要表 51
表4-4-1 教師負面評價、同儕關係、控制變項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巢式回歸模式之未標準化係數
與顯著情況 55












圖目次
圖2-2-1 LEMART AND FARREL之理論─偏差行為產生過程 10
圖2-3-1 SUTHERLAND AND CRESSEY之理論─偏差行為產生過程 16
圖3-1-1 研究架構圖 27




一、中文部分
王成全、趙希斌、王昌海、張紅川、董奇 (2002)。學校危險與保護因素與中學生偏差行為之關係。
心理發展與教育,2。

王淑女 (1993)。同儕關係與青少年犯罪。高立出版社。

吳明燁(1999)。青少年初期學校同儕團體之形成與影響:生態系統理論的觀點。台北:行政院國科會(行政院國科會計畫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吳武典 (1985)。青少年問題與對策。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吳武典(1988)。少年問題與對策。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吳武典 (1992)。偏差行為的診斷與輔導。現代教育,25,17-26。

李安妮 (1983)。大台北地區男性少年非行成因之分析─控制理論的一項實徵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
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燕玲 (2008)。高中職學生身體意象、社經地位和憂鬱情緒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車煒堅 (1986)。社會轉型與少年犯罪。台北:巨流。

車煒堅 (1985)。台中地區少年不良幫派之研究。警政學報,8,86-101。

周業謙、周光淦 (譯) (2005)。David Jary and Julia Jary著。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

周愫嫻 (2001)。是的,讓愛上學的孩子不會變壞。應用心理研究,12,16-17。

周愫嫻 (2000)。偏差與犯罪。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周愫嫻 (2003)。社會階級與少年偏差行為關係。國立台北大學犯罪研究所。論文發表於台灣師範
大學舉辦之「台灣與國際長期追蹤資料庫北區工作坊」,台北。

林山田、林東茂 (1990)。犯罪學。台北:三民書局。

林正弘 (1993)。城鄉青少年偏差行為之比較分析。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桃園。

林生傳 (2000)。教育社會學。台北:巨流。

林青瑩 (1998)。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侯崇文 (1996)。巨視社會控制、微觀社會控制和社會學習理論的整合。犯罪學期刊,6,35-62。

洪雪雅 (2004)。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整合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高雄。

洪雅雯 (2001)。國小學童之人格特質、同儕接納程度與班級氣氛知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孫淑文 (1989)。同儕關係與少年犯罪。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徐澄清(1969)。心理衛生工作從學校做起。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翁淑綠、陳惠玉 (2004)。同儕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影響。師說: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月刊,183,54-57。

馬傳鎮 (1982)。少?犯的親子關係、家長社經地位、家庭背景與學校背景之調查研究。教育與心?
研究,5,177-224。

馬傳鎮(1996)。我國台灣地區男性少年犯罪相關因素及其防制對策之研究。台北:國立中正大學犯罪
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怡真 (2006)。父母教養方式、教師支持與國三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 (2002)。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秋桂 (2004)。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自戀傾向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
出版,彰化。



張苙雲(2008)。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第三波(2005)學生【公共使用版電子檔】、導師【公
共使用版電子檔】、家長資料【公共使用版電子檔】。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管理、
釋出單位】。

張景然 (1992)。青少年犯罪學。台北:巨流。

張華葆 (1993)。社會學。台北:三民。

張楓明(1999)。社會控制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以雲嘉地區為例。南華大學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麗鵑(2003)。媒體閱聽、同儕關係與少年偏差行為之相關性研究─以南投地區為例。南華大學教
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許春金、周文勇、蔡田木(1996)。男性與女性偏差行為成因差異之實證研究。犯罪學期刊,2,1-14。

許春金、孟維德 (1997)。家庭、學校、自我控制與偏差行為。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0,225-226。

許春金、馬傳鎮 (1999)。少年偏差行為早年預測之研究-總結報告。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郭生玉 (1982)。教師期望與學生內外控信念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5,141-142。

郭芳君 (2003)。父母教養方式、自我韌性與內在性自我控制、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成功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秀卿 (2008)。青少年刺激尋求動機、同儕關係、休閒阻礙與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中國文化
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佳琪 (2002)。青少年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怡君 (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同儕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羿足 (2000)。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家庭因素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景圓、董旭英(2006)。家庭、學校及同儕因素與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特殊教
育研究學刊,30,181-201。

陳麗欣 (1995)。從被害者學觀點探索校園暴力、被害經驗、加害行為與被害恐懼感之關係。犯罪學
期刊,1,77-112。

章英華 (1995)。台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的與歷史的探討。台北:巨流。

彭國華 (2005)。少年校園暴力行為研究。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文,未出版,嘉義。

曾玉 (2002)。國中中輟學生輟學原因、自我態度、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
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俊傑、王淑女 (2001)。家庭、自我概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應用心理學,11,45-68。

黃俊豪、連廷嘉 (譯) (2004)。F. Philip Rice and Kim Gale Dolgin 著。青少年心理學。台北:
學富。

黃德祥 (1999)。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毅志 (1999)。工作特質,工作報酬,與階級意識及工作滿意度。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
題研究成果報告。

楊國樞 (1978)。中學生的問題行為及其學校的影響因素。載於陳英豪(主編),青少年行為與輔導
─對學校道德教育與訓導工作的檢討(3-19頁)。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詹志禹(1995)。我國青少年犯罪研究之整合分析。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劉峻誠 (2003)。青少年家庭依附、就學經驗與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南華大學教
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賈樂安 (1989)。暴力犯罪少年之行為相關因素與整合式團體諮商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趙雍生 (1997)。社會變遷下的少年偏差與犯罪。台北:桂冠。

齊力、董旭英 (2003)。台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剖析。嘉義:南華大學社教所。

蔡松瑜 (2002)。國中生父母親教養知覺、家庭生活適應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
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蔡德輝、楊士隆 (2006)。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鄭世仁(1994)。淺談貝克的標籤理論對教育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1,31-36。

蕭世慧 (2006)。高中職生父母教養方式、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蘇素美(1991)。學校環境知覺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學生輔導通訊,17,42-54。

































二、英文部分
Akers,J., Ronald L.,and Drohn M.D.(1979).Social learning and deviant behavior: A specific test of a general theory. American Socilogical Review , 44:635-655.

Berk, L.E.(1997).Child development. Boston:Allyn and Bacon.

Bird, C.(1980).Deviant labeling in school: The pupils,perspective. In P. Woods (Eds),Pupil
strategies. London: Croom Helm.

Blankemeyer, M., Flannery, D.J.,& Vazsonyi, A.T.(2002). The role of aggression and social competence in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he child-teacher relationship.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 39(3), 293-304.

Cloward, R.A.,and L.E.Ohlin (1960).Delinquency and opportunity: A theory of delinquency
gangs. New York:Free Press.

Cooley, C.H.(1902).Human nature and social order. New York: Scribner’s.

Davis, E. D.(1981).Teachers as curriculum evaluators. London: George

Finlayson, D.S.,and Loughran, J.L.(1976). Pupis’perceptions in high and low delinquency schools.Educational Research,18(2),138-145.

Finn, J.D.(1972).Expectations and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2(3),387-410.

Goode,E.(1997).Deviant behavior.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Hargreaves, D.H.(1984).The delinquent group.In M. Hammersley and P. Woods (Eds.), Life in school(pp.161-175).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Hirschi, T.(1969).Causes of delinquenc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nlifornia.
Jensen, G.F.(1980).Labeling and identity.Criminology, 18,121-129.

Johnson, R.E., Marcos, A.C. and Bahr, S.B.(1987). The role of peers in the complex etiology of adolescent drug use. Criminology, 25, 323-340.

Johnson, T.J.(1972). Professions and power. London: Macmillan.

Keddie, N.(1971).Classroom knowledge.In M.F.Allen and D.Young (Ed.), 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pp.133-160). London:Collier-Macmillan.

Marcus, R. F.(1999). A gender-linked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antisocial behavior in young adolescents. Adolescence,34,33-46.

Sampson, R.,and Laub, J.(1994).Crime in the making: Push ways and Criminology,20(2),149-167.

Santrock, J.W.(2003).Adolescence.Texas: McGraw-Hill.

Short, J. F.(1957).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and delinquency. Social Problems,4,233-239.

Sutherland, E.H.,and Cressey, D.R.(1978).Criminology.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Tannenbaum, F.(1938).Crime and Commun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三、網路部分

「內政部警政署『2003年警察機關受處理之全般刑案』」線上資料。
2009年12月,取自 http://www.npa.gov.tw/NPAGip/wSite/lp?ctNode=11393andmp=1

「2003年內政部統計處台閩地區少年身心狀況調查資料」線上資料。2009年10月,取自 http://www.cbi.gov.tw/CBI_2/upload/4e4be1c9-86f3-461f-9a68-c74f094a4df5.doc

「台灣高等法院刑事案件統計分析」線上資料。2009年12月,取自
http://www.judicial.gov.tw/juds/3_89-1.html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