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王成全、趙希斌、王昌海、張紅川、董奇 (2002)。學校危險與保護因素與中學生偏差行為之關係。
心理發展與教育,2。
王淑女 (1993)。同儕關係與青少年犯罪。高立出版社。
吳明燁(1999)。青少年初期學校同儕團體之形成與影響:生態系統理論的觀點。台北:行政院國科會(行政院國科會計畫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吳武典 (1985)。青少年問題與對策。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吳武典(1988)。少年問題與對策。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吳武典 (1992)。偏差行為的診斷與輔導。現代教育,25,17-26。李安妮 (1983)。大台北地區男性少年非行成因之分析─控制理論的一項實徵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
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燕玲 (2008)。高中職學生身體意象、社經地位和憂鬱情緒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車煒堅 (1986)。社會轉型與少年犯罪。台北:巨流。
車煒堅 (1985)。台中地區少年不良幫派之研究。警政學報,8,86-101。周業謙、周光淦 (譯) (2005)。David Jary and Julia Jary著。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
周愫嫻 (2001)。是的,讓愛上學的孩子不會變壞。應用心理研究,12,16-17。周愫嫻 (2000)。偏差與犯罪。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周愫嫻 (2003)。社會階級與少年偏差行為關係。國立台北大學犯罪研究所。論文發表於台灣師範
大學舉辦之「台灣與國際長期追蹤資料庫北區工作坊」,台北。
林山田、林東茂 (1990)。犯罪學。台北:三民書局。
林正弘 (1993)。城鄉青少年偏差行為之比較分析。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桃園。
林生傳 (2000)。教育社會學。台北:巨流。
林青瑩 (1998)。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侯崇文 (1996)。巨視社會控制、微觀社會控制和社會學習理論的整合。犯罪學期刊,6,35-62。
洪雪雅 (2004)。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整合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洪雅雯 (2001)。國小學童之人格特質、同儕接納程度與班級氣氛知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
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孫淑文 (1989)。同儕關係與少年犯罪。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徐澄清(1969)。心理衛生工作從學校做起。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翁淑綠、陳惠玉 (2004)。同儕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影響。師說: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月刊,183,54-57。馬傳鎮 (1982)。少?犯的親子關係、家長社經地位、家庭背景與學校背景之調查研究。教育與心?
研究,5,177-224。
馬傳鎮(1996)。我國台灣地區男性少年犯罪相關因素及其防制對策之研究。台北:國立中正大學犯罪
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怡真 (2006)。父母教養方式、教師支持與國三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 (2002)。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秋桂 (2004)。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自戀傾向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
出版,彰化。
張苙雲(2008)。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第三波(2005)學生【公共使用版電子檔】、導師【公
共使用版電子檔】、家長資料【公共使用版電子檔】。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管理、
釋出單位】。
張景然 (1992)。青少年犯罪學。台北:巨流。
張華葆 (1993)。社會學。台北:三民。
張楓明(1999)。社會控制與青少年偏差行為─以雲嘉地區為例。南華大學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麗鵑(2003)。媒體閱聽、同儕關係與少年偏差行為之相關性研究─以南投地區為例。南華大學教
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許春金、周文勇、蔡田木(1996)。男性與女性偏差行為成因差異之實證研究。犯罪學期刊,2,1-14。許春金、孟維德 (1997)。家庭、學校、自我控制與偏差行為。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0,225-226。許春金、馬傳鎮 (1999)。少年偏差行為早年預測之研究-總結報告。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郭生玉 (1982)。教師期望與學生內外控信念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5,141-142。郭芳君 (2003)。父母教養方式、自我韌性與內在性自我控制、少年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成功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陳秀卿 (2008)。青少年刺激尋求動機、同儕關係、休閒阻礙與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中國文化
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佳琪 (2002)。青少年生活壓力、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怡君 (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同儕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羿足 (2000)。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家庭因素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景圓、董旭英(2006)。家庭、學校及同儕因素與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特殊教
育研究學刊,30,181-201。
陳麗欣 (1995)。從被害者學觀點探索校園暴力、被害經驗、加害行為與被害恐懼感之關係。犯罪學
期刊,1,77-112。
章英華 (1995)。台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的與歷史的探討。台北:巨流。
彭國華 (2005)。少年校園暴力行為研究。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文,未出版,嘉義。曾玉 (2002)。國中中輟學生輟學原因、自我態度、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
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俊傑、王淑女 (2001)。家庭、自我概念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應用心理學,11,45-68。
黃俊豪、連廷嘉 (譯) (2004)。F. Philip Rice and Kim Gale Dolgin 著。青少年心理學。台北:
學富。
黃德祥 (1999)。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毅志 (1999)。工作特質,工作報酬,與階級意識及工作滿意度。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
題研究成果報告。
楊國樞 (1978)。中學生的問題行為及其學校的影響因素。載於陳英豪(主編),青少年行為與輔導
─對學校道德教育與訓導工作的檢討(3-19頁)。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詹志禹(1995)。我國青少年犯罪研究之整合分析。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劉峻誠 (2003)。青少年家庭依附、就學經驗與偏差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南華大學教
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賈樂安 (1989)。暴力犯罪少年之行為相關因素與整合式團體諮商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趙雍生 (1997)。社會變遷下的少年偏差與犯罪。台北:桂冠。
齊力、董旭英 (2003)。台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剖析。嘉義:南華大學社教所。
蔡松瑜 (2002)。國中生父母親教養知覺、家庭生活適應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
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蔡德輝、楊士隆 (2006)。少年犯罪: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鄭世仁(1994)。淺談貝克的標籤理論對教育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1,31-36。蕭世慧 (2006)。高中職生父母教養方式、家庭氣氛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蘇素美(1991)。學校環境知覺與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學生輔導通訊,17,42-54。
二、英文部分
Akers,J., Ronald L.,and Drohn M.D.(1979).Social learning and deviant behavior: A specific test of a general theory. American Socilogical Review , 44:635-655.
Berk, L.E.(1997).Child development. Boston:Allyn and Bacon.
Bird, C.(1980).Deviant labeling in school: The pupils,perspective. In P. Woods (Eds),Pupil
strategies. London: Croom Helm.
Blankemeyer, M., Flannery, D.J.,& Vazsonyi, A.T.(2002). The role of aggression and social competence in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he child-teacher relationship.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 39(3), 293-304.
Cloward, R.A.,and L.E.Ohlin (1960).Delinquency and opportunity: A theory of delinquency
gangs. New York:Free Press.
Cooley, C.H.(1902).Human nature and social order. New York: Scribner’s.
Davis, E. D.(1981).Teachers as curriculum evaluators. London: George
Finlayson, D.S.,and Loughran, J.L.(1976). Pupis’perceptions in high and low delinquency schools.Educational Research,18(2),138-145.
Finn, J.D.(1972).Expectations and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42(3),387-410.
Goode,E.(1997).Deviant behavior.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Hargreaves, D.H.(1984).The delinquent group.In M. Hammersley and P. Woods (Eds.), Life in school(pp.161-175). Engl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Hirschi, T.(1969).Causes of delinquenc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nlifornia.
Jensen, G.F.(1980).Labeling and identity.Criminology, 18,121-129.
Johnson, R.E., Marcos, A.C. and Bahr, S.B.(1987). The role of peers in the complex etiology of adolescent drug use. Criminology, 25, 323-340.
Johnson, T.J.(1972). Professions and power. London: Macmillan.
Keddie, N.(1971).Classroom knowledge.In M.F.Allen and D.Young (Ed.), 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s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pp.133-160). London:Collier-Macmillan.
Marcus, R. F.(1999). A gender-linked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antisocial behavior in young adolescents. Adolescence,34,33-46.
Sampson, R.,and Laub, J.(1994).Crime in the making: Push ways and Criminology,20(2),149-167.
Santrock, J.W.(2003).Adolescence.Texas: McGraw-Hill.
Short, J. F.(1957).Differential association and delinquency. Social Problems,4,233-239.
Sutherland, E.H.,and Cressey, D.R.(1978).Criminology.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Tannenbaum, F.(1938).Crime and Commun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三、網路部分
「內政部警政署『2003年警察機關受處理之全般刑案』」線上資料。
2009年12月,取自 http://www.npa.gov.tw/NPAGip/wSite/lp?ctNode=11393andmp=1
「2003年內政部統計處台閩地區少年身心狀況調查資料」線上資料。2009年10月,取自 http://www.cbi.gov.tw/CBI_2/upload/4e4be1c9-86f3-461f-9a68-c74f094a4df5.doc
「台灣高等法院刑事案件統計分析」線上資料。2009年12月,取自
http://www.judicial.gov.tw/juds/3_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