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Thom, M., John, M., John, L. & Jason, R. (2007)。專案式學習手冊 (Project based learning handbook)(台灣國際教育資源網學會編譯小組譯)。高雄市:台灣國際教育資源網學會。
丁惠琪(2000)。合作學習應用在國小數學教學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王文科(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第二版。台北:師大書苑。
王梅芳(2005)。資訊融入教學在視覺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以「全球建築藝術」專案學習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王瓊凰、方冠中(2007)。太陽能炊具專案學習之實施與檢討。2007e化社會的課程與專案式學習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朱耀明、林建仲、李祈仁、蔡華齡(2007)。原住民地區專案式學習暨國際教育交流學習活動。2007e化社會的課程與專案式學習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吳明隆(1998)。資訊社會變革中教師應有的體認與作法。研習資訊,15,1-7。吳宗霖(2008)。運用專題導向學習策略與無所不在學習環境於國小六年級生態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吳青宜(2004)。運用專題導向學習提昇國小五年級學生資訊素養之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吳素真(1998)。合作學習對增進國小三年級學生及人際關係欠佳兒童社交技巧之效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吳清山、林天佑(1999)。協同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26,83。
吳麗寬(2000)。合作學習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效果與同儕社會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呂小翠(2004)。Webquest 學習活動之個案研究:以國小五年級社會學習領域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谷瑞勉(2001)。教室中的維高斯基-仲介的讀寫教學與評量。台北:心理。
宋佳芳(2009)。節能減碳專案式學習—以「太陽能車教學」為例。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2(1),40-66。
李秋芳(2002)。國小高年級社會科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林君英(2000)。國小資訊科技教育課程套裝教材之開發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林素芬(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資訊素養成就之研究─以台中縣國小五年級學童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林生傳(1992)。新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市:五南。
林菁(1999)。兒童資訊素養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
周立勳(1994)。國小班級分組合作教學學習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邱瓊慧(2002)。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雜誌,88,3-9。姚乃丹(2003)。應用網路資源於國小自然科教學之研究以「多彩多姿的生物世界」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施頂清(2001)。從合作學習談閱讀理解能力之提升。新講義臺,2,31-34。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徐新逸、吳佩謹(2002)。資訊融入教學的現代意義與具體作為。教學科技與媒體,59,63-73。徐淑蓮(2008)。在國小四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中進行pbl 教學之行動研究。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梁雲霞譯(2000)。多元智慧和學生成就:六所中小學的成功實例(Multiple Intelligence and Achievement Success Stories from Six School by Linda Campbell & Bruve Campbell)。台北:遠流。
張民杰(2003)。超學科統整模式之一-問題導向學習在國中九年一貫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新竹師院學報,17,389-424。教育部(20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9):教育部年度施政方針(99年版)。2009年8月10日,取自:http://www.edu.tw/secre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9412。
陳杉吉(2002)。國小學童在網際網路專題導向式學習環境中行為歷程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陳榮清(2001)。資訊科技融入國小視覺藝術教學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游惠音(1996)。同儕交互發問合作學習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社會科學習成就表現、勝任目標取向及班及社會關係之影響。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傅明俐(2001)。國民小學數學科合作學習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黃秉紳(2008)。專題導向學習提昇國小五年級學童國語文領域閱讀動機與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市:五南。
黃玲玲、楊明儒(2007)。「大愛地球,情繫家園」親子志工服務學習專案研究。2007e化社會的課程與專案式學習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楊仁昇(2003)。參與跨國合作專案學習之教師信念個案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溫嘉榮、吳明隆(1999)。新時代資訊教育的理論與實務應用。台北市:松崗。
鄒慧英(2000)。專題學習的概念介紹與評量設計示例。台北:教育部。
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輔導群(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輔導群到校輔導參考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劉一慧、羅希哲、李忠屏(2007)。國小學生網路專案學習之個案研究。2007e化社會的課程與專案式學習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賴苑玲(1999)。國小學童資訊素養與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之研究。台北市:編者。
韓善民(1998)。資訊教學基礎建設∼加速篇。資訊與教學,68,14-16。
二、英文部分
Balkcom, S. (1992). Cooperative learning. Education Research Consumer Guide , 1, 1-3。
Barrows, H. S. &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acb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Blumenfeld, P. C., Soloway, E., Marx, R. W., Krajcik, J. S., Guzdial, M., & Palincsar, A. (1991). Motiva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Sustainingthe doing, supporting the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6, 369-398.
Deutsch, M. (1949). An experiment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the social influence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 2(PP), 99-232。
Dewey, J. (1946). John Dewey society. New York: Harper.
Gooding, T. F. (2004). Character education: Perceptions of social skills acquisition in two elementary school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USA.
Jakes, D. S., Pennington, M. E., & Knodle, H. A. (2006). Using the internet to promote inquiry-based learning. Retrieved July 30, 2006, from http://www.biopoint.com/inquiry/ibr.html
Johnson, D. W.,& Johnson, R. T.(1994).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4th ed).Boston: Allyn & Bacon.
Karakas,R. (1995). Teachers and technology: The need for training and support. Orbit, 26(2), 40-41.
Rawitsch, D. G. (1978). The concept of computer literacy. The MAED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2, 1-19。
Slavin, R. E. (1978). Students teams and achievement division.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12, 39-49.
Stenhouse, L.(1975) 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ondon:Heinemann.
Von Glaserfeld, E. (1989). Co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 In T. Husen & N. Postlehwaite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Oxford:Perga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