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14.87)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4 03:4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吳嘉振
研究生(外文):Wu Chia Chen
論文名稱:非營利組織社工員工作滿足與留任意願之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A Study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 Social Workers Job Satisfaction And Retention
指導教授:郭登聰博士
口試委員:王順民教授蘇景輝副教授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福利學系
學門:社會服務學門
學類:社會工作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0
畢業學年度:98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07
中文關鍵詞:非營利組織社工員留任意願工作滿足
外文關鍵詞:non-profit organizationssocial workersretentionjob satisfac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53
  • 點閱點閱:5823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660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近年來針對非營利組織的蓬勃發展,其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主要是針對任職於非營利組織之社工員,以任職於同一組織7年以上之社工員為研究對象,挑選8個非營利組織進行質性研究,並運用工作滿足理論來檢視,探討非營利組織社工員工作滿足與留任意願。

本研究主要想瞭解:一、從事社工員的原因為何?二、社工員的工作滿足為何?三、社工員的工作滿足會影響其留任意願有哪些因素?研究者想透過訪談,藉此瞭解社工員真實的想法,描繪她們在工作中對獲得的感受,以及這些感受對於社工員在留任與否的影響,希望能有助社工員離職率的降低。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取向,採用半結構訪談大綱,受訪對象8人,最後研究本文分析後獲研究結果歸納出社工員從事社會工作之動機、工作滿足與其留任意願關係、組織對社工員工作滿足與留任意願之影響及影響社工員離職之原因,發現一些工作滿足的因素確實是會對於社工員在留任意願上造成影響,而且某些社工員重視的因素無法被滿足時,就會降低留任的意願或是選擇離職。因此本文整理相關的研究發現及意涵,並在最後提出建議及反思以供參考。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study on the prosperous development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social worker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ll having been working for the same organization for more than seven years. The study adopt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theory of job satisfaction to investigate the job satisfaction and intention to stay of the social workers of a total of eight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The study intends to shed light on the following issues: 1. Why do they work as social workers? 2. In what degree are they satisfied with their jobs? 3. In what ways are their degrees of job satisfaction affecting their intention to stay? By attempting to understand the mindsets of the social workers and their feelings towards their jobs through interviews, the author hopes to analyze how these feelings affect their intention to stay or leave and thus to understand how to reduce the turnover rate of the profession. This study used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by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outlines, with a total of eight subjects. Text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ir motives to work as social work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job satisfaction and intention to stay, how an organization affects their degree of job satisfaction and intention to stay, as well as the reasons for their leaving.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some factors in job satisfaction do influence their intention to stay. If some of the factors which are highly valued by the social workers fail to be satisfied, the workers’ intention to stay will likely be diminished and they might choose to leave.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analysis, the study will conclude by proposing suggestions and thoughts for reflection.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前言 .......................................................................................................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 2
第三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之概念 ............................................................................... 7
一、非營利組織之定義 ............................................................................... 7
二、非營利組織之分類 ............................................................................... 8
三、非營利組織之特色與功能 ................................................................. 10
四、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 ................................................................. 13
第二節 社會工作員之探討 ............................................................................. 15
一、社工員之定義 ..................................................................................... 15
二、非營利組織中社工員的問題 ............................................................. 16
第三節 工作滿足之探討 ................................................................................. 19
一、工作滿足之定義 ................................................................................. 19
二、工作滿足之相關理論 ......................................................................... 20
三、影響工作滿足之因素 ......................................................................... 26
第四節 留任意願及與工作滿足之關係 ......................................................... 29
第五節 工作滿足對於非營利組織及社工員之相關研究 .............................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4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 34
第二節 研究對象之選擇 ................................................................................. 34
第三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方法 ......................................................................... 36
一、研究工具 ............................................................................................. 36
二、資料之分析 ......................................................................................... 37
第四節 研究對象 ............................................................................................. 38
一、研究對象之描述 ................................................................................. 38
二、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 39
三、研究對象任職之機構介紹 ................................................................. 40
第五節 研究信效度與研究倫理 ..................................................................... 48
一、研究效信度 ......................................................................................... 49
二、研究倫理 ............................................................................................. 50
第六節 研究角色 ............................................................................................. 51
第四章 資料分析 ..................................................................................................... 53
第一節 從事社工員的動機 ............................................................................. 53

第二節 社工員工作滿足與其留任意願關係 ................................................. 58
一、成就感是社工員從工作中獲得最多的工作滿足 ............................. 58
二、自我成長也是社工員願意留任的重要因素之一 ............................. 58
三、對於有工作的熱忱也是會提高工作滿足和留任意願的原因 ......... 59
四、其他會影響加留任意願的個人因素 ................................................. 60
第三節 組織對社工員工作滿足與留任意願之影響 ..................................... 61
一、主管是組織中影響社工員最大且最直接的人 ................................. 62
二、社工員也相當重視組織是否認同自己在組織中的價值 ................. 63
三、組織的工作氣氛也是值得經營的 ..................................................... 64
四、社工員希望組織制度是健全或是具有彈性的 ................................. 65
五、其他會影響留任意願的組織因素 ..................................................... 67
第四節 影響離職的原因 ................................................................................. 68
一、個人因素 ............................................................................................. 69
二、組織因素 ............................................................................................. 71
三、多重因素影響 ..................................................................................... 72
第五章 討論 ............................................................................................................. 73
第一節 從事社工員的動機 ............................................................................. 73
一、教育的影響 ......................................................................................... 73
二、個人特質的影響 ................................................................................. 74
第二節 工作滿足對於社工員留任的影響 ..................................................... 75
一、個人因素 ............................................................................................. 75
二、組織因素 ............................................................................................. 78
第三節 影響社工員離職的原因 ..................................................................... 83
一、個人因素 ............................................................................................. 83
二、組織因素 ............................................................................................. 85
三、多重因素影響 ..................................................................................... 86
第六章 研究結論、建議與反思 ............................................................................. 8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87
一、走入社工員的行列 ............................................................................. 87
二、社工員的內在工作滿足 ..................................................................... 87
三、社工員的外在工作滿足 ..................................................................... 88
四、對社工員離職造成影響的原因 ......................................................... 8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90
一、給予研究對象之建議 ......................................................................... 90
二、給予研究組織之建議 ......................................................................... 91
三、給予未來想投入社工員行力的學生之建議 ..................................... 91
第三節 研究反思 ............................................................................................. 9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96
一、研究對象方面 ..................................................................................... 96
二、在組織方面 ......................................................................................... 96
三、在對象的資格方面 ............................................................................. 97
四、在研究理論方面 ................................................................................. 97
五、在探討薪資與福利制度方面 ............................................................. 97
參考文獻 ..................................................................................................................... 98
中文文獻 ............................................................................................................. 98
一、期刊 ..................................................................................................... 98
二、論文 ................................................................................................... 100
三、專書 ................................................................................................... 102
四、網路資料 ........................................................................................... 103
英文文獻 ........................................................................................................... 104
附件一 ....................................................................................................................... 106
附件二 ....................................................................................................................... 107

表目錄
表2-1 非營利組織之定義 ........................................................................................... 7
表2-2 以經營目的及所有權區分之組織型態 ........................................................... 9
表2-3 Hansmann 四種非營利組織的類型 ................................................................. 9
表2-4 雙因子模式 ..................................................................................................... 22
表3-1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 39
V
圖目錄
圖2-1 我國民法及其他法律中的法人體系圖 ......................................................... 10
圖2-2 Maslow 需求層次理論 .................................................................................... 21
圖2-3 工作滿足系統圖 .............................................................................................. 24
圖2-4 需求層次理論與ERG 理論區分 ..................................................................... 25
圖2-5 工作滿意度之前因與後果變項圖 .................................................................. 27
中文文獻
一、期刊
王綉蘭(1998)。台灣地區社工(督導)員專業認同、工作滿足與留職意願之研究,社會福利,139,55-66。
王心聖(2001)。安寧社會工作角色與功能之探討,社區發展,96,166-180。
王卓聖(2004)。台灣與香港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比較分析,台大社工學刊,9,137-182。
李美珍、莫藜藜(1994)。台灣地區醫院社會工作者之組織承諾與專業承諾之研究,中華醫務社會工作學刊,4,141-169。
汪淑媛(2008)。論台灣社工教育對社會工作職業風險之忽視,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7,1-42。
沈慶鴻(2008)。老問題、新思索:台北市社會工作者薪資現況和期望薪資之探索性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8,35-66。
何素秋(2010)。台灣非營利組織與政府競合間的社工人力資源管理策略,社區發展季刊,129,267-280。
林萬億、沈詩涵(2008)。邁向專業之路:台灣社會工作的下一步,社區發展季刊,121,199-233。
官有垣、邱瑜瑾(2003)。台灣民間組織與政府在國際救援事務的角色探析:現況調查及其政策意涵,中國行政評論,12(2),55-90。
官有垣、杜承嶸(2008)。台灣南部民間社會組織的自主、創導、與對社會的影響: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之比較,社區發展季刊,122,6-28。
官有垣、呂朝賢、鄭清霞(2008)。台灣第三部門的就業:2005年調查研究資料的分析,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7,45-86。
郝溪明(2003)。軍隊社會工作專業督導制度之建立與規劃,社區發展季刊,101,474-486。
池文海、劉曉諭、陳瑞龍(2003)。組織文化對工作滿足及離職原因之相關性探討—以花蓮地區區域級以上醫院之護理人員為例,醫護科技學刊,5(3),208-227。
許士軍(1977)。工作滿足、個人特徵與組織氣候-文獻探討及實證研究,政治大學學報,35,13-56。
孫煒(2004)。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策略管理之體系建構,中國行政評論,13(3),119-138。
孫路弘、潘亮如(2009)。國際觀光旅館餐廳主管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1,30-48。
陳武雄(1996)。我國社會工作專業至度之規劃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85,4-12。
陳惠娜、邱慶祥(2002)。台灣非營利組織薪酬策略與受薪員工薪酬滿足之研究—以文教基金會為例,大同管理學報,1,179-222。
陳政智、王柏軒、王麗娟、李宜修、余家偉、邱珈霖、陳建廷、楊雅婷(2005)。社會工作師勞動條件之探討-以高雄市社會工作師公會會員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9,475-485。
陳勁甫、陳佩君、陳美惠(2007)。旅行社員工工作滿足、組織承諾、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真理觀光學報 5,45-56。
陳勁甫、鍾武侖(2007)。工作滿足、組織承諾、工作尋找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某國際航空公司空服員為例,運輸學刊,19(2),191-214。
萬育維、賴資雯(1996)。專業認同與工作滿意之間的關係探討--以從事兒童保護社會工作人員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305-331。
馮燕(1997)。公益性非營利組織資源的運作與管理,理論與政策,11(3),99-112。
張英陣(1998)。非營利組織的管理,厚生雜誌,3,15-17。
黃木添、王明仁(1999)。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的管理與專職人員角色與定位─以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5-116。
曾中明、蔡適如(2007)。健全社會工作專業制度-談現階段充實公部門社會工作人力措施,社區發展季刊,120,8-20。
曾華源、白倩如、李仰慈(2010)。社會工作人力需求與專業人力資源養成制度之省思,社區發展季刊,76-94。
楊蓓(1988)。兒童福利社會工作者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之研究—以C.C.F為例,東吳政治與社會學報,12,155-182。
詹火生(2007)。台灣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經驗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20,21-29。
鄭淑芬(2003)。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高苑學報,9,167-186。
鄭麗珍(2008)。社會工作專業發展與社會工作師證照的對話,國家菁英季刊,4(4),127-140。
滕青芬(1989)。台灣省縣市社工員離職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4,117-155。
劉長安、施婉華、曾貴英(1997)。某醫學中心臨床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情形及影響因素之探討,榮總護理,14(2),143-152。

二、論文
王惠宜(2005)。找到自己的翅膀—公部門社工督導的轉化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王宣貿(2007)。工作特性、入股制度滿意度、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關係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元智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邵思涵(2004)。工作有趣、領導與留任意願之探討-以公關產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辛進祥(2007)。居家照顧服務員工做滿足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台東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所。
呂學榮(2007)。台灣公部門社工知覺之督導風格、充權感受與工作滿足感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邱梅綢(2006)。非營利事業從業人員福利待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
李安爵(2009) 早期療育社工人員對組織制度、督導行為之認知與工作滿足感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林杏娥(2001)。企業福利、員工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之探討-以某報社為對象。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林淑萍(2005)。組織變革下情緒勞務、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醫務社會工作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郭明德(2002)。我國地方政府人事人員領導型態與工作滿足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許祖維(2007)。解構「專業」:社工系大學畢業生離開社會工作的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游冠甫(2008)。台灣製造業之實證研究--員工薪資、員工流動率及企業績效間的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
孫培蕾(2002)。手術室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某醫學中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孫得功(2003)。教會醫院員工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組織文化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
陳彩(1994)。工作品質、工作滿足與離職意願關聯性研究-以高科技專業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陳佳雲(2003)。文教及社福基金會女性主管生涯發展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
陳開景(2008)。職業婦女工作與家庭衝突、工作滿意度與離職意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學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
張緡鏐(2001)。社工人員組織承諾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張舒涵(2004)。大學院校約聘人員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及離職傾向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張富翔(2005)。兒童福利契約委託機構社會工作專業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張君怡(2009)。社福類非營利組織職工管理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行政管理暨政策學系。
黃惠君(2005)。激勵因素、工作滿足、家庭支持與留任意願及專業承諾關係之探討-以高科技產業研發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黃嵋楨(2008) 社工員之薪酬制度、勞動條件與工作滿足對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楊碧菁(2008)。內部行銷、工作滿足與員工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ERP產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蔡名銹(2004)。非營利組織募款人員激勵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蔡涵宇(2007)。一個社工,多個世界?社會工作勞動市場階層化現象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廖麗郁(2003)。EVA運用在財團法人附屬福利機構經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盧春安(2007)。連鎖便利商店門市員工的工作特性與工作滿足及留任意願之關聯性研究-以內在工作動機為調節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在職專班。
劉宗芳(2006)。社工人員的人格特質、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服務身心障礙者之公益團體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鍾美智(1996)。社會工作系畢業生任職專業工作及離職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羅曉瑩(2004)。研究者社工認同的形塑、探索與掙扎—一種過程取向的差異對話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三、專書
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2000)。社會工作辭典 第四版。台北市: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天下文化。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市:揚智(Neuman, Lawrence. W., 2000)
余漢儀(1998)。社會研究的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1-29)。台北市:三民。
邱瑜瑾(2006)。台灣基金會的組織架構、人力資源與業務方案。載於蕭新煌、江明修、官有垣主編,基金會在台灣—結構與類型(67-121),台北市:巨流。
邱瑜瑾(2009)。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服務。載於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第二版)(319-342)。台北市:巨流。
林財丁、林瑞發(譯)(2006)。組織行為。台中市:滄海。(Robbins, S.P., 2006)
林萬億(2002)。當代社會工作 理論與方法。台北市:五南。
林萬億(2006)。台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台北市:五南。
林淑馨(2008)。非營利組織管理。台北市:三民。
官有垣、鄭清霞(2009)。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就業。載於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 (第二版)(197-221)。台北市,巨流。
郭靜晃(2007)。社會行為研究法。台北市:洪葉。
胡幼慧(編)(2008)。質性硏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硏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范瑞薇(譯)(2005)。杜拉克談領導未來,台北市:知識流。(Peter. Drucker F., 2005)
高寶華(2006)。非營利組織經營策略與管理。台北縣:華立。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市:瑞興。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陸宛蘋(2000)。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規劃與管理。載於蕭新煌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205-227。台北市:巨流。
黃新福、盧偉斯(2006)。非營利組織管理。台北縣:空大。
黃源協(2008)。社會工作管理(二版)。台北市:雙葉。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二版)。台北市:巨流。
蕭新煌(2009)。非營利部門在台灣的發展特色。載於蕭新煌、官有垣、陸宛蘋主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第二版)(35-45)。台北市:巨流。

四、網路資料
內政部(2010)。98年底人民團體概況。上網日期:2010/05/07。網址: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
內政部(2010)。社會工作專職人員數。上網日期:2010/05/07。網址: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主計處(2010)。97年受僱員工動向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上網日期:2010/05/07。網址:http://www.stat.gov.tw。
主計處(2010)。人力運用調查報告。上網日期:2010/05/07。網址:http://www.stat.gov.tw。
主計處(2010)。人力資源統計年報資料查詢。上網日期:2010/05/07。網址:http://www.stat.gov.tw。
主計處(2010)。台灣地區員有職業之失業者按失業前之行業、職業、從業身分與失業原因分。上網日期:2010/05/10。網址:http://www.stat.gov.tw。
王順民(2006)。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行銷及其相關議題論述-以當代台灣地區為例。上網日期:2009/10/20。網址: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S/095/SS-R-095-007.htm。
社會工作人力需求聯合委員會(2007)。社會工作人力需求系統二零零七年報告書。上網日期:2010/05/07。網址:
趙雨龍(2006)。助人專業者的壓力與精神健康。上網日期:2010/05/07。網址:http://homepage.ntu.edu.tw/~ntusw/oldversion/academic/index1-forum20060407.htm。

英文文獻
Borzaga, C. & Tortia, E. (2006).Worker motivations, job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in public and nonprofit social service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35(2), 225-248.
Barth, R. P., Lloyd, E. C., Christ, S. L., Chapman, M. V., & Dickinson, N. S. (2008). Child Welfare Worker Characteristics and Job Satisfaction: A National Study. Social Work, 53, 199-209.
Caringi, J. C., Strolin-Goltzman, J., Lawson, H. A., McCarthy, M., Briar-Lawson, K., & Claiborne, N. (2008). Child Welfare Design Teams: An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Workforce Retention and Facilitate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on Social Work Practice, 18(6), 565-574.
Cearley, S. (2004). The power of supervision in child welfare services, Child and Youth Care Forum, 33(5), 313 - 327.
Carless, S. A. (2004). Does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climate and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18(4), 405-425.
Cashwell, T. & Dooley, K. (2001). The impact of supervision on counselor self-efficacy. The Clinical Supervisor, 20(1), 39-47.
Dunaway, L. J., & Running, A. (2009). Job satisfaction as self-care within a restrictive regulatory environment: Nevada's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urse Practitioners, 21, 557-564.
Jenigan I.E. Ⅲ, & Beggs, J.M., & Kohut, G.F. (2002). Dimensions of Work Satisfaction as Predictors of Commitment Type.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17(7), 564-79.
Laufer, H. (2003). Long-experienced social workers and supervision:Perceptions and Implications, The Clinical Supervisor, 22(2), 153-171.
Scannapieco, M., & Connell-Carrick, K. (2007). Child Welfare Workplace: The State of the Workforce and Strategies to Improve Retention. Child Welfare, 86, 31-52.
Strolin-Goltzman, J. (2008). 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 A Comparison Study of Intention to Leave Among Public Child Welfare Systems with High and Low Turnover Rates. Child Welfare, 87, 125-143.
Zontek, T. L., DuVernois, C. C., & Ogle, B. R. (2009). Job Satisfaction and Issues Related to the Retention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North Carol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72, 10-15.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心聖(2001)。安寧社會工作角色與功能之探討,社區發展,96,166-180。
2. 王卓聖(2004)。台灣與香港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比較分析,台大社工學刊,9,137-182。
3. 李美珍、莫藜藜(1994)。台灣地區醫院社會工作者之組織承諾與專業承諾之研究,中華醫務社會工作學刊,4,141-169。
4. 汪淑媛(2008)。論台灣社工教育對社會工作職業風險之忽視,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7,1-42。
5. 沈慶鴻(2008)。老問題、新思索:台北市社會工作者薪資現況和期望薪資之探索性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8,35-66。
6. 林萬億、沈詩涵(2008)。邁向專業之路:台灣社會工作的下一步,社區發展季刊,121,199-233。
7. 官有垣、邱瑜瑾(2003)。台灣民間組織與政府在國際救援事務的角色探析:現況調查及其政策意涵,中國行政評論,12(2),55-90。
8. 官有垣、杜承嶸(2008)。台灣南部民間社會組織的自主、創導、與對社會的影響: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之比較,社區發展季刊,122,6-28。
9. 官有垣、呂朝賢、鄭清霞(2008)。台灣第三部門的就業:2005年調查研究資料的分析,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7,45-86。
10. 郝溪明(2003)。軍隊社會工作專業督導制度之建立與規劃,社區發展季刊,101,474-486。
11. 池文海、劉曉諭、陳瑞龍(2003)。組織文化對工作滿足及離職原因之相關性探討—以花蓮地區區域級以上醫院之護理人員為例,醫護科技學刊,5(3),208-227。
12. 許士軍(1977)。工作滿足、個人特徵與組織氣候-文獻探討及實證研究,政治大學學報,35,13-56。
13. 孫煒(2004)。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策略管理之體系建構,中國行政評論,13(3),119-138。
14. 陳武雄(1996)。我國社會工作專業至度之規劃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85,4-12。
15. 陳惠娜、邱慶祥(2002)。台灣非營利組織薪酬策略與受薪員工薪酬滿足之研究—以文教基金會為例,大同管理學報,1,17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