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192.79.149) 您好!臺灣時間:2023/06/07 23:0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謝如惠
研究生(外文):Hsieh, Ju-Hui
論文名稱:宮崎駿動畫的文化意涵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Culture Study of Miyazaki Hayao
指導教授:陳齡慧陳齡慧引用關係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視覺藝術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1
畢業學年度:99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0
中文關鍵詞:宮崎駿動畫詮釋學
外文關鍵詞:Miyazaki HayaoAnimationHermeneutic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386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824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4
宮崎駿,是許多台灣1980年代孩童的共同記憶。他獨特的說故事方式與祥靜卻深遠的宮崎式風格,帶領著我們和劇中的角色一起成長。而他所建構的影像世界不僅是許多觀眾的記憶,也是導演視域下的回憶。對於導演的創作意圖已有許多文獻論述,而針對他所創作的影像卻顯少被論及。本研究將試著從宮崎駿的人生觀出發,再進入到導演的作品中,利用文本分析及詮釋學來了解這些作品中的宇宙觀之外,也試著透過研究者的視域來分析宮崎動畫電影的風格及文化意涵。
Miyazaki Hayao, is most Taiwan children’s collective memory in 1980. His unique storytelling and quiet but far-reaching Miyazaki’s style lead us to grow with the role together. And his constructed film world is not only the memory of audience but also the director’s memory. For the director's creative intent has been discussed in the literature, but for the image he created wasn’t often been discussed. This study will try to proceed from Miyazaki Hayao's life and then go to the his works, the use of textual analysis and hermeneutics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view of these works, and try to analyze the style of his works and study of cultural meaning by researcher’s view.
摘 要 I
Abstract II
誌謝辭 III
目 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前 言 1
第一章 緒論 2-30
第一節 研究目的及動機 2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問題意識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1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架構 27
第二章 思維的脈絡 31-44
第一節 做點有趣的東西吧 31
(一)有《白蛇傳》才有宮崎駿 33
(二)蘇聯動畫《雪の女王》的激勵 36
(三)《斜眼暴君》造就了宮崎駿的堅持 39
第二節 中尾佐助與司馬遼太郎 40
第三章 「禮法」實踐於影像之中 45-61
第一節 「自然」是宮崎駿動畫的起點 46
(一)擁有一顆想毀滅日本的心 46
(二)日本文化生成的自然史觀 49
(三)泛靈論的反身性 51
第二節 孩童是他的靈感泉源 55
(一)小孩的視界很特別 56
(二)動畫做為一種對過去的緬懷與對話 58
(三)娛樂之餘還有勉勵 60
第四章 宮崎駿的人生哲學 62-87
第一節 宮崎駿的中心思想 64
(一)人文關懷 64
(二)「公平分配」才是解決之道 72
(三)一種價值「回歸」的追尋 75
第二節 機械狂的機械論 81
(一)「和魂洋才」之始 81
(二)軍事、機械、人文關懷 83
第五章 結論 88-91

參考文獻及附錄 92-111

【影像文本】
《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ルバン三世:カリホストロの城,1979)
《風之谷》(風の谷のナウシカ,1984)
《天空之城》(天空の城ラピユタ,1986)
《龍貓》(とないのトトロ,1988)
《魔女宅急便》(魔女の宅急便,1989)
《紅豬》(紅の豬,1992)
《魔法公主》(もののけ姬,1997)
《神隱少女》(千と千尋の神隱し,2001)
《霍爾的移動城堡》(ハウルの動く城,2004)
《崖上的波妞》(崖の上のポニョ,2008)
《宮崎駿軼事》(ブロフエツシヨナル仕事の流儀スぺシヤル,2008)
《吉卜力的風景 宮崎駿作品中所描繪的日本》(ジブリの風景 宮崎作品が描いた日本,2009)
《吉卜力的風景 宮崎駿作品中所描繪的歐洲》(ジブリの風景 宮崎作品と出會うヨーロッバの旅,2009)

【日文文獻】
司馬遼太郎、堀田善衛、宮崎駿 對談。《時代の風音》。日本:朝日新聞社,1997。
宮崎駿 著,《宮崎駿の雜想ノート》增補改訂版。日本:株式会社大日本絵画,1997(初版),2004(第七版)。
宮崎駿 著,《泥まみれの虎 宮崎駿の妄想ノート》。日本:株式会社大日本絵画,2002。
長谷正人,〈アニメーションという思想-宮崎駿試論-〉,《早稻田大學大學院 文學研究科紀要》,Vol.50(2004):pp.83-96。
宮崎駿。〈宮崎駿、宮崎駿の10本を語る〉。《Cut》。Vol.257(2009):pp. 16-31。
鈴木敏夫。〈鈴木敏夫、シブリとは何かを語る〉。《Cut》。Vol.257(2009):pp. 34-39。
宮崎駿。〈宮崎駿40000字インタビュー再錄〉。《Cut》。Vol.257(2009):PP. 40-57。
真田良枝 著。〈宮崎駿『風の谷のナウシカ』論-中間者ナウシカの行方をめぐって-〉。《岩大語文》。Vol.14(2009):pp.21-29。

【英文文獻】
Annalee Newitz.( 1995 )."Magical Girls and Atomic Bomb Sperm: Japanese Animation in America." Film Quarterly, Vol. 49,No. 1:2-15.
"Studio Ghibli, Japan." MoMA,Vol. 2, No. 7(1999).:17-19.
Susan Napier.(2006). "Reviewed work(s): Anime: From Akira to Princess Mononoke: Experiencing Contemporary Japanese Animatio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 56, No. 3:493-495.

【中文文獻】
學位論文:
劉邦祺,《宮崎駿漫畫《風之谷》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
蕭玉詩,《宮崎駿動畫的童話質素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碩士論文),2008。
毛文潔,《論宮崎駿作品中人文關懷的藝術呈現》,華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

動畫研究與分析:
佐藤忠男著 簡白譯。〈宮崎駿動畫論〉。《電影欣賞》。61期(1993):頁79-82。
黃玉珊、余為政 編。《動畫電影探索》。台北市:遠流,1997。
梅崎正行。〈宮崎駿談『魔法公主』〉。《日本文摘》。139期(1997)。頁84-85。
王晶盈、Elbaz,Yvan翻譯整理。〈宮崎駿談《神隱少女》及創作〉。《電影欣賞》。111期(2002):頁64-67。
傅伯寧。〈宮崎駿談卡通〉。《人本教育札記》。152期(2002)。頁26-27。
沈秀貞。〈幻境與人境的相映〉。《人本教育札記》。153期(2002)。頁100-105。
宮崎駿 著。支菲娜 譯。〈宮崎駿:思索與回歸—日本的動畫片和我的出發點〉。《北京電影學院學報》。3期(2004)。頁51-55。
楊銘塗 著。〈人和自然之共生:宮崎駿動畫的生態訊息〉。《淡江外語論叢》。5期(2005):頁67-84。
馬有斌 著。〈淺議《風之谷》主題內容及其現實意義〉。《電影評介》。16期(2006):頁13-14。
傻呼嚕同盟 著。《日本動畫五天王》。台北市: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2。
青井汎 著。胡慧文 譯。《宮崎駿的動漫密碼》。台北市:大地出版社,2009.1。
楊曉林 著。《動畫大師宮崎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8。
李姍姍 著。〈論宮崎駿動畫電影中的人文關懷〉。《電影評介》。11期(2009):頁21、39。
游珮芸 著。《宮崎駿動畫的「文法」:在動靜收放之間》。台北市:玉山社,2010.4。

影像美學與文化理論:
G. Betton 著。劉俐 譯。《電影美學》。台北市:遠流,1990。
帕瑪(Richard E. Palmer)著。嚴平 譯。《詮釋學》。台北市:桂冠,1992年。
理查‧塔那斯(Richard Tarnas) 著。王又如 譯。《西方心靈的激情》。台北市:正中書局,1995.7。
Robert Stam、Robert Burgoyne、Sandy Flitterman-Lewis 著。張梨美 譯。《電影符號學的新語彙》。台北市:遠流,1997.3。
Robert Stam 著。陳儒修、郭幼龍 譯。《電影理論解讀》。台北市:遠流,2002。
廖炳惠 著。《關鍵詞200》。台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3。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er) 著。王志弘、李根芳 譯。《文化理論詞彙》。台北市:巨流,2003.10。
Kenneth G. Henshall 著。李忠晉 譯。《日本史-從石器時代到超級強權》。台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5.3。
叶渭渠 著。《日本文化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8。
Jeff Lewis 著。邱誌勇、許夢芸 譯。《文化研究的基礎》。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2006。
丹尼‧卡瓦拉羅(Cavallaro, Dani) 著。張衛東、張生、趙順宏 譯。《文化理論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10。
李恒基、楊遠嬰 著。〈不可企及的文本〉。《外國電影理論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11。
葛哈特‧舒爾慈(Gerhard Schulz) 著。李中文 譯。《浪漫主義-歐洲浪漫主義的源流、概念與發展》。台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7.3。
安德魯‧本尼特、尼古拉‧羅伊爾 著。汪正龍、李永新 譯。《關鍵詞:文學、批評與理論導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6。
伊恩‧布魯瑪(Ian Buruma) 著。林錚顗 譯。《鏡像下的日本人》。台北市:博雅書屋,2008.5。

宮崎駿研究專書及其他相關文獻
宮崎駿 著。J.T. comix 譯。《風之谷1~7》。台北市: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1984~1996。
凌明玉 著。《動畫大師-宮崎駿的故事》。台北市:文經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5。
宮崎駿 著。黃穎凡、章澤儀 譯。《出發點 1979~1996》。台北市: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2006.2。
鈴木敏夫 著。鍾嘉惠 譯。《樂在工作:進入宮崎駿‧高畑勳的動畫世界》。台北市: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2009.7。
手塚治虫 著。林武三 譯。《手塚治虫傑作選「拯救瀕死的地球篇」》。台北市: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2009.2。
宮崎駿 著。黃穎凡 譯。《折返點 1996~2008》。台北市: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2010.12。
報章雜誌:
徐正棽 採訪。〈宮崎駿為豆腐中年人創作〉。聯合報。1992.06.07。#21科學專刊。
徐正棽 採訪。〈請宮崎駿帶你一起飛〉。聯合報。1992.09.24。#22影視廣場。
徐正棽 採訪。〈宮崎駿:我喜歡開朗善良的女性!〉。聯合報。1992.09.25。#22影視廣場。
徐正棽 採訪。〈日本卡通大師 哥倆好〉。聯合報。1995.12.13。#22影視廣場。
大紀元訊。〈最新動畫《懸崖上的金魚姬》面世〉。大紀元時報。2008.7.15。#B1影視廣場。
葛大維 採訪。〈宮崎駿談創造〉。聯合報。2008.12.15。#D4星Blog。
李雨勳 採訪。〈宮崎駿繪辰婆婆 思母邊畫邊哭也藉此片向兒子道歉 彌補父子情〉。中國時報。2008.11.07。#D5國際娛樂。
葛大維 採訪。〈手繪至上 宮崎駿不看電腦動畫〉。聯合報。2009.01.19。綜合報導。
李維菁 採訪。〈不觸及人類處境 就是偽命題〉。中國時報。2009.11.25。
唐昀 採訪。〈經濟衰退市場萎縮 中韓競爭來勢洶洶〉。新民晚報。2009.12.04。
史孟康(Mark Stocker)(2009),〈用文化、風格打造品牌〉,《管理雜誌》,420期,頁24。
張漢宜 採訪。〈逆風時代,希望啟航〉。《天下雜誌》。414期(2009):頁144-153。
張漢宜‧官振萱 採訪。〈獨家專訪宮崎駿:孩子帶給我勇氣和希望〉。《天下雜誌》。414期(2009):頁154-155。

網路資料:
聯合新聞網,張玉琦 撰,〈台灣動畫要從代工翻身〉,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89679,瀏覽日期:2010.12.8。
維基百科,〈泥盆記〉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3%A5%E7%9B%86%E7%BA%AA,(瀏覽日期:2010.11.17)
維基百科,〈古生代〉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F%A4%E7%94%9F%E4%BB%A3,(瀏覽日期:2010.11.17)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