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ato, Andrew and Jean L. Cohen(2010), Banishing the
Sovereign? Internal and External Sovereignty in Arendt,
in Seyla Benhabib ed., Politics in Dark Times:
Encounters with Hannah Arend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rendt, Hannah (1958),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2nd
enlarged ed., Cleveland: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蔡英文 譯(1982),帝國主義,臺北市:聯經。
蔡英文 譯(1982),極權主義,臺北市:聯經。
林驤華 譯(2009),極權主義的起源,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Arendt, Hannah (1964)(1964年德國記者Günter Gaus對鄂蘭所作的訪
談),蔡宗珍 譯,在公共領域中冒險犯難──漢娜‧鄂蘭訪談錄,當代,第150
期(2000年2月。)
Arendt, Hannah (1972), Crises of the Republic, San Diego,
Calif.: Harcourt Brace.
蔡佩君 譯(1996),共和危機,臺北市:時報文化。
Arendt, Hannah (1977), Between Past and Future: Eight
Exercises in Political Thought, New York: Penguin Books.
王寅麗、張立立 譯(2011),過去與未來之間,南京:譯林。
Arendt, Hannah (1990), On Revolution, New York: Penguin
Books.
陳周旺 譯(2007),論革命,南京:譯林。
Arendt, Hannah (1994a), Essays in Understanding, 1930-1954:
Formation, Exile, and Totalitarianism, Jerome Kohn ed.,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Arendt, Hannah (1994b), 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 (1994) New York: Penguin Books.
Arendt, Hannah (1998), The Human Condition,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王寅麗 譯(2009),人的境況,上海:上海人民。
Arendt, Hannah(2003), Responsibility and Judgment, Jerome
Kohn ed.,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蔡佩君 譯(2008),責任與判斷,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Arendt, Hannah(漢娜‧鄂蘭)(2006),鄧伯宸 譯,黑暗時代群像,臺北縣
新店市:立緒文化。
Arendt, Hannah (2007), The Great Tradition: I. Law and
Power, vol. 74 no. 3 Social Research 713-726.
Canovan, Margaret(1983), A Case of Distorted Communication:
A Note on Habermas and Arendt, vol.11 no. 1 Political
Theory 105-116.
Canovan, Margaret(1998), Introduction, in Arendt(1998), The
Human Condition.
(加諾芬)(2009),導言,王寅麗 譯(2009),人的境況。
Gleichauf, Ingeborg(英格柏‧葛萊西奧芙)(2004),姬健梅 譯,思考的
熱情:七位女哲學家的故事,臺北市:麥田。
Habermas, Jürgen(1977), Hannah Arendt’s Communications
Concept of Power, 44 Social Research 3-24.
Habermas, Jürgen(1996), William Rehg trans.,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democracy,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童世駿 譯(2003),事實與格式,臺北市:臺灣商務。
Habermas, Jürgen(1983), Hannah Arendt: On the Concept of
Power, Philosophical-Political Profiles, 173-189,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Harvard Law Review(2005), Taking Politics Seriously, Vol.
119 No. 2 Harvard Law Review 639-645.
Havel, Václav(瓦茨拉夫‧哈維爾)(2003),貝嶺 編、張勇進 等譯,無權
力者的權力,無權力者的權力﹝書名同篇名﹞,頁71-161,臺北縣新店市:左岸
文化。
Heather, Gerard P. and Matthew Stolz (1979), Hannah Arendt
and the Problem of Critical Theory, Vol. 41 No. 1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2-22.
Kohn, Jerome(2007), Guest Editor's Introduction, vol. 74
no.3 Social Research XIII-XXI, 946.
Kohn, Jerome(傑若米‧柯恩)(2008),文本疏注,Hannah Arendt著、蔡
佩君 譯,責任與判斷,頁45-52,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Kohn, Jerome(傑若米‧柯恩)(2010),導言,Hannah Arendt著、蔡佩君
譯,政治的承諾,頁4-31,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Kristeva, Julia (2001), Ross Guberman trans., Hannah Arend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ay, Derwent(梅德文)(1990),黃怡 譯,漢娜鄂蘭,臺北市:聯經。
Pitkin, Hanna Fenichel(1981), On Relating Private and
Public, Vol. 9 No. 3 Political Theory 327-352.
Volk, Christian(2010), From nomos to lex: Hannah Arendt on
law, politics, and order, 23(4) L.J.I.L.(Leide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759-779.
Waldron, Jeremy(2000), Arendt’s constitutional politics, in
Dana Villa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annah
Arendt, 201-21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Young-Bruehl, Elisabeth (1982), Hannah Arendt, for love of
the world,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Young-Bruehl, Elisabeth(伊莉莎白‧揚─布魯爾)(2009),劉北成、劉小
鷗 譯,阿倫特為什麼重要,第2版,南京:譯林。
江玉林(2007),憲政國家的權力建築學──從傅柯與厄斯特萊希對於規訓的解
讀談起,蔡英文、張福建主編,現代性的政治反思,頁333-358,臺北市:中
研院人社中心。
江玉林(2008),法律、權力與共通福祉──從SARS防治及紓困暫行條例談起,
邱文聰主編,2007科技發展與法律規範雙年刊:公衛風險的法律建構,頁
59-97,臺北市:中硏院法硏所籌備處。
江宜樺(2001a),漢娜‧鄂蘭論政治參與與民主,自由民主的理路,頁205-233,
臺北市:聯經。
江宜樺(2001b),鄂蘭的政治判斷理論與現代審議式民主,自由民主的理路,頁
235-251,臺北市:聯經。
江宜樺(2005),西方「政治」概念之分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2期,頁1-57。
吳從周(2010),論法感(Rechtsgefühl)在法官民事判決中之地位──以「玻
璃娃娃致死案」及「保險理賠協商時效抗辯案」等為例開展,「台灣法理學會
2010年年度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台灣法理學會、輔仁大學法律學系、
臺灣大學法律學院人權及法理學研究中心主辦,2010年4月24日)。
李俊增(2004),多元分歧與正當性:對Habermas程序主義法理論之檢證,政治
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1期,頁83-127。
李建良(2003a),論司法審查的政治界限──美國「政治問題原則」初探,憲法
理論與實踐(一),頁267-360,2版,臺北市:學林文化。
李建良(2003b),政治問題與司法審查──試評司法院大法官相關解釋,憲法理
論與實踐(一),頁395-434,2版,臺北市:學林文化。
張文貞(2004),憲改的正當程序:從國民主權與民主原則的面向來分析,取自
行政院研考會網站:
http://www.rdec.gov.tw/public/Attachment/
512016503171.pdf(2012/7/7瀏覽)。該文應為「新世紀台灣憲改研討
會」會議論文(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台大法律學院公法研究中心主
辦,2004年10月31日)。
張文貞(2009),審議民主與國民主權之合致或悖離?──美國制憲經驗的分析,
蕭高彥主編,憲政基本價值,頁31-60,臺北市:中研院人社中心。
張嘉尹(2003),法律與政治的現代關聯──對「法治國」的法社會學考察,台
灣法學會主編,台灣法學新課題(二),頁3-43,臺北市:台灣法學會。
莊國銘(2005),論漢娜‧鄂蘭的制憲權理念,思與言,第43卷第4期,頁173-203。
許宗力(1997),憲法與政治,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 現代國家與憲法:李鴻禧教授六秩華誕祝賀論文集,臺北市:月旦。
陳榮灼(2007),萬毓澤 譯、張其賢 校,理性、政治與歷史:論傅柯與哈伯瑪
斯的爭論,蔡英文、張福建主編,現代性的政治反思,頁261-288,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黃榮堅(2008),問題不在暴力 問題在於正當性,台灣法學雜誌,第117期,頁
6-9。
劉擎(2007),現代政治的正當性論證:施密特與鄂蘭的競爭性闡釋,蔡英文、
張福建主編,現代性的政治反思,頁237-259,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
會科學研究中心。
蔡英文(1997),兩種政治的概念:卡爾‧史密特與漢娜‧鄂蘭,台灣社會研究
季刊,第27期,頁139-171。
蔡英文(2002),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漢娜‧鄂蘭的政治思想,臺北市:聯經。
蔡英文(2007),從極權主義批判到共和民主政治:漢娜‧鄂蘭政治思想的遺產,思想編委會 編,思想(4):台灣的七十年代,頁數177-206,臺北市:聯
經。
蔡英文(2010),政治的代表性與自由民主體制:施密特、鄂蘭與勒弗論國家與
人民的關係,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32期,頁1-63。
鄭玉波(1956),法律學概論,臺北市:三民。
蕭高彥(2006),共和主義、民族主義與憲政理論:鄂蘭與施密特與隱蔽對話,
政治科學論叢,第27期,頁113-146。
蕭高彥,(2007),台灣的憲法政治:過去、現在與未來,殷海光基金會主編,自
由主義與新世紀台灣,頁129-170,臺北市:允晨文化。
顏厥安(2003),法律、強制力與命令──由強盜狀況談起,法令月刊,第54卷第8期,頁85-87。
顏厥安(2005),溝通、制度與民主文化──由哈伯瑪斯的法理論初探社會立憲
主義,幕垂鴞翔:法理學與政治思想論文集,頁153-199,臺北市:元照。
顏厥安(2008a),德沃金之詮釋主義及其徹底化,中研院法學期刊,第3期,頁163-200。
顏厥安(2008b),揭露悖論,葉俊榮、張文貞主編,新興民主的憲政改造,頁59-
67,臺北市:臺大人社高研院。
破報,2010十大人權新聞與兩公約施行周年檢討(2010年12月17日),取
自:http://pots.tw/node/7040(2012/6/18瀏覽)。
破報,建國100?人權10大!(2011年12月23日),取自:
http://pots.tw/node/10212(2012/6/18瀏覽)。
台灣人權促進會「十大新聞」,取自:
http://www.tahr.org.tw/taxonomy/term/23(2012/6/18瀏
覽)。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11),2011十大環境新聞:塑化劑、福島核災最受關切,取
自:http://e-info.org.tw/node/72818(2012/6/18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