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20.251.236) 您好!臺灣時間:2024/10/05 10:4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淑蕙
研究生(外文):Shu-HuiWang
論文名稱:誌賦、試賦與媒體賦──臺灣賦之三階段論述
論文名稱(外文):Gazetteer Fu、Testing Fu and Media Fu──Third of Stage to Discuss for Taiwan Fu
指導教授:廖國棟廖國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Guo-Dong Liao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中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18
中文關鍵詞:臺灣賦志書科舉媒體官方創作意識
外文關鍵詞:Taiwan Fulocal Gazettesthe imperial examinationmass mediathe officialthe writing consciousnes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6
  • 點閱點閱:83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5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本論文以臺灣賦發展脈絡為研究主題,針對截至目前為止所見之清代至日治時期臺灣賦作,運用「文本與志書同步閱讀」、「文獻、文本之搜採缺逸」、「細讀文本」、「傳媒概念之運用」等研究方法,以凸顯「官方意識」之介入、推動,如何影響不同階段臺灣文士賦作。
第一階段誌賦(清初-乾隆中期),清初臺灣草昧初開,無文獻之徵,故臺灣賦起於志書〈藝文志〉之收錄,誌賦收錄多完成於乾隆中期。乾隆中期以前,誌賦作者多為宦臺官員,基於志書即治書之故,因此誌賦具有佐誌與佐治之特質。
第二階段試賦(乾隆中期-清末),清廷學唐以律賦取士,乾隆二十年(1755)以前,閩、粵子弟多寄、冒臺籍以取得功名,乾隆中期本土士子興起,積極參與科舉者增多,使賦學教育日漸發展。然而臺灣獨特的仕宦空間與僅僅百餘年的習賦時間,使臺灣始終未能形成本土之賦學理論。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形成之拔文準則,使賦作內容學唐而逐漸僵化。清代臺灣三大家賦作中,唯曹敬賦作能超越御定拔文準則,呈現生逢科舉累人之世的生命書寫。
第三階段媒體賦(日治時期),日治時期(1895-1945)臺灣進入後科舉時代,隨著殖民政府於始政的隔年即引進日資媒體,代表殖民政府之傳聲筒。相對日資媒體賦(1903-1930)的是臺資鸞賦(1896-1915)與臺資報刊雜誌賦(1919-1943)。鸞賦巧妙連結舊御令與新神諭,使置身於個人生涯與家國歷史雙重斷裂的臺士,於1915年之前,藉鸞賦的書寫,實現「代天治民」的前清志業。1915年之後,則面對「日資/臺資」報刊賦之投稿抉擇,使後科舉時代的媒體賦,「以賦寫志」的創作意識趨向成熟。
本文依誌賦、試賦與媒體賦,依次論述臺灣賦之三階段發展。

Abstract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Fu texts, and underlines how the ruling ideology intervenes and engenders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texts in phases, dated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using several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a reading of juxtaposing literary works and local gazettes, an inquiry for lost, incomplete documents and literary works, a close reading of literary work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ress.
Gazette Fu, the Taiwan Fu in the first phase betwee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and the mid Quianlong reign, is derived from the compiled literary gazettes. There were not any written documents before Taiwan was civilized by Qing culture. Most of the compilations were completed during the mid Quianlong reign. Before this reign, most of Gazette Fu works were written by magistrates from Qing mainland. These local gazettes were dedicated to assisting the governance of Taiwan, so they were characterized as a governing tool in addition to their manuscript qualities.
In the second stage of Taiwan Fu from the mid Quianlong to the late Qing dynasty, Testing Fu works were prevalent as Qing dynasty recruited its officials from scholars based upon their ability at Rhythmical Fu that revealed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 tradition from the Tang dynasty. Before Quianlong Year 25 (1755), a number of young scholars from Fujian province and Guangdong claimed to be from Taiwan or pretended to be so by using contacts with some people in Taiwan because there were certain reserved seats for young scholars from Taiwan and they would have a better chance to be selected. During the mid Quianlong, the number of local scholars in Taiwan was rising: more joine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o the Fu education was advanced. Yet, Fu in this time was not ripe enough to develop its own local Fu because the officials in Taiwan had different prospects from their counterparts from Qing mainland and it had been only around a hundred years since intellectuals in Taiwan started to learn the writing of Fu. The Fu education based on the Fu tradition of Tang , the selection principle of writing regarding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developed during reigns of three emperors, Kangxi, Yong Zheng and Quianlong, led Fu to be more rigid. Among the three major Taiwanese Fu writers is Cao-Jing, the only one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whose distinctive Fu writing as a life writing goes beyond the selection principle in a harsh era when many intellectuals were conforming their writing to this principle for survival.
Media Fu, the third phase of Taiwan Fu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1895-1945), is the propaganda tool as the Japanese press was introduced to Taiwan a year right after the Japanese colonial regime, when the age of post-imperial examinations initiated. In contrast to the Media Fu patronized by Japanese publishers and popular between 1903 and 1930, there were Luan Fu (1896-1915) and Taiwanese Media Fu (1919-1943) sponsored by Taiwanese publishers. Luan Fu makes a great link between past imperial commands and contemporary oracles, a necessary link which serves for the scholars in Taiwan as a way to cope with the impact of a disconnection between personal career and cultural tradition. The Luan Fu before 1915 was a typical writing that demonstrates their commitment to carry out the governing the public under the name of God. After year 1915, the Media Fu in the age of post-imperial examinations revealed a developing writing consciousness as scholars had to decide how to demonstrate their aspirations in their writing submitted to either a Japanese or Taiwanese sponsored publisher.
This paper shows the three phases of Taiwan Fu, Gazette Fu, Testing Fu, and Media Fu in turn.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2
一、單篇論文 2
二、學位論文 7
第三節 論題意識與研究方法 8
一、論題意識的提出 8
二、研究範疇 10
三、研究方法 15
第四節 論文架構 17
一、「誌賦」階段 17
二、「試賦」階段 18
三、「媒體賦」階段 18

第二章 清代臺灣「以賦佐誌」之肇始
────沈光文〈臺灣賦〉、季麒光〈客問〉 21
第一節 沈光文之賦作特色 24
一、踏察臺灣之緣起與賦作特色 24
二、對清初志書之助益與「以賦佐誌」之肇始 26
第二節 季麒光〈客問〉之版本、體裁與模擬 38
一、〈客問〉之刪減與佐志 39
二、【六條】版與《蓉洲》版 45
三、〈客問〉為臺灣現存最早之「七」體 51
四、〈客問〉對沈光文創作精神之繼承 57

第三章 清代臺灣誌賦之收錄與書寫 61
第一節 賦之地理情懷與臺灣誌賦之肇始 63
一、賦之地理情懷 63
二、《大清一統志》與臺灣誌賦之肇起 65
第二節 清代臺灣誌賦收錄準則 69
一、志書〈藝文志〉與賦作收錄準則 70
二、志書〈凡例〉與賦作收錄準則 72
第三節 「以賦佐誌」之書寫特色 77
一、以賦代序──王必昌〈臺灣賦〉 80
二、以賦佐誌──卓肇昌〈臺灣形勝賦〉 82
三、以賦代誌──屠繼善〈遊瑯嶠賦〉 85
四、從官方誌賦到私人賦 87
第四章 以賦佐治
──清代臺灣賦「鄭逆與王師」之敘事模式研究 93
第一節 鄭逆、王師與盛世(聖世) 95
一、重塑鄭成功在臺形象 96
二、王師與聖世論述 101
第二節 清宦賦家之敘事模式 103
一、以「文德教化」與「王師」締造「大一統」的敘事模式 105
二、開創「鄭逆、王師與聖世」的敘事模式 106
三、「王師」與「大一統」的敘事模式 109
四、以客觀史筆寫「鄭史」與「王師」 112
五、「鄭逆」形象與孟子「王師」說之敘事模式分析 113
第三節 臺籍賦家對「鄭逆與王師」說之運用 115
一、淡化鄭清對抗 115
二、肯定鄭氏、簡化對抗敘事 118
三、總結臺籍賦家作品之「鄭逆」形象 120


第五章 以賦取士──清代臺灣賦形成之原因與背景 123
第一節 宦臺官員之「文教政策」與試賦發展 125
一、爭取科考名額與寄籍、冒籍的政策 126
二、試集編纂與官方創作意識 131
第二節 書院對試賦教育的養成 136
一、童蒙教育與習賦 137
二、專攻科考的賦學教育 138
第三節 科舉仕宦與試賦創作 143
一、「臺字號」的官場觀感 144
二、寧為臺紳 147
三、影響賦作保存之因 148
第六章 以賦取士之拔文準則與臺灣律賦「題、韻」之關係 151
第一節 「宗唐」與「清真雅正」──清代試賦之御定準則 153
一、「宗唐」為正路 155
二、「清真雅正」的拔文風尚 156
第二節 御定準則與律賦「題、韻」之關係 161
一、清代臺灣律賦對「宗唐」的運用 162
二、清代臺灣律賦對「典實」的運用 169
第三節 試賦與臺灣賦發展之關係 176
一、試賦對誌賦書寫的影響 177
二、抑制作家的創作自主 180
三、偏離「清真雅正」──李逢時〈銅貢賦〉 182
第七章 超越御定拔文準則之生命書寫
──曹敬賦作的「仕進」與「隱逸」 185
第一節 艱難的應舉之路──清代臺灣文人的共同經歷 186
一、生逢「科舉累人」之世 187
二、曹敬、洪繻、陳宗賦賦作的主題偏好 189
三、「仕進」與「隱逸」 191
第二節 理想自我與反向作用 194
一、實現「理想自我」的法則 195
二、壓力下的「反向作用」 199
第三節 王佐之材與兩種隱逸 202
一、「餘暇」而「學成」──〈種蕉學書賦〉 202
二、王佐之材──〈夏雨雨人賦〉、〈白蓮賦〉 203
三、兩種隱逸──〈淵明歸隱賦〉、〈濠上觀魚賦〉(之二) 205
第八章 御令與神諭
──日治時期鸞賦之「批判殖民」與「代天治民」 213
第一節 鸞賦發展的時代背景 215
一、舊記憶與新連結 215
二、隱身寺廟的菁英 217
第二節 批判與抵抗意識 222
一、「緬懷前清」與「批判現況」 223
二、抵抗意識──無道則隱 227
第三節 延續前清志業──鸞賦中的「代天治民」 228
一、著書留名 230
二、由人爵而天爵 231
三、代天治民 235
第九章 以賦寫志──後科舉時代之報刊雜誌賦 239
第一節 頌揚與依附──臺籍文人之日資報刊雜誌賦(一) 241
一、頌揚 242
二、依附 245
第二節 抑鬱與悲秋──臺籍文人之日資報刊雜誌賦(二) 247
一、日籍文人賦評與賦作──「文曲意悲」的審美意識 248
二、臺籍文人賦作──「神女」與「傷春、悲秋」書寫的發揚 251
第三節 沈潛與昂揚──臺籍文人之臺資報刊雜誌賦 256
一、「新」身體觀、「批」假文士 257
二、沈潛與自信 259
三、昂揚與奮發 261

第十章 結論 265
一、研究成果 265
二、研究價值 270
三、未來展望 273
參考書目  275
附錄一 開臺舉人蘇峨(1639-1698)墓誌銘全文 291
附錄二 賴世觀(1857-1918)〈玉壺冰賦〉 294
附錄三 黃爾璇〈春山如笑賦〉 295
附表一 清代臺灣方志〈凡例〉與賦作收錄表 297
附表二 目前所見日治時期臺灣報刊賦列表 303
附表三 目前所見日治時期臺灣鸞賦列表

參考書目
一、專著
(一)辭賦總集、選集、賦學論著
﹝清﹞聖祖,〈序〉,陳元龍主編,《御定歷代賦彙》,任繼愈、傅璇琮總主編《欽定四庫全書》,第473冊(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年)。
﹝清﹞李調元,詹杭倫等校正,《雨村賦話》,(臺北:新文豐出版,1993年6月)。
﹝清﹞余丙照,《賦學指南校正》,陳文新主編,《歷代律賦校注》(附錄三),《歷代科舉文獻整理與研究叢刊》(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清﹞徐松,〈新疆賦〉,《新疆史志》,第2部第5本,《中國邊疆史志集成》(北京市: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復制中心出版,2003年)。
﹝清﹞袁枚,〈歷代賦話序〉,浦銑,《歷代賦話》,《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2年)。
〔清〕陸次雲,〈與友論作賦書〉,《北墅緒言》,《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37冊(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6月)。
﹝清﹞朱一飛著,﹝清﹞蕭誠參訂,﹝清﹞劉暄校閱,《國朝律賦揀金錄註釋‧賦譜》,(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藏本)。
﹝清﹞孫梅,《四六叢話》,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五冊,(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王冠輯,《賦話廣聚》全六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2006年12月)。
伏俊璉,《俗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
詹杭倫等校注,《歷代律賦校注》《歷代科舉文獻整理與研究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9月)。
詹杭倫、李立信、廖國棟,《唐宋賦學新探》,(臺北:萬卷樓,2005年3月)。
趙逵夫主編,《歷代賦評注》(成都市: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10年2月)。
許俊雅等主編,《全臺賦》(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2月)。
許俊雅等主編,《全臺賦影像集》(上)(下)(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2月)。
黃哲永、吳福助主編,《臺灣賦集》(臺中市:文听閣圖書,2007年)。
許結,《中國賦學歷史與批評》(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許結,《賦體文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9月)。
許結,徐宗文主編,《中國賦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2007年7月)。
趙成林,《唐賦分體叙論》(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梁淑媛,《飛登聖域:臺灣鸞賦文學書寫及其文化視域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2012年2月)。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臺北:文史哲,1990年10月)。
(二)清代、日治時期臺灣方志、詩文集
1. 臺灣方志
﹝清﹞金鋐主修,《康熙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文建會,2004年11月)。
﹝清﹞蔣毓英,《臺灣府志》(臺北市:文建會,2004年11月)。
﹝清﹞高拱乾纂輯,《臺灣府志》(臺北:文建會,2004年11月)。
﹝清﹞周鍾瑄主修,《諸羅縣志》(臺北:文建會,2005年6月)。
﹝清﹞王禮主修,《臺灣縣志》(臺北:文建會,2005年6月)。
﹝清﹞李丕煜主修,《鳳山縣志》(臺北:文建會,2005年6月)。
﹝清﹞尹士俍纂修,《臺灣志略》(臺北:文建會,2005年6月)。
﹝清﹞周于仁纂輯,《澎湖志略》(臺北:文建會,2005年6月)。
﹝清﹞劉良璧纂輯,《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文建會,2005年6月)。
﹝清﹞六十七,范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上)(臺北:文建會,2005年6月)。
﹝清﹞六十七,范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下)(臺北:文建會,2005年6月)。
﹝清﹞王必昌總輯,《重修臺灣縣志》(上)(臺北市:文建會,2005年6月)。
﹝清﹞王必昌總輯,《重修臺灣縣志》(下)(臺北市:文建會,2005年6月)。
﹝清﹞胡建偉纂輯,《澎湖紀略》,(臺北:文建會,2004年12月)。
﹝清﹞王瑛曾編纂,《重修鳳山縣志》(上)(臺北市:文建會,2006年6月)。
﹝清﹞王瑛曾編纂,《重修鳳山縣志》(下)(臺北市:文建會,2006年6月)。
﹝清﹞余文儀主修,《續修臺灣府志》(上)(中)(下)(臺北市:文建會,2007年6月)。
﹝清﹞謝金鑾、鄭兼才總纂,《續修臺灣縣志》(臺北:文建會,2007年6月)。
﹝清﹞穆彰阿奉敕修,《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文建會,2007年6月)。
﹝清﹞陳國瑛等採集,《臺灣采訪冊》(臺北:文建會,2007年6月)。
﹝清﹞蔣鏞纂修,《澎湖續編》(臺北:文建會,2007年6月)。
﹝清﹞周璽總纂,《彰化縣志》(臺北:文建會,2006年12月)。
﹝清﹞鄭用錫纂輯,《淡水廳志稿》(臺北:文建會,2006年12月)。
﹝清﹞柯培元纂輯,《噶瑪蘭志略》(臺北:文建會,2006年12月)。
﹝清﹞陳淑均總纂,《噶瑪蘭廳志》(臺北:文建會,2006年6月)。
﹝清﹞陳壽祺總纂,《道光福建通志臺灣府》(上)(中)(下)(臺北:文建會,2007年12月)。
﹝清﹞陳培桂主修,《淡水廳志》(臺北:文建會,2006年6月)。
﹝清﹞林豪總修,《澎湖廳志》(臺北:文建會,2006年6月)。
﹝清﹞屠繼善纂修,《恒春縣志》(臺北:文建會,2007年12月)。
﹝清﹞盧德嘉纂輯,《鳳山縣采訪冊》(臺北:文建會,2007年12月)。
﹝清﹞《臺灣史料集成‧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貳輯第九冊(臺北市:遠流,2006年8月30日)。
2. 臺灣詩文集
﹝清﹞季麒光撰,李祖基點校,《蓉洲詩文稿選輯、東寧政事集》(香港:香港人民,2006年1月)。
﹝清﹞江日昇,《臺灣外紀》,《臺灣文獻叢刊》第6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2月)。
﹝清﹞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7年)。
﹝清﹞李元春,《臺灣志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8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8年10月)。
﹝清﹞李元春,《四書文法摘要》《歷代文話》第5冊(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清﹞郁永河,《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0年2月)。
﹝清﹞徐宗幹,《斯未信齋文編》,《臺灣文獻叢刊》第8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0年2月)。
全臺詩編輯小組編撰,《全臺詩》(臺南:國家文學館,2004年2月)。
尹全海等,《清代巡臺御史巡臺文獻》(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12月)。
黃純青,《晴園詩草》,收入《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2輯(臺北市:龍文,1992年6月)。
張文環,《張文環集》(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3月)。
龍瑛宗,《龍瑛宗集》(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3月)。
賴辰雄主編,《法曹詩人壺仙賴雨若詩文全集》(嘉義市:嘉義市文化局,2007年12月)。
蛻葊老人,《大屯山房譚薈》,《臺北文獻》,直字一、二、三、四期合刊。
陳文石,〈三六九小報發刊周年祝祠〉,《三六九小報》(昭和六年九月九日第一百八號)。
佐倉孫三,《臺風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107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8年10月)。
大橋捨三郎編輯,《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沿革誌》(臺北: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1941年)。
增田福太郎,古亭書屋編譯,《臺灣漢民族的司法神:城隍信仰的體系》(臺北市:眾文,1999年)。
增田福太郎原著,黃有興譯,《臺灣宗教論集》(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增田福太郎原著,黃有興譯,《臺灣宗教信仰》(臺北市:東大,2005年)。
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桃園市:華夏書坊,2009年)。
王見川、李世偉等主編,《民間私藏臺灣宗教資料彙編》第1輯《民間信仰、民間文化》(臺北縣:博揚文化,2009年3月)。
(三)經籍、詩文集
﹝漢﹞毛亨傳,《毛詩注疏》,﹝唐﹞孔穎達等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鄭元注,《禮記注疏》,﹝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何休注,《公羊傳》,﹝唐﹞徐彥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魏﹞何晏注,《論語注疏》,﹝宋﹞刑昺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趙岐注,《孟子注疏》,﹝宋﹞孫奭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晉﹞郭璞注,《爾雅注疏》,﹝宋﹞邢昺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楊家駱主編,《三國志.蜀書.馬良傳》(臺北市 : 鼎文書局,1993年2月)。
〔晉〕葛洪,《抱朴子》(臺北:新文豐書局,1998年3月)。
﹝後晉﹞劉昫撰,楊家駱主編,《舊唐書》(臺北市 : 鼎文書局,1985年3月)。
﹝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文津閣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小說家類》(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年)。
﹝唐﹞馮贄,《雲仙雜記》,《文津閣四庫全書‧子部‧小說家類》,第1035冊(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年)。
﹝宋﹞歐陽修,宋祈撰,楊家駱主編,《新唐書》(臺北市:鼎文書局,1981年1月)。
﹝宋﹞黃庭堅,《全宋詩》第17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宋﹞翁卷,《全宋詩》第50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宋﹞陸游,《全宋詩》第39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宋﹞洪邁,《容齋五筆》卷六,《四庫全書精華》第25冊(北京:國際文化出版,1995年)。
﹝明﹞胡應麟,《詩藪》卷一,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第3冊(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6月)。
﹝明﹞徐師增,《文體明辨序說》,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2冊,(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清﹞王夫之等,《清詩話》第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清聖祖編撰,《全唐詩》第3冊、第4冊、第5冊、第7冊、第10冊、第16冊、第17冊、第20冊、第21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2月)。
﹝清﹞清高宗,〈序〉,《欽定四書文》收入《文津閣欽定四庫全書》第485冊(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年)。
﹝清﹞方苞,〈欽定四書文凡例〉,《欽定四書文》,收入《文津閣欽定四庫全書》第485冊(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年)。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山東文獻集成》,第三輯,(濟南市: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年)。
﹝清﹞王夫之等,《清詩話》第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四)其它相關專著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書局,1989 年12月)。
王國璠編撰,《臺灣先賢著作提要》(新竹巿:省立新竹社會教育館,1974年6月)。
王先明:《近代紳士──一個封建階層的歷史命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啟宗,《臺灣的書院》(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87年)。
江仁傑,《解構鄭成功──英雄、神話與形象的歷史》(臺北市:三民書局,2006年4月)。
李鎮岩,《台灣的書院》(臺北:遠足文化,2008年1月)。
李兵,《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4月)。
李兵,《千年科舉》(湖南:岳麓書社出版社,2010年11月),頁98。
吳密察監修,遠流臺灣館編著,《台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2009年9月)。
李逢時著,《泰階詩稿》(臺北:龍文出版社,2001年)。
林文龍,《台灣的書院與科舉》(臺北:常民文化,1999年)。
林錫牙,凌淨嫆,林安邦吟唱;張國裕製作;楊維仁主編,《天籟元音:天籟吟社先賢吟唱專輯》(臺北:萬卷樓,2010年9月)。
林衡道口述,楊鴻博整理,《鯤島探源:台灣各鄉鎮區的歷史與民俗》,《貳》(臺北:稻田出版,1996年5月)。
林衡道,《臺灣史》,(臺北:眾文圖書,2004年,12月)。
洪炎秋,《教育老兵談教育》(臺北市:三民書局,1970年)。
胡光夏,《媒體與戰爭》(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07年9月,初版)。
施懿琳、廖美玉主編,《臺灣古典文學大事年表》(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11月)。
涂麗生、洪桂己,〈卓肇昌〉,《臺灣民間故事(一)》(臺北:公論報社,1957年)。
許雪姬總策畫,《臺灣歷史辭典》(臺北:文建會,2004年)。
陳興德,《二十世紀科舉觀之變遷》(湖北:華中師範大學,2008年11月)。
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 年8月)。
陳平原,《觸摸歷史進入五四》(臺北市:二魚文化,2003年)。
陸峻岭、林幹合編,《中國歷代各族紀年表》(內蒙古: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
陸德海,《明清文法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頁178。
葉世榮吟唱,楊維仁主編,《天籟吟風》(臺北:萬卷樓,2010年9月)。
張仲禮,《中國紳士》(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
張子文,《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
張素卿,《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潘美月‧杜潔祥主編《古典文獻研究輯刊》第6編第5冊(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2008年3月)。
楊翠,《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臺北市:時報,1993年)。
楊維仁主編,歐陽開代製作,《天籟吟社九十週年紀念集》(臺北市:萬卷樓,2010年10月)。
歐天發,《俗賦之領域及類型研究》,(臺北縣:新文京,2010年5月15日)。
劉兆璸,《清代科舉》(臺北:東大圖書,1979年,10月)。
潘玉蘭,《天籟吟社研究》(臺北市:萬卷樓,2010年6月)。
臺南縣永康市公所,《永康市志》(上卷)靜宜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中心編纂,(臺南縣:臺南縣永康市公所出版,2010年11月)。
賴玉析,《博學鴻儒與清初學術轉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4月)。
謝浩,《科舉論叢》(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10月)。
謝崇耀,《清代臺灣宦遊文學研究》(臺北市:蘭臺出版社,2002年3月)。
戴文峰,《永康的歷史遺跡與民間仰文化》(臺南縣:臺南縣永康市公所出版,2010年12月)。
(五)外文譯介專著
【美】本杰明‧艾爾曼(Benjamin Elman),《經學‧科舉‧文化史──艾爾曼自選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4月)。
【美】艾金森、西爾格德等著,鄭伯壎等編譯《心理學》(臺北市:桂冠圖書,1990年9月)。
【德】哈拉爾德‧韋爾策編,季斌等譯,〈社會記憶〉,《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Melvin L.DeFleur,Everette E. Dennis《Understanding Mass Communication:A Liberal Arts Perspective(7E)》戴皖文、王筱璇、勤淑瑩合譯:《大眾傳播概論》(臺北市:雙葉書廊,2005年)。
駒込武,《植民地帝国日本の文化統合》(岩波書店,2004年,8刷)。
吉見俊哉著,蘇碩斌譯,《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15講》(臺北市:群學出版社,2009年9月)。
二、單篇論文
(一)期刊論文
于浴賢,〈楚騷「香草美人」手法在六朝文學中的承傳〉,《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2卷6期(2010年12月),頁74-79。
王允亮,〈招隱與遁世──“七體和“設論交映下的東漢文人心態〉,《河南社會科學》,第18卷第4期(2001年7月),頁166-168。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1日),頁6-19。
王見川,〈關於碧霞宮──兼答林靜怡之質疑〉,《宜蘭文獻雜誌》27期(1997年5月),頁75-94。
王學玲,〈晚清易氏兄弟之臺灣凝望與蹈海奮戰:從易順豫〈哀臺灣賦〉談起〉,《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4號(2010年12月),頁209-242。
王樹森,〈「賦代志乘」說評議——以都邑賦為中心〉,《中國韻文學刊》,第23卷第1期(2009年3月),頁51-56。
王淑蕙,〈從《蓉洲詩文稿選輯、東寧政事集》論季麒光宦臺始末及與沈光文之交遊〉,《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5號(2011年6月),頁97-148。
毛曉陽,〈清代臺灣進士名錄考訂〉,《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頁30-36。
田啟文,〈沈光文〈臺灣賦〉幾處地名考證的問題〉,《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二十七期(2006年8月),頁76-86。
左攀峰〈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傷春悲秋主題的異同〉,《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3卷1期(2009年2月),頁131-133。
衣殿臣,〈「鋪采摛文體物寫志」──關於賦的幾點認識〉,《學理論》(哈爾濱市社科院),第15期(2008年),頁81-4。
李兵等,〈清初文教政策與書院科舉化關係論略〉,《大學教育科學》,第4期(2005年)。
李時銘,〈論臺灣賦之編纂〉,《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三號,(2010年6月),頁43-88。
李知灝,〈清代臺灣賦作海洋書寫中的神怪想像:以《全臺賦》為研究中心〉,《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3號(2010年6月),頁197-218。
吳炳輝,〈王必昌〈臺灣賦〉臺灣風土書寫之研究〉,《明新學報》,三十二卷二期(2008年8月),頁53-76。
吳福助,吳蘊宇,〈〈駐色酒賦〉考釋〉,《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92期(2009年5月),頁64-72。
余霞,〈《雲仙雜記》的主要內容及文學價值〉,《重慶教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4期(2006年7月),頁44-47。
林美容,〈殖民者對殖民地的風俗記錄──佐倉孫三所著《臺風雜記》之探討〉,《臺灣文獻》第 55卷3期,頁7-24。
林美容、林承毅,〈從臺灣人類學史來看增田福太郎的臺灣研究〉,《增田福太郎與 臺灣研究紀念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淡江大學歷史系主辦, (臺北南港,12月5日),頁1-17。
林淑慧,〈臺灣清治中期淡北文人曹敬及其手稿的詮釋〉,《臺北文獻》直字第一五二期,2005年6月,頁59-94。
施懿琳,〈從《臺灣府志》〈藝文志〉看清領前期臺灣散文正典的生成〉,《臺灣文學學報》第4期(2003年8月),頁1-36。
施懿琳,〈假面英雄鄭成功──從鄭清往來書信談起〉,《島語》第3期(2003年),頁4-18。
柯喬文,〈它者的觀看:清代臺灣賦的權力話語〉第六屆《文學與文化》研討會(2002年4月11日)。
盛成,〈遺文‧臺灣輿圖考〉,《臺灣文獻初祖──沈光文斯菴先生專集》(臺北巿:寧波同鄉月刊社,1977年)。
唐英,〈論唐前神女賦的流變〉,《安康學院學報》23卷1期(2011年2月),頁49-53。
孫津華,〈從文獻著錄看「七體」的演變〉,《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2期(2008年),頁70-74。
孫津華,〈「七體」題材的突破與創新——唐後“七體創作管窺〉,《中國韻文學刊》第22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47-51。
馬曉斌,〈物為人用民先君後——柳宗元〈晉問〉研究〉,《忻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3第6期(2007年12月),頁54-57。
許俊雅,〈談談《全臺賦》、《臺灣賦文集》未收的作品〉,《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3號(2010年6月),頁1-42。
許惠玟,〈由〈西螺柑賦〉看清代至日治臺灣在地物產的書寫〉,《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3號(2010年6月),頁157-196。
徐慧鈺,〈賦寫園林見真趣:《全臺賦》所賦之園林及文人審美生活之研究〉,《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4號(2010年12月),頁83-122。
游適宏,〈「七」:一個文類的考察〉,《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7卷第2期(1998年12月),頁205-220。
陳芳汶,〈東寧才子施瓊芳及其〈蔗車賦〉初探〉,《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3期(2007年3月),頁205-224。
陳姿蓉,〈清代臺灣賦與臺灣竹枝詞之比較研究〉,《中華學苑》第56期(2003年2月),頁113-145。
陳姿蓉,〈臺灣賦用韻考:校勘篇〉,《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3號(2010年6月),頁89-120。
陳瑤玲,〈日治時期「臺灣賦」中的「色/戒」書寫〉,《臺灣文學評論》10卷4期(2010年10月),頁85-99。
崔成宗,〈臺灣先賢洪棄生賦研究〉,東亞人文學會《東亞人文學》第9輯(2006年6月),頁245-272。
梁淑媛,〈眾神花園中善意的缺席:《全臺賦》中的「藏名賦」析論〉,《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3號(2010年6月),頁121-156。
常建華,〈試論中國地方誌的社會史資料價值〉,《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7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黃麗正,〈清代邊區儒學的發展與特質:臺灣書院與內蒙古書院的比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4期(2005年12月),頁97-136。
黃麗月,〈遣春日之情思,踵南朝之遺韻:洪棄生春思賦作研究〉,《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5號(2011年6月),頁209-314。
張二文,〈高雄縣客家鸞堂的起源──月眉樂善堂與其鸞書之研究〉,《臺灣學研究》第5期(2008年6月),頁32-53。
馮莉,〈統論《文選》賦設目與編次——兼談蕭統的賦學觀〉,《天津大學學報》第12卷第3期(社會科學版)(2010年5月),頁259-262。
曾光光,〈戴名世與桐城派關係辨析〉,《安徽史學》第5期(2008年),頁92-98。
詹杭倫,〈清代賦格著作《賦學指南》考論〉,《成大中文學報》第10期,(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2002年10月),頁131-148。
蔡錦堂,〈台灣宗教研究先驅增田福太郎與台灣〉,《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二十世紀台灣歷史與人物》,國史館(2002年12月),頁1-13。
劉全波,〈魏晉南北朝類書發展史論綱〉,《天府新論》第1期(2011年),頁145-149。
歐天發,〈臺灣諷刺賦的表現形態〉,《寧夏師範學報(社會科學)》第31卷第4期(2010年8月),頁105-117。
錢汝平,〈魏晉南北朝的類書編撰〉,《圖書館雜誌》第7期(2006年),頁73-76。
簡宗梧、游適宏:〈律賦在唐代「典律化」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2000年11月),頁1-16。
簡宗梧,〈試論賦體設辭問對之進程〉,收入許結主編,《中國賦學》(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頁58-67。
簡宗梧,〈《全臺賦》編校之商榷──以曹敬賦為例〉,《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1卷第1期(2008年),頁85-108。
簡宗梧,〈試論《文苑英華》的唐代賦體雜文〉,《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1卷第2期(2008年),頁389-432。
簡宗梧,〈臺灣登鸞降筆賦初探──以《全臺賦》及其影像集為範圍〉,《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3卷第2期(2010年10月),頁275-302。
嚴賀,〈御選唐詩與清代文治〉,《山西大學學報》第30卷第1期(2007年1月),頁56-62。
顧敏耀,〈建構文學地景與召喚地方感受:臺灣賦作中的山岳書寫〉,《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3號(2010年6月),頁219-273。
楊 智景,〈女性作家の植民地台湾への行進 ― 「婦人文化講演会」とその文芸的所産をめぐって ―〉,《F-GENSジャーナル》,6(2006年9月),頁103-110。
(二)專書論文
尹章義,〈臺灣↔福建↔京師──「科舉社羣」對於臺灣開發以及臺灣與大陸關係之影響〉,《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年12月)。
谷口洋,〈從〈七發〉到〈天子游獵賦〉──脫離上古文學傳統,確立漢賦表現世界〉,收入許結、徐宗文主編,《中國賦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2007年7月),頁6-25。
宋元強,〈清代的科目選士與競爭機制〉,陳文新主編,《二十世紀科舉研究論文選編》,《歷代科舉文獻整理與研究叢刊》(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頁523-536。
李新達,〈清代科舉考試概述〉《中國科舉制度史》(臺北:文津,1995年9月)。
許結,〈論賦的地理情懷與方志價值〉,《賦體文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9月),頁139-158。
商衍鎏,〈科舉考試的回憶〉,劉海峰編:《二十世紀科舉研究論文選編》《歷代科舉文獻整理與研究叢刊》(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頁149-158。
夏德儀,〈弁言〉,《臺風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107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8年10月)。
游適宏,〈地理想像與臺灣認同:清代三篇〈臺灣賦〉的考察〉,原刊《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期(2000年6月),後收錄於許俊雅主編,《講座FORMOSA:台灣古典文學評論合集》(臺北:萬卷樓圖書,2004年6月),頁159-193。
游適宏,〈研究物情與褒贊國家──王必昌〈台灣賦〉的兩個導讀面向〉,《試賦與識賦──從考試的賦到賦的教學》(臺北:秀威資訊出版,2008年11月),頁165-188。
游適宏,〈《全臺賦》所錄八篇應考作品初論〉,《試賦與識賦──從考試的賦到賦的教學》(臺北:2008年11月),頁47-77。

三、學位論文
王惠琛,《清代臺灣科舉制度的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7月)。
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7月)。
蘇秀鈴,《日治時期崇文社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中國文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塗怡萱,《清代邊疆輿地賦研究》,(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張鈺翎,《清代臺灣方志中藝文志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7月)。
王嘉弘,《清代臺灣賦的發展》,(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6月)。
高明揚,《科舉八股文專題研究》,(浙江: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05年11月)。
黃阿有,《日治前牛稠溪流域發展之研究‧第七章 移民鄉貫別與庄廟關係》,(臺南:成功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6年7月)。
林麗鳳《詩說噶瑪蘭,說噶瑪蘭詩──清代宜蘭地區古典詩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6年7月)。
許惠玟,《道咸同時期(1821~1874)臺灣本土文人詩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1月)。
許博凱,《帝國文化邏輯的展演──清代臺灣賦方志之空間書寫與地理政治》,(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9月)。
涂敏華,《歷代都邑賦研究》,(福建:福建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5月)。
歐天發,《俗賦類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6月)。
吳明純,《國策、機關誌與再現書寫──以《台灣教育會雜誌》、《台灣愛國婦人》、《新建設》為例》,(臺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
孫科鏤,《中國古代「七」體考論》,(哈爾濱:黑龍江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組碩士論文,2010年5月)。
黃君名,《臺灣書院的功能性研究》(臺南: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6月)。
李淑芳,《清代以來台灣宣講活動發展研究──以高雄地區鸞堂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
四、研討會論文
宋光宇、李世偉,〈台灣的書房、書院及其善書著作活動──從清代到現在〉,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一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臺南市:臺南市文化中心,1997年),頁1-75。
戴思哲,〈談萬曆《新昌縣誌》編纂者的私人目的〉,上海圖書館編,《中華譜牒研究—邁入新世紀中國族譜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市: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年),頁156-162。
洪健榮,〈知識/權力的空間──清代臺灣方志輿圖中的政治文化意識〉,《空間新思維-歷史輿圖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年11月7日),頁319-340。
翁佳音,〈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清初輿圖所展現的臺灣歷史圖像〉,《「清代臺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0年12月2日)。
陳成文,〈「七」體考〉,《第八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11年10月29-30日),頁1-14。
楊晉龍,〈神仙佛的經學傳播──臺灣地區民國前扶鸞賦經學訊息探論〉,《第七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11年8月),頁199-236。

五、書評
張顯成,〈《全臺賦》評介〉,《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8卷(2007年7月),頁515-522。
張玉金、蔣曉薇,〈臺灣賦文的集大成之作──評許俊雅、吳福助主編《全臺賦》〉,《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8卷(2007年7月),頁523-530。
詹杭倫,〈臺灣賦論略──評《全臺賦》〉,《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8卷(2007年7月),頁531-542。
六、資料庫
臺灣大百科全書(文建會)http://taiwanpedia.culture.tw/
臺灣記憶Taiwan Memory—國家圖書館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
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http://cls.hs.yzu.edu.tw/TWP/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dacs5/System/Exhibition/Detail.jsp?OID=2571137。
日治時期臺灣日日新報(漢珍/YUMANI清晰電子版)資料庫
http://cdnete.lib.ncku.edu.tw:8001/LiboPub.dll?Search1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http://stfj.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游適宏,〈《全臺賦》所錄八篇應考作品初論〉,《試賦與識賦──從考試的賦到賦的教學》(臺北:2008年11月),頁47-77。
2. 張玉金、蔣曉薇,〈臺灣賦文的集大成之作──評許俊雅、吳福助主編《全臺賦》〉,《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8卷(2007年7月),頁523-530。
3. 游適宏,〈地理想像與臺灣認同:清代三篇〈臺灣賦〉的考察〉,原刊《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期(2000年6月),後收錄於許俊雅主編,《講座FORMOSA:台灣古典文學評論合集》(臺北:萬卷樓圖書,2004年6月),頁159-193。
4. 商衍鎏,〈科舉考試的回憶〉,劉海峰編:《二十世紀科舉研究論文選編》《歷代科舉文獻整理與研究叢刊》(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頁149-158。
5. 簡宗梧,〈試論《文苑英華》的唐代賦體雜文〉,《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1卷第2期(2008年),頁389-432。
6. 簡宗梧,〈《全臺賦》編校之商榷──以曹敬賦為例〉,《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1卷第1期(2008年),頁85-108。
7. 簡宗梧、游適宏:〈律賦在唐代「典律化」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2000年11月),頁1-16。
8. 詹杭倫,〈清代賦格著作《賦學指南》考論〉,《成大中文學報》第10期,(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2002年10月),頁131-148。
9. 張二文,〈高雄縣客家鸞堂的起源──月眉樂善堂與其鸞書之研究〉,《臺灣學研究》第5期(2008年6月),頁32-53。
10. 陳姿蓉,〈清代臺灣賦與臺灣竹枝詞之比較研究〉,《中華學苑》第56期(2003年2月),頁113-145。
11. 陳芳汶,〈東寧才子施瓊芳及其〈蔗車賦〉初探〉,《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3期(2007年3月),頁205-224。
12. 游適宏,〈「七」:一個文類的考察〉,《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7卷第2期(1998年12月),頁205-220。
13. 施懿琳,〈假面英雄鄭成功──從鄭清往來書信談起〉,《島語》第3期(2003年),頁4-18。
14. 施懿琳,〈從《臺灣府志》〈藝文志〉看清領前期臺灣散文正典的生成〉,《臺灣文學學報》第4期(2003年8月),頁1-36。
15. 林淑慧,〈臺灣清治中期淡北文人曹敬及其手稿的詮釋〉,《臺北文獻》直字第一五二期,2005年6月,頁5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