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一、專著
(一)辭賦總集、選集、賦學論著
﹝清﹞聖祖,〈序〉,陳元龍主編,《御定歷代賦彙》,任繼愈、傅璇琮總主編《欽定四庫全書》,第473冊(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年)。
﹝清﹞李調元,詹杭倫等校正,《雨村賦話》,(臺北:新文豐出版,1993年6月)。
﹝清﹞余丙照,《賦學指南校正》,陳文新主編,《歷代律賦校注》(附錄三),《歷代科舉文獻整理與研究叢刊》(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清﹞徐松,〈新疆賦〉,《新疆史志》,第2部第5本,《中國邊疆史志集成》(北京市: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復制中心出版,2003年)。
﹝清﹞袁枚,〈歷代賦話序〉,浦銑,《歷代賦話》,《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2年)。
〔清〕陸次雲,〈與友論作賦書〉,《北墅緒言》,《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37冊(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6月)。
﹝清﹞朱一飛著,﹝清﹞蕭誠參訂,﹝清﹞劉暄校閱,《國朝律賦揀金錄註釋‧賦譜》,(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藏本)。
﹝清﹞孫梅,《四六叢話》,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五冊,(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王冠輯,《賦話廣聚》全六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2006年12月)。
伏俊璉,《俗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9月)。
詹杭倫等校注,《歷代律賦校注》《歷代科舉文獻整理與研究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9月)。
詹杭倫、李立信、廖國棟,《唐宋賦學新探》,(臺北:萬卷樓,2005年3月)。
趙逵夫主編,《歷代賦評注》(成都市: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10年2月)。
許俊雅等主編,《全臺賦》(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2月)。
許俊雅等主編,《全臺賦影像集》(上)(下)(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2月)。
黃哲永、吳福助主編,《臺灣賦集》(臺中市:文听閣圖書,2007年)。
許結,《中國賦學歷史與批評》(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許結,《賦體文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9月)。
許結,徐宗文主編,《中國賦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2007年7月)。
趙成林,《唐賦分體叙論》(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梁淑媛,《飛登聖域:臺灣鸞賦文學書寫及其文化視域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2012年2月)。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臺北:文史哲,1990年10月)。
(二)清代、日治時期臺灣方志、詩文集
1. 臺灣方志
﹝清﹞金鋐主修,《康熙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文建會,2004年11月)。
﹝清﹞蔣毓英,《臺灣府志》(臺北市:文建會,2004年11月)。
﹝清﹞高拱乾纂輯,《臺灣府志》(臺北:文建會,2004年11月)。
﹝清﹞周鍾瑄主修,《諸羅縣志》(臺北:文建會,2005年6月)。
﹝清﹞王禮主修,《臺灣縣志》(臺北:文建會,2005年6月)。
﹝清﹞李丕煜主修,《鳳山縣志》(臺北:文建會,2005年6月)。
﹝清﹞尹士俍纂修,《臺灣志略》(臺北:文建會,2005年6月)。
﹝清﹞周于仁纂輯,《澎湖志略》(臺北:文建會,2005年6月)。
﹝清﹞劉良璧纂輯,《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文建會,2005年6月)。
﹝清﹞六十七,范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上)(臺北:文建會,2005年6月)。
﹝清﹞六十七,范咸纂輯,《重修臺灣府志》(下)(臺北:文建會,2005年6月)。
﹝清﹞王必昌總輯,《重修臺灣縣志》(上)(臺北市:文建會,2005年6月)。
﹝清﹞王必昌總輯,《重修臺灣縣志》(下)(臺北市:文建會,2005年6月)。
﹝清﹞胡建偉纂輯,《澎湖紀略》,(臺北:文建會,2004年12月)。
﹝清﹞王瑛曾編纂,《重修鳳山縣志》(上)(臺北市:文建會,2006年6月)。
﹝清﹞王瑛曾編纂,《重修鳳山縣志》(下)(臺北市:文建會,2006年6月)。
﹝清﹞余文儀主修,《續修臺灣府志》(上)(中)(下)(臺北市:文建會,2007年6月)。
﹝清﹞謝金鑾、鄭兼才總纂,《續修臺灣縣志》(臺北:文建會,2007年6月)。
﹝清﹞穆彰阿奉敕修,《清一統志臺灣府》(臺北:文建會,2007年6月)。
﹝清﹞陳國瑛等採集,《臺灣采訪冊》(臺北:文建會,2007年6月)。
﹝清﹞蔣鏞纂修,《澎湖續編》(臺北:文建會,2007年6月)。
﹝清﹞周璽總纂,《彰化縣志》(臺北:文建會,2006年12月)。
﹝清﹞鄭用錫纂輯,《淡水廳志稿》(臺北:文建會,2006年12月)。
﹝清﹞柯培元纂輯,《噶瑪蘭志略》(臺北:文建會,2006年12月)。
﹝清﹞陳淑均總纂,《噶瑪蘭廳志》(臺北:文建會,2006年6月)。
﹝清﹞陳壽祺總纂,《道光福建通志臺灣府》(上)(中)(下)(臺北:文建會,2007年12月)。
﹝清﹞陳培桂主修,《淡水廳志》(臺北:文建會,2006年6月)。
﹝清﹞林豪總修,《澎湖廳志》(臺北:文建會,2006年6月)。
﹝清﹞屠繼善纂修,《恒春縣志》(臺北:文建會,2007年12月)。
﹝清﹞盧德嘉纂輯,《鳳山縣采訪冊》(臺北:文建會,2007年12月)。
﹝清﹞《臺灣史料集成‧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貳輯第九冊(臺北市:遠流,2006年8月30日)。
2. 臺灣詩文集
﹝清﹞季麒光撰,李祖基點校,《蓉洲詩文稿選輯、東寧政事集》(香港:香港人民,2006年1月)。
﹝清﹞江日昇,《臺灣外紀》,《臺灣文獻叢刊》第6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2月)。
﹝清﹞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7年)。
﹝清﹞李元春,《臺灣志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8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8年10月)。﹝清﹞李元春,《四書文法摘要》《歷代文話》第5冊(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清﹞郁永河,《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0年2月)。
﹝清﹞徐宗幹,《斯未信齋文編》,《臺灣文獻叢刊》第8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0年2月)。
全臺詩編輯小組編撰,《全臺詩》(臺南:國家文學館,2004年2月)。
尹全海等,《清代巡臺御史巡臺文獻》(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12月)。
黃純青,《晴園詩草》,收入《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2輯(臺北市:龍文,1992年6月)。
張文環,《張文環集》(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3月)。
龍瑛宗,《龍瑛宗集》(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3月)。
賴辰雄主編,《法曹詩人壺仙賴雨若詩文全集》(嘉義市:嘉義市文化局,2007年12月)。
蛻葊老人,《大屯山房譚薈》,《臺北文獻》,直字一、二、三、四期合刊。陳文石,〈三六九小報發刊周年祝祠〉,《三六九小報》(昭和六年九月九日第一百八號)。
佐倉孫三,《臺風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107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8年10月)。
大橋捨三郎編輯,《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沿革誌》(臺北:愛國婦人會台灣本部,1941年)。
增田福太郎,古亭書屋編譯,《臺灣漢民族的司法神:城隍信仰的體系》(臺北市:眾文,1999年)。
增田福太郎原著,黃有興譯,《臺灣宗教論集》(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增田福太郎原著,黃有興譯,《臺灣宗教信仰》(臺北市:東大,2005年)。
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桃園市:華夏書坊,2009年)。
王見川、李世偉等主編,《民間私藏臺灣宗教資料彙編》第1輯《民間信仰、民間文化》(臺北縣:博揚文化,2009年3月)。
(三)經籍、詩文集
﹝漢﹞毛亨傳,《毛詩注疏》,﹝唐﹞孔穎達等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鄭元注,《禮記注疏》,﹝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何休注,《公羊傳》,﹝唐﹞徐彥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魏﹞何晏注,《論語注疏》,﹝宋﹞刑昺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漢﹞趙岐注,《孟子注疏》,﹝宋﹞孫奭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晉﹞郭璞注,《爾雅注疏》,﹝宋﹞邢昺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楊家駱主編,《三國志.蜀書.馬良傳》(臺北市 : 鼎文書局,1993年2月)。
〔晉〕葛洪,《抱朴子》(臺北:新文豐書局,1998年3月)。
﹝後晉﹞劉昫撰,楊家駱主編,《舊唐書》(臺北市 : 鼎文書局,1985年3月)。
﹝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文津閣四庫全書‧子部‧類書類‧小說家類》(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年)。
﹝唐﹞馮贄,《雲仙雜記》,《文津閣四庫全書‧子部‧小說家類》,第1035冊(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年)。
﹝宋﹞歐陽修,宋祈撰,楊家駱主編,《新唐書》(臺北市:鼎文書局,1981年1月)。
﹝宋﹞黃庭堅,《全宋詩》第17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宋﹞翁卷,《全宋詩》第50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宋﹞陸游,《全宋詩》第39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宋﹞洪邁,《容齋五筆》卷六,《四庫全書精華》第25冊(北京:國際文化出版,1995年)。
﹝明﹞胡應麟,《詩藪》卷一,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第3冊(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6月)。
﹝明﹞徐師增,《文體明辨序說》,王水照編,《歷代文話》,第2冊,(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清﹞王夫之等,《清詩話》第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清聖祖編撰,《全唐詩》第3冊、第4冊、第5冊、第7冊、第10冊、第16冊、第17冊、第20冊、第21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2月)。
﹝清﹞清高宗,〈序〉,《欽定四書文》收入《文津閣欽定四庫全書》第485冊(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年)。
﹝清﹞方苞,〈欽定四書文凡例〉,《欽定四書文》,收入《文津閣欽定四庫全書》第485冊(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年)。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山東文獻集成》,第三輯,(濟南市: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年)。
﹝清﹞王夫之等,《清詩話》第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四)其它相關專著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書局,1989 年12月)。
王國璠編撰,《臺灣先賢著作提要》(新竹巿:省立新竹社會教育館,1974年6月)。
王先明:《近代紳士──一個封建階層的歷史命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啟宗,《臺灣的書院》(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87年)。
江仁傑,《解構鄭成功──英雄、神話與形象的歷史》(臺北市:三民書局,2006年4月)。
李鎮岩,《台灣的書院》(臺北:遠足文化,2008年1月)。
李兵,《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4月)。
李兵,《千年科舉》(湖南:岳麓書社出版社,2010年11月),頁98。
吳密察監修,遠流臺灣館編著,《台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2009年9月)。
李逢時著,《泰階詩稿》(臺北:龍文出版社,2001年)。
林文龍,《台灣的書院與科舉》(臺北:常民文化,1999年)。
林錫牙,凌淨嫆,林安邦吟唱;張國裕製作;楊維仁主編,《天籟元音:天籟吟社先賢吟唱專輯》(臺北:萬卷樓,2010年9月)。
林衡道口述,楊鴻博整理,《鯤島探源:台灣各鄉鎮區的歷史與民俗》,《貳》(臺北:稻田出版,1996年5月)。
林衡道,《臺灣史》,(臺北:眾文圖書,2004年,12月)。
洪炎秋,《教育老兵談教育》(臺北市:三民書局,1970年)。
胡光夏,《媒體與戰爭》(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07年9月,初版)。
施懿琳、廖美玉主編,《臺灣古典文學大事年表》(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11月)。
涂麗生、洪桂己,〈卓肇昌〉,《臺灣民間故事(一)》(臺北:公論報社,1957年)。
許雪姬總策畫,《臺灣歷史辭典》(臺北:文建會,2004年)。陳興德,《二十世紀科舉觀之變遷》(湖北:華中師範大學,2008年11月)。
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 年8月)。
陳平原,《觸摸歷史進入五四》(臺北市:二魚文化,2003年)。
陸峻岭、林幹合編,《中國歷代各族紀年表》(內蒙古: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
陸德海,《明清文法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頁178。
葉世榮吟唱,楊維仁主編,《天籟吟風》(臺北:萬卷樓,2010年9月)。
張仲禮,《中國紳士》(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
張子文,《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12月)。
張素卿,《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潘美月‧杜潔祥主編《古典文獻研究輯刊》第6編第5冊(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2008年3月)。
楊翠,《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臺北市:時報,1993年)。
楊維仁主編,歐陽開代製作,《天籟吟社九十週年紀念集》(臺北市:萬卷樓,2010年10月)。
歐天發,《俗賦之領域及類型研究》,(臺北縣:新文京,2010年5月15日)。
劉兆璸,《清代科舉》(臺北:東大圖書,1979年,10月)。
潘玉蘭,《天籟吟社研究》(臺北市:萬卷樓,2010年6月)。
臺南縣永康市公所,《永康市志》(上卷)靜宜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中心編纂,(臺南縣:臺南縣永康市公所出版,2010年11月)。
賴玉析,《博學鴻儒與清初學術轉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4月)。
謝浩,《科舉論叢》(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10月)。
謝崇耀,《清代臺灣宦遊文學研究》(臺北市:蘭臺出版社,2002年3月)。
戴文峰,《永康的歷史遺跡與民間仰文化》(臺南縣:臺南縣永康市公所出版,2010年12月)。
(五)外文譯介專著
【美】本杰明‧艾爾曼(Benjamin Elman),《經學‧科舉‧文化史──艾爾曼自選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4月)。
【美】艾金森、西爾格德等著,鄭伯壎等編譯《心理學》(臺北市:桂冠圖書,1990年9月)。
【德】哈拉爾德‧韋爾策編,季斌等譯,〈社會記憶〉,《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Melvin L.DeFleur,Everette E. Dennis《Understanding Mass Communication:A Liberal Arts Perspective(7E)》戴皖文、王筱璇、勤淑瑩合譯:《大眾傳播概論》(臺北市:雙葉書廊,2005年)。
駒込武,《植民地帝国日本の文化統合》(岩波書店,2004年,8刷)。
吉見俊哉著,蘇碩斌譯,《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15講》(臺北市:群學出版社,2009年9月)。
二、單篇論文
(一)期刊論文
于浴賢,〈楚騷「香草美人」手法在六朝文學中的承傳〉,《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2卷6期(2010年12月),頁74-79。
王允亮,〈招隱與遁世──“七體和“設論交映下的東漢文人心態〉,《河南社會科學》,第18卷第4期(2001年7月),頁166-168。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1日),頁6-19。王見川,〈關於碧霞宮──兼答林靜怡之質疑〉,《宜蘭文獻雜誌》27期(1997年5月),頁75-94。
王學玲,〈晚清易氏兄弟之臺灣凝望與蹈海奮戰:從易順豫〈哀臺灣賦〉談起〉,《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4號(2010年12月),頁209-242。
王樹森,〈「賦代志乘」說評議——以都邑賦為中心〉,《中國韻文學刊》,第23卷第1期(2009年3月),頁51-56。
王淑蕙,〈從《蓉洲詩文稿選輯、東寧政事集》論季麒光宦臺始末及與沈光文之交遊〉,《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5號(2011年6月),頁97-148。
毛曉陽,〈清代臺灣進士名錄考訂〉,《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頁30-36。
田啟文,〈沈光文〈臺灣賦〉幾處地名考證的問題〉,《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二十七期(2006年8月),頁76-86。左攀峰〈論中國古代文學中傷春悲秋主題的異同〉,《新鄉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3卷1期(2009年2月),頁131-133。
衣殿臣,〈「鋪采摛文體物寫志」──關於賦的幾點認識〉,《學理論》(哈爾濱市社科院),第15期(2008年),頁81-4。
李兵等,〈清初文教政策與書院科舉化關係論略〉,《大學教育科學》,第4期(2005年)。
李時銘,〈論臺灣賦之編纂〉,《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三號,(2010年6月),頁43-88。
李知灝,〈清代臺灣賦作海洋書寫中的神怪想像:以《全臺賦》為研究中心〉,《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3號(2010年6月),頁197-218。
吳炳輝,〈王必昌〈臺灣賦〉臺灣風土書寫之研究〉,《明新學報》,三十二卷二期(2008年8月),頁53-76。吳福助,吳蘊宇,〈〈駐色酒賦〉考釋〉,《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92期(2009年5月),頁64-72。余霞,〈《雲仙雜記》的主要內容及文學價值〉,《重慶教育學院學報》第19卷第4期(2006年7月),頁44-47。
林美容,〈殖民者對殖民地的風俗記錄──佐倉孫三所著《臺風雜記》之探討〉,《臺灣文獻》第 55卷3期,頁7-24。林美容、林承毅,〈從臺灣人類學史來看增田福太郎的臺灣研究〉,《增田福太郎與 臺灣研究紀念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淡江大學歷史系主辦, (臺北南港,12月5日),頁1-17。
林淑慧,〈臺灣清治中期淡北文人曹敬及其手稿的詮釋〉,《臺北文獻》直字第一五二期,2005年6月,頁59-94。施懿琳,〈從《臺灣府志》〈藝文志〉看清領前期臺灣散文正典的生成〉,《臺灣文學學報》第4期(2003年8月),頁1-36。施懿琳,〈假面英雄鄭成功──從鄭清往來書信談起〉,《島語》第3期(2003年),頁4-18。柯喬文,〈它者的觀看:清代臺灣賦的權力話語〉第六屆《文學與文化》研討會(2002年4月11日)。
盛成,〈遺文‧臺灣輿圖考〉,《臺灣文獻初祖──沈光文斯菴先生專集》(臺北巿:寧波同鄉月刊社,1977年)。
唐英,〈論唐前神女賦的流變〉,《安康學院學報》23卷1期(2011年2月),頁49-53。
孫津華,〈從文獻著錄看「七體」的演變〉,《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2期(2008年),頁70-74。
孫津華,〈「七體」題材的突破與創新——唐後“七體創作管窺〉,《中國韻文學刊》第22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47-51。
馬曉斌,〈物為人用民先君後——柳宗元〈晉問〉研究〉,《忻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3第6期(2007年12月),頁54-57。
許俊雅,〈談談《全臺賦》、《臺灣賦文集》未收的作品〉,《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3號(2010年6月),頁1-42。
許惠玟,〈由〈西螺柑賦〉看清代至日治臺灣在地物產的書寫〉,《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3號(2010年6月),頁157-196。
徐慧鈺,〈賦寫園林見真趣:《全臺賦》所賦之園林及文人審美生活之研究〉,《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4號(2010年12月),頁83-122。
游適宏,〈「七」:一個文類的考察〉,《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7卷第2期(1998年12月),頁205-220。陳芳汶,〈東寧才子施瓊芳及其〈蔗車賦〉初探〉,《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3期(2007年3月),頁205-224。陳姿蓉,〈清代臺灣賦與臺灣竹枝詞之比較研究〉,《中華學苑》第56期(2003年2月),頁113-145。陳姿蓉,〈臺灣賦用韻考:校勘篇〉,《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3號(2010年6月),頁89-120。
陳瑤玲,〈日治時期「臺灣賦」中的「色/戒」書寫〉,《臺灣文學評論》10卷4期(2010年10月),頁85-99。
崔成宗,〈臺灣先賢洪棄生賦研究〉,東亞人文學會《東亞人文學》第9輯(2006年6月),頁245-272。
梁淑媛,〈眾神花園中善意的缺席:《全臺賦》中的「藏名賦」析論〉,《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3號(2010年6月),頁121-156。
常建華,〈試論中國地方誌的社會史資料價值〉,《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7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黃麗正,〈清代邊區儒學的發展與特質:臺灣書院與內蒙古書院的比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4期(2005年12月),頁97-136。
黃麗月,〈遣春日之情思,踵南朝之遺韻:洪棄生春思賦作研究〉,《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5號(2011年6月),頁209-314。
張二文,〈高雄縣客家鸞堂的起源──月眉樂善堂與其鸞書之研究〉,《臺灣學研究》第5期(2008年6月),頁32-53。馮莉,〈統論《文選》賦設目與編次——兼談蕭統的賦學觀〉,《天津大學學報》第12卷第3期(社會科學版)(2010年5月),頁259-262。
曾光光,〈戴名世與桐城派關係辨析〉,《安徽史學》第5期(2008年),頁92-98。
詹杭倫,〈清代賦格著作《賦學指南》考論〉,《成大中文學報》第10期,(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2002年10月),頁131-148。蔡錦堂,〈台灣宗教研究先驅增田福太郎與台灣〉,《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二十世紀台灣歷史與人物》,國史館(2002年12月),頁1-13。
劉全波,〈魏晉南北朝類書發展史論綱〉,《天府新論》第1期(2011年),頁145-149。
歐天發,〈臺灣諷刺賦的表現形態〉,《寧夏師範學報(社會科學)》第31卷第4期(2010年8月),頁105-117。
錢汝平,〈魏晉南北朝的類書編撰〉,《圖書館雜誌》第7期(2006年),頁73-76。
簡宗梧、游適宏:〈律賦在唐代「典律化」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2000年11月),頁1-16。簡宗梧,〈試論賦體設辭問對之進程〉,收入許結主編,《中國賦學》(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頁58-67。
簡宗梧,〈《全臺賦》編校之商榷──以曹敬賦為例〉,《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1卷第1期(2008年),頁85-108。簡宗梧,〈試論《文苑英華》的唐代賦體雜文〉,《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1卷第2期(2008年),頁389-432。簡宗梧,〈臺灣登鸞降筆賦初探──以《全臺賦》及其影像集為範圍〉,《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3卷第2期(2010年10月),頁275-302。
嚴賀,〈御選唐詩與清代文治〉,《山西大學學報》第30卷第1期(2007年1月),頁56-62。
顧敏耀,〈建構文學地景與召喚地方感受:臺灣賦作中的山岳書寫〉,《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3號(2010年6月),頁219-273。
楊 智景,〈女性作家の植民地台湾への行進 ― 「婦人文化講演会」とその文芸的所産をめぐって ―〉,《F-GENSジャーナル》,6(2006年9月),頁103-110。
(二)專書論文
尹章義,〈臺灣↔福建↔京師──「科舉社羣」對於臺灣開發以及臺灣與大陸關係之影響〉,《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年12月)。
谷口洋,〈從〈七發〉到〈天子游獵賦〉──脫離上古文學傳統,確立漢賦表現世界〉,收入許結、徐宗文主編,《中國賦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2007年7月),頁6-25。
宋元強,〈清代的科目選士與競爭機制〉,陳文新主編,《二十世紀科舉研究論文選編》,《歷代科舉文獻整理與研究叢刊》(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頁523-536。
李新達,〈清代科舉考試概述〉《中國科舉制度史》(臺北:文津,1995年9月)。
許結,〈論賦的地理情懷與方志價值〉,《賦體文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9月),頁139-158。
商衍鎏,〈科舉考試的回憶〉,劉海峰編:《二十世紀科舉研究論文選編》《歷代科舉文獻整理與研究叢刊》(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頁149-158。夏德儀,〈弁言〉,《臺風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107種(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8年10月)。
游適宏,〈地理想像與臺灣認同:清代三篇〈臺灣賦〉的考察〉,原刊《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期(2000年6月),後收錄於許俊雅主編,《講座FORMOSA:台灣古典文學評論合集》(臺北:萬卷樓圖書,2004年6月),頁159-193。游適宏,〈研究物情與褒贊國家──王必昌〈台灣賦〉的兩個導讀面向〉,《試賦與識賦──從考試的賦到賦的教學》(臺北:秀威資訊出版,2008年11月),頁165-188。
游適宏,〈《全臺賦》所錄八篇應考作品初論〉,《試賦與識賦──從考試的賦到賦的教學》(臺北:2008年11月),頁47-77。三、學位論文
王惠琛,《清代臺灣科舉制度的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7月)。黃美娥,《清代台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7月)。蘇秀鈴,《日治時期崇文社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中國文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塗怡萱,《清代邊疆輿地賦研究》,(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張鈺翎,《清代臺灣方志中藝文志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7月)。王嘉弘,《清代臺灣賦的發展》,(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6月)。高明揚,《科舉八股文專題研究》,(浙江: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05年11月)。
黃阿有,《日治前牛稠溪流域發展之研究‧第七章 移民鄉貫別與庄廟關係》,(臺南:成功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6年7月)。林麗鳳《詩說噶瑪蘭,說噶瑪蘭詩──清代宜蘭地區古典詩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6年7月)。許惠玟,《道咸同時期(1821~1874)臺灣本土文人詩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1月)。許博凱,《帝國文化邏輯的展演──清代臺灣賦方志之空間書寫與地理政治》,(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9月)。涂敏華,《歷代都邑賦研究》,(福建:福建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5月)。
歐天發,《俗賦類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6月)。吳明純,《國策、機關誌與再現書寫──以《台灣教育會雜誌》、《台灣愛國婦人》、《新建設》為例》,(臺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孫科鏤,《中國古代「七」體考論》,(哈爾濱:黑龍江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組碩士論文,2010年5月)。
黃君名,《臺灣書院的功能性研究》(臺南: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6月)。李淑芳,《清代以來台灣宣講活動發展研究──以高雄地區鸞堂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四、研討會論文
宋光宇、李世偉,〈台灣的書房、書院及其善書著作活動──從清代到現在〉,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一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臺南市:臺南市文化中心,1997年),頁1-75。
戴思哲,〈談萬曆《新昌縣誌》編纂者的私人目的〉,上海圖書館編,《中華譜牒研究—邁入新世紀中國族譜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市: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年),頁156-162。
洪健榮,〈知識/權力的空間──清代臺灣方志輿圖中的政治文化意識〉,《空間新思維-歷史輿圖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08年11月7日),頁319-340。
翁佳音,〈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清初輿圖所展現的臺灣歷史圖像〉,《「清代臺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0年12月2日)。
陳成文,〈「七」體考〉,《第八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11年10月29-30日),頁1-14。
楊晉龍,〈神仙佛的經學傳播──臺灣地區民國前扶鸞賦經學訊息探論〉,《第七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11年8月),頁199-236。
五、書評
張顯成,〈《全臺賦》評介〉,《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8卷(2007年7月),頁515-522。
張玉金、蔣曉薇,〈臺灣賦文的集大成之作──評許俊雅、吳福助主編《全臺賦》〉,《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8卷(2007年7月),頁523-530。詹杭倫,〈臺灣賦論略──評《全臺賦》〉,《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8卷(2007年7月),頁531-542。
六、資料庫
臺灣大百科全書(文建會)http://taiwanpedia.culture.tw/
臺灣記憶Taiwan Memory—國家圖書館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
智慧型全臺詩知識庫http://cls.hs.yzu.edu.tw/TWP/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dacs5/System/Exhibition/Detail.jsp?OID=2571137。
日治時期臺灣日日新報(漢珍/YUMANI清晰電子版)資料庫
http://cdnete.lib.ncku.edu.tw:8001/LiboPub.dll?Search1
日治時期期刊全文影像系統http://stfj.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