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依慈(2005)學生家庭背景因素對學業成就之影響--以基隆市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王鈺婷(2008)藍綠版圖之空間分布與變遷:第三屆至第七屆立委選舉結果之探討,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3.江季亭(2011)環境中重金屬污染與口腔癌之關聯探討,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4.沈昌懋(2005)空間自相關在人口分布資料之應用研究,台灣大學農藝研究所碩士論文。5.余民寧(2006)“影響學習成就因素的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3,頁11-24。6.何秋蓮(2008)國中生家庭社經地位、文化資本、教育期望對其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治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7.吳祥坤(2009)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城鄉差距成因之比較研究--以台北市A校與金門縣B校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8.吳峻賢(2010)家庭內社會資本對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李俊豪(2010)“解釋學生基測成績差異之個人因素與地區因素”,地理學報,60,頁67-102。
10.呂旻旂(2010)中國大陸人口老化之空間分析,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11.林進發(2005)台中市搶奪犯罪熱點之空間分析,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2.林俊瑩(2007)檢視個人與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以SEM與HLM分析我國國中教育階段機會均等及相關問題,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13.林豐芊(2009)台北市餐飲業之空間分析,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14.胡立諄(2007)台灣癌症的空間分析,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15.孫旻儀、蔡明學(2007)“社經地位和學生學業成就關係之後設分析”,國教學報,19,頁199-221。16.許崇憲(2002)“家庭背景因素與子女學業成就之關係:台灣樣本的後設分析”,中正教育研究,1(2),頁25-62。17.許修龍(2007)家庭社經地位、教育資源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國中三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18.許禎育、張宏浩(2010)“台灣農家之農業所得的空間依存性分析”,農業經濟叢刊,16(1),頁79-108。
19.張苙雲(2003)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資料使用手冊【2011.12.01版】、第二波(2003)國中學生問卷。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管理、釋出單位】20.張雅華(2007)台中市老年人口與醫療資源空間相關性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1.張淑貞(2008)街頭搶奪犯罪之空間與時間群聚性研究--以台中市西屯區為例,逢甲大學土木及水利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22.張瑞玲(2009)台灣女性政治權力地圖之空間分析,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3.張繼寧(2009)台灣偏遠地區國民中學學生學業成就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4.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2009)“2008國中基測研發成果”,飛揚專刊,55,頁2-8。
25.陳琇瑩(2007)空間分析在子宮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的應用--以台灣地區為例,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26.陳奕奇、劉子銘(2008)“教育成就與城鄉差距:空間群聚之分析”,人口學刊,37,頁1-43。27.陳妍汎(2009)區域差異性對失業率影響之研究,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8.陳惠貞(2009)高雄市住宅竊盜犯罪地圖繪製與時空分析,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9.郭筱琪(2010)末期腎臟病發生率與地理環境之空間分析,台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30.黃聖峰(2004)台灣各縣市經濟指標空間自相關分析--兼論薪資收斂假說,世新大學管理學院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31.黃芳玫、吳齊殷(2010)“台灣國中學生個人特質、家庭背景與學業成績追蹤調查資料之研究”,經濟論文叢刊,38(1),頁65-97。
32.鄒克萬(2010)“區域人口分布之時空分析”,台灣土地科學學報,1,頁33-50。
33.楊英君(2008)城鄉教育資源差異對學生學習成就影響之個案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34.楊惠如(2008)台灣地區各縣市國中教育資源對基測成績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35.鄧志松(2006)“選舉的空間因素--以三次總統選舉為例”,國家發展研究,6(1),頁89-144。36.劉君雅、鄧志松、唐代彪(2009)“台灣低生育率之空間分析”,人口學刊,39,頁119-155。
37.潘明智(2010)國中生基測成績城鄉差異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立德大學資產管理與城市規劃研究所碩士論文。38.蔡毓智(2002)學習資產對學業成績之影響--以台北市國三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為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39.蔡本元(2008)城鄉差異對國中學生學業成就之影響,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40.蕭惠娟(2009)台灣2008年立法委員與總統選舉的空間分析,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41.蕭佳純(2011)“TEPS資料庫中學業成就與相關影響因素之縱貫性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4(3),頁119-154。
42.謝純瑩、周國屏(2002)“應用空間自相關分析於人口老化時空變遷之研究”,人口學刊,25,頁91-119。43.謝孟穎(2003)“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9(2),頁255-287。44.謝亞恆(2004)族群、家庭背景與國中學業成就之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45.薛益忠、郭士鳯(2010)“利用「空間自相關」探索1999年至2005年台灣腸病毒病例之空間擴散”,華岡地理學報,25,頁37-52。
46.龔心怡、林素卿、張馨文(2009)“家長社經地位與數學學習動機對數學學業成就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5,頁121-142。
47.Anselin Luc(1988) Spatial Econometrics: Methods and Models.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48.Anselin Luc(1995) 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 Geographical Analysis,27(2), pp.93-115.
49.Anselin L. and R. Florax(1995) “Small Sample Properties of Tests for Spatial Dependence in Regression Models: Some Further Results,” In Anselin,L.and Florax,R.(Eds.) New Directions in Spatia Econometrics,pp.21-741.
50.Anselin Luc, Syabri Ibnu, Kho,Youngihn(2006) Geoda: An Introduction to Spatial Data Analysis. Geographical Analysis,38, pp.5-22.
51.Baller, R. D., Anselin, L., Messner, S. F., Deane, G. and Hawkins, D. F.(2001) Structural covariates of U.S.county homicide rates: incorporating spatial effects. Criminology,39, pp.561-590.
52.Cliff, A.D, and Ord, J.K.(1981) Spatial Processes: Model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Pion Limited.
53.Coleman, James S., Campbell, E., Hobson, C., Mcpartland, J., Mood, A., Weinfeld, F.and York, R.,(1966)“The Coleman Report.”pp.154-167, in The Structure of Schooling: Reading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dited by Richard Arum and Irenee R. Beattie. Washington D.C.: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54.Coleman,J.S(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4, pp.95-120.
55.Johnston,R.J., Gregory,D.&Smith,D.M.(1994).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3rd ed., Oxford:Blackwell,pp.156-157.
56.Tobler, W. R.(1970) A Computer Movie Simulation Urban Growth in the Detroit Region.Economic Geography,46(2), pp.23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