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1fb:e713:2b67:6e79)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12 16:5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黃美玲
研究生(外文):Mei-ling Huang
論文名稱:以臨終關懷為宗教修行—臨床佛教宗教師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Terminal Care as Religious Practice--Take Clinical Buddhist Chaplains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蔡昌雄蔡昌雄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iang-hsiung Ts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南華大學
系所名稱:生死學系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其他人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2
畢業學年度:100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58
中文關鍵詞:癌症臨終病人臨床佛教宗教師修行靈性照顧臨終關懷
外文關鍵詞:spiritual careerminal carespiritual practiceterminal cancer patientclinical buddhist chaplai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2668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50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7
  本研究旨在探討臨床佛教宗教師在臨終關懷中修行經驗,以詮釋現象學為研究方法,深度訪談四位宗教師,分別服務於北、中、南不同的醫院,訪談稿轉為文本資料,將此修行經驗深度描寫與詮釋,並進行視域化、脈絡的綜合分析。
 
  研究發現以「世俗」與「神聖」兩個層面來詮釋,發現宗教師出家修行再進入醫院臨終關懷領域,其修行經驗是「俗到聖」,再由「聖返俗」的雙重過程,以四個層次來說明。一、由俗入聖:俗世的生活中覺察「苦」,發現佛法及修行可以解脫苦,經歷皈依經驗逐漸步上出家修行生活。二、由聖返俗:接觸安寧療護學習靈性照顧,入世弘法中發現安寧病房是修行的好道場。三、世俗中經驗神聖:在照顧臨終病人中經歷宗教經驗,對佛法有更深刻的體悟。四、神聖歸返世俗:體會聖與俗是融合的狀態,進而達到理事圓融。研究結果顯示臨終關懷的修行經驗是:一、臨終關懷的入世經驗,直逼修行議題。二、在病人顯現苦境中,落實觀空洞見受苦因緣。三、臨終場域長養慈悲心懷。四、自利利他的菩提心來自願力。
 
  最後依據研究發現及結果,提出建議。一、臨床照顧者:培養情緒穩定及內心安定,即可將平靜帶給病人;將煩惱視為逆增上緣,練習覺察煩惱並且轉念;宗教師將醫院當道場的經驗,提供佛教醫護人員修行之典範。二、僧團醫療:藉由安寧療護的理念,有助於建立僧團適切的醫療照顧模式。三、信眾臨終關懷:將「臨終關懷」課程納入法師養成教育,以具備日後對信眾臨終關懷之能力。四、學術研究:首篇研究臨床佛教宗教師修行經驗,對研究方法可深化與廣泛,修行經驗中各主題可以再延伸及深入。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im 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clinical Buddhist chaplains in hospice care, by usi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of four clinical Buddhist chaplains, presently servicing in the hospitals located diversely northern,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of Taiwan. In transferring the interviews into text data, with profoundness of the description of this practice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experience, as well as conducting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ontext.
 
  The study finds that interpreting these two levels of spirituality as "secular" and "sacr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the renounced clinical Buddhist chaplains entered the field of hospice care, found out that to describe these two levels of spirituality life as " secular to Saint ", then from " Saint returned to secular " dual process of life, illustrate them in four different levels.
 
  1、From secular into the sacred :Through the worldly life one experienced “sufferings”,and discovered liberation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Buddhism, through conversion one gradually steps on a renounced spiritual life.2、Returned from secular :Learning spiritual care through hospice care, one found that hospice is a good place for Dharma practice while preaching. 3、Experiencing sacred in secular. :Experiencing religious experiences in the care of dying patients, one attaine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for Buddhism.4、Sacred returned to secular:Experience the integration of secular and sacred, one’s attained ultimate harmony.
 
  The results of the findings are:1、Engaged experience of hospice care aspired one’s spiritual practice。2、In the plight of the patient, one realised the concept of emptiness from the insight of suffering. 3、Developing compassion from the field of hospice care. 4、Altruistic bodhisattva comes from strong-will.
 
  Finally, from the results and findings, the researcher proposes 1、clinical care-givers develop stable emotions and peaceful state of mind could bring peace to patients and regard defilements as motivating qualities, practicing awareness and changing of thoughts, clinical Buddhist chaplains regard hospital as practicing environment act as a spiritual models for buddhist medical care-givers.2、Medical for the Sanghas:Through concepts of hospice care, develop suitable medical care model for the Sanghas.3、Hospice care for lay-followers:Implement lessons on hospice care into Sanghas educational system, so as to develop abilities for hospice care for lay-followers.4、Academic research:The first study on Clinical Buddhist chaplains religious practical experience, research method may deepen and widen ,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each topic can be further extended and more in-depth.
誌謝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和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議題設立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5
第四節 名詞界定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宗教經驗的認識 9
壹、神聖展現 10
貳、皈依經驗 11
參、聖徒性 13
肆、神聖與世俗 15
第二節 佛法概念 17
壹、佛法教義 17
貳、生死輪迴觀 22
參、宗教實踐出家 24
肆、人間佛教 25
第三節 安寧療護及靈性照顧 26
壹、安寧療護創始與發展 27
貳、靈性及靈性照顧 29
參、本土靈性照顧 31
肆、意識光譜與靈性 40
第四節 佛法與臨終關懷 43
壹、臨終病人的世界 43
貳、臨終場域的宗教世界 44
參、佛法與臨終關懷 46
肆、臨床佛教宗教師發展及角色 4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 51
第一節 研究取向與解釋觀點 51
第二節 研究構想及程序 54
壹、研究構思與定位 54
貳、研究參與者 56
參、研究準備及步驟 58
第三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59
壹、資料收集者 59
貳、資料收集過程 60
參、資料分析及詮釋 61
第四節 研究嚴謹度 63
第五節 研究倫理 65
 
第四章 聖與俗的抉行─安寧修行之路 67
第一節 踏上修行之路 68
壹、出家因緣顯現初衷 68
貳、歷經考驗通過門檻 79
參、持戒忍辱進入修行 87
第二節 安寧培訓過程 96
壹、嚴訓挫折中成長 96
貳、內在力量圓結訓 102
參、融入團隊共振善 108
第三節 走進安寧田野 110
壹、投入臨床遇困境 110
貳、陪伴過程逢轉化 116
參、生死大事好修行 121
第四節 安寧療護與修行課題 126
壹、安寧道場促發精進修行 126
貳、臨終場域啟發修行深義 133
參、啟發心靈源自正向觀點 139
 
第五章 聖與俗的融攝─安寧修行帶來的生命轉化 143
第一節 臨終關懷中返觀自性 143
壹、病人情境引發慈悲喜捨 144
貳、入世處境顯現內在本質 150
參、協助善終落實自身修行 158
肆、宗教儀式開啟內在神聖 161
第二節 靈性照顧呈各種樣態 163
壹、跌倒地方是再生之處 164
貳、「做」之中摸索前進 167
參、「在」之中啟迪心靈 174
肆、臨終時刻的靈性交會 177
第三節 修行次第上不斷演進 179
壹、宗教實踐下增強信念 180
貳、領悟經典達默會致知 186
參、信解行證中增長智慧 188
肆、密契經驗裡感知神聖 197
第四節 神聖經驗到迴歸平實 202
壹、神聖連結消融陳跡舊垢 202
貳、觀照情緒邁向身心療癒 205
參、由聖返俗落實佛法修行 211
肆、終極關懷圓滿自他關係 212
第五節 虛空無盡願無窮 21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221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結論 221
第二節 研究反思與建議 225
壹、研究反思 225
貳、研究建議 227
後記 231
 
參考文獻 235
壹、中文部份 235
貳、中文譯書 244
參、英文部份 248
肆、網路資料 249
 
附錄 251
附錄一:訪談大綱(試訪) 251
附錄二:訪談大綱 252
附錄三:參與研究同意書  253
附錄四:研究邀請函 254
附錄五:文本分析範例 255
 
表目錄
表一 意識結構、演化點、病理學與治療的相互關係 41
表二 訪談對象 57
 
圖目錄
圖一 緣起的流轉還滅與俗數法第一義空法的對應關係 20
圖二 分段生死的過程 23
圖三 趙可式靈性健康共融關係 33
圖四 臨終四階段示意圖 34
圖五 臨終陪伴的二元複合模式 35
圖六 佛教靈性照顧架構 37
圖七 語境理解及詮釋底景結構 54
圖八 研究架構圖 56
圖九 文本詮釋現象分析四個層次 62
圖十 由俗入聖 95
圖十一 由聖返俗 142
圖十二 世俗中經驗神聖 201
圖十三 神聖歸返世俗 219
壹、中文部份
 
王千蕙(2003)。死亡與宗教生活:以佛教臨終助念為例。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台北市。
 
王淑麗(2007)。佛教徒皈依後出家與否之抉擇。未發表的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研究所,新竹市。
 
王曉朝(2007)。宗教學基礎的十五堂課。臺北:五南。
 
印順法師(1990)。我之宗教觀。台北:正聞。
 
印順法師(1991)。成佛之道。台北市:正聞。
 
印順法師(1993)。華雨集第四冊。台北:正聞。
 
石世明 (2000)。對臨終者的靈性照顧。安寧療護雜誌,5(2),41-56。
 
石世明(1999)。臨留之際的靈魂:臨終照顧的心理剖面。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花蓮縣。
 
石世明(2008)。護理膚慰與療癒。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7(6),36-40。
 
石世明(2011)。護士如何回應病人的心靈受苦。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10(1),50-55。
 
如悟法師(1999)。我對僧教育的一些看法。佛藏,13,佛藏雜誌社。
 
朱湘吉(2003)。超個人心理治療初探。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系社會科學學報,11,1-27 。
 
江蘭貞(2004)。臨終處境下護病之靈性遭逢。安寧療護雜誌,9(1),91-99。
 
池煥旗(2010)。瑜伽行派二諦說的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研究所,新竹市。
 
何建明(2006)。人間佛教的百年回顧與反思─以太虛、印順和星雲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108,15-24。
 
何婉喬(2003)。宗教師在安寧療護中的專業化角色初探—以佛教法師為例。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嘉義縣。 
 
何婉喬(2008)。宗教與臨終關懷。收錄於生命及宗教書面教材,65-85,「生命與宗教」課程教師研習營,台中:中臺科技大學。
 
余秀敏(2004)。佛教儀式神聖空間之建構—Ronald L. Grimes 的儀式描繪法在佛教儀式田調上的應用。玄奘佛學研究,1,53-94。
 
余秀敏(2005)。聖俗辯證的體現—伊理亞德的宗教象徵體系之介紹。教育暨外國語文學報,1,107-127。
 
余德慧、石世明、夏淑怡、王英偉(2006a)。探討癌末處境「聖世界」的形成。生死學研究,3,1-58。
 
余德慧、石世明、夏淑怡(2003)。病床陪伴的心理機制:一個二元複合模式的提出。第三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
 
余德慧、李雪菱、李維倫(2001)。臨終過程與宗教施為。生死學通訊,5,4-21。
 
余德慧(1995)。觀山觀雲觀生死。台北市:張師文化。
 
余德慧(2000)。臨終病人的事實處境:臨終的開顯。安寧療護雜誌,5(2),29-32。
 
余德慧(2001)。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心靈工坊。
 
余德慧(2003)。生死學14講。台北:心靈工坊。
 
余德慧(2006b)。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台北:心靈工坊。
 
吳汝鈞(1987)。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中華佛學學報,1,123-135。
 
吳汝鈞(1992)。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市:台灣商務。
 
吳汝鈞(2002)。苦痛現象學/我在苦痛中成學。臺北:臺灣學生。
 
吳庶深、沈麗靚、張利中(2005)。三位安寧病房宗教師之角色定位與照顧內容之質性研究。安寧療護雜誌,10(4),334-344。
 
杜明勳(2004)。談靈性照顧。護理雜誌,51(5),78-83。
 
邱金德、陳健文、林明慧(2005)。台北榮民總醫院大德病房五年住院病患分析。台灣家醫誌,15(3),123-134。
 
呂漁亭(1999)。從心理學觀點看人及宗教。哲學與文化,26(12),1116-1130。
 
李安澤(1999)。方東美華嚴哲學理境探賾。世界弘名哲學季刊,1999(12)。
 
李佩怡(2003)。助人者與癌症末期病人關係歷程之質性研究。未發表的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李坤寅(2007)。開始讀懂佛經。台北:橡實。
 
李家鳳(2009)。從宗教學看佛教的懺悔思想與實踐。未發表的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縣。
 
李彗菁(2003)。癌症病人之重要他人喪失摯愛的靈性衝擊。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護理系研究所,台南市。
 
李淨通(2003)。印光法師文鈔精華錄。台中市佛教蓮社匯編,台中市:青蓮。
 
李開濟(1997)。瑜伽、神修、禪觀。台北:文津。
 
李燕蕙(2003)。從海德格的生死哲學探討死亡禁忌的現象。第四屆比較哲學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
 
周雪惠(1989)。台灣民間信仰的宗教儀式行為之探討。未發表的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縣。
 
林本炫(1999)。當代台灣民眾宗教信仰變遷的分析。未發表的博士論文,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台北。
 
林建德(2011)。近二十年來臺灣地區「人間佛教」研究發展概述。佛教圖書館館訊,52,6-17。
 
林素琴(2004)。以善終的方式照顧一位癌末患者之護理經驗。慈濟護理雜誌,3(4),67-76。
 
林綉亭(2010)。突破習慣領域─普明禪師(牧牛圖)探析。亞太創意技術學院獎助教師校內學術研究計畫成果精簡報告。
 
侯禎塘(2006)。人文取向藝術治療。台師範學院特教中心特殊教育論文集,41-52。
 
施勝烽、龍紀萱、何建德(2010)。臺灣安寧療護區隊成員的工作壓力與其調適歷程。人文及社會科學,22(3),303-352。
 
施鐈湘(2007)。彌陀淨土法門修行的內涵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彰化市。
 
星雲法師(2005)。當代問題座談紀實─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普門學報,25, 1-28 。
 
洪如玉(2004)。梅洛龐蒂思想在審美教育上的意義─從〈塞尚的疑惑〉談起。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2,41-59。
 
洪櫻純(2009)。老人靈性健康之開展與模式探詢。未發表的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研究所,台北。
 
胡文郁、邱泰源、釋惠敏、陳慶餘、陳月枝(1999)。從醫護人員角度探討癌末病人之靈性需求。臺灣醫學,3(1),8-19。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瑞桃(2000)。加護單位護理人員對其工作壓力來源及調適。長庚護理,11(2),20-30。
 
夏淑怡(2004)。臨終病床陪伴者的療癒經驗探討。未發表的碩士論文,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花蓮縣。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收錄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7-45。台北市:巨流。
 
郭永玉(2001)。孤立無援的現代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台北:貓頭鷹。
 
郭淑珍(2010)。正向心理學的意涵與學習上的應用。銘傳教育電子期刊,(2),56-72。
 
陳玉璽(2008)。西方心理學的靈性治療研究─以詹姆斯、榮格與佛蘭克為例。新世紀宗教研究,7(1),1-34。
 
陳兵(2002)。重讀釋迦牟尼。台北:橡樹林。
 
陳岳玲(2006)。皈依的敘說式探究:以比丘尼與優婆夷為例。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嘉義縣。
 
陳怡如(2006)。末期病人的靈性需求與靈性照顧。慈濟醫學,18(4),61-66。
 
陳欣宜(2005)。台灣佛教梵唄教學之轉變與影響。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台南市。
 
陳榮基(2001)。醫療人員如何幫助病人善終。安寧療護雜誌,6(2),12-16。
 
陳榮基(2010)。大專生學佛與生死關懷。慧炬雜誌,550,台北:慧炬。
 
陳德光(2004)。靈性生命激發生命教育的一個重點。輔仁宗教研究,9,103-127。
 
陳慶餘、邱泰源、釋宗惇(2002)。台灣臨床佛教宗教師本土化之靈性照顧。安寧療護雜誌,7(7),20-32。
 
陳慶餘、釋德嘉、釋宗惇、釋惠敏(2006)。佛法在癌末病患家屬生與死教育之應用,科技整合之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89-399。
 
陳慶餘(2004)。癌末病人本土化靈性照顧模式。台灣醫學,(8),664-71。
 
陳錫琦(2002)。從生死學的觀點探索「一念蓮華」對現代人的意義及其未來。華藏世界,41,104-109。
 
高淑清(2008a)。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嘉義:麗文。
 
高淑清(2008b)。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嘉義:麗文。
 
尉遲淦(2007)。生死學概論。台北:五南。
 
常實法師(2007)。「信」的修證歷程─以四預流支與四不壞淨為主。青松萌芽,13,42-56。
 
張文亮(1999)。南丁格爾與近代護理。台北:校園書房。
 
張家麟 (2008)。宗教儀式的認知與感受—以「拜斗」參與者的宗教經驗為焦。真理大學人文學報,6,33-84 。
 
張鴻彬、李琳玉、林苡婷(1998)。高學歷女尼出家原因之探討。傳習,16 ,171-184。
 
淨空法師(1995)。認識佛教─幸福美滿的教育。台北:華藏佛教圖書。
 
淨空法師(2009),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一0四集) 2009年09月15日,錄音檔轉文字記錄。
 
許淑娟(2007) 。《淨土聖賢錄》往生研究及在臨終關懷之應用。未發表的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新竹市。
 
許惠芳(1993)。皈依的過程—理論與個案分析。未發表的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台北縣。
 
麥麗蓉(2009)。助人工作者於危機處理過程中的壓力因應與自我照顧。台灣心理諮商季刊,1(3),11-21。
 
傅偉勳(1990)。(大乘)佛教倫理現代化重建課題試論。收錄於傅偉勳(編)從傳達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233-250,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傅偉勳(1993)。生命的尊嚴與死亡的尊嚴。台北市:中正書局。
 
鄒川雄(2001)。 喚醒死亡意識─生死學作為社會批判的武器。生死學通訊,5,24-26。
 
鄒川雄(2004)。從身心狀態觀點看經典學習與經典詮釋─以《論語》學而篇首章之詮釋分析為例。南華通識教育研究,2,69-94。
 
鄔昆如(1975)。存在主義真相。台北:幼獅文化。
 
黃千芳(2010)。熟讀背誦在兒童讀經中的意義探究一個默會知識的觀點。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嘉義縣。
 
黃亮韶(2003)。出家僧侶與助人現象─佛法與心理治療之間。未發表的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台北縣。
 
黃淑基(2003)。知識份子對宗教意識的關懷─從密契主義談起。通識研究集刊,4, 81-100。
 
黃創華(2009)。如何促進佛法與心理學的對話—正念療癒為核心的考察與省思。佛教與心理學研討會,桃園:元智大學。
 
黃瓊儀(2011)。從疾病的意義論醫療倫理的核心思維。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哲學系研究所,嘉義縣。
 
黃馥珍、高琇鈴、賴幸瑜(2008)。一位諮商師在諮商與禪修中的自我成長經驗。輔導與諮商學報,30(2),37-62。
 
黃藿(1992)。雅斯培。台北市:東大。
 
楊婉萍、賴維淑、趙可式(2008)。協助一位末期病人面對整體苦難之全人照護經驗。護理雜誌,55(6),101-105。
 
滿紀(2006)。唯識繫於人間之基本向度。普門學報, 33 ,1-15。
 
蔡昌雄、蔡淑玲、劉鎮嘉(2006)。死亡焦慮下的自我照顧。生死學研究,3,133-164。
 
蔡昌雄(2002)。促發模式及其在臨終照顧應用的探討:以某區域教學醫院安寧病房的護理人員為例。南華大學第二屆生死學理論建構研討會,嘉義縣:南華大學。
 
蔡昌雄(2005a)。醫療田野的詮釋現象學研究應用。質性研究方法與議題創新。收錄於林本炫、周平(編),宗教與社會的世界圖像,259-286。嘉義縣:南華大學社教所。
 
蔡昌雄(2005b)。臨終陪伴的默會哲學—靈性相伴的知識論詮解。南華大學第三屆「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研習會」。嘉義市:南華大學。
 
蔡昌雄(2007)。生死學經典的詮釋─以庫布勒‧羅斯的《論死亡與臨終》為例。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2(1),1-25。
 
蔡耀明(2006)。從佛教的聖化觀探討《大般若經‧第四會》的般若波羅蜜多的聖化理路〉。收錄於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273~324。台北:法鼓文化。
 
蔣鵬(2002)。世界的斷裂與相隨─探討照顧者與臨終者的陪伴關係。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花蓮縣。
 
趙可式(1997)。台灣癌症末期病患對善終意義的體認。護理雜誌,44(1),48-55。
 
趙可式(2008)。誰適合安寧伴行。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7(6),20-24 。
 
趙可式(2009)。台灣安寧療護的發展與前瞻。護理雜誌,56(1),5-10。
 
鄭弘岳(2007)。宗教皈信歷程的實證探討—以佛教信徒為例。玄奘佛學研究,8,75-112。
 
鄭振煌(2004)。佛法的心靈預防醫學和治療法。收錄於華梵大學第三屆「生命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華梵大學。
 
劉宏斌(2009)。禪宗「不二觀」的深層意蘊及宗教實踐意含的詮釋。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哲學系,嘉義縣。
 
劉秋固(2001)。從超個人心理學看瀕死經驗及其靈性、佛性對臨終者的宗教心理輔導。研究與動態,3(4),58-68。
 
劉雄蘭(1997)。專業人員之培養與耗竭。安寧療護,3,44-49。
 
劉嘉琪(2000)。伊里亞德象徵論之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縣。
 
賴誠斌、丁興祥(2002)。歷史及社會文化脈絡中個人主體性之建構:以沈從文的堅持為例。應用心理研究,16,173-214。
 
賴維淑(2002)。晚期癌症病患對臨終事件之感受身、心、社會及靈性之需求。 未發表的碩士論文,成功大學護理學系研究所,台南市。
 
賴賢宗(2003)。空性智慧、佛教意義治療學與佛教詮釋學的治療學─論佛教的生命關懷與心靈治療。普門學報,13 ,1-18 。
 
賴麗玉(2004)。莊子與馬丁布伯的相遇-從對話哲學看莊子思想中的關係及相遇。未發表的碩士論文,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台中縣。
 
盧蕙馨、陳德光、林長寬(2003)。宗教神聖-現象與詮釋。台北市:五南。
 
鍾昌宏(1994)。癌症末期安寧照顧-簡要理念與實踐。台北巿:中華民國安寧照顧基金會。
 
鍾振宇(2007)。壓力現象學與莊子的解壓之道。第十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中國哲學的心性論,台北:華梵大學。
 
魏光莒(2006)。「生活世界」由「視域」理論到「場域」理念。環境與藝術期刊,4,17-24。
 
魏書娥、林姿妙(2006)。心理師與社工師在安寧緩和療護團隊中的角色關係─以某醫學中心安寧團隊的 歷史經驗為例。生死學研究,4,37-83 。
 
藍吉富(1999)。臺灣佛教之歷史發展的宏觀式考察。中華佛學學報,12,237-248。
 
瞿海源(2002)。宗教與社會。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羅紀琼、陸幼琴、賴美淑(1999)。住院安寧療護與傳統醫院照護之費用比較分析。公共衛生,25,225-231。
 
釋天琳、釋宗惇、陳慶餘(2004)。無常經在生與死的教育之臨床應用。安寧療護,9(4),366-382。
 
釋見晉(1999)。唯識三十頌教學。青松萌芽,5,42-63。
 
釋見蔚(2007)。安寧病房癌末病患與佛教臨床宗教師的交談經驗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宗教所,嘉義縣。
 
釋見燈(2010)。臨床佛教宗教師參與臨終關懷經驗之探討。嘉義香光尼眾佛學院畢業論文,香光尼眾佛學院,嘉義縣。
 
釋宗白、林杏足(2008)。僧侶自我超越之生命敘說。應用心理研究, 39 ,17-58 。
 
釋宗惇 (2000)。宗教師角色與靈性照顧─病房中的一天。蓮花會刊,42,11-14。
 
釋宗惇、陳慶餘、釋惠敏 (2007) 。臨床佛教宗教師在安寧緩和醫療中的角色。生死學研究,5,65-97。
 
釋宗惇、釋滿祥、陳慶餘、胡文郁、邱泰源、釋惠敏(2002)。頭頸部癌末病人之靈性照顧研究。安寧療護雜誌, 7(4),269-273 。
 
釋宗惇、釋滿祥、陳慶餘、釋惠敏(2004)。臨終說法與助念的臨床應用。安寧療護雜誌,9(3),236-252。
 
釋宗惇、釋德嘉、陳慶餘、釋宏琳、釋印本、釋印適(2006)。安寧緩和醫療之死亡準備。 安寧療護雜誌,11(2),117-136。
 
釋宗惇、釋德嘉、陳慶餘(2006)。安寧緩和醫療之死亡準備。安寧療護雜誌 ,11 ( 2 ),117-136 。
 
釋宗惇、釋慧岳、 陳慶餘、釋德嘉、釋惠敏(2007)。癌末病人受苦的意義與靈性照顧。安寧療護雜誌,12(1),13-30。
 
釋性廣(2001)。宗教學上「神聖」的概念與範疇。宏誓雙月刊,53。
 
釋恆礎、釋宗惇、陳慶餘、釋惠敏(2005):普門品在死亡恐懼之臨床應用,安寧療護 ,10(2),97-109。
 
釋悟因(1995)。點石集2。嘉義市 :香光書鄉。
 
釋悟因(2009)。以是因緣。嘉義:香光書鄉。
 
釋惠敏(1997)。靈性照顧與覺性照顧的異同─身心靈 vs.身受心法。安寧療護雜誌,5,35-40。
 
釋惠敏(1999)。安寧療護的佛教用語與模式。中華佛學學報,12,425-442。
 
釋道興(2003)。「此時我在?」─臨終病床宗教師的陪伴過程探微。未發表的碩士論文,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花蓮縣。
 
釋聖嚴(1990)。總序。收錄於傅偉勳(編),從傳達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1-4。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釋聖嚴(1999a)。人行道。台北:法鼓。
 
釋聖嚴(1999b)。法鼓全集:律制生活伍之伍。台北:法鼓文化。
 
釋聖嚴(2005)。佛教在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功能及其修行觀念。收錄於釋惠敏(編),佛教與二十一世紀:第四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中文版論文集,15-28。台北:法鼓文化。
 
釋滿祥、釋宗惇、陳慶餘、釋惠敏(2006)。超薦佛事與遺屬輔導。哲學與文化,33(4),69-86。
 
釋蓮恩(2010)。佛教臨床宗教師死亡態度之探討。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嘉義縣。
 
釋慧岳、釋德嘉、陳慶餘、釋宗惇、釋惠敏(2008)。化悲傷為祝福。安寧療護雜誌,13(2),168-184。
 
釋慧哲(2007)。以安寧病房為人間道場。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安寧緩和醫療病房五週年專刊,52-54。
 
釋慧開(2008)。死亡的意義與悲傷輔導。台灣安寧緩和護理學會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講義,56-79。台南市:成功大學。
 
貳、中文譯書
 
Buber, M.(1991)。我與你(I and Theu)(陳維剛譯)。台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58年)
 
Chodron, P.(2001)。當生命陷落時—與逆境共處的智慧(When things fall apart : heart advice for difficult times)(胡茵夢、廖世德譯)。臺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0年)
 
Chodron, P.(2005)。不逃避的智慧(The Wisdom of No Escape:And the Path of Loving-Kindness)(胡因夢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1年)
 
Denzin, N. K.(1999)。解釋性互動論(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張君玫譯)。台北市:弘智。(原著出版年:1989年)
 
Eliade, M.(2000)。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Sacred & The Profane:The Nature of Religion)(楊素娥譯)。台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59年)
 
Ferrucci,P.(1997) 。高峰經驗─柳暗花明又一村(Inevitable Grace Breakthroughs in the Lives of Great Men and Women: Guides to Your Self-Realization)(黃美基譯)。台北:光啟。(原著出版年:1990年)
 
Hennezel, M.D.(2005)。人道醫療(Lesoucidel Auter)(吳美慧譯)。台北:張老師。(原著出版年:2004年)
 
James, W.(2001)。宗教經驗之總總(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蔡怡佳、劉宏信譯)。臺北:立緒。(原著出版年:1979年)
 
Kabat Zinn, J. (2008)。當下、繁花盛開(Wher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Mindfulness Meditation In Everyday Life)(雷叔雲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4年)
 
Kastenbaum, R. (1996)。死亡心理學 (The Psychology of Death)(劉震鐘、鄧博仁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2年)
 
Katz, R. S. & Johnson, T. A.(2009)。終點前的分分秒秒:正視與省思臨終關顧中的反轉移歷程(Emotional and Countertransference Responses in End-of-Life Care)(馮欣儀、李淑珺譯)。台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年:2006年)
 
Kornfield, J. (2008)。踏上心靈幽徑-穿越困境的靈性生活指引(A Path with Heart:A Guide through the Perils and Promises of Spiritual Life)(易之新、黃璧惠、釋自鼐合譯)。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93年)
 
Lair, G. S.(2007)。臨終諮商的藝術(Counseling the Terminally Ill:Sharing the Journey)(蔡昌雄譯)。台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6年)
 
Longaker, C.(2003)。假如我死時你不在我身邊(Facing Death & Finding Hope─A Guide to the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Care of the Dying)(陳琴富譯)。台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97年)
 
May, R.(2004)。焦慮的意義(The Meaning of Anxiety)(朱侃如譯)。台北市:立緒。 (原著出版年:1950年)
 
Polanyi, M.(2004)。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許澤民譯)。台北:商周出版。(原著出版年:1958年)
 
Singh, K.D. (2010)。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The Grace in Dying:how we are transformed spiritually as we die)(彭榮邦、廖婉如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0年)
 
Sokolowski, R.(2004)。現象學十四講(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李維倫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0年)
 
Stolz, F.(2001)。宗教學導論(Grundzuge der Religionwissenschaft)(根瑟‧馬庫斯譯)。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Thomas, C. A.(2007)。正念戰役(At Hell’s Gate: A Soldier’s Journey from War to Peace)(陳敬旻譯)。台北:法鼓文化。(原著出版年:2006年)
 
Tomlinson, J. (2011)。速度文化:立即性社會的來臨(The Culture 0f Speed:The Coming of Immediacy)(趙偉妏譯)。台北:韋伯。(原著出版年:2007年)
 
Toombs, S. K.(2000)。病患的意義—醫生與病人不同觀點的現象學討論(The Meaning of Illness:A Phenomenological Account of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Physician and Patient)(邱鴻鐘、陳蓉霞、李劍譯)。青島:青島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2年)
 
Tremmel, W. C. (2000)。宗教學導論(Religion:What is it?)(賴妙淨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97年)
 
Van den Berg , J. H.(2001)。病床邊的溫柔(The Psychology of the Sickbed)(石世明譯)。台北:心靈工坊出版。(原著出版年:1952年)
 
Van Manen, M. (2004)。探究生活經驗(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高淑清、連雅惠、林月琴譯)。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年)
 
Wilber, K. (1998)。恩寵與勇氣(Grace and Grit:Spirituality and Healing in the Life and Death of Treya)(胡因夢、劉清彥譯)。台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91年)
 
Wilber, K.(1991)。事事本無礙 (No Boundary:Eastern and Western Approaches to Personal Growth)(若水譯)。台北:光啟文化。(原著出版年:1981年)
 
Wilber, K.(2005)。萬法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Everything)(廖世德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6年)
 
Yalom, I. D.(2003a)。存在心理治療(下)(易之新譯)。臺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80年)
 
Yalom, I. D.(2003b)。存在心理治療(上)(易之新譯)。臺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80年)
 
比丘恆實(2009)。孝道和修行的關係(二)(張玉釧譯)。金剛菩提海,468,32-36。
 
阿姜蘇美多(2000)。四聖諦(法源編譯群譯)。南投國姓:法耘。
 
李安德(Andre Lefebvre)(1992)。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新典範(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a new paradigm for psychology)(若水譯)。台北:桂冠。
 
詠給.明就仁波切(Yongey Mingyur Rinpoche)(2008)。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江翰雯、德噶翻譯小組)。台北:橡實文化。(原著出版年:2007年)
 
河合隼雄(2004)。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Buddhism and the Art of Psychotherapy) (鄭福明、王求是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6年)
 
索甲仁波切(1996)。西藏生死書(Sogyal Rinpoche, 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鄭振煌譯)。台北市: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92年)
 
達賴喇嘛(1997)。邁向解脫之路(夏春梅、王惠雯譯)。台北:聯經出版社。
 
釋聖嚴、Stevenson, Dan(2002)。牛的印跡:禪修與開悟見性的道路(Hoofprint of the ox:principles of the Chan Buddhist path as taught by a modern Chinese Master)(梁永安譯)。臺北市:商周。(原著出版年:2000年)
 
參、英文部份
 
Burkhardt, M. (1994).Becoming and connecting:elements women.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 8(4):12-21
 
Chao, C. S.,Chen, C. H. & Yen, M. (2002). The essence of spirituality of terminally ill patients. 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10(4),237-245.
 
Down, T. & Mccleery, A. (2007). Elements of Buddhism philosophy in cognitive psychotherapy:The role of cultural specifics and universals. Journal of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sychotherapies, 7(1), 67-79.
 
Elkins, D. N., Hedstrom L. J., Hughes l. l., Leaf J. A. & Saunders C. (1998). Toward a humanistic phenomenological spirituality: Definition,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28(4), 5-18.
 
Goleman, D. (1981). Buddhist and Western Psychology :some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 13(2) , 125-136.
 
Gourlay, S. (2002).“Tacit Knowledge, Tacit Knowing or Behav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hird European Conference on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Learning, and Capabilities, Athens, Greece.
 
Herth, K. (1992). Abbreviated instrument to measure hope: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7(10), 1251-1259.
 
Kearney, M. & Mount, B(2000). Spiritual care for the dying patient.In:Chochinov HM, Breitbart W, eds. Handbook of psychiatry in Palliative Medicin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57-373.
 
Madison, G. B. (1998). The Hermeneutics of Postmodernity.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8 : 29-30.
 
Reed, P.G. (1992). An emerging paradigm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spirituality in nursing. Research in Nursing& Health, 15,349-357.
 
Schmidt, S. (2004). Mindfulness and healing intention:concepts, practice, and research evaluation.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deicine,10 (1)7-14.
 
Seidman, I. E. (1998).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 2nd). New York: Teachers.
 
Saunders, C. (1993). Introduction: History and challenge. In C. Saunders & N. Sykes (Eds.). The management of terminal malignant disease. (3rd ed.). London: Edward Arnold. (First publish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1984). pp. 1-14.-(1997) Hospices worldwide: A mission statement. In C. Saunders & R. Kastenbaum (Eds.). Hospice care on the international scene.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pp. 3-12.
 
Taylor, D. & Bogdan, R.(1998).In-depth interviewing.I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3,pp.87-116).New York:John Wiley &Sons.
 
Walsh, F. (1999). Spiritual resources in family therapy.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Woodruff, R. (1996). Spirittual or existential concerns.In Palliative medicine.2nd ed.Australia:Asperula Pty Ltd.1996:357-360.
 
肆、網路資料
 
安寧照顧基金會(2011)。現有合約醫院。2011/9/28,取自:http://www.hospice.org.tw/2009/chinese/hospital.php
 
行政院衛生署(2011)。99年死因統計統計表。2011/9/28,取自: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p01.aspx?class_no=25&level_no=1&doc_no=80728
 
蓮花基金會(2011)。「臨床佛教宗教師」醫院服務一覽。2011/9/28,取自:http://www.lotus.org.tw/3_care_2_1.asp
 
釋道興(2011)。談出家僧眾的訓練與管理─由臨終關懷宗教師問題探討起。2011/10/12,取自:http://hongshi.org.tw/forumview.aspx?nono=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釋慧岳、釋德嘉、陳慶餘、釋宗惇、釋惠敏(2008)。化悲傷為祝福。安寧療護雜誌,13(2),168-184。
2. 釋滿祥、釋宗惇、陳慶餘、釋惠敏(2006)。超薦佛事與遺屬輔導。哲學與文化,33(4),69-86。
3. 釋惠敏(1999)。安寧療護的佛教用語與模式。中華佛學學報,12,425-442。
4. 釋恆礎、釋宗惇、陳慶餘、釋惠敏(2005):普門品在死亡恐懼之臨床應用,安寧療護 ,10(2),97-109。
5. 釋惠敏(1997)。靈性照顧與覺性照顧的異同─身心靈 vs.身受心法。安寧療護雜誌,5,35-40。
6. 釋宗惇、釋慧岳、 陳慶餘、釋德嘉、釋惠敏(2007)。癌末病人受苦的意義與靈性照顧。安寧療護雜誌,12(1),13-30。
7. 釋宗惇、釋德嘉、陳慶餘(2006)。安寧緩和醫療之死亡準備。安寧療護雜誌 ,11 ( 2 ),117-136 。
8. 釋宗惇、釋德嘉、陳慶餘、釋宏琳、釋印本、釋印適(2006)。安寧緩和醫療之死亡準備。 安寧療護雜誌,11(2),117-136。
9. 釋宗惇、釋滿祥、陳慶餘、釋惠敏(2004)。臨終說法與助念的臨床應用。安寧療護雜誌,9(3),236-252。
10. 釋宗惇、釋滿祥、陳慶餘、胡文郁、邱泰源、釋惠敏(2002)。頭頸部癌末病人之靈性照顧研究。安寧療護雜誌, 7(4),269-273 。
11. 釋宗白、林杏足(2008)。僧侶自我超越之生命敘說。應用心理研究, 39 ,17-58 。
12. 釋宗惇、陳慶餘、釋惠敏 (2007) 。臨床佛教宗教師在安寧緩和醫療中的角色。生死學研究,5,65-97。
13. 釋天琳、釋宗惇、陳慶餘(2004)。無常經在生與死的教育之臨床應用。安寧療護,9(4),366-382。
14. 羅紀琼、陸幼琴、賴美淑(1999)。住院安寧療護與傳統醫院照護之費用比較分析。公共衛生,25,225-231。
15. 藍吉富(1999)。臺灣佛教之歷史發展的宏觀式考察。中華佛學學報,12,23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