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份
王千蕙(2003)。死亡與宗教生活:以佛教臨終助念為例。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台北市。 王淑麗(2007)。佛教徒皈依後出家與否之抉擇。未發表的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研究所,新竹市。 王曉朝(2007)。宗教學基礎的十五堂課。臺北:五南。
印順法師(1990)。我之宗教觀。台北:正聞。
印順法師(1991)。成佛之道。台北市:正聞。
印順法師(1993)。華雨集第四冊。台北:正聞。
石世明 (2000)。對臨終者的靈性照顧。安寧療護雜誌,5(2),41-56。 石世明(1999)。臨留之際的靈魂:臨終照顧的心理剖面。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花蓮縣。 石世明(2008)。護理膚慰與療癒。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7(6),36-40。
石世明(2011)。護士如何回應病人的心靈受苦。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10(1),50-55。
如悟法師(1999)。我對僧教育的一些看法。佛藏,13,佛藏雜誌社。
朱湘吉(2003)。超個人心理治療初探。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系社會科學學報,11,1-27 。 江蘭貞(2004)。臨終處境下護病之靈性遭逢。安寧療護雜誌,9(1),91-99。 池煥旗(2010)。瑜伽行派二諦說的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研究所,新竹市。 何建明(2006)。人間佛教的百年回顧與反思─以太虛、印順和星雲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108,15-24。
何婉喬(2003)。宗教師在安寧療護中的專業化角色初探—以佛教法師為例。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嘉義縣。 何婉喬(2008)。宗教與臨終關懷。收錄於生命及宗教書面教材,65-85,「生命與宗教」課程教師研習營,台中:中臺科技大學。
余秀敏(2004)。佛教儀式神聖空間之建構—Ronald L. Grimes 的儀式描繪法在佛教儀式田調上的應用。玄奘佛學研究,1,53-94。 余秀敏(2005)。聖俗辯證的體現—伊理亞德的宗教象徵體系之介紹。教育暨外國語文學報,1,107-127。 余德慧、石世明、夏淑怡、王英偉(2006a)。探討癌末處境「聖世界」的形成。生死學研究,3,1-58。
余德慧、石世明、夏淑怡(2003)。病床陪伴的心理機制:一個二元複合模式的提出。第三屆「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 余德慧、李雪菱、李維倫(2001)。臨終過程與宗教施為。生死學通訊,5,4-21。 余德慧(1995)。觀山觀雲觀生死。台北市:張師文化。
余德慧(2000)。臨終病人的事實處境:臨終的開顯。安寧療護雜誌,5(2),29-32。 余德慧(2001)。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心靈工坊。
余德慧(2003)。生死學14講。台北:心靈工坊。
余德慧(2006b)。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台北:心靈工坊。
吳汝鈞(1987)。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的特色。中華佛學學報,1,123-135。 吳汝鈞(1992)。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市:台灣商務。
吳汝鈞(2002)。苦痛現象學/我在苦痛中成學。臺北:臺灣學生。
吳庶深、沈麗靚、張利中(2005)。三位安寧病房宗教師之角色定位與照顧內容之質性研究。安寧療護雜誌,10(4),334-344。 杜明勳(2004)。談靈性照顧。護理雜誌,51(5),78-83。 邱金德、陳健文、林明慧(2005)。台北榮民總醫院大德病房五年住院病患分析。台灣家醫誌,15(3),123-134。 呂漁亭(1999)。從心理學觀點看人及宗教。哲學與文化,26(12),1116-1130。 李安澤(1999)。方東美華嚴哲學理境探賾。世界弘名哲學季刊,1999(12)。
李佩怡(2003)。助人者與癌症末期病人關係歷程之質性研究。未發表的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李坤寅(2007)。開始讀懂佛經。台北:橡實。
李家鳳(2009)。從宗教學看佛教的懺悔思想與實踐。未發表的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縣。 李彗菁(2003)。癌症病人之重要他人喪失摯愛的靈性衝擊。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護理系研究所,台南市。 李淨通(2003)。印光法師文鈔精華錄。台中市佛教蓮社匯編,台中市:青蓮。
李開濟(1997)。瑜伽、神修、禪觀。台北:文津。
李燕蕙(2003)。從海德格的生死哲學探討死亡禁忌的現象。第四屆比較哲學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
周雪惠(1989)。台灣民間信仰的宗教儀式行為之探討。未發表的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縣。 林本炫(1999)。當代台灣民眾宗教信仰變遷的分析。未發表的博士論文,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台北。 林建德(2011)。近二十年來臺灣地區「人間佛教」研究發展概述。佛教圖書館館訊,52,6-17。
林素琴(2004)。以善終的方式照顧一位癌末患者之護理經驗。慈濟護理雜誌,3(4),67-76。 林綉亭(2010)。突破習慣領域─普明禪師(牧牛圖)探析。亞太創意技術學院獎助教師校內學術研究計畫成果精簡報告。
侯禎塘(2006)。人文取向藝術治療。台師範學院特教中心特殊教育論文集,41-52。
施勝烽、龍紀萱、何建德(2010)。臺灣安寧療護區隊成員的工作壓力與其調適歷程。人文及社會科學,22(3),303-352。
施鐈湘(2007)。彌陀淨土法門修行的內涵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彰化市。 星雲法師(2005)。當代問題座談紀實─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普門學報,25, 1-28 。
洪如玉(2004)。梅洛龐蒂思想在審美教育上的意義─從〈塞尚的疑惑〉談起。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2,41-59。 洪櫻純(2009)。老人靈性健康之開展與模式探詢。未發表的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研究所,台北。 胡文郁、邱泰源、釋惠敏、陳慶餘、陳月枝(1999)。從醫護人員角度探討癌末病人之靈性需求。臺灣醫學,3(1),8-19。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瑞桃(2000)。加護單位護理人員對其工作壓力來源及調適。長庚護理,11(2),20-30。 夏淑怡(2004)。臨終病床陪伴者的療癒經驗探討。未發表的碩士論文,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花蓮縣。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收錄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7-45。台北市:巨流。
郭永玉(2001)。孤立無援的現代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台北:貓頭鷹。
郭淑珍(2010)。正向心理學的意涵與學習上的應用。銘傳教育電子期刊,(2),56-72。
陳玉璽(2008)。西方心理學的靈性治療研究─以詹姆斯、榮格與佛蘭克為例。新世紀宗教研究,7(1),1-34。 陳兵(2002)。重讀釋迦牟尼。台北:橡樹林。
陳岳玲(2006)。皈依的敘說式探究:以比丘尼與優婆夷為例。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嘉義縣。 陳怡如(2006)。末期病人的靈性需求與靈性照顧。慈濟醫學,18(4),61-66。
陳欣宜(2005)。台灣佛教梵唄教學之轉變與影響。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台南市。 陳榮基(2001)。醫療人員如何幫助病人善終。安寧療護雜誌,6(2),12-16。
陳榮基(2010)。大專生學佛與生死關懷。慧炬雜誌,550,台北:慧炬。
陳德光(2004)。靈性生命激發生命教育的一個重點。輔仁宗教研究,9,103-127。 陳慶餘、邱泰源、釋宗惇(2002)。台灣臨床佛教宗教師本土化之靈性照顧。安寧療護雜誌,7(7),20-32。
陳慶餘、釋德嘉、釋宗惇、釋惠敏(2006)。佛法在癌末病患家屬生與死教育之應用,科技整合之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89-399。
陳慶餘(2004)。癌末病人本土化靈性照顧模式。台灣醫學,(8),664-71。 陳錫琦(2002)。從生死學的觀點探索「一念蓮華」對現代人的意義及其未來。華藏世界,41,104-109。
高淑清(2008a)。質性研究的18堂課—揚帆再訪之旅。嘉義:麗文。
高淑清(2008b)。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嘉義:麗文。
尉遲淦(2007)。生死學概論。台北:五南。
常實法師(2007)。「信」的修證歷程─以四預流支與四不壞淨為主。青松萌芽,13,42-56。 張文亮(1999)。南丁格爾與近代護理。台北:校園書房。
張家麟 (2008)。宗教儀式的認知與感受—以「拜斗」參與者的宗教經驗為焦。真理大學人文學報,6,33-84 。 張鴻彬、李琳玉、林苡婷(1998)。高學歷女尼出家原因之探討。傳習,16 ,171-184。 淨空法師(1995)。認識佛教─幸福美滿的教育。台北:華藏佛教圖書。
淨空法師(2009),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一0四集) 2009年09月15日,錄音檔轉文字記錄。
許淑娟(2007) 。《淨土聖賢錄》往生研究及在臨終關懷之應用。未發表的碩士論文,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新竹市。 許惠芳(1993)。皈依的過程—理論與個案分析。未發表的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台北縣。 麥麗蓉(2009)。助人工作者於危機處理過程中的壓力因應與自我照顧。台灣心理諮商季刊,1(3),11-21。
傅偉勳(1990)。(大乘)佛教倫理現代化重建課題試論。收錄於傅偉勳(編)從傳達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233-250,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傅偉勳(1993)。生命的尊嚴與死亡的尊嚴。台北市:中正書局。
鄒川雄(2001)。 喚醒死亡意識─生死學作為社會批判的武器。生死學通訊,5,24-26。 鄒川雄(2004)。從身心狀態觀點看經典學習與經典詮釋─以《論語》學而篇首章之詮釋分析為例。南華通識教育研究,2,69-94。 鄔昆如(1975)。存在主義真相。台北:幼獅文化。 黃千芳(2010)。熟讀背誦在兒童讀經中的意義探究一個默會知識的觀點。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嘉義縣。 黃亮韶(2003)。出家僧侶與助人現象─佛法與心理治療之間。未發表的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台北縣。 黃淑基(2003)。知識份子對宗教意識的關懷─從密契主義談起。通識研究集刊,4, 81-100。 黃創華(2009)。如何促進佛法與心理學的對話—正念療癒為核心的考察與省思。佛教與心理學研討會,桃園:元智大學。
黃瓊儀(2011)。從疾病的意義論醫療倫理的核心思維。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哲學系研究所,嘉義縣。 黃馥珍、高琇鈴、賴幸瑜(2008)。一位諮商師在諮商與禪修中的自我成長經驗。輔導與諮商學報,30(2),37-62。 黃藿(1992)。雅斯培。台北市:東大。
楊婉萍、賴維淑、趙可式(2008)。協助一位末期病人面對整體苦難之全人照護經驗。護理雜誌,55(6),101-105。 滿紀(2006)。唯識繫於人間之基本向度。普門學報, 33 ,1-15。 蔡昌雄、蔡淑玲、劉鎮嘉(2006)。死亡焦慮下的自我照顧。生死學研究,3,133-164。
蔡昌雄(2002)。促發模式及其在臨終照顧應用的探討:以某區域教學醫院安寧病房的護理人員為例。南華大學第二屆生死學理論建構研討會,嘉義縣:南華大學。
蔡昌雄(2005a)。醫療田野的詮釋現象學研究應用。質性研究方法與議題創新。收錄於林本炫、周平(編),宗教與社會的世界圖像,259-286。嘉義縣:南華大學社教所。
蔡昌雄(2005b)。臨終陪伴的默會哲學—靈性相伴的知識論詮解。南華大學第三屆「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研習會」。嘉義市:南華大學。
蔡昌雄(2007)。生死學經典的詮釋─以庫布勒‧羅斯的《論死亡與臨終》為例。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2(1),1-25。 蔡耀明(2006)。從佛教的聖化觀探討《大般若經‧第四會》的般若波羅蜜多的聖化理路〉。收錄於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273~324。台北:法鼓文化。
蔣鵬(2002)。世界的斷裂與相隨─探討照顧者與臨終者的陪伴關係。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花蓮縣。 趙可式(1997)。台灣癌症末期病患對善終意義的體認。護理雜誌,44(1),48-55。 趙可式(2008)。誰適合安寧伴行。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7(6),20-24 。
趙可式(2009)。台灣安寧療護的發展與前瞻。護理雜誌,56(1),5-10。 鄭弘岳(2007)。宗教皈信歷程的實證探討—以佛教信徒為例。玄奘佛學研究,8,75-112。 鄭振煌(2004)。佛法的心靈預防醫學和治療法。收錄於華梵大學第三屆「生命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華梵大學。
劉宏斌(2009)。禪宗「不二觀」的深層意蘊及宗教實踐意含的詮釋。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哲學系,嘉義縣。 劉秋固(2001)。從超個人心理學看瀕死經驗及其靈性、佛性對臨終者的宗教心理輔導。研究與動態,3(4),58-68。 劉雄蘭(1997)。專業人員之培養與耗竭。安寧療護,3,44-49。 劉嘉琪(2000)。伊里亞德象徵論之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縣。 賴誠斌、丁興祥(2002)。歷史及社會文化脈絡中個人主體性之建構:以沈從文的堅持為例。應用心理研究,16,173-214。 賴維淑(2002)。晚期癌症病患對臨終事件之感受身、心、社會及靈性之需求。 未發表的碩士論文,成功大學護理學系研究所,台南市。 賴賢宗(2003)。空性智慧、佛教意義治療學與佛教詮釋學的治療學─論佛教的生命關懷與心靈治療。普門學報,13 ,1-18 。 賴麗玉(2004)。莊子與馬丁布伯的相遇-從對話哲學看莊子思想中的關係及相遇。未發表的碩士論文,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台中縣。 盧蕙馨、陳德光、林長寬(2003)。宗教神聖-現象與詮釋。台北市:五南。
鍾昌宏(1994)。癌症末期安寧照顧-簡要理念與實踐。台北巿:中華民國安寧照顧基金會。
鍾振宇(2007)。壓力現象學與莊子的解壓之道。第十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中國哲學的心性論,台北:華梵大學。
魏光莒(2006)。「生活世界」由「視域」理論到「場域」理念。環境與藝術期刊,4,17-24。
魏書娥、林姿妙(2006)。心理師與社工師在安寧緩和療護團隊中的角色關係─以某醫學中心安寧團隊的 歷史經驗為例。生死學研究,4,37-83 。 藍吉富(1999)。臺灣佛教之歷史發展的宏觀式考察。中華佛學學報,12,237-248。 瞿海源(2002)。宗教與社會。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羅紀琼、陸幼琴、賴美淑(1999)。住院安寧療護與傳統醫院照護之費用比較分析。公共衛生,25,225-231。 釋天琳、釋宗惇、陳慶餘(2004)。無常經在生與死的教育之臨床應用。安寧療護,9(4),366-382。 釋見晉(1999)。唯識三十頌教學。青松萌芽,5,42-63。
釋見蔚(2007)。安寧病房癌末病患與佛教臨床宗教師的交談經驗研究。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宗教所,嘉義縣。
釋見燈(2010)。臨床佛教宗教師參與臨終關懷經驗之探討。嘉義香光尼眾佛學院畢業論文,香光尼眾佛學院,嘉義縣。
釋宗白、林杏足(2008)。僧侶自我超越之生命敘說。應用心理研究, 39 ,17-58 。 釋宗惇 (2000)。宗教師角色與靈性照顧─病房中的一天。蓮花會刊,42,11-14。
釋宗惇、陳慶餘、釋惠敏 (2007) 。臨床佛教宗教師在安寧緩和醫療中的角色。生死學研究,5,65-97。 釋宗惇、釋滿祥、陳慶餘、胡文郁、邱泰源、釋惠敏(2002)。頭頸部癌末病人之靈性照顧研究。安寧療護雜誌, 7(4),269-273 。 釋宗惇、釋滿祥、陳慶餘、釋惠敏(2004)。臨終說法與助念的臨床應用。安寧療護雜誌,9(3),236-252。 釋宗惇、釋德嘉、陳慶餘、釋宏琳、釋印本、釋印適(2006)。安寧緩和醫療之死亡準備。 安寧療護雜誌,11(2),117-136。 釋宗惇、釋德嘉、陳慶餘(2006)。安寧緩和醫療之死亡準備。安寧療護雜誌 ,11 ( 2 ),117-136 。 釋宗惇、釋慧岳、 陳慶餘、釋德嘉、釋惠敏(2007)。癌末病人受苦的意義與靈性照顧。安寧療護雜誌,12(1),13-30。 釋性廣(2001)。宗教學上「神聖」的概念與範疇。宏誓雙月刊,53。
釋恆礎、釋宗惇、陳慶餘、釋惠敏(2005):普門品在死亡恐懼之臨床應用,安寧療護 ,10(2),97-109。 釋悟因(1995)。點石集2。嘉義市 :香光書鄉。
釋悟因(2009)。以是因緣。嘉義:香光書鄉。
釋惠敏(1997)。靈性照顧與覺性照顧的異同─身心靈 vs.身受心法。安寧療護雜誌,5,35-40。 釋惠敏(1999)。安寧療護的佛教用語與模式。中華佛學學報,12,425-442。 釋道興(2003)。「此時我在?」─臨終病床宗教師的陪伴過程探微。未發表的碩士論文,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花蓮縣。
釋聖嚴(1990)。總序。收錄於傅偉勳(編),從傳達到現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1-4。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釋聖嚴(1999a)。人行道。台北:法鼓。
釋聖嚴(1999b)。法鼓全集:律制生活伍之伍。台北:法鼓文化。
釋聖嚴(2005)。佛教在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功能及其修行觀念。收錄於釋惠敏(編),佛教與二十一世紀:第四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中文版論文集,15-28。台北:法鼓文化。
釋滿祥、釋宗惇、陳慶餘、釋惠敏(2006)。超薦佛事與遺屬輔導。哲學與文化,33(4),69-86。 釋蓮恩(2010)。佛教臨床宗教師死亡態度之探討。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嘉義縣。
釋慧岳、釋德嘉、陳慶餘、釋宗惇、釋惠敏(2008)。化悲傷為祝福。安寧療護雜誌,13(2),168-184。 釋慧哲(2007)。以安寧病房為人間道場。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安寧緩和醫療病房五週年專刊,52-54。
釋慧開(2008)。死亡的意義與悲傷輔導。台灣安寧緩和護理學會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講義,56-79。台南市:成功大學。
貳、中文譯書
Buber, M.(1991)。我與你(I and Theu)(陳維剛譯)。台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58年)
Chodron, P.(2001)。當生命陷落時—與逆境共處的智慧(When things fall apart : heart advice for difficult times)(胡茵夢、廖世德譯)。臺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0年)
Chodron, P.(2005)。不逃避的智慧(The Wisdom of No Escape:And the Path of Loving-Kindness)(胡因夢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1年)
Denzin, N. K.(1999)。解釋性互動論(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張君玫譯)。台北市:弘智。(原著出版年:1989年)
Eliade, M.(2000)。聖與俗─宗教的本質(The Sacred & The Profane:The Nature of Religion)(楊素娥譯)。台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59年)
Ferrucci,P.(1997) 。高峰經驗─柳暗花明又一村(Inevitable Grace Breakthroughs in the Lives of Great Men and Women: Guides to Your Self-Realization)(黃美基譯)。台北:光啟。(原著出版年:1990年)
Hennezel, M.D.(2005)。人道醫療(Lesoucidel Auter)(吳美慧譯)。台北:張老師。(原著出版年:2004年)
James, W.(2001)。宗教經驗之總總(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蔡怡佳、劉宏信譯)。臺北:立緒。(原著出版年:1979年)
Kabat Zinn, J. (2008)。當下、繁花盛開(Wher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Mindfulness Meditation In Everyday Life)(雷叔雲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4年)
Kastenbaum, R. (1996)。死亡心理學 (The Psychology of Death)(劉震鐘、鄧博仁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2年)
Katz, R. S. & Johnson, T. A.(2009)。終點前的分分秒秒:正視與省思臨終關顧中的反轉移歷程(Emotional and Countertransference Responses in End-of-Life Care)(馮欣儀、李淑珺譯)。台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年:2006年)
Kornfield, J. (2008)。踏上心靈幽徑-穿越困境的靈性生活指引(A Path with Heart:A Guide through the Perils and Promises of Spiritual Life)(易之新、黃璧惠、釋自鼐合譯)。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93年)
Lair, G. S.(2007)。臨終諮商的藝術(Counseling the Terminally Ill:Sharing the Journey)(蔡昌雄譯)。台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6年)
Longaker, C.(2003)。假如我死時你不在我身邊(Facing Death & Finding Hope─A Guide to the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Care of the Dying)(陳琴富譯)。台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97年)
May, R.(2004)。焦慮的意義(The Meaning of Anxiety)(朱侃如譯)。台北市:立緒。 (原著出版年:1950年)
Polanyi, M.(2004)。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許澤民譯)。台北:商周出版。(原著出版年:1958年)
Singh, K.D. (2010)。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The Grace in Dying:how we are transformed spiritually as we die)(彭榮邦、廖婉如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0年)
Sokolowski, R.(2004)。現象學十四講( 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 (李維倫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0年)
Stolz, F.(2001)。宗教學導論(Grundzuge der Religionwissenschaft)(根瑟‧馬庫斯譯)。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Thomas, C. A.(2007)。正念戰役(At Hell’s Gate: A Soldier’s Journey from War to Peace)(陳敬旻譯)。台北:法鼓文化。(原著出版年:2006年)
Tomlinson, J. (2011)。速度文化:立即性社會的來臨(The Culture 0f Speed:The Coming of Immediacy)(趙偉妏譯)。台北:韋伯。(原著出版年:2007年)
Toombs, S. K.(2000)。病患的意義—醫生與病人不同觀點的現象學討論(The Meaning of Illness:A Phenomenological Account of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Physician and Patient)(邱鴻鐘、陳蓉霞、李劍譯)。青島:青島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2年)
Tremmel, W. C. (2000)。宗教學導論(Religion:What is it?)(賴妙淨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年:1997年)
Van den Berg , J. H.(2001)。病床邊的溫柔(The Psychology of the Sickbed)(石世明譯)。台北:心靈工坊出版。(原著出版年:1952年)
Van Manen, M. (2004)。探究生活經驗(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高淑清、連雅惠、林月琴譯)。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年)
Wilber, K. (1998)。恩寵與勇氣(Grace and Grit:Spirituality and Healing in the Life and Death of Treya)(胡因夢、劉清彥譯)。台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91年)
Wilber, K.(1991)。事事本無礙 (No Boundary:Eastern and Western Approaches to Personal Growth)(若水譯)。台北:光啟文化。(原著出版年:1981年)
Wilber, K.(2005)。萬法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Everything)(廖世德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6年)
Yalom, I. D.(2003a)。存在心理治療(下)(易之新譯)。臺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80年)
Yalom, I. D.(2003b)。存在心理治療(上)(易之新譯)。臺北市:張老師。(原著出版年:1980年)
比丘恆實(2009)。孝道和修行的關係(二)(張玉釧譯)。金剛菩提海,468,32-36。
阿姜蘇美多(2000)。四聖諦(法源編譯群譯)。南投國姓:法耘。
李安德(Andre Lefebvre)(1992)。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新典範(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a new paradigm for psychology)(若水譯)。台北:桂冠。
詠給.明就仁波切(Yongey Mingyur Rinpoche)(2008)。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江翰雯、德噶翻譯小組)。台北:橡實文化。(原著出版年:2007年)
河合隼雄(2004)。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Buddhism and the Art of Psychotherapy) (鄭福明、王求是譯)。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6年)
索甲仁波切(1996)。西藏生死書(Sogyal Rinpoche, 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鄭振煌譯)。台北市: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92年)
達賴喇嘛(1997)。邁向解脫之路(夏春梅、王惠雯譯)。台北:聯經出版社。
釋聖嚴、Stevenson, Dan(2002)。牛的印跡:禪修與開悟見性的道路(Hoofprint of the ox:principles of the Chan Buddhist path as taught by a modern Chinese Master)(梁永安譯)。臺北市:商周。(原著出版年:2000年)
參、英文部份
Burkhardt, M. (1994).Becoming and connecting:elements women.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 8(4):12-21
Chao, C. S.,Chen, C. H. & Yen, M. (2002). The essence of spirituality of terminally ill patients. 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10(4),237-245.
Down, T. & Mccleery, A. (2007). Elements of Buddhism philosophy in cognitive psychotherapy:The role of cultural specifics and universals. Journal of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sychotherapies, 7(1), 67-79.
Elkins, D. N., Hedstrom L. J., Hughes l. l., Leaf J. A. & Saunders C. (1998). Toward a humanistic phenomenological spirituality: Definition,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28(4), 5-18.
Goleman, D. (1981). Buddhist and Western Psychology :some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 13(2) , 125-136.
Gourlay, S. (2002).“Tacit Knowledge, Tacit Knowing or Behav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hird European Conference on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Learning, and Capabilities, Athens, Greece.
Herth, K. (1992). Abbreviated instrument to measure hope: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7(10), 1251-1259.
Kearney, M. & Mount, B(2000). Spiritual care for the dying patient.In:Chochinov HM, Breitbart W, eds. Handbook of psychiatry in Palliative Medicin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57-373.
Madison, G. B. (1998). The Hermeneutics of Postmodernity.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8 : 29-30.
Reed, P.G. (1992). An emerging paradigm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spirituality in nursing. Research in Nursing& Health, 15,349-357.
Schmidt, S. (2004). Mindfulness and healing intention:concepts, practice, and research evaluation.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deicine,10 (1)7-14.
Seidman, I. E. (1998).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 2nd). New York: Teachers.
Saunders, C. (1993). Introduction: History and challenge. In C. Saunders & N. Sykes (Eds.). The management of terminal malignant disease. (3rd ed.). London: Edward Arnold. (First publish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1984). pp. 1-14.-(1997) Hospices worldwide: A mission statement. In C. Saunders & R. Kastenbaum (Eds.). Hospice care on the international scene.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pp. 3-12.
Taylor, D. & Bogdan, R.(1998).In-depth interviewing.I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3,pp.87-116).New York:John Wiley &Sons.
Walsh, F. (1999). Spiritual resources in family therapy.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Woodruff, R. (1996). Spirittual or existential concerns.In Palliative medicine.2nd ed.Australia:Asperula Pty Ltd.1996:357-360.
肆、網路資料
安寧照顧基金會(2011)。現有合約醫院。2011/9/28,取自:http://www.hospice.org.tw/2009/chinese/hospital.php
行政院衛生署(2011)。99年死因統計統計表。2011/9/28,取自: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p01.aspx?class_no=25&level_no=1&doc_no=80728
蓮花基金會(2011)。「臨床佛教宗教師」醫院服務一覽。2011/9/28,取自:http://www.lotus.org.tw/3_care_2_1.asp
釋道興(2011)。談出家僧眾的訓練與管理─由臨終關懷宗教師問題探討起。2011/10/12,取自:http://hongshi.org.tw/forumview.aspx?nono=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