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erson, Kay (1995) “Culture and nature at the Adelaide Zoo: at the frontiers of ‘human ‘ geography”,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New Series, 20(3): 275-294.
Baratay, Eric and Elisabeth Hardouin-Fugier (2002)《動物園的歷史》(喬江壽譯),臺北:好讀出版社。
Berger, John (2002)《影像的閱讀》(劉惠媛譯),臺北:遠流出版。
Cohen, Carl and Regan, Tom (2005)《動物權利爭論》(楊通進、江婭譯),中國法政大學出版社。
Croke, Vicki (1998)《新動物園:在荒野與城市中漂泊的現代方舟》(林秀梅譯),臺北:胡桃木文化。
Franklin, Adrian (1999) Animals and Modern Cultures: A Sociology of Human-Animal Relations in Modernity. London, 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Gruffudd, Pyrs (2000) “Biological cultivation: Lubetkin’s modernism at London zoo in the 1930s”, in C. Philo and C. Wilbert (eds), Animal Spaces, Beastly Places: New Geographies of Human-animal Relations (pp. 222-242). London: Routledge.
Henrietta, Lidchi (1997) “The poetics and the politics of exhibiting other cultures”, in S. Hall (ed.),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pp.151-222) . London: Sage.
Hinchliffe, Steve (2009)《自然地理學:社會、環境與生態》(盧姿麟譯),臺北:韋伯文化。
Jones & Jones‧The Larson Company (1989)《臺北市立動物園新建園區第二期工程整體規劃報告》(東海大學環境規劃暨景觀研究中心),Jones & Jones.The Larson Company。
Malamud, Randy (1998) Reading Zoos: Representations of Animals and Captivity. New York : New York University.
Mitchell, Don (2001) Cultural Ge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Mullin, H. Molly (1999) “Mirrors and windows: sociocultural studies of human-animal relationships”, in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8: 201-224.
Philo, Chris and Chris Wilbert (2000) “Animal spaces, beastly places: an introduction”, in C. Philo and C. Wilbert (eds), Animas Spaces, Beastly places: New Geographies of Human-animal Relations (pp.1-34).Lodon: Routledge.
Singer, Peter (1996)《動物權利》(孟祥森、錢永祥譯),臺北:關懷生命協會。
Thomas, Keith (1996) Man and the Natural World: Changing Attitudes in England 1500-1800. US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uan, Yi-Fu (2004) Dominance and Affection: The Making of Pets. New Haven,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Wolch, Jennifer, Jody Emel and Chris Wilbert (2003) “Reanimating cultural geography”, in Kay Anderson, Mona Domosh, Steve Pile and Nigel Thrift (eds), Handbook of Cultural Geography (pp. 184-206). London: Sage.
Wood, Denis (1996)《地圖權力學》(王志弘譯),臺北:時報文化。
〈《中國大陸要送「小可愛」?!》 動物園積極擬定飼養計畫 洪文棟相信應可開放進口 大貓熊直接跨海來?〉(1989年09月17日)《聯合報》第14版。
〈1326天的等待……〉(2008年12月23日)《Upaper》第02版。
〈大貓熊 明年來台有譜 北市立動物園積極與北京動物園洽談 來台新居興建中〉(2004年04月01日)《聯合晚報》第07版。
〈中國大陸貓熊訪台 下月能否成行 海基會:專業技術無困難 好事一樁 陸委會:保育團體有意見 宜先評估〉(1993年11月05日)《聯合報》第05版。
〈六千名小朋友 參加寫生大賽 圓山動物園珍禽異獸上畫板 大象與長頸鹿最受兒童喜愛〉(1976年04月19日)《中央日報》第3 版。
〈木柵動物園卅一日揭幕 準備工作正積極進行中 下月供國中國小免費教學活動 開園之前則婉謝一切參觀活動〉(1986年10月13日)《中央日報》第6 版。
〈木柵動物園啟用前三月 預售門票限制人數 國中小學校外教學為主〉(1986年11月01日)《中央日報》第3 版。
〈木柵動物園第二期工程規劃完成 十年內將具世界級水準〉(1989年10月09日)《中央日報》第5 版。
〈木柵動物園鐵定如期開放 十一月底前僅供中小學學生參觀 十二月開始局部開放供民眾遊園〉(1986年09月27日)《中央日報》第6 版。
〈木柵新動物園準備就緒迎接動物遷入〉(1986年08月16日)《中央日報》第3 版。
〈北市 準備好了 明到北京搶熊貓〉(2008年03月26日)《Upaper》第9版。
〈市議員爭取貓熊 吳伯雄答應轉達〉(1988年12月15日)《聯合報》第4版。
〈矢野動物園狀況〉(1910年11月18日)《臺灣日日新報》第3 版。
〈共進會況〉(1911年02月03日)《臺灣日日新報》第3 版。
〈回報香港海洋公園贈藥 北市圓山動物園 贈特產鳥類致謝〉(1976年04月02日)《中央日報》第6 版。
〈赤崁春帆/空中運動〉(1911年02月15日)《臺灣日日新報》第3 版。
〈供學術界研究生物 圓山動物園決建標本館〉(1965年12月30日)《中央日報》第4 版。
〈兩對水鹿、梅花鹿 即將遠赴南非 圓山動物園回報贈禮 攜有臺北市民深厚友誼〉(1974年04月18日)《中央日報》第6 版。
〈拒發許可 木柵動物園擬申覆 六福村指計畫明確 不接受政治影響專業〉(2006年04月01日)《聯合報》第A5版。
〈東南亞叢林兩客人 雲豹及馬來膜 昨搭機抵臺北 將成為圓山動物園坐賓〉(1973年01月13日)《中央日報》第6 版。
〈爭取貓熊來台 北市立動物園又碰釘子 限送一對 怎麼繁殖 農委會擺明:沒有希望〉(1991年03月12日)《聯合晚報》第09版。
〈春節小朋友最愛去的地方 圓山動物園〉(1978年02月12日)《中央日報》第3 版。
〈納下貓熊 小心木馬計!? 中國大陸若要派員探視 怎生拒絕 進口發現新的變數 機會已微〉(1988年12月06日)《聯合報》第4 版。
〈動物園來〉(1910年11月09日)《臺灣日日新報》第3 版。
〈動物園延期〉(1910年12月01日)《臺灣日日新報》第3 版。
〈動物園首領之臺灣猿〉(1908年02月02日)《臺灣日日新報》第9版。
〈動物園開園〉(1910年11月16日)《臺灣日日新報》第3 版。
〈動物觀覽〉(1911年01月07日)《臺灣日日新報》第3 版。
〈創動物園〉(1910年01月07日)《臺灣日日新報》第3 版。
〈博物館本旨〉(1908年08月13日)《臺灣日日新報》第2 版。
〈博物館現狀錄/今後擴張〉(1911年07月29日)《臺灣日日新報》第3 版。
〈殖產局博物館〉(1908年10月23日)《臺灣日日新報》第4 版。
〈稀代畸胎〉(1910年12月07日)《臺灣日日新報》第3 版。
〈稀代畸胎〉(1911年12月07日)《臺灣日日新報》第3 版。
〈開博物館〉(1908年05月26日)《臺灣日日新報》第2 版。
〈圓山動物園 春節期間動物獻技〉(1963年01月25日)《中央日報》第3 版。
〈圓山動物園 昨名犬雲集 並作技能表演〉(1957年12月23日)《中央日報》第3 版。
〈圓山動物園 將分期改建 市府決寬籌經費〉(1964年02月18日)《中央日報》第3 版。
〈圓山動物園 將添兩蟒蛇〉(1956年12月29日)《中央日報》第3 版。
〈圓山動物園 鳥獸今表演〉(1963年11月12日)《中央日報》第3 版。
〈圓山動物園 新添大錦蛇〉(1951年05月24日)《中央日報》第4 版。
〈圓山動物園 遊客逾萬人 昨日恢復動物表演〉(1957年10月11日)《中央日報》第3 版。
〈圓山動物園十四日大搬家 有六十五隻動物參加遊行 廿輛警車用摩托車與國旗市旗開道〉(1986年09月11日)《中央日報》第6 版。
〈圓山動物園及兒童樂園 國慶免收門票 小朋友最開心〉(1982年10月11日)《中央日報》第8版。
〈圓山動物園明起三天動物表演〉(1962年12月31日)《中央日報》第3 版。
〈圓山動物園籌建水族館〉(1967年06月19日)《中央日報》第4 版。
〈當代省思 大陸貓熊來台事件 愛牠,就別害牠!〉(1990年08月16日)《聯合晚報》第15版。
〈飼養貓熊又起爭議 木柵動物園 一口承擔沒問題 外籍學者說 何妨留在大陸養〉(1989年04月19日)《聯合報》第4版。
〈飼養貓熊又起爭議 木柵動物園 一口承擔沒問題 外籍學者說 何妨留在中國大陸養〉(1989年04月19日)《聯合報》第4版。
〈飼養貓熊計畫 農委會:恐難過關 技術問題難克服 龐大經費恐非動物園之友協會所能負擔〉(1990年03月05日)《聯合晚報》第04版。
〈團團 圓圓 10月定居木柵動物園〉(2008年08月15日)《Upaper》第6版。
〈貓熊台灣秀 不准 萬一...... 我們擔待不起〉(1993年11月05日)《聯合晚報》第03版。
〈貓熊來台 又現轉機〉(1989年01月11日)《聯合晚報》第3版。
〈貓熊來台 立院要辦聽證〉(1989年03月15日)《聯合晚報》第4版。
〈貓熊來台 勢必得轉口〉(1989年09月18日)《聯合晚報》第4版。
〈貓熊來台 萬事俱備 北市主動爭取 提出進口申請〉(1989年04月18日)《聯合晚報》第3版。
〈貓熊陵陵 樂樂不能來台了! 申請兩年未獲農委會同意 北市動物園放棄了〉(1990年09月12日)《聯合晚報》第04版。
《臺灣百年時空歷史知識庫》光碟(c) 2006 Yuan-Liou Publishing Co., Ltd. and Wordpedia.com Co., Ltd。
王嵩山(2007)〈導論:展示文化〉,《民俗曲藝》157: 1-9。伍宇文(1979)《木柵動物園分期發展構想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吉見俊哉(2010)《博覽會的政治學》(蘇碩斌等譯),臺北:群學出版社。
李力昌、林淑卿(2006)〈動物園遊客對教育行銷策略認知之IPA分析-以臺北市立動物園為例〉,《休閒暨觀光產業研究》1(1): 55-64。李明玲(2011)《臺北市立動物園服務指標之建構--以多元顧客屬性為架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士彥(2005)〈動物園服務品質改善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動物園教育中心為例〉,《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1: 1-18。林大盛、宋念潔、費昌勇(2009)〈臺北市立動物園動物弓蟲血清抗體盛行率〉,《臺灣獸醫誌》35 (1): 43-48。林柏呈(2006)《遊前認知與遊後體驗對購後行為傾向之影響-以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為例》,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邱慧英(2005)《動物園貓科動物慢性腎炎之微生物性病因探討》,臺灣大學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紀純真(1989)《臺北市立木柵動物園臺灣獮猴敵對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英國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生而自由基金會(1994)《動物園的真相》(李耀芳、馬于茹、悟泓譯),臺北: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
高世欣(2007)《臺北市立動物園兒童動物園區執行國小動物保護教育現況研究》,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張弘誠(2010)《動物園遊園路徑規劃之模擬研究》,逢甲大學工業工程與系統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許世明(2005)《臺北市立動物園策略性行銷之研究(1987 - 2005)》,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陳佩妏(2006)《沈石溪筆下的動物─以圓通山動物園系列書籍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陳建志(1996)《臺北動物園蝴蝶公園之蝶類群聚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蟲害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陳柔縉(2007)《囍事臺灣》,臺北:東觀國際文化。
陳郁婷(2003)《動物園肉食獸感染犬瘟熱病毒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珮菁(2007)《探討E型肝炎病毒在豬隻、動物園野生動物及環境中野鼠的感染狀態》,臺灣大學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慧琪(1986)《現代社會之疏離感與無力感:歐尼爾「毛猿」與艾爾比「動物園故事」之比較研究》,淡江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宗慧(2008)〈劉克襄《野狗之丘》的動保譯譯初探:以德希達之動物觀為參照起點〉,《中外文學》37 (1): 81-115。黃俊銘(2006)《日治時期臺灣近代博物學發展與文化資產保存運動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黃慧新(2008)〈期望失驗與歸因理論在遊憩活動之應用:以台北市立木柵動物園為例〉,《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6 (3): 1-14。黃瓊慧(2003)《國小學童對動物園展示設施之參觀行為與學習成效探討》,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楊崇賢(1999)《動物園景觀評估模式之研究--以臺北動物園為案例》,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博士論文。經典雜誌(2006)《臺灣人文四百年》,臺北:經典雜誌社。
詹心懿(2008)《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動物福利及其教育之實施現況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廖敏琪(2006)《由國小學童參與校外教學探討環境教育之實施成效-以臺北市立動物園為例》,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8)《臺北市志 卷七 教育志 社會教育篇》,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立動物園(2005)《動物園圖像導覽手冊雙語版》,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
臺北市立動物園(2006)《方舟二十年:臺北市立動物園園史暨遷園20週年紀念專刊》,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
臺北市立動物園機關網(2010-03-08─2010-03-15)辦理「2010世界地球日活動 - 我的愛地球法寶徵畫比賽」活動。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taipei.gov.tw/ct.asp?xItem=1119538&ctNode=24890&mp=104031。
臺北市立動物園機關網(2010-04-03)配合「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International Year for Biodiversity」活動,即日起4月的每週末假演講廳推出「魚線的盡頭」記錄片欣賞。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taipei.gov.tw/ct.asp?xItem=1119538&ctNode=24890&mp=104031。
臺北市立動物園機關網(2010-04-04─2010-05-09)即日起至5/9日假圖書館迴廊,舉辦「2010世界地球日活動 - 我的愛地球法寶幼兒著色畫展」,共計展出100件作品。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taipei.gov.tw/ct.asp?xItem=1119538&ctNode=24890&mp=104031。
臺北市立動物園機關網(2010-04-17─2010-05-31)即日起至5/31日假圖書館迴廊,舉辦「2010世界地球日活動 - 我的愛地球法寶兒童畫展」,共計展出78件作品。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taipei.gov.tw/ct.asp?xItem=1119538&ctNode=24890&mp=104031。
臺北市立動物園機關網(2010-04-18)為配合地球日40周年,響應「十億綠行動」,假本園大門廣場舉辦「2010世界地球日活動 - 揪團表演愛地球遊藝會」。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taipei.gov.tw/ct.asp?xItem=1119538&ctNode=24890&mp=104031。
臺北市立動物園機關網(2010-07-06─2010-10-31)與國家地理頻道合作,推出「開心海洋特展」。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taipei.gov.tw/ct.asp?xItem=1119538&ctNode=24890&mp=104031。
臺北市立動物園機關網(2011-03-30)假教育中心林旺展示區前舉行為日本動物祈福活動,會中為日本震災中受難動物及生態環境祈福,並簽署祈福卡。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taipei.gov.tw/ct.asp?xItem=1744104&ctNode=24890&mp=104031。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1987-05-28)教育中心開幕,為新園特色之一,以博物館開創動物園教育推廣之構思具前瞻性。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muzha.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1990-11-25)舉辦「送人猿回家鄉」活動,11月28日10隻人猿由本園獸醫護送,裝箱送返印尼。踏出動物園結合國外機構進行動物保育的第一步。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muzha.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1991-05-30─1991-06-28)農委會假本園舉辦「與花有約-花卉暨綠化展覽會」。總統夫人曾文惠女士蒞臨剪綵揭幕,期間入園遊客計527,660人次,動物園之植栽景觀策略亦由前此之「自然而不荒蕪」走向園藝與自然結合。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muzha.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1993-01-12)與南非「國立普勒多利亞動物園」締結姊妹園。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muzha.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1993-09-03)陳代理園長出席「國際動物園園長聯盟」48屆大會,爭取入會,本園得以成為正式會員。該會現更名為世界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簡稱WAZA)。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muzha.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1998-10-02)舉辦「第14屆國際動物園教育者雙年會」,20個國家來賓約120人與會,此係該國際組織成立近30年來首次於亞洲國家舉辦年會,意義深遠,臺北動物園的教育功能已趨成熟。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muzha.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2001-05-27)「諸羅樹蛙保育計畫」,與雲林古坑地區20戶農民進行簽約儀式,開啟國內自然保育新模式。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muzha.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2006-03-25)德國紐倫堡動物園副園長來園締結姊妹園。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muzha.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2006-06-20)園長赴韓國與首爾動物園締結姐妹園。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muzha.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2006-09-11)園長赴越南與胡志明市西貢動物園簽署姊妹園友好協定,本園並贊助當地的金頰長臂猿保育計畫。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muzha.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2007-02-10─2007-04-08)本園與動物星球頻道合作,假昆蟲館舉辦「大家來找蟲」活動。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2007.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2007-07-04)配合貓空纜車正式營運,本園門票(不含團體票),開始使用悠遊卡,提供遊客快速入園。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2007.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2007-07-21)針對雨林生態系的形成及雨林消失的原因及影響,即日起推出「雨林經濟植物展」。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2007.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2007-07-21─2007-08-25)與天文館合辦「夜訪動物園」親子研習營,即日起至8月25日共6梯次180位學員參加。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2007.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2008-04-13)與國家地理頻道合作,假教育中心演講廳舉辦《綻放真臺灣2:搶救臺灣黑熊》公眾試映會,姚執善導演並至現場,暢談拍片心得。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2008.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2008-06-23)臺北市立動物園與臺灣濕地保育聯盟、臺中縣永安國小及康軒文教事業等,於7月到10月間舉辦6梯次的「2008濕地生態教師研習營」,分別在臺北、臺中、臺南以及高雄舉辦,本日起開始報名。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2008.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2008-08-06)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共同承辦「2008科學季—生活即科學:有蝠同享」蝙蝠特展,8月6日起於教育中心隆重開展,展期至12月17日止。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2007.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2008-08-30─2008-08-31)與景文科技大學等單位合作,邀請文山地區相關產業與人文團體,搭配以鐵觀音與貓為主題的創新茶點發表,8月30、31日兩天在Zoo Mall辦理「愛上貓空~創意生活嘉年華」活動,以拋磚引玉的創意思維,激發民眾參與,為貓空地區發展出多樣化的在地特色產品與活動。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2008.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2009-03-24)配合弱勢關懷年,邀請浩然敬老院150位長者和陽明教養院81位院生舉辦「團團圓圓─圓夢之旅」活動。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2009.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2009-04-18)與環保署合作,假大門廣場辦理「減碳雙雄愛地球」地球日活動,環保署沈署長世宏親臨主持。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2009.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2009-05-09)與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合作,假昆蟲館多媒體教室辦理「綠色思考─節能減碳教案設計徵件」活動說明會。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2009.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2009-06-06)與文山區公所合作,假大門廣場舉辦「文山茶筍民俗文化節」系列活動-「愛上貓空『食』在好」,結合社區農產特色加上生物多樣性、保育等議題,將文山區觀光資源及特色介紹給民眾。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2009.shtml。
臺北動物園全球資訊網(2009-11-14─2009-11-15)配合弱勢關懷年,假埔里蝴蝶牧場舉辦「蝴蝶與昆蟲產業探索之旅」兒童研習營,邀請臺中榮總兒癌基金會及原住民兒童參加。臺北:臺北市立動物園。2011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zoo.gov.tw/manage/history_2009.shtml。
磊磊工程顧問公司(1980)《臺北市立動物園─臺北市新動物園規劃報告》,臺北:磊磊工程顧問公司。
衛聿芃(2003)《臺北市立動物園動物展示中介空間阻隔效果對遊客觀賞行為之影響》,〈動物園學報〉15: 91-102。衛聿芃(2004)《動物園遊客觀賞與動物展示中介空間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動物園為例》,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錢永祥(2006)〈納斯邦的動物倫理學新論〉,《思想》1: 291-295。魏麗莉(1993)《臺北市立動物園亞洲熱帶雨林動物展示區設計》,東海大學景觀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