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兒童局(2006)。兒童及少年保護工作指南。臺中市:內政部兒童局。
內政部兒童局(2008年9月25日)。兒童人權公約-文字版。上網日期:2011年11月16日,取自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main/index.aspx
內政部兒童局(2012年2月17日)。兒少保護數據分析-兒童及少年保護案件。上網日期:2012年6月21日,取自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main/index.aspx
王玠、李開敏、陳雪真 (譯)(1998)。個案管理(原作者:Ballew, J.R., Mink,G.)。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6)
王金永等(譯) (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原作者:Padgett,D.K.)。臺北市:洪葉。
余漢儀(2005)。兒童虐待-現象檢視與問題反思。臺北市:巨流。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Patton, M. Q.)。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95)
李宗派(2000)。探討社會資源之開發與管理原則。社區發展季刊,89,53-61。
李佩玲(2008)。兒少保社工員的自我效能、角色壓力與專業承諾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李瓊華(2011)。兒童保護工作委託民間辦理之合作與監督─以家庭處遇服務方案委託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沈慶鴻(2005)。保護性服務社會工作者工作困境之研究—以臺北縣家暴中心疑似性侵害案為例。臺灣社會工作學刊,4,111-142。
沈慶盈(2000)。從組織間關係談社會服務資源的整合。社區發展季刊,89,145-155。
邱瑜瑾(1999)。臺中巿非營利組織資源網絡連結分析--社會網絡取向。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9,117-165。邱仕杰(2002)。兒童保護的理念與政策之執行:保障親權與保護兒童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邱于芝(2007)。我國政府推動業務委託民間辦理實施成效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侯淑茹、張美玲、吳逸萱(2010年11月)。公私部門合作與分工―以台中市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服務為例。郭貴蘭(主持人),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服務(二)。回顧與前瞻-99年兒童及少年福利服務方案成果發表及研討會,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
柳宜吟(2010年11月)。心手相攜、跨越障愛,幸福向前行―高雄市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服務模式分享。郭貴蘭(主持人),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服務(一)。回顧與前瞻-99年兒童及少年福利服務方案成果發表及研討會,國立台灣大學法學院。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范書菁、彭淑華(2007年5月)。 契約關係下的兒少保護工作之困境-以兒少保護個案家庭處遇服務方案為例。建立臺灣永續發展的家庭、人口、健康、社區與勞動保障體系:公民權利契約觀點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國際會議廳。
翁樹澍、王大維(譯)(1999)。家族治療:理論與技術(原作者:Goldenberg, I. &
Goldenberg, H.)。臺北市:揚智。(原著出版年:1996)
翁慧圓(2011)。社會福利機構專業資源網絡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
許臨高(2000)。社會工作辭典(第四版)。臺北市: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郭靜晃、曾華源(2000)。建構社會福利資源網絡策略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89,107-118。
郭靜晃(2004)。兒童少年福利與服務。臺北市:揚智。
陳順隆(2005)。早期療育服務資源網絡運作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陳柏媜(2008)。我國受虐兒童家庭社會保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彭淑華(1995)。我國兒童福利法政策取向之評析,社區發展季刊,72,25-40。彭淑華(2005)。以家庭處遇為基礎的兒童保護工作之檢視。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9,31-56。彭淑華(2006)。發展兒童及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服務模式之研究。內政部委託之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PG9502-0872)。臺北市:內政部。
黃源協(2008)。社會工作管理。臺北市:雙葉。
黃源協、陳伶珠、童伊迪(2004)。個案管理與照顧管理。臺北市:雙葉。
萬育維(2001)。社會工作概論:理論與實務。臺北市:雙葉。
萬育維(2007)。社會福利服務: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三民。
趙善如(2009a)。兒童少年福利服務資源網絡連結現況與影響因素之探討:以屏東縣為例。臺灣社會工作學刊,7,85-128。
趙善如(2009b)。提升兒童少年保護個案家庭處遇組織間合作效能之要素:從實務工作者觀點探討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0,133-177。齊力、林本炫(主編)(2006)。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縣:南華教社所。
劉邦富(2000)。我國兒童保護工作。載於中華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主編),兒童保護實務工作論文集(3-11)。臺中市:中華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
劉瓊英(譯) (2002)。弱勢家庭的處遇-系統取向家庭中心工作方法的運用(原作者:Minuchin, P., Colapinto, J. & Minuchin, S.)。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8)
劉有志(2004)。我國兒童及少年保護安置制度之研究-以兒童及少年最佳利益原則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劉麗雯(2004)。非營利組織-協調合作的社會福利服務。臺北市:雙葉。
劉淑瓊(2007)。教恐龍跳芭蕾?論兒童保護服務之網絡協同合作。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1,49-76。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謝秀芬(2011)。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臺北市:雙葉。
韓玉瑛(2007)。社工人員在人情情境中資源運用原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臺北市:巨流圖書。
蘇惠君(2002)。社會福利與衛生醫療部門服務整合之研究--以台北巿文山區老人社區照顧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二、英文部分
Ballew, J. R., & Mink, G. (1996). Case Management in Social Work-Developing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Needed for Work with Multi-problem Clients. Springfield: Charles C. Thomas.
Barker, R. L. (1991). The Social Work Dictionary(2nd ed). Maryland: NASW.
Darling, Y., Feeney,J. A.& Rixon, K. (2004). Complexity, Conflict and Uncertainty: Issues in Collaboration Between Child Protection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Children and Youth Service Review, 26, 1175-1192.
Darling, Y., Feeney,J. A.& Rixon, K. (2005). Interagency Collaboration Between Child Protection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Practices, Attitudes and Barriers.Child Abuse and Neglect, 29, 1085-1098.
Gulzar, L., & Henry, B. (2005).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for Health Care Betwee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 in Pakistan.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1, 1930-1943.
Guo, C., & Acar, M. (2005). Understanding Collaboration amo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 Combining Resource Dependency, Institutional, and Network Perspectives,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34(3), 340-361.
Hardcastle, D.A., Wenocur, S. & Powers, P.R. (1997). Community Practice-Theories and Skills for Social Workers.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cora, P. J.,Whittaker, J. K., & Maluccio, A. N. (1992). The child welfare challenge:Policy, practice, and research.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Pfeffer,J., & Salanick, G.R. (1978).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
Smith, B.D., & Mogro-Wilson, C. (2007). Multi-Level Influences on the Practice of Inter-Agency Collaboration in Child Welfare and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 Child and Youth Services Review, 29,545-556.
Smith, S. R. (1997). Partnership, Community Building and Local Government. National Civic Review, 86, 16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