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份
王秋絨(1982)。角色壓力的意義及其研究模式。社區發展,18,69-76。王靜琳(2005)。護理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專業承諾之相關性研究。美和技術學院健康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方德琳、林讓均、鄭淳予(2013,5)。消失的護士。今周刊,855,80-103。
田秀蘭(1999),女性對生涯阻礙知覺之質的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1(1),89-107。吳欣宸(2011)。護理人員專業承諾、生涯發展與離職傾向之關聯性研究-以北 部某醫學中心為例。元智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呂桂雲、邱香蘭(1998)。護生護理專業承諾之研究。護理研究, 6 (2),109-119。呂桂雲、張永源、邱香蘭(2001)。專科畢業護理人員護理專業承諾改變之研究。護理研究, 9(1), 29-37。呂桂雲、潘純媚、李來涼、蔡來蔭、張永源(2001)。 護理人員專業承諾對離職意圖影響之探討.高雄醫學科學雜誌,17(7),364-371。
李文傑(2000)。影響護理人員離職意願因素之探討,長庚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佳怡(2000)。知覺組織支持對員工工作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李香蓉(2011)。高績效工作系統與觀光旅館服務人員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知覺組織支持的中介效果。中國科技大學運籌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李新鄉(1993)。國小教師教育專業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沈宴姿、李效梅、孫淑敏、陳敏麗、陳淑齡、黃國儀、黃玉珠、劉波兒、劉秋美(2003)。護理學導論。永大書局。
林育琪(2010)。人力資源專業人員之角色壓力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以情緒智力為調節變項。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林麗華(2013)。國小教師知覺組織支持、組織承諾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林聖薇(2009)。知覺組織支持、生涯自我效能與主觀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因應策略為中介變項。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碩士論文邱媺媛(2012)。角色衝突對工作倦怠的影響─知覺組織支持之調節效果。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范榮靖、王美珍、黃漢華(2012,7)。台灣的病人誰來醫。遠見雜誌。313。152-211。
洪懿妍(2012,6)。社會受不起的傷:護理人員荒。Cheers雜誌。141。
胡幼慧、陳秋瑩(1992,3)。婦女與兩性學刊。3。25-39。
施秋萍(2011)。派遣員工成就動機與角色認同對工作績效影響之研究:以知覺組織支持為調節變項。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碩士論文。高雄市施博元(1994)。護理人員之人格特質,工作壓力、離職傾向之相關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私立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紀仁政(1996)。不動產估價專業化與人員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市。徐南麗(1991)。由臺灣的護理現況談台灣的護理未來。榮總人,7(12),1-4。
翁珮雯(2006)。人力資源專業人員角色、角色壓力與工作價值觀對工作投入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張志疏(1997)。國小教師組織承諾與專業承諾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張淑萍(2008)。屏東縣國小教師角色壓力與靈性健康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張雅雯(2007)。機關首長領導風格、指揮不一致、角色壓力與專業承諾之關係研究-以主計人員為例。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陳美蓉(2008)。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工作滿足與離職傾向 相關因素之探討-以雲林縣某區域醫院為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雲林縣。陳國瑚、陳麗如、蘇喜(2006)。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認知與離職傾向之探討。台灣衛誌,25(3),177-188。陳雅芳(2010)。臺北縣國民中學輔導教師角色壓力與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新北市。陳德宗(2005)。學校人事人員的角色期望、角色壓力、角色踐行、組織承諾與工作倦怠之關聯性研究-以嘉義縣市高中職國中國小為例。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陳世宗(2012)。護理人員工作型態壓力、知覺組織支持與主觀生涯成功之關係研究--以嘉義地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管院碩士在職專班。陳靜宜(2010)。國際觀光旅館餐飲部門第一線員工內在情緒勞務、外在工作壓力、工作倦怠與服務品質之相關研究—以組織支持為干擾變項。輔仁大學餐旅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曾麗仁(2012)。工作壓力如何影響服務業員工之正負向回應?組織支持氣候與心理資本之調節角色。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黃金梅(2006)。醫院護理人員之角色壓力、工作滿足及領導型態與離職傾向之相關性研究-以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南台科技大學高階主管企管碩士班。台南市。黃建安(2003)。國小兼組長教師工作價值觀,角色壓力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黃泰瑋(2011)。基於組織支持理論下的資訊技術壓力影響角色壓力之實證研究─以鋁金屬產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碩士班。高雄市。黃露萩(2009)。已婚護理人員社會支持、家庭壓力與生活滿意之研究-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為例。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碩士班黃鶴嶺(2005)。臺北縣市國民小學教務主任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 角色壓力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台北。
葉蕙芳(2009)。專科護理師之工作壓力、專業承諾、工作滿意度之相關性研究。輔英科技大學護理系碩士論文,高雄。廖貴鋒(1986)。國中教師角色衝突、角色不明確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趙婉秀(2012)。知覺組織支持與員工幸福感之關聯性探討-以工作/家庭平衡與工作壓力為中介變項。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蔡明輝(2002)。工作生活品質,工作生活品質效能與離職傾向關聯性之實證研究,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蕭靜宜(1999)。護理人員工作特徵、角色壓力、人格特質對組織與專業承諾之影響,私立東海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駱俊宏(2004)。臺灣南部地區男性護理人員角色壓力, 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之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韓繼成(2002)。國民中學訓導人員角色壓力、人格特質與工作滿意度的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顏慶雲(2008)。護理人員在醫院中的角色。東元醫院院訊。
羅惠敏、吳霞玲、張淑芬、李麗花(2005)。精神科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對其專業承諾影響之研究。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志為護理雜誌。蘇珍蓉(2010)。地方教育行政機關組織文化,人員角色壓力,工作滿意度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系碩士論文,台北。蘇碧虹(2008)。工作特性與角色壓力對醫院資訊人員工作滿足之研究:以知覺組織支持為干擾效果。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所碩士論文。嘉義。蘇澤宸(2010)。高雄市國中教師知覺組織支持、專業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二)英文部份
Babin, B.J. & Boles, J.S.(1996). The effects of perceived co-worker involvement and supervisor support on service provider role stress, performance and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Retailing, 72(1) : 57-75.
Blau, P. M. (196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 Wiley
Byrd, M. E. (2006). Social exchange as a framework for client-nurse interaction during public health nursing maternal-child home visits. Public Health Nursing, 23, 3, 271-276.
Davis, K. (1977). Human behavior at work: Organizational behavior(5thed), 76.
Eisenberger, R. & Huntington, R. (1986).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 71(3): 500-507.
Eisenberger, R., Fasolo, P., and Davis-LaMastro, V. (1990)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 upport and employee diligence, commitment, and innov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5(1),pp.51-59
Farh, J. L., Hackett, R. D., & Liang, J. (2007). Individual-level cultural values as moderators of percer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employee outcome relationship in China: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power distance and traditional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0(3), 715-729
Fogarty, T. J. (1994). Public accounting work experience: The influence of demographic and organizational attributes. 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9(7): 12-20.
Getzels, Jacob W.,&Guba,Egon G.(1954),Role,role c,164-175onflict and effectiveness:An empirical stud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164-175
Gregson, T., J. Wendell, and J. Aono. (1994). Role ambiguity, role conflict, and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re the scales measuring separate constructs for accountants? Behavior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 6: 144-59.
Hardy,M.E & Conway, M. E.(1978).Role Theory:Perspective for Health Professionals,N. Y,:Appleton-Century-Crofts,p.91
Hill, C. A. (1987). Affiliation motivation: People who need people but in different way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5), 1008-1018.
Hutchison, S. (1997).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Futher evidence of construct validity.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y Measurement, 57(6), 1025-1034.
Ingersoll, G. L., Kirsch, J. C., Merk, S. E., & Lightfoot, G. C.(2000). Relationship of organization culture and readiness for change to employee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 30(1), 11-20.
Kahn, R .L. Wolfe, D. M., Quinn, R. P. & Snock, J. D.(1964). Organizational Stress: 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 Ambiguity, New York: John Wiley.
Levinson, H. (1965). Reciprocation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organiz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9, 370-390.
Lin,C.J., Wang,H.C., Li.T.C., &Huang,L.C.(2007).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Nurses’ Job Satisfaction Scale and Nurses’ ProfessionalCommitment .Mid-Taiwan Journal of Medicine,12(2),65-75.
Malinowski, B. (1984). 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Pres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22).
March, J., & Simon, H. (1958). Organizations. NY: Wiley.
Rhoades, L., & Eisenberger, R. (2002).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87(4), 698-714.
Rizzo, J. L., House, R. J., & Lirtzman, S. (1970).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in complex organization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5(2), 150-169
Rousseau, D. M., & Parks, J. M. (1993). The contracts of individuals and rganization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5, 1-43
Shore, L. M., and Wayne, S. J.,(1993). Commitment and employee behavior: comparison of affective commitment and continuance commitment with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8(5), pp. 774-780.
Tuner, J. H. (1982). 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 Co.
Van Sell, M., Brief, A. P., & Schuler, R. S. (1981), Role conflict and role ambiguity: Integration of the literature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Human Relations, 34(1), 4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