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與影像類
Gierstberg, Frits/ Scholten, Hans/ Van Den Heuvel, Maartje, (2006).Documentary Now!: Contemporary Strategies in Photography, Film And the Visual Arts Reflct, Distributed Art Pub Inc.
John L. Fell, ed. (1983).Film Before Griffith,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Nichols, B. (2001).Introduction to Documentary, Indiana Univ Pr.
Nichols, B.(1991).Representing Reality─Issues and Concepts in Documentary, Bill Nichols, USA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Norman, (1972).The American Newsreel: 1911-1967,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Ponech, T.(1997).〈What is non-fiction cinema?〉 In Allen, R., &; Smith, M. Film theory and philosophy, . Oxford: Clarendon .
Renov, M. (2004).The Subject of Documentary, Univ of Minnesota Pr.
Rodowick, D. N.(2007).”Two Futures for Electronic Images, or What Comes after Photography?”The Virtual Life of Film, London, England :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Rosenthal, A.(1988).New Challenges for Documentary, Alan Rosenthal, USA : University of Califormia.
Row, R. ( 1948).The History of the British Film, 1906-1914,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and British Film Academy.
Winston, B. (1978/79).Documentary: I Think We Are in Trouble, Palgrave Macmillan.
Winston, B. (EDT), (2008).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the Information Age, Blackwell Pub.
Winston, B. (2009).Claiming the Real II: Documentary: Grierson and Beyond, Palgrave Macmillan.
Aumont, J.(2001).《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L’Analyse des Films),吳佩慈譯。台北:遠流。
Barsam, R. M.(1996)《紀錄與真實》,王亞維譯。台北:遠流。
Barthes, R.(羅蘭巴特)(1995)《明室攝影札記》(La chambre claire),許綺玲譯。台北市:台灣攝影工作室。
Bass, W.(1986)〈電影式的客觀與影像的風格〉《電影欣賞》,李道明譯。台北市:電影欣賞雜誌社。
Benjamin, W.(瓦爾特‧班雅明)(1999)《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許綺玲譯。台北市:台灣攝影工作室。
Betton, G.(2000)《電影美學》(Esthétique du cinéma),劉俐譯。台北:遠流。
Bordwell, D. &;Thompson, K.(1996)《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Original: Film Art-An Introduction),曾偉禎譯。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Burch, N.(1997)《電影理論與實踐》李天鐸、劉現成譯。台北:遠流。
Damisch,H. (于貝爾‧達彌施)(2007.09.01)《落差︰經受攝影的考驗》(La Dénivelée:À l’ épreuve de la photographie),董強譯。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貝貝特。
Giannett, L. D.(1995)《認識電影》(Understanding Movies),焦雄屏等譯。台北:遠流。
Lapsley, R.&; Westlake, M.(1997),《電影與當代批評理論》(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李天鐸、謝慰文譯。台北:遠流。
Metz, C.(1996)《電影語言-電影符號學導論》(Essais sur la signification au cinéma),劉森堯譯。台北:遠流。
Rabiger, M.(1998)《製作紀錄片》,王亞維譯。台北:遠流。
Rabinowitz, R.(2000)《誰在詮釋誰-紀錄片的政治學》,游惠珍譯。台北:遠流。
Sontag, S.(蘇珊桑塔)(1997)《論攝影》(On Photography),黃翰狄譯。台北:唐山。
Young, C.(1986)〈觀察的電影〉《電影欣賞》,李道明譯。台北:電影欣賞雜誌社。
小川紳介(1995)《小川紳介的世界》,馮艷譯。台北:遠流。
王慰慈主編(2007)《台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1930-2003》。台北:同喜文化。
王慰慈著,《紀錄與探索-與大陸紀錄片工作者的世紀對話》。台北:遠流電影館。
中央日報(2003.10.20)閱讀版專題。
中國時報(1991.10.31)第31版。
李道明(1986)〈紀錄與真實-對過去九十年來紀錄片美學的回顧〉《西方紀錄片回顧展》。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李道明(2000.06)〈什麼是紀錄片〉《紀錄台灣: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下)。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姚家寧、郭碧純(1994)〈台灣紀錄片發展及其現況〉,《影響電影雜誌第三期》第3期。
郭力昕,〈試論「生命」及其文化現象---當紀錄片成為新的教堂〉刊載於《中國時報》第31版(2004/10/12)
鄭璐訪問(1983)〈人的感情、人的世界-張照堂談紀錄片〉,《世界電影》第172期,台北:視影實業。
莊婉華紀錄整理(2005.02.25)〈從拓荒者劉必稼到石頭夢〉《聯合報》。
精神分析理論
Žižek, S.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Lacan: But Were Afraid to Ask Hitchcock.
Žižek, S.(2006.12.19),Interrogating the Real, Rex Butler (Editor), Scott Stephens (Editor),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New Ed edition.
Žižek, S.&; Daly, G.(斯拉維.紀傑克、格林.戴里)(2008.07.01) 《與紀傑克對話》(Conversations with ZiZek),孫曉坤譯。台北:巨流圖書。
Žižek, S.(斯拉維.紀傑克)(2008.09.01)《傾斜觀看:在大眾文化中遇見拉岡》(Looking Awry :Introduction to Jacques Lacan through Popular Culture),蔡淑惠譯。台北:桂冠(聯經代理)。
Žižek, S.(斯拉維.紀傑克)(2004.08.20)《幻見的瘟疫》(The Plague of Fantasies),朱立群譯。台北:桂冠。
Žižek, S.(斯拉維.紀傑克)(2001)《意識型態的崇高客體》(The Sublime Object of Ideology),季廣茂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Žižek, S.(斯拉維.紀傑克)(2006.10.07)《歡迎光臨真實荒漠》(Welcome to The Desert of The Real ),朱元鴻主編、王文姿譯。台北:麥田。
Evans, D.(狄倫.伊凡斯)(2009.10)《拉岡精神分析辭彙》(An Introductory Dictionary of Lacanian Psychoanalysis),劉紀蕙、廖朝陽、黃宗慧、龔卓軍譯。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王國芳、郭本禹著(1997)〈第四章、說話的主體〉《拉岡》,台北:生智出版社。
韓振江著(2009)《齊澤克意識形態理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其他類
Crary, J.(強納森.柯拉瑞)(2007.09.12)《觀察者的技術:論十九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Techniques of the Observer: On Vision and Modernit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蔡佩君、王嘉驥譯。台北市:行人出版社。
Danto, A.(亞瑟.丹托)(1996)《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籓籬》(After The End of Art: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ale of History),林雅琪、鄭惠雯譯。台北:遠流。
Foucault, M. (1993.07)《知識的考掘》(L'archéologie du savoir),王德威譯。台北:麥田出版。
Grix, J.(2008.12)《TOP研究的必修課:學術基礎研究理論》(The Foundation of Research),林育珊譯。台北:寂天文化。
Hayakawa, S. I.《語言與人生》(Language in Thought &; Action),鄧海珠譯。台北市:遠流。
Michaels, J. C.(J. C. 麥可斯)(2008)《青蛙.少女.哲學家》(Firebelly),黃意然譯。台北市:遠流。
Sontag, S.(蘇珊桑塔)(1997)《旁觀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陳耀成譯。台北市:麥田。
朱剛(2002)《20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台北:楊智文化。
夏鑄九、王志弘/編(1999.03)《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Reading in Social Theories and The Cultural Form of Space),陳志梧譯。台北市: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學富文化。
簡妙如(2002)《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網路資料
Hasumi Shigehiko(蓮實重彥)(2008)〈2007山形影展評審感言及其他:Let’s Meet Again in Yamagata〉(Let’s Meet Again in Yamagata),林木材譯。http://docworker.blogspot.tw/2008/03/2007lets-meet-again-in-yamagata.html
王蔚慈訪問整理(1998)紀錄片口述歷史記錄張照堂部分,台灣電影資料庫。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recordOralList_show.htm?RMOPID=21
林木材(2011)〈獨特的存在:記2011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Yamagata International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 http://woodlindoc.blogspot.tw/2011/11/2011yamagata-international-documentary.html
台灣電影資料庫,史料庫。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twfilm_s_list.htm?KEYWORD=%AC%F6%BF%FD%A4%F9&;DATE=1985&;Login=%ACd%B8%DF
關曉榮(2009.09)《想念大陳:再現「人間」》。http://www.wretch.cc/blog/guan971949/8428753
參考片單
馬力克班德傑勞(Malik Bendjelloul)《尋找甜秘客》(Searching For Sugar Man, 2012)
賴特《錫蘭之歌》(Song of Ceylon, 1935)
亞歷山大‧杜甫仁科(Alexander Dovzhenko)《大地》(Earth/Zemlya, 1930)
艾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波坦金戰艦》(The Battleship Potemkin, 1925)
艾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罷工》(Strike, 1925)
查爾斯.佛格森(Charles Ferguson)《黑金風暴》(Inside Job, 2008)
佛萊赫堤(Robert Flaherty)《艾阮島的人》(Man of Aran, 1934)
佛萊赫堤(Robert Flaherty)《北方的南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 1922)
佛萊赫堤(Robert Flaherty)《摩亞那》(Moana, 1926)
約翰‧葛里遜(John Grierson)《工業化的英國》(Industrial Britain, 1933)
約翰‧葛里遜(John Grierson)《飄網漁船》(Drifters, 1929)
約翰‧葛里遜(John Grierson)《夜郵》(Night Mail, 1936)
加藤治代(Kato Haruyo)《起司與蟲》(チーズとうじ虫∕The Cheese &; The Worms, 2005)
理察‧李考克(Richard Leacock)、勞勃‧祖(Robert Drew group)《黨內初選》(Primary, 1960)
盧米埃兄弟(Lumière brother)《火車進站》(The Arrival of a Train at La Ciotat∕L'arrivée d’un train à la Ciotat, 1895)
盧米埃兄弟(Lumière brother)《從盧米埃工廠下班的工人》(La sorite des ouvriers de l’usine Lumière∕Workers Leaving the Lumière Factory, 1895)
盧米埃兄弟(Lumière brother)《灑水記》(L’arroseur aroseé∕The Spinkler Sprinkled, 1895)
盧米埃兄弟(Lumière brother)《嬰兒進餐》(La repas de bebé∕ The baby’s Meal, 1895)
盧米埃兄弟(Lumière brother)《餵食天鵝》(Feeding the Swans, 1895)
喬治‧梅里葉(George Méliès)《月球之旅》(A Trip to the Moon, 1902)
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大亨與我》(Roger and Me, 1997)
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科倫拜校園事件》(Bowling For Columbine, 2004)
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華氏九一一》(Fahrenheit 9/11, 2006)
梅索兄弟《推銷員》(Salesman, 1969)
梅索兄弟《灰色花園》(Grey Garden, 1976)
梅索兄弟《提提卡蠢事》(The Titicut Follies, 1967)
尚‧胡許(Jean Rouch)《夏日編年》(Chronique d’un été∕Chronicle of a Summer, 1961)
蘭妮•萊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意志的勝利》(Triumph des Willens, 1934)
狄嘉‧維多夫(Dziga Vertov)《持攝影機的人》(The Man with the Movie Camera, 1929)
陳耀圻《劉必稼》(1967)
中國電視公司《芬芳寶島》
中國電視公司《美不勝收》
中國電視公司《映像之旅》
中國製片廠《中國之怒吼》(1966)
交通局鐵道部《高砂族素描》(1939)
江偉華《廣場》(2010)
余秉中《台灣節慶》(1994)
沈可尚《噤聲三角》(2000)
吳乙峰《生命》(2004)
吳乙峰《月亮的小孩》(1990)
吳耀東《在高速公路上游泳》(1998)
李中旺《部落之音》(2004)
李家驊《25歲,國小二年級》(2003)
李家驊《景福門日記》(2005)
李惠仁《睜開左眼》(2008)
李道明《殺戮戰場的邊緣》(1986)
李道明《殺戮戰場的邊緣》(1986)
李道明《人民的聲音》(1991)
林育賢《翻滾吧!男孩》(2004)
林啟壽《少年影片》(2002)
林泰州《書包裡的秘密》(2007)
郭笑芸《與愛無關》(2007)
崔愫欣《貢寮,你好嗎?》(2004)
周美玲《流離島影》(2000)
周美玲《私角落》(2003)
侯季然《我的747》(2005)
徐小明《望鄉》(1996)
曾文珍《春天:許金玉的故事》(2002)
華天灝《不老騎士-歐兜邁環台日記》(2012)
黃信堯《阿里88》(2013)
黃庭輔《指月記》(2002)
黃庭輔《黃屋手記》(2006)
賀照緹的《我愛高跟鞋》(2010)
湯湘竹《海有多深》(1999)
楊力州《水蜜桃阿嬤》(2006)
楊力州《我愛080》(1998)
許慧如《黑晝記》(2008〉
許慧如《雜菜記》(2002)
溫知儀的《兒戲》(2003)
蔡崇隆的《島國殺人紀事》(2000)
蔡崇隆的《我的強娜威》(2003)
綠色小組《機場事件》(1986)
綠色小組《五二○事件》(1986)
綠色小組《選舉現形記》(1986)
鍾權《正面迎擊》(2013)
董振良《單打雙不打》(1994)
董振良《解密八三一》(2000)
張照堂《張英武素描》(1973)
張照堂《廖修平的作品》(1973)
張照堂《四個攝影家》(1973)
張照堂《王船祭典》(1980)
虞戡平《掌中舞春秋—台灣布袋戲》(2001)
莊益增、顏蘭權《無米樂》(2004)
鄧南光《台北映像》
鄧南光《淡水河》
鄧南光《某一天》
劉吶鷗《持攝影機的男人》
蕭菊貞《紅葉傳奇》(2000)
總督府《台灣實況紹介》(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