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部分
江芳盛(2006)。「國中學生課業補習效果之探討」。《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7(1),131-148。
江民瑜(2006)。「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行為之影響機制探討:以高雄縣市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6(1),41-81。杜震華(2007)。「台灣數學第一又怎樣」。《蘋果日報》,論壇,12月6日。
何嘉儀(2003)。《國小一年級新生學校適應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巫有鎰(2007)。「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台東縣原、漢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29-67。李敦義(2006)。「補習有助於升學嗎?──分析補習、多元入學與教育取得間的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29(3),489-516。
沈如瑩(2003)。「國民中小學自尊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沈君翰(2006)。《城鄉地區高中生補習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吳佳蓉(2002)。《隔代教養兒童與非隔代教養兒童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吳佳蓉、張德勝(2004)。「隔代教養學生與非隔代教養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花蓮師院學報》,16,109-134。吳慧瑛(2007)。「家庭背景與教育成就:五個出生世代的比較分析」。《人口學刊》,34,109-143。周新富(2004)。「家庭社經地位、家長參與學習與國中生能力分組關係之研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4(2),113-153。周新富(2008)。「社會階級對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以家庭資源為分析架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1-43。林進財(1992)。《城郊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比較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淑理(2000)。《高職研修生自我概念、學習行為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林大森(2006)。「大學指定科目考試跨考數學議題之初探」。《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6(2),43-83。林大森、陳憶芬(2006)。「臺灣高中生參加補習之效益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2(4),35-70。
林維芬、徐秋碧(2009)。「正向情緒輔導介入方案對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131-178。柯巨航(2008)。《補習教育與國中學生數學成就關係之探討》。台灣花蓮教育大學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徐慕蓮(1987)。《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苙雲(2003)。「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第一波學生問卷【原始數據】
第三波學生問卷【原始數據】、第一波家長問卷【原始數據】、第三波家長問卷【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http://srda.sinica.edu.tw。
張苙雲(2003)。「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資料使用手冊【2011.12.01 版】、第一波(2001)高中職學生問卷」,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管理單位、釋出單位】。張淑玲(2006)。《臺灣地區個人社經地位與健康行為、自評健康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許崇憲(2010)。「高中學生參加補習的情境決定因素及對學業成績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33(3),77-105。郭丁熒、許竣維(2004)。「不同社經背景小學生的數學科學業成就、文化資本、經濟暨財務資本、及社會資本關係之差異」。《教育學誌》,17,77-119。郭淑娟(2006)。《臺灣國中生補習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南華大學,未出版,嘉義縣。
陳正昌、程炳林(1998)。《SPSS、SAS、BMDP統計軟體在多變量統計上的應用(二版) 》。台北,五南。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05)。《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用》。台北,五南。
曹以會(2004),「8成明星高中學生在補習」。《中時電子報》,7月24日。
黃芳銘、楊世安(2006)。「家庭因素對國小學童環境行為影響模式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1(1),159-183。
黃毅志(1998)。《台灣地區新職業分類的建構與評估》。調查研究,5,5-32。黃毅志(2003)。「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師大教育研究集刊》,49(4),1-31。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60。
黃鴻文、武曉梅(2007)。「我們要識字:一群國小補校中高齡婦女學生的課程觀」。《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69-110。彭玉琪(2012)。「臺灣高中學生的補習時數、自我效能與數學成績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游錦雲、陳敏瑜、曾秋華、李慧純(2009)。「臺灣學生在TEPS的數學表現及啟示」。《研究資訊》,26(6),97-106。
楊孟麗、譚康榮、黃敏雄(2003)。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心理計量報告:TEPS2001分析能力測驗【第一版】。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管理、釋出單位】
劉正(2006)。「補習在台灣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台灣師大教育研究集刊》,52(4),1-33。劉瑞美(2006)。《父母教養方式與國小學童情緒智力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賴品秀(2009)。《父母教養方式、學校適應、自我察覺對國小學童同儕關係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駱明慶(2004)。「升學機會與家庭背景」。《經濟論文叢刊》,32(4),417-445。鍾志從與許肅梅(2006)。「家庭因素對幼兒數學能力發展影響之探討」。《中華家政學刊Vol.40》,83-106。
簡瓊珠(2003)。《高齡學習者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龔心怡、林素卿與張馨文(2009)。「家長社經地位與數學學習動機對數學學習成就之研究-以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數學領域為例」。《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5,121-142。二、英文部分
Bagozzi,R.P. & Yi,Y. (1988) .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dels, Academy of Marking Science(16),76-94.
Bentler,P.M., & Bonnett,D.G. (1980). Significant tests and goodness of fit in the analysis of covariance struct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8, 588-606.
Coleman, J.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upplement), 95-120.
Calhoun, J. F., & Acocella, J. R. (1990).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and human relationships. New York : McGraw-Hill.
De Graaf P. M. 1986.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Netherland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59(October): 237-246.
Hair, J. F., Black, B., Babin, B., Anderson, R. E., & Tatham, R. L. (1992).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6th ed.). New York: Macmillan.
Harman, H. H. (1976). Modern factor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u,L., & Bentler,P.M. (1999). Cutoff criteria for fit indexes in covariance structure analysis: Conventional criteria versus new alternativ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6 , 1-55.
Kim, J., & Mueller, C. W. (1978). Introduction to factor analysis: What it is and how to do it. Newbury Park, CA: Sage.
Ladd,G.W.(1989).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and supports:Precusors of early school adjustment? In B. Schneider, G.Attili,J. Nadel,& R. Weissberg (Eds. ),Social competence i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277-299.
Lin, N.(2001).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NY: Cambridge.
Werum, R. E.(2000). The ethnic dimension of social capital:How parental networks sharptrack placemcnt in German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