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02:56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朱俊豪
研究生(外文):Chun-Ho Chu
論文名稱:學校生活適應與補習對高中職學生數學能力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Effects of School Adaption and Cram School on Students’ Mathematical Ability at Both the Vocational and Senior High School Levels
指導教授:劉鋼劉鋼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Kang Liu
口試委員:賴靖宜崔曉倩
口試委員(外文):Jing-yi LaiHsiao-Chien Tsui
口試日期:2014-06-04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國際經濟研究所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經濟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6
中文關鍵詞:臺灣長期追蹤資料庫參與補習家庭社經地位學校生活適應數學能力
外文關鍵詞:TEP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53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2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5
本研究基於學校生活適應理論與參與補習理論及數學能力的理論,探討影響高中職學生的數學能力之因素。並以臺灣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2001、2005年的家長問卷與學生問卷結果作為研究資料。本研究將影響因素分為家庭社經地位、學校生活適應、參與補習與數學能力,運用敘述統計與結構方程模型(SEM)等統計方法來進行分析。
本研究獲得之結論為:
一、臺灣高中職學生有參與補習,數學能力也會提升。
二、父母親教育程度、父母親職業與數學能力有顯著差異。
三、學校生活適應愈好,數學能力相對提升。
四、家庭社經地位直接影響高中職學生的數學能力,亦可經由學校生活適應、參
與補習中介變項影響高中職學生的數學能力。

目 錄
頁次
謝辭..................................................i
中文摘要...............................................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探討.........................5
第二節 補習與數學能力之相關研究探討........................6
第三節 家庭社經地位與數學能力之相關研究探討.................7
第三章 研究方法........................................11
第一節 資料來源與說明...................................11
第二節 變數定義與測量...................................12
第三節 研究架構........................................17
第四節 研究假設........................................18
第五節 結構方程式模型...................................19
第四章 實證結果........................................30
第一節 結構方程式模型關係檢定............................30
第二節 模型結果探討....................................34
第五章 結論...........................................50
參考文獻................................................52


一、中文部分
江芳盛(2006)。「國中學生課業補習效果之探討」。《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7(1),131-148。
江民瑜(2006)。「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行為之影響機制探討:以高雄縣市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6(1),41-81。
杜震華(2007)。「台灣數學第一又怎樣」。《蘋果日報》,論壇,12月6日。
何嘉儀(2003)。《國小一年級新生學校適應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巫有鎰(2007)。「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台東縣原、漢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29-67。
李敦義(2006)。「補習有助於升學嗎?──分析補習、多元入學與教育取得間的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29(3),489-516。
沈如瑩(2003)。「國民中小學自尊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沈君翰(2006)。《城鄉地區高中生補習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佳蓉(2002)。《隔代教養兒童與非隔代教養兒童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吳佳蓉、張德勝(2004)。「隔代教養學生與非隔代教養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花蓮師院學報》,16,109-134。
吳慧瑛(2007)。「家庭背景與教育成就:五個出生世代的比較分析」。《人口學刊》,34,109-143。
周新富(2004)。「家庭社經地位、家長參與學習與國中生能力分組關係之研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4(2),113-153。
周新富(2008)。「社會階級對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以家庭資源為分析架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1-43。
林進財(1992)。《城郊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比較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淑理(2000)。《高職研修生自我概念、學習行為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大森(2006)。「大學指定科目考試跨考數學議題之初探」。《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6(2),43-83。
林大森、陳憶芬(2006)。「臺灣高中生參加補習之效益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2(4),35-70。
林維芬、徐秋碧(2009)。「正向情緒輔導介入方案對國小學童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131-178。
柯巨航(2008)。《補習教育與國中學生數學成就關係之探討》。台灣花蓮教育大學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徐慕蓮(1987)。《個人及家庭因素影響國小新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苙雲(2003)。「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第一波學生問卷【原始數據】
第三波學生問卷【原始數據】、第一波家長問卷【原始數據】、第三波家長問卷【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http://srda.sinica.edu.tw。
張苙雲(2003)。「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資料使用手冊【2011.12.01 版】、第一波(2001)高中職學生問卷」,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管理單位、釋出單位】。
張淑玲(2006)。《臺灣地區個人社經地位與健康行為、自評健康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許崇憲(2010)。「高中學生參加補習的情境決定因素及對學業成績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33(3),77-105。
郭丁熒、許竣維(2004)。「不同社經背景小學生的數學科學業成就、文化資本、經濟暨財務資本、及社會資本關係之差異」。《教育學誌》,17,77-119。
郭淑娟(2006)。《臺灣國中生補習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南華大學,未出版,嘉義縣。
陳正昌、程炳林(1998)。《SPSS、SAS、BMDP統計軟體在多變量統計上的應用(二版) 》。台北,五南。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05)。《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用》。台北,五南。
曹以會(2004),「8成明星高中學生在補習」。《中時電子報》,7月24日。
黃芳銘、楊世安(2006)。「家庭因素對國小學童環境行為影響模式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1(1),159-183。
黃毅志(1998)。《台灣地區新職業分類的建構與評估》。調查研究,5,5-32。
黃毅志(2003)。「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師大教育研究集刊》,49(4),1-31。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60。
黃鴻文、武曉梅(2007)。「我們要識字:一群國小補校中高齡婦女學生的課程觀」。《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69-110。
彭玉琪(2012)。「臺灣高中學生的補習時數、自我效能與數學成績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游錦雲、陳敏瑜、曾秋華、李慧純(2009)。「臺灣學生在TEPS的數學表現及啟示」。《研究資訊》,26(6),97-106。
楊孟麗、譚康榮、黃敏雄(2003)。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心理計量報告:TEPS2001分析能力測驗【第一版】。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管理、釋出單位】
劉正(2006)。「補習在台灣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台灣師大教育研究集刊》,52(4),1-33。
劉瑞美(2006)。《父母教養方式與國小學童情緒智力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賴品秀(2009)。《父母教養方式、學校適應、自我察覺對國小學童同儕關係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駱明慶(2004)。「升學機會與家庭背景」。《經濟論文叢刊》,32(4),417-445。
鍾志從與許肅梅(2006)。「家庭因素對幼兒數學能力發展影響之探討」。《中華家政學刊Vol.40》,83-106。
簡瓊珠(2003)。《高齡學習者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龔心怡、林素卿與張馨文(2009)。「家長社經地位與數學學習動機對數學學習成就之研究-以國中基本學力測驗數學領域為例」。《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5,121-142。

二、英文部分
Bagozzi,R.P. & Yi,Y. (1988) .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dels, Academy of Marking Science(16),76-94.
Bentler,P.M., & Bonnett,D.G. (1980). Significant tests and goodness of fit in the analysis of covariance struct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8, 588-606.
Coleman, J.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upplement), 95-120.
Calhoun, J. F., & Acocella, J. R. (1990).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and human relationships. New York : McGraw-Hill.
De Graaf P. M. 1986.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Netherland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59(October): 237-246.
Hair, J. F., Black, B., Babin, B., Anderson, R. E., & Tatham, R. L. (1992). Multivariate Data Analysis (6th ed.). New York: Macmillan.
Harman, H. H. (1976). Modern factor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u,L., & Bentler,P.M. (1999). Cutoff criteria for fit indexes in covariance structure analysis: Conventional criteria versus new alternativ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6 , 1-55.
Kim, J., & Mueller, C. W. (1978). Introduction to factor analysis: What it is and how to do it. Newbury Park, CA: Sage.
Ladd,G.W.(1989). Children’s social competence and supports:Precusors of early school adjustment? In B. Schneider, G.Attili,J. Nadel,& R. Weissberg (Eds. ),Social competence i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277-299.
Lin, N.(2001).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NY: Cambridge.
Werum, R. E.(2000). The ethnic dimension of social capital:How parental networks sharptrack placemcnt in German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江民瑜(2006)。「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行為之影響機制探討:以高雄縣市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6(1),41-81。
2. 江民瑜(2006)。「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行為之影響機制探討:以高雄縣市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6(1),41-81。
3. 江民瑜(2006)。「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行為之影響機制探討:以高雄縣市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6(1),41-81。
4. 巫有鎰(2007)。「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台東縣原、漢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29-67。
5. 巫有鎰(2007)。「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台東縣原、漢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29-67。
6. 巫有鎰(2007)。「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台東縣原、漢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29-67。
7. 吳佳蓉、張德勝(2004)。「隔代教養學生與非隔代教養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花蓮師院學報》,16,109-134。
8. 吳佳蓉、張德勝(2004)。「隔代教養學生與非隔代教養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花蓮師院學報》,16,109-134。
9. 吳佳蓉、張德勝(2004)。「隔代教養學生與非隔代教養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花蓮師院學報》,16,109-134。
10. 吳慧瑛(2007)。「家庭背景與教育成就:五個出生世代的比較分析」。《人口學刊》,34,109-143。
11. 吳慧瑛(2007)。「家庭背景與教育成就:五個出生世代的比較分析」。《人口學刊》,34,109-143。
12. 吳慧瑛(2007)。「家庭背景與教育成就:五個出生世代的比較分析」。《人口學刊》,34,109-143。
13. 周新富(2004)。「家庭社經地位、家長參與學習與國中生能力分組關係之研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4(2),113-153。
14. 周新富(2004)。「家庭社經地位、家長參與學習與國中生能力分組關係之研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4(2),113-153。
15. 周新富(2004)。「家庭社經地位、家長參與學習與國中生能力分組關係之研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4(2),11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