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a8de:191f:a29b:1858)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3 05:10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江明祥
研究生(外文):Ming-Hsiang Chiang
論文名稱:紙漿價格對臺灣造紙公司股價之影響度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Impact of Wood Pulp Prices on the Stock Prices of Paper Making Companies in Taiwan
指導教授:劉文祺劉文祺引用關係鄭孟玉鄭孟玉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Wen-Chi LinMing-Hsiang Cheng
口試委員:劉文祺鄭孟玉張椿柏王友珊
口試委員(外文):Wen-Chi LinMing-Hsiang ChengChun-Po ChangYu-Shan Wang
口試日期:2013-09-17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大葉大學
系所名稱: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其他商業及管理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6
中文關鍵詞:台灣造紙業股價紙漿價格VAR模型金融海嘯
外文關鍵詞:Taiwan paper industryStock Price of Paper Making CompanyWood Pulp PriceVector auto regressionFinancial cris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4
  • 點閱點閱:609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6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論文提要內容:
本文以單根及自我向量迴歸模型,探究紙漿價對臺灣上市造紙業股價之影響。紙漿現貨價格和臺灣上市造紙業股價進行分析。
本研究採用週資料,研究期間為2006年10月9日與2013年8月26日,實證結果發現: (1)國際紙漿價格分別領先士紙與正隆的股價一期及三期呈負向變動,但對其餘的公司股價而言,則不具指標性作用。(2)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國際紙漿價格及榮成、永豐餘、正隆的股價皆有顯著負相關,在金融海嘯期間,國際紙漿價格的變動對此三家公司的衝擊較大。

ABSTRACT
This study uses the unit root test and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 to explore the impact between international pulp price and Taiwan paper industry stock price. The article will indicate the cause and effect between pulp price and paper industry stock price.
In this research, we adopt the empirical approach and collect data from October 9th, 2006 to August 26th, 2013. After analyzing these data, we came out with the following results. First, if the international pulp prices increase, the stock price of Shin Lin company will have negative effect after one week and the stock price of Cheng Long company will have negative effect after three weeks.
Second, the international prices will have negative effect on stock prices of Long Chen, Yuen Foong Yu, and Chen Long companies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period. In other words, the change of international pulp prices will have highly impact on these three paper making companies in Taiwan.
Key Words: Taiwan Paper Industry, Stock Price of Paper Making Company, Wood Pulp Price, Vector Auto-Regression, Financial Crisis

內容目錄
封面內頁
簽名頁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iii
內容目錄 iv
表目錄 iv
圖目錄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0
第三節 研究架構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造紙產業分析 13
第二節 造紙相關文獻 20
第三節 原物料和股價之相關文獻 23
第四節 國內紙產業相關研究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虛擬變數 37
第二節 單根檢定 37
第三節 最適落遲期數 40
第四節 向量自我迴歸模型 41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44
第一節 資料來源與敘述統計 44
第二節 單根檢定 47
第三節 VAR模型實證 4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2
第一節結論 52
第二節建議 52
參考文獻 53

表目錄
表1-1臺灣造紙同業公會全球紙張及紙板生產量 3
表1-2 廢紙回收率與使用率 6
表1-3 2008年至2012年我國造紙業之內外銷比重 8
表1-4 2008年至2012年我國造紙製造業整體進出口趨勢表 9
表1-5 各公司101年成本占總收入百分比 9
表2-1 近五年木漿與廢紙漿占有率 31
表2-2 主要製漿法摘要 33
表2-3 印刷方式整理表 35
表2-4 臺灣造紙上市公司簡介 35
表2-5 臺灣上市造紙公司產品彙整總覽表 36
表4-1 指數與股價敘述統計分析 47
表4-2 單根檢定 48
表4-3 各公司之SC落遲期數 49
表4-4 紙漿價格對造紙股價之領先落後關係模型 50







圖目錄
圖1-1 臺灣經濟成長率與造紙業生產毛額 1
圖1-2 全球紙張及紙板生產量統計圖 4
圖1-3 紙張與紙板之製程 4
圖1-4 紙張及紙板生產量比例 7
圖1-5 廢紙消費量及進口分類比例 7
圖1-6 造紙供應鏈簡圖 10
圖1-7 研究架構圖 12
圖2-1 造紙產業結構圖 14
圖2-2 2008年紙漿價格及安全庫存天數 17
圖2-3 全球紙業生產量市場及每人每年平均消費量成長率 18
圖2-4 中國紙業進口量變化及年成長率 19
圖2-5 2012年全球紙漿銷售量及安全庫存天數 20
圖2-6 臺灣造紙產業時期銷售與利潤圖 29
圖2-7 上游紙廠製作流程圖 33
圖4-1 變數資料之走勢圖 45
圖4-2 變數(取差分)資料之走勢圖 46




中文部分:
任憶安(1990),台灣造紙工業計量經濟分析。
方崚峰(2001),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對造紙業國際策略影響之研究,私立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景翔、尚睿國(2002),台灣與全球紙漿暨造紙工業之生產力分析,1991-2000:malmquist指數之應用,農業經濟半年刊。
蔡東和(2003),台灣造紙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高階主管管理學程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可強(2004),原物料價格與股價關係之探討--以塑化產業為例,仁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得禎(2005),外包關鍵因素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家庭用紙業為例,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楊亦農(2005),時間序列分析--經濟與財務上之應用,二版,雙葉書廊。
蔡石玉(2006),TPM 在造紙廠之應用以正隆公司后里廠為例私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周鍾麟(2006),台灣造紙產業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Hafeez鑑別核心能力結構化方法之應用,私立銘傳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理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育政(2008),國際原物料價格與股價關係之探討--以不銹鋼產業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朱春福(2008),以交易成本觀點分析台灣造紙廠商之競爭優勢--以A 公司為例,私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俊琪(2009),總體面、原物料及金融指標對不同產業結構國家股市變動影響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玉樹(2010),原物料指數與股市、匯市關聯性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淑貞(2011),原物料價格與台灣股票市場類股指數的關聯性探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班。
陳玟樺(2011),羽絨產業原物料價格預測模式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魏意紋(2011),台灣造紙企業發展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產
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其峯(2012),應用結構行為績效模式探討我國造紙製造業--以正隆公司為個案,中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蕭心怡(2013),原物料價格波動與股價之關係探討¬--以化工股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外文部分:
Engle, R. F. and C. W. J. Granger (1987), “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 representation, estimation, and testing”, Econometrica,
251-276.

Granger, C. W. J. (1981), “Some properties of time series data and their use in econometric model specification”,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21-130.

Forbes, K. J. and R. Rigobon (2002), “No contagion, only interdepend¬ence: measuring stock market comovements”, Journal of Finance, 2223-2261.

Hammoudeh, S. and H. Li (2005), “Oil Sensitivity and Systematic Risk in Oil-Sensitive Stock Indices”,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1-21.

Johansen, S. (1988),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integration Vectors”,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231-254.

Jones, C. M. and G. Kaul (1996), “Oil and the Stock Markets”, Journalof Finance, 463-491.

Kaneko, T. and B. S. Lee (1995), “Relative Importance of Economic
Factors in the U.S. and Japanese Stock Markers”,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oconomics, 290-307.

Sadorsky, P. (2003), “The macro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technology
stock price volatility”, 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1-205.

Phillips, P. C. B. and P. Perron (1988), “Testing for Unit Roots in Tim Series Regression”, Biometrika, 335-346.

Said, S. and D. Dickey (1984), “Testing for Unit Roots in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Model of Unknown Order”, Biometrica,
599-607.

Sims, C. (1980), “Macroeconomics and Reality”, Econometrica, 1-48.

Nerlove, M. and W. Addison (1958), “statistical estimation of long-run elasticities of supply and demand”, Journal of farm economic, 861-880.

Buongiorno, J. and M. K. Young (1982), “Econometric models of U.S.demand for paper and paperboard”, For.Scv, 119-126.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47)陳沛悌、蔡宏進、陳甫鼎,「台灣醫療觀光發展之探討」,健康管理學刊,第八卷第二期,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
2. (58)葉泉宏,「韓國入境觀光發展的回顧與展望」,韓國學報,第二十一期, 345~355頁,民國一百年。
3. (9)任海傳,「開放陸客來台旅遊之困局與省思」,展望與探索,第八卷第六期,27~51頁,民國九十九年。
4. (47)陳沛悌、蔡宏進、陳甫鼎,「台灣醫療觀光發展之探討」,健康管理學刊,第八卷第二期,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
5. (9)任海傳,「開放陸客來台旅遊之困局與省思」,展望與探索,第八卷第六期,27~51頁,民國九十九年。
6. (2)王啟秀、陳文郎、陳芃蓒,「台灣發展醫療觀光服務業競爭優勢之研究」,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四卷第一期,民國一百年。
7. (2)王啟秀、陳文郎、陳芃蓒,「台灣發展醫療觀光服務業競爭優勢之研究」,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四卷第一期,民國一百年。
8. (58)葉泉宏,「韓國入境觀光發展的回顧與展望」,韓國學報,第二十一期, 345~355頁,民國一百年。
9. (71)羅愛雁,「淺談新加坡、馬來西亞與台灣之觀光旅遊產業」,科技發展政策報導,114~119頁,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
10. (71)羅愛雁,「淺談新加坡、馬來西亞與台灣之觀光旅遊產業」,科技發展政策報導,114~119頁,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