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98.82.120.188) 您好!臺灣時間:2024/09/15 19:1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張柏徹
研究生(外文):Chang Bo Che
論文名稱:夫妻間年齡差距對婚姻滿意度之影響
論文名稱(外文):The Effect of The Gap on Husband-Wife Age at Marital Satisfaction
指導教授:陳妍蒨陳妍蒨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Chen Yen Chien
口試委員:欉清全陳麗如
口試委員(外文):Tsong Ching ChuanChen Li Ju
口試日期:2014-06-09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經濟學系
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
學類:經濟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4
畢業學年度:102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35
中文關鍵詞: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婚姻滿意度年齡差距子樣本分析同質婚姻
外文關鍵詞:Taiwan Social Change SurveyMarital satisfactionAge gapSubsampleHomogeneous marriage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541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7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夫妻年齡差距五歲為婚姻最幸福的組合,而本國研究雖有年齡差距、年齡與婚姻滿意度相關研究,卻尚未有國內研究指出年齡差距與婚姻滿意度之間的關係,故本文擬採用中華民國【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近四期的家庭組資料做為研究樣本,並使用OLS迴歸模型分析臺灣4914位已婚夫妻的婚姻滿意度是否會受到年齡差距的影響。研究第一部分中OLS迴歸實證結果發現,夫妻間以「男大於女5歲以內」的同質婚姻組合的婚姻滿意度為最高。第二部分的子樣本分析,以家庭內是否育有男孩、性別、教育年數做為區分,藉以觀察特定群體下年齡差距對婚姻滿意度的影響效果。結果發現育有男孩的家庭、教育年數在十二年以上者,其同質婚姻(男大於女5歲以內)組合的婚姻滿意度仍為最高。另外,不論男性或女性,當配偶的年齡較自己年長時,均會造成婚姻滿意度較低的情況產生。
According to foreign studies, the best marriage composition is the wife who is younger than her husband for five years.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studies in Taiwan which are talking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or age-gap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none of them has pointed 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age gap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 This paper adopts the information of family group from the latest four periods of “Taiwan Social Change Survey” , and uses the OLS regression model to analysis whether the marital satisfaction is affected by the age gap among 4914 married couples. The result in the first part shows that the marital satisfaction is the highest for couples, which the husband is older than the wife for less than five years old(it was called as homogeneous marriages). The second part is subsample analysis, in which sample is distinguished between gender, years of education, and whether families having son or not.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artial satisfaction of homogeneous marriages old is still the highest for the families having son, and the people whose schooling years are more than 12 years. In addition, no matter male or female, sample marital satisfaction is lower when spouse is older than him/her.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回顧與探討 5
第一節 婚姻滿意度度的內涵 5
(一)多元面向學派 5
(二)單一面向學派 6
第二節 年齡差距對婚姻滿意度之影響 7
(一)個人實際年齡與成熟度 7
(二)雙方年齡差距與成熟度 7
第三節 影響年齡差距之相關因素 8
(一)東方傳統思想 8
(二)個人特質與相配程度 8
第三章 資料處理 10
第一節 資料簡介 10
第二節 變數選取與敘述統計量 10
(一)是否對婚姻滿意 10
(二)年齡差距 14
(三)年齡 14
(四)受訪者的背景 17
(五)其他 18
第四章 模型設立與實證結果 20
第一節 模型設立 20
第二節 實證結果 21
第五章 子樣本分析之分群結果 27
第一節 依家庭中是否育有男孩區分 27
第二節 依受訪者性別區分 28
第三節 依教育年數區分 29
第六章 結論 32
參考文獻 33
圖目次
圖1、國外研究結果 1
圖2、研究架構流程圖 4
圖3、年齡與結婚年數關係圖 16
圖4、結婚年齡與結婚年數關係圖 16
表目次
表1、基本統計敘述 12
表2、各控制變數對是否對婚姻滿意之影響 25
表3、樣本分群迴歸結果 3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曹中瑋(1984),「自我狀態、夫妻間溝通型態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蔡文輝(1987),《家庭社會學》。五南出版社。
王美惠(1987),「已婚職業婦女之i家務分工、性別角色態度和社會支援與婚姻滿意的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張春興(1989)教育心裡學。台北:東華書局。
應敏貞(1990),「夫妻休閒活動的安排與婚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明君(1991),「家庭決策,夫妻溝通之自我開放程度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伊慶春、熊瑞梅(1994),「擇偶過程之網絡與婚姻關係:對介紹人、婚姻配對、和婚姻滿意度之分析」,伊慶春編,《台灣社會的民眾意向》,頁135-178,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伊慶春、陳玉華(1998),「奉養父母方式與未來奉養態度之關聯」,《人口學刊》,第19卷,頁1-32。
孔祥明(1999),「婆媳過招為哪樁?婆婆、媳婦與兒子(丈夫)三角關係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第4期,頁57 - 96。
徐安琪、葉文振(1999),「婚姻質量:中國兩農村的實證研究」,《應用心理研究》,第4期,頁109-129。
陳志賢(1999),「婚姻信念、婚姻溝通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呂美紅(2001),「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地區東南亞新娘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林秋萍(2002),「未婚青年擇偶偏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語言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吳明燁、伊慶春(2003),「婚姻其實不只是婚姻:家庭因素對於婚姻滿意度的影響」,《人口學刊》,。
楊靜利、李大正、與陳寬政(2006),「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婚姻行為之變遷」,《台灣大學人口學刊》, 第33期,頁1-32。
田安里、黃財尉、楊素圓(2006),「雙薪家庭夫妻間有一樣的婚姻滿意度嗎?從夫妻性別角色態度與角色承諾的觀點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第19期,頁255-280。
唐玉蟬(2007),臺灣地區夫妻年齡差距與偏好之分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曾惠玲 (2009),有「子」萬事足?子女性別與婚姻滿意度、婚姻衝突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張榮富、唐玉蟬(2009),「個人結婚年齡與配偶年齡差距的關係」,《教育與社會研究》,第19期,頁111-132。
梁忻媛(2012),「已婚男女之性別角色態度、婚姻態度與婚姻滿意度之關係—以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資料庫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Bumpass,L.Larry and Sweet S.James 1972.“Differentials in marital instabilit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A4 37:71-82.
Olson,David H. and Hamilton I.McCubbin 1983. “A Model of Functional Families."
Walter,R.Schumm and Paff Bergen L.A. and Hatch R.C. and Obiorah F.C. and Copeland J.M. and Meens L.D. and Bugaighis M.A. 1986. “Concurrent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of the Kansas Marital Satisfaction scale."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8:381-387.
Norval,D.Gleen 1998. “The Course of Marital Success and Failure in Five American 10 Year Marriage Cohorts."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60:569-576.
David,M.Klein and White J.M. 1996. “Family theories."An introduction. Newbury, CA: Sage.
Tsai,Y.M. and Yi C.C. 1997. “Persistence and changes in Chinese family values:  
The Taiwanese case". 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90 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下冊),41-86,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Fu,X. and Tora J. and Kendall H. 2001. “Marital happiness and inter-racial marriage:A study in a multi-ethnic community in Hawaii"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2: 47-60.
Zhang,Xu. 2007. “The Husband-Wife Age Gap at First Marriage: A Cross-Country Analysis"
Shen,C.T. 1999. “Predictors of marital satisfaction in Taiwan."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Minneaplis.
Myers,S.M. 1999. “Childhood Migration and Social Integration in Adulthood.”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1:774-789.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