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
林萬億(2002)。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五南出版社。
林振春(1993)。社會工作。師大書苑發行。
林勝義(2006)。志願服務與志工管理,做快樂的志工及管理者。五南出版社。
林淑馨(2008)。非營利組織管理。三民書局
周文欽(2009)。研究方法概論。國立空中大學出版。
張錫惠(1997)。績效管理。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精要。台北:洪建全基金會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揚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孫煒(2007)。《第三部門的治理研究》。台北:翰蘆。
孫煒(2008)。評量非營利組織績效的問題與對策。紅葉文化事業囿限公司。
孫煒(2008)。第三部門的政策環境與治理機制,第三部門的治理機制:課責議題》,台北:智勝文化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注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台北 巨流。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出版社
鄭讚源(2004)。非營利認證指標之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研究報告之135。
官有垣、陸宛蘋、陳錦棠(2008)。主編非營利組織的評估:理論與實務。紅葉文化事業囿限公司)。
官有垣、陸宛蘋、陳錦棠(2011)。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巨流圖書公司印行。
郭昭佑(2000)。學校本位評鑑。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武雄(2002)。志願服務基礎訓練教材。中華民國志願服務協會。
黃源協(1999)。社會工作管理。台北:揚智文化事業。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陳政智(2012)。非營利組織管理。華都文化事業有現股份公司。
二、專書論文
官有垣、王仕圖(2003/09)。1998年台灣非營利組織美國舊金山研修成果評估研究。美國亞洲協會。
陳瑞榮(1995)。工業職業學校教師評鑑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政傑、李隆盛、呂建政(1996)。中小學基本學力指標之綜合規劃研究。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委託專案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內政部,(2010)。老人福利機構評鑑報告。
內政部,(2009)。志願服務評鑑報告。
內政部,(2012)。志願服務評鑑報告。
嘉義縣社會局(2013)。嘉義縣102年度祥和計畫志願服務運用單位績效評實施計畫。
三、期刊論文
林勝義(2004)。從社區評鑑探討臺灣社區發展的走向。社區發展季刊 107 期。林勝義(2002)。國內志願服務教育評鑑。社區發展季刊93期,p212。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 )。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 2005, Vol.3, No.2。陳武雄(1997)。我國志願服務工作推展之回顧與前瞻,從祥和計畫之推廣談起。社區發展季刊,78,5-13。黃肇新(2010)。臺灣社區發展與評鑑的下一步。內政部「99年度社區發展工作績效評鑑報告。
陳麗欣、魏希聖、王慧琦(2007)。運用德菲法建構台中市志願服務指標。朝陽學報,十二期。吳明儒(2011)。社區發展組織,政府不容忽視的民間社會力。內政部「100年度社區發展工作績效評鑑報告」評鑑總論頁11-12。
黃源協(2004)。祥和計畫經費補助績優表揚之成效檢討。社區發展季刊93期。黃協源(2004)。社區發展季刊93期,國內志願服務教育訓練評鑑。
施教欲(2004)。志願服務評鑑觀感。社區發展季刊93期。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第三十五期。
劉淑喜(2004)。推展志願服務業務概況與未來之展望。社區發展季刊93期。毛連塭 (1996)。教育評鑑。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中小學與學前教育組會議紀錄。
四、研究計畫
張英陣、許雅惠(2005)。績效評估邏輯模型之省思,以弱勢家庭服務為例。內政部兒童局委,託研究、隔代、單親、原住民弱勢家庭兒童少年外展服務區域督導計畫。
五、學位論文
陳美蕙(2012)。以內政部老人福利機構評鑑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
碩士論文。
紀雅芬(2004)。兒童福利機構評鑑指標制訂,以台中縣托兒所為例。南華大學非
營利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巫春莉(2007)。訓練機構評鑑模式之探。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明珍(2010)。居家服務績效評鑑之指標建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李靆鎂(2012)。庇護工場評鑑指標之研究:策略地圖的觀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甘士照(2006)。以 Rasch 評量模式探討老人福利機構評鑑指標與制度之研究。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六、譯著
李淑君、張英陣(2000)。志工實務手冊。張老師文化。
施正屏(2011)。企業研究方法。學富文化。
楊舒蜜、方丗榮(2012)。現代人力資源管理。華泰文化。
七、網路電子資料
衛生福利部志願服務資訊網。http://vol.mohw.gov.tw/vol/index.jsp。
嘉義縣志願服務推廣中心資訊網。http://www.ccasa.org.tw/。
中央社(2012.12.26)。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中華志願服務推廣中心。http://www.vol.org.tw/intr/intr11.htm
貳、英文部分
Patrick Kenis(2005).the Three Words of Evaluation: Politics,Measurement and practice. Keynote speech paper presentated at the“Evaluat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 Performance and Accountabilit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05/08/26-27.
Vineyard,S. (1988). Evaluating volunteers, programs and events. VMSystems and Heritage Arts Publishing, Downers Grove,IL.
DiMaggio.( 2002).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on society is Probably impossible but possibly Useful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In Measurement the Impact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eds P Flynn and A Hodgkinson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Government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GASB),1994.Concepts Statement No.2 of the Government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on Concepts Related to service Efforts and Accomplishments Reporting NOR walk,CT:Author.
.Steve McCurley, Richard Lynch, Rick Lynch.(1996).Volunteer management, Mobilizing all the resources in the community.
Kanter,R. M. and D.V.Summers.(1987).Doing Well while Doing Good: Dilemmas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Need for a Multiple Constituency Approach.
Cutt,james and vic Murray.(0221). Account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in Nop-Profit Organization.London:Routle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