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文獻
中華民國行政院(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
方偉達(2010)。生態旅遊。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增訂七版)。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王秀娟、陳貞譁(2009)。國小校園生態池類型暨環境效益研究─以台北市為例。環境教育學刊,(11),25-38。王書貞、王喜青、林靜嫻、姜永浚、吳文德、陳彩雅、…蔣中仁(200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校園主題教學模組手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保護中心、環境教育研究所。
王書貞、林思玲、林建南、林慧年、林學淵、紀藶倍、…鐘錚華(200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校園之環境教育暨管理規劃建議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左惠文(2004)。以人工溼地處理校園污水之功能性探討。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碩士論文。危芷芬(譯)(2008)。環境心理學(原作者:McAndrew, F. T. )。五南。(原著出版年:1993)
江明修(2003)。志工管理。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忠宏、林士彥、王嘉麟(2006)。森林遊樂區遊客環境屬性與忠誠度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3(1),42-56。
吳忠宏、黃宗成、邱廷亮(2004)。玉山國家公園遊客旅遊動機、期望、體驗、滿意度與重遊意願之研究。國家公園學報,14(2),23-41。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吳珮慈(2011)。探討遊憩專門化、地方依附和環境行為之研究─以澎湖水肺潛水活動為例。國立嘉義大學觀光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李英弘、林朝欽(1997)。地方情感概念在戶外遊憩研究上之探討。休閒遊憩行為。休閒遊憩觀光研究成果研討會。
李得元(2004)。校園廢水以人工溼地處理之整體評估探討。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周軒如(2008)。濕地環境解說系統規劃之探討-以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後山生態池為例。屏東科技大學景觀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林可涵(2006)。以使用管理觀點探討國小校園生態池規劃之研究。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林玠賢(2010)。學校環境教育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藍星棲地生態池」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文。林若慧、陳澤義、劉瓊如(2003)。海岸型風景區之旅遊意象對遊客行爲意圖之影響─以遊客滿意度爲仲介變數。戶外遊憩研究, 16(2),1-22。林晏州、陳惠美、顏家芝(1997)。 高雄都會公園遊客滿意度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 11(4),59-71。林淑晴(1988)。從環境知覺探討垃圾對遊憩體驗的影響─以日月潭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裕強(2006)。地方依附在生態旅遊地管理上的意涵─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國家公園學報,16(2),41-59。林嘉男、許毅璿(2007)。人與環境關係之論述:釐清“地方感”、“地方依附”與“社區依附”在環境研究上的角色。環境教育研究,5(1),41-71。林慧年(2004)。義務解說員的活動涉入、地方依附和資源知識之相關性-以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二格山定點自然觀察小組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臺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邱皓政(2012)。量化研究法(三): 測驗原理與量表發展技術。臺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侯錦雄(1990)。遊憩區遊憩動機與遊憩認知間關係之硏究。國立臺灣大學園藝研究所博士論文。侯錦雄、姚靜婉(1997)。市民休閒生活態度與公園使用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0(3),1-17。施孟亨(2006)。成大人工濕地維護管理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洪苑齡、金珮、曾聰賢、郭維文、趙泓棋(2005)。師大永續校園解說規劃手冊(未出版)。
荊樹人 (2003)。人工濕地之規劃設計理念及案例介紹。2003年生態工法人才培訓講習會論文集。取自http://eem.pcc.gov.tw/eemadm/files/product_2/th_12/2.pdf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環境化學實驗室)(2012)。臺灣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人工溼地水質監測計畫檢驗報告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未出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2005)。永續學習生活化─台灣師大永續校園推廣計畫期末報告。教育部九十四年度補助環境教育推廣活動。
張文賢、柯淳涵、張睿昇、林幸助(2005)。建立人工濕地設置與操作作業程序及技術之研究。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委託研究:愛魚生態工程有限公司。
張淑青(2009)。目的地意象、滿意度與行為意圖的關係─目的地意象的區隔效果。台灣管理學刊,9(1),1-22。
曹勝雄、孫君儀(2009)。建構地方依附因果關係模式。地理學報,55,43-63。許世璋(2001)。我們真能教育出可解決環境問題的公民嗎﹖─論環境教育與環境行動。中等教育,52(2),52-75。
許世璋(2012年1月4日)。負責任環境行為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臺灣大百科全書】。取自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00680
郭生玉(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臺北市:精華。
陳水源(1988)。遊客遊憩需求與遊憩體驗之研討。戶外遊憩研究,1(3),25-51。陳治勛(2005)。濕地水文系統之研究─以屏東科技大學生態池為例。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學位論文。陳瑞玲(2009)。溼地課程之改進教學研究─以台北縣國小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曾佩雯(2007)。新竹市十所國小校園生態池生物多樣性調查。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曾秉希、王正平、鍾任琴(2007)。地方居民對台中市梅川親水公園依附感之研究。造園景觀學報,12(4),37-56。游恆山(譯)(1996)。消費者行為心理學(原作者:Mullen, B. &; Johnson, C.)。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90)
黃大駿(2006)。校園人工濕地動物群聚之研究。臺南縣: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環境資源管理系校內補助計畫。
黃洛敏(2011)。影響島嶼觀光客負責任環境行為因素之研究: 目的地吸引力、滿意度與地方依附間之關係。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休閒遊憩與創意產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楊文昌、林宗瑤、蔡明達(2010)。自行車遊客目的地意象影響模式之驗證。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 9(3),1-11。
劉毓妮、林晏州(1993)。遊客對激流泛舟環境屬性之偏好。戶外遊憩研究,6(3),53-75。歐文生、林憲德、荊樹人(2006)。景觀化人工濕地淨化校園污水效益與公共衛生之研究。建築學報,(56),183-202。潘淑蘭、吳忠宏、周儒(2008)。解說志工活動涉入、地方依附與滿意度之關係研究: 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例。戶外遊憩研究,21(3),23-47。蔡文川(1991)。空間、地方與心理地理。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9,125-137。蔡文川(2009)。地方感: 環境空間的經驗、記憶和想像。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蔡宜君(2005)。大台北地區校園水生池經營管理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蔡耀輝、蔡榮哲(2006)。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園景觀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5(2),63-74。鄭蕙玲(2006)。校園人工溼地植物相之調查。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環境資源管理系教師研究計畫。
鄭勵君、李海清、邱金松(2007)。墾丁海域休閒潛水者對地方依附重要性與環境屬性滿意度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9(4),53-60。戴有德、黃文雄、李海清、陳冠仰(2012)。在休閒潛水活動中環境屬性滿意度與場所依戀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25(1),26-56。謝蕙蓮、徐崇斌、陳章波、張文賢(2013)。人工溼地的生態建構與意義。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
聶筱秋、胡中凡、唐筱雯、葉冠伶(譯)(2003)。環境心理學(原作者:Bell, P. A., Greene, T. C., Fisher, J. D. &; Baum A.)。臺北縣新店市:桂冠發行。(原著出版年:1996)
顏宛珍(2005)。以人工溼地處理校園化糞池出流水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碩士論文。蘇意晴(2011)。地方依附與觀光發展認知之研究─以北投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學位論文。
英文文獻
Baker, D. A., &; Crompton, J. L. (2000). Quality,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al intention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7(3), 785-804.
Bricker, K. S., &; Kerstetter, D. L. (2000). Level of specialization and place attachm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whitewater recreationists. Leisure Sciences, 22(4), 233-257.
Dorfman, P. W. (1979). Measurement and meaning of recreation satisfaction: A case study in camping.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1(4), 483-510.
Fishbein, M., &; Manfredo, M. J. (1992). A theory of behavior change. In M. J. Manfredo(Eds.), Influencing human behavior : theory and application in recreation, tourism, and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pp.29-50). Champaign, III. : Sagamore.
Gibbons, S., &; Ruddell, E. J. (1995). The effect of goal orientation and place dependence on select goal interferences among winter backcountry users. Leisure Sciences, 17(3), 171-183.
Hines, J. M., Hungerford, H. R., &; Tomera, A. N. (1987). Analysis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 meta-analysis.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18(2), 1-8.
Hungerford, H. R., &; Volk, T. L. (1990). Changing learner behavior through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1(3), 8-22.
Hwang, S.-N., Lee, C. &; Chen, H.-J. (2005).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ourists’ involvement, place attachment and interpretation satisfaction in Taiwan’s national parks. Tourism Management, 26(2), 143-156.
Kaltenborn, B. P., &; Williams, D. R. (2002). The meaning of place: Attachments to Femundsmarka national park, Norway, among tourists and locals. Norsk Geografisk Tidsskrift, 56(3), 189-198.
Moore, R. L., &; Graefe, A. R. (1994). Attachments to recreation settings: The case of rail‐trail users. Leisure Sciences, 16(1), 17-31.
Riley, R. B. (1992). Attachment to the ordinary landscape. In I. Altman &; S. M. Low (Eds.), Place attachment (pp. 13-35). New York: Plenum Press.
Vaske, J. J., &; Kobrin, K. C. (2001). Place attachment and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2(4), 16-21.
Williams, D. R. (2000).Notes on measuring recreational place attachment.Unpublished manuscript.
Williams, D. R., Patterson, M. E., Roggenbuck, J. W., &; Watson, A. E. (1992). Beyond the commodity metaphor: Examining emotional and symbolic attachment to place. Leisure Sciences, 14(1), 29-46.
Zeithaml, V. A., Berry, L. L., &; Parasuraman, A. (1996). The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service qua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60(2).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