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李欣瑩、姜逸群(2001)。 桃園市國中生主觀生活壓力、社會支持、因應行為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衛生教育學報,第十五期,115-132。
李俊豪,2010,解釋學生基測成績差異之個人因素與地區因素,地理學報,60,67-101。
李敦義(2006),補習有助於升學嗎?--分析補習、多元入學與教育取得間的關係。教育與心理研究,29(3),489-516。何汝魚(2007),國三學生參與補習行為、學業成績。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所課程與教學碩士班。
林大森、陳憶芬(2006)。臺灣高中生參加補習之效益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2(4)。35-70。林忠正、黃璀娟(2009),補習文化,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1(4),587-643。林淑惠、黃韞臻(2008)。高中職學生學校生活與主觀幸福感關係之研究。30(2),83-106。
林俊瑩、黃毅志 (2005),社會網絡與心理幸福因果關聯的方向性之探討:台東師院追蹤調查資料的貫時性分析,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6(1),1-39。
林俊瑩、黃毅志(2008),影響臺灣地區學生學業成就的可能機制:結構方程模式的探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45-88。吳友欽、李嵩義(2012),高雄市國中小補校高齡學習者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14(1),1-28。吳齊殷、李文傑(2003),青少年憂鬱症狀與偏差行為併發之關係機制,《台灣社會學》, 6,11-175。
柯正峰(1990),升大學文理補習班學生學習態度、對補習班態度及生活型態之研究。臺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32,327-346。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台灣社會學刊,19(3),95-139。
范綱華(2012)。父母教育期望對青少年憂鬱症狀的影響:情感支持和負面互動關係的中介機制,發表於《2012年第五屆「社會學與心理學的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
翁月仙(2010),國中學生個人、家庭及學校生活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 。國立臺北大學統計所,碩士論文卓璟薇、許懿卿(2013)。請把童年還給我。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12)。117-121
黃毅志 (1998),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心理幸福,台灣社會學刊,21,171-210。
黃毅志 ; 陳俊瑋(2009),學科補習、成績成現與升學結果--以學測成績與上公立大學為例。教育研究集刊,54(1),117-149。黃銘福、黃毅志(2010),影響臺東縣國二學生心理幸福之因果機制:家庭社經地位與社會網絡何者重要。教育與社會研究。21,1-37。黃曉惠(2011),應用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探討國中學生學習表現之影響因素。國立台北大學統計學系碩士班。楊年瑛、張國賓(2012),國中生自我效能、壓力因應策略與憂鬱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2,P83-109。
陳怡靖、黃毅志(2011)。學科補習、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與高中多元入學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5(2),87-111。陳俊瑋(2011),學生教育抱負與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長期追蹤資料之分析。當代教育研究,19(4), 127-172。陳嘉良(2008)。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實施後家長對補習教育之態度調查研究:以屏東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政策碩士班。陳婉琪 、徐崇倫(2011),愛的教育,鐵的紀律?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心理健康之相關。
蕭佳純(2008),TEPS資料庫中學業成就與相關影響因素之縱貫性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4:3。119-154。蕭佳純、董旭英(2011)TEPS資料庫中國中生心理健康情形之縱貫性分析。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23。75-97。陸洛(1997),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編: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鄭鈺群(2011),高中職生參與補習、壓力知覺、負面文化對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以TEPS資料庫分析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班。魏琦芳、黃毅志(2011),學業成就與心理健康因果順序的貫時性分析:以TEPS資料做分析。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4:1,97-130。鄭雅心(2007),探討國三青少年個人、家庭、學校因素對憂鬱情緒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
關秉寅、李敦義(2008),補習數學有用嗎?一個「反事實」的分析。臺灣社會學刊,41,97-148。關秉寅、李敦義(2010),國中生數學補得愈久,數學成就愈好嗎?傾向分數配對法的分析。教育研究集刊。郭至豪、郭靜晃(1997)。臺北市單親家庭青少年生活壓力、福利服務介入與其心理健康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0(2),243-269。楊孟麗,2005,教育成就的價值與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中華心理衛生期刊,18(2),75-99。
蔡本元(2008),城鄉差異對國中學生學業成就之影響 , 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
蔡東鐘、林俊賢 (2006),補習行為與心理幸福關聯性之研究:以台東縣國中生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8(1),73-106。
蔡淑鈴,2004,〈高等教育的擴展對教育機會分配的影響〉,《台灣社會學》,第7卷,頁47-88。
劉正(2006)。補習在臺灣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教育研究集刊。52(4)。1-33。劉佳鎮(2010),推動教育永續發展:學校應有之作為。學校行政,68,116-126。
劉寶存(2002),美國肯定性行動計畫與少數民族高等教育的發展。外國教育研究,13(2)。
劉國兆(2013),升學主義、學校生活與課後補習:一群七年級國中生的課程觀。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研究學報。47(2)。73-98譚康榮(2004),誰家小孩學習成就最高?哪群學生心理最不健康?—「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最新發現,中央研究院學術諮詢總會通訊,13(1),86-91。
簡伶蓁(2009),日常生活壓力、家庭支持及因應方式與青少年憂鬱情緒之關係:從學生七至九年級之變化趨勢探討。國立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魏琦芳、黃毅志 (2011),學業成就與心理健康因果順序的貫時性分析:以 TEPS 資料做分析。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4(1),97-130。蘇秀枝(2005),國小學童課後托育、補習才藝與學業成就、行為適應之關係-以台中縣大里市為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3(1),173-223。張笠雲 (2003),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貿料庫:第一波(2001)國中家長問卷「公共使用版電子檔」、國中學生表現評量問卷 「公共使用版電子檔 」,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張笠雲 (2005),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貿料庫:第二波(2003)國中家長問卷「公共使用版電子檔」、國中學生表現評量問卷 「公共使用版電子檔 」,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謝雨生、周孟嫻(2013)。臺灣青少年及青年補習有效嗎?反事實因果推論之檢驗。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第五次學術研討會
英文部分
Askerc, Katarina; Gasparic, Romina Plesec(2012).Confronting the Shadow Education System: What Government Policies for What Private Tutoring? Pari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CEPS Journal.2
Baker, David P., Motoko Akiba, Gerald K, Le Tendre and Alexander W. Wiseman(2001). Worldwide Shadow Education: Outside-School Learning, Institutional Quality of Schooling, and Cross-National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 23(1) , 1-17。
Byun, Soo-yong; Park, Hyunjoon.(2012)The Academic Success of East Asian American Youth: The Role of Shadow Education , Sociology of Education 85(1) , 40-60.
Coleman, J. S. (1988) .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 95-120.
Hong, Song Chang; Park, Yoon Soo.(2012)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study, private tutoring, and self-efficacy 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 KEDI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olicy 9(1) .
Laird, R. D., Pettit, G. S., Dodge, K. A., & Bates, J. E. (1998). The social ecology of
school-age child care.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3), 341-360.
Park,Hyunjoon: Byun,Soo-yong and Kim , Kyung-keun (2011), Private Tutoring Parental Involvement and Students' Cognitive Outcomes in Korea : Focusing on Private Tutoring ,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84(1) , 3-21.
Pettit, G.. S., Laird, R. D., Bates, J. E., & Dodge, K. A. (1997). Patterns of after-school care in middle childhood: Risk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outcomes.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43(3) , 515-538.
Posner, J. K., & Vandell, D. L., (1994). Low-income children’s after-school care: Are
there beneficial effects of after-school programs? Child Development, 65, 440-456.
Ross, C. E. &Wu, Chia-ling (1995). The links between education and health.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0, 719-745.
Stevenson, David Lee & Baker, David P. (1992) . Shadow Education and Allocation in Japan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97(6) , 1639-1657 .
Teachman, J. D., Paasch, K., & Carver, K. (1997). Social capital interacts with human
capital. Social Forces, 75(4), 1343-1359.
Vandell, Deborah Lowe and Lee Shumow (1999) After-School Child Care Programs , The Future of Children , 9( 2) , 64-80 .
Yamamoto, Yoko; Brinton, Mary C., (2010) ,Cultural Capital in East Asian Educational Systems: The Case of Japan , Sociology of Education 83(1) , 6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