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14:25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哈寶兒‧瓦它
研究生(外文):Habaw Watah
論文名稱:南澳鄉金洋村泰雅族三世代女性性別關係之變遷
論文名稱(外文):The transformation of gender relationship in Atayal Women three generations at Nanao Towship Kinyan Tribe
指導教授:賴淑娟賴淑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Shu-Chuan Lai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
學門:教育學門
學類:綜合教育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論文頁數:157
中文關鍵詞:泰雅族女性性別關係婚姻選擇生育觀勞動流動gaga
外文關鍵詞:Atayal womengender relationshipmarital choicefertility attitudelaborgender mobilitygaga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0
  • 點閱點閱:1186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43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2
摘 要
關於泰雅女性先前的研究大致包括gaga規範中的性別關係、婚姻制度、當代經濟發展歷程中的勞動經驗、政治參與以及認同的思辨等。這些研究大多是從斷時性的角度出發,很少從慣時性歷程描繪女性經驗,本研究將以金洋村為例,嘗試從原住民部落歷經戰後國家治理與資本化之社會脈絡,描繪不同世代女性的性別關係變遷。性別關係意指婚姻對象選擇的決策、婚後生育的決策以及勞動分工。
透過研究發現金洋村泰雅族三世代女性在性別關係中的三方面:婚姻選擇、生育觀以及勞動等,除了有世代間的差異之外,也受gaga不同型態的影響。在婚姻選擇方面,女性透過宗教的轉變,自由戀愛之風的興起,而間接成為決策者;生育方面,藉著家庭計畫政策的介入,節育技術的普及化,增加女性對生育的決策機會;在勞動方面,女性從間接到直接能夠進入勞動市場,並且有職業階層化的現象。金洋村三世代女性雖然各自面臨不同的歷史階段與社會條件,但是仍然遵循著gaga規範,甚至於因著世代的差異,進行調適與轉變。另外,世代間藉著「流動」,包含空間的流動與權力的流動等,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間接的產生轉變。

Abstract

The former Atayal women studies are about Gaga’s specification of Gender relations, the institution of marriage, contemporary working experie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iscussion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Most of these studies are cross-sectional research rather than longitudinal one. The research related to women’s experience in a historical process by the perspective of longitudial research is limited. This study will take the Kinyan tribe as the example to portraits the change in the gender relationship in the context of the post-war governance of nation state and capital society. The gender relationship refers to the marital choice , fertility decision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among three genderations of Tayal women and the differente patterns of influences of Gaga in terme of gender relationship, which indicates marital choice, fertility decision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Concerning marital choice, women become the decision maker indirectly through the change of the religion and the trend of romantic love. There is an increase in fertility decision for women due to the intervention of family planning and the popularity of birth control technique . In terms of labor, women have more accesses to the labor market and the phenomenon of occupational stratification occurs. Though the three generations of Kinyan women face social condition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 they still follow the Gaga’s rules. They even adjust themselves with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and environment with time. In addition, with mobility which contains the flow of space and rights among three generations, women’s status in traditional family are also indirectly change with time.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4
第二章 相關文獻與理論回顧 13
第一節 泰雅族社會的性別文化 13
第二節 泰雅族女性相關研究 25
第三節 性別關係的相關文獻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步驟 43
第三節 研究場域 44
第四節 研究對象 52
第四章 金洋村婦女的生命故事─傳統泰雅社會的第一世代 55
第一節 從拒絕到接受─婚姻關係的建立 55
第二節 延續生命的女性能力 65
第三節 遷村經驗與勞動經驗 69
第四節 信仰的變遷與女性地位的轉變 79
第五章 金洋村婦女的生命故事─破蛹而出的第二世代 87
第一節 自由戀愛的出現與宗教信仰的關係 87
第二節 成為子宮的主人─家庭計畫的宣導 95
第三節 教育普及化與女性自主性的關係 99
第四節 從部落到城市的打工女孩 105
第六章 金洋村婦女的生命故事─流動的第三世代 113
第一節 婚姻關係建立與其轉變 113
第二節 教育普及化與女性地位的轉變 119
第三節 勞動經驗的轉變 122
第七章 結論 129
第一節 從根著到流動 129
第二節 流動與女性社會地位的關係 133
第三節 gaga規範的轉變與調適 135
第四節 反思與建議 136
參考書目 139
附件(一)性別關係、經濟生活、政治經驗與認同相關文獻整理表 146
附件(二)訪談大綱 初稿 149
附件(三)南澳鄉相關大事記 150


表目錄
表1-1:金洋村教育程度統計表 10
表2-1:婚姻禁忌 20
表2-2:生育禁忌 21
表3-1:金洋三代女性的生命經驗訪談對象資料 54

































圖目錄
圖3-1:研究架構 41
圖3-2:2010年金洋村衛星影像圖 45
圖3-3:1913年野呂寧的南湖大山探險路線 47
圖3-4:金洋村遷徙路線圖 49
圖3-5:金洋村金洋路國民住宅現況 50
圖3-6:金洋村博愛路現況 51
圖3-7:2014年 金洋村女性內外婚人口比例圖 51

圖4-1:遷村之後的全家福 64
圖4-2:部落婦女話家常 65
圖4-3:織布機 71
圖4-4:家族的全家福 81
圖4-5:金洋(kinyan)社的hmnguq─ yageh yuka女士 83
圖4-6:金洋基督長老教會 84
圖4-7:金洋真耶穌祈禱所 84

圖5-1:青年團契的會後聚餐 90
圖5-2:青年團契主日聚會的獻詩 92
圖5-3:青年團契大合照 92
圖5-4:作物栽培課 101
圖5-5:迎賓舞 102
圖5-6:香菇種植 110
圖5-7:香菇烘烤準備工作 110




參考書目
小島由道、安原信三;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96)。《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泰雅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者)。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文彥 (2011)。〈葛蕾扇的美麗與哀愁—原漢婚姻原住民女性認同流變與詮釋〉。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區域與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王志弘 (1997)。〈性別化的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梅霞. (2003)。〈從gaga 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臺灣人類學刊(1),頁 77-104。
王增勇 吳紹文 ( 2009)〈用蠟染說故事的排灣婦女〉。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主辦「性別與原住民族議題國際研討會:在地與全球的對話」研討會,高雄市。
王慧群 (1996)。〈歷史變遷中泰雅人兩性關係之探討〉。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所碩士論文。
王蘭君 (2010)。〈責任與家庭--東部地區原住民婦女婚姻維繫過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瓦歷斯‧諾幹、余光宏 (2002)。《台灣原住民史─泰雅族史篇》。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伊慶春、呂玉瑕 (2000)。〈婦女家庭地位之研究:以家庭決策模式為例〉。台灣社會學刊,(24),頁1-58。
佐山融吉 (1985)。《蕃族調查報告書:大么族前篇》(余萬居,譯者)。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何淑禎 (2001)。〈職業婦女工作與家庭生活調適之研究─以已婚國小女教師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文靜 (2012)。〈台灣地區民眾的性別意識及家庭權利探討─階級地位和城鄉位置比較分析〉。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吳家維 (2013)。〈女性勞動參與率決定因素之探討─以台灣23個縣市為例〉。國立臺北大學財政學系碩士論文。
吳惠萍 (2012)。〈臺灣已婚婦女生育子女因素決策分析〉。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玉瑕 (1984)。〈婦女就業與家庭角色、權力結構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6),頁111-143。
呂玉瑕 (2011)。〈臺灣民眾性別角色態度的變遷:1991-2001〉。臺灣社會學刊,(48),頁51-94。
呂玉瑕、伊慶春 (2003)。〈社會變遷中的夫妻資源與家務分工:台灣七○年代與九○年代社會文化脈絡的比較〉。臺灣社會學刊,(10),頁41-94。
巫麗雪、葉秀珍、蔡瑞明 (2013)。〈遇見另一半:教育婚配過程中的介紹人與接觸場合〉。臺灣社會學刊,(26),頁147-190。
折井博子 (1980)。〈泰雅族噶噶的研究〉。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亦園 (1963)。《南澳的泰雅人》(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玟慧 (2008)。〈台灣地區家庭計畫政策行銷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玲、楊亞潔、伊慶春 (2000)。〈家務分工:就業現實還是平等理念〉。台灣社會學刊,(24),頁59-88。.
周美智、鄭掬文 (2001)。〈《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一份課堂的導讀與整理〉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15)。
拉娃.布興 (2007)。〈以《台灣教會公報》(1986-2005) 為分析場域探討台灣原住民族婦女運動〉。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
林幼雀. (2004)。〈宗教信仰(rutux、gaga)與泰雅族婦女〉。崑山科技大學學報,(1)。
林幼雀 (2005)。〈泰雅族傳統經濟生活與婦女地位〉。崑山科技大學學報,(2)。
林宗弘等 (2011)。《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臺北: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林彥妏 (2009)。〈「生」與「不生」的矛盾:現代女性生育行為之探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林津如 (2007)。〈父系家庭與女性差異認同:中產階級職業婦女家務分工經驗的跨世代比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8)。
邱貴芬 (1997)。《仲介:臺灣女人》。臺北:元尊出版社。
姜貞吟 (2011)。〈性別化制度下女性勞動者慣習:以新店某跨國電子廠為例〉。國家與社會,(10),頁163-206。
柯美靈 (2011)。〈當代生育多名子女之女性生育觀、生育抉擇與社會資源需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胡幼慧 (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出版社。
孫得雄、陳肇男、李棟明 (2001)。〈台灣家庭計畫之轉折與政策經驗〉。台灣經濟預測與政策,1(32),頁25-73。
孫瑞穗 (1996)。〈城市中的單身女人與家變:以八O年代以來台北單身城鄉移民女人的居住處境與經驗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昀甄 (2006)。〈昨日今昔─女性原住民社運者的生命展演與身分認同〉。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文斌 (2003)。〈日治時期泰雅族習慣法的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高淑媛 (2004)。《宜蘭縣史大事記》。宜蘭:宜蘭縣政府。
基辛(R‧Keesing)(1989)。《文化人類學》(陳其南,譯者)。臺北:巨流出版社。
張玉法 (2002)。《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臺北:左岸出版社。
張晉芬 (1995)。〈台灣婦女工作處境之探討〉。《勞資關係論叢》,(3),頁153-171。
張晉芬 (2002)。〈找回文化:勞動市場中制度與結構的性別化過程〉。台灣社會學刊,(29),頁97-125。
張國賓 (1998)。〈從紡織與獵首探討太魯閣人的兩性意象與性別邏輯〉。清華大學社會人類所碩士論文。
移川子之藏 (1935)。《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楊南郡,編者)。臺北:南天書局。
莊芳玲、莊振榮 (1997)。〈南澳蕃地探查復命書-台北州理蕃誌(舊宜蘭廳)》明治36年〉。宜蘭文獻雜誌,(29),頁29-64.
莫藜藜、賴佩玲等 (2004)。〈臺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 社區發展季刊,(105),頁55-65。
許木柱、許敏桃等 (2000)。〈文化與失落經驗:阿美族喪偶婦女的主觀感受與適應─兼論雅族之差異〉。2000年情感、情緒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郭孟佳 (2005)。〈公主變女傭:觀光發展下的烏來泰雅族女性〉。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芃伶 ( 2010)。〈尋回消失的Ryohen(流興)部落─歷史記憶與生活 空間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孟莉 (2003)。〈新光、鎮西堡部落泰雅族人的原住民身分的論述實踐與資源競爭〉。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吟 (2008)。〈家庭決策與家務分工:已婚男性與已婚女性的比較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明珠、戴嘉南 (2009)。〈不婚女性教師不婚抉擇及其生活適應之歷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輔導學報,(20),頁23-70。
陳美華 (2007)。〈「從娼」作為生存策略─性別化的勞動市場、家庭與權力遊戲〉。 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1),頁47-101。
陳英明 等 (2002)。《南澳鄉史》。宜蘭:南澳鄉公所。
陳茂泰 (2002)。〈泰雅族分類的一些問題〉。發表於台大法學院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主辦「泰雅族族群意識之建構、認同與分類」學術研討會。
陳韋豪 (2012)。〈戰後基督宗教在臺灣山地鄉的傳佈(1945~1965)─以烏來地區的發展為觀察中心〉。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所碩士論文。
陳香英 (2006)。〈泰雅族婚姻制度之研究〉。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惠娟、 郭丁熒 (1998)。〈「母職」概念的內涵之探討─女性主義觀點 〉。 教育研究集刊,7(41)。
陳肇男、孫得雄、李棟明 (2003)。《台灣的人口奇蹟:家庭計畫政策成功探源》。 臺北:聯經出版社。
陳鴻圖 (2005)。《臺灣史》。臺北:三民出版社。
游鑑明 (2009)。《她們的聲音:從近代中國女性的歷史記憶談起》。臺北:五南出版社。
湯素月 (2005)。〈生育觀念與自然流產婦女哀傷反應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珍 (2012)。〈台灣地區生育行為影響因素之探討〉。佛光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黃幸美 (1994)。〈女性教育與勞動參與的發展、現況與問題〉。婦女與兩性學刊 ,(5)。
黃怡謹 (2001)。〈「私」領域中的女性困境:生育、教養與照顧工作之分工〉。台南師院學報,(34),頁341-365。
黃芳玫、翁任嬋 (2009)。〈女性勞動參與之研究—1980~2005〉。台灣經濟預測與政策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39),頁21-50。
黃國超 (2001)。〈神聖的瓦解與重建-鎮西堡泰雅〉。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玲 (2000)。〈變調的“ngasal”:婚姻、家庭、性行業與四個泰雅聚落婦女 1960-1998 〉。 台灣社會學研究,(4),頁97-144。
黃淑玲 (1996)。〈台灣特種行業婦女:受害者?行動者?偏差者?〉。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2),頁103-152。
黃應貴 (1999)。〈戰後台灣人類學對於台灣南島民族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中央研究院民族學院專刊《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 》,頁59-90。
黃鵬仁 (1996)。〈族群性別的政治經濟考察─ 一個北部泰雅女性的生命史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楊南郡 (2002)。《台灣百年花火》。(楊南郡,譯者)。臺北:玉山社。
楊靜利 李大正 陳寬政 (2006)。〈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婚姻行為之變遷〉。 人口學刊,(33),頁1-32。
溫 吉 (1957)。《臺灣番政志》。臺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葉乃嘉 (2009)。〈抱著吉他的七0年代:校園民歌的文化意涵研究〉。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
葉盈蘭 (2002)。〈婦運團體挑戰國家機器與市場的例證:以婦女新知推動「兩性工作平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葉雅玲 (2004)。〈原住民女性身分認同與被書寫的變貌–從沙鴦、綢仔絲萊渥到利格拉樂.阿女烏〉。文學新鑰,(2),頁91-105。
廖守臣 (1984)。《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臺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
廖守臣 (1998)。《泰雅族的社會組織》。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廖雪茹 (2007)。〈原運─「女聲」:一個泰雅族原運女將的人類學生命史研究〉。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臺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 (1996)。《臺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志》。臺中:臺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
趙育農 (2004)。〈一個女性經驗的家庭計畫:臺灣家庭計畫早期的發展(1954-2964)〉。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趙善如 (2003)。〈原住民婦女之生活面貌:重新思考對原住民婦女之污名化〉。社區發展季刊,(101)。
劉孟怡 (2001)。〈互動過程中的「泰雅」─大安部落的例子〉。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論文。
蔡明璋 (2002)。〈權力、性別意識、親密關係與家務分工〉。發表於台灣社會學會2002年年會論文。
蔡淑鈴 (1994)。〈臺灣之婚姻配對模式〉。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6(2),頁335-371。
蔣文鵑 (2001)。〈傳承、變奏與斷裂:以當代太魯閣族女性之織布文化為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衛惠林 (1958)。《臺灣土著社會的世系制度》。中研院民族所集刊。臺北: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衛惠林 (1972)。《台灣省通志同冑志》,8(5)。南投:台灣文獻會。
衛惠林 (1986)。〈泰雅族的父系世系群與雙系血親群〉。南投:台灣文獻會。
鄭忍嬌、周麗瑞 (2013)。〈一個勞動階級都市原住民女性的母職生活經驗─妊命、認命、訒命與韌命的歷程〉。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5),頁83-105。
鄭淑君 (2002)。〈夫妻婚姻滿意度與其子女三角關係運作情形之分析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盧纘祥 (1969)。《宜蘭縣志‧人民志‧山地篇》。宜蘭:宜蘭文獻委員會。
蕭英玲 (2005)。〈台灣的家務分工:經濟依賴及其性別的影響〉。台灣社會學刊,(34),頁115-145。
賴淑娟 (2006)。〈原住民社會的性別分工與經濟勞動〉。「大專校院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材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
賴淑娟 (2006)。〈從根著到流動─泰雅婦女生產與再生產活動之轉化〉。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6),頁125-160。
賴淑娟 (2008)。〈原住民社會階級與性別的層級化歷程─一個泰雅村落底層女性生命經驗之觀察〉。「2008年女學會年會,性別向度與高齡化社會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弘光科技大學。
賴爾柔 林妙娟 (2011)。〈原住民農家婦女參與家庭經營決策之研究〉。花蓮區研究彙報,(14),頁97-120。
戴君怡 (2012)。〈相對地位對生育決策的影響─以女性收入及教育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謝世忠 (1994)。〈觀光過程與「傳統」論述─原住民的文化意識〉。當代,(98), 頁10-29。
謝世忠、劉瑞超、楊鈴慧 (2009)。《原住民女性的律法脈絡:三個高地族群的比較》。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謝國平 (2005)。《語言學概論》。臺北:三民出版社。
鍾郁芬 (1995)。〈南澳山地之聚落發展─從清代至光復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顏婉娟 (2000)。〈烏來泰雅族婦女飲酒經驗之探討〉。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論文。
顧燕翎 等 (2000)。《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
Abbott&;Wallace. (1995).《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 (俞智敏等,譯者)。臺北:巨流出版社。
Balint, Alice. (1939). Love for the Mother and Mother-Love. Primary Love and Psycho-Analytic Technique, 91-108.
Blood, R.O. Jr &; Wolfe, D.M. (1960 ). Husbands and Wives: The Dynamics of Married Living. N. Y.: The Free Press.
Boserup,E. (1989). Woman's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nos.
Bourdieu, Pierre. (1998).《男性統治》(中國人民大學,譯者)。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Candace West; Don H. Zimmerman.( 1987).Doing Gender. Gender and Society,1(2), 125-151.
Chodorow, J Nancy. (2003).《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張君玫,譯者)。 臺北:群學出版社。
Connell,R..(2009).《性別的世界觀》(劉泗翰,譯者)。台北:書林。
Dixon,R.(1971).Explaining cross-cultural variations in age at marriage and proportions never marrying. Population Studies, 4(2), 215-233.
Ferree, M.M.(1990).Beyond Separate Spheres: Feminism and Family Research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2,866-884.
Jane Ritchie, Jane Lewis. (2008).《質性研究方法》(藍毓仁,譯者)。臺北:巨流出版社。
Jorgensen, D. L. (1989).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 methododology for Human Studi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Komter,A.1989. Hidden Power in Marriage.Gender and Society,3,187-216.
Kumu‧Tapas. (2006)。〈從後殖民女性批判再現日治時期泰雅女性文本〉。玉山神學院創校60週年紀念特刊,(13),頁137-164。
Malinowski ,B‧K‧.. (1994).《原始社會的犯罪與習俗》(夏建中,譯者)。 臺北:桂冠出版社。
McDonald, G. (1980). Family Power:the AssessMEnt of a Decade of Theoryand Research:1970-1979.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2(4).
Oakley, A. (1976). The Housewife,Past and Present. N. Y.: Vintage.
Rodman, H. (1967). Marital Power in France, Greece, Yugoslavia, and the United States:A Cross-National Discussion..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9(2), 320-324.
Sabatelli, R. M. (.1993). Exchange and Resource Theories. In Sourcebook of Family Theories and methods. (W. D. P. Boss, Ed.) N.Y.: Plenum Press.
Scanzoni, J. (1979). Social processes and power in families. In W. R. Burr, R. Hill, F. I. Nye, &; I. L. Reiss (Eds.), Contemporary theories about the family: Research-based theories (Vol. 1).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oren, E. (1999). Atayal-English Dictionary. The Royal Danish Academy of Socience and Letters.
Wu, T. (1977). The Value of Children:a cross-national study. University of hawaii, 3-8.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
註: 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趙善如 (2003)。〈原住民婦女之生活面貌:重新思考對原住民婦女之污名化〉。社區發展季刊,(101)。
2. 葉雅玲 (2004)。〈原住民女性身分認同與被書寫的變貌–從沙鴦、綢仔絲萊渥到利格拉樂.阿女烏〉。文學新鑰,(2),頁91-105。
3. 楊靜利 李大正 陳寬政 (2006)。〈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婚姻行為之變遷〉。 人口學刊,(33),頁1-32。
4. 黃幸美 (1994)。〈女性教育與勞動參與的發展、現況與問題〉。婦女與兩性學刊 ,(5)。
5. 陳惠娟、 郭丁熒 (1998)。〈「母職」概念的內涵之探討─女性主義觀點 〉。 教育研究集刊,7(41)。
6. 陳美華 (2007)。〈「從娼」作為生存策略─性別化的勞動市場、家庭與權力遊戲〉。 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1),頁47-101。
7. 陳明珠、戴嘉南 (2009)。〈不婚女性教師不婚抉擇及其生活適應之歷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輔導學報,(20),頁23-70。
8. 張晉芬 (1995)。〈台灣婦女工作處境之探討〉。《勞資關係論叢》,(3),頁153-171。
9. 姜貞吟 (2011)。〈性別化制度下女性勞動者慣習:以新店某跨國電子廠為例〉。國家與社會,(10),頁163-206。
10. 林幼雀 (2005)。〈泰雅族傳統經濟生活與婦女地位〉。崑山科技大學學報,(2)。
11. 巫麗雪、葉秀珍、蔡瑞明 (2013)。〈遇見另一半:教育婚配過程中的介紹人與接觸場合〉。臺灣社會學刊,(26),頁147-190。
12. 呂玉瑕、伊慶春 (2003)。〈社會變遷中的夫妻資源與家務分工:台灣七○年代與九○年代社會文化脈絡的比較〉。臺灣社會學刊,(10),頁41-94。
13. 呂玉瑕 (2011)。〈臺灣民眾性別角色態度的變遷:1991-2001〉。臺灣社會學刊,(48),頁51-94。
14. 呂玉瑕 (1984)。〈婦女就業與家庭角色、權力結構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6),頁111-143。
15. 王梅霞. (2003)。〈從gaga 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臺灣人類學刊(1),頁 7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