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小島由道、安原信三;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96)。《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泰雅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者)。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文彥 (2011)。〈葛蕾扇的美麗與哀愁—原漢婚姻原住民女性認同流變與詮釋〉。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區域與發展學系碩士論文。王志弘 (1997)。〈性別化的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王梅霞. (2003)。〈從gaga 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臺灣人類學刊(1),頁 77-104。王增勇 吳紹文 ( 2009)〈用蠟染說故事的排灣婦女〉。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主辦「性別與原住民族議題國際研討會:在地與全球的對話」研討會,高雄市。
王慧群 (1996)。〈歷史變遷中泰雅人兩性關係之探討〉。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所碩士論文。王蘭君 (2010)。〈責任與家庭--東部地區原住民婦女婚姻維繫過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瓦歷斯‧諾幹、余光宏 (2002)。《台灣原住民史─泰雅族史篇》。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伊慶春、呂玉瑕 (2000)。〈婦女家庭地位之研究:以家庭決策模式為例〉。台灣社會學刊,(24),頁1-58。
佐山融吉 (1985)。《蕃族調查報告書:大么族前篇》(余萬居,譯者)。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何淑禎 (2001)。〈職業婦女工作與家庭生活調適之研究─以已婚國小女教師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吳文靜 (2012)。〈台灣地區民眾的性別意識及家庭權利探討─階級地位和城鄉位置比較分析〉。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吳家維 (2013)。〈女性勞動參與率決定因素之探討─以台灣23個縣市為例〉。國立臺北大學財政學系碩士論文。吳惠萍 (2012)。〈臺灣已婚婦女生育子女因素決策分析〉。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呂玉瑕 (1984)。〈婦女就業與家庭角色、權力結構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6),頁111-143。呂玉瑕 (2011)。〈臺灣民眾性別角色態度的變遷:1991-2001〉。臺灣社會學刊,(48),頁51-94。呂玉瑕、伊慶春 (2003)。〈社會變遷中的夫妻資源與家務分工:台灣七○年代與九○年代社會文化脈絡的比較〉。臺灣社會學刊,(10),頁41-94。巫麗雪、葉秀珍、蔡瑞明 (2013)。〈遇見另一半:教育婚配過程中的介紹人與接觸場合〉。臺灣社會學刊,(26),頁147-190。折井博子 (1980)。〈泰雅族噶噶的研究〉。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李亦園 (1963)。《南澳的泰雅人》(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玟慧 (2008)。〈台灣地區家庭計畫政策行銷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李美玲、楊亞潔、伊慶春 (2000)。〈家務分工:就業現實還是平等理念〉。台灣社會學刊,(24),頁59-88。.
周美智、鄭掬文 (2001)。〈《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一份課堂的導讀與整理〉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15)。
拉娃.布興 (2007)。〈以《台灣教會公報》(1986-2005) 為分析場域探討台灣原住民族婦女運動〉。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
林幼雀. (2004)。〈宗教信仰(rutux、gaga)與泰雅族婦女〉。崑山科技大學學報,(1)。
林幼雀 (2005)。〈泰雅族傳統經濟生活與婦女地位〉。崑山科技大學學報,(2)。林宗弘等 (2011)。《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臺北: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林彥妏 (2009)。〈「生」與「不生」的矛盾:現代女性生育行為之探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林津如 (2007)。〈父系家庭與女性差異認同:中產階級職業婦女家務分工經驗的跨世代比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8)。
邱貴芬 (1997)。《仲介:臺灣女人》。臺北:元尊出版社。
姜貞吟 (2011)。〈性別化制度下女性勞動者慣習:以新店某跨國電子廠為例〉。國家與社會,(10),頁163-206。柯美靈 (2011)。〈當代生育多名子女之女性生育觀、生育抉擇與社會資源需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胡幼慧 (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出版社。
孫得雄、陳肇男、李棟明 (2001)。〈台灣家庭計畫之轉折與政策經驗〉。台灣經濟預測與政策,1(32),頁25-73。
孫瑞穗 (1996)。〈城市中的單身女人與家變:以八O年代以來台北單身城鄉移民女人的居住處境與經驗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馬昀甄 (2006)。〈昨日今昔─女性原住民社運者的生命展演與身分認同〉。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高文斌 (2003)。〈日治時期泰雅族習慣法的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高淑媛 (2004)。《宜蘭縣史大事記》。宜蘭:宜蘭縣政府。
基辛(R‧Keesing)(1989)。《文化人類學》(陳其南,譯者)。臺北:巨流出版社。
張玉法 (2002)。《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臺北:左岸出版社。
張晉芬 (1995)。〈台灣婦女工作處境之探討〉。《勞資關係論叢》,(3),頁153-171。張晉芬 (2002)。〈找回文化:勞動市場中制度與結構的性別化過程〉。台灣社會學刊,(29),頁97-125。
張國賓 (1998)。〈從紡織與獵首探討太魯閣人的兩性意象與性別邏輯〉。清華大學社會人類所碩士論文。移川子之藏 (1935)。《台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楊南郡,編者)。臺北:南天書局。
莊芳玲、莊振榮 (1997)。〈南澳蕃地探查復命書-台北州理蕃誌(舊宜蘭廳)》明治36年〉。宜蘭文獻雜誌,(29),頁29-64.
莫藜藜、賴佩玲等 (2004)。〈臺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 社區發展季刊,(105),頁55-65。
許木柱、許敏桃等 (2000)。〈文化與失落經驗:阿美族喪偶婦女的主觀感受與適應─兼論雅族之差異〉。2000年情感、情緒與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郭孟佳 (2005)。〈公主變女傭:觀光發展下的烏來泰雅族女性〉。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陳芃伶 ( 2010)。〈尋回消失的Ryohen(流興)部落─歷史記憶與生活 空間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孟莉 (2003)。〈新光、鎮西堡部落泰雅族人的原住民身分的論述實踐與資源競爭〉。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陳怡吟 (2008)。〈家庭決策與家務分工:已婚男性與已婚女性的比較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陳明珠、戴嘉南 (2009)。〈不婚女性教師不婚抉擇及其生活適應之歷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輔導學報,(20),頁23-70。陳美華 (2007)。〈「從娼」作為生存策略─性別化的勞動市場、家庭與權力遊戲〉。 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1),頁47-101。陳英明 等 (2002)。《南澳鄉史》。宜蘭:南澳鄉公所。
陳茂泰 (2002)。〈泰雅族分類的一些問題〉。發表於台大法學院台灣原住民部落振興文教基金會主辦「泰雅族族群意識之建構、認同與分類」學術研討會。
陳韋豪 (2012)。〈戰後基督宗教在臺灣山地鄉的傳佈(1945~1965)─以烏來地區的發展為觀察中心〉。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所碩士論文。陳香英 (2006)。〈泰雅族婚姻制度之研究〉。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陳惠娟、 郭丁熒 (1998)。〈「母職」概念的內涵之探討─女性主義觀點 〉。 教育研究集刊,7(41)。陳肇男、孫得雄、李棟明 (2003)。《台灣的人口奇蹟:家庭計畫政策成功探源》。 臺北:聯經出版社。
陳鴻圖 (2005)。《臺灣史》。臺北:三民出版社。
游鑑明 (2009)。《她們的聲音:從近代中國女性的歷史記憶談起》。臺北:五南出版社。
湯素月 (2005)。〈生育觀念與自然流產婦女哀傷反應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黃玉珍 (2012)。〈台灣地區生育行為影響因素之探討〉。佛光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黃幸美 (1994)。〈女性教育與勞動參與的發展、現況與問題〉。婦女與兩性學刊 ,(5)。黃怡謹 (2001)。〈「私」領域中的女性困境:生育、教養與照顧工作之分工〉。台南師院學報,(34),頁341-365。
黃芳玫、翁任嬋 (2009)。〈女性勞動參與之研究—1980~2005〉。台灣經濟預測與政策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39),頁21-50。
黃國超 (2001)。〈神聖的瓦解與重建-鎮西堡泰雅〉。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玲 (2000)。〈變調的“ngasal”:婚姻、家庭、性行業與四個泰雅聚落婦女 1960-1998 〉。 台灣社會學研究,(4),頁97-144。
黃淑玲 (1996)。〈台灣特種行業婦女:受害者?行動者?偏差者?〉。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2),頁103-152。
黃應貴 (1999)。〈戰後台灣人類學對於台灣南島民族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中央研究院民族學院專刊《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 》,頁59-90。
黃鵬仁 (1996)。〈族群性別的政治經濟考察─ 一個北部泰雅女性的生命史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楊南郡 (2002)。《台灣百年花火》。(楊南郡,譯者)。臺北:玉山社。
楊靜利 李大正 陳寬政 (2006)。〈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婚姻行為之變遷〉。 人口學刊,(33),頁1-32。溫 吉 (1957)。《臺灣番政志》。臺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葉乃嘉 (2009)。〈抱著吉他的七0年代:校園民歌的文化意涵研究〉。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
葉盈蘭 (2002)。〈婦運團體挑戰國家機器與市場的例證:以婦女新知推動「兩性工作平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葉雅玲 (2004)。〈原住民女性身分認同與被書寫的變貌–從沙鴦、綢仔絲萊渥到利格拉樂.阿女烏〉。文學新鑰,(2),頁91-105。廖守臣 (1984)。《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臺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
廖守臣 (1998)。《泰雅族的社會組織》。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廖雪茹 (2007)。〈原運─「女聲」:一個泰雅族原運女將的人類學生命史研究〉。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臺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 (1996)。《臺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志》。臺中:臺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
趙育農 (2004)。〈一個女性經驗的家庭計畫:臺灣家庭計畫早期的發展(1954-2964)〉。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趙善如 (2003)。〈原住民婦女之生活面貌:重新思考對原住民婦女之污名化〉。社區發展季刊,(101)。劉孟怡 (2001)。〈互動過程中的「泰雅」─大安部落的例子〉。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論文。蔡明璋 (2002)。〈權力、性別意識、親密關係與家務分工〉。發表於台灣社會學會2002年年會論文。
蔡淑鈴 (1994)。〈臺灣之婚姻配對模式〉。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6(2),頁335-371。蔣文鵑 (2001)。〈傳承、變奏與斷裂:以當代太魯閣族女性之織布文化為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衛惠林 (1958)。《臺灣土著社會的世系制度》。中研院民族所集刊。臺北: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衛惠林 (1972)。《台灣省通志同冑志》,8(5)。南投:台灣文獻會。
衛惠林 (1986)。〈泰雅族的父系世系群與雙系血親群〉。南投:台灣文獻會。
鄭忍嬌、周麗瑞 (2013)。〈一個勞動階級都市原住民女性的母職生活經驗─妊命、認命、訒命與韌命的歷程〉。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5),頁83-105。
鄭淑君 (2002)。〈夫妻婚姻滿意度與其子女三角關係運作情形之分析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盧纘祥 (1969)。《宜蘭縣志‧人民志‧山地篇》。宜蘭:宜蘭文獻委員會。
蕭英玲 (2005)。〈台灣的家務分工:經濟依賴及其性別的影響〉。台灣社會學刊,(34),頁115-145。
賴淑娟 (2006)。〈原住民社會的性別分工與經濟勞動〉。「大專校院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材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
賴淑娟 (2006)。〈從根著到流動─泰雅婦女生產與再生產活動之轉化〉。台灣原住民族教育論叢(6),頁125-160。
賴淑娟 (2008)。〈原住民社會階級與性別的層級化歷程─一個泰雅村落底層女性生命經驗之觀察〉。「2008年女學會年會,性別向度與高齡化社會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弘光科技大學。
賴爾柔 林妙娟 (2011)。〈原住民農家婦女參與家庭經營決策之研究〉。花蓮區研究彙報,(14),頁97-120。
戴君怡 (2012)。〈相對地位對生育決策的影響─以女性收入及教育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謝世忠 (1994)。〈觀光過程與「傳統」論述─原住民的文化意識〉。當代,(98), 頁10-29。謝世忠、劉瑞超、楊鈴慧 (2009)。《原住民女性的律法脈絡:三個高地族群的比較》。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謝國平 (2005)。《語言學概論》。臺北:三民出版社。
鍾郁芬 (1995)。〈南澳山地之聚落發展─從清代至光復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顏婉娟 (2000)。〈烏來泰雅族婦女飲酒經驗之探討〉。國立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論文。
顧燕翎 等 (2000)。《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
Abbott&;Wallace. (1995).《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 (俞智敏等,譯者)。臺北:巨流出版社。
Balint, Alice. (1939). Love for the Mother and Mother-Love. Primary Love and Psycho-Analytic Technique, 91-108.
Blood, R.O. Jr &; Wolfe, D.M. (1960 ). Husbands and Wives: The Dynamics of Married Living. N. Y.: The Free Press.
Boserup,E. (1989). Woman's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nos.
Bourdieu, Pierre. (1998).《男性統治》(中國人民大學,譯者)。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Candace West; Don H. Zimmerman.( 1987).Doing Gender. Gender and Society,1(2), 125-151.
Chodorow, J Nancy. (2003).《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張君玫,譯者)。 臺北:群學出版社。
Connell,R..(2009).《性別的世界觀》(劉泗翰,譯者)。台北:書林。
Dixon,R.(1971).Explaining cross-cultural variations in age at marriage and proportions never marrying. Population Studies, 4(2), 215-233.
Ferree, M.M.(1990).Beyond Separate Spheres: Feminism and Family Research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2,866-884.
Jane Ritchie, Jane Lewis. (2008).《質性研究方法》(藍毓仁,譯者)。臺北:巨流出版社。
Jorgensen, D. L. (1989).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 methododology for Human Studi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Komter,A.1989. Hidden Power in Marriage.Gender and Society,3,187-216.
Kumu‧Tapas. (2006)。〈從後殖民女性批判再現日治時期泰雅女性文本〉。玉山神學院創校60週年紀念特刊,(13),頁137-164。
Malinowski ,B‧K‧.. (1994).《原始社會的犯罪與習俗》(夏建中,譯者)。 臺北:桂冠出版社。
McDonald, G. (1980). Family Power:the AssessMEnt of a Decade of Theoryand Research:1970-1979.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2(4).
Oakley, A. (1976). The Housewife,Past and Present. N. Y.: Vintage.
Rodman, H. (1967). Marital Power in France, Greece, Yugoslavia, and the United States:A Cross-National Discussion..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29(2), 320-324.
Sabatelli, R. M. (.1993). Exchange and Resource Theories. In Sourcebook of Family Theories and methods. (W. D. P. Boss, Ed.) N.Y.: Plenum Press.
Scanzoni, J. (1979). Social processes and power in families. In W. R. Burr, R. Hill, F. I. Nye, &; I. L. Reiss (Eds.), Contemporary theories about the family: Research-based theories (Vol. 1).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oren, E. (1999). Atayal-English Dictionary. The Royal Danish Academy of Socience and Letters.
Wu, T. (1977). The Value of Children:a cross-national study. University of hawaii,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