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部分
王文明(2004)。雅美人對蘭嶼植被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 台南市。王文科(2007)。課程與教學論, 七版。台北市: 五南。
王玉蘭( 2002)。從柏恩斯坦的言說符碼論分析教室中的師生言談互動- 以二個國小六年級班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台北市。王志豪(2011)。數學教室內之師生口語溝通的方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台北市。王淑俐(1997)。教師說話技巧-教師口語表達在教學與師生溝通上的運用。台北: 師大書苑。
王琦帖(2008)。幼稚園教室言談之反省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屏東市。王煒昶(2004)。台灣原住民族祭典的盛會。台北: 南天出版。
王瑞賢( 2003)。教育改革下教室言談模式變化與日常言談關係之研究。市場、國家與教育- 教育社會學的分析, 99-133。
王瑞馨(1999)。國小一年級兒童生活經驗在社會科課程中的角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台北市。王義榮(2007)。從世界遺產觀點探討雅美族文化資產保存---以蘭嶼朗島村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台北市。世界遺產-不分國界(2005 年3 月25 日)。世界遺產旅遊專刊。(2007 年5 月29 日), 取自: http: //www.artisan.com.tw/newspaper/940325.htm。
台東縣政府(2014 年3 月3 日)。取自http://www.ttshb.gov.tw/map.php
台東縣政府資訊統計網(2014 年3 月3 日)。取自http://www.taitung.gov.tw/statistics/News10.aspx?n=624F98642E38DF4C&sms=69CA9940FDCD788E&CategroySN=88EA340748EF68D6
台灣省通誌。同冑志•雅美族篇。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8,1972。
台灣原住民資訊資源網。雅美族,原住民歷史文化學習( 2013 年6 月28 日),取自:http://www.tipp.org.tw/formosan/academy/academy.jspx 。
瓦歷斯•諾幹(1994)。體驗台灣「山胞教育」--台灣原住民教育體制的一些觀念。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編: 原住民文化論集( 191-200 頁)。台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田哲益( 2001)。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 武陵出版社, 2001。
石素錦(2003)。國小英語教學師生言談互動模式之探討。高雄師大學報,15,419-446。任秀媚(1986)。山地單語與雙語語文能力及智利之比較研究。新竹師範學報,13, 193-208。
全國法規資料庫, 原住民族教育法施行細則。(2013 年6 月27 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20047
夷將 路兒( 1993)。爭取憲法< 原住民條款> 行動手冊。談台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
江明麗、許格非、林柏成(2001)。熱情原鄉─原住民風情之旅。台北:宏碩文化。
江桂珍(2001)。大地子女- 臺灣原住民概述。國立歷史博物館文物口袋書,臺北: 國立歷史博物館。
江嘉萍( 2002 年6 月24 日)。蘭嶼飛魚季-傳說中的飛鳥(上)。( 2007 年5 月
20 日),取自:ttp://e-info.org.tw/topic/fish/Exocoetidae-spp/ex02062401.htm。
江麗英(1992) 。如何維持教室秩序。師友, 305, 31-32。
牟中原(1996)。原住民教育改革報告書。行政院教育改革諮議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牟中原、汪佑誠( 1997)。原住民教育。台北: 師大書苑。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 年4 月17 日)。取自http://www.apc.gov.tw/portal/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2014 年6 月26 日)。取自http://www.ey.gov.tw/
何緼琪(2005)。文化回應教學: 因應文化差異學生的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國立編譯館刊, 33( 4),30-41。
余光弘、董森永(1998)。台灣原住民史.雅美族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余欣如(2012)。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語言教學對智能障礙兒童口語表達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台北市。吳天明(2008)。蘭嶼的發電廠, 67, 4-13。
吳天泰(1998)。原住民教育概論。台北: 五南。
吳如雅( 1998)。國中英語教師處理學生說話權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 彰化縣。吳芝儀、李奉儒( 1999)。M.Q.Patton 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 桂冠。
吳芝儀、廖梅花( 2001)。A.Strauss&J.Corbin 著。質性研究入門: 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濤石。
吳詠蘭(2008)。重塑教室言談互動的另一種可能。課程與教學, 25, 1。
吳福蓮( 2000)。從文化觀點看原住民教育。族群互動與泰雅族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85-96。
宋在欣( 1999)。國民小學啟智班語文課教室言談分析(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 高雄市。巫有鎰( 1997)。影響學童學業成就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做比較(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台東市。李亦園、歐用生( 1992)。我國山胞教育方向之定位與課程內容設計研究。台北: 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李咏吟( 1995)。啟發式教學法。載於李咏吟、單文經合著:教學原理(161-181頁)。台北: 遠流。
李坤崇、秋美華( 1991)。國中國小學生學習適應之個人因素探討。輔導月刊, 27, 8-20。
李奉儒等譯( 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R. C. Bogdan & S. K.Bilen原著) 。嘉義: 濤石文化。
李明峻、許介鱗( 2000)。國際法與原住民族的權利。政治科學論叢, 12。李玫燁(2011)。國小中年級的教室言談之研究- 以國語文教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 台北市。李長燦(2002)。從教室言談的觀點討論「數學教學」的師生互動。公教資訊季刊, 6( 1), 32-39。李長燦( 2003)。後Piaget 認知發展理論與教學應用。載於張新仁主編,學習與教學新趨勢, 159-188。臺北市: 心理。
李淑菁(2008)。誰的聲音被聽見? 教室言談的性別、階級與族群意涵。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季刊, 43。
李詠吟(1998)。維考斯基(Levs. Vygotsky) 的認知學說在教學的應用。教師天地, 93,17-22。
汪明輝( 2002)。台灣原住民族主義的空間: 由社會運動到民族發展。師大地理研究報告, 31。
沈文蓓( 1997)。小學高年級學生小組討論之歷程分析(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台南市。谷瑞勉譯( 1999) 。鷹架兒童的學習: 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L. E. Berk &A. Winsler 著。台北市: 心理。
谷瑞勉譯(Linda B. Gambrell, Janice F. Almasi 主編)( 2004)。鮮活的討論!培養專注的閱讀。臺北市: 心理出版社。
周建志(2009)。離家與返鄉- 一個漢人教師與蘭嶼學生的離散敘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花蓮。周惠民( 2007)。台灣社會變遷下的原住民教育: 政策的回顧與展望。發於國立嘉義大學舉辦之「原住民教育研討會」, 嘉義。
林文生、鄔瑞香( 1999)。數學教育的藝術與實務—另類教與學。台北:心理。
林希娟( 2004)。蘭嶼重建住宅與雅美文化之衝突與適應-以建築平面構成元素為例,2004 年蘭嶼研究群研討會(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台南市。
林佩旋( 2001)。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林佳芬(2013)。運用團體心智圖提升口語表達能力之行動研究-以五年級社會科教學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台北市。林明芳( 2004)。泰雅族學童國語及數學學習式態之研究─ 以翡翠國小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新竹。林姿君( 1999)。同儕互動中閱讀策略使用歷程之探討─以國小四年級國語科小組討論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台北市。林建成( 2002)。台灣原住民藝術田野筆記。台北: 藝術家出版。
林春鳳( 2008)。從豐年祭談原住民族認同。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4,101-154
林昭賢(2001)。原住民教育的實施與展望。八十八學年度原住民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 1-6。
林琴芳( 2001)。師生口語溝通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臺北市。
林寶貴(2002)。語言障礙與矯治。臺北市: 五南。
邱怡薇(1997)。都市原住民青少年之社會支持與學習適應—以台北縣阿美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台北市。施宜煌( 2000)。教師教學語言行為影響學生學習之探討。教師之友,41( 5),37-42。施頂清(2000)。維果斯基(Vygotsky) 認知發展論在教學上之應用。教師之友, 41( 1), 9-14。洪英聖( 1993)。台灣先住民腳印─十族文化傳奇。台北: 時報文化出版。
洪惠娟( 2000)。國民小學普通班語文課教室言談分析(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高雄市。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正恆(2002)。人、土地、與歷史記憶: 以蘭嶼傳統地名的研究為例。原
住民教育季刊, 26, 110-121。
凌平(2001)。原住民國小學童族群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屏東地區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屏東市。夏本•奇伯愛雅( 1998) ( 漢名: 周宗經)。雅美族的社會與風俗。台北:臺原出版。
夏本奇伯愛雅( 1994)。雅美族的社會與風俗。台北: 臺原出版社。
夏伊萱(2003)。一位國小高年級A 型人格教師之教室言談(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中師範學院, 台中。夏林清(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手做研究。H.Altrichtwer,P.Posch & B.Somekh 原著。台北: 遠流。
夏曼•藍波安( 1992)( 漢名: 施努來)。八代灣的神話。台北: 晨星出版。
夏鑄九、陳志梧( 1995)。台灣的經濟發展、蘭嶼的社會構造與國家公園的空間角色。台灣社會研究, 1( 4), 233-246。
孫大川( 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 聯合文學。
孫仲山、李碧娟( 1997)。國民中學教學情境中師生語言行為的分析。教育研究資訊, 5( 4),89-100。
孫郁農( 2005)。國小教室言談分析:一個國小高年級國語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 屏東市。孫敏芝(1995)。國民小學教師對班級常規觀點之質化研究。屏東師院學報,8,43-69。宮本延人著、魏桂邦譯( 1998)。我的台灣紀行。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徐瀛洲(1999)。蘭嶼之美。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浦忠成(1996)。原住民社區文化與原住民教育改革關係研究。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委託專題研究報告(BB32)。台北: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祖靈之邦。台灣立報( 2014 年4 月7 日)。取自http://www.abohome.org.tw
翁子明( 2005)。是教師權威主導教學活動嗎---以一個國小四年級數學課教室言談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南大學, 台南市。翁福元、吳毓真( 2002)。後殖民主義與教育研究。教育研究,103,88-100。高敬文(2002)。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市: 師大書苑。
高德義(2001)。從殖民、同化到自決: 全球原住民的危機與轉機。原住民教育季刊, 23。國立屏東大學原住民教育研究中心( 2010)。原住民白皮書初二版。屏東:國立屏東大學。
張玉成( 2002) 。教師發問技巧。台北:心理。
張佑州( 2004)。國民小學五年級教室言談- 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台中市。張秀敏(1998) 。國小班級經營。台北: 心理。
張秀鶯( 2013)。應用電子繪本教學對幼兒口語表達能力之學習成效與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多元族群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州科技大學,彰化縣。張素貞(1989)。台北縣國民小學推展親職教育現況及改進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 台北市。
張添洲( 2000)。教材教法: 發展與革新。台北: 五南。
張駿逸(1997)。再論原住民鄉土教材之編寫。九十年度原住民族教育學術論文發表計研討會論文集,158-169。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張耀宗( 1996)。教科書中的原住民圖像。原住民教育季刊, 14,43。教育部(1997)。中華民國原住民教育報告書。台北: 教育部。
教育部( 2013)。原住民族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梁仲容( 1992)。從聽說活動歷程談國小說話教學。國教之友,50( 1),34-40。許朝信( 2002)。從社會階級、家庭與符碼關係論述原住民教育的困境。義守大學人文與社會學報, 1,221-240。許瀞方( 2004)。教師如何引導學生產生對話與互動的能力。研習資訊, 21( 4),95-103。
郭生玉(2001)。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 精華書局。
野人、娜娜譯( 1953)。紅頭嶼。台北: 台灣風物雜誌社。( 稻葉直通、瀨川孝吉,1931)。
陳文學( 2003)。我國原住民族自治政策之研究:規劃評估觀點。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陳仲伯(2007)。客語教學中教室言談對非客籍學生教室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屏東縣某國小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屏東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 五南。
陳向明( 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台北: 洪葉。
陳汶彬、吳淑華( 2006)。蘭嶼2006 年迎向飛魚跟著達人玩新趣。台北:101 國際旅行社、特易遊旅遊出版。
陳佩君( 2006)。他們都在說什麼? ─國小教室言談分析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新竹市。陳昇飛(2004)。社會建構主義在國小語文教學上的實踐與省思。教育研究
資訊, 12( 6), 3-32。
陳昇飛(2005)。社會建構主義在國小語文教學之實踐- 社會互動教學與語文能力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台北市。陳昇飛(2006)。從教室言談看學童語文知識之建構-Vygotsky 社會建構取向。當代教育研究, 14( 4), 129-169。陳枝烈( 1997)。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 師大書苑。
陳枝烈( 2002)。原住民兒童族群認同、學習適應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
台北: 教育部。
陳雨嵐( 2004)。台灣的原住民。台北: 遠足文化出版。
陳建州(2001)。原住民教育的省思。師友月刊, 6 月號,25-29。陳埩淑(2002)。教室言談在教學上的涵意與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5( 4),125-140。陳淑君(2012)。朗讀教學對口語表達與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南大學, 台南市。陳淑敏( 1994)。Vygotsky 的心理發展理論和教育。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師院學報, 7, 119-144。
陳淑敏( 1996)。Vygotsky「最近發展區」概念內含探討。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師範學報, 8,505-526。
陳雅珠( 2007)。達悟學生學習問題探究--蘭嶼教師的觀點(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台東市。陳萱瑜( 2007)。台灣原住民族文化活動之研究以蘭嶼達悟族飛魚祭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銘傳大學, 台北。陳儀君(2005)。說故事活動對國小五年級學童口語表達能力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台中師範學院, 台中市。陶英琪、陳穎涵譯( 1998)。探索孩子心靈世界:方案教學的理論與實務(L.G. Katz & S. C. Chard 原著)。台北: 心理。
鹿野忠雄( 1938)。紅頭嶼雅美族的大船建造與船祭。人類學雜誌, 54,125-146。
游麗卿(2002)。從分析學生爭論解題紀錄的合理性探討社會數學規範的內涵。第六屆課程與教學論壇研討會, 1-1~1-21。
鈕文英( 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 雙葉書廊。
黃玉娟(2004)。蘭嶼島上漢族教師的生命故事: 一個教育民族誌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花蓮。黃志偉(2001)。多元文化對數學課程的衝擊。師友月刊, 1 月號,38-41。
黃秀美( 2003)。阿美族家長教育觀--以一個部落的日常生活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花蓮市。黃政傑( 1997)。教學原理。台北: 師大書苑。
黃淑潔( 2007)。從教室言談探套兒童完整(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 屏東市。黃淮英(1998)。從英語教室互動分析教師言談之功能(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教育研究所, 高雄市。
黃意真( 2003)。國小教室言談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屏東市。黃楷茹( 2006)。透過教室言談展現數學課堂中資優生的探究思考歷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台北。黃瑞琴(200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 心理。
黃絹文( 2000)。啟智學校語文課教室言談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高雄市。黃鈺雯( 2004)。嘉義地區國小高年級教師教學態度、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動機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市。黃曉瑋( 1999)。教室中師生語言互動之研究-以國小補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 台北市。楊南郡譯著(2005)。台灣百年曙光─學術開創時代調查實錄。(移川子之藏、馬淵東ㄧ 、鹿野忠雄、國分直一原著) 。台北: 南天書局。
楊思偉、沈姍姍( 1998)。比較教育。國立空中學。
楊渡( 1998)。被遺忘的島嶼—由分散而凝聚的蘭嶼社區意識。台北:文建會
葉川榮、鍾蔚貣、洪秋瑋( 2008)。蘭嶼完全中學的教育現況與困境初探。教育實踐與研究, 21( 2),127-159。
葉婉奇譯(2000) 。台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 ( 古野清人原著), 台北: 原民文化。
董森永( 1997)。雅美族漁人部落-歲時祭儀。南投: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達西烏拉灣•畢馬( 2003)。達悟族神話與傳說。台中: 晨星出版。
達西烏拉灣•畢馬( 2007)。最了解海洋的人— 達悟族。台灣原住民發展協會。
鄔瑞香(1993)。我的數學教學模式—探索、反省與成果。嘉義:國立嘉義師範學院。
廖美渟( 2003)。一個國中特教班語文教室語言互動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 台北市。
漢菊德、陳正乾譯( 1996),Margaret Donaldson 原著。兒童心智:從認知發展看教與學的困境。台北: 遠流。
熊同鑫( 2000)。語言與自然科學。台北市: 心理。
甄曉蘭(2007)。偏遠國中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與相關政策初探。教育研究集刊, 53( 3), 1-35。劉其偉( 1995)。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台北, 雄獅書局。
劉阿榮( 1995)。台灣原住民親職教育與輔導。載於洪泉湖、吳學燕主編: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 師大書苑。
劉貞蘭( 1999)。原住民學校與家長溝通困難之探討—以太陽國小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花蓮市。歐用生( 1996)。質的研究。台北: 師大書苑。
歐陽玉(2001)。我在蘭嶼受教的日子。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識雙月刊,10,24-27。
潘正德(1993)。小團體輔導之研究理論-測量方法之選擇。學生輔導通訊,27。潘志煌( 1997)。師生教學互動中的性別差異-國小班級多重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新竹市。潘英( 1998)。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源流。台北: 臺原出版社。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中涵(1996)。漫談原住民文化與漢文化之差異—評論原住民社區文化與原住民教育改革關係之研究。教改通訊, 21。頁42-43。蔡奇蓁(2006)。聽! 誰在說話:教室言談文化的深描詮釋。花蓮教育大學學報, 23,191-208。
蔡敏玲(1996)。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節奏與變奏。台北: 桂冠圖書。
蔡敏玲(2002)。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奏。台北: 心理。
蔡敏玲, 陳正乾譯(1997)。社會中的心智: 高層次心理過程的發展/ 維高斯基(L.S.Vygotsky)著;Michael Cole 等編。臺北市: 心理。
蔡敏玲、彭海燕譯( 1998)。Cazden C. B.著。教室言談:教與學的語言。台北:心理出版社。
蔡菁菁( 2009)。一個國小教師的數學課教室言談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 屏東市。蔡維軒( 2009)。蘭嶼拼板舟觀光現象及其變遷(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台北市。衛惠林、劉斌雄( 1962)。蘭嶼雅美族的社會組織。台北: 中央研究所。
鄧惠文( 2007)。蘭嶼觀光旅遊業發展策略之研究- 政策行銷理論之應用(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花蓮縣。
鄭先祐( 2001)。蘭嶼達悟族生態體系的土地經營:外來拓荒的衝擊。原住民土地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3-19。
鄭明長( 1997)。課程實施與教室討論歷程的詮釋分析-以國小五年級社會課觀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明長(1999B)。創新教學:從改變教學言談型態做起。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課程改革與教學創新研討會論文集,263-269。
鄭漢文(2004)。蘭嶼雅美大船文化的盤繞大船文化的社會現象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花蓮縣。鄭漢文、呂勝由( 2000)。蘭嶼島雅美民族植物。台北: 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賴吟秋(2013)。讀者劇場對國小四年級學童口語流暢度與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雲林科技大學, 雲林縣。賴美蓉( 2000)。教師講述故事時的師生言談互動─以幼稚園班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新竹市。賴淑媛(2002)。維高斯基符號中介與心智社會建構理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錢清泓( 1996)。在熟悉與陌生之間的一堂課:國小本土語言教學課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戴慈慧( 2000)。師生言談互動在學習上的意義。教師之友,41( 2),16-21。顏國樑(1997)。原住民教育季刊, 8,28-54。
羅秋昭(1996)。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臺北市: 五南。
羅意真(1997)。國小一年級看圖說話的教學。北師語文教育通訊,86( 6),29-31。
羅鳳珍(2009)。師生口語互動之反思- 以一個幼稚園大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屏東師範學院, 屏東市。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譚光鼎(2002)。台灣原住民教育-從廢墟到重建。台北:師大書苑。
譚光鼎、林明芳( 2002)。原住民學童學習式態的特質。教育研究集刊,48,233-261。
譚超群(1992)。澳洲土地教育政策工作實施報告。載於引建中主持台灣地區以少數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一)。教育部研究會。
蘇芳儀(2011)。國小五年級口語表達教學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台北市。蘇靜芬( 2004)。教師教學互動性別差異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嘉義市。蘭嶼記事年表, 蘭嶼曙光( 2007 年5 月20 日)。取自http://far.www.gov.tw/lanyu/history/index.htm。
蘭嶼鄉公所, 印象蘭嶼(2013 年6 月27 日)。取自http://lanyu.taitung.gov.tw/tour1-1.html
顧明遠主編(1996)。比較教育辭典。台北: 五南。
貳、英文部分
Armitage, N.(1995).Comparing the policy of Aboriginal asimilation:Australia,canada,andZealand.Vancouver:UBC Press.
Barnes, D. (1974). Transmission and Interpretation. Educational Review, 26(3) ,213-228.
Barton, A. (1998). Examining the social and scientific roles of invention in scienceeducation. Resh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28,133-152.
Banks,J.A.(1994).An Introduction to MulticulturalEducation.Boston:Allyn & Bacon.
Bennett C. I.(1986).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Theoryand Practice. .MA:Allyn & Bacon.153-194.
Bogdan, R. C. , & Biklen, S. K. (1999).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3rd ed.). Boston, MA: Al lyn and Bacon.
Bourdieu,P.&Passeron, J(1990).Rrproduction education,society and cultural .London: Sage.
Bloome, D. & Theodorou, E. (1988). Analyzing teacher -student and student-student discourse. In J. L. Green & O. Harker (Ed.), Multiple perspective analyses of classroom discourse ..217-248. Norwood, New Jersey: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Cazden,CourtneyB.( 1988).Classroom discourse:The languag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ortsmouth, N.H.:Heinmann.
Cazden,C.B. (2001).Classroom Discourse: The Languag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2end edition). Portsmouth,NH:Heinemann Press.
Cochran, J. P. (1997). What 's common' in a common core: How course structureshapes disciplinary knowledge. Journal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32(2) ,45-55.
Corden, R.( 2000) .Literacy and learning through talk: strategies for the primary classroom. Buckingham Philadelphia : Open University Press.
Crawford, T., Kelly, G., & Brown, C. (2000). Ways of knowing beyond facts andlaws of science: An ethnographic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 engagement inscientificpractices.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37(3),237-258.
Cummins,B.,& Lockwood,J.(1979).The effective of status difference ,favoured treatment and equity on ntergroup compa rison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9,281-289.
Eder, D. (1982a). The impact of management and turn-allocation activitier on student performance.Discourse Porcesses,5,147-159.
Edwards,D.,& Mercer,N (1987).Common knoweledge: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standing in the classroom.London:Methuen
Gee,J.P. (1996). Social linguistics and literacies: Ideology in discourses . PA: Tayor &Francis.
Green J . & Wallat C. (1983). Mapping instructional conversations - A sociolinguistic Ethnography.Green J. & Wallat C. (Ed) Ethnography and language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160-204 NY: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Gumperz(l983). Conversational inference and c1assroom learning. Green, J..&Wallat, C. (Ed) Ethnography and language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3-24 NY: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Gumperz, J. J. and Levinson, S. C. (1996) Rethinking linguistic relativ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mmersley, M. (1990). Classroom ethrography. S. T. Emundsbury Press Ltd:Print Great Britia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ick,D. (1995).Discourse,learning,and teaching.Review of Research I Education,21,49-95.
Hunkins, F. P.( 1972). Questioning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 Boston: Allyn and Bacon.
Kitleson,J.M.,& Southerland, S. A. (2004). The role of discourse I group knowledge construction:A case study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41 (3),267-293
Kraker, M. J. (2000). Classroom discourse: Teaching, learning , and Jearning disabilities.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6, 295- 313.
Lemke, J. (1990). Talking science: Language, Jearning and vaJues . Norwood, N.J .AbJex
Martin,D., & Miller, C. (1999). Language and the curriculum: Practitioner researchin planning differentiation. London: David FuJton Publishers.
McClain, K & Cobb, P. (2001). An knowledge base for the teaching profession:hatwould i t look like and how can we get on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1(5), 3-15.
Mehan, H. (1979a). Learning lesso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ohr,K, A. J. (1998). Teacher talk: A summary anaJysis of effective teachers.
National Indian Brotherhood(1988).The aboriginal language policy study phase II: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Ottawa:National Indian Brotherhood.
Reiss, M. J. (1993). Science education for a pluralist society. Buckingham. Philadel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
Spradley,J(1980). Participant observation.New York:Holt,Rinehart&Winston.
Tugde, J. Y. H., & B. Rogoff (1987) Peer influences on cognitive development : Vivian MJ. R (1993). Current controversion in action research. Public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7(3), 263-282.
Weade, G.( 1995). When content becomes process : TaJking knowJedge into meaning in a fourth grade mathematics lesson. Journal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 30(2) ,41-51.
Wertsch James V.(1997). Vygotsky and the social formation of mi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