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3 14:31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李盈暄
研究生(外文):LI,YING-HSUAN
論文名稱:特戰部隊原住民族志願役軍人從軍歷程之研究 -以排灣族為例
論文名稱(外文):Study Of The Military Course Of Special Warfare Force Volunteer Soldiers-The Indigenous In Paiwan.
指導教授:周海娟周海娟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ZHOU,HAI-JUAN
口試委員:李明政李瑞金
口試委員(外文):LI,MING-ZHENGLI,RUI-JIN
口試日期:2015-05-2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系所名稱:社會工作碩士班
學門:社會服務學門
學類:社會工作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44
中文關鍵詞:原住民族生命歷程從軍動機特戰部隊網絡關係
外文關鍵詞:Indigenouslife course theorythe motivation to be a soldierspecial warfare forcerelationship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7
  • 點閱點閱:1795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195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相較於主流社會,我國原住民族不但在人口比例居於少數,又普遍處於社會經濟結構中較不利位置。然而,近幾年國軍為推動募兵制,在薪資待遇上,大幅度調升基層官兵每月薪俸,又針對各項特殊工作內容,給予不同的補助及加給制度。因此,我國原住民族中特別是排灣族,不僅有相當高的比例選擇投入軍職,甚至不畏苦的勇於挑戰艱苦的特戰單位。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的深度訪談法為資料蒐集方法,共訪談6位特戰部隊排灣族志願役軍人,企圖從受訪者的角度來看特戰部隊,並深入去探究他們為何在從軍之路,捨棄平順的道路,選擇了一條崎嶇的山路。本研究目的有三:第一,瞭解特戰部隊原住民族中排灣族志願役軍人的從軍歷程。第二,分析原住民族中排灣族志願役軍人選擇進入特戰部隊服役的影響因素。第三、瞭解原住民族中排灣族軍人進入「特戰部隊」後,「個人」、「部隊」與「家族」間的網絡關係。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第一,家庭經濟是影響原住民族中排灣族志願役軍人從軍的主要因素。第二,家庭的期待是影響原住民族中排灣族志願役軍人行軍的重要因素。第三,原住民族中排灣族青年因求學時期的自卑感與軍職親友所表現出的軍人氣質、行為表現等正面形象,產生其追求生命軌跡轉折的從軍動機。
最後,研究者針對軍隊及未來的研究提出建議如下:一、給軍隊的建議:發掘原住民族軍人優勢、深入探究原住民族對軍人形象認同之因素、充實對原住民族文化背景的知識。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擴大研究對象、瞭解不同世代之形況、擴充原住民族軍人議題之研究。

Compared to mainstream society, aborigine situate not only in the minor proportion of indigenous people, but generally in the inferior socio-economic structure.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the military promotes voluntary military service system. The military significantly raised grassroots solider monthly salaries, and for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e work, it gives different subsidies and additional salary as well. Thus, our aboriginal, especially Paiwan, not only have a very high proportion choosing to attend in the military, but even have no fear challenging the Special Warfare Force.
This research utilizes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olog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data collection method. It interviews 6 special warfare volunteer soldier of Paiwan, and takes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spondents to view Special Warfare Force. 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in-depth explores why they abandoned a smooth road but choose a rugged mountain.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Understanding the military course of special warfare force volunteer soldiers of the indigenous in Paiwan. 2. To analysis the factors for why they chose to enter the serving in the special warfare force. 3. Understanding how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ersonal",” force”, "and "family" are operating after special warfare force volunteer soldiers of indigenous in Paiwan entered the "special operations forces"
The main findings include: 1. The family's economic situation is the main factor for special warfare force volunteer soldiers of indigenous in Paiwan to service in the military. 2. Family expectations are important factors for special warfare force volunteer soldiers of indigenous in Paiwan to service in the military. 3. The Paiwan indigenous youths make up their mind to change their life trajectory, and have motivation to enter the military, because of low self-esteem in study during school age, and behavior and other positive image like their relatives and friends serving in the military.
Finally, researcher would give two pieces of advice for the military and future studies: 1. As to the military, we should discover the indigenous soldier’s superiority, find out soldier image recognition toward indigenous people, and fulfill background knowledge about indigenous culture. 2, As to future studies, we have to expand our research target, make it clear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generations and enlarge studies for the topic of indigenous soldiers.

目錄
圖目錄 IV
表目錄 V
中文摘要 VI
英文摘要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2
第二節 研究動機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四節 名詞解釋 8
原鄉 8
原住民族 8
特戰部隊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理論探討 10
第一節 我國原住民族志願役軍人現況分析 10
第二節 原住民族與特戰單位 20
第三節 原住民族文化與「家」的意義 30
第四節 理論分析架構-生命歷程理論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1
第三節 研究資料整理與分析 42
第四節 研究倫理 46
第五節 研究的嚴謹性 48
第四章 從山巅到特戰的生命歷程 51
第一節 勇士的成長環境-身心的寄託 51
第二節 找尋人生的方向-主流文化中自卑的學習經驗 64
第三節 特戰部隊的崛起-原鄉新時代的勇士代表 79
第四節 資源的流動-從轉折處看到原鄉的需求 9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9
第二節 研究省思與研究限制 113
第三節 結論與建議 115
參考文獻 118
附錄一 排灣族介紹 129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32
附錄三 編碼表 134
附錄四 受訪同意書 137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丁華(2008)。我國青壯年志願役退伍軍人就業研究: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的觀察。南投: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丁興祥等譯(2002)。Runyan, W. M.原著。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台北:遠流。
丁興祥等譯(2002)。William McKinley Runyan原著。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台北:遠流。
內政部戶政司(2013)。102年15歲以上人口教育程度調查。台北:內政部戶政司。
王向葵、林盈助、高薰芳譯(2001)。Joseph,A.M.原著。質性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
王國亨、林啟泓、陳明和、陳登祿、黃錦雄、劉慶堂、劉慶斌(2007)。從家庭因素探究都市原住民父母教育觀之個案研究。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王德睦、吳惠如、郭俊巖、賴秦瑩(2013)。後工業社會下臺灣都市原住民就業困境之探討:台中都會區原住民意見領袖的觀點。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頁79。
古建明(2011)。原住民志願役士兵轉服儲備士官意願因素之研究─以花東防衛指揮部為例。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立法院(2014)。立法院第8屆第5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3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台北:立法院。
朱美珍、趙碧華合譯(2000)。Allen Rubin, Earl R. Babbie原著。硏究方法: 社會工作曁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台北:學富。
朱瑞玲、章英華(2001)。華人社會的家庭倫理與家人互動:文化及社會的變遷效果。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 學術研討會(頁4)。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研究。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2)。100年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吳志仁(2009)。以需求理論探討選擇志願役士兵從軍動機之研究。高雄市:義守大學。
吳芝儀、李奉儒合譯(1995)。Patton,M.Q.原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宋宏達(2003)。臺灣原住民的傳統體育研究-以卑南族為對象。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體育研究所。
李孟儒(2011)。少年未升學未就業經驗的意涵:生命歷程理論觀點。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學系。
李政賢譯(2009)。Irving Seidman原著。訪談研究法(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台北:學富。
李莎莉(2004)。排灣族。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計畫。台北市: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亞榮隆‧撒可努(2005)。山豬.飛鼠.撒可努。台北:耶魯國際文化。
卓石能(2002)。都市原住民學童族群認同與其自我概念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林秀雲譯(2013)。Earl Babbie原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雙葉。
林慧文(2008)。小學國語教科書中的家庭型態與家務分工:多元文化的觀點。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邱志雄(2005)。臺灣原住民族青年從軍與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之探討-以募兵制為例。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邱莉雯(2004)。東部原漢雙族裔成人認同研究。花蓮: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
邱楓文(2003)。都市原住民青少年生涯輔導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質化研究。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施正鋒(2010)。臺灣族群政策。台北:翰蘆。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蒐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俊銓(2011)。從配刀到刺刀:臺灣原住民族從軍動機之研究-以海軍人員為例。台北市: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10309臺閩縣市原住民族人口-按性別族別。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5)。103年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5)。2014年第四次原住民族就業狀況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袁婉禎(2014)記得志願兵:論陳千武的《活著回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高甯松(2005)。特種作戰部隊之運用:美中台個案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高曉琳(2012)。都市原住民的社會網絡與族群互動的經驗-以新北市深坑區原住民為例。新竹: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國防部(2004)。國軍軍語辭典(九十二年修訂本)。台北:國防部。
張致維(2008)。臺灣尼特族青年工作價值觀之研究。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張儷禛(2012)。排灣族作家亞榮隆.撒可努作品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肇元(2006)。我國軍事組織文化對組織成員知識分享影響。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章思偉(2011)。原住民社區在地化-以「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為例。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許俊才(2012)。社區賦權的實踐與反思:以屏東排灣族部落為例。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頁37。
郭俊巖、黃明玉(2010)。原住民在都市謀生的艱辛歷程之研究:以三個受助個案為例。弘光學報,頁 63。
陳正田(2004)。原住民學生生涯教育規劃之相關研究。台東縣:台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
陳枝烈(2009)。排灣族Piuma部落dralaqus品格教育內涵與方法之探討。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頁78。
陳靜儀(2014)。性別麻煩不麻煩?軍隊適應歷程中的性別角色操演。台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曾慶玲(2007)。家庭主婦的生活滿意-以生命歷程理論剖析。台北: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
游美惠(2007)。攸關陽剛與陰柔:性別與教育期刊論文的熱門議題探討。臺灣女性學學會暨高師大40週年校慶學術研討會(頁8)。高雄市: 教育部訓委會、內政部。
程元慶(2006)。原住民軍官家庭決策過程之研究。台北: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軍事社會學研究所。
程廷(2012)。近代太魯閣族部落空間變遷之研究─以alang Ciyakang(支亞干)為對象。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童伊迪,黃源協(2010)。拉近差距-臺灣原住民家庭服務輸送之現況與展望。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頁145-166。
童春發(2013)。探討排灣族習慣法中有關正義的概念與實踐。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頁31。
黃昭勳(2008)。原住民學童生涯發展現況之探討。北縣教育,頁65-68。
黃盈豪(1994)。社會工作在原住民部落之實踐與反思。我在大安溪流域泰雅部落工作站之經驗。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黃源協(2008)。建立原住民族社會安全體系之規劃。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聖紜 (2005)。窮孩子•低成就?家庭貧窮對子女教育成就與生涯選擇的影響。台北市: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楊亞傑,吳世卿(2009)。北鄒族狩獵文化與現況。南台科技大學學報,頁119。
詹宜璋(2011)。原住民對族群社會福利的經驗認知與發展期待。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頁91。
裴家騏(2010)。魯凱族的狩獵知識與文化-傳統生態知識的價值。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頁72。
裴學儒(2001)。軍隊文化、男性氣概與性傾向壓迫。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劉千嘉、章英華、林季平(2010)。臺灣原住民的遷移及社會經濟地位之變遷與現況。臺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頁51-102。
劉爾榮(2004)。國軍志願役士兵投考因素對人力招募策略之研究--以海軍志願役士兵為例。高雄: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添財(1994)。從原住民文化特色談體育活動之相關與展望。中華體育,頁 57。
蔡文山(2004)。從教育機會均等的觀點省思臺灣原住民學生的教育現況與展望。教育與社會研究,頁109-138。
衛惠林(1966)。論繼嗣群結構原則與血親關係範疇。中國民族學通訊,頁15-17。.
鄭凱芸(2011)。從生命歷程觀點看危機家庭隔代教養者之困境。家庭教育雙月刊,頁6-20。
賴欣怡(2009)。狩獵相關在地知識的探討-以魯凱族阿禮部落為例。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森林暨環境資源學系。
錢淑芬(2009)。階級、符號與角色:軍事社會化的模塑技術。復興崗學報,頁137。
錢淑芬、蘇意翔(2010)。志願「穿制服」通信達人軍旅生涯:軍事社會化歷程的經驗分析。復興崗學報,頁41。
譚光鼎、葉川榮(2011)。高學業成就原住民高中生學習現況之研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頁144-179。
蘇羿如(2007)。遷移中的臺灣「都市原住民」》。社會科學學報,頁153-174。

貳、英文部分
Fontana, A. and Frey, J. H. (1994).‘Interviewing: The Art of Scienc.’In N. K. Denzin,& Y.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645-672. Thousand Oaks,CA: Sage.
Guba, E.G.. & Lincoln, Y. S. (1989).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Sage.
Buchmann, M. (1989). The Script of Life in Modern society: Entry into Adulthood in a Changing Worl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ieryn, T. F. (2000). A space for place i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6, 463–496.


參、網路資料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臺灣廣播中心(2008)。《士兵突擊》令台軍汗顏特種部隊搞魔鬼特訓。2014年10月28日。擷取自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臺灣廣播中心: http://big5.am765.com/gate/big5/www1.am765.com/xw/。
伍玉龍(2014)。布農族的狩獵文化。2014年9月17日擷取自 http://bimaten.myweb.hinet.net/%A5%AC%B9A%B1%DA%AA%BA%AC%BC%C2y%A4%E5%A4%C6.htm。
朱立群(2008)。從「為部落而戰」,到「為國家而戰」。 2014年02月25日擷取自臺灣光華雜誌: www.taiwan-panorama.com/show_issue.php?id%3D2008119711080c.txt。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5)。人口數及人口增加率。 2015年05月07日擷取自行政院主計總處: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5408&CtNode=4594&mp=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13)。土石流潛勢溪流劃設作業要點。2014年11月03日擷取自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http://246.swcb.gov.tw/preventInfo/provision/PreventdisasterGuidelines.aspx
吳雯菁(2014)。專題-狩獵與保育。2014年10月02日擷取自環境資訊中心: http://eco.e-info.org.tw/hunt/2005/ht05011001.htm。
周昇煒(2015)。國軍原住民幹部座談,分享從軍經驗。2015年05月07日擷取自青年日報:http://news.gpwb.gov.tw/news.aspx?ydn=026dTHGgTRNpmRFEgxcbfdIqFnzB9aVI4ooMjsJjzE7nF%2FB8Zoq46mHk2om5r5rtRvO9c3GsEOV0Nd0hxo6rf%2B64%2B6xJ%2Fjpo5OWqD5RO%2FIs%3D。
原住民族委員會(2015)。布農族祭典傳說。2015年05月07日擷取自原住民族委員會: http://www.apc.gov.tw/portal/docList.html?CID=274BE22984C1B432&type=1EE2C9E1BA3440B2D0636733C6861689。
國防部(2015)。104年專業志願士兵暨儲備士官甄選簡章。 2015年05月07日擷取自國軍人才招募中心網站: https://rdrc.mnd.gov.tw/rdrc/news/RecNews_detail. aspx?sid=1665。
國軍歷史文物館(2011)。特戰之刃。 2015年05月07日擷取自國軍歷史文物館: http://museum.mnd.gov.tw/Publish.aspx?cnid=1458&p=36821。
張耀宗(2015)。認同的尋覓----以高砂義勇隊的教育經驗為焦點。2015年05月07日擷取自: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n3dzQbRf_ToJ:www.tipp.org.tw/researchsourse/word/20080523000010.doc+&cd=1&hl=zh-TW&ct=clnk&gl=tw
陳枝烈(2010)。排灣族傳統的分享文化。2014年11月07日擷取自痞客幫個人部落格:http://etco.pixnet.net/blog/post/6183063-%5b%E7%AC%AC%E4%B8%83%E6%9C%9F%5d%E9%99%B3%E6%9E%9D%E7%83%88%EF%BC%8F%E6%8E%92%E7%81%A3%E6%97%8F%E5%82%B3%E7%B5%B1%E7%9A%84%E5%88%86%E4%BA%AB%E6%96%87%E5%8C%96。
葉茂生(2015)。臺灣山地作物資源及其利用。2015年05月07日擷取自中興大學農藝學系:http://www.npgrc.tari.gov.tw/npgrc-web/pub lish/train/ train01/class-7.html。
維基百科(2015)。探索頻道。2015年05月07日擷取自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E%A2%E7%B4%A2%E9%A0%BB%E9%81%93。
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2015)。認識原住民族。2015年05月07日擷取自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 http://www.dmtip.gov.tw/Aborigines/Article.aspx?CategoryID=3&ClassID=8&TypeID=11&SubTypeID=0&RaceID=2。
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2015年05月07日擷取自: http://210.240.125.35/citing/citing_content.asp?id=2697&keyword=%ABi%A4h
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2015)。各族傳統文化。2015年05月07日擷取自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http://www.dmtip.gov.tw/Aborigines/Article.aspx?CategoryID=3&RaceID=6。
劉鶯釧(2001)。勞動參與率。2014年10月18日擷取自大紀元電子日報:http://www.epochtimes.com.tw/008/1204.htm。
蔡錦昌(2014)。「西而優則中」個人網頁。2014年11月07日擷取自蔡錦昌「西而優則中」個人網頁: http://mail.scu.edu.tw/~reschoi3/kcchoi3.htm。
衛生福利部(2015)。衛生福利部社會救助及社工司最新消息。2015年05月07日擷取自衛生福利部:http://www.mohw.gov.tw/MOHW_Upload/doc/1030930104%E5%B9%B4%E5%BA%A6%E5%8F%B0%E7%81%A3%E7%9C%81%E6%9C%80%E4%BD%8E%E6%94%B6%E7%94%9F%E6%B4%BB%E8%B2%BB%E7%AD%89_0046829001.pdf。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1. 王德睦、吳惠如、郭俊巖、賴秦瑩(2013)。後工業社會下臺灣都市原住民就業困境之探討:台中都會區原住民意見領袖的觀點。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頁79。
2. 王德睦、吳惠如、郭俊巖、賴秦瑩(2013)。後工業社會下臺灣都市原住民就業困境之探討:台中都會區原住民意見領袖的觀點。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頁79。
3. 郭俊巖、黃明玉(2010)。原住民在都市謀生的艱辛歷程之研究:以三個受助個案為例。弘光學報,頁 63。
4. 郭俊巖、黃明玉(2010)。原住民在都市謀生的艱辛歷程之研究:以三個受助個案為例。弘光學報,頁 63。
5. 陳枝烈(2009)。排灣族Piuma部落dralaqus品格教育內涵與方法之探討。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頁78。
6. 陳枝烈(2009)。排灣族Piuma部落dralaqus品格教育內涵與方法之探討。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頁78。
7. 童伊迪,黃源協(2010)。拉近差距-臺灣原住民家庭服務輸送之現況與展望。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頁145-166。
8. 童伊迪,黃源協(2010)。拉近差距-臺灣原住民家庭服務輸送之現況與展望。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頁145-166。
9. 童春發(2013)。探討排灣族習慣法中有關正義的概念與實踐。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頁31。
10. 童春發(2013)。探討排灣族習慣法中有關正義的概念與實踐。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頁31。
11. 黃昭勳(2008)。原住民學童生涯發展現況之探討。北縣教育,頁65-68。
12. 黃昭勳(2008)。原住民學童生涯發展現況之探討。北縣教育,頁65-68。
13. 詹宜璋(2011)。原住民對族群社會福利的經驗認知與發展期待。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頁91。
14. 詹宜璋(2011)。原住民對族群社會福利的經驗認知與發展期待。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頁91。
15. 潘添財(1994)。從原住民文化特色談體育活動之相關與展望。中華體育,頁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