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2600:1f28:365:80b0:90c8:68ff:e28a:b3d9) 您好!臺灣時間:2025/01/16 07:54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王怡琳
研究生(外文):Wang Y Lin
論文名稱:錢鍾書《圍城》修辭藝術研究
論文名稱(外文):The Rhetorical Studies of Fortress Besieged by Qian Zhongshu
指導教授:黃淑貞黃淑貞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uang Shu cheng
口試委員:徐信義溫光華
口試委員(外文):Hsu Hsin YiWen Kuang Hua
口試日期:2015-06-25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慈濟大學
系所名稱:東方語文學系碩士班
學門:人文學門
學類:外國語文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5
畢業學年度:10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200
中文關鍵詞:錢鍾書《圍城》修辭藝術譬喻映襯摹況雙關引用仿擬轉化夸飾倒反析字
外文關鍵詞:Qian Zhong-ShuFortress Besiegedthe art of rhetoricmetaphorantithesisimitationpuncitationsimulationtransformationexaggerationinversionword analysi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87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摘要

本論文以錢鍾書《圍城》為主要研究對象,分從「譬喻」、「映襯」、「摹況」、「雙關」、「引用」、「仿擬」、「轉化」、「夸飾」、「倒反」與「析字」等十餘種常見修辭格,探討錢鍾書《圍城》的修辭藝術;因此研究目的主要有三:
(一) 以錢鍾書《圍城》為研究核心文本,從前人較少涉及的修辭藝術角度切入,研讀、整理、分析、歸納《圍城》常見的修辭格。
(二) 蒐集、整理、分析、歸納相關研究文獻,在前人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錢鍾書《圍城》做一個較完整的觀照。
(三) 據此,再逐一探討錢鍾書《圍城》常見修辭格的心理基礎及其審美效果。期盼藉由文本的爬梳整理,追索其語言技巧及藝術,以挖掘背後未顯之意。
第一章緒論,揭示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論文架構與文獻探討。第二章,先分別探討譬喻修辭法、映襯修辭法與摹況修辭法的定義及分類;其次,分析、歸納錢鍾書《圍城》中使用譬喻法、映襯法和摹況法的文例,並結合心理學、美學,討論其修辭藝術。第三章,先分別探討雙關修辭法、引用修辭法以及仿擬修辭法的定義及分類;其次,分析、歸納錢鍾書《圍城》中使用雙關法、引用法與仿擬法的文例,並結合心理學、美學,討論其修辭藝術。第四章,主要分別探討轉化修辭法、夸飾修辭法、倒反修辭法和析字修辭法的定義及分類;其次,分析、歸納錢鍾書《圍城》中使用轉化法、夸飾法、倒反法、析字法的文例,並結合心理學、美學,討論其修辭藝術。第五章結論,總結上述各章的論證分析,歸納本論文的研究成果及成果展望,期能透過修辭理論及具體文例的整體觀照,有效彰顯錢鍾書文字運用的美感與特色,並歸納出《圍城》的藝術特色。


關鍵詞

錢鍾書、圍城、修辭藝術、譬喻、映襯、摹況、雙關、引用、仿擬、轉化、夸飾、倒反、析字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fiction Fortress Besieged by Qian Zhong-Shu, and explores the art of rhetoric throughout this work with ten common rhetorical including metaphor, antithesis, imitation, pun, citation, simulation, transformation, exaggeration, inversion, and word analysis,. The three main research purposes are as follows:
1. With the fiction Fortress Besieged by Qian Zhong-Shu as text, this study explores and intensively studies, arranges analyses and induces the rhetorical in Fortress Besieged through the less applied method of rhetoric.
2. Collect, arrange, analyze and induce related literature to construct a more comprehensive aspect on the foundation of previous studies.
3. In addition, individually inspect the psychology basis and aesthetic effects of the common rhetoric used in Fortress Besieged. This study hopes to trace the language techniques and art through the carding of text in order to expose its less obvious meaning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states the motive and purpose of research, methodology, structure of the disserta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e second chapter inspects the defi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 of metaphors and antithesis and imitation and furthermore analyzes and induces the examples of metaphor and antithesis and imitation in Qian Zhong-Shu’s Fortress Besieged, and discusses its art of rhetoric through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s. The third chapter inspects the defi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 of pun and citation and simulation, and furthermore analyzes and induces the examples of pun and citation and simulation in Qian Zhong-Shu’s Fortress Besieged, and discusses its art of rhetoric through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s. The forth chapter inspects the defi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 of transformation, exaggeration and inversion and word analysis, and furthermore analyzes and induces the examples of transformation, exaggeration, inversion and word analysis in Qian Zhong-Shu’s Fortress Besieged, and discusses its art of rhetoric through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s. The fifth chapter concludes the analysis of the arguments of previous chapters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outcome and prospect of this study, with hopes of highlighting Qian Zhong-Shu’s aesthetic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ording and the artistic value of Fortress Besiege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rhetoric theories with concrete examples from the text.

Keywords

Qian Zhong-Shu, Fortress Besieged, the art of rhetoric,metaphor, antithesis, imitation, pun, citation, simulation, transformation, exaggeration, inversion, word analysi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文章架構
第三節 前人研究文獻探討

第二章 《圍城》譬喻、映襯、摹況修辭研究
第一節 譬喻修辭
一、 譬喻修辭原理
二、 《圍城》譬喻修辭舉隅
三、小結
第二節 映襯修辭
一、 映襯修辭原理
二、 《圍城》映襯修辭舉隅
三、小結
第三節 摹況修辭
一、 摹況修辭原理
二、 《圍城》摹況修辭舉隅
三、 小結 90

第三章 《圍城》雙關、引用、仿擬修辭研究
第一節 雙關修辭
一、 雙關修辭原理
二、 《圍城》雙關修辭舉隅
三、小結
第二節 引用修辭
一、 引用修辭原理
二、 《圍城》引用修辭舉隅
三、小結
第三節 仿擬修辭
一、 仿擬修辭原理
二、 《圍城》仿擬修辭舉隅
三、 小結 142

第四章 《圍城》轉化、夸飾、倒反、析字修辭研究
第一節 轉化修辭
一、 轉化修辭原理
二、 《圍城》轉化修辭舉隅
三、 小結
第二節 夸飾修辭
一、 夸飾修辭原理
二、 《圍城》夸飾修辭舉隅
三、 小結
第三節  倒反修辭
一、 倒反修辭原理
二、 《圍城》倒反修辭舉隅
三、 小結
第四節 析字修辭
一、 析字修辭原理
二、 《圍城》析字舉隅
三、 小結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成果
第二節、 研究展望
附錄

重要徵引書目

一、古籍(按時代先後排列)
[戰國]莊子著、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臺北:貫雅文化,1991年12月初版
[西漢]司馬遷著:《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9月2版
[西漢]晁錯著:《晁錯及其著作》,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1版1刷
[西漢]劉向撰、向東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3月3刷
[東漢]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8月初版1刷
[東漢]班固著:《漢書》,臺北:鼎文出版,1991年9月7版
[東漢]趙岐注:《孟子趙注》,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3月1版
[東漢]王符著、彭丙成注譯、陳滿銘校閱:《新譯潛夫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5月初版
[東晉]陶淵明著、龔斌校箋:《陶淵明校箋》,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8月增訂1版
[北齊]顏之推原著、高安澤注譯:《顏氏家訓新譯》臺北:育賢出版社,1992年11月初版
[南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1988年9月初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北宋]歐陽脩著、黃進德批注:《六一詩話.冷齋夜話》,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北宋]蘇軾著:《蘇東坡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9月初版
[南宋]吳曾撰:《能改齋漫錄》,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5月初版
[南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修訂本卷1,上海:新華書店上海發行所發行,2010年9月第1刷
[元]脫脫等撰:《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5月再版
[元]吳澄撰、嚴一萍集選:《學海類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90年10月初版
[元]王實甫原著、王季思校注:《西廂記》,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9月初版
[明]范立本 :《明心寶鑑》,北京:華藝出版社,2007年1月1刷
[明]施耐庵撰、[明]羅貫中纂修、[明]金聖歎批、繆天華校注:《水滸傳》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9月8版
[明]羅貫中著:《三國演義》,臺北:聯經出版,1995年7月初版15刷
[清]唐彪:《讀書作文譜》,臺北:偉文圖書,1976年11月再版
[清]吳敬梓撰,繆天華校注:《儒林外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月重印二版二刷
〔清〕曹雪芹、高鶚原著、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一,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4月初版
[唐]王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考證》,臺北:世界書局,2000年10月2版2刷
[唐]陸贄撰、[清]張佩芳注:《翰苑集注》,臺北:世界書局,2005年3月2版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2年8月9刷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4月12刷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周易正義》,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2002年8月初版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12年2月第17刷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8月9版
[清]曾國藩著:《曾國藩文集》,臺北:漢苑出版社,1982年5月再版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金楓出版社,1986年12月初版
[清]陳三立著、李開軍校點:《散原精舍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6月第1次印刷
[清]陳衍撰、陳步編:《陳石遺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1刷
[清]王國維著、林玫儀導讀:《人間詞話》,臺北:金楓出版社,1986年5月1版

二、錢鍾書專著
《人獸鬼.寫在人生邊上》,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12月初版
《談藝錄》,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86年5月初版
《圍城》,臺北:大地出版社,2012年3月1版7刷
《宋詩選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3月初版
《宋詩選註》〈增訂本〉,香港: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9月出版
《管錐篇》,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4月香港2刷
《七綴集》,香港: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5月初版
《錢鍾書文集》,蒙古: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初版
《寫在人生邊上‧人生邊上的邊上‧石語》,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10月初版
《錢鍾書手稿集‧中文筆記》卷二,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6月初版

三、修辭學專著(按姓氏筆畫排列)
王希杰:《漢語修辭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10月初版
古遠清、孫光萱:《詩歌修辭學》,臺北:五南書局,1997年6月初版1刷
史塵封:《漢語古今修辭格通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初版1 刷
成偉鈞、唐仲揚、向宏業:《修辭通鑑》,臺北:建宏出版社,1996年1月初版1 刷
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5月初版
沈謙:《修辭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8月初版1刷

竺家寧:《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月再版
姚殿芳、潘兆明:《實用漢語修辭》,北京:北京漢語出版社,1995年12月初版4刷
張春榮:《修辭散步》,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9月增訂2版
張春榮:《修辭新思維》,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2月初版
張壽康、黃宏煦主編:《修辭的理論與實踐》,北京:語文出版社,1990年2月1刷
許天治:《藝術感通之研究》,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1987年6月初版
陳光磊:《修辭論稿》,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初版
陳育德:《靈心妙悟—藝術通感論》,武漢: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陳炯:《中國文化修辭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11月1版1刷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1月再版。
陳滿銘:《意象學廣論》,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1月初版
曾祖蔭:《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8月初版
馮廣藝:《漢語比喻研究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初版
黃民裕:《辭格彙編》,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初版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9月初版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7月3版8刷
黃麗貞:《實用修辭學》「增訂本」,臺北:國家出版社,2007年元月增訂初版二刷
劉帆、楊春霖:《漢語修辭藝術大辭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初版
劉煥輝:《修辭學綱要》,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7年5月2版1刷
蔡宗陽:《修辭學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4月初版
鄭榮馨:《語言表現風格論—語言美的探索》,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6年5月初版
鄭頤壽主編:《文藝修辭學》,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初版1刷
黎運漢、張維耿編著:《現代漢語修辭學》,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10月3版
黎運漢:《漢語風格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第1刷

四、文學類
余光中:〈新儒林外史-悅讀錢鍾書的文學創作〉,《錢鍾書詩人叢說》,臺北:Airiti Press Inc.專業學術出版社,2011年7月初版
阿英著:《晚清文學叢鈔-傳奇雜劇》(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初版
胡志德(Theodore Huter)論《錢鍾書》(Illumination of Chinese Fictional Conventions in Qian Zhong Shu’s Wei Cheng)的中譯本,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1990年4月初版
夏志清著、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年出版
楊伯峻譯注:《論語譯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1992年初版
楊義、張中良、中井政喜合著:《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圖志》,臺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元月初版
溫科學:《當代西方修辭學理論導讀》,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13月初版
魯迅:《魯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雜文二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初版4刷
杜亞泉:《博史:附樂客戲譜》,上海:開明書店,1943年4月初版
臥白雲:《漫畫的藝術》,臺北:藝術圖書公司,1974年8月初版
林語堂:《林語堂文集》,臺北:大方出版社,1975年1月初版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詩學》,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79年1月再版
夏志清:《新文學的傳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79年10月初版
錢南揚校注:《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0月1版1刷
繆天華著:《離騷九歌九章淺釋》,臺北:東大圖書,1984年8月增訂再版
鄭朝宗:《記錢鍾書‧夢痕錄》,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6年7月初版
蕭蕭:《現代詩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4月初版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下卷,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8月初版
傅惜華編:《元代雜劇全錄》,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10月3版
林驤華主編:《西方文學批評術語辭典》,上海:上海社會學院出版社,1989年5月初版
吳忠匡:〈記錢鍾書先生〉,收錄於《寫在人生邊上/人.獸.鬼》,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12月版
魯迅:《魯迅全集.且介亭雜文二集》,臺北:大鴻圖書,1990年3月初版
屈萬里著:《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1990年10月第6次印刷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11月再版
胡維革、李書源著:《衝擊與蛻變:西方文化與中國政治》,臺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5月初版
張明亮:〈孤獨的泥娃娃—探索《圍城》對「中西文化」的思考〉,見《錢鍾書研究》第三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5月版
湯哲聲:《中國現代滑稽文學史略》,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8月再版2刷
鄭凱:《先秦幽默文學論》,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1刷
朱自清著:《用星火築夢的大詩人—朱自清》,臺北:海風出版社,1993年6月3版
楊絳:《楊絳散文》,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1994年3月初版
李忠初:《錢鍾書的比喻藝術‧喻苑巨擘》,長沙:嶽麓書社,1994年4月初版
鄭慶篤主編:《全唐詩廣選新注集評》,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初版
林語堂著、林太乙編:《論幽默:語堂幽默文選》(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10月初版
劉再復:《放逐諸神》,臺北:風雲時代,1995年6月初版
閻光華、張弘泓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第2版1刷
張明亮:《槐陰下的幻境-論《圍城》的敘事與虛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1月初版
陸文虎:《錢鍾書的文學世界「圍城」內外》,台北:書林出版社,1997年9月初版
鎮楚注譯、周鳳五校閱:《論衡》,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0月初版
解志熙:《生的執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版
李慎之、柯靈:《文化崑崙——錢鍾書其人其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7月初版
陳茂松著:《小說三十六計.走為上》,臺北:遠流出版,2000年4月初版2刷
朱棟霖、陳信元:《中國文學新思維》,嘉義:南華大學出版,2000年7月初版
周紹良主編:《全唐詩新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12月成都第1次印刷
李慕如編:《談幽默的說說寫寫》,高雄:高雄復文出版社,2001年7月初版
湯晏:《民國第一才子錢鍾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1年12月
錢定平:《破圍-破解錢鍾書小說的古今中外》,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年1月初版
楊絳:《我們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5月初版
吳學昭著:《聽楊絳談往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10月1刷
高步瀛選注:《唐宋詩舉要》,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9月初版
王冬珍、王讚源校注:《新編墨子》(下),臺北:國立編譯館,2005年4月初版
邱明正主編:《上海文學通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版
余光中:《余光中幽默文選》,臺北:天下遠見出版社,2005年6月初版
楊絳季康錄:《錢鍾書默存稿‧槐聚詩存》:臺北:時報文化出版,2005年11月初版1刷
高萬雲:《錢鍾書修辭學思想演繹》,瀋陽: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7月初版
蔡文輝、李紹嶸著:《社會學概要》,臺北: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7月版
龍沐勛編選、卓清芳注說:《唐宋名家詞選》,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10月初版
閔宗述、劉紀華、耿湘沅選注:《歷代詞選注》,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8月第6次增訂1刷
張紹勳:《研究方法:理論與統計》,臺中:滄海書局,2008年12月初版1刷
諸祖耿編撰:《戰國策集注匯考》(增補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次印刷
李曉波:《跌宕一百年(下)》,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9月初版
夏志清:《新文學的傳統》,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年1月版
桑農:《開卷有緣—桑農讀書隨筆》,臺北:秀威資訊,2010年7月初版
熊公哲註譯:《荀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2月2版1刷
周振甫、冀勤編著:《錢鍾書《談藝錄》讀本》,北京:中央編譯局出版,2013年3月初版
辛金順:《知識份子的存在與荒謬-錢鍾書小說的主題思想》,臺北:秀威出版,2014年5月初版
郭豫斌:《圖解世界史-古代卷》,臺北:好讀出版社,2014年5月初版

五、美學類、心理學類
王世德主編:《美學辭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12月初版
王先霈:《文學心理學概論》,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初版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69年12月重1版
朱光潛:《談美》,臺北:萬卷樓,1990年3月初版
吳禮權:《修辭心理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1版
姚一葦:《藝術之奧秘》,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8年2月初版
張春興、楊國樞合著:《心理學》,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2月14版
萬書元:《幽默與諷刺藝術》,臺北:商鼎文化出版,1993年1月初版
魯樞元、童慶炳、程克夷、張皓主編:《文藝心理學大辭典》,武漢:湖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1次印刷
駱小所:《語言美學論稿》,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初版1刷
蕭颯、王文欽、徐智策合著:《幽默心理分析》,臺北:智慧大學出版社,1999年3月初版

六、西方譯著
[希臘]亞里士多德(Aristotle)著、顏一、崔延強譯:《修辭學》,臺北:胡桃木文化,2003年12月初版
[希臘]亞里斯多德著,劉效鵬譯註、導讀:《詩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4月再版1刷
[希臘]伊索(Aesop)著、吳庭芳譯:《伊索寓言》,臺北:遠志出版社,1990年10月初版
[美]裴宜理(Elizabeth J.Perry)著、劉平譯《上海罷工-中國工人政治研究》,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初版
[美]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著、《上海歹土:戰時恐怖活動與城市犯罪(1937-194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刷
[德]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古修辭學描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1月初版
[美]姜普(John D. Jump)主編、顏元叔主譯:《西洋文學術語叢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2月再版
[法] Gottlieb Robert:《The Drama of Sarah Bernhardt》,Paris:Flammarion ,2007年10月初版
《聖經The Holy Bible》和合本(直排紅字神版),臺北:聖經資源中心,2010年2月2版4刷
[德]黑格爾(Hegel)著、朱光潛譯:《美學》第二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12月2版6刷
[希臘]荷馬( Homer)原著、齊霞飛譯:《荷馬史詩的故事》,臺北:志文出版社,2000年9月再版
[法]蒙田(Montaigne)著、陸秉惠、劉方譯:《隨筆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6月出版
[希臘]柏拉圖(Plato)著、朱光潛譯/導讀:《文藝對話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1月初版2刷
[希臘]柏拉圖著、王曉朝譯:《理想國》,臺北:左岸文化,2007年2月初版
[法]西蒙.波娃(Simone Lucie Ernestine Marie Bertrand de Beauvoir):《第二性》第一卷,臺北:貓頭鷹出版,2013年10月初版
[德]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著、陳曉南譯:《意志與表象世界》,臺北:志文出版,1995年5月初版
[英]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著、李俊清譯注:《艾略特的荒原》,臺北:書林出版,1992年3月初版
[美]拉瑪錢徳朗(Vilayanur S. Ramachandan)、哈徳伯(Edward M. Hubbard)著,潘震澤譯:〈你可以聽見顏色嗎?〉,收錄於《科學人》,臺北:遠流出版社,2003年6月號

七、期刊論文
丁念保:〈小說人物的命名問題〉,《飛天》,甘肅:天水師範學院,2004年第9期
卜曉梅:〈論錢鍾書《圍城》的用典藝術〉,《名作欣賞》,2009年8月第17期
卜曉梅:〈論錢鍾書《圍城》的用典藝術〉,陝西:渭南師範學院中文系,2008年8月
仇小屏:〈論譬喻中「喻解」呈現之類型及其美感—以現代散文為例〉,《畢節學院學報》,2007年總第25卷95期
史飛翔:〈文史雜談.不為良相,當為良醫〉,《鄭州日報》河南:鄭州市,2014年1月17日
石堅:〈90年代以來國內《圍城》研究綜述〉,《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年第1期
曲師:〈論《圍城》諷刺藝術的審美意蘊〉,《文教資料》,2010年第2期
朱志宏:〈試論《圍城》的比喻藝術〉,《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5卷第2期,2005年6月
李國政:〈《圍城》的語言藝術探析〉,《遼寧師專學報》,2009年第3期
李淑芬〈璣珠妙語,曠世美文——幽默語言藝術淺析〉,《南昌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
周國正:〈自由與制約—圍繞王文興《家變》中文新字新變的討論〉,《現代中文文評論》,1994年6月第16期
周蓬華〈《圍城》病態知識份子靈魂的審視〉,《邢臺學院學報》,2008年9月第23卷第3期
押沙龍:〈請客,菜要好〉,《湖南日報.科教新報.文化》,湖南:湖南日報報業集團,2013年12月4日版
林海:《《圍城》與Tom Jones》,《觀察》:第五卷第十四期,1948年11月27日
林樂騰:〈適度誇張的提法不科學〉,《修辭學習》,1996年第3期(總75期)
林耀樁:〈錢鍾書研究的里程碑——序《錢鍾書研究書目》〉,《國文天地》第9卷第1期,1993年6月
金宏達〈錢鍾書小說藝術初探〉,《江漢論壇》1983年第1期。
范秀娟、劉文香:〈錢鍾書的《圍城》與張愛玲作品中比喻手法之比較〉,《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第102期
徐思義〈《圍城》人物群像的側面展示及多重組合性格探究〉,《飛天》,2009年6月
徐炳昌著、中國華東修辭學會主編:〈辭格心理初探〉,《修辭學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1987年10月初版1刷
張明亮:《槐陰下的幻境-論《圍城》的敘事與虛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1月初版
張清華:〈啟蒙神話的坍塌和殖民文化的反諷——《圍城》主題與文化策略新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第2期1995年4月
敏澤:〈現代文學史上的一部傑作——喜見《圍城》新版〉,《新文學論叢》,1981年第1期(1981年7月)
許敏:〈試論《圍城》中趙辛楣的形象塑造〉,安徽:《蛙蚌黨校學報》,2006年第3期
陳子謙:〈《圍城》主題的深層意蘊〉,《貴州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
陳磊:〈試析《圍城》的諷刺藝術〉,《才智》,2010年第5期
舒建華:〈論錢鍾書的文學創作〉,《文學評論》,1997年12月第6期
黃克武:〈《鏡花緣》之幽默——清中葉中國幽默文學之分析〉,《漢學研究》,第9卷第1期,1991年6月
楊繼興:〈錢鍾書小說諷刺語言三題〉,載於《錢鍾書楊絳研究資料》,武漢:華中師大出版社,1997年1月第2版
溫鎖林:〈喻海明珠-《圍城》比喻研究〉,《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
解志熙:〈人生的困境與存在的勇氣-論《圍城》〉,《文學評論》,1989年5月第5期
解志熙:〈人生的困境與存在的勇氣-論《圍城》〉,《文學評論》,1989年5月第5期
翟學偉:〈《圍城》中的知識份子與知識份子的《圍城》〉,《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學刊》,1996年第2期
趙一凡:〈《圍城》的隱喻及主題〉,《讀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1年5月第5期
劉蔚之:〈德國文化教育學在中國的接受與轉化—兼述其在日本的傳播〉,《教育研究集刊》,2007年9月第53輯第3期
劉學明:〈論《圍城》諷刺內涵的多重性〉,《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科版》,2003年6月
蔡宗陽:〈譬喻的變化類型〉,《中國語文》,2007年5月總599期
鬫昌菊:〈論《圍城》語言的審美特性〉,《江西社會科學》,1999年第5期

八、學位論文
艾興忠:《錢鍾書《圍城》ㄚ叉結構析論(Chiasmus)》,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李燿騰:《黃庭堅書論分析》,臺北:台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中國書畫組碩士論文,2009年
辛金順《錢鍾書小說主題思想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夏薇薇:《文章賓主法析論》,臺灣:臺灣師範大學國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曹杏一:《張愛玲小說通感藝術手法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9年
許珮馨:《錢鍾書小說《圍城》與《人獸鬼》研究》,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郭立芳:《從余國藩的《西遊記》英譯本探討修辭翻譯》,輔仁大學翻譯學碩士論文,2008年
劉貞君:《國小高年級辭格仿寫教學之研究》,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5月
劉麗珍:《錢鍾書《圍城》人物分析》,臺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2年
蔡素華:《圍城譬喻修辭研究》,宜蘭:私立玄奘大學中國語文系碩士論文,2003年
賴玟怡《修辭心理與美感之探析—以夸飾、譬喻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謝志偉:《錢鍾書《圍城》之研究》,桃園: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
九、研討會論文
吳禮權:〈論誇張〉《第一屆中國修辭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1996年6月
汪榮祖主編:《錢鍾書詩文叢說-錢鍾書教授百歲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與Airiti Press共同出版,2011年7月初版
蔡宗陽:〈《文心雕龍》的譬喻類型〉,發表於2007年5月「《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山大學主辦,花蓮教育大學、慈濟大學協辦
謝泳:《錢鍾書和他的時代—廈門大學錢鍾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秀威出版,2009年3月出版

十、網路資源
[宋]陳起撰:《江湖後集》卷一,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2989&page=9,2015年3月17日查詢
李陳曉楠:引自〈抗戰時期敵佔區中國居民的生活究竟是甚麼樣?〉,《鳳凰衛視.鳳凰大視野》逐字稿,網址:http://news.ifeng.com/history/phtv/dsy/detail_2010_11/18/3153002_1.shtml ,2010年11月18日,2015年4月28日查閱
徐雁著、無錫市圖書館整理:〈錢鍾書與無錫鄉土文化〉,無錫:無錫市圖書館演講大綱2007年10月5日
二毛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8C%E6%AF%9B%E5%AD%90,2015年6月28號查閱。
山姆大叔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1%B1%E5%A7%86%E5%A4%A7%E5%8F%94,5月1日查詢
約翰牛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A%A6%E7%BF%B0%E7%89%9B,5月1日查詢
高盧雄雞: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B%98%E5%8D%A2%E9%9B%84%E9%B8%A1,5月1日查詢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