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文文獻
內政部(2014)。統計通報103年原住民人口概況。上網日期:2015年6月15日,檢自: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9235&page=1)。
王玉珍、吳麗琴(2009)。大一生回顧升學生涯抉擇與生涯適應之脈絡相互影響模式探
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5,39-79。
王育敏、邱靖惠(2009)。窮孩子・低社交?家庭貧窮對兒童社會參與之影響。社區發展季
刊,(124),72-86。
白倩如(2012)。機構安置少女復原力培育之行動研究。台大社會工作學刊,25,103-155。
白倩如、李仰慈、曾華源(2014)。復原力任務中心社會工作—理論與技術。台北:洪
葉。
江玉娟、趙善如(2006)。原住民部落少年的生涯成熟與未來生涯抉擇—以屏東縣少年為
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6),79-122。何亭賢(2009)。員工組織變革準備、正向心理資本、知覺組織支持與組織變革抗拒關係
之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李茂興(譯)(1998)。生涯諮商:理論與實務。台北:弘智(Sharf, R. S., 1997)。
李敦仁(2007)。人力資本、財務資本、社會資本與教育成就關聯性之研究:Coleman家庭
資源理論模式之驗證。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研究,30(3),111-141。李敦仁,余民寧(2005)。社經地位、手足數目、家庭教育資源與教育成就結構關係模式之驗證:以TEPS資料庫資料為例。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2),1-48。
李鴻章(2007)。台東縣原住民父母教育期望、子女知覺與學業成就之關聯與變遷。教育學
術彙刊,1(2),1-22。
金樹人(2011)。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東華。
金樹人(1989)。生計發展與輔導。台北:天馬。
沈碩彬(2014)。高中職教師心理資本、工作價值觀、情緒勞務與學校生活適應之徑路模式
探析(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林南(2005)。社會資本。台北:弘智。
林幸台(1992)。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台北:五南。
周曉紅(譯)(1995)。社會學習理論。台北:桂冠(Bandura, A., 1977)。
周新富、王財印(2006)。社會資本在家庭代際人力資本傳遞作用之探討。國立臺北教育大
學學報,19(2),281-306。
吳芝儀(譯)(1997)。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Zunker, V. G., 1994)。
吳芝儀(2003)。生涯輔導與諮商。台北:濤石。
吳嘉珍(2013)。淺談國中生心理資本。新北市教育,6,81-82。吳明隆、林慶信(2004)。原漢學童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族群、性格因素的比較研究。高
雄師大學報,17,37-55。
吳秀照、黃聖桂(2010)。從生態文化觀點論社區弱勢家庭兒童少年照顧支持服務的實
踐。社區發展季刊,(130),56-72。吳慧瑛(2007)。家庭背景與教育成就:五個出生世代的比較分析。人口學刊,(34),109-
143。原住民委員會(2014)。103年臺灣原住民族經濟狀況調查報告。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陳金定(2007)。青少年發展與適應問題—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陳怡蒹(2007)。希望理論融入生涯輔導方案以提升國中體育班學生生涯發展概念與希望感
之實驗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陳鈺欣(2010)。希望理論融入生涯輔導方案以提升國中體育班學生生涯發展概念與希望感
之實驗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麗如(2005)。父母對子女學習的影響—家庭資源之探討。教育與社會研究,9:121-
152。曹洁、陶思亮、胡建華、徐麗英(2014)。適應醫藥行業需求的醫學類學生生涯資本培養
體系探析。中華醫學教育雜誌,34(4):494-497。
彭滋萍、張高賓(2010)。高中職生家庭環境、生涯自我概念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研究。家庭
教育與諮商學刊,9,33-60。
曾華源、李仰慈(2012)。建構弱勢青少年復原力的社會工作專業服務輸送體系。社區發展
季刊,(139),193-205。
曾華源、郭靜晃(2002)。少年福利(再版)。台北:亞太。
張添洲(2002)。生涯發展與規劃。台北:五南。
張東盟、蔡昌明(2011)。南投縣國中原住民學生依附關係之研究。教師專業研究期刊,創
刊號,23-50。
黃思嘉(2014)。高中職學生依附風格、生涯信念與生涯決定困難之相關研究(博碩士論
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知識加值系統。黃松林(2009)。生活品質、社會資本、社會品質與社會資源的永續性—從弱勢人口群來看
。社區發展季刊,(126):151-161。黃俐婷(2003)。探討青少年接受到的社會支持。社區發展季刊,(103),144-156。黃昭勳(2008)。原住民學童生涯發展現況之探討。北縣教育,(63),65-68。黃馨儀(2014)。國小教師組織支持、心理資本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博碩士論文)。取
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楊國樞(1992)。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台北:桂冠。
鄭麗珍(2001a)。貧窮女性化與社會救助政策。社會教育年刊,49,13-18。鄭麗珍(2012)。生態觀點。載於宋麗玉(主編),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頁
291-316)。台北:洪葉。
衛生福利部(2013)。社會福利統計年報。上網日期:2014年11月8日,檢自:http://
www.mohw.gov.tw/cht/DOS/Statistic.aspx?f_list_no=312&fod_list_no=4177 。
魏希聖、孫世雄、劉素芬、陳季康(2011)。九十九年台閩地區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調查
報告。內政部兒童局委託報告。
蘇鈺婷(2012)。在學青少年生涯發展之相關因素研究(博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
文知識加值系統。貳、英文文獻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Germeijs. V & Verschueren. K(2006). High School Students’ Career Decision-Making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Study Choice Task Inventory.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14(4), 449-471.
Krumboltz. J. D, Mitchell. A. M. & Jones. G. B(1976). A Social Learning Theory of Career Selection.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6(1), 71-81.
Luthans, F., Youssef, C. M. (2004). Human, Social, and Now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anagement: Investing in Peopl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33(2), 146-160.
Luthans, F., Luthans, K. & Luthans, B.(2004).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Business Horizons, 47(1), 45-50.
Snyder, C. R. (1995).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Nurturing Hope.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3(3), 35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