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中(2007)。公共藝術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 王令中(2005)。視覺藝術心理。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3. 王洪義(2007)。公共藝術概論。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4. 王學琴(2013)。「新媒體藝術的社交性互動形式研究 ( 哲學社會科學版)」,
華僑大學學報,第2期,P.156-160。
5.王愷(2013)。「新媒體環境下互動創意的情感化設計」,設計,第12期,
P.146-148。。
6. 牛珺(2009)。環境藝術設計系統論—對環境藝術設計基礎理論的研究,
天津大學碩士論文,天津。
7. 石磊(2009))。新媒體概論。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8. 申荷永(2005)。「心理環境與環境心理分析—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学
思考」,学术研究,第11期,P.5-8+P147-152。
9. 李瓊音,郭曉光(2013)。「論環境設計對人的行為的控制力」,學術探索,
第9期,P.129-1312013。
10. 李立新(2005)。「感性工學——一門新學科的誕生」,藝術生活,第6卷,
第3期,P.35-36。
11. 李慷(2005)。兒童居室家俱設計要素的研究,中南林學院碩士論文,株洲。
12.李豔,沈守雲(2010)。「環境心理學在公園設計中的應用」,現代農業
科技,第5期,P.211-212。
13.朱映雪(2012)。「淺談新媒體藝術中的交互性」,工業設計,第2期,P.33-36。
14. 朱建邦(2010)。「從城市雕塑到公共藝術—北京市公共藝術建設機制研究」,
經濟師,第5期,P.11-14。
15. 阮如舫,趙晟宇(2012)。「地鐵車站外部空間景觀美學設計研究」,
華中建築,第10 期,P.109-112。
16. 阮如舫(2004)。打開城市百寶盒。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17. 阮如舫,趙晟宇(2012)。「臺北捷運公共藝術的發展與啟示」,城市軌
道交通研究,第 12 期,P.10-13。
18.伊麗莎白·伯頓(2009)。包容性的城市設計—生活街道。北京:中國建築
工業出版社。
19. 阿爾多羅西(2006)。城市建築學。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 歐陽文等譯(2009)。阿裏邁達尼普爾著,城市空間設計—社會-空間過程的
調查研究。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1. 呂叔湘,丁聲樹,江藍生(2012)。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22. 呂曉峰(2011)。「環境心理學:內涵、理論範式與範疇述」,福建師範大
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P.147-154。
23. 呂小輝(2011)。「生活景觀」視域下的城市公共空間研究,西安建築
科技大學博士論文,西安。
24. 蘇建寧,李鶴歧(2005)。「應用數量化一類理論的感性意象與造型設計
要素關系研究」,蘭州理工大學學報,第31卷,第2期,P.36-39。
25. 邵華(2012)。「應對研究中的生態學思想述評」,心理與行為研究,
第1期,P.74-79。
26. 邹涛(2008)。基於公共生活視角的城市公共空間研究—以商業廣場為例,
同濟大學碩士論文,上海。
27. 沈清基(1997)。城市生態與城市環境。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28. 利伯特(1991)。發展心理學。臺北:王南圖書出版公司。
29. 宋紅(2007)。兒童家俱設計方法研究及應用,西北工業大學碩士論文,
西安。
30. 周嵐(2001)。城市空間美學。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31. 林珮雯(民 93)。電子商務網站介面設計研究-美感與使用性,國立交通大
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32. 武定宇(2010)。臺灣公共藝術的歷史與現狀,中央美術學院碩士論文,北京。
33. 周彥真,申曉輝(2014)。「基於性別差異角度的居住區戶外活動空間研究—
以廈門地區為例」,華中建築,第3期,P36-39。
34. 周嵐(2001)。城市空間美學。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35. 姚文放(1997)。「當代審美文化與藝術形式」,學術月刊,第4期,P.27-33。
36. 胡正凡(1983)。「環境心理學與環境—行為研究」,世界建築,第3期,P.61-66。
37. 胡傑(2009)。多媒體藝術設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P.95-162。
38. 姬培蕾(2013)。「新媒體的交互性特點及其“指示”意義」,科技傳播,
第7期,P.16-18。
39. 孫振華,魯虹(2004)。公共藝術在中國。香港:香港心源美術出版社。
40. 孫浩章,黃海燕,陳鵬(2008)。西安地鐵公共藝術定位與視覺設計的研究,西安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碩士論文,西安。
41. 侯寧,趙勤國(2000)。地鐵站內公共藝術集作品位置與形式研究,山東師
範大學美術學院碩士論文,濟南。
42. 倪在沁(2006)。臺灣公共藝術的探索。臺北: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43. 高橋鷹志+EBS組(2006)。環境行為與空間設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
出版社。
44. 高海燕(2006)。城市軌道交通站場環境藝術設計研究,重慶大學碩士論文,重慶。
45. 陳雲飛(2004)。「商業社會與作為青年亞文化的塗鴉藝術」,美術觀察,
第4期,P.100。
46. 陳先紅(2009)新媒體與公共關系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47. 陳韻蕾(2011)。「基於生態心理學的當代城市公共藝術規劃設計初探」,大眾文藝,第17期,P.80。
48. 原研哉(2010)。設計中的設計。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P.394-395 。
49. 唐裔(2013)。「人文與自然的空間語言在規劃設計中的融入與再生」,
中外建築,第12期,P.84-87。
50.唐曄(2006)。「現代城市公共藝術的功能與設計」,設計視界,
第1期,P.7-8。
51.徐友浩,溫海霞,鐘定勝(2005)。「環境公平理論及其對我國可持續發展的
啟示」,天津大學學報,第6期,P.444-448。
52.莊明振,鄧建國(1995)。「造型溯衍模式應用與產品造型開發之探討」,
工業設計(臺灣) ,第24 卷,第1期,P.3-16。
53. 翁劍青(2004)。城市公共藝術。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54. 翁劍青(2002)。公共藝術的觀念與取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5. 袁薏樺 (2003)。 體驗行銷、體驗價值與顧客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臺北。56. 俞孔堅譯(2000)。(美)約翰西蒙茲著,景觀設計學—場地規劃與設計手冊。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57. 黃才郎(1994)。公共藝術與社會的互動。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58. (美)理查德馬歇爾(2004)。美國城市設計案例。北京:中國建築工業
出版社。
59. 張寧(2011)。「從美國總統競選看新媒體與人的行為的互動關系」,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第7期,P.159-161。
60. 張朝暉(2004)。新媒介藝術。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61. 董雅,陳高明,王小榮(2010)。「天津公共藝術現狀調查研究報告」,
設計前沿,第3期,P.69。
62. 童芳(2006)。新媒體藝術。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63. 彭昕玥(2013)。「城市新區互動性公共藝術設計的發展方向—以巴黎拉德
芳斯區」,藝術探索,第27卷,第2期,P.104-106。
64.曾令香(2013)。多元互動:公共藝術創作方法研究—以“浙江館”為例,
中國美術學院博士論文,杭州。
65. (美)凱文林奇(2001)。城市意象。北京:華夏出版社。
66. (美)斯皮羅科斯托夫(2008)。城市的組合—曆史進程中的城市形態元素。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8。
67. 景峰(2006)。「透過生態設計理念看公共藝術」,装饰,第11期,P.10-11。
68. 黑格爾(1982)。「美學」,第一卷,P.357-358。
69. 樋口正一郎(1997)。「世界城市环境雕塑」,歐洲卷,P.197。
70. 楊子葆(2004)。世界經典捷運建築。臺灣:臺北木馬文化。
71. 鄭淼(2005)。城市公共空間設計與人的行為研究,南京農業大學碩士論文,
南京。
72.(美)魯道夫·阿恩海姆(1998)。藝術與視知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73. 郭媛媛(2010)。「從環境心理學看空間需求對城市公共藝術的潛在影響」,
科教導刊 (中旬刊) ,第11期,P.132-133。
74.劉浩(2010)。「淺析軌道交通車站設計中的“全線一脈、一站一景”」,
山西建築,第 17 期,P.25-26。
75.劉彤(2011)。西安地鐵公共藝術設計的地域文化特色研究,西安建築科技
大學碩士論文,西安。
76.劉疏影(2009)。兒童家俱情感化設計研究,西南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成都,2009。
77.劉成紀(2010)。「現代城市公共藝信中美及美學的位置」,文藝研究,
第6期,P.133-119。
78. 薑竹青(2010)。「公共藝術塑造城市精神的“芯”—美國底特律飛利浦·艾·阿特城市中心廣場公共藝術設計」,裝飾,第12期,P.72-73。
79. 霍爾(1985)。城市和區域規劃。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80. 謝海濤(2011)。「對話:在公共藝術與城市個性之間」,學術界,
第6期,P.142-146。
81. 榭踢安(2005)。公共藝術創作之研究—以參與[Hello!秀山花」公共藝術創
作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82. 谢庆达译(1996)。Roger Trancik著,都市設計理論:找尋失落的空間。
83. 魏靖琳,朱毅,劉璐(2013)。「淺談物理空間與心理空間對室內設計的影響」,第6期,P.250+256。
84. 蘇建甯,李鶴歧(2004)。「產品設計中的感性意象定位研究」,蘭州理工
大學學報,第3卷,第2期,P.40-43。
85. 羅蘭巴特(1987)。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下卷)。北京:北京大學
出版社,P.440。
86. 羅仕鑒,朱上上(2010)。用戶體驗與產品創新設計。北京:機械工業
出版社,P.167-171。
87. 鐘靜雯(2003)。探討捷運搭乘者對臺北捷運公共藝術設置之認知。臺北:
臺北市文化局。
88. PYRAMYD(2006)。設計與設計家(第2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89. (英)Matthew Carmona Tim Heath(2005)。城市設計的維度公共場所城市
空間。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90. 上海地鐵公共藝術(2011)。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91. 北京輝煌影音數位科(2012)。互動多媒體虛擬技術特點及應用介紹,北京。
92. 數字展館(2014)。互動投影技術的完美應用(數位展館),中視典數字科技。
93. 臺北捷運相當於內地城市軌道交通,出自於官方網站:
http: / /www. bootsnall. com/.
94. 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2009)。高雄捷運車站專輯。臺灣:高雄市政
府捷運工程局。
95. Erika Naginski,Sculpture and Enlightenment,2009,PP.149-152.
96. Pine II, B. J., Gilmore, J. H.(1998) , “Welcom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ly-August, P.97.
97. Bernd H.Schmitt(1999), “Experiential Marketing :How to Get Customers to
Sense, Feel, Think, Act, and Relate to Your Company and Brands” Free Press.
98.Cheverton(2004), “Key marketing skills: strategies, tools, and techniques for
marketing success” (2nd ed.), London:Kogan Page.
99.Carol Soucek (1993), King Architects’ and Designers’ Interior, PBC
International,Inc.
100.Nagamachi M(1995),“Kansei engineering:a new ergonomic consumer-oriented
technology for product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 13(1) , P 3-11.
101. Martha Cooper and Henry Chalfant (1988), Subway Art ,Owl Books Press.
102. Tracy Fitzpatric (2009), Art and the subway,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103. Niederkrotenthaler Thomas and Sonneck Gernot ( 2012), “Predictors of suicide
and suicide attempt in subway stations: a population-based ecological study”,
Journal of Urban, Vol.89 (2), pp.339-353.
104. Lu Hao , Wang Mingyang , Yang Baohuai and Rong Xiaoli (2013),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Kent index method on the risk assessment of disastrous
accidents in subway engineering”,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Vol.2013 ,
pp.360-705.
105. Nina Sun Eidsheim and Mandy-Suzanne Wong( 2011), “Sounding New Media:
Immersion and Embodiment in the Arts and Culture”, Organised Sound,
Vol.16 (3), pp.284-286.
106.Gualtiero Volpe(2005), “Expressive Gesture in Performing Arts and New Media: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Journal of New Music Research, Vol.34 (1).
107.Pinson, and Heather (2011),“Sounding New Media: Immersion and
Embodiment in the Arts and Culture ”, Music Library Association Notes,
Vol.67 (3), pp.535-537.
108. Frank Biocca (2000),“New media technology and youth: trends in the evolution
of new media”,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Vol.27 (2), pp.22-29.
109. Dutta-Bergman Mohar (2004), “A descriptive narrative of healthy eating: a
social marketing Approach using psychographics in conjunction with
interpersonal, community, mass media and new media activities”, Health
Marketing Quarterly, Vol.20 (3), pp.81-101.
110. Dolan Thomas C.(2010), “Social media, ACHE and me. New media platform can
benefit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 in many ways”, Healthcare Executive,
Vol.25 (3), pp.6.
111.Yanofchick Brian (2010), “New media, new ways to be a community of care.
Health Progress”, Vol.91 (6), pp.72.
112.Andy C. Pratt.(1999 ),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The Case of New Media in
World Cities”, Cultural Economics, Vol.1 (4), pp.1-10.
113. Alfredo Stipech and Guillermo Mantaras(2009), “The Digital Media and New
Technologies in Visual Arts Studi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Computing, Vol.2 (3).
114.PAN Li-wei ,S.M.Lo ,LIAO Guang-xuan and CONG Bei-hua(2011),
“Experimental Study of Smoke Control in Subway Station for Tunnel Area Fire
by Water Mist System”, Procedia Engineering, Vol.11(4) , pp.335-342.
115.Garcia-Pardo , Concepcion , Lienard and Martine(2012),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in tunnel environment for Time
Reversal Ultra Wide Band techniques”, EN, Vol.47 (1).
116.Macy Bristow(2013), “The creative arts in dementia care”,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Vol.22 (4), pp.396-396.
117.Jill Sonke , Judy Rollins , Rusti Brandman and John Graham-Pole(2009), “The
state of the arts in healthcare in the United States”, Arts &; Health, Vol.1 (2).
118.Felicity Callard and Lynne Friedli (2005), “Imagine East Greenwich: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the arts on health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Public Mental
Health, Vol.4 (4), pp.29-41.
119. Steven W. Lewis (2012), “The potential for international and transnational public
service advertising in public spaces in American and Chinese global cities:
Conclusions from a 2010 survey of advertisements in subways in Beijing,
New York, Shanghai and Washington, DC”,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Vol.38 (5), pp.765-778.
120.Yanfeng Li , Xiaolong Sun , Xiao Feng , Chao Wang and Junmei Li (2012),
“Study on Evaluation in Subway Transfer Station Fire by STEPS”, Procedia
Engineering, Vol.45 , pp.735-740.
121.Ladwig Karl-Heinz , Baumert Jens J.(2004), “Patterns of suicidal behaviour in a
metro subway system: a study of 306 cases injured by the Munich subway,
1980-1999”, 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Vol.14 (3), pp.291.
122.Liya Yao , Lishan Sun , Wuhong Wang , Hui Xiong and Huimin Niu(2012),
“Adaptability Analysis of Service Facilities in Transfer Subway Stations”,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Vol.2012.
123.PatrickX.W. Zou and Jie Li. Risk(2010),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in
subway projects: case study of Nanjing Subway Lin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Vol.28 (12), pp.1219-1238.
124. Ranzinger,GlS (1997) datasets for 3D urban planning,Computers,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 Vol.21(2), P.159-173.
125. Charles Vlek (2005), “Essential Psychology for Environmental Policy Making.
Human Behavior &; Environment:Advances in Theory &; Research”, Proshansky
Harold M,1970(11),pp.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