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44.201.72.250) 您好!臺灣時間:2023/10/02 11:49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鍾秉勳
研究生(外文):CHUNG,PING-HSUN
論文名稱:柯文哲現象-行為經濟學面向之分析
論文名稱(外文):The Analysis of Ko Wen-Je Phenomenon – From the View Point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Perspectives
指導教授:何宇明何宇明引用關係
指導教授(外文):HO,YU-MING
口試委員:何宇明李春長姚名鴻
口試委員(外文):HO,YU-MINGLI,CHUN-CHANGYAO,MING-HONG
口試日期:2016-06-22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財富與稅務管理系
學門:商業及管理學門
學類:財務金融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52
中文關鍵詞:柯文哲現象行為經濟學傳統經濟學
外文關鍵詞:Ko Wen-Je phenomenonTraditional EconomicsBehavioral Economics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2
  • 點閱點閱:2200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49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1
台灣於2014年11月29日舉辦地方自治選舉,無黨籍的參選人柯文哲醫師,在台北市選區中脫穎而出,成功擊敗多位競爭者,最後順利當選台北市市長,外界把這稱為「柯文哲現象」。
國內學者們的看法、評論,大多是從政治學、社會學、新聞學的角度來分析。本文則是採用行為經濟學,搭配社會心理學的方式來進行探討,利用記憶可提取性效果、月暈效果、認知放鬆度、捷徑問題、從眾效果與認知失調等理論分析,認為人的行為並非傳統經濟學所假設的 「完全理性自利」,而是會受到我們的心智系統所影響,是屬於「不完全理性」的。因此,本文推測在九合一選舉中,素人從政的柯文哲醫師,能在短時間內快速累積高人氣,進而造成這股「柯文哲現象」的背後原因,可能是因為人們的不完全理性行為所導致。

Local government elections held in Taiwan on November 29, 2014. The non- partisan candidates Ko Wen-Je had stood out from the Taipei city electoral district. He successfully defeated a number of competitors, and finally elected Mayor of Taipei. This event was called "Ko Wen-Je phenomenon."
Domestic scholars views and comments, mostly analyzed from political science, sociology, journalism angle. This paper is based on behavioral economics and social psychology. We use of Availability Effect, Hallo Effect, Cognitive Ease, Heuristic Question, Conformity, 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 to analysis this phenomenon. Therefore, we speculate that in this election, Ko Wen-Je can quickly accumulate high popularity in a short time, further causes of these "Ko Wen-Je phenomenon", may be due to the imperfect rational behavior of votes.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誌謝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 2
第四節 研究架構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4
第一節 選民投票行為研究途徑 4
第二節 「柯文哲現象」成因之評論 6
第三章 行為經濟相關理論 13
第一節 兩個系統 14
第二節 記憶可提取性效果 15
第三節 月暈效果 17
第四節 認知放鬆度 18
第五節 捷徑問題 20
第六節 從眾效果 22
第七節 認知失調理論 25
第四章 以行為經濟理論分析柯文哲現象 27
第一節 記憶可提取性效果 27
第二節 月暈效果 28
第三節 認知放鬆度 30
第四節 捷徑問題 31
第五節 從眾效果 33
第六節 認知失調理論 3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36
第一節 結論 36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37
參考文獻 38

圖目錄

圖 1 認知放鬆 19
圖 2 替代問題 20
圖 3 自動效應實驗 23
圖 4 Asch線段研究 24

表目錄

表 1 廣告學角度 11
表 2 新聞學與傳播學角度 12
表 3 政治學與其他類 12



一、圖書:
1.Aronson, E , Wilson, T. D. & Akert, R. M. (2012),余伯泉/陳舜文/危芷芬/李茂興譯,《社會心理學》,臺北揚智出版。
2.DeLa,ater D.J& Myers, J.D(2006),陸洛/吳珮瑀/林國慶/高旭繁/翁崇修譯。《社會心理學》,心理出版。
3.Kahneman, D.(2012),洪蘭譯,《快思慢想》,臺北天下遠見出版。
4.Tavri, C. & Aronson, E. (2010),潘敏譯,《錯不在我》,繆思出版有限公司。
5.何宇明(2014),行為經濟學講義,未出版。
6.李仲彬(2012),《投票行為是理性的嗎》,科學發展 第480期。
7.費邊社(2013),《素人政治與柯語錄》,費邊社文創有限公司出版。
8.盛治仁(2003),《理性抉擇理論在政治學運用之探討》,東吳政治學報 第17期,頁21-51。
9.葉柏祥(2015),《柯P大戰惡魔黨》,德威國際出版。
10.劉坤鱧(2015),《翻轉選戰的流浪狗團隊:柯文哲核心幕僚談勝選關鍵》,藍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11.謝明瑞(2008),《經濟學的「假設條件」爭議之研究》,空大學報。
12.薛求知/黃佩燕/魯直/張曉蓉(2005),《行為經濟學理論與應用》,智勝文化出版。
13.蘇玉京(2011),《糖果心理學1:人生永遠不是獨角戲》,菁品文化出版。


二、論文
1.何宥嬅(2015),《2014年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與柯文哲粉絲專頁訊息策略分析》,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何妍嬉(2015),《2014年台北市長競選影音廣告的戲劇五因分析—以「真●柯文哲」系列為例》,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洪湘婷(2015),《以行為經濟學闡釋太陽花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財富與稅務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4.洪耀南(2015),《預測市場運用與實證-以2014台灣縣市長選舉預測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5.張廖萬堅(2015), 《台北市長選舉模式之典範移轉-從路徑依賴到路徑創新》,東海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6.張瑜芳(2016),《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跨媒體議題設定研究—以柯文哲與連勝文臉書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7.徐葳倫(2015),《從社會影響力觀點探討臉書的沉默螺旋:以2014臺北市長選舉為例》,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連峻毅(2016),《2014年台北市市長選舉選民投票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9.楊璨瑜(2015),《政治 KUSO 創作者:動機與展演》,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10.趙玉娟(2015),《政治網路口碑的情感分析:語意關連性之觀點》,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11.簡伊晨(2016),《影響候選人Facebook照片效果之因素研究》,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網路資料:
1.Mattle(2015.06.21),民進黨沒有連勝文的2016網路戰,想想Thinking Taiwan,檢索日期: 2016.04.28,取自: http://ppt.cc/qvM8e。
2.王鴻志(2014.20.05),柯文哲現象透視,我在中國論壇,檢索日期: 2016.03.29,取自: http://ppt.cc/i59Fi。
3.王思捷(2014.01.06),柯文哲現象,想想Thinking Taiwan,檢索日期: 2016.03.29,取自: http://ppt.cc/8L2nq。
4.中國評論新聞網(2014.11.30),「柯文哲現象」效應擴散,新社會力的總合,檢索日期: 2015.11.22,取自: http://ppt.cc/jXllZ。
5.民報(2015.01.28),柯文哲現象拆穿天龍國假面具,檢索日期: 2015.11.30,取自: http://ppt.cc/YG9zV。
6.包淳亮(2015),網路世代動員翻轉的可能及兩岸三黨的前景,兩岸公評網,檢索日期: 2016.04.18,取自: http://ppt.cc/EFNqz。
7.伍忠信(2014.01.19),七合一怪現象-柯文哲旋風,台灣數位新聞,檢索日期: 2016.01.21,取自: http://ppt.cc/hZdpj。
8.何光明(2014.11.26),白色的革命不是夢,南方快報,檢索日期: 2016.04.28,取自: http://ppt.cc/j9wKu。
9.何明修(2015),婉君是藍的,還是綠的?,兩岸公評網,檢索日期: 2015.12.28,取自: http://ppt.cc/d0dT6。
10.伍忠信(2014.01.19),七合一怪現象-柯文哲旋風,台灣數位新聞,檢索日期: 2016.01.21,取自: http://ppt.cc/hZdpj。
11.余莓莓(2014.10.30),柯文哲的選戰勝負關鍵,美麗島電子報,檢索日期:2016.03.02,取自: http://ppt.cc/QhuT8。
12.李中志(2013.11.21),柯文哲現象代表什麼,想想Thinking Taiwan,檢索日期: 2016.03.29,取自: http://ppt.cc/YjJyb。
13.李皇慶(2014.12.03),這不是「柯文哲現象」,蘋果日報,檢索日期: 2016.03.29,取自: http://ppt.cc/vGrad。
14.李敏勇(2013.12.29),柯文哲現象,自由評論網,檢索日期: 2016.03.29,
取自: http://ppt.cc/Zk54F。
15.吳燕玲(2014.01.09),台灣來鴻:柯文哲現象,BBC中文網,檢索日期: 2016.03.29,取自: http://ppt.cc/DjG5N。
16.吳詣泓(2014.11.30),大數據即將顛覆傳統360個行業,天下雜誌,檢索日期: 2016.01.21,取自: http://ppt.cc/8fMUf
17.林士清(2014),階級反彈與世代正義之發酵:重創國民黨九合一選舉,兩岸公評網,檢索日期: 2015.12.28,取自: http://ppt.cc/PRm1H。
18.林士清(2015),網絡世代正在顛覆列寧式政黨,兩岸公評網,檢索日期: 2015.12.28,取自: http://ppt.cc/sXXkk。
19.林健煉(2015),網路世代只信服真理、真相與真本事!,兩岸公評網,檢索日期: 2016.02.30,取自: http://ppt.cc/6bxsQ。
20.林倖妃(2015.03.03),馬總統,人民對民主的看法變了,天下雜誌,檢索日期: 2016.04.28,取自: http://ppt.cc/Tijni。
21.林建山(2014),敗在路線抑或敗在領導人?評看九合一選後臺灣經濟社會的新宿命,檢索日期: 2016.01.21,取自: http://ppt.cc/oBq4f。
22.金恆煒(2014.06.24),柯文哲現象PK連勝文現象,台灣e新聞,檢索日期:2016.04.18,取自: http://ppt.cc/t4dhV。
23.周玉蔻(2014.10.21),柯文哲的「三高」與「三怪」魅力!,美麗島電子報,檢索日期: 2016.07.05,取自: http://ppt.cc/BrWOx。
24.胡本良(2014.12.10),柯文哲現象或衝擊台北市傳統選戰模式,華夏經緯網,檢索日期: 2016.04.28,取自: http://ppt.cc/GUVYc。
25.范世平(2014),從九合一大選結果看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兩岸公評網,檢索日期: 2015.12.28,取自: http://ppt.cc/mEVXZ。
26.范可欽(2014.11.19),網軍創造了不管是非的「柯文哲現象」,中華電視台,檢索日期: 2015.12.28,取自:http://ppt.cc/oM6zW。
27.姚南宏(2015),太陽花到九合一「政治近用權」在臉書爆發,兩岸公評網,2015.12.28檢索日期:,取自: http://ppt.cc/ufaLi。
28.洪靖(2014.12.02),網路世代的選舉─民主政治的未來,好或壞?,天下雜誌,檢索日期: 2016.04.28,取自: http://ppt.cc/fcZHS。
29.張哲維(2016),選民投票行為、候選人評價、候選人形象相關文獻整理,台灣法律網,檢索日期:2016.05.30,取自: http://ppt.cc/i88Ys。
30.袁岳(2014),臺灣選後向前走,兩岸公評網,檢索日期: 2015.12.28,取自: http://ppt.cc/1xiZn。
31.袁紅冰(2014.05.08),柯文哲現象,阿波羅新聞網,檢索日期: 2016.01.21,取自:http://ppt.cc/pAdys。
32.郝為之(2015.01.27),從國民黨「重見青年」談起,天下雜誌,檢索日期:2016.01.16,取自: http://ppt.cc/RrZtn。
33.陳一新(2014),藍天變綠地 國民黨應傾聽人民聲音,兩岸公評網,檢索日期: 2015.12.28,取自: http://ppt.cc/5Icqp。
34.陳嘉陽(2000),月暈效應,國家教育研究院,檢索日期: 2016.07.05,取自: http://ppt.cc/YQxpS。
35.許惠峰(2014.01.15),冷靜省思「柯文哲現象」,自由評論網,檢索日期: 2016.03.29,取自: http://ppt.cc/ov5ea。
36.曾建元(2014),島嶼天光,公民大勝利,解析柯文哲現象,兩岸公評網,檢索日期: 2015.12.28,取自: http://ppt.cc/ILgKC。
37.曾建元(2015),網路世代新政治對兩岸三黨走向的衝擊,兩岸公評網,檢索日期: 2015.12.28,取自: http://ppt.cc/uLU8Q。
38.黑雨(2013.12.12),柯文哲:社會病態的顯影劑?還是解藥?,檢索日期: 2016.03.29,取自: http://ppt.cc/MMyFt。
39.馮建三(2015),有了網路 政治(還)沒有改變 從柯P說起,兩岸公評網,檢索日期: 2015.12.28,取自: http://ppt.cc/j0uuH。
40.彭明輝(2014.11.20),柯文哲現象:選民跟媒體只是想要個有點品味的選戰,檢索日期: 2016.03.29,報橘,取自: http://ppt.cc/R5cp5。
41.黃哲斌(2014.12.12),歡迎光臨柯文哲,天下雜誌,檢索日期: 2016.01.21,
取自: http://ppt.cc/iFFM2。
42.楊羽雯(2014),新舊價值的再次淘洗-2014大選帶來的毀滅與重生,兩岸公評網,檢索日期: 2015.12.28,取自: http://ppt.cc/bpIxi。
43.楊羽雯(2015),網路世代的政治影響力,兩岸公評網,檢索日期: 2015.12.28,取自: http://ppt.cc/1tQhX。
44.劉美妤(2014.11.01) ,青年投票後,考驗才開始,天下雜誌,檢索日期: 2015.12.28,取自: http://ppt.cc/uHixg。
45.顏建發(2014),九合一選舉對台灣政局與兩岸關係的影響,兩岸公評網,檢索日期: 2015.12.28,取自: http://ppt.cc/PzTcI。
46.嚴明(2014.12.31),如何解讀柯文哲現象?,今日導報,檢索日期: 2016.03.29,取自: http://ppt.cc/xxMfV。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無相關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