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18.97.9.170) 您好!臺灣時間:2024/12/06 03:53
字體大小: 字級放大   字級縮小   預設字形  
回查詢結果 :::

詳目顯示

: 
twitterline
研究生:楊德威
研究生(外文):Te-Wei YANG
論文名稱:從屈文中【李白詩組歌四首】(作品第17號)探論「詩樂合一」實踐與指揮詮釋 / 畢業音樂會《行雲》
論文名稱(外文):Integration of music and poetry in Wut Man-chung's Four Poems by Li Bai (op. 17): A Study and Conducting Interpretation / Graduation Concert "Wandering Clouds"
指導教授:江玉玲江玉玲引用關係江靖波
指導教授(外文):Yu-Ring CHIANGChing-Po CHIANG
口試委員:江玉玲教授顏綠芬教授江靖波教授陳雲紅教授歐陽慧剛教授
口試日期:2015-12-18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音樂學系
學門:藝術學門
學類:音樂學類
論文種類:學術論文
論文出版年:2016
畢業學年度:104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13
中文關鍵詞:屈文中李白詩組歌詩樂合一指揮詮釋
外文關鍵詞:Wut Man-chungFour Poems by Li BaiIntegration of music and poetryConducting Interpretation
相關次數:
  • 被引用被引用:1
  • 點閱點閱:1794
  • 評分評分:
  • 下載下載:78
  • 收藏至我的研究室書目清單書目收藏:0
五四運動以來,作曲家試圖為中國新音樂開闢一條嶄新的道路,創造中國式的和聲技法,期望能有道地的民族風味,作曲家們在此時期無不反思:學習西洋技法之餘,我們的音樂究竟該走向何處?還有什麼突破的可能性?這樣的思考決定了日後音樂的發展。

在合唱傳統與現代音樂創作的脈絡下,屈文中【李白詩組歌四首】(作品第17號)試圖在音樂上承繼傳統,發揚民族精神,別具時代意義,其創作手法反映出前輩作曲家為求突破,找尋中國新音樂、新出路的歷程,更可見當時華人世界的音樂發展軌跡。屈文中此套曲目為旅居香港後第一批作品,不僅音樂情境與詩作搭配得宜,更體現文化底蘊,進而發揚中國抒情傳統的「詩樂合一」精神,至今仍影響廣被,傳唱不已。

本論文以屈文中【李白詩組歌四首】(作品第17號)的合唱版本作詳盡探論,先以宏觀的視野出發,論述詩樂的傳統,再以「詩樂合一」、「音樂文學」的角度剖析,深究作曲家如何透過音樂創作手法,塑造詩境樂語,最後再論及指揮詮釋。全文內容分為五大部分:第一是當代詩樂合唱的繼承與開展、第二是屈文中音樂語言與李白作品風格、第三是樂曲分析及詩樂合一探討、第四是指揮詮釋、第五是結論。

畢業音樂會《行雲》

曲目:

《感恩贊》(獻給瑪麗亞.特蕾莎皇后)/ 海頓 (1732-1809)
《靈魂的黯夜》 / 雅羅 (1978-)
《李白詩組歌四首》/ 屈文中 (1942-1992)
《第一號軍樂組曲》/ 霍爾斯特 (1874-1934)
《春之獵犬》/ 呂德 (1921-2005)
《君王變奏曲》/ 柯諾 (1943-)
《美中之美進行曲》/蘇莎 (1854-1932)

Since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 1919, Chinese composers have attempted to find a new way for the new music in China. They created Chinese harmonic techniques in the hope of infusing into their music an ethnic atmosphere. In the meantime, they have also been pondering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en learning Western composing techniques. Where Chinese music should head for? What breakthrough can there possibly be? It is exactly this mindset that determined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afterwards.

In the context of choral tradition and modern music composition, Wut Man-chung’s song cycle Four Poems by Li Bai (op. 17) i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in that it inherits the tradition of creating an ethnic atmosphere and on the other hand, reveals the efforts Wut made to gain new ground and find new direction for the new music in China. His work indeed shows the trajec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in the Chinese world. This song cycle is one of the first that Wut wrote after he moved to Hong Kong. Its music matches the poems perfectly and deeply embodies the Chinese culture, thereby making the work such an exemplar of unification of music and poetry that it is still widely performed till this day.

This thesis aims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choral version of Wut’s Four Poems by Li Bai (op. 17). It begins by mapping out the tradition of music and poetry. Then it proceeds to a thorough analysis of how Wut creates poetic imagery through music idioms and composing techniques from the angle of the unification of music and poetry and that of music and literature. It is 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f the researcher’s interpretation in conducting.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thesis. Chapter one deals with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day choral music and poetry. Chapter two taps into Wut’s music idioms and Li Bai’s style in poetry. Chapter three contains an analysis of the song cycle and a discussion of the unification of music and poetry. Chapter four details how Wut’s work should be conducted. Chapter five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thesis.

Concert program:

Te Deum (for the Empress Marie Therese) / Franz Joseph Haydn (1732-1809)
Dark Night of the Soul / Ola Gjeilo(1978-)
Four Poems by Li Bai (op. 17) / Wut Man-chung(1942-1992)
First Suite in E flat for Military Band / Gustav Holst(1874-1934)
The Hounds of Spring / Alfred Reed(1921-2005)
Sovereign Variants / James Curnow(1943-)
The Fairest of the Fair / John Philip Sousa (1854-1932)


第一章 緒論 17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7
   第二節 研究對象、範圍與方法 19
   第三節 文獻探討 21
第二章 當代詩樂合唱作品的繼承與開展 31
   第一節 繼往開來:詩樂義界與「音樂文學」流變 31
   第二節 中國詩樂的詞曲配置 33
      一、語言與音樂的關係 33
      二、語言音律 34
      (一)音高(聲調) 34
      (二)音長 34
      (三)音強 35
      (四)音質 35
   第三節 當代詩樂合唱作品的實踐與創作技法之突破 36
第三章 屈文中音樂語言與李白作品風格 39
   第一節 屈文中生平及其創作 39
   第二節 屈文中的藝術追求與音樂語言 41
      一、藝術追求 41
      二、創作手法 42
   第三節 詩人李白生平及其創作 43
      一、李白生平梗概 43
      二、李白思想與作品風格 44
第四章 樂曲分析及詩樂合一探討 47
   第一節 【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 48
      一、詩意探究 48
      二、作品分析與詩樂探論 50
      (一)詩作意象與音樂素材:山、雲、水、情 50
      (二)前奏安排:感傷基調,全曲架構 51
      (三)群山環繞,雲石相生 52
      (四)擴充「長隨君」樂句,表現無盡思念 53
      (五)雲水相間,詩畫樂合一 55
      (六)豪放灑脫的送別情意 56
      (七)五聲音階調式的使用 57
      (八)聲韻變化之美 57
   第二節 【春思】 58
      一、詩意探究 58
      二、作品分析與詩樂探論 60
      (一)音樂素材與詩作情緒 60
      (二)前奏安排:思緒蠢動 / 伴奏基調:心境描摹 62
      (三)詩意渲染V.S.音樂描繪 62
      (四)和聲編配與六連音意象 63
      (五)六連音意象:情景交融 64
      (六)歌詞與曲調之配置 64
   第三節 【送友人】 66
      一、詩意探究 66
      二、作品分析與詩樂探論 67
      (一)前奏安排:大小調互滲,盡顯離情 68
      (二)音樂旋律抒情寫景 69
      (三)和聲與詩之情緒 71
      (四)合唱聲部作法 72
   第四節 【行路難】 73
      一、詩意探究 73
      二、作品分析與詩樂探論 75
      (一)前奏 / 間奏的鋪陳 76
      (二)音樂渲染與詩意情緒 77
      (三)和聲與詩意之搭配 80
      (四)休止符與延長記號的使用 81
第五章 【李白詩組歌四首】之指揮詮釋 83
   第一節 排練注意事項 83
      一、豐厚學養 83
      二、朗誦歌詞(text) 84
      三、速度處理 84
      四、起拍和呼吸 84
      五、音準(pitch)和聲響(sound) 85
      六、細節與詩意 85
      七、伴奏 85
   第二節 【李白詩組歌四首】(作品第17號)指揮詮釋 85
      一、【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 85
      二、【春思】 88
      三、【送友人】 91
      四、【行路難】 93
第六章 結論 99
   一、承繼音樂文學傳統,發揚中國民族精神99
   二、深究文本,表情達意,詩、樂、畫合一101
   三、鋼琴伴奏交響化,具有舉足輕重地位 103
   四、指揮詮釋應當符合詩樂造境 103
參考書目 107
附錄 111
   附錄1:屈文中香港時期作品年表 111
   附錄2:屈文中藝術歌曲選作品 113



譜目次

譜例4-1:前奏(m1-m5) 51
譜例4-2:第一樂句「楚山秦山」(m6-m9) 52
譜例4-3:第一樂句伴奏(m6-m9) 53
譜例4-4:第二樂句(m10-m11) 54
譜例4-5:長隨君伴奏a(m15-m17) 54
譜例4-6:長隨君伴奏b(m18-m19) 54
譜例4-7:「雲亦隨君渡湘水」伴奏(m21-m23) 55
譜例4-8:「湘水上,女蘿衣」伴奏(m24-m25) 56
譜例4-9:「白雲堪臥」伴奏(m26-m28) 57
譜例4-10:前奏(m1-m8) 61
譜例4-11:伴奏a(m10-m12) 62
譜例4-12:伴奏b(m13-m16) 62
譜例4-13:伴奏c(m29-m32) 63
譜例4-14:伴奏d(m33-m35) 64
譜例4-15:「秦桑低綠枝」(m13-m16) 65
譜例4-16:「是妾斷腸時」(m29-m32) 65
譜例4-17:前奏(m1-m9) 69
譜例4-18:「青山橫北郭」(m11-m13) 70
譜例4-19:「浮雲遊子意」前段(m17-m19) 70
譜例4-20:「浮雲遊子意」後段(m29-m30) 71
譜例4-21:「啊」字過渡樂段伴奏(m26-m28) 72
譜例4-22:「落日故人情」段落伴奏(m20-m22) 72
譜例4-23:前奏(m1-m6) 76
譜例4-24:間奏(m22-m24) 77
譜例4-25:【行路難】男高音獨唱(m7-m9) 77
譜例4-26:【行路難】第四樂句伴奏(m19-m21) 78
譜例4-27:詩句「行路難」伴奏(m35-m36) 79
譜例4-28:「多歧路」伴奏(m37-m38) 79
譜例4-29:【行路難】詩句「長風破浪會有時」伴奏(m44) 80
譜例4-30:【行路難】「拔劍四顧心茫然」伴奏(m16-m18) 80
譜例4-31:【行路難】「直挂雲帆濟滄海」伴奏a(m49-m51)81
譜例4-32:【行路難】「直挂雲帆濟滄海」伴奏b(m49-m52)82
譜例5-1:「楚山秦山」合唱聲部(m6-m9) 86
譜例5-2:「楚山秦山」鋼琴伴奏(m6-m9) 86
譜例5-3:春思前奏(m1-m8) 88
譜例5-4:「啊」字情緒(m17-m20) 89
譜例5-5:「當君懷歸日」對位手法(m29-m32) 89
譜例5-6:「春風不相識」(m40-m42) 90
譜例5-7:「何事入羅幃」(m43-m46) 90
譜例5-8:送友人前奏(m1-m9) 92
譜例5-9:「蕭蕭班馬鳴」指揮法(m35-m37) 93
譜例5-10:行路難前奏(m1-m2) 93
譜例5-11:「停杯投筯不能食」獨唱及合唱聲部(m19-m21) 94
譜例5-12:行路難主題(m34-m36) 95
譜例5-13:「長風破浪」伴奏(m44) 95
譜例5-14:「直挂雲帆濟滄海」a(m49-52) 96
譜例5-15:「直挂雲帆濟滄海」b(m53-56) 96



表目次

表4-1【李白詩組歌四首】(作品第17號)曲式分析表 47
表4-2【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曲式結構 50
表4-3【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音型素材 50
表4-4【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樂節段落 56
表4-5【春思】曲式結構 60
表4-6【春思】音樂素材 61
表4-7【春思】樂句表現手法 63
表4-8【送友人】曲式結構 68
表4-9【行路難】曲式結構 75
表4-10【行路難】歌詞版本 75





一、專書、論文

﹝宋﹞洪興祖(1999)。《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清﹞王琦(1990)。《李太白全集》。成都︰巴蜀書社。
﹝清﹞王琦(1991)。《李太白全集》。臺北:華正出版社。
﹝清﹞沈德潛(2013)。《唐詩別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龔自珍(1975)。《龔自珍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王國瓔(2010)。《詩酒風流話太白:李白詩歌探勝》。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任半塘(2006)。《唐聲詩》。上海︰古籍出版社。
任蓉(2005)。《中文藝術歌曲研究》。任蓉表演藝術學坊。
安旗(1990)。《李白全集編年注釋》。成都:巴蜀書社。
安旗(1999)。《新版李白全集編年注釋(上)》。成都︰巴蜀書社。
余光中(1994)。〈詩與音樂〉,《從徐霞客到梵谷》,臺北:九歌。
呂泉生(1991)。《臺灣早期合唱音樂》。臺北︰文建會。
李抱忱(1968)。〈歌詠指揮法〉,《音樂教育月刊》,第一卷,第4期,頁7-8。
李長之(2008)。《道教徒的詩人李白及其痛苦》。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
李美燕、黃揚婷(2005)。〈趙元任結合詩樂創作的理念與實踐─以【教我如何不想他】為例〉。
《藝術學報》,頁71-84。
李振邦(1978)。《中國語文的音樂處理》。天主教教務協進會出版社
汪毓和(1997)。〈身在香港,心繫祖國─為屈文中逝世五周年而作〉,《人民音樂》。第2期,頁
11-13。
沈冬(2002)。《黃友棣─不能遺忘的杜鵑花》。臺北:時報文化。
周曉蓮(2008)。《中唐樂舞詩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屈文中(1992)。〈我的音樂觀〉,《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第2期,頁92-93。
岳珍(2000)。《碧雞漫志校正》。成都:巴蜀書社。
侯建州(2009)。〈詩與歌:臺灣華文現代詩與歌詞的關係試析〉,《玄奘人文學報》,第9期, 頁
47-80。
姜莉麗(2012)。《寒凝大地發春華:屈文中藝術歌曲研究》。山東大學藝術學碩士論文。濟南:山
東大學。
施逢雨(1992)。《李白詩的藝術成就》。臺北:大安出版社。
洪善下(2005)。《合唱文化對臺灣音樂價值及社群認同的建構》。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
文。臺南:國立成功大學。
郁賢皓(2011)。《新譯李白詩全集》。臺北:三民書局。
徐信義(1995)。《詞譜格律原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高洪波(2005)。《屈文中聲樂作品研究》。中央音樂學院碩士論文。北京:中央音樂學院。
張上民(2000)。《屈文中藝術歌曲─李白詩組歌三首【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春思】【行路難】之研究》。東海大學音樂所碩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
張大勝(1978)。《合唱指揮研究》。臺北︰全音出版社。
張祐民(2009)。《戴金泉的合唱指揮與實踐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所碩士論文。臺北:國
立臺北教育大學。
張窈慈(2005)。〈趙元任對中國傳統詩歌吟唱的傳承與應用─以《新詩歌集‧瓶花》為例〉。《藝術
論文集刊》,頁179-200。
張窈慈(2005)。〈論趙元任樂歌與胡適新詩的結合─以《新詩歌集‧也是微雲》為例〉。《屏東教育
大學學報》,頁445-470。
張夢機(1979)。〈中國詩樂關係略說〉。《幼獅學誌》,頁133-157。
張麗昀(1996)。《1945-1995年臺灣合唱音樂之探索》。國立中山大學音樂所碩士論文。高雄:國
立中山大學。
梁茂春(1999)。《香港作曲家(三十至九十年代)》。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清聖祖御定
(1978)。《全唐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莊永平(2010)。《音樂詞曲關係史》。臺北︰國家出版社。
許東海(2000)。《詩情賦筆話謫仙》。臺北︰文津出版社。
許常惠(1983)。《中國音樂往哪裡去》。臺北: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許常惠(1986)。《中國新音樂史話》。臺北:樂韻出版社。
許常惠(1991)。《合唱的藝術》。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萬鼐(2000)。《中國古代音樂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曾永義(1988)。《詩歌與戲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曾麗君(2010)。〈【聲身交響─中文藝術歌曲篇】詮釋與評析〉,《德霖學報》,第24期,頁237-
253。
黃友棣(1975)。《中國音樂思想批判》。臺北:樂有書局。
黃友棣(1987)。《中國風格和聲與作曲》。臺北:正中書局。
黃友棣(1991)。《樂風泱泱》。臺北:東大圖書。
楊德威(2006)。《五四時代(1919-1937)中國藝術歌曲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楊蔭瀏(1986)。《語言與音樂》。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楊蔭瀏(1997)。《中國古代音樂史稿》。臺北︰大鴻圖書有限公司。
詹鍈主編(1996)。《李白全集校注彙釋集評》。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靳(1985)。〈臺港音樂動態〉。《音樂學習與研究》,第3期,頁64。
趙元任(1960)。《新詩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趙琴(1978)。〈詩樂奏出和諧的音調〉。《幼獅文藝》,頁20-27。
趙琴(1994)。〈中國歌曲意境詮釋之思想方向〉。《合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郭孟雍主編。
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205-214。
趙琴等著(1982)。《近七十年來中國藝術歌曲》。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劉靖之(2013)。《香港音樂史論》。香港:商務印書館。
蕭滌非等著(1990)。《唐詩鑑賞集成(上)》。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謝雲飛(1978)。《文學與音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瞿蛻園、朱金城(1988)。《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簡上仁(2001)。《台灣福佬語語言聲調與歌曲曲調的關係及創作之研究》。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
限公司。
顏廷階(1992)。《中國現代音樂家傳略》。臺北:綠與美出版社。
顏綠芬(2005)。〈臺語藝術歌曲初探〉,《關渡音樂學刊》,第2期,頁23-49。
蘇慶俊(2004)。《合唱展演的分析與詮釋》。臺北:中國音樂書房。

二、譜源

屈文中(1984)。《屈文中藝術歌曲選》。臺北︰樂韻出版社。
劉東黎(1996)。《屈文中合唱作品選–黃山·奇美的山》。臺北:樂韻出版社。(再版)

QRCOD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